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运用有关设计资料(如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组合,或者其他简单的机械结构。
具体的设计任务如下:1、设计题目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和工作条件,确定传动装置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并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2、设计内容(1)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根据给定的工作条件和要求,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体布局,选择合适的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2)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对主要传动零件(如带轮、齿轮、链轮、蜗杆蜗轮等)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和尺寸。
(3)轴的设计计算根据各轴所传递的转矩和转速,对轴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确定轴的直径、长度、键的尺寸等。
(4)轴承的选择和计算根据轴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型号,并进行寿命计算。
(5)连接件的选择和计算选择合适的联轴器、键等连接件,并进行强度计算。
(6)箱体及附件的设计设计箱体的结构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润滑和密封方式,确定附件(如观察孔、通气孔、放油孔等)的位置和尺寸。
3、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确定、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过程、设计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等内容。
说明书应书写工整、条理清晰、计算准确、图文并茂。
(2)装配图一张(A1 或 A0 图纸)装配图应能正确表达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结构形状,标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公差和技术要求等。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2. 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机械零件的设计4. 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5. 机械设计的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机械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2. 第二课时: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第三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4. 第四课时: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5. 第五课时:机械设计的优化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任务:评价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内容6.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7. 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分析8. 传动系统设计9. 机械结构的强度计算10. 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材料选择、力学分析、传动系统设计、强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2. 第七课时: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分析3. 第八课时:传动系统设计4. 第九课时:机械结构的强度计算5. 第十课时: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引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通过运用工程学、材料学、力学、数学等知识来设计和分析机械系统。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并提供参考。
2. 设计背景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个机械装置,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背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设计一个自动化的咖啡机、设计一个智能门禁系统等等。
设计背景应当具有现实意义,并能对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提出一定的挑战。
3. 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背景,明确设计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要求应当包括机械装置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外观要求等。
功能需求指机械装置需要完成的具体功能,例如咖啡机需要实现自动冲泡、储存咖啡豆等功能;性能需求包括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稳定性等;外观要求涉及到机械装置的外形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等方面。
4. 设计过程4.1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机械设计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定义机械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在系统设计中,需要明确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可维护性。
可以使用流程图、框图等方法进行系统设计。
4.2 零部件设计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零部件设计。
零部件设计包括对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材料等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装配方式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
4.3 仿真与分析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对机械装置进行仿真与分析。
通过虚拟仿真,可以验证设计是否满足各项要求,并进行性能优化。
常用的仿真分析包括运动学分析、结构强度分析等。
4.4 制造与装配根据设计的零部件,进行制造与装配。
制造过程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
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零部件的配合精度、装配顺序等问题,确保装配质量。
5. 结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培养机械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zdl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zdl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zdl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中的相关计算方法和公式,如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等。
3. 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选择、传动方式及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制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动手实践等。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卓越。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zdl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重点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求。
