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体检)中心建设

合集下载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

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

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

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治未病中心建设可行性报告

治未病中心建设可行性报告

治未病中心建设可行性报告一、治未病中心建设背景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健康中国战略,并提出:中医药大有可为,除了提高中医医疗水平,在预防疾病方面,中医治未病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世界银行针对中国慢性病做的调查数据称,在今后的20年,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会增长三倍。

各种生活方式导致疾病开始趋向年轻化,国家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运用大医“治未病”理论发挥其疾病防控作用被高度重视起来。

从2107年到2018年仅仅一年时间,各省市相关单位积极响应国务院会议精神,在地方积极推行开展“治未病”健康服务项目,并落实到实际实践行动。

政府大力推进的“治未病”工程,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实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已经有着完整的论述。

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

“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这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千年前古人提出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到当下全社会倡导的防大于治的健康理念慢慢深入人心。

“健康中国”的建设,不仅要治病,更要“治未病”,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适当的卫生策略,降低慢性病给生命质量带来的影响。

二、治未病中心发展前景治未病是未来医疗发展新方向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

很多人整日提心吊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当一位又一位的医生相继被害,所有医务人员的心都在流血。

其实,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

教师和医生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

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

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

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设计一、引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治未病理念也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

中医养生理论提倡以预防为主,注重先发制人,防患于未然。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提升中医院的影响力和服务质量,我们提出了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二、目标1.提供全面的治未病知识:通过平台,为用户提供全面、详细的治未病知识,包括中医养生、饮食调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提高用户对健康的认知水平。

2.提供个性化的养生方案:根据用户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将中医理论与个人实际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有针对性地调理自己的身体。

4.打造养生社区:在平台上建立养生社区,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养生经验和心得,交流养生知识,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三、平台功能设计1.治未病知识库:将中医养生、饮食调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整理成库,包括文章、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或浏览分类来获取相关知识。

2.养生方案生成器: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体质等,平台根据中医理论生成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并提供针灸、艾灸、按摩等小技巧的视频指导,帮助用户实施方案。

4.养生社区:建立用户注册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注册成为平台会员,发布养生心得、分享养生经验,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讨论,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活跃度、贡献度等给予相应的积分和奖励。

5.数据分析与报告:平台对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如血压、血糖、体重等,生成用户健康报告,并提供个性化的养生建议和推荐,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四、平台建设与推广1.技术支持:与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平台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确保平台的流畅运行和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

2.内容策划与撰写:组建专业的内容团队,负责平台中相关知识的整理、策划和撰写,确保平台提供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4.推广与运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平台的推广,如线上线下宣传、社交媒体推广等,吸引用户注册和使用平台,同时加强对平台的运营和维护,不断提高用户体验。

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
中医“治未病”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1.加强健康管理,提高预防和疾病早期诊断水平,引导患者更多更及
时地进行健康管理;
2.推广有效的中医健康预防技术和养生保健方法,以防患风险;
3.有效应用中医的草药护理,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避免疾病发生;
4.加强中医治未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患者的预防意识,促进健康
文化的社会传播;
5.从预防医学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西医、中医理论和技术,实现“治
未病”的理念。

二、实施方法
1.建立全方位的档案,科学把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查体、血液检查、体重指数等,针对不同疾病的症状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2.推行“每月一次门诊,每季一次体检”:科学管理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及早干预;
3.开展“家庭医学”:全面分析家庭健康状况、环境状况及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提高家庭健康水平;
4.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每季开展一次宣传活动,督促患者进行适度的
体育锻炼;为患者讲解健康知识,如营养健康、心理健康等;
5.开展护理专家团队活动:每月定期开展护理专家团队活动。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和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和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

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

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

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的保持。

因此,治未病科作为中医医院的一项重要科室,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针对治未病科的建设与管理,从科室职责、人员配备、设施建设、业务开展、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1. 科室职责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主要职责是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从中医养生和治未病的角度,为患者提供疾病的预防、健康管理等服务。

