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8版第六讲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
4. 从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1方法论
就是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哲学是一般方法论
一门科学或具体科学的方法的理论是具体方法论
指导
〔2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三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5. 从哲学的外延上看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掩耳盗铃——一叶碍目不见泰山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
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
哲学史的二个对子
唯物主义
辩 证 法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
贝克莱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C1776>,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先出版了《人性论》,后改为《人类理解研究》获得成功.另有两部著作《道德原理》、《政治论》.他继承了笛卡尔的怀疑主义思想,怀疑人类以理性指导社会现代性建设的能力,怀疑自然法,因为人不可能从实然推出应然来.他在哲学上是个彻底的怀疑主义者,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是个保守主义者,生活态度上是个消极主义者.独立于启蒙时代的乐观氛围.与洛克及贝克莱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具 体 科 学
区 别
研究范围:整个世界 研究对象:普遍本质 一般规律
研究范围:某一领域 研究对象:特殊本质 特殊规律
联 系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呼伦贝尔学院政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件制作教师:毛欣欣1、真理的特性、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及其具体化;2、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3、价值及其特性与价值观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作用;4、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关系及重要意义。

第一节真理一、真理及其特性二、真理与谬误三、检验真理的标准2、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1)真理的主观形式其一是指真理是主体对客观实际的一种思想或观念的反映形式,尽管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实际本身,它属于认识领域;其二是指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命题或命题系统对事物的指称、描述和断定来表达的。

只有关于客观事物的命题和断定才有真与假、正确与错误之分。

(2)真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 )第一,凡真理性认识所反映或描述的对象,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第二,真理性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本来面目的如实反映,而不能附加任何主观臆想的成分;第三,真理性认识与对象的符合本身也是客观的,符合与否并不以任何人的意愿和认可为转移;第四,判定或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即实践本身也是客观的。

(3)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3、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第一,真理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的,即只有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反之则是谬误;第二,符合的指向是唯一的,即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而不是相反;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对于一个具有确定的具体范围的认识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

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必然坚持: 真理本身无阶级性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反对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地心体系毕达哥拉斯(2)真理的相对性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全部复杂性的正确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的属性。

第三,相对于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本性来说,虽然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但每次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伽利略受审花的构成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包含有永不会被推翻的绝对真理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实践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 实践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
实践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实践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
实践是一种道德活动。 实践是一种道德活动。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 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来源和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徐 悲 鸿 画 马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 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 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 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 断向前发展。 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认识 主体
认识 工具
认识 客体
2、认识中介系统的内容
物 质 工 具
观念工具
语言工具
民族语言
世界语言
客观现实性
实践 主体 实践 工具 实践 客体
实践的基本特征
自觉能动性
愚公移山
社会历史性
第三,实践是多种要素、 第三,实践是多种要素、多种环节相互作用的复 杂系统。 杂系统。
实践主体
实践工具
实践客体
第四,实践形式多样化发展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化。 第四,实践形式多样化发展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化。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一、认识和认识论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一、认识和认识论 1、认识的含义 认识即人在意识中观念地反映、 认识即人在意识中观念地反映、理解 和再现客观对象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和再现客观对象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是 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和功能。 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课件 PPT很有特色哦 资料很丰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课件 PPT很有特色哦 资料很丰富

第四,俄国无产阶级不仅能够取得革命
的胜利,而且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开展社 会主义建设。面对欧洲革命形势的变化 及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的事实,列宁 提出了上述论断,并进一步对俄国可以 在一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 条件做了进一步分析:(1)俄国无产阶 级已经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实 际上获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 (2)苏维埃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上的相 互依赖,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 度的经济竞赛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列宁 敏锐地透视两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 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我们将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以后,
我想,我们会在世界几个最大城市的街 道上用黄金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这样使 用黄金,对于当今几代人来说是最‘公 平’而富有教益的”----- -----《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 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列宁
第二,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
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条件。(1)帝国主义 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造成资本主 义统治链条中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 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 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 外别无出路。(3)不发达国家与资本主义发 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 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叛卖性,他们不可能 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 本主义道路。(4)这些国家无产阶级人数虽 少,但革命性较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无产 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 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
2、“东方”式的建立道路——革命: 国家落后(农民国家);社会矛盾激化;改革——革命
“仅仅在于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它是唯一的把这个国家最大多数民从所能够理解的、 所向往的那种目标作为自己公开的纲领的政治力量——立即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 ‘夺回被夺走了的东西’,即拥有所有私人财富的权利,而实现这一切的办法则是通过 无产阶级专政,它将通过‘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无情的阶级斗争而得到体现。在这一 纲领中,群众‘没有理论的潜在的社会主义’终于找到了它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