2. 机械零件设计:涵盖传动系统、连接件、轴、轴承、联轴器等常见零部件的设计方法,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3. 强度与刚度计算:介绍强度、刚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典型机械零件进行实例分析。
4. 材料选择与应用:讲解常用机械设计材料的特点、性能及应用,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5. 传动方式:分析各类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的优缺点,并进行比较和选用。
6. CAD软件应用:结合教材内容,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制的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zdd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zdd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机械结构、材料、传动和力学分析等;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公差配合、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制图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绘制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进行机械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和优化设计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使其认识到机械设计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力学和工程制图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任务,为后续专业课程和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零件设计、传动系统设计等内容,对应教材第一章。
- 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与分类- 常用机械零件的构造及功能- 传动系统原理及类型2. 机械设计方法与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制图等,对应教材第二章。
- 设计需求分析方法和步骤- 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详细设计及制图的要求和技巧3.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与稳定性分析:包括公差配合、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内容,对应教材第三章。
ZDD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ZDD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ZDD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包括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的选用与设计方法;2.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3. 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工程标准和规范,能够遵循相关要求进行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具备基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2. 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进行机械结构的分析与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 通过课程项目实践,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注重工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其在机械设计中考虑可持续发展,关注绿色设计。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机械系统的组成、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流程等,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机械零件的选用与设计: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类型、性能、选用原则,以及设计方法,涉及教材第二章至第四章内容。
3. 机械结构分析与计算:包括力学基础、受力分析、材料力学性能等,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进行教学。
4.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介绍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设计,参考教材第六章内容。
5.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讲解设计思路、方法和技巧,结合教材第七章内容。
6. 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进行机械设计项目实践,涵盖设计、分析、计算、绘图等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机械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机械零件的选用与设计(一);第三周:机械零件的选用与设计(二);第四周:机械结构分析与计算;第五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第六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七周至第八周:课程项目实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构成。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连接方式及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机械装配图的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手册和资料进行机械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实践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整体框架。
-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2. 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设计:讲解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 机械传动设计3. 机械连接设计:介绍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的设计方法和选用原则。
- 教材章节:第4章 机械连接设计4. 机械零部件设计:包括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选用。
- 教材章节:第5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5. CAD软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绘制和装配图设计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6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6. 机械设计计算与图形表达:教授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体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涉及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和机械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机械工程相关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将对这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的设计与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备机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程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内容1、机械原理部分(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包括机构的组成、运动副的类型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与分析,如四杆机构的类型、特性和设计方法。
