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资料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一、概述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会发生一些疾病,那么对于孩子来讲身体非常的虚弱。
一般来讲,对于刚出生的孩子他患有小儿斜颈,这种疾病的几率非常的高。
她通常是因为孩子的妈妈抱姿不对,这样就会引起了小儿斜颈。
那就是当孩子发生小儿斜颈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了。
如果说长时间不治疗的话,这就容易引起了习惯性的斜颈,这样就会导致宝宝发生一些心理上的影响。
二、步骤/方法:1、首先对于小儿斜颈这种疾病来讲,它的发生的原因非常的多,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平时的发病原因,然后再去做一些针对性的治疗,通常来说,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宝宝的一些习惯上的姿势,这样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了。
比如说妈妈经常的抱姿不对,这样就会引起小儿斜颈,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在宝宝三个月之前尽量不要竖着抱。
2、那么在就是当孩子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医生的方法来进行给宝宝进行按摩方法。
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经常按摩一下大家孩子的肌肉硬结处。
这个时候可以用大家的食指中指,或者是拇指经常按揉。
大约按摩上10到15分钟就可以很好的缓解。
3、那么这就是大家可以经常用大家的拇指或者是食指,还有中二指然后按摩一下宝宝的胸锁乳突肌上面的一些肿块,然后一直推拿上2到3分钟,她可以很好的缓解症状。
通常来说对于这个中医推拿的方式,她可以很好地改善孩子的一症状,它可以很好的起到舒筋活血,而且还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可以达到一些恢复肌肉的弹性。
三、注意事项:以上就是为大家分析那些知识了,希望某同事的真诚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大家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日常的护理,然后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尽量及时地纠正儿童头颈歪斜的姿势,那么这就使得大家在进行推拿按摩的时候,大家可以进行热敷。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婴幼儿颈部肌肉一侧收缩而导致头部偏斜的病症,中医经络推拿方法可作为辅助疗法来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1. 推拿前准备:
- 为了让宝宝放松,可以在推拿前进行温水浴或按摩来帮助放松肌肉。
- 在推拿前,先进行经络穴位预热,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敷在颈部和肩部的穴位上,促进经络的通畅。
2. 推拿方法:
- 脊柱推拿:用手指沿着脊柱从上至下进行轻柔推拿,帮助放松背部肌肉和经络。
- 经络推拿:选择人中、天突、风池、肩井等穴位,用手指进行轻柔的按摩推拿,可以逐渐增加力度,但避免用力过猛。
- 颈椎推拿:用手指从颈椎上下进行轻轻的揉捏和推拿,可以沿着颈椎两侧的肌肉走行线进行,切忌用力过大。
- 颈肩肌肉推拿:用手指进行轻柔的揉捏和推拿,主要是针对颈肩部的肌肉进行放松。
3. 推拿时间和次数:
- 推拿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每次可以进行2到3次。
- 推拿的次数可以根据病情和宝宝接受程度来确定,一般每天进行1到2次。
请注意,使用中医经络推拿方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时,应该在
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斜颈(歪脖斜颈)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斜颈(歪脖斜颈)什么是斜颈小儿斜颈又称“歪脖”,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属先天性的原因有肌性斜颈和脊椎发育畸形。
后天性的原因有冷风侵袭、感染和创伤导致的急性斜颈,由于眼睛斜视导致的眼性斜颈,还有一种痉挛性斜颈。
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大多是因为出生时,婴儿的颈部肌肉受到损伤所致,非正常分娩的如臀位产、剖腹产等小儿发病率较高。
这种损伤多出现在胎位不正和产钳牵拉的情况下。
颈部的肌肉受到牵拉损伤,出现血肿,最后血肿纤维化,使肌肉挛缩变短。
这种损伤多是一侧,这样就使颈部两侧肉长度不等,力量不均,导致患儿的脖子偏向肌肉短缩一侧。
