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5篇
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5篇土地的誓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3、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4、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精彩的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方式: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语:首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同学们听过歌曲有何感受?听过歌曲后,歌声中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
再来欣赏一组图片:面对国土的沦陷,试想,对于东北大地,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境。
二、介绍背景及作者: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
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端木蕻良(1912—1996),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三、订正字音:端木蕻良炽痛胸膛喷涌泛滥白桦林嗥鸣山涧斑斓碾丰饶污秽谰语怪诞亘古默契田垄蚱蜢镐头四、尝试有感情地朗诵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要求:1、标出你有疑问的字词和语句。
2、标出你喜欢和深受感动的语句。
五、整体感知:1、主要内容: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本文的结构内容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果简单。
两段文字一气呵成。
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婉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土地的誓言说课稿《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使学生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品味欣赏精彩的语句和段落描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运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家乡。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精彩的语句和段落,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运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家乡。
教学时间:一课时学法指导:欣赏景物,体会感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活情感课前播放歌曲《生我养我的土地》激情导引:“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一声声歌唱,凝聚了人们对土地的多少深情厚意!土地,母亲般亲切的名字,每每唤起你,就像母亲用那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用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我们一样;土地,你用你宽阔的胸怀养育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奋斗,对土地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人们不会忘记,当年走投无路漂泊谋生的农人身怀的“家乡土”;人们不会忘记,蛰居海外的侨裔床头上珍藏的“乡井土”;人们不会忘记,“寸金桥”上的民众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岁月悠悠,能冲淡许多记忆,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的深沉与悲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土地的誓言》,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1.播放视频:《土地的誓言》视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思考: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学生交流:作者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4.学生朗读:进一步感受文中的感情,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和段落。
5.学生活动:你觉得文中那些地方最能打动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6.学生讨论: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说一说?(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或语段,要读出自己所领悟到的情感)7.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找句子谈感受,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8.学生交流:“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5篇)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5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1教材与学情分析:《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对沦亡国土的剧烈思念之情。
调子是悲怆的。
同学由于年龄的限制,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受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实的情感,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
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通常由老师讲解,同学只是被动地接受,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我们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本课将试验由同学利用网络资源当堂检索。
教学创意:同学在网络环境下由老师指导,自主猎取学问,扩展课堂教学;配以音乐感染同学。
教学结构: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尝精彩语句——扩展思索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揣摩、观赏精彩段落和语句2、体会剧烈的思想感情力量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育同学利用网络猎取学问的力量德育目标:培育同学对土地、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揣摩、观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lanstar教学软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情境导入1、导语2、同学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的资料二、整体感知1、范读2、同学自读三、品读精彩语句1、同学朗读并相互评价2、揣摩特别词语的用法(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由于我经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忱。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在那田垄里掩埋过我的欢乐,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为什么不用“漂浮着我的欢乐,回响着我的欢乐”之类的词语呢?(3)同学商量后学法总结指导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
对于这些特别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A、明确该词的本意;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终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觉词语的详细准确含义。
四、扩展思索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喜爱的呢?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土地的誓言》说课稿篇1一、课题:《土地的誓言》二、教学内容考点分析:《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所写,作者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历史背景下写出了被侵略者侵略了的耻辱,表明了作者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感情。