(3)凸轮机构的设计,包括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和运动规律的选择。
(4)齿轮机构的设计与计算,如齿轮的参数计算、传动比的确定和齿轮的强度校核。
2、机械零件部分(1)连接零件,如螺纹连接、键连接和销连接的设计与选用。
(2)传动零件,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3)轴系零件,如轴的设计、轴承的选择和计算以及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
3、机械系统设计部分(1)简单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功能分析、运动方案拟定和机构组合。
(2)机械系统的动力计算和传动比分配。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模型和实物展示等方式,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实验教学安排机械零件的测绘实验和机构运动方案的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机械系统的课程设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机械系统的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选择内容全面、深入浅出、案例丰富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24)
2024/1/26
22
06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2024/1/26
23
螺纹连接设计
螺纹连接类型与特点
了解常见螺纹连接类型(如螺栓连接、双 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等)及其特点,掌
握各类型螺纹连接的适用场合。
2024/1/26
课程安排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和技能。
6
02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024/1/26
7
机械设计基本概念
机械设计的定义
机械设计是指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 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 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
2024/1/26
1
2024/1/26
目录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 常用机构设计 • 传动系统设计 • 轴系零部件设计 •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 课程设计与实践环节 • 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2024/1/26
3
课程背景与意义
机械设计是制造业的基础,对于 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
等。
02
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实践操作的能力,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调试
等。
2024/1/26
03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如提出新颖的设
计方案、解决复杂问题等。
33
对未来学习和发展建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目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目录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2. 学会运用力学知识进行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3. 掌握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4. 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运用力学原理进行机械结构的受力分析;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4. 能够撰写机械设计报告,并进行口头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4.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机械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概述、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零件受力分析:介绍力学基础知识,重点讲解受力分析的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零件受力分析3. 常用机械传动装置:讲解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常用机械传动装置4. 机械设计CAD软件应用:介绍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教授学生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设计CAD软件应用5.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实例,使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选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等。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讲解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3.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介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讲解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等。
4.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组成。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常见机械传动机构(如齿轮、滑轮、凸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知识,对简单机械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基本的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图,形成规范的工程图纸。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并进行模拟分析。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提高团队协作和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树立工程伦理意识,认识到机械设计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机械设计的学习,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针对高中二年级学生,旨在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以应用实践为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特点上,考虑他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物理力学基础,但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因此,教学要求侧重于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不仅学会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 机械结构的功能与组成-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2. 