具体职责包括:1.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指导患者进行中医养生保健,防范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2.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技术,进行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各种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妇女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3.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适宜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服务;4.提供中医治未病理论、科学的保健知识和技能,指导患者的自我保健。

2. 人员配备治未病科的医护人员由治未病科主任、副主任、医生、护士和营养师组成。

在人员配备上,应注重以下方面:1.主任医师:具有中医高级职称或以上的医师,工作经验丰富,擅长中医治未病方面的诊断和治疗;2.副主任医师:具有中医中级职称或以上的医师,任务繁重,可以承担部分主任医师的职责;3.普通医生:具有中医初级职称或以上的医师,负责患者的常规治疗和健康干预;4.护士: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能够胜任一定的中医治未病护理工作,并协助医生开展常规护理工作;5.营养师:拥有相应的营养学专业学位或资格认证,能够为患者提供健康饮食建议,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方案。

3. 设施建设治未病科的设施建设是治未病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合理的设施建设能够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诊室:诊室应具备正常的床位、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电脑、诊疗设备、一定数量的床单、被子、枕头等相关医疗用品;2.健康辅导室:让医生有一个专门的场所,进行患者的健康咨询,提高健康科普和健康教育宣传;3.仪器设备:根据科室需要购置适量的仪器设备,帮助医护人员提高诊疗技术水平;4.电子档案室:建立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提高患者健康信息管理的效率。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我们将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一、需求分析1.1 目前中医院治未病服务的现状中医院作为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在传统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也希望获得相关医疗服务。

中医院如何满足这一需求,提供治未病服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目标用户需求分析中医院的治未病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两类人群:一类是已经患有某种慢性病或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希望通过中医药理疗达到病情控制或康复的目的;另一类是健康人群,希望通过中医养生保健、预防疾病。

1.3 本平台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和人力。

然而,通过此平台提供的预防保健服务,有望在长远发展中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形成良性循环,从长远来看,对中医院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平台功能设计2.1 基本功能(1)在线预约:患者可通过平台随时预约中医药专家进行线上或线下诊治;(2)远程咨询:患者可通过视频、电话等途径进行远程咨询,并获得中医药专家的指导;(3)健康管理:平台将根据用户的健康数据及日常生活习惯,提供定制化健康管理方案;(4)康复指导:针对患病者,平台将提供详细的康复方案和指导。

(5)在线学习:用户可通过平台学习中医药知识和健康养生技巧。

2.2 拓展功能(1)慢病管理:对慢性病患者进行专门管理,对其病情进行远程监测与跟踪;(2)预防保健:提供定期健康咨询、体检结果解读、健康食谱推荐等服务;(3)在线问诊:用户可在平台上向中医药专家提出健康问题,获得专业建议;(4)药品购买:用户可直接在平台上购买中医药药品,并获得配送服务。

三、平台技术支持3.1 数据安全平台数据采用加密处理,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

如何构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如何构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记者:中医“治未病”理论为什么受到党中央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得到学界的认同和群众的欢迎?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向楠:几千年来,中医药在养生、预防疾病中一直具有独特优势。“治未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运用养生预防等中医药特有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目标。因此,其理论蕴涵着我国医疗卫生以“预防为主”战略最精髓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随着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预防疾病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医学由疾病的医学向人的健康的医学倾斜,并将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因此,建立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刻不容缓。这不仅是“预防第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继承、发展、创新中医“治未病”事业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合国情、顺乎民意的。
向楠:进行状态辨识和干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设计“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指标体系”,运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结合中医辨证、心理评估、亚健康状态评估等方法,同时采用现代医学体检的检查手段,检测受检人的相关生命指征,对其作健康状态辨识和健康状况的个性化评估,确定其健康状态和体质类型,有针对性地分析易患疾病倾向,提出相应的健康调养原则,为进一步调整体质、预防易患疾病、改善健康状态提供决策依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十一五”期间,首先在全国遴选10所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中心”以探索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3月底,全国首个“治未病中心”在广东省中医院挂牌成立,北京、浙江、湖北、广西等地也相继开展了一些探索工作。为配合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湖北省中医院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向楠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从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主要目标、基本功能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其构建模式作了一些思考和探讨。日前,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对内协调与各个临床科室及行政科室之间的关系,做好就诊分流与转诊治疗工作,医护人员相互调配,提高“治未病中心”的运转效率。对外协调好与其他相关机构与组织的关系,促进交流与合作,及时为社区服务。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XXX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XXX“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