一、导致儿童“歪脖子”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1、常见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歪脖子”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致使颈部歪斜,头偏向患侧,同时下颌转向健侧,形成特殊的“歪脖子”姿式畸形。
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婴儿出生时并无异常,约在7—10天之后发现在颈部有质地较硬的肿块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表面不红,温度正常,无压痛。
2—3个月后,肿块逐渐缩小,约在6—8个月后完全消失。
肿块消失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开始突出,变紧,变短,头偏向患侧,颈部活动受限,逐渐出现脸部不对称,患侧颜面短而扁,健侧长而圆,双眼、双耳、口角不在同一水平。
如婴幼儿期未合理治疗,畸形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其疗效亦随之降低,给患儿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2、常见的导致小儿“歪脖子”的原因是“眼性斜颈”也就是说,由于儿童的眼部疾病所导致的“歪脖子”。
儿童时期的很多眼部疾病原因都可以导致“歪脖子”,如严重的弱视、近视、远视,先天性上睑肌发育不全所致的“斜视”等等。
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眼部疾患,像儿童的弱视、近视、远视,大多可以通过配镜来达到治疗、校正“歪脖子”。
而有些疾病,如先天性上睑肌发育不全,则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够治愈“斜视”,从根本上治好“眼性斜颈”。
中医儿科健康指导:揉捏纠正小儿歪脖

路路才出生45天,父母便发现其一侧颈部出现一个约30厘米的包块。
他们抱着孩子来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门诊医生说路路患的只是小儿肌性斜颈。
经推拿科高清顺主任医师用揉捏法治疗3月余,肿块完全消失。
小儿肌性斜颈病因小儿肌性斜颈又称歪脖子病,指的是小儿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痉挛,如不及时治疗,常出现头颅、面部左右不对称畸形,还可引起颈椎继发性畸形等严重后果。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具有很好的疗效。
最佳治疗时间是小儿两个月到一岁之间,3岁以后有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所以,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早期表现出生两周后,小儿头部常偏向一侧,在患病一侧颈部可摸到一硬肿物,没有明显压痛。
3~6个月后,颈部肿物可在胸锁乳突肌处变成一个条索状肿块,患儿颈部活动受限。
高清顺主任是河南省推拿学会主任委员,他所创立的“高氏五步揉捏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具有轻缓柔和、渗透力强等特色,治愈率达95%,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法,且易为患儿接受。
治疗手法第一步,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处涂少量滑石粉,然后施用推揉法,以舒筋活血。
第二步,用拇指、食指指腹捏拿、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10次,以松解其粘连。
第三步,用拇指指腹轻揉肿块10分钟,以散瘀消肿。
第四步,双手抱患儿头部,扳正头颈,并稍做牵拉旋转活动,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第五步,用拇指、食指指腹揉捏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以松解其挛缩。
整个治疗过程为30分钟。
预防和护理高清顺主任提醒患儿家长,小儿肌性斜颈病因一般认为与孕产过程有关,所以,孕产过程中如有胎位不正、产伤或难产现象,产后要注意观察孩子颈部,看有无肿块或索形肿物,以早发现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平时可用小米做一低枕,患儿仰卧位时,垫在患侧颈部,以保持头部的正确睡姿;侧身睡眠时,要患侧颈部朝下,将枕头垫在患儿头部的耳朵处,以拉长颈部。
斜颈按摩

应用本人治疗小儿斜颈的按摩纠正手法。
这套按摩手法共有四个动作,需一次连续做完。
1. 局部按摩:医者运用拇指或中、食指头在患侧胸锁乳突肌肥大肿块部位做自上而下的轻揉按摩,能够舒展理顺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并促进新陈代谢,使局部硬结的肌肉纤维逐渐软化。
2. 头部左右旋转:医者两手抱住婴儿头部作左右旋转,每次旋转10~20回,这样能够松解强硬的胸锁乳突肌。
3. 头部左右摆动:医者抱住婴儿头部左右摆动,每次可摆动10~20回,使患侧强硬的胸锁乳突肌得到伸展和活动。
左右摆动时应注意向倾斜的相反方向纠正,通过这样多次反复纠正,从而使强硬的肌肉纤维得到松软,歪斜的头颈部能够保持正直。
4. 颈部上下拔伸:医者两手抱住婴儿头部和下颌上下垂直拔伸,每日1次,每次约10~20回,这个动作可使变粗变短的胸锁乳突肌逐步得到拉长松软。
