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地铁车站BAS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维护管理
![地铁车站BAS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维护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99bb4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8.png)
地铁车站 BAS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维护管理摘要:BAS环境及设备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地铁站机电装置进行集中监控和控制,从而实现生态调控和节能。
一旦发生火灾,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将绑定到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命令转换相关机电装置进入应急运行模式,从而帮助相关人员疏散灭火。
关键词:地铁车站BAS系统;组成;功能;维护管理;前言:过去地铁运营管理、供水、空调、定向、照明以及电梯等。
主要的机电装置,以人工形式控制,只有个别的自动化设计装置,也就是说,不管设计系统如何,都没有一套通用的。
过去,控制系统比较薄弱,需要相当多的人工操作,执行速度缓慢,系统没有完全自动化。
地铁(BAS)环境及设备监察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维修人员的巡视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一旦发生意外,有关的救援系统可能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一、地铁车站BAS系统组成1.通风电控设备。
地铁站通风设备中有可编程端口控制器系统和地铁站通信系统.地铁A端和B端的通风空调供电系统中安装了PLC系统,它们主要由可编程控制器的主站和远程I/O站组成。
PLC系统的端部A端的PLC系统包含多个功能模块: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冗余模块、控制网络模块和以太网模块。
通过处理器控制程序实现模块,控制网络模块实现与硬件主网络的网络通信,冗余模块实现上下货架的设备节约,以太网模块提供与上系统的连接,这些模块相互作用,实现了地铁BAS A系统的端口功能。
PLC系统的端部B端可编程控制系统包含有机器电源的设备、处理器控制网络模块、冗余控制器、控制网络模块,通过上述模块实现了设备主网络之间的通信,实现了控制程序,并连接到A端的PLC系统,对这两种设备进行联合控制。
通信手段。
地铁通风空调控制舱内安装了相应的通信接口,可满足地铁内部信息的方便,第一,确保通讯系统能接收设备运作状况的资料,第二,确保地铁通讯系统本身运作畅顺。
本配置系统内置以太网PLC处理器调谐模块、网络控制器、远程I/O、低压系统智能通信。
浅析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浅析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5bae51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3.png)
浅析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站的建设也在逐渐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注重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建设,对地铁站及地下q区域等做好整体监控,包括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以及照明电源系统等,在地铁站管理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地铁环境;设备监控;监控系统引言随着我国地铁建设需求越来越广,人们也更注重地铁环境及其安全性,而地铁站本身又拥有着较为复杂的机电设备,因此就要做好地铁环境的安全控制。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设备监控系统来对地铁环境进行监控,包括地铁站的给排水、通风、电梯、照明等整体设备,实现自动化监控和管理,也要包括应急报警等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地铁站的安全水平,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概述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建设成为城市内主要的交通运行方式,其具有速度快、时间准、环境高、安全高等优点,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但由于地铁站本身具备较多的机械化设备,容易存在一些问题,就需要对地铁环境进行时刻的监控,以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事故,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地铁环境。
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也被称为BAS,其主要包括地铁站内的各种设施系统,比如隧道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导向系统以及各种安全设备的运行和管理,这些都是维持地铁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注重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应用。
同时由于地铁地下环境比较复杂,再进行相应设备或线路的检测维修时比较困难,而配合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能够大大方便地铁地下设备的检修和养护。
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一般采用PLC作为控制器,其具备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铁站监控系统中。