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办法、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事情的有用展开,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

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

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规范指南修订版.doc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规范指南修订版.doc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

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

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

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对于预防治疗方面的需求。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社会价值。

本文将阐述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一、平台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理论逐渐认可,尤其是在保健养生方面。

中医药渐渐成为了民间疗法,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中医治疗预防疾病的优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同时,近些年来,国家也对中医药事业进行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中医药产业,如风险补偿机制等。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二、平台目标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的主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流的预防保健服务,让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三、平台建设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技术支持:技术支持是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

平台应该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专业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大众提供健康调查和健康评估的功能。

平台还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医学知识库,提供医学参考资料。

同时,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和预约服务,并提供方便易用的用户界面。

(二)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需要医疗专业人才支持,平台建设主要聘请中医医生担任平台医疗服务的主要责任人。

为了培养更多的医疗专业人才,平台还应该组织中医健康专业培训,提升中医健康服务人才的素质,确保平台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

(三)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为了提高用户的健康体验,还需要整合社会资源。

在平台建设前期,需要与多家中医医院、健康指导机构、药店和保险公司合作,并建立起强大社区网络和合伙医院网络,通过这些网络协调医源和用户,为用户提供一些健康管理方面的服务。

(四)全面推广:平台的成立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和推广,平台建设后要进行全面宣传和推广,增加公众认知。

可以借助各大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增加知名度。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一、基本情况XXX始建于1953年。

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院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同时也是xx区中医龙头单位。

医院本部迁建已通过规委会,马上进入立项、环评、初设和概算。

于今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我院于2011年成立了中医“治未病”科,面积50平方米,有体质辨识软件一件,有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人员3人,开展了逐步的、有针对性、探索性的“治未病”工作。

设备有中医体质辨识系统。

开展的项目有:针对老年、慢性病、及颈肩腰腿痛的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治疗,对慢支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胃痛、虚人感冒等开展了三伏贴。

为全区中医科进行指导,治未病能力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将“治未病科”列入我院重点建设学科,力争在2016年前打造成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在2020年前打造成为全国中医重点专科,形成本区域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和指导中心,带动全区中医治未病工作发展。

三、“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的组织机构一)成立綦江区中病院“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XXX院长)副组长:XXX(綦江区中病院副院长)XXX(XXX副院长)XXX(XXX副书记)XXX(XXX副院长)XXX(XXX院长助理)成员:XXX(医务科科长)封孝和(治未病科主任)、XXX(体检科主任)、XXX(护理部主任)、XXX(总务设备科科长)、XXX(药剂科副科长)、XXX(财务科科长)、XXX(宣传科科长)工作职责:负责组织与协调中医治未病工作。

二)成立綦江区中病院“治未病”专家委员会主任:XXX(副高级中医师)副主任:封孝和(副高级中医师)委员:XXX(正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XXX(副高级中医师)。

2024年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2024年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2024年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一、前言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了治疗疾病的方法,还有更重要的一项,那就是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通过各种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强调以健康为中心,提高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

为了推进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发展,我们计划在2024年建设一套中医院治未病服务平台。

二、平台目标1. 增强公众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和意识。

2. 提供全面有效的中医治未病服务。

3. 构建中医院治未病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三、平台功能1. 健康教育通过平台提供健康教育内容、培训课程等,增强公众对中医治未病的理解和认知。