以上这套按摩手法四个动作,每次都要连续做完,每天除来院按摩一次以外,并且教给家长,要求家长在家中有可能的时候,再给患儿按摩1~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中医推拿手法治愈小儿肌性斜颈15例报告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
多有一侧胸锁乳突肌损伤后病变所致。
但有别于骨骼结构异常和神经性创伤的斜颈。
笔者所治15例斜颈均属产伤,包括:产道因素、产前挤压、胎儿头位不正、胎儿在子宫内头向一侧偏斜,从而压迫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液供应,以致引起缺血性改变,导致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挛缩,有条索状肿物突起,头向患侧倾斜,下颌指向健侧。
患儿眼、面两侧发育不对称,头颈活动受限。
根据上述特征,提醒家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否则可造成终身残疾。
过去此病常用手术矫正处理。
近年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更具有优越性,所治15例患者全部治愈,无痛苦,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性8例,女性7例。
病程最长5个月,最短20天。
出生难产11例,顺产4例。
肿块在胸锁乳突肌上段的4例,在中段的10例,在下段的1例。
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

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
一、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二、先天性肌斜颈的原因三、斜颈的正确睡姿
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1、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
用食、中指与拇指拿住患侧肌肉硬节处捏揉10~15分钟。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患侧胸锁乳突肌起点至止点推揉2~3分钟。
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扳拉,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称斜扳或被动扳拉活动法,反复操作7~10次;然后用双手托拿住患儿头部向上牵引的同时向患侧旋转,称被动转头活动法,反复操作7~10次。
2、小儿先天性斜颈推拿的方义
推揉及捏揉肌肉局部能舒筋活血,改善局部血供,缓解肌肉痉挛。
被动扳拉及转头活动能拉长伸展挛缩的肌肉,有助于恢复肌肉的弹性,改善和恢复颈部功能活动。
家长应尽量及时纠正患儿头颈歪斜的姿势。
使患儿尽可能多地作主动或被动转头及歪头(斜扳)动作。
每次推拿治疗后,可配合10~15分钟局部热敷。
3、中医“推拿先天性斜颈的具体操作方法
患儿仰卧位,医者立于患侧。
医者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拿并稍向上提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操作2-3次。
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手稍向下压住肩部,另一手扶持患侧头部上方,缓缓地将患儿的头推向健侧,使患儿头部在额状面内作被动侧向运动,反复作数次。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作者:汪芳俊来源:《健康博览》 2012年第10期文/汪芳俊副主任中医师杭州红十字会医院引言:小儿推拿历史悠久,是中华医药学的一绝,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不用服药和打针,孩子容易接受。
其作用原理是医生根据病情,以不同的轻柔的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小儿推拿适合6 个月以上、9岁以下的孩子,3 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效果最好,年龄越小推拿效果越好。
小儿推拿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具有保健作用,可以增强小儿的免疫能力,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是许多药物不可及的。
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原发性斜颈,民间俗称斜头、歪脖子。
是由于产伤、胎位不正和宫内发育不良等原因造成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所致。
患儿常在出生后被发现颈部一侧有梭形肿块(有的经半年左右肿块会自行消失),以后患侧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继而头部倾斜,若不及时合理治疗,畸形会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并严重影响外观形象,以至于对患儿的心理及对未来的工作及婚姻都有影响。
