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

合集下载

侍坐篇文言知识整理

侍坐篇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
一、通假字
1、鼓瑟希(稀)
2、莫春者(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欤)
二、词类活用
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
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
5、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三、文言句式
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3、尔何如?(宾语前置)
4、何伤乎?(宾语前置)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
6、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7、则何以哉(固定句)
8、尔何如(固定句)
9、是故哂之(固定句)
四、古今异义(古/今)
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
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
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
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
五、一词多义(补充)
(一)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
4、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
5、以俟君子(而,连词)
(二)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
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词尾)(三)言:
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句话出自《论语·载》一章,是孔子与几位学生之间的对话。

这个对话中,孔子向子路、曾皙和冉有探讨了公西华的学问。

其中的文言知识点包括对古代人物名字的解读、词语意义的理解以及文化内涵的挖掘等。

下面将结合这段对话来介绍一些相关的文言知识点。

首先,对于古代人物名字的解读是文言知识点的一部分。

在这段对话中,公西华是一个人的名字,按照古代的命名习惯,人名通常由两个字组成,而且可能包含一定的含义。

公西华的名字可以按照字面意思解读,公表示身份高贵、显赫,西华表示地理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公西华的名字可以理解为地位崇高、背景显贵的人物。

其次,这句话中的侍坐一词也是文言知识点的一部分。

侍坐,古代礼仪中的一种行为,指的是在主人的座位旁边侍立。

这个词在这里表示子路、曾皙和冉有属于公西华的侍从,也就是他们是公西华的门徒,同时也与公西华有密切的交往。

此外,这句话中的文言词语还包括了知识点。

其中的文言词语需要我们了解其具体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对话。

以侍坐为例,坐是指人们习惯的坐姿,表示坐着。

子路、曾皙和冉有在公西华的旁边坐着,说明他们是在正式场合中与公西华进行学问交流的。

另外,词语侍、悴、婴、谓等等也需要我们具体了解其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对话。

最后,这段对话还蕴含了一些文化内涵,这也是文言知识点的一部分。

通过对整个对话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通过询问子路、曾皙和冉有对公西华的评价,是想了解公西华的学识和作为老师的操守。

这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术和师德,希望他的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这种重视学问和师德的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句话体现了一些文言知识点,包括古代人物名字的解读、词语意义的理解以及文化内涵的挖掘等。

通过对这些文言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学习和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

本文是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感谢您的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
【通假字】
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莫春者(莫,通"暮")
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助词)
【词类活用】
可使足民(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端章甫(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礼服)(章甫,名词活用作动词,戴礼帽)
鼓瑟希(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击鼓)
风乎舞雩(风,名词活用作动词,吹风)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做名词,小事,大事)
【古今异义】
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
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
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
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归纳及专项训练(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归纳及专项训练(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鼓瑟希:“希”同“稀”,稀疏(2)莫春者:“莫”同“暮”,将尽、晚2、一词多义:(1)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宗庙之事,如.会同/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2)方:方.六七十,如五六(方圆)且知方.也(道理)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鼓.瑟希,铿尔(弹奏)三子者出,曾皙后.(走在后面)浴乎沂,风.乎舞雩(吹风、乘凉)(2)形容词作名词: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为人的)道理)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事,大事)其曲.中规(弯曲的程度)(3)形容词使动用法: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使……富足)(4)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专一)二、文言虚词(以“之”“而”“于”“为”“以”“其”为主)1、而: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2、为:由也为.之(动词,管理)愿为.小相焉(动词,做)赤也为.之小(动词,替)3、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毋吾以.也(动词,认为)则何以.哉(动词,做)加之以.师旅(介词,用)4、乎: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于”,比)摄乎.大国之间(介词,“于”,在)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和、跟)浴乎.沂,风乎.舞雩(介词,到、在)5、与:吾与.点也(动词,赞成)唯求则非邦也与.(语气词,“欤”,相当于“吗”)6、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三、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1、宾语前置:不吾知也(不知吾也)毋吾以也(毋以吾也)则何以哉(则以何哉)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夫三子者之言如何)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吾乎尔长一日)摄乎大国之间(乎大国之间摄)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以师旅加之,因以饥馑(加)之]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三子者之撰异)浴乎沂,风乎舞雩(乎沂浴,乎舞雩风)为国以礼(以礼为国)四、文言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