常见机械传动机构- 齿轮传动原理及其设计计算- 滑轮与绳索传动原理及其设计应用-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3. 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简单机械系统的受力分析-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与校核4. 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图-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机械零件的绘制规范与技巧5. 机械设计实践项目- 项目主题:简易机械装置设计- 小组合作完成设计、分析与绘图- 模拟分析与优化改进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学习第二周:常见机械传动机构学习第三周: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第四周: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图技巧训练第五周:实践项目启动,分组进行设计与分析第六周:完成实践项目,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教材第一章- 常见机械传动机构:教材第二章- 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教材第三章- 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图:教材第四章- 机械设计实践项目:综合应用前四章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简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简图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的机械零件及其功能;3. 学生能够运用简图表达机械设计的基本结构,包括平面图和立体图;4. 学生能够解释机械设计中涉及到的力学原理和材料特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如尺规、圆规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制作机械设计简图;2. 学生能够运用几何作图和标注方法,准确表达机械部件的尺寸和相对位置;3.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简单的机械结构,解决实际问题;4. 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有效沟通和交流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工程技术的认识;2. 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习惯;4. 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树立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实践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思维方式。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强调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以实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机械设计过程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重点讲解稳定性、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的设计要求。
-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2. 常见机械零件及其功能:介绍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见零件的结构和作用。
- 教材章节:第2章 常用机械零件3. 简图绘制技巧:教授平面图、立体图的绘制方法,标注技巧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
2024年《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课程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了解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概述: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任务、分类和发展趋势。
2.机械零件设计:包括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等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机械传动设计:介绍传动系统的类型、性能参数和设计方法,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4.轴承和联轴器设计:分析轴承的类型、性能和选用原则,介绍联轴器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5.机械结构设计:阐述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包括结构要素、强度计算、稳定性分析等。
6.机械创新设计:探讨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7.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实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机械设计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教学:安排课程设计、实验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2.理论教学:48学时3.实践教学:16学时(含课程设计、实验等)4.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机械设计概述第2-4周:机械零件设计(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第5-7周:机械传动设计(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第8-9周:轴承和联轴器设计第10-11周:机械结构设计第12周:机械创新设计第13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14周:课程设计第15周:实验第16周:复习与考试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2.实践环节:30%(课程设计、实验等)3.期末考试:40%七、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主编:X,出版社:X)2.参考文献:《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等3.网络资源: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在线课程资源4.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等八、教学效果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机械系统的组成、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2. 学习并理解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连接件和支撑结构的设计原则及应用。
3. 了解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公差配合和强度计算等关键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任务。
2. 掌握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机械系统的模拟。
3. 学会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并进行合理的强度校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自豪感,培养为国家和民族工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探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设计并绘制出符合要求的机械零件和简单机械系统。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强度校核。