六章名词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社会结构/生产力/生产资料/生产关系/国体/政体/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思想体系/非意识形态思想体系/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自然历史过程/历史决定论/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主体选择/思想体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指/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指/简答1(有论述)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坚持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即决定论和主体选择作用)的一致性表现/3生产关系内容及各内容间关系/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整个关系中起决定作用)/5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类型/6国家的起源、特征/7国家的本质、职能/8国家的职能/ 9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关系原理/10国体和政体的关系/11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关系/12意识形态思想和非意识形态思想区别/13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关系/1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16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17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8为什么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19运用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0三种社会形态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六章名词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这个概念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学说。

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的结构,包括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或者单指生产力结构,或者单指生产关系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政治结构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以及立法、司法、宪法的规程等。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就是指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联系和关系。

可以根据研究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实际需要,从不同角度划分社会结构。

马原第六章PPT课件

马原第六章PPT课件
向各地派出密使宣传和组织 革命斗争。
1524年领导德意志农民 战争,失败后被处死。
.
19
☆没收教会、诸侯、僧侣的财产,取消一切 徭役、地租、捐税、特权以及财富不均, 消灭私有制和剥削。
☆实行一切财富共同占有,产品平均分配。
☆一切权力交给民众,废除一切国家官僚。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参与国家管理。政府官 员必须接受人民监督,不能擅用职权。
☆生活安逸,没有纷争。
☆永远不会衰老,活了很久后,死亡才降临, 死后变成幽灵,成为后代的保护神 。
.
8
“唉,假如我不是生在现今第五代的话, 那 该多好啊!因为现在正是黑铁的世纪。这些人完 全堕落了。神不断地给他们增添新的烦恼,而最 大的烦恼却是他们自己带来的。父亲不爱儿子, 儿子仇视父亲,主人不愿款待他们的朋友,朋友 之间也互相憎恨。从前美满和尊严女神还常来地 上,如今也伤心地用白袍裹住美丽的身体,回到 永恒的神世界去了。留给人类的只有悲惨,而且 这种悲惨的状况却看不到尽头。”
败。1797年5月27日
被处死。
.
29
☆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本是平等的,私有 制是造成人间不平等的总根源。
☆主张通过暴力方式推翻剥削制度,建立革 命专政,消灭私有制,最终形成财产公有、 共同劳动和平均分配的“平等共和国”。
☆平等共和国:平等自由,财产公有,计划 经济,使用机器,绝对平均分配。
.
30
21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观
时代背景: 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发展使法国成为欧 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中心。
.
22
(法)梅叶
Jean Meslier (1664-1729)
唯物论和无神论者 早期启蒙思想家
“我从来不是一个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精华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精华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第二六阶章段:18世社纪会(主工义场社手会工的业)发空展及想其平规均律社会主 义
代表人物 : 摩来里(1720-1780)法国杰出 思想家 ,代表作是《自然法典》; 马布利(1709-1785)法国著名 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 代表作是《论法律或法律的原则》。
马 布利
1921年春天—1924年,由战 时共产主义转为新经济政 策时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1)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 巩固苏维埃政权,制订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 的时期
十月革命后,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初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法和途径, 进行了“直接过渡”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2.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 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
市场发展经济;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 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经认为,在特 定情况下,社会主义可能以和平方式实现。但 和平过渡只是“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机会”。
但至今尚无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实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同时革命”论 19世纪中期,通过对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 矛盾状况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 出:“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国际的事业”。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6-10】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6-10】

【导语】明天,这是个美丽灿烂、辉映着五光⼗⾊的迷⼈的字眼。

愿你的明天⽆限美丽、⽆限灿烂、⽆限迷⼈!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2018年⾃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6-10】》供您查阅。

【篇⼀】第六章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系列的基本环节⽽实现和展现的,各个基本环节的内在联系即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其中,质量互变规律、对⽴统⼀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规律具有根本的性质,它们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了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最基本的状态和过程;对⽴统⼀规律揭⽰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否定之否定规律更具有综合的性质,它从总体上揭⽰了事物发展的辨证过程,揭⽰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向与螺旋式上升的辨证形式。

第⼀节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总是由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引起新的量变,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交替构成事物的上升性发展的基本内容,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