本文是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感谢您的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通假字】
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莫春者(莫,通"暮")
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助词)
【词类活用】
可使足民(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端章甫(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礼服)(章甫,名词活用作动词,戴礼帽)
鼓瑟希(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击鼓)
风乎舞雩(风,名词活用作动词,吹风)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做名词,小事,大事)
【古今异义】
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
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
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
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总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总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二、古今异义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三、活用现象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四、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5、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五、重点实词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4、比及三年:比及,到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9、咏而归:咏,唱歌10、吾与点也:与,赞成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六、重点虚词1、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2、如(1)如或知尔:假如(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5、而(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人物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并提供一些相关的专项练习和解析。

一、子路子路,名奚,字仲尼,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子路的生平子路是鲁国人,祖父是鲁穆公,父亲是鲁成公。

他出身贵族家庭,早年与孔子一同游学,后成为他的学生和助手。

子路性格坚毅,才智过人,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儒家思想家。

2. 子路的思想观点子路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倡孝道和社会公德,主张以德治国。

子路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德服人。

3. 子路的学说子路在思想上深受孔子的影响,他把孔子的教导传承下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子路注重实践,他认为知识要与行动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儒学的精髓。

二、曾皙曾皙,字子思,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对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曾皙的生平曾皙是鲁国人,出身于贵族家庭。

他年轻时就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为孔子的学生。

曾皙勤奋好学,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智慧,受到了孔子的赞赏。

2. 曾皙的思想观点曾皙在儒家思想中注重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友好待人。

曾皙还主张依法治国,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发展需要依靠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3. 曾皙的学说曾皙在学术上致力于整理和传承古人的智慧和学问。

他在儒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整合和归纳,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曾皙的学说强调实践和思考的结合,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三、冉有冉有,字子有,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在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冉有的生平冉有是鲁国人,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古代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古代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古代知识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是他们的一些知识点: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是他们的一些知识点:子路- 子路(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师,孔子的学生。

他是孔子的忠实追随者,对孔子的学说有深入的理解和传播。

- 子路是伦理学和政治学方面的权威,他主张道德自律和孝道,提倡正直和善良的品行。

- 子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对古代的国家治理有重要影响。

曾皙- 曾皙(约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曾国的贤臣。

他以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智慧而闻名。

- 曾皙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曾国的政务和国际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

- 曾皙注重实用主义和稳定发展,他提倡务实的政策和灵活的外交策略,为曾国的繁荣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冉有- 冉有(约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31年),名立,孔子的学生。

他是一位勇敢而忠诚的人。

- 冉有擅长战争策略和军事组织,他在战争中表现出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智慧。

- 冉有主张依法治国和恪守正义,他致力于保卫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公西华- 公西华(约公元前490年-公元前438年),名马,是鲁国的贤臣。

他以深思熟虑和卓越的智慧著称。

- 公西华是一位优秀的法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他对法律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研究有重要贡献。

- 公西华主张公正和公平的法治精神,他致力于制定和推行公平的法律制度,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一些古代知识点。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完整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完整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陪孔子坐着。

孔子:“因我比你年大一点,你不要因我(年大一点就不了)。

你平在:‘没有人知道我呀!’若是有人知道你,那么你打算怎么呢?”子路不假考虑地回答:“一个有一千兵的国家,在大国之,常受外国的入侵,接下来国内又有荒,若是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令人人勇敢善,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轻轻一笑。

孔子又:“冉求,你怎么?”冉有回答:“一个横(方)六七十里、也许五六十里的国家,若是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即可以使老百姓富饶起来。

至于修明礼,那就只得另高明了。

”孔子又:“公西赤,你怎么?”公西赤回答:“我不敢能做到,可是愿意学。

在宗祭祀的事中,也许在侯会盟,朝天子,我愿意穿着制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孔子又:“曾点,你怎么?”曾点瑟的声音逐稀罕了,接着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我和他三位的才能不一呀 ! ”孔子:“那有什么关系呢?不是各自自己的理想了。

”曾点:“暮春,春天的衣服已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浴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一声:“我是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边。