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三、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__的创作背景。
积累有关思乡爱国的名言警句。
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领悟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运用呼告、排比等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由于这是一篇课内自读型课文,因此,我先引导学生在课前广泛搜集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有关资料,了解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之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因此我把领悟并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感受作者炽痛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化解教学重点突出手段:采用的是多媒体创设情景辅助教学。
五、教学难点突破技巧、教学疑点处理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问答法教学,不仅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且学生自己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教学过程:1、音乐导入:我在上课前先播放着《在松花江上》,让学生自己感受:你从歌中听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九·一八”事变。
这样,能使学生在了解课文前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个总体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整个课堂情绪上升到最高潮。
2、背景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简介,作者作为东北流亡一族,面对着失去的黑土地,会有怎样的情感,然后再牵涉于题目,理解题义。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说课主要围绕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土地的誓言》展开。
该课文是一篇记叙文,描写了在雨后的傍晚,农民动情地告诉自己种的庄稼土地:“同志,你要放心吧!我们日子虽然艰苦,但是我们要衣食丰足。
我们是不会让你白白流泪的。
”文章以深情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农村发展的期望和信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主旨大意:通过阅读理解,学生能够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习揣摩文章:通过课文的描写,学生能够体味到农民对土地的感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掌握阅读技巧:通过课文的阅读,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土地和农民的辛勤付出表达感激之情;•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生活: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培养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学会揣摩文章的情感表达;•发展学生的感恩之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投影课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激发学生对于土地的思考,引导他们思考土地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理解课文(25分钟)•阅读课文:让学生静读课文,并在默读之后,向同桌描述课文的大致内容。
•语篇理解:学生交流讨论,理解文章的结构,分析每段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感悟情感: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对土地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语言点拓展(20分钟)课文中使用了一些比喻和修辞手法,通过解读这些语言点,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诗意阅读能力。
•比喻:解释比喻的含义及作者使用比喻的目的和效果。
•修辞手法:解读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夸张等。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一、引言《土地的誓言》是一部描绘中国乡村生活的小说,由著名作家余华所写。
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陈浩的故事,表达了对土地、乡村和家园的热爱与心灵归属感。
本文从小说背景、主题、人物描写和语言运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全面解读《土地的誓言》这一脍糠之味的乡土小说。
二、小说背景《土地的誓言》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新中国的乡村,讲述了一位年近五十的村支书陈浩和他家族的故事。
小说走的是一条乡村田园风格的写作路线,通过描绘乡下种地、打牌、致富等生活,展现了一个乡村生息的景象。
三、主题1. 农家乐《土地的誓言》所描绘的乡村生活,充满了诸如打牌、喝酒、唱歌、车辆拉花、摘棉花、田径比赛等民间体育活动,以及一系列的村民娱乐活动。
正是这些生活活力和乡土气息的浓郁,在《土地的誓言》这个小说中得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2. 打破困境在小说中,陈浩一家家族繁荣衰落的历程,惨烈的亲情、感人的爱情,其实是一个家族所经历的,全村人的所经历的。
仔细阅读《土地的誓言》,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农村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困境,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难,但他们依旧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坚持着不放弃,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孤勇,跃出了困境。
3. 土地情怀小说《土地的誓言》深情地描绘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深感情和重新认识的过程。
陈浩家族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爱民和想民的动人情怀体现了传统农村人情世故中那份浓厚的土地情怀,更成为乡村史诗的“永恒之花”。
四、人物描写1. 陈浩陈浩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乡村支书。
他勇敢、憨厚、坚毅,是一个朴实而又懂事的好男儿,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农民的道德风范。
他赤诚的爱乡、爱民、爱自己的家庭,代表了新时代的乡村人物形象。
2. 陈刚陈刚是陈浩的侄子,年轻、聪明、有进取心,是陈浩家族的继承人。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陈家的事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一个具有强烈创业精神的人物。
3. 美丽美丽是陈浩的女儿,温柔善良,有着强烈的亲情。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一、导入有一位作家叫端木蕻良,他的家乡就在东北。
他怀着对家乡土地的一腔深情,写下了一篇抒情散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土地的誓言》。
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回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这篇激情飞扬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背景三、词语、词解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请你用“这是一方------的土地,表现在-----”的句式,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
(1)(2)(3)(4)⑤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线丝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
2、故乡真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图呀!读着这两段文字,我们眼前会浮现美丽、丰饶、神秘而和谐的故乡!体会一下,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①应该用自豪的语气,读出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
②应该用喜悦激昂的语气,读出作者作为一个东北人的骄傲。
③应该读出层次感,有的地方要一泻千里,有的地方需要深沉舒缓。