◆主要症状头向患侧歪斜、前倾;下颌及颜面部转向健侧;主动或被动的下颌转向患侧的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
◆兼症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可出现块状物或条索状物;少数病人可出现眼睛和面部的不对称;少数病人还可出现一侧代偿性胸椎侧弯。
排除其他疾病。
比如颈部淋巴腺炎,眼性斜颈,颈椎结核,颈椎和颅脑畸形,自发性环枢椎脱位,痉挛性麻痹,损伤性斜颈,反射性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的具体操作步骤推揉法患儿仰卧位,不用枕头,术者坐在患儿头前方,采用滑石粉作为介质。
用食、中、无名指三指揉推患侧胸锁乳突肌处5 分钟,以舒筋活血。
重点在块状物或条索状处。
拿捏法体位同上,术者用拇指、食指指腹捏拿、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往返5分钟,以松解其粘连。
牵拉法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牵拉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幅度由小渐大,在生理范围内反复进行10~20次,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总体来说,推拿对小儿肌性斜颈的治 疗可以概括为“揉、拿、捻、牵”。
病案回顾 患儿赵某,女,3个月。其母亲发现患 儿总向一侧转脸,怀疑斜颈,故前来我院 就诊。经超声波检测发现右侧胸锁乳突肌 增厚0.3cm。随后转我科行推拿治疗。 查体:患儿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 头部偏向右侧,呈保护性体位。右侧胸锁 乳突肌稍显增粗。触诊见右侧胸锁乳突肌 肌纤维增粗变硬,但无明显肿块。 治则治法:理筋通络,软坚散结。予 患儿右侧胸锁乳突肌局部施行揉法、拿法 及捻法,并进行颈部的牵拉,一周3次。 经过7次治疗后,患儿颈部两侧胸锁 乳突肌外观基本一致。再次进行超声波检 测,结果示两侧胸锁乳突肌无差异。
小儿斜颈按摩方法

小儿斜颈按摩方法
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 多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和生产过程中损失, 以及出生后姿势不正确、习惯不好和护理不当等多种原因所致。
临床分为肌性、骨性、神经性和习惯性4 型。
表现为头颈部向患侧、颜面向健侧歪斜为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颜面部肌肉萎缩,斜视等。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小儿斜颈推拿按摩
(1)患儿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儿头顶部, 以右手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在患儿患侧颈部, 以肿块为重点, 轻轻按揉5~ 10分钟,见本图(1) 。
(2)患儿取坐位,术者左手稍稍固定住患儿头部,用右手拇指和余四指指腹轻轻拿揉患儿颈部3~5分钟,见本图(2) 。
(3)术者接上法, 用左手扶住患儿颈背部, 固定患儿身体,用右手五指稍分开, 固定住患儿头部, 向患侧方向轻轻旋转患儿头颈部 1 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双手抱住患儿头部, 左右轻柔的活动患儿头颈部 1 分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
(1)孕妇怀孕中后期做好定期产检, 特别是胎位不正的
准妈妈要适当适量加强运动。
(2)宝宝出生后,注意观察宝宝头颈部的姿势、姿态和形态,如有偏歪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面诊。
(3)如为斜颈患儿, 在治疗同时还应加强配合患儿头颈部的功能锻炼和康复。
如每周给宝宝头脚部方向调换; 宝宝床头及卧室顶部不宜悬挂物品以免使宝宝长时间盯视。
(4)患儿应保持颈部清洁、干燥, 以免造成局部皮肤破损而导致感染。
关于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课件

四、疗效判定
• 治愈:胸锁乳突肌块消失,头部活动正常,
患侧颜面等同于正常颜面。
• 好转:胸锁乳突肌肿块消失,患侧颜面等
同于正常颜面,头部活动稍差。
• 未愈:胸锁乳突肌肿块无改变,颜面小于
正常,头部活动度差。
17.01.2021
• 辨证论治
• 肿块型 • 治则:软坚,消肿,散结。 • 手法:指揉、拿、摩、点等。 • 部位:患侧胸锁乳突肌。 • 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在患侧胸锁乳突肌用推揉法5分钟;用拿
法,拿患侧胸锁乳突肌20次左右;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 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 20次左右;坐位配合小儿颈项被动活动;被动活动向健侧侧弯,患侧 旋转为主;用食、中、无名指指揉患侧颜面,再在肿块上进行点摩, 手法力量适当加重,时间约2~3分钟;最后按揉肩井、合谷、曲池穴 意在活血化痪,软坚散结。