曾皙:“他三位的怎么?”孔子:“也不是各自自己的理想了。

”曾皙:“您什么笑仲由呢?”孔子:“治理国家要究礼,但是他却一点也不,所以我笑他。

道冉求所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哪里得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的不是国家大事?宗祭祀,侯会盟和朝天子,的不是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若是公西只能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有气势,坦,性格也比莽、率,有些自。

曾皙:懂礼,洒脱高雅,卓不群。

冉有:虚慎,很有分寸。

公西:恭有礼,于辞令。

文言现象:一、一多如(1)如或知(,若是)(2)如五六十、如会同(,也许 )(3)如其礼(,表示另提一事,至于)(4)沛公起如(,到⋯⋯去,往)(5)徐公来,孰之,自以不如(,比得上)以(1)以吾一日乎(介,因)(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5)以俟君子(连词,表目的,来)(6)为国以礼(介词,用)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是非准则)二、通假字1、鼓瑟希(希,通“稀” ,稀罕)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三、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制服、戴礼帽)2、鼓瑟希(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风:名→动,吹风、乘凉)4、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边)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五、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句(1)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2)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3)则何以哉(即,则以何哉)(4)尔何如(即,尔如何)2、状语后置句(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2)浴乎沂,风乎舞雩参照说明:1 曾皙 (xī):名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弟子,是诸子百家学派中著名的四位学者。

1.子路:字仲弓,是孔子的弟子中最有名的学者之一、他是鲁国人,年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孔子称赞他为“孝乎闻人,有己之不好者,无所取闻。

”他非常尊敬孔子,始终效法孔子的言行。

他的一生一直在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学识。

2.曾皙:字太史,他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曾经表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表示他和曾皙的思想认识十分一致。

曾皙音容宛在,很有才华,但他由于家庭原因没有办法放弃家族传统的官职,所以无法全身心地从事学问。

尽管如此,曾皙在历史上依然是一位卓越的学者。

3.冉有:字幼安,他是孔子的学生之一,孔子称赞他说:“有早慧”。

冉有渴望求知,曾经问孔子如何修养才能达到学问的境界。

冉有的翻译能力非常出众,孔子曾经称赞他的言词:“必也正名乎!”他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卓越的学问。

4.公西华:字季札,他是孔子的学生之一,孔子称赞他有德行,但是智慧和学问有一定的欠缺。

尽管如此,公西华在孔子门下也为人所尊敬,他一生的追求是好学,为人正直。

这四位学者在孔子门下学习了十年之久,他们不仅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而且在德行上也具备较高的修养。

他们努力向孔子学习,追求道德的完善,并且积极地传承和弘扬孔子的学说。

这四位学者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儒家思想: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是孔子的学生,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通过遵循礼,义,廉,耻等传统的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2.修身养性:这四位学者都非常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在品质的培养。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自我教育和修炼,才能够培养自己的德行和素养。

他们以身作则,做一个道德高尚的楷模。

3.学问追求:这四位学者对知识的追求是持久不懈的。

他们勤奋学习,广泛阅读各种经典著作,注重实践和思考。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学识。

4.孝顺敬爱:曾皙被孔子誉为“孝乎闻人”,他以孝顺闻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根据《论语》的记载,子路曾向孔子请教公西华侍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明辨真假:子路问公西华侍坐的道理是什么,孔子告诉他:“真与不真,是与非也,斯焉取斯?”孔子的意思是要明辨真假,辨别是与非。

2. 求真理:子路继续问公西华侍坐的职责是什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的意思是,了解事物的人不如喜欢事物的人,喜欢事物的人
不如享受事物的人。

这意味着要追求真理,而不仅仅是了解和喜欢真理。

3. 学习虚心:子路继续问公西华侍坐的方法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固密者拘。

”固
执己见是不能接受新知识的,只有虚心以待的人才能学到更多。

孔子告诉子路要保持
虚心学习。

4. 化解疑惑:子路再次问公西华侍坐的要领是什么,孔子回答说:“仁者安仁,知者
利仁。

”孔子的意思是,仁者以仁义为安身立命之道,知者以知识来实现仁义的利益。

孔子告诉子路,通过实践和运用学到的知识,化解疑惑。

5. 求真实的知识:子路继续询问公西华侍坐的要求是什么,孔子告诉他:“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地位,要担心自己
如何立足;不要担心别人不认识自己,要求别人能认识自己。