3.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回顾机械系统的组成、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强调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
2. 机械传动装置设计:学习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的设计方法,分析各类传动装置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3. 连接件和支撑结构设计:研究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连接件的设计原则,以及轴、轴承、联轴器等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法。
4. 材料选择与强度计算:介绍常用机械设计材料的特点及选择方法,学习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2. 熟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3. 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5. 课程设计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心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2. 第二课时: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分析机械设计实例。
3. 第三课时: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
4. 第四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程设计成果的完成情况,包括设计报告、图纸和实物模型。
2.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及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 参考书籍:《机械设计手册》、《机械零件设计》3. 网络资源:相关机械设计的学习网站、论坛和视频教程4. 软件工具:CAD、SolidWorks等机械设计软件5. 实物模型:展示常用机械零件和完整的机械设备模型七、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2. 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
3. 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掌握设计流程和步骤。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和分析。
2. 学会使用机械设计软件(如CAD等)进行绘图,提高设计效率。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并能够进行作品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
3.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实际应用,关注机械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实际工程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机械设计原理及其应用b.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c. 机械设计软件操作与绘图d. 机械设计实践与创新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周:回顾机械设计原理,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设计原理、第三章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
- 内容:机械设计基本要求、设计流程、创新思维。
b. 第二周:学习机械设计软件操作,进行简单机械结构绘图。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
- 内容:CAD软件操作、绘图技巧、二维及三维绘图。
ZDD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ZDD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ZDD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机械原理、机械结构设计、机械零件及其功能等。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具备分析简单机械系统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机械设计标准和规范,了解工程实践中的设计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养成勤奋、务实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知识,具备一定的设计技能,并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将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概念:包括机械系统的组成、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过程。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 内容: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要求、设计过程及方法。
2. 机械原理:介绍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原理- 内容: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机械零件设计: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零件设计- 内容: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零件的设计方法和选用原则。
4. 机械结构设计:介绍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典型结构实例。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结构设计- 内容: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典型结构实例分析。
最新最全《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完整版)
行业前沿动态分享
老师可以介绍机械设计领域的最新研 究成果和前沿技术,包括新材料、新 工艺、新机构等方面的进展和应用。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领域 的热点问题和争议,包括设计伦理、 知识产权、环保等方面的讨论和思考 。
老师可以分享机械设计领域的行业趋 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绿 色化、个性化等方面的趋势和挑战。
根据被连接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选 择合适的过渡配合类型,如间隙配合、过 渡配合等,确保连接的精度和稳定性。
配合表面粗糙度要求
配合件材料选择
根据配合的性质和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 表面粗糙度要求,以确保连接的精度和稳 定性。
根据使用环境和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材 料,如钢、铸铁、铝合金等,以确保连接 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轴系零部件定义
轴系零部件是组成机械传动系统的重 要部分,包括轴、轴承、联轴器、离 合器、制动器等。
功能特点
轴系零部件在机械传动中起到支撑、 定位和传递扭矩的作用,其性能直接 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运行平稳性、精 度和寿命。
2024/1/26
20
轴系零部件结构类型选择依据
2024/1/26
载荷性质 转速高低 工作环境 安装与调整
轴承校核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静载荷校核
根据轴承所受静载荷的大小和性质,校核轴承的静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
求。对于不满足要求的轴承,应重新选择或采取加强措施。
02
动载荷校核
根据轴承所受动载荷的大小和性质,校核轴承的动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