包括中医保健知识、理疗、运动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2. 风险评估通过公众自愿填写相关问卷,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潜在疾病风险,以及预防、干预的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推荐合适的中医治未病服务。

3. 体检预约提供在线体检预约服务,方便公众预约体检,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4. 中医问诊提供在线中医问诊服务,让公众随时随地咨询中医师,获取中医治未病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5. 中医养生指导根据公众的身体状况和病症,提供针对性的中医养生指导和方案,包括中草药的使用、饮食调养等。

6. 治未病食谱提供各种中医治未病食谱,根据公众的个人情况推荐适合他们的食谱,帮助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7. 互动交流提供在线社区,让公众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增加互动。

8. 健康档案为公众提供健康档案服务,记录个人的健康信息,包括体检记录、中医问诊记录等,方便管理个人健康。

四、平台建设1. 技术平台搭建建设一套安全稳定的网络平台,包括网站和移动端应用。

运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平台的功能。

2. 数据采集与整合与各大医院、社区健康中心等合作,获取公众的健康数据,并将其整合到平台中,以便提供更加准确的治未病服务。

3. 专家团队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包括中医医生、公共卫生专家等,为公众提供专业的中医治未病服务。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采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进行健康服务,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

第四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保证“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基本条件第五条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设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辅助区域,各区域布局合理,工作流程便捷,保护服务对象隐私。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健康检查(体检)区域应当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应当相对独立,每间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应当相对独立,若因条件限制,也可与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合用,但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根据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应当相对独立,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种干预方法的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服务环境的私密性能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辅助区域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开展健康宣教、服务管理以及特需服务等,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治未病体检康复中心建设方案2011 年11 月一、中医治未病产品的意义1.为国民的健康护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

”我们的生命,因为健康而欣荣,因为疾病而枯萎。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退休之后,该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了,但是其中不少人却成了“药罐子”,真是悲戚。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国家疾控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表明,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70%上升到2000年的81%,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5%和80%。

10年中,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占总死亡数的36%。

而绝大部分疾病是由数量不多、可预防的已知危险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和使用烟草。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有很多疾病,我们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

作为健康杀手的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而对于传染病,通过打断传染必须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指导人们远离疾病。

现代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活快节奏、不良生活习惯,使现代病种发生了变化。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

《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一书提出了“辨证施保”,研究形成有效提高生存质量的养生、保健体系,明显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来延年益寿,这是21世纪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之一。

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

总之,“治未病”是人类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

“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降低医疗费用国民健康对社会的意义,不仅是提供发展基础,而健康问题的解决,也能促进经济增长。

传统的经济学模型是这么看的:经济增长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带来了人们的健康。

而新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健康出现的问题对经济的增长有反作用。

健康问题不解决,经济就会出现负增长。

(I看病难,看病贵” 一直是国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防止医疗费用日趋咼涨,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投资呢?国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逐渐从以治疗疾病为主导向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主导转变,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预防为主”。

而中医的防治原则始终贯穿着“治未病” 的思想,要求医者在准(辨证准)、精(用药精)、廉(价格低廉)、便(使用方便)上做文章。

所以,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加以发扬,在人们未病之前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病后用药,将会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健康利益,也将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

“九五”期间,卫生部曾做过的一个课题,研究社区防治和预防投资效益比,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一块钱的预防,可以节省医疗费八块五毛钱。

3.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所在老祖宗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就是说,咼明的医生,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进行“治疗”,否则的话,就像口渴了才开始挖井,该打仗了才开始铸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吗?这里面蕴含着预防的思想,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即未病先防)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仍应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或复发(即既病防变)方面。