肉挛缩。
• 1.4 患侧颜面小于健侧,病程长者,晚期可继有颈椎侧弯、
耳、眉、眼、嘴角都低下,两眼不在同一平面。
• 1.5 X线摄片检查: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颈脊柱侧弯。
二、诊断
• 2 中医辨证标准
• 2.1 肿块型:卵圆形肿块位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中、下段,
肿块大小不一,大者约6×5cm轮廓清晰,不需触摸,一 望便知。小者约1.5×1.0cm,需触摸方知,肿块质地较硬, 其形状如卵园形。晚期颜面减小,头部畸形,:舒筋活络,牵张患肌。 • 手法:揉、拿、拔、点。 • 部位:患侧胸销乳突肌。 • 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一手于患儿的病侧胸锁
乳突肌处用拿法进行治疗,在作拿法的同时应稍向上提; 医者以一手按住患儿患侧肩部,另一手扶持患侧头部上方, 扶住患侧肩部的手稍向下压住肩部,扶持头部的另一手轻 轻缓缓地将患儿的头推向健侧,使患儿头部在额状面内作 被动侧向运动,反复作数次;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处用摩揉 法;用食、中、无名指按揉患儿颜面,最后点揉肩井、合 谷、曲池穴。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3 . 推 拿加 热 敷 ∞ ] : ①推拿 : 患儿取仰卧位 , 施 术 者 用 婴儿 爽身 粉 涂于患 侧 , 然后 在患 侧 的胸锁 乳突肌 施 推 揉法 5 mi n , 先行 放松 , 再拿 患侧 胸锁 乳 突肌 8 mi n捉拿
推 拿 治 疗 小儿 肌 性斜 颈
④ 颈椎 向患侧旋 转 及健 侧侧 弯受 限 。
在 早期 对/ J , J b 斜颈 进行 正确 有效 的非 手术 治疗 , 大 多数 患儿 可 以治愈 , 以下介 绍几 种推 拿手 法 。 1 .按摩 治疗 ] : 施 术 者在 患儿 身 后 , 一 手 扶 于 患儿 头顶 , 另一 手 拇 指 按 揉 患 儿 患 侧 肩 上 斜 方 肌 和 肩 胛 内
唐 华 杨 向 红
肿块 手法 不 宜 重 , 但 若 已形 成 条 索 状 于 法 稍 重 。② 牵
拉: 待局部 有 微微 发热 感 , 施 术者 一手 固定 患侧 肩部 , 另
一
手 将 患儿头 部 渐渐 向健 侧 肩 部倾 斜 , 手 法切 记 柔 和 ,
逐渐 牵 拉伸 展患 侧胸 锁 乳 突肌 , 反复 8 ~1 5次 , 牵 拉后 再在 患侧 颈 部施 用推 揉 法 约 1 mi n左 右 即可 。③ 治疗
2 .手法 牵引加按 摩 ] : ① 揉法 : 患儿 肩部 垫 高 , 施 术
含 了三 步推拿 法 和 四步 推 拿 法 等 。注 意 所 有 的步 骤 都
要先 按摩 放松 患侧 , 再 提伸 颈部 , 最后 向健 侧旋 转 。
参 考 文献
者捧住患 儿面部 , 用拇 指指腹放 于胸 锁乳 突肌肿 块部 位 ,
小 儿斜 颈主 要症 状 : ① 头 部 向患 侧倾 斜 , 面部 向健 侧 旋转 。② 患侧 胸 锁乳 突肌 紧张 , 或 出现挛 缩 、 增粗 、 变 硬 等变 化 。③ 患侧 胸锁 乳突 肌上 可触 及肿 块 ( 卵 圆形 或 条 索状 ) , 质地 或软 或硬 , 常 位 于 胸 锁 乳 突 肌 中下 段 。
针灸推拿功法指导:推拿治疗肌性斜颈患儿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2.常用穴位及部位阿是穴、患侧胸锁乳突肌及颈侧部。
3.常用手法推揉法、拿法、弹拨法,及颈部被动运动法。
4.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医生面对患侧,在胸锁乳突肌上施以指揉法,上下往返操作,约2分钟,此时手法宜轻,使患儿先能适应治疗。
继而在胸锁乳突肌上施以拿法。
同样上下往返,约1~2分钟,并以肿块处为重点,拿得要柔和,以柔含刚,比指揉法再深一层。
随后再对胸锁乳突肌作上下往返的弹拨法,同样以肿块为重点,此法刺激力度较大,在弹拨的同时可辅以指揉法以缓解其疼痛反应。
然后医生用一手扶住患儿患侧的肩部,另一手扶持患侧头部颞侧,肩部一手作向下压,头部一手缓缓地将患儿头部推向健侧,使患儿头部做侧向运动(即胸锁乳突肌被动牵拉伸展)约3~5次或更多些。
然后再放松胸锁乳突肌,约1分钟左右即可。
5. 注意推拿治疗时,患侧胸锁乳突肌处要洒些滑石粉,以免损伤娇嫩的皮肤。
有汗者,应将汗液抹干再洒滑石粉。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床进展及诊疗方案临

不同手法施治
李氏用揉按法、挤拉法、弹拨旋转法、提 拿法等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周氏用三步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范氏采用拧挤手法为主治疗重症小儿肌性
斜颈
张氏用推、揉、捻、摇等手法为主治疗小 儿肌性斜颈
整体观念施治
董氏认为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既应注重患侧胸锁 乳突肌局部调整,又要注意斜方肌等颈项肩部 相关组织的整体调节,同时健侧也应予以适当 调理
发育紊乱学说
是先天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SCM 先天发育不 良,加以分娩时在外力和重力过重负荷下被伸 展, 反应性肉芽组织产生, 出现SCM 肿块
Green DW 认为CMT 与臀肌发育不良存在 一定关系