⼀、质、量、度 质,是使事物成为它⾃⾝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的,有两⽅⾯的含义:⼀⽅⾯,事物是具有⼀定质的事物。

另⼀⽅⾯,质是⼀定事物的质,离开物质的质只是主观的抽象。

质与事物⾃⾝的直接同⼀,使⼈们可以通过对质的把握⽽把丰富多样的世界区别开来,寻找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们对事物质的两种不同把握⽅式 —— 实体-属性,系统-稳定。

实体-属性,是从内在与外在的⾓度来把握质的。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事物的质总要通过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同⼈或主体的关系表现出来。

事物的质在与他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就是这⼀事物的属性。

⼀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是复杂的,它的质也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

⼈们是为了实践的需要去认识事物与区别事物的不同的质的。

因此,我们必须从事物多⽅⾯的属性中抓住与实践密切相关的本质属性,确定符合实践需要的事物的质。

系统-稳定态是从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的过程、状态来把握质的,现代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以及⾃组织理论、突变论等等揭⽰了这⼀⽅⾯的极其丰富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2018年版)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2018年版)ppt课件

科学社会主义(6—7章)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定位和基本任务 “三个一”:
把握“一个主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 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贯穿“一条主线”: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突出“一个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课程导言: 马克思被西方媒体四次评为“千年思想家”、 “最伟大的哲学家”引起的思考
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
义。
35
36
37
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 基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 ❖ 基本观点: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
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 经验的科学总结。 ❖ 基本方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 作方法。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起义
49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
政府军镇压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 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法国里昂工人起 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表 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 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 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己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工业革命时期的失业大潮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
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己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
克服的痼疾。
45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客观条件 现实需求
首先,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为马 克思主义产生提 供了经济、社会 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 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发展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 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判断,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意义、作用、重要性等进行的评价和 判断。价值评价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价值评价可能存在差异。同时,价值评价也具有客 观性和绝对性,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
04
联系观点与发展观点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力,表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 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同时,上层建筑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
06
主义展望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本质
剩余价值的定义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 的价值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 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 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控人的行 为和生理活动。
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只 有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 势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03
实践概念及基本形式
实践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 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 社会历史性等特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 本动力,表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分享版)[优质ppt]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分享版)[优质ppt]
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政 党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发表了著名的党纲《共产党宣言》,标志着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1、第一国际: 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成立,以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组织指导思想。 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的领袖。起草了 “宣言”和“临时章程”。 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 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
“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 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 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 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 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 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 交往为前提的。”
论欧洲联邦口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从落后的程度上来认识。只是相对落后,不是绝对落后。必 须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 ※从革命的直接条件来认识。相对落后国家的阶级矛盾、民族 矛盾十分尖锐,造成了比较成熟的革命形势和革命力量。 ※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角度来理解。十月革命以后,世界力 量分为两大阵营。相对落后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已经成为世界无产 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从历史上看,社会形态的更替由薄弱环节率先突破不是偶然 的个别现象。资产阶级革命最先是就在封建制不发达的西欧发生。
(二)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同时发生论”: 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 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同时发生。
2、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一章对立统一规律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一章对立统一规律

所以,既要看到中美之间有着合作的基础,又要看到
中美托之勒密间分歧的哥白客尼观性。开用普勒对立统一牛的顿观点来看爱因待斯中坦 美之
间的地关心系说 ,求大日同心说,存小行大异星规,运律动力三求共识万定有律。引力
相对论
2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 展?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 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 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 法——矛盾分析法。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 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 的辩证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
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的哲学范畴。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 黑格尔
的小偷

新的锁
更新
的锁 …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吸引和排 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18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化、
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
19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
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包含着矛盾 社会运动充满复杂矛盾 人的思维领域充满矛盾
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充满矛 盾
事事有矛盾
矛 盾



时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 性、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 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 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 异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

国 国国 国
际 际际 际
信 债券市 股 外
贷 场票 汇

市市

场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市国 场际
衍 生 金 融工 具
1.跨国公司从事各领域生产经营活动; 2.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 3.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投资、
贸易和金融活动的主体
4.企业经 营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更大范围内支 配生产资料。 第二,经济波动的加深要求借助国家政府 力量采取反危机措施。 第三,社会各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矛盾要求 国家协调利益分配。 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 义私有制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配 • 对别国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海外财富的掠夺
归根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和剩余价值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 政权相结合,服从于私人垄断统治利益的 一种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一战前的 产生形成时期;到二战结束初期的不稳定发展; 二战后至今的广泛发展。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具有经常性、 广泛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一,国际化是与产业革命、工业经济相适应; 全球化自然与信息经济的发展相联系。 第二,国际化是以垂直型分工为基础;全球化则 是以水平型分工为基础。 第三,国际化反映的是以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为 主的经济交往方式;全球化反映的是各种生产要 素流动的经济交往方式。 第四,国际化主要以国家为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 全球化是在以国家为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外,跨 国公司成为更重要的主体。