在当代,人们的健康需求。

表现为更注重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和养生保健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改变、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以及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中医更凸显优势。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于未病之先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例如,强调平素加强体育锻炼,调摄精神情志就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或在疾病流行期间,一方面“避其毒气”,一方面服药治疗,这样便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了的疾病,一是要防止其发展与传变(即防止恶化),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说已经发现一处病变,由于我们事先知道此病变的发展趋势,可能会侵袭另一组织、器官,于是,加强该组织、器官的防御功能,切断恶化的途径,疾病就不会恶化。

二是对于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慢性咳喘、冻疮等病易在秋冬季节发作,于是可在夏季就开始采取预防性治疗。

在中医院进行过“贴敷”治疗的人都知道这种疗法的好处。

而一些爱好推拿、气功导引和经常打太极拳的人,就更是能够从中受益。

像通过食疗预防疾病的调理方法、丰富多彩的“自然疗法”,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我们防病治病提供的多种有效途径和手段。

王琦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也为进一步丰富中医“治未病”的内涵提供了借鉴。

、系统体系架构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图中医治未病管理平台是一个包含硬件医学诊查设备和人机交互软件的系统平台。

这个系统平台中包含很多个部分,主要包括:医学诊查设备:1中医经络检测仪(经络辨识系统、舌象采集系统、脉象采集系统等可进行远程医疗诊断的模块),医院患者或亚健康人群或社区终端居民等可以通过上述医疗检查设备,在医院进行日常的体检观察建立档案也可以通过远程方式在家里使用上述产品的终端设备进行自我检查,这些终端会将上传到数据处理中心,传输这些检查的结果或数据给该的签约医生或责任医生,医生每日(或每周)查看居民的检查情况,根据这些远程数据,判断居民身体情况或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发出短信提醒,告知居民应该做什么,或者来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身高仪、体重仪、血压仪、血氧饱和度仪、心电图仪、脑电图仪、肺功能仪、血糖监测仪、骨密度仪、X 光机、血尿生化仪、眼耳鼻喉检查仪等,这些配置可根据财力情况,量力而行,随“症”加减。

系统平台软件:1、中医体质辨识:该部分利用用户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判断出用户中医体质,根据用户的基础体质,给用户一些基础的健康建议,例如告诉用户,您容易患什么疾病,在不同的季节,您应该多吃什么东西,少吃或不吃什么东西,利用中医在保健预防方面的优势,提供提高用户的抵抗能力,按照用户的体质,通过食疗、药疗及运动疗法,减少易患疾病的发病率。

2、中医档案:中医档案是个人健康档案的有效补充,其中除了记录用户个人的基本信息,历史病历、家族史、患病史以外,还包括个人体质辨识信息,中医健教处方信息等等内容,在这里,我们的软件将对重点监控的慢性病进行主动跟踪,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实时的监控,通过随访等方式主动关心用户的病情控制,根据季节提出治疗方法及健康建议。

对于学校、楼宇、企业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传染病的监控。

3、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就是通过如讲座、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等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结合当前使用的短信等技术,提醒相关的居民接受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如戒烟、减肥等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患病可能。

三、功能介绍医学诊查设备:(1)中医经络检测仪(经络辨识系统、舌象采集系统、脉象采集系统等可进行远程医疗诊断的模块)等远程医疗诊断充分利用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便携式的各种检查设备,让居民在家中进行日常的各项检查,做到日日查、周周看。

居民在家中通过硬件体检设备等设备,每天或每周的检查自己的身体,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实时传输检查结果到医院,有专门的医生查看这些检查信息,结合病人在中医档案中的患病情况,长期跟踪病人的病情及康复情况,在远程传来危险信息的时候,医院能够快速、主动的联系病人,并及时处理病人,这样才能做到减少病人的危险,减少病人康复不正确导致重复治疗的情况。

(2)身高仪、体重仪、血压仪、血氧饱和度仪、心电图仪、脑电图仪、肺功能仪、血糖监测仪、骨密度仪、X 光机、血尿生化仪、眼耳鼻喉检查仪等,略系统平台软件:(1)中医体质测评中医体质测评软件安放到社区基层医院, 居民可以到社区医院,使用体质测评软件。