五、细读课文,体味情感1、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对家乡是无比的思念正如文中所说,感情如同江河湖水决堤一样不可遏止,四处“泛滥”,作者“泛滥”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①思念家乡②热爱、赞美家乡③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④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5).收复家园重建故土的激情与信念2、点评“埋葬”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
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
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这是使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土地的誓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所选的课文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对沦陷故乡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表达了他甘愿为故乡而战斗到底的决心。
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极具感染力,大量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效果。
同时,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故乡景物的描写中,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对土地的眷恋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这种情感深沉、富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章,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对于“九一八”事变等历史背景知识的了解可能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本文运用呼告、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抒情效果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理解文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情的写法。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6篇)
土地的誓言教案《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6篇)《土地的誓言》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理解“土地的誓言”。
(2)理解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1)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揣摩重点词语,了解作者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耻,珍惜现在,振兴中华。
二、教学难点揣摩字词,理解作者对土地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由“土地”二字导入。
(1)普通人对土地的感情。
(2)小学时学过的肖邦对土地的感情。
(3)诗人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
这些都可以看到人们对土地都是魂牵梦绕,充满深情。
而一个被外敌入侵被迫失去土地,离开故土的人对土地又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2、整体感知板书:土地的誓言。
(1)问:这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誓言?(2☆☆)播放“九一八”事变的影片。
并简介作者。
(3)他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勾画生字词和相关内容。
(4)解决生字词。
读出“土地的誓言”。
3、精读课文(1)学生朗读“土地的誓言”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学生朗读第一段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出来。
问:作者在这一段的描写中充满了什么感情?问:可是,这样美丽、富饶的土地此时却在日本强盗的魔爪下呻吟,掺遭蹂躏。
教师放影片。
问:读了文章,看了影片,你此时此刻有什么感想?你能理解作者的感情吗?哪些词语表现出了这样的感情?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品味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再读“土地的誓言”,揣摩、品味、朗读。
(3)由“坟前”引到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加深理解作者“誓死夺回土地”的感情。
4、朗读艾青的诗小结。
(可以投影)四、拓展延伸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想?学生自由交流。
土地的誓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学习文中语言运用的技巧。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3、感悟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二、学生谈听后感受教师:“是的,歌声使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
《土地的誓言》的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的说课稿《土地的誓言》的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说课活动。
今天我要说的课文题目是《土地的誓言》,这是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依然流浪在外的作者端木蕻良满怀激情写下的充满浓郁情怀的文章。
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几个方面来谈谈对学习这篇课文的做法。
一、说教材这篇课文编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课文。
这一单元包括小说《最后一课》,散文《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诗歌《黄河颂》、《木兰诗》五篇课文。
它们所表现的主题就是热爱祖国。
祖国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
热爱祖国,就是热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土地的誓言》就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即作者要回到故乡的身边……愿意付出一切,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他的面前,或是他的坟前。
这是一篇抒情美文,在仅有的两段文字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画面,前段描绘了沦丧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后段叙述作者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大量排比造成了逐渐增强的气势;运用呼告,直接抒发对土地的.热爱、怀念和眷恋,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且不惜献出生命的时代强音。
二、说教学目标和要求⒈新课标指出,学生应“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感情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根据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②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③学习本文,增强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⒉重点、难点①重点: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本文又是一篇抒情色彩十分浓厚的散文,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本课教学中重点。
②难点:由于本课有些句子语意丰富含蓄,学生不易理解,有碍于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应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及地位介绍《土地的誓言》是东北流亡作家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件事件十周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了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
综观全文,含泪的叙述中涌动着作者对家的渴望和无尽的忧伤;肆意的感情宣泄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有家不能回的凄苦、哀愁和悲愤。
细细品读,那应是华夏儿女在民族危亡之时,奔走呼告,是对祖国发自肺腑的赤胆忠诚,是饱含热泪捧出的一颗炽热的心。