二地铁环境与设备系统硬件安全管理在地铁环境与设备系统硬件安全管理中,因其结构比较复杂,所包括系统比较多,比如给排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分析了解及具体分布措施,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地铁公司在进行硬件管理时缺少相应的规范性,导致其工作人员工作状态比较随意,没有严格的记录相应的登录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地铁工程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总承包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 (一)
![地铁工程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总承包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 (一)](https://img.taocdn.com/s3/m/24effdf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8.png)
地铁工程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总承包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 (一)地铁工程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总承包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地铁工程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总承包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于项目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将就该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进行讲解,并且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该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一、安装技术要求1. 设备安装要求:根据具体的设备型号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安装方案,对于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涵盖式的安装,以及按要求进行引线和绝缘。
2. 线路布置要求: 为了保证线路稳定性,避免电磁干扰,线路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布置。
3. 安装质量: 确保每个设备的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所要求的标准。
二、调试技术要求1. 调试前的准备:在进行调试前,项目经理需要对设备以及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并且集中注意力对于电源线路的绝缘和连接是否牢固,以及焊接质量是否高。
2. 调试顺序:基于不同设备及其不同的功能,按照约定的顺序及要求进行调试。
在调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参数的精度,尤其是对于使用PLC 控制的系统设备。
3. 调试结束后的测试:调试结束后必须对于整个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以确保该监控系统功能正常。
四、设备实施标准1. 技术标准:该监控系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调度规则”等。
2. 安全标准:监控系统的安全标准也非常重要。
对于地铁工程来说,监控系统应遵守一般安全、防火和防爆规定。
同时还应制定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和技术安全作业书。
3. 设计标准:监控系统还必须符合设计标准。
同时,在重要设备的实现过程中,还需要与相关工程单位进行协调和反馈,确保实现符合要求,并且做好技术文件的备案和整理工作。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总承包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是该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如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地铁建设就越来越重要。
浅析地铁BAS系统的组网方式
![浅析地铁BAS系统的组网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bcb7ee6dd36a32d72758139.png)
浅析地铁BAS系统的组网方式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系统在地铁行业特指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在地铁各车站,及场段内,均设有BAS系统,其监控对象包括车站通风、空调与供暖设备、隧道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自动扶梯及电梯、人防门及防淹门、照明及导向系统、车站应急照明电源、车站环境参数等。
成都地铁已开通或正在建设的线路中,BAS系统均以子系统的方式集成到综合监控系统中。
为确保BAS系统的可靠性,在《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中规定,需配备冗余PLC,为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PLC与现场就地控制箱的通讯线缆也要求实现冗余功能。
目前成都地铁已经建成的线路中,BAS与综合监控服务器的连接方式均是通过交换机经双光纤环网进行数据传输。
BAS与现场设备的通讯方式则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为冗余双总线组网方式(包括同轴电缆和DP线缆),另外一种组网方式为光纤以太网环网组网方式,现在就对两种组网方式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分析。
图 1:双总线组网方式组网方式一:双总线方式目前成都地铁已建成的线路中,1、2、3、7、10号线均采用该种组网方式,如图1所示。
其中1,2,3号线采用的是罗克韦尔1756系列PLC,通过冗余模块实现热备冗余,设备层采用同轴电缆,采用ControlNet底层通讯协议。
ControlNet层常传输大量的I/O和对等通讯信息,具有确定性和可重复性的,紧密联系控制器和I/O设备的要求。