2018版马原第六章社会主义PPT课件

2018版马原第六章社会主义PPT课件

.
8
邓小平的论述: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 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 训,将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 健康的方向发展。
.
9
回答一个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挫折, 其前途还光明不光明?
.
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
11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空想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
14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摩莱里与《自然 法典》
马布利与《论法制或 法律的原则》
.
15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观点:
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特权和阶级差别,建立人 与人之间政治权利和个人社会地位真正平等的完 善的社会制度;
主张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对 自己的理想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
39
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彼得格勒起义,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 理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列宁改变了历史,十月革命改变了历史
.
40
●列宁的“一国数国胜利论” 的贡献
①客观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②从革命过程和理论依据上补充了马克思恩 格斯关于革命发生的论断。 ③把一国率先胜利的论断与相对落后国家的 革命联系起来。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该理论变成了现实。
依据: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 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
38
●列宁的“一国数国胜利论”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 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 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 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 第⼀节社会基本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有⼴义:既有⽣产⼒⼜有⽣产关系和狭义之分:指⽣产⼒或⽣产关系) (⼀)、⽣产⼒系统 1、⽣产⼒系统及其构成 ⽣产⼒系统是⽣产⼒要素或成分,按⼀定⽐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产⼒的整体功能。

⽣产⼒系统由①独⽴的实体性因系(指现实的物质⽣产⼒)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指分⼯协作、预测决策、经济管理)③渗透性的因系(指⾃然科学)④准备性因系(指教育的作⽤)四要素构成。

2、独⽴的实体性因系在⽣产⼒中的地位和作⽤(或物质⽣产⼒的构成及其在⽣产⼒的地位和作⽤)(简答或选择) ⽣产⼒是⼈类利⽤⾃然、改造⾃然,获得得物质⽣活资料的能⼒。

(它体现⼈与⾃然的关系)(选择) 由①劳动者②劳动资料③劳动对象构成。

②和③统称⽣产资料。

劳动者是主动要素、⼈的要素,起决定作⽤ 劳动资料是物的要素,起被动要素。

①劳动者是具有⼀定⽣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从事劳动的⼈,它是⽣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

②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其中⽣产⼯具是最主要的,是衡量⽣产⼒发展⽔平的客观标准。

③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的东西,包括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和经过劳动加⼯的劳动对象两⼤类,它也是进⾏⽣产的基础。

3、科学技术是⽣产⼒(要区分科学技术是第⼀⽣产⼒的说法)(简答或选择) ①技术是⽣产⼒,因为⽣产的物质设备,即:硬件,属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软件,属于劳动者; ②科学是⼀种社会意识形式,当它处于理论形态时,只是潜在的⽣产⼒,知识形式的⽣产⼒不是⽣产⼒的独⽴要素; ③把科学应⽤于⽣产过程之中,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相结合,就转化为现实的⽣产⼒。

转化途径:A、它被劳动者所掌握,转化为劳动者的⽣产经验和劳动技术;B、它渗透到劳动资料中去,转化为⽣产⼯具;C、它渗透到劳动对象中去,扩⼤劳动对象的范围和质量及其利⽤率;D、把科学应⽤于⽣产管理,提⾼⽣产管理⽔平,推动⽣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第三部分: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社会 主义 发展 规律
建设的长期性 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第三部分: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探索和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阶段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十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军事战争与和平演变
第一、资亡社胜 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
第二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九条
第四、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 第五、按劳分配原则 第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二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九条
第四、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 第五、按劳分配原则 第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曲折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 必须有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第三部分: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B.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正确认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形势 中特社的成功实践的意义 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谢谢观看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的近代史 中国的现代史 展望中国的发展
第二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二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 社会 主义
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正确把握一般原则
第二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九条
第二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九条
第七、科学的理论指导、先进文化 第八、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九、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第二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马哲原理第六讲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内容 目录
01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02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03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社会 主义 历史 进程
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想到现实 从一国到多国 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第三部分: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AB
正确看待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 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 主义事业的深远意义 以开拓奋进的精神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未来
第三部分: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A.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部分: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第三部分: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走自己的路 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