求。对于不满足要求的轴承,应重新选择或采取加强措施。
2024/1/26
03
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和校核
03
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电机 轴
/
P电计
/
T电机 n满载 iV带 V带
I轴 P1入 P1出 T1入 T1出 II轴 P2入 P2出 T2入 T2出
n1
滚
n2
i齿轮 齿轮
设计I 轴用
设计II 轴用
设计齿轮用
选联轴器用
注意:带轮设计后,由于V带传动比发生变化,所以要返 回来重新修正功率P和转矩T的数据,修正后的数据作为 齿轮计算的依据。
轴的轴向尺寸确定
3 2
1
5
4
位置1:由l2+轴承宽度确定;
位置2:由箱体内壁开始,箱
体壁厚+螺栓安装尺寸 (C1+C2)+凸台(3~5mm)+ 轴承盖厚度+螺栓厚+l4确定;
位置3:L1比带轮轮毂宽小 2~3mm;
位置4:由l2+轴承宽度确定;
位置5:自定
7. 轴的强度计算
按弯扭强度计算(参照书上例题的计算过程)
4. 注意问题
1)选材、热处理
45钢小齿轮:调质;大齿轮:正火
HBS1—HBS2=50
2) 转矩计算
T1
9.55106
p1出 n1
N m
3) 设计准则 按 H设计,按 F校核。
4)动力机械要求 m标 2
最好不取2,取大于2的标准模数值 ,之后重新计算 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4)结构设计
(1)计算所有的参数和具体尺寸 m、a、B、d、da、df
3. 借绘图仪器(图板,丁字尺)和绘图教室;
4. 认真读懂课程设计指导书。
注意事项
1.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提倡独立思考、严肃认真, 精益求精,坚决反对照抄照搬或知错不改;
2. 计算和画图要交叉进行,边计算,边绘图,边 修改,反复修改完善设计;
3. 严格按照设计进度进行。
课程设计进度表
☺19周周一:第一次布置,完成齿轮前(包括齿轮) 的所有设计计算; ☺19周周五:上午检查完成情况,下午进行第二次 布置,关于草图绘制及轴与轴承的计算;
俯视图左侧按主视图定。
大齿轮一侧:齿顶圆(da2)+间隙(Δ1) +壁厚(δ) Δ1、δ查手册P158 小齿轮一侧:以任意r画圆,圆心任选。
窥视孔(观察孔)不要过低,应对着齿轮啮合区。
主视图
侧视图
3.箱体和附件的设计: 1)箱体: 剖分式结构,铸铁,查手册P220,P221 ①保证润滑、密封 轴承:脂润滑dn≤ d为轴径,n为转速。 齿轮: v≤12 m/s 浸油润滑, 浸油深度> 1个 齿高,<d/6(查手册P224 图16-54) 齿顶 到底面30-50mm。
3)求压轴力Q和带轮宽度B(带轮轮毂宽L),设 计轴颈长度用,带的根数Z≤5
4)带轮直径确定以后,应计算带传动实际传动比和 大带轮转速,并以此修正减速器传动比和输入转 矩。
四、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 已知条件
P1出
i齿
n1 n大带轮转速
2. 设计步骤:教材例题(P175)
建议按闭式软齿面传动
3. 要求 ①条理清楚 ②公式—代数据—结果—参数选择依据 ③思考大齿轮的零件工作图,画草图(草稿纸)
1
2
3
4 56
齿轮与轴分开时的轴结构
齿轮轴的结构
4. 初选轴承
类型:无轴向力 查手册P64 选深沟球轴承, 先选直径系列为中系列
寿命不够可增大,寿命过长可减小 如:6308通过一次计算可变为6208或6408
5. 画减速器设计草图
目的是定轴各段的长度。
俯视图 比例1:2 , 参考指导书P5 图2 齿轮与轴承对称布置。不画联轴器,只画半 联轴器孔长。
P电计
选定电动机型号
n电机 n工作 iV i齿轮
P额定
n满载
注意:
在后面计算中,用的功率为P电计,转速为n满载。
二、 分配传动比及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 分配传动比
i总
n满载 n工作
iv带 i齿轮
iV 2.5 ~ 3
i齿轮 4 ~ 5
2.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
1)各轴转速
n1
n满载 ; iV带
高度,注意:在位置5与箱体内
壁面之间最小留出2mm.
3
位置6: l2+轴承宽度
4
6 1 2
六、 选择键并强度校核
1. 根据轴径选择键的规格
2. 键强度不够,改用两个键,校核时按1.5个 键校核。
5.2 设计绘图
5.2.1画图要求 1)图纸:装配图1#图纸1张 1:2
零件图2#图纸2张 1:1 2)装配图:三面投影(主、俯、左视图) 3)零件图:
☺20周周一:上午检查草图与轴与轴承的计算,下午 进行第三次布置,关于装配图的绘制;
☺20周周二-周五:绘制装配图; ☺20周周六~21周周一:完成零件图和说明书; ☺21周周二~周五:答辩。
设计题目与任务
一、题目
带式运输机传动设计
二、工作条件
电动机与减速器在同 一基础面上。传动过程中 载荷变动小,单向连续运 转、单班制工作,检修期 五年(每年依300天计)。
密封:箱盖与箱座、螺塞、轴承盖
②保证良好的铸造工艺:
(拔模斜度1:20,形状简单,厚度均匀,铸 造圆角等)
③保证良好的加工和装配工艺:
区分加工面和非加工面
两个轴承盖螺钉取一样大d3≥8 螺栓对称布置 凸台地方有沉孔
④保证箱体支撑强度,设计加强筋。厚度查手 册P223
2)附件的设计: ①窥视孔(观察孔)、盖: 作用:检查、注油 查手册P226,P161 大小与减速器型号有关,单级直齿,中心距
n2
n1 ; i齿轮
2
2)各轴功率 P1入 P电计 V带; P1出 P1入 滚; P2入 P1出 齿轮; P2出 P2入 滚;
3)各轴转矩
T1入 T电机 iV带 V带; T1出 T1入 滚; T2入 T1出 i齿轮 齿轮; T2出 T2入 滚;
轴名 P(KW) T(Nmm) n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r/min
3. 学习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科技 文献资料。
4. 为毕业设计打基础。
准备工作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机械设计基础课本,工 程制图课本,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和指导书;
2. 购买说明书用纸(30页左右),绘图用纸A1一 张,A2两张,准备一个计算用草稿本(30页左 右),统一购买说明书封面和文件袋(每人一份);
2. 功率选择
带式运输机工作机构的输出功率为P工作,
P工作
F v 1000
KW
其中:F—运输带有效拉力,N;v—运输带速度m/s。
考虑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机构总的效率损失η总,
即可求出电动机所需的功率P电计。
P电计
P工作 总
KW
效率范围一般 取中偏下值。
总 V带 滚 齿 滚 联 滑 运带
选定电动机应满足条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设计
目录
1、目的 2、准备工作 3、设计注意事项 4、设计题目与任务 5、设计步骤 6、编写整理设计说明书 7、准备答辩
目的
1.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和 实际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会从机器的功能要求出发, 掌握一般机械的设 计方法,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
8. 轴承的寿命计算 9. 修定轴的结构
若轴承的寿命不合适,需重新选择轴承,从 而影响轴的结构,并重新校核轴的强度。
(二) Ⅱ轴与轴承
设计过程同轴 注意问题:
计算最小轴径时,除了按扭转强度计算外,另 需选择联轴器,考虑联轴器的轴孔直径标准
① C取小些
② 联轴器:凸缘式联轴器
a. 计算转矩
b. d联=d1轴 c.n2≤[n]
一组 Ⅰ轴+大带轮;二组 Ⅱ轴+大齿轮 标足尺寸(不能标出封闭链) 标具体公差 技术要求 标题栏
2.图面布置: 1)装配图:
10
主
左
25 俯
特性表 技术要求
10
2)画图顺序: 先俯、后主、再左 先主要零件,后次要零件 先Ⅱ轴,后Ⅰ轴
10 明细栏
标题栏Leabharlann 俯视图3)画主视图:
找减速器中心高H2= da2+(30-50)mm+b2 底座高b2=2.5δ 大带轮直径 d2带≤H2 凸台高度:找C1、C2,螺栓位置按轴承盖切线定 凸台斜度 1:20
1. 工作条件
载荷变动小, 单向连续运转、 单班制, 检修期五年 小批量
2. 原始数据
查带传动的工况系数KA 查齿轮传动的载荷系数K 查联轴器的工况系数KA 求轴承的预期寿命Lh
运输带有效拉力 F(N)
运输带速度
V(m/s)
卷筒直径
D(mm)
Ⅰ 2500 1.25 300
Ⅱ 3000 1.35 350
三、 V带传动设计计算
1. 已知条件:P P电计 iv带
n1 n满载
2. 设计步骤:教材例题(P221) 3. 要求:
①条理清楚
②公式—代数据—结果—参数选择依据
③思考大带轮的零件工作图,画草图(草稿纸)
4. 注意问题
不是P额定
1)计算功率 Pc=KAP电计
2) 大小带轮直径: d1≥d1min d2= id1 (d1、d2均取标准值) d1/2≤H1(电机中心高) d2/2≤H2(减速器中心高)
(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标准化、圆整、 精确计算)
(2)注意齿轮的构造 x≤2.5m时,用齿轮轴 齿宽b1-b2=5-10mm
x 圆柱齿轮:x < 2.5 m
5)计算小齿轮圆周速度 ,验算齿轮精度 确定润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