分别从AB端冗余PLC的ControlNet模块引出两条平行的同轴电缆,将双线缆敷至各就地控制箱,用CNET分支器连接就地控制箱的模块适配器,从而形成A、B两端两个独立的冗余控制网。
该组网方式相较于单总线的的组网方式,可靠性明显增加,能在任一总线出现线路故障(如老鼠咬断线路)时,保证下端设备处于正常监控状态。
目前已经建成的地铁线路中,大部分设备网的组网方式为双总线,该方案已比较成熟。
地铁环境与设备(BAS)监控子系统—中央级BAS系统
![地铁环境与设备(BAS)监控子系统—中央级BAS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4f76f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f.png)
OCC局域网
OCC 局 域 网 采 用 标 准 100M 工 业 以 太 网 , 采 用 标 准 TCP/IP协议,符合IEEE802.3标准,OCC设置2台交换 机来构成冗余的局域网,OCC的所有服务器、计算机等 重要设备都必须与双网连接,OCC局域网同时连接通信 主干网,实现OCC与车站级别的BAS连接。
监控工作站
OCC设置2套监控工作站,用于实现BAS调度系统的 日常操作管理。
两工作站的操作方式、人机界面格式、数据形式及硬 件配置相同。
监控服务器
OCC设置2台双机热备监控服务器,每台都与2个通信 接口连接,实现通信冗余,两台监控服务器要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双机热备工作方式。
打印机
打印机设置一台,用 于事件的打印、报警打 印、报表打印日常维护 管理打印。
中央级BAS系统
主要位于OCC控制中心,对区间隧道通风和防淹门设备 进行监控,对各个车站各类被监控设备进行监视或控制。
中央级BAS系统由中央实时服务器、中央历史服务器、 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打印设备、网络设备、大屏 幕或模拟显示设备等计算机及网络硬件构成,软件则包括操 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 平台、网管软件其他辅助软件等。
UPS
在 OCC 计 算 机 房 设 置 2 台不间断电源(UPS, 当一台UPS故障时,可 以保证调设置,可以 是大型模拟屏,也可以 是大型显示屏,和其他 系统共用。
中心交换机
对于双击冗余设备, 最好配三层工业级交换 机,或者也可根据骨干 网而定,具有双网口, 千兆位口用于服务器, 百兆位口用于桌面且端 口留有余量。
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应用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b5089c04028915f804dc269.png)
附件: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应用技术标准(KY/JB/YS/03)总则为确保北京地铁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实现系统设计功能,设备运行标准化、规范化,特制订本技术标准。
《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应用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技术标准》)是针对1、2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备使用而制定的,适用于客运公司对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管理。
它是北京地铁客运公司1、2号线环境与监控系统在设备运行、使用操作和管理的技术依据,随着设备运行变化将适时进行修订。
本标准的解释权及编制修订在客运公司技术科。
本标准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1.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概述1.1 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分布在车站各处的通风、给排水设备、照明设备等车站设备,实现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的自动化系统。
1.2 全线BAS单独组建全线监控系统。
中心级和车站级设备分别实现BAS全线和各车站的管理功能与模式或点动控制功能。
1.3BAS系统不仅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而且能够实现对机电现场基础设备的集中控制。
1.4 地铁1号线共有12个车站,其中包括:苹果园、古城、八角游乐园、八宝山、玉泉路、五棵松、万寿路、公主坟、军事博物馆、木樨地、南礼士路、复兴门下层及相应所辖区间。
1.5地铁2号线共有18个车站,其中包括:阜城门、车公庄、西直门、积水潭、鼓楼大街、安定门、雍和宫、东直门、东四十条、朝阳门、建国门上层、北京站、崇文门、前门、和平门、宣武门、长椿街、复兴门上层及相应所辖区间。
1.6 BAS系统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和通用工业标准,高速局域网技术和标准的通讯接口,可靠的硬件系统和先进便捷的应用软件系统,最终组成中央、车站、本地三级控制系统;使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对1、2号线所有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给排水设备、自动扶梯、车站公共区照明、车站应急照明电源等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可靠的最佳运行状态,创造一个舒适的地下环境,并能在火灾等灾害或阻塞事故状态下,很好地协调车站设备的运行,充分发挥各种设备的作用,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地铁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地铁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17156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a.png)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车站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智能建筑,其内部安装 设置的各类机电设备为轨道交通营造舒适的运营环境提供了保证。而且 ,城市轨道车站比传统的建筑还增加了一些特殊设备,如站台门、防淹 门等。因此,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也称为BAS。