孔子告诉子路要不断追
求真实的知识和认识。

综上所述,子路向孔子请教公西华侍坐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辨别真假、追求真理、学
习虚心、化解疑惑以及求真实的知识等方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鼓瑟希(稀)2、莫春者(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欤)二、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5、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三、文言句式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3、尔何如?(宾语前置)4、何伤乎?(宾语前置)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6、为国以礼(状语后置)7、则何以哉(宾语前置)8、尔何如(宾语前置)9、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10、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11、毋吾以也(宾语前置)12、浴乎沂(状语后置)13、风乎舞雩(状语后置)14、二三子者之言何如(状语后置)15、则何以哉(固定句)16、尔何如(固定句)17、是故哂之(固定句)四、古今异义(古/今)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五、一词多义(一)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5、以俟君子(而,连词)(二)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词尾)(三)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全文翻译: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2、子路不假思索地答复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进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假如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英勇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3、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4、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5、冉有答复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假如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6、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7、公西赤答复说:“我不敢说可以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8、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9、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答复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10、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1、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12、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13、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4、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15、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假如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拟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完整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鼓瑟希(稀)2、莫春者(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欤)二、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5、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三、文言句式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3、尔何如?(宾语前置)4、何伤乎?(宾语前置)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6、为国以礼(状语后置)7、则何以哉(宾语前置)8、尔何如(宾语前置)9、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10、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11、毋吾以也(宾语前置)12、浴乎沂(状语后置)13、风乎舞雩(状语后置)15、则何以哉(固定句)16、尔何如(固定句)17、是故哂之(固定句)四、古今异义(古/今)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五、一词多义(一)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5、以俟君子(而,连词)(二)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词尾)(三)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二、文化常识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例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这也是公西华的谦辞。

例如: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冠者:成年人。

周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例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山东曲阜东南。

求雨的时候,常由巫在坛上作舞以求神。

例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饥馑: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尔雅释天》谷不熟蔬不熟为谨。

( 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

帝王天子庙制是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

同时,宗庙诸侯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文中的“宗庙之事”就是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古代“沐”和“浴”各有所指。

沐:洗头;浴:洗身体,在古代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洗澡。

三、文言现象1.词类活用(1)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2)如会同,端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4)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2.古今异义(1)以吾一日长乎尔古义:很短的时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原文及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¹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¹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

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以”同“已”,意为“止”。

²毋:不要。

³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

则,就。

⁴如或:如果有人。

如:假如。

或:无定代词,有人。

⁵则:连词,那么,就。

⁶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动词,用。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用(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¹率尔:不假思索的样子。

²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³摄乎大国之间:摄,夹。

乎:于,在。

⁴加之以师旅:用(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加:用,凭借。

师旅,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⁵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因,动词,接着。

饥馑,饥荒。

⁶比及:等到。

⁷且:连词,并且。

⁸方:道,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¹哂:微笑,这里略带讥讽。

“求!尔何如?”“冉有,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2、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3、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4、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5、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6、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7、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8、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9、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10、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1、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12、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13、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4、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15、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人物特点:
子路:有抱负,有魄力,伪饰,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谦逊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文言现象:
一、一词多义

(1)如或知尔(连词,如果)
(2)如五六十、如会同(连词,或者)
(3)如其礼乐(连词,表示另提一事,至于)
(4)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去,往)
12、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13、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4、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15、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8千乘(shèng)之国: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中等国家。
9摄:夹。
10加之以师旅:以师旅加之,意思是把战争强加到它的头上。师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这里指大国来犯的军队。
11因:继,接着。饥馑: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12比及:等到,到了。
13使有勇:使之有勇。使国家的人民有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整理全文翻译: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03-27 09:53:19 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2347次评论:0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三、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四、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五、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六、重点虚词
1、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1)如或知尔:假如(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七、一词多义
1、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1)如或知尔(假如)(2)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
4.为(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2)愿为小相焉(做)(3)赤也为之小(替)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龄比你们长一些就受拘束而不敢说话。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
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晳,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事呢?”
有关资料
一、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状态。

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