2说学情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但学习方法和价值观的培养正处在形成之期。
而且,本年级学生距作者的年代较远,经历所限没有家国之思、民族之恨这些体验,所以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
但是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丰富敏感的心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以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
3说教材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生字词;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体会拟人、排比、比喻、呼告、变换人称等手法的表情达意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借助多媒体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旧中国苦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4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本文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单元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对爱国情感的颂扬,因此我将感悟爱国情感作为教学重点。
)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只有在掌握了词汇、修辞、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空头表达和文章写作中将自己所要表现的情感落到实处。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诵读法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运用“悲情导读、动情诵读、真情品读、激情创读”等读书方法通过导读,将学生带进“抗战”岁月;通过诵读,感知作者深沉感情;通过品读,推敲重点段落、词句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创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豪情。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土地的誓言》说课稿《土地的誓言》说课稿(精选14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土地的誓言》是初一现行教材第二单元第十课。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土地的誓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土地的誓言》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所选的课文都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思想感情。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端木蕻良以饱满的热情和深沉的情感,抒发了对沦陷故乡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和为解放故乡而奋斗的决心。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散文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对于抗战历史和家国情怀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文中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和为解放故乡而奋斗的决心。
五、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抗战时期的视频,引出课题《土地的誓言》。
(2)介绍作者端木蕻良及写作背景。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精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一.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它们表现的主题是热爱祖国。
第二单元单元说明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的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土地的誓言》是其中的一篇自读课文,也是一篇精美的散文。
作者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写景物,运用呼告、变换人称的表达方法,直抒胸臆,发出为解放故乡而战斗到底的时代强音。
二.说目标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体会拟人、排比、比喻、呼告、变换人称等手法的表情达意作用。
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3.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旧中国苦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本文又是一篇抒情色彩十分浓厚的散文,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本课教学中重点。
2.由于本课有些句子语意丰富含蓄,学生不易理解,有碍于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应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3.揣摩精彩语句及段落,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方法之一:“读—讲—读—赏—读”。
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
“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情。
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方法之二:老师引导—课堂合作讨论—评述、质疑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和探究精神。
老师设立问题予以引导,让学生去解决问题,一步步沿着作者的思路,走进文本。
让学生评述课文,这无疑是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
燕东溪《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编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教版采用 “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课文。这一单元所表现的主题就是热 爱祖国。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美文,在文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 言,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画面,运用大量排 比、呼告,直接抒发对土地的热爱、怀念和眷恋,并发出了为 解放故乡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时代强音。 本文的重点是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 习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品质。 难点是我们的学生距作者所处的年代较远,加之学生的经历 有限,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学生的情感调动是学习本文 的前提,有感情的朗读,细心的品读是关键。根据新课标三维 目标要求,确定了以下
听读要求
1、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土地是一片怎样的土 地? 2、全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环节,由于学生心理、年龄、经历 的局限,加上文章是作者在特殊地区和背景下写成的,七年级 学生对文中个别句子深层含意的挖掘是存有一定的困难的,为 了更好的处理这一环节,我于是提出两个问题让同学们进 行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关键的词句。文中的意象很 多,不断冲击着读者,我会引导学生体味这些意象,力求将它 们还原为真切可感的活生生的形象,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再造 出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在理解和再现的基础上,我 试着让学生把蕴含在文中的情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声情并 茂的读出来,可以配乐读,也可以几个人齐读等,使学生在读 中更好地品味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漂亮的 白桦林
奔流似的马群
红布似的高梁
金黄的 豆粒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地的誓⾔》—说课稿《⼟地的誓⾔》说课稿⼤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单元第七课——《⼟地的誓⾔》。