1. 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组成
(3)就地级设备
就地级设备主要包括PLC、远程I/O、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其控制器一般相 对集中于环控电控室,在照明配电室、冷冻机房、区间风井、区间泵房等附近设 置就地级监控设备和就地控制箱等。
分析:一个典型地下站的BAS系统网络结构
BAS系统的组网采用三层网络通讯结构。 最底层是设备层(DeviceNet设备网),智能仪表、智能马达、电 扶梯、冷水机组、EPS、UPS等设备,通过DeviceNet或者RS485连接到 通讯模块,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各类传感器等设备,通过一般的 工业电缆接到I/O模块; 中间是控制层(ControlNet控制网),通讯模块、I/O模块、PLC控 制器等通过同轴电缆或者光电中继器连接到冗余的ControlNet网络上, PLC机架接收底层设备的状态信息,主PLC与热备的PLC机架之间通过光 缆连接,实现热备冗余模式。 最上层是信息层(Ethernet以太网),主PLC通过工业以太网上传给 车站冗余交换机。综合监控就通过车站的冗余交换机获取BAS系统的各 类监控数据或者下发指令。
系统的组成
系统的监控内容和功能 第三方系统信息交换接
口
项目九 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
统
在《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中,将环境与设备监控 系统(BAS)定义为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调节、通风、给排水 、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及电梯、站台门、防淹门等建筑设备和系 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https://img.taocdn.com/s3/m/ededb3c2ec3a87c24128c42d.png)
控制 DO AO 启停 调节 2 1 1 1 1 1
2 2
运行 2 1 1 1 1 1 1 2 2
故障 1 1 1 1 1 1
1
监测
DI 环控/遥控 就地/远程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AI 温度 湿度
1
1
1
1
1
1
1
1
1
1
地铁空调水系统设备及监控点基本配置
设备
控制
DO AO 启停 调节
冷水机组 1
冷冻水泵 1
在地下线路为三站二区间或以下时,可不设置中央 管理级系统,仅设车站管理级工作站,区间列车火 灾可由车站级工作站控制相邻两站的隧道排烟设备 执行相应排烟模式。
地铁BAS与FAS、PSCADA的关系
当BAS与FAS独立设置(即:不采用综合集成方案, 两系统的监控平台独立)时,系统之间应设置高可 靠性通信接口,防排烟系统与正常通风系统合用的 设备由BAS统一监控,火灾工况由FAS发布火灾模 式指令,BAS优先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
2.详细的监控点配置宜根据屏蔽门系统与BAS的集成和接口要求进一步细化。
防淹门系统监控点基本配置
开启状态 1
关闭状态 1
监测(DI) 锁定状态 1
故障 1
报警水位 N
注:防淹门宜独立设置控制装置,完成防淹门开门、关门操作和各种联锁保护,该控制 器或控制系统由防淹门系统提供。
地铁BAS硬件设备配置--中央级
地铁BAS硬件设备配置--现场级控制系统
可选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逻 辑控制器(PLC)作为地铁BAS控制设备;
浅谈轨道交通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浅谈轨道交通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ec9f1731711cc7931b716ef.png)
t 纪 大 趁 . 秘 旅
. 全 . 治 砒 雌
68 }. ,彼琳 2006年 第10期
产 品与应用
二期工程B 同样采用通信系统提供 S A
的冗余以太网接 口组网,端 口速率也采 用ZM 二期工程B 最终要接入一期工程 。 S A BAS 的中央级系统,实现全线连续监控。 为避免二期工程系统调试时对一期工程正 常运行的影响,二期工程设置独立的网 络交换机,并设置临时的调试用服务器 和工作站,组成过渡时期完整的最小可 运行系统 。待二期工程建成并调试完 毕,将二期工程 BA 交换机接入一期工程 S 交换机,完成工程过渡。 2. 典型车站级系统构成及配置 车站级 BAS ( 见图2 ) 以可编程逻辑 控制器 ( P LC ) 为基本设备,采用工业 以太网组网,并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冗 余 ZM以太网接口 ( I EEESOZ. 3 ) 以点对 点方式连接控制中心BAS 交换机。 每座地下车站共设3 台 PLC控制器, 其中2台布置在 翻 称 伏工 绪 车站两端的环控电控室, 用 于现场设备监控; 另一台为 车站主控 PLC,布置在车控 室, 用于联动控制和全站设 备控制协调。PLC之间采用 自 愈光纤网络连接, 具有极 强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 车控室设值班员操作 站,用作车站级BA 的人机 S
界面。
A B S 由中央管理级、车站监控级、现 场控制级及相关通信网络和通信接口 等环
节组成, 以车站为基本单位。 作为一期工程 的延续,二期工程的中央级系统在一期工 程基础上扩展,系统组网方案与一期工程 基本相同,与一期工程的接口在控制中心
A B S工业以 太网交换机的 通信接口。 控制中
心BA 交换机通过通信专业提供的冗余 Z S M 信道连接每座车站的B S交换机, A 以星型结 构组成全线的设备监控系统网络见图1。 1. 中央级系统构成及配置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控制系统(BAS)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控制系统(BAS)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1e0b976aeaad1f346933fc9.png)
系统设计、配置设备均应具备较强的抗电磁干扰、抗静电干扰 能力,满足电车特殊环境条件下正常使用。
3.BAS系统构成
BAS系统采用单独组建局域 网,通信专业负责提供全线 传输通道。车站不设置管理 工作站。被监控的设备应实 现中央级、车站级、现场控
和报警信息。
具有与中央主时钟同步的功能, 接受通信系统的同步时钟信号, 并把时钟信号下达到各车站, 使整个系统的时钟与全线其他
系统保持一致。
4.BAS系统功能
车站级功能
监视本车站和车辆基地的通风空 调系统、给排水系统、自动扶梯、 照明系统、车站应急照明电源等 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故障进行
