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肌性斜颈

合集下载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婴幼儿颈部肌肉一侧收缩而导致头部偏斜的病症,中医经络推拿方法可作为辅助疗法来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1. 推拿前准备:
- 为了让宝宝放松,可以在推拿前进行温水浴或按摩来帮助放松肌肉。

- 在推拿前,先进行经络穴位预热,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敷在颈部和肩部的穴位上,促进经络的通畅。

2. 推拿方法:
- 脊柱推拿:用手指沿着脊柱从上至下进行轻柔推拿,帮助放松背部肌肉和经络。

- 经络推拿:选择人中、天突、风池、肩井等穴位,用手指进行轻柔的按摩推拿,可以逐渐增加力度,但避免用力过猛。

- 颈椎推拿:用手指从颈椎上下进行轻轻的揉捏和推拿,可以沿着颈椎两侧的肌肉走行线进行,切忌用力过大。

- 颈肩肌肉推拿:用手指进行轻柔的揉捏和推拿,主要是针对颈肩部的肌肉进行放松。

3. 推拿时间和次数:
- 推拿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每次可以进行2到3次。

- 推拿的次数可以根据病情和宝宝接受程度来确定,一般每天进行1到2次。

请注意,使用中医经络推拿方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时,应该在
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

儿科 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科 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试行版)

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一、诊断:(一)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陶天遵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年)、《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 2 版(张明岛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 年)、《实用小儿骨科学》第 2 版(潘少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1)出生后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上有软骨样的包块,肌肉变短,失去弹性;(2)头向患侧偏斜,下颌部指向健侧;(3)严重时面部发育不对称,患侧面部和颅骨均较健侧为小,双眼裂水平不对称。

(4)彩色超声波检查:彩色超声波显像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增厚,或可探及肌性肿块,回声增高或减低。

(5)除外其他疾患所致的斜颈。

如:颈椎先天性畸形(半椎体、先天性短颈),颈椎损伤(骨折或旋转性半脱位),锁骨产伤骨折,炎性病变(扁桃体炎、颈淋巴腺结核、颈椎结核)引起胸锁乳突肌痉挛,自发性颈椎半脱位,视力障碍引起头部倾斜等。

(6)必要时,拍颈椎 X 线片以明确诊断。

(二)疾病分类1.肿块型:(1)卵圆形肿块型,在临床上多数患儿肿块位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中下段, 且肿块大小不一,大者约6×5 cm ,轮廓清晰,不需触摸;小的1.5×1 cm,需要触摸方知,肿块质地较硬,其形状为卵圆形。

(2)条索状肿块型,在临床上患儿肿块不明显,但胸锁乳突肌变粗而短,可摸及到条索状包块。

2.非肿块型:患侧胸锁乳突肌轻度痉挛,无肿块,头部畸形,下颌斜向健侧, 患侧颜面小于正常颜面,头部活动受限。

二、治疗方案(一)小儿推拿1.肿块型:(1)患儿及医者体位:患儿仰卧位,医者坐于患儿头顶侧,使患儿头面部转向健侧,充分暴露患侧胸锁乳突肌;(2)点摩法:医者先用中指指腹点患侧翳风、缺盆、扶突穴,再用食、中、无名指指腹并拢在患侧颜面及颈部做顺时钟方向摩动,以肿块处为操作重点;(3)按揉法:应用拇指指腹按揉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 1/3 部分及颈后肌群,同时按揉人迎、水突、扶突、肩井及风池穴,以肿块处为操作重点;(4)弹拨法:医者用食、中二指固定肿块一侧,然后用拇指对肿块反复进行弹拨。

斜---颈

斜---颈
斜颈
概述
▪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 颈。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发病率 0.3%~0.5%。1/4发生在右侧,1/5伴有先天性髋 关节脱位。
▪ 斜颈可分为先天性斜颈与后天性斜颈;也可根据 病位,将斜颈分为骨性斜颈、肌性斜颈、眼性斜 颈、神经性斜颈、精神性斜颈。本病在早期无骨 性改变,病久可出现颈椎发育异常,甚至累及胸 椎。因此本病应及早治疗。
▪ 2.上颈椎融合引起的短颈畸形,因可在早期出现神经症状, 应予以高度重视。对无神经症状者,应随访观察,防止颈 部外伤,减少颈部活动或局部颈托固定,对出现神经症状 者,可采用相应的减压和稳定手术。
短颈畸形治疗
▪ 3.短颈畸形创伤后引起脊髓损伤但不伴有骨性损 伤者,应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颅骨牵引或枕颌 带牵引,症状消失后给予头颈胸石膏固定;伴明 显骨折脱位者,则先采用颅骨牵引使之复位,然 后根据神经症状变化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症状
▪ 1.颈部歪斜:出生后二周左右出现颈部歪斜。
颈部歪向患侧,面部向对侧旋转。 ▪ 2.胸锁乳突肌挛缩:患侧胸锁乳突肌上有一椭
圆形的肿物,大小一般在1×2cm2以下,位于肌 肉层,质软,皮界清,有一定的活动度。 ▪ 3.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出现面部发育的不对称; 颈椎发育的不对称;甚至发现智力发育障碍。
▪ 2.小儿颈部淋巴结炎
▪ 婴儿期患有颈部淋巴结炎,可迅速发生斜颈并可 出现颈部肿块,但此肿块往往压痛明显并不位于 胸乳头肌之内。
鉴别诊断
▪ 3.自发性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同样可以引起斜颈,但此
病多有轻微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主要表现 为颈部旋转运动受限及颈部疼痛症状明显,胸锁 乳突肌内无紧张条索带,X线检查可鉴别。 ▪ 4.颈椎结核 ▪ 颈椎结核可使胸锁乳突肌痉挛而产生斜颈,但 此类患者颈部疼痛明显,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下 颌偏向患侧,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 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 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 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 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 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 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 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 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 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 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 意。


(1)早期发现,早期推拿治疗,效果 好。 (2)嘱咐患儿家长抱小儿于患侧方手 臂注意使患儿胸部向患侧旋转。 (3)睡觉、喂