唐盛平等用巨微解剖方法研究小儿尸体SCM 的血供,发现其血供有多个起源,不支持头颈前 曲、侧弯和外旋会造成SCM 缺血
4
1.4严重倾斜 (>15º)
6
胸锁
2.1对称、无挛缩
0
乳突
肌变
2.2略粗、无挛缩
2
化
2.3较粗硬、有挛缩
4
2.4粗硬、挛缩
6
肿
3.1无肿块
0
块
3.2小 (厚度:<10mm)
2
大
小
3.3较大(厚度:10-15mm)
4
3.4大 (厚度:>15mm)
6
肿
4.1无肿块
0
块
4.2软
2
硬
4.3较硬
4
度
4.4硬
含义
指由于一侧胸锁乳突 肌挛缩而造成以头向患 侧歪斜、前倾,颜面旋 向健侧为其特点的斜颈
胸锁乳突肌解剖特点
胸锁乳突肌
起点两个(胸骨上外端、锁骨内 侧端)止点(颞骨乳突)
当两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使头 抬起
儿科病症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 认识小儿肌性斜颈

三、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1. 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可见挛缩紧张或者如条索状或 如包块肿物。
2. 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而颜面部旋向健侧。 3. 少数患儿仅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在锁骨的附着点周
围有疣样改变的硬块物。
三、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4. 病久颜面部不对称,患侧偏小。 5. 晚期患儿,一般伴有代偿性的胸椎侧凸。 6. 检查:早期超声检查可以了解肿块性质、直径,
二、鉴别诊断
3、颈椎半脱位
多见于2~3岁小儿,既往颈部正常, 在损伤、咽喉部炎症或无特殊原因下 突然出现斜颈。颈部肌肉痉挛,活动 消失,颈椎X线片可见半脱位。
二、鉴别诊断
4、习惯性斜颈
长期以来头习惯向一侧倾斜,胸锁乳 突肌无挛缩、头亦可活动自如,颈椎 亦无畸形。
三、预防
本病大多为先天性,无有效预防措施。 临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 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 进一步的损伤。
二、鉴别诊断
1、产伤锁骨骨折
产伤引起锁骨骨折后7~10天出现骨 痂。骨痂呈球形,在锁骨上,较固定, 有压痛,颈部斜向患侧,X线片可发 现锁骨骨折及骨痂,可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
2、先天性颈椎畸形
这些畸形包括颈椎半椎体、颈椎间融 合、棘突间融合、颈椎关节不对称等。 颈部外观粗短,活动减少,但无肿块。 颈椎X线片可以明确。
二、病因病机
1. 分娩损伤如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 挤压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
2. 胎儿头位不正头部向一侧偏斜,阻碍一侧胸锁乳突 肌血运供应,使该肌缺血性改变而致。
3. 脐带缠颈,胎儿在子宫内由于脐带绕颈或缠颈,使 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应减少所致。
三、临床表现
病变过程: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推拿疗法,主要适用于小儿斜颈症的治疗。
小儿斜颈症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其特征是颈部向一侧歪斜,多见于3个月至1
岁的婴儿。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采用轻柔的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可以改善小儿斜颈症状,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该疗法不仅能治疗小儿
斜颈症,还可以治疗其他小儿疾病,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让小儿平躺在床上,放松全身;然后,用双手按摩、揉捏小儿的颈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10分钟,直
到颈部肌肉放松;最后,用手指轻轻按压小儿耳后的凹陷处,每次按压10-20下,可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的注意事项包括:操作时要轻柔、温和,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推拿前要确保小儿身体放松,尽量不要让小儿感到害怕或不适;在推拿过
程中,如果小儿出现呕吐、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推拿并就医。
此外,小儿斜颈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怎么办如何推拿

小儿肌性斜颈怎么办如何推拿一、概述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会发生一些疾病,那么对于大家上班人来讲,一天当中十二个小时都是在凳子上度过的,所以这样就会导致颈椎发生一些疾病那么就一些颈椎她经常会发生一些好多年,而且对于颈椎病,她经常会引发一些头晕恶心,还有四肢麻木的症状。