报警。
控制本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照 明系统等设备运行。在火灾发生 时,按照消防的要求在设备室按 区域切断非消防电源。监视和记 录本车站和车辆基地典型区域测 试点和重要设备房的温度、湿度
• 为乘客和运营 人员提供舒适 的环境;
• 节约能源、降 低运营费用。
• 对车站和车辆 段的机电设备 (通风空调、 动力照明、给 排水、电扶梯、 卷帘门、等) 进行监控管理。
1.BAS系统概述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相关规范及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T13423----19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GB/T1392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
《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形符号》(GB2625-81)
什么是BAS系统
![什么是BAS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d1e0bf3f524ccbff121845e.png)
什么就是BAS系统为了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营要求,在车站设置了保障正常运营的照明设备、通风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屏蔽门系统、自动扶梯等机电设备;同时,为满足在紧急状态的报警、乘客疏散、救灾等要求,在轨道交通车站还设置了火灾报警系统、水消防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烟设备等机电设备与系统。
为了实施这些系统与设备相互间的有序联动控制与监视,在轨道交通线上设置了称之为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Control System-EMCS或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BAS)的自动控制系统。
设计原则Ø 应针对地铁的特点与各城市的气候环境、经济情况,设置不同水平的BAS系统;Ø 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资源共享;Ø 应满足地铁运营管理的需要;Ø BAS设备应选择具备可靠性、容错性、可维护性与工业级控制产品;Ø 事故通风与排烟系统的监控宜采取冗余措施。
构成原则Ø 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即“三层、两库、一支撑”组成,三层包括中央管理层、车站监控层、现场控制层,两库包括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一支撑即相关的通信骨干网;Ø 在地下线路为四站三区间及以上时,必须设中央管理级系统,区间列车火灾由中央级控制相邻两站的隧道排烟设备执行相应排烟模式;Ø 在地下线路为三站二区间或以下时,可不设置中央管理级系统,仅设车站管理级工作站,区间列车火灾可由车站级工作站控制相邻两站的隧道排烟设备执行相应排烟模式。
与FAS、PSCADA的关系Ø 当BAS与FAS独立设置(即不采用综合集成方案,两系统的监控平台独立)时,系统之间应设置高可靠性通信接口,防排烟系统与正常通风系统合用的设备由BAS统一监控,火灾工况由FAS发布火灾模式指令,BAS优先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Ø BAS、FAS综合集成时,集成平台宜为车站及以上平台;Ø BAS、FAS、PSCADA综合集成时,宜组建综合集成系统平台。
第2章BAS系统1
![第2章BAS系统1](https://img.taocdn.com/s3/m/3bfc1fb784868762caaed5c1.png)
教学
重点
1、BAS的组成;
2、BAS的各个功能。
教学
难点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教学
方法
讲授
教学
准备
1、熟悉教学对象;
2、熟悉教材、教材,编写教案;
3、准备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概述
1.BAS系统的定义
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条件、通风、给排水、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电梯、屏蔽门、人防门等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2.BAS系统的作用
机电设备监控功能;执行防灾及阻塞模式;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环境和设备管理。
3.BAS系统与被监控对象及其他系统的接口关系,如下图所示:
4.BAS系统的结构
网络(分布式):通信传输网、中央级和车站级监控网(局域网)、现场总线
物理:控制中心层、车站层
BAS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监控
一、控制方式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
年级
2016级
专业
交机电专
授课教师
袁玲
授课时间
学时
4
授课
题目
环境控系统(一)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环境与设备监控(BAS)系统的组成;
2、了解BAS系统的功能;
3、能完成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素质目标:
2 BAS系统的结构特点
3 BAS系统不同设备的优先级顺序
作业
教材
教学反馈
地铁环境与设备(BAS)监控子系统—BAS系统的异常处理
![地铁环境与设备(BAS)监控子系统—BAS系统的异常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571d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9.png)
3. 不同级别信息以不同颜色显示
4. 报警有文本信息和帮助文件
BAS报警分类
报警 分类
危急报警(2级) 轻度危急报警(1级)
事件(0级)
危急报警
隧道环境控制、车站环境控制和防灾 报警系统等。
信息在报警列表及专用报警栏显示, 也在事件日志显示。此类报警信息会提供 声音报警,提示操作员的注意。
处理:立即采取行动
轻度急报警
设备故障、通信故障、BAS数据交换 失败以及计算机等外围设备的故障。