下⾯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说这堂课的设计:⼀、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本单元的课⽂以“家国情怀”为主题。
以经典的爱国诗篇、作品为寄托,展现对祖国⼤好河⼭、语⾔⽂化、⼟地⼈民的浓烈热爱之情。
其⽬的在于激发起学⽣的爱国情感。
《⼟地的誓⾔》是现代作家端⽊蕻良在1941年9⽉18⽇为纪念“九·⼀⼋”事变⼗周年⽽抒的。
当时,“九·⼀⼋”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年,抗⽇战争还处在⼗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依然⽆家可归,⽽作者作为其中的⼀员,再也难以遏制⼼中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地向着⿊⼟地,发下了⾃⼰的誓⾔:“我要回来!我愿付出⼀切!”通过对这篇⽂章的学习,可使学⽣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那种强烈⽽⼜真挚的爱国思乡之情,更好的激发起对祖国⼤好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标知识与技能:注重朗读,读准字⾳,读出情感。
过程与⽅法:通过朗读,并联系时代背景,感知⽂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热爱祖国家乡,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感知⽂意,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间的深厚情感。
⼆、说学情《⼟地的誓⾔》是东北作家端⽊蕻良写于1941年九⼀⼋事变⼗周年的⼀篇抒情散⽂,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的强烈思念之情。
调⼦是悲怆的。
⽽学⽣,都是出⽣于新世纪,由于时代和⽣活环境的原因,难以体会那种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丰富敏感的⼼灵。
因此教学过程中将以新旧对⽐为主线,努⼒唤起其内⼼的情感,使学⽣感受其中,体会其中。
三、说教法、学法1、朗读法。
《⼟地的誓⾔》是⼀篇带有浓郁抒情⾊彩的散⽂。
同时⼜是⼀篇阅读⽂。
因此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更好的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理解和挖掘⽂章中独特的⾔语形式。
2、⾃主——合作——探究法。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教材分析我要说的课文《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文章仅有的两段文字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画面,前段描绘了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后段叙述作者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使用大量排比增强的气势,使用呼告,直接抒发了作者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了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
课文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含泪的叙述中涌动着作者对家的渴望和无尽的忧伤;肆意的感情宣泄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有家不能回的凄苦、哀愁和悲愤。
感慨于文中那强烈的情感,考虑到学生距作者所处的年代较远,经历的有限,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以及上一学期对学生的训练和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揣摩、赏析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是:“学习语言使用的技巧”,课型为:“语言赏析课”。
教学设想这节语言赏析课就是让学生简单地说这个词妙在哪里,这个句子美在哪里,从而达到较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了解文章使用语言技巧的学习目的。
这次学习不要求学生赏析尽善尽美,关键是要多发现值得欣赏、灵思飞动的地方。
而教师要注意在学生赏析后根据具体情况或引导学生评价,或教师评价。
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交流中,我个人感觉到所教学生基本不会自学,依赖性很强。
因而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我做了一个走极端的选择:要求学生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不允许学生个体间的合作交流,要求有疑问时只能和我交流。
为了让学生有个人的真实体验,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安排了一节早自习练读和一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后,再实行“语言赏析课”的教学。
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我以“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给予充足的时间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扩大学生学习语言的容量。
这样既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动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爱国爱家的主题,《土地的誓言》是其中的一篇自读课文,也是一篇精美的散文。
作者选用家乡东北特色的景物和富有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写景物,运用呼告、变换人称的表达方法,直抒胸臆,发出为解放故乡而战斗到底的誓言。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情感炽烈而真挚,应以读品为主。
因此,设计三维目标为:
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乡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品,达到体会作者感情,激发爱家爱国的情感体验。
三、说学情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悲愤、热爱以及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基调是悲怆的。
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学生没有这样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在誓言部分的学习前我插入以九一八图片配乐《松花江上》的历史背景,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和歌曲的内容努力唤起孩子们的内心的情感,悲愤沉痛的歌曲让学生进入到情境。
四、说教法
本文是一片情感强烈的散文,而体会情感最后的方法就是读。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对话的过程。
本课我采用默读、跳读、品读、诵读、悟读等多种读书方法;以教师范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师生合读、起立宣读等多种读书形式将学生带进文本。
五、多媒体应用
本文的写作背景离学生较久远,情感的深度难以把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多媒体音频和图片来展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及作者的情感。
因此背景中我以九一八事变东北面貌的前后对比,配以《松花江上》的歌曲,将学生带入到那时那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预习检测
设计了三个预习内容检测。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
2、字查字典,认准字音字形。
3、自读课文,理解题目意思。
通过三个预习内容的设计,检测学生基础和读课文的效果。
(二)多形式读课文,把握理解品味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2)跳读课文,合作探究;
(3)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4)悟读誓言,激发共鸣
(三)我手写我心:仿照“当我…….当我……当我….我(看见、想到、回忆、听到)”的句式,描写一段家乡的景物,表达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情。
通过仿写既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教师寄语: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经典语段,激励勉励学生努力读书,做一个有担当的中国人!
七、说反思
虽然整堂课学生们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到了情感,教学过程也顺利完成,但给学生赏析语言品味语句的时间不够,这个环节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且文中几处使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抒发情感的句子学生没有说到,我怕时间不够也没有加以引导,而这几处又是作者炽烈而深沉的情感的抒发。
及时费时也应该点到让学生读读品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