现在有很多的小孩都会发生一些小儿斜颈这种疾病。
那么对于大家发现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进行治疗,下面某同事给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二、步骤/方法:1、那么对于小儿斜颈这种疾病来讲,大家可在平时的时候可以经常地使用一些推拿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经常的用食指或者中指按摩大家的患处。
一般的时候经常的上下按摩,它可以很好的起到一些舒筋活血或者是缓解痉挛的作用。
2、一般来讲,对于孩子出生一两周之后,她们的肌肉经常的被牵拉,从而就会导致一些肿胀的现象,那么就会出现了一些大硬块。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经常都喜欢歪着头,它可以导致大家的肌肉持有一个松弛的状态。
所以说现在很多孩子经常都喜欢歪着头。
3、那么这就是当孩子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矫正他们的睡眠姿势。
然后就是当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大家可以让孩子尽量的保持头部处于正中位置就可以了,如果说孩子的颈部出现了一块小包的时候。
这个是大家可以采用一些按摩的方式,或者是伸张的方式来进行练习。
三、注意事项:以上就是某同事为大家分析的一些知识了,希望某同事的知识能够帮助到大家,但还在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认真注意起来了。
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还可以采用一些外科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它可以很好的达到大家肌肉伸张的目的。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

儿斜颈是指患儿颈部长时间向一侧倾斜,而不能自行恢复,从而影响其身姿,美观与发育的一种病症,小儿发生此病时,若年龄小,且初见歪斜,容易矫正,若斜颈过久则难于根治。
推拿作为一种自然的物理治疗方法,最能有效纠正异常.小儿斜颈病因1 炎症性斜颈:可能与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炎,腮腺炎之后,炎症沿淋巴管扩展到关节囊,产生滑膜炎,并使局部关节结构发生变异,韧带松弛,结果是颈椎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而发生。
骨与关节性斜颈:由于先天骨与关节畸形或后天发育障碍,尤其是脊柱的畸形,最易引起人体力学轴线的改变而发生斜颈。
肌性斜颈:可能与胎儿在母体内的位置不正及出生时的产伤有关,致使出生后,胸锁乳突肌因缺氧缺血而纤维性挛缩并逐渐演变为完全被结缔组织所代替,因短缩牵拉一侧头部而致斜颈。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2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散结。
治法:整复斜颈。
1.升降平衡法,以拇指指腹在患侧由缺盆向上揉按至风池;再取健康一侧由风池下揉至缺盆为一遍。
连续操作20遍左右。
2.增长法:取患侧胸锁乳突肌,行左右弹拨与上下拿捏各5-10次,并于肿块或挛缩处,重点拿揉,约5分钟。
3.正斜法:一手按住患肩,向下用力,另一手扶住患侧头部,尽力向健康侧扳动,以患儿能忍受为度,每次可持续1-5分钟,连续做3-5次。
4.拔伸旋转法:一手放于枕后,一手托其下颌,两手同时用力眼颈椎纵轴拔伸,在牵引的前提下,将下颌转向患侧。
5.常用穴位:翳风,缺盆,肩井等,每穴点揉约1分钟。
6.放松法:治疗结束时,一般采用局部摩法,揉法,震颤法及擦法等。
斜颈辨证加减推拿1.骨与关节畸形者,宜整复相应骨与关节,并配合捏脊,理脊法。
2.炎症所致者,宜在环枢椎旁按揉,推捋,并拿肩井,点曲池与合谷,下推天柱骨,并对颈部进行拔伸与复位等。
3.视力代偿者,重在调节视力与治疗相应眼疾,常在眼眶周围取穴,如揉睛明,四白,太阳,鱼腰,丝竹空等,并以拇指轻压眼球。
4.肌性斜颈,重在对胸锁乳突肌的牵拉与挛缩局部的拿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摄片检查
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颈脊柱侧弯。 可排除颈椎的骨骼畸形。
适应证
3岁以内,一般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 疗疗程也短,如刚满月或在半周岁之内及 时发现及时治疗,都可取得较好疗效。1.5 岁以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操作前准备
1、准备滑石粉或凡士林、痱子粉; 2、医者剪短指甲。
推拿治则
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纠正畸形。
2揉胸锁乳突肌。
谢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3~5次;
五步推拿疗法操作方法
第四步 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