信息在报警列表及专用报警栏显示, 也在事件日志显示。此类报警信息不提供 声音报警或提供与危急报警不同的声调报 警。
处理:需采取行动,但没有急切性
事件
系统设备没有按预定设计运行, 如设备状态自动改变。
信息只在事件日志显示。 处理:不需采取任何行动
BAS报警的产生与显示
报警的产生
当系统出现故障或现场的设备出现 故障及监控的参数越限时,BAS系统均 产生报警信号。同时,BAS系统也可以 产生有关系统事件的报警信息,比如设 备故障,程序终止、系统启动以及系统 关闭等。
报警 的显
示
1. 按报警级别、区域、设备进行分类宣示,根
据权限浏览信息
2. 语音报警
BAS系统的内容及功能
![BAS系统的内容及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4035e6e527284b73f24250b1.png)
BAS系统地铁BAS系统:2003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G 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标准中正式命名“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Aut omation System(BAS)”,并对其定义为:“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条件、通风、给排水、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及电梯、屏蔽门、防淹门等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盒管理的系统”。
基本功能:1.机电设备监控具有中央和车站二级监控功能;BAS控制命令应能分别从中央工作站、车站工作站和车站紧急控制盘(IBP)人工发布或由程序自动判定执行,并具有越级控制功能,以及所需的各种控制手段;对设备操作的优先级遵循人工高于自动的原则;具备注册和权限设定功能。
2.执行防灾及阻塞模式功能能接收FAS系统车站火灾信息,执行车站防烟、排烟模式;能接收列车区间停车位置信号,根据列车火灾部位信息,执行隧道防排烟模式;能接收列车区间阻塞信息,执行阻塞通风模式;能监控车站逃生指示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能监视各排水泵房危险水位。
3.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功能通过对环境参数的检测,对能耗进行统计分析,控制通风、空调设备优化运行,通过地铁整体环境的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
4.环境和设备管理功能能对车站环境等参数进行统计;能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据此优化设备的运行,实施维护管理趋势预告,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地铁BAS监控内容:正常运营模式的判定及转换;消防排烟模式和列车阻塞模式的联动;设备顺序启停;风路和水路的联锁保护;大功率设备启停的延时配合;主、备设备运行时间平衡;车站公共区和重要设备房的温度调节;节能控制;运行时间、故障停机、启停、故障次数等统计;配置数据接口以获取冷水机组和水系统相关信息;若冷水机组带有联动控制功能,则空调水系统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电动蝶阀的控制程序由冷水机组承担,BAS仅控制冷水机组的投切、监测空调系统的参数和状态、冷量实时运算、记录及累计。
BAS系统简介课件
![BAS系统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1855b9b90d6c85ec3ac694.png)
BAS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简介一、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应用BAS 系统主要用于地铁线路机电设备的运营管理,监督和控制接入系统中的设备运行,确定系统中通风空调设备、电扶梯设备、照明设备、水系统等的运行模式,更改运行状态,对车站设备发布运行工况的调控指令,接收各车站报送的设备运行实时数据参数、故障报警信息、环境参数检测数据,完成数据处理,历史资料存档管理,为设备维修和运营管理部门提供运行数据用于指导设备的维护及检修。
在列车正常运行时,环控系统为地铁内部的环境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空气、温湿度、气流组织、气流速度和噪声等,科学的制定设备运行模式,达到满足乘客人员对环境的生理及心理条件要求;例如:●当列车在区间隧道内阻塞时,环控系统将向阻塞区间提供一定的送、排风量,以保证列车空调冷凝器的继续运行,从而维持列车内部乘客能接受的热环境条件;●当轨道交通系统发生火灾时,根据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系统能提供有效的排烟措施,为乘客和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风,并形成一定的迎面风速,引导乘客安全撤离。
二、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控制范围及相互关系BAS---两个部分:环环境保护控制系统、机电设备控制系统(TVF—tunnel ventilation fan隧道可逆转的轴流风机,一本情况下为隧道通风,当有火灾情况时离车站近的隧道风机按排风配置,远端的隧道风机按送风处理。
有的隧道风机是可双向转的。
)(UPE/OTE系统--射流风机、轨顶和轨旁排热风机)三、B AS系统主要功能1) 监视功能(1)监控系统工作站具有多级动态图形显示功能。
(2)综合显示:显示地铁线路概貌图,反映出各车站的地理位置并宏观显示车站级设备工作状态(主要指环控设备)。
在概貌图上,用颜色变化及声光区分车站环控设备的运行状态,用颜色交替闪烁方式、声光报警显示车站级环控设备的故障情况,以引起操作人员的注意。
(3)分画图显示:可动态显示某车站环控设备(可分区域、分系统显示)、车站设备(动力照明、自动扶梯)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控制系统(BAS)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控制系统(BAS)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678f883a0116c175f0e48b5.png)
BAS系统设计责任: ①负责BAS系统与FAS系统之间通信电缆的设计; ②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灾要求,负责灾害工况下的功能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责任: ①负责提供接口的通信要求和通信数据设计; ②负责提供防灾设备控制要求。