体质测评软件通过对病人身体情况的询问,得到居民的基本体质情况。

中医体质分为9 类,居民可能是其中的 1 种或几种,每种体质(平和质除外)都代表中医中的某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将导致居民身体容易患一些疾病。

我们就是根据这些体质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季节,对居民提出一些饮食建议、运动建议及穴位按摩、经络保健方面的知识的建议。

在新版本的软件中,我们提供了两种应用方式,用户可以在触摸屏上安装体质辨识软件,让居民自助使用,也可以部署到医生的工作电脑中,通过中医药服务平台直接调用体质辨识软件。

我们还提供了中医健康知识、九种体质介绍两个功能,在中医健康知识中,我们提供了通用调养指导,食疗指导、穴位保健指导、经络保健指导、运动指导、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的介绍,通过这些介绍,居民可以自己知道各种体质的保养方式,通过知识的学习,增加居民对体质辨识的兴趣,提高体质辨识测试的完成率。

暉JA ■空WIXVR ^.dfl. ft-prtnjinwfl-5J *J * jP 帕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 Hl £ a Itn-t-M ・y Tflk HH-WUHRVj^nWil!・FVlfWal a UAKW-m ・YJZ.WUI i rJH.AH-iTJf. "^.MIViH r S-MMT. « VH« T :H , ■HdtiT ・ «drU 丄 «L I! W E BM . ■1T> 心■«#□: « ISUPm I T-WRilj HM4PH i AJ1.VV METill HI-fl. ALCUVa-HI*.吟!H 鼻侃4UW.丹』■・E. 3T. «. I*1*.7C49 & BVIr. rjj-w-jf 汁fW 刻■ I = «t ■- 劈忌 煙禅 HfcEiJ!二IB. Kft. MMW1t I A-rT^MttTM'T"PH:i7,■下吋 I RdH AiA TaV^MC l~ i PFTl l ■寸 I*b »ll- l Vfi-f*. l 呻 ・,■此・.r XV-q-AH-LhnrBa : □ . MEi-«^r E 打ilTWd*l>丁輒*"fWMl* 4 削■蛇1》*■气纯utlcH4:6 逮4髀<±-”耳气!MJ|J 兔-L 并主 p trnj L 毎Iff ■宣 w*- = ttmun- mw^wi»wMM^u/1 - ■■ 褂5 - wflMMvn ・ mfgpi 啊 ARma ^PTTMHW ■fc -空■袒■ »H»t-十*, ■ +MH EI ・HL ・ B £^ ■■ MH . ±Ji.- ns a. ■ uthi «n. ■■ *nn - M>m. 早JH [■:-T -I ■裡 ;TK - «■#■,人3-REH.w*tnir.it>Kr*Hr »»ww, :Z3K■u HltB ™ 貝 r ±・脾再題「■ «■ ■:• HffiBS. ■齐:噸■尸 lULiJtl* ・ PWWai 出:■啊 >■義-■■皿H. : —mvKMAr ■9a ->«!Bjmr-vimLh. aziA^n.w 鼻■•!:■<»>■■<■«・口 ■■鼻a :・BC .HAH v-a^w . HIITAHI . 平灌碾百卄1敦底・OiRMi ------- 山ItX'Jlr・ 理IF :耳山里也说比■■冲・tt 站哎疋彌枕常僂町■Eb 平雷鼻賀卄甲口r xuvtmmnirHi-. ;i-KIWB : -uBJia MiiTJP r ■ rnwM -HF ・ n .i-'ftiva-r m*rktaH.・ nil M :疇・"ut , rjv*^w ・;r 可 u T *A .丄 y同时,中医体质辨识软件还会询问居民是否有,有什么慢性疾病,该患病信息将传入居民的中医健康档案, 医生将针对不同体质,不同慢病的特点,给居民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提醒居 民参加一些健康讲座等等,为居民保持身体健康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