头顶患侧(避开囟门),使患儿头颈向健侧牵拉,以 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3~5次;
第五步 医者一手扶住患儿下颌部,另一手扶住后
头部左右旋转,幅度不要超过 90°。每次扳3~ 5遍,其作用是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使其得到充 分伸展。
总的推拿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视皮肤 情况而定)。推拿治疗隔日1次,10次为 1 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d 。
图示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3周岁以内的小儿,宜早发 现、早治疗;
2、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 内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 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手表 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 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搓暖;
8、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血液系统疾病、 皮肤溃疡破损、肿瘤等。
婴儿斜颈的治疗和手术时机
经过半年保守治疗不见效果,应考虑手术治疗。 特别提醒注意的:如果患儿不但头颈歪斜,而 且头也睡偏,面部开始出现相应畸形时,就应果 断采取手术,即便患儿还不足一岁,也应手术矫 正。
护理
1、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头面畸形相反方向的动作加 以矫正,如喂奶、睡眠的枕垫或用玩具吸引患儿 的注意力以助矫正;
中医诊断:筋结。 西医诊断:小儿肌性斜颈。
病史:一般在出生后数日或2周,有胎位 不正或臀位产史。
症状:颈部歪斜、肿块,头偏向患侧,面 及下颌转向健侧。后期头面部畸形。
体征:患侧胸锁乳突肌触及硬质条索状肿 块,可移动;患儿颈项活动障碍。
辅助检查: B超、X线。
B超
B超检查可见胸锁乳突肌增厚或肿块, 一般以单侧多见。
五步推拿疗法操作方法
第一步 患儿仰卧位或由家长抱着患侧朝外,医者用
拇指或其余四指指腹在肿块及周围反复推揉,以拇 指为主,时间为3 min左右;
第二步 然后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反复拿捏患侧胸
锁乳突肌,上下来回捻转数遍 ,重点提拿肿块数次, 时间大约10~15 min;
第三步 再用拇指或中、食指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
病因病机
1.产伤: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 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
2.缺血性肌痉挛: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一 侧胸锁乳突肌血供受阻,引起该肌缺血性 改变,肌纤维水肿、坏死及继发性纤维增 生所致;
3.宫内发育障碍: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头部向 一侧偏斜,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 所致。
诊断
五步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桐乡市中医医院
序
斜颈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常见肌肉骨骼系 统先天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0.4%~1.9% , 治疗不及时,则可形成小儿颜面部大小不对称、 流涎、代偿性胸椎侧凸、心理疾患等后遗症, 危害性极大!
定义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以先天 性为主,是指婴幼儿颈部活动受限,颜面 旋向健侧,头向患侧斜、前倾为特征的病 症,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或纤维性 挛缩所致,故称肌性斜颈(又称“原发性 斜颈”)。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 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 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 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 快、持久;
7、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 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 要便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