系统接口:通信专业接口
BAS系统设计责任:负责BAS系统与通信设备室之间通 信电缆的安装、选型设计;负责提出通道要求。 通信专业设计责任:负责提供通信系统与BAS系统接口 标准。
能打印各类根据运营需要而自
由配置的数据统计报表、操作 和报警信息。
4.BAS系统功能
车站级功能
控制本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照 监视本车站和车辆基地的通风空 调系统、给排水系统、自动扶梯、 照明系统、车站应急照明电源等 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故障进行 报警。 明系统等设备运行。在火灾发生
时,按照消防的要求在设备室按
内容提纲
1 2 3
• 系统概述 • 系统主要设计原则 • 系统构成 • 系统功能 • 与其他系统接口划分
4
5
1.BAS系统概述
名词解释 BAS系统作用 BAS系统工程范围
• BAS系统
• 对车站机电设
• 对车站和车辆 段的机电设备 (通风空调、 动力照明、给
( 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 • 环境与设备监
将车站和车辆基地被控设备运行 状态、报警信号及测试点数据及 时上传至控制中心中央级,并接 受中央级下达的模式控制指令。
系统接口:与通风空调专业
BAS系统设计责任: ①负责BAS系统与各种传感 器输出端子、执行器输出端 子和通信接口端子之间的电 缆设计; ②负责有关测量元件的选型、 安装设计。 通风空调专业设计责任: ①负责提供通风空调模式控 制要求; ②负责提供环控设备要求的 有关测量元件及安装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BAS设控制中心、车站两级管理,实现控制中心、车站、就地三级控制。
中央级和车站级监控功能由综合监控系统实现。
BAS作为综合监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通过各级的有机配合,最终实现BAS的整体功能。
BAS监控对象主要以通风系统设备为重点,监控对象主要包括: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乘客导向系统;自动扶梯与电梯等。
14.6 BAS系统质量控制要点
14.6.1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和方法
14.6.2 环控主机安装
1.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检验,要符合下列要求:
⑴设备外形完好无损,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⑵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备品备件齐全。
⑶按图纸连接主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网络控制器等设备。
⑷设备底座位与设备相符,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
2.中央控制及网络控制器等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规定:
⑴控制室、网络控制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列,根据柜的固定孔在基础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台就位,用螺栓固定,用小线找平找直后再将各螺栓紧固。
⑵对引入的电缆或导线进行校线,按图纸要求编号。
⑶标志编号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固
定牢固。
⑷交流供电设备的外壳及基础应可靠接地。
⑸中央控制室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接地装置。
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14.6.3现场控制器DDC的安装
⑴DDC可安装在被控设备机房中(如冷冻站、水泵房、空调机房等)。
可在设备附近墙上用膨胀螺栓安装。
⑵DDC与被监控设备就近安装。
⑶DDC距地1500mm安装。
⑷DDC安装应远离强电磁干扰。
⑸DDC的数字输出宜采用继电器隔离,不允许用DDC数字输出的无源触点直接控制强回电路。
⑹DDC的输入、输出接线应有易于辨别的标记。
⑺DDC安装应有良好接地。
⑻DDC电源容量应满足传感器、驱动器的用电需要。
14.6.4 监控系统的设备安装
1.温度传感器安装
⑴室内/室外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室内温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应远离室内冷源,如暖气片、空调机出风口。
远离窗、门直接通风的位置。
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
②室内温度传感器安装要求美观,多个传感器安装距的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③室外温度传感器应有遮阳罩,避免阳光直射,应有防风雨防护罩,远离风口、过道。
避免过高的风速对室外温度检测的影响。
⑵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水管型温度传感器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安装。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
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②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宜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应安装在管道的顶部。
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③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⑶风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位置。
②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
③风管型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2.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⑴室内/外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室内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应远离室内冷/源,如暖气片、空调机出风口。
远离窗、门直接通风的位置。
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
②室内湿度传感器安装要求美观,多个传感器安装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③室外湿度传感器应有遮阳罩,避免阳光直射,应有防风雨防护罩,远离风口、过道。
避免过高的风速对室外温度检测的影响。
⑵风管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位置。
②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
③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3.压差开关的安装
⑴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
风压压差开关用来检测空调机过滤网堵塞、空调机风机运行状态。
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风压压差开关安装时,应注意安装位置,宜将压差开关的受压薄膜处于垂直位置。
如需要,可使用“L”型托架进行安装,托架可用铁板制成。
②风压压差开关安装时,应注意压力的高、低。
过滤网前端接高压端、过滤
网后端接低压端。
空调机风机的出口接高压端、空调机风机的进风口接低压端。
③风压压差开关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④风压压差开关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
⑤导线敷设可选用DG20电线管及接线盒,并用金属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
⑵水压压差开关的安装。
水压压差开关通常用来检测管道水压差,如测量分、集水器之间的水压压差,用其压力差来控制旁通阀的开度。
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水压压差开关应安装在管道顶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②水压压差开关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安装。
水压压差开关的开孔与焊接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
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③水压压差开关宜选在管道直管部分,不宜选在管道弯头、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水压压差开关安装应有缓冲弯管和截止阀,最好加装旁通阀。
4.压力传感器的安装
⑴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⑵室内、室外压力传感器宜安装在远离风口、过道的地方。
以免高速流动的空气影响测量精度。
⑶风管型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端,即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弯头。
风管型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⑷水管压力传感器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安装。
水管压力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
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⑸水管压力传感器宜管道直管部分,不宜选在管道弯头、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⑹水管压力传感器应加接缓冲弯管和截止阀。
5.水流开关的安装
⑴水流开关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⑵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垂直安装。
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
⑶水流开关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安装。
水流开关的开孔与焊接
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
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⑷水流开关安装应注意水叶子与水流方向。
水流叶片的长度应大于管径的1/2。
6.电动调节阀的安装
⑴电动调节阀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
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⑵电动调节阀应垂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
⑶电动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⑷电动调节阀阀体上的水流方向应与实际水流方向一致。
⑸电动调节阀阀旁应装有旁通阀和旁通管道。
⑹电动调节阀应有手动操作机构,手动操作机构应安装在便与操作的位置。
⑺电动调节阀阀位指示装置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置。
⑻电动调节阀安装应留有检修空间。
⑼电动调节阀的行程、关阀的压力、阀前/后压力必须满足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⑽电动调节阀阀门驱动器的输入电压、工作电压应与DDC的输出相匹配。
7.电动风阀的安装
⑴电动风阀与风发驱动器连接的轴杆应伸出风发阀体80mm以上,风发驱动器与风阀轴的连接应牢固;
⑵风阀驱动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方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
⑶风阀驱动器应与风阀轴垂直安装。
风发驱动器的输出力矩必须满足风阀转动的需要;
⑷风阀驱动器的工作电压、输出电压应与DDC的输出相匹配。
14.6.5系统调试
⑴审查调试人员资质;
⑵审查调试大纲;
⑶各项功能测试符合要求;
⑷系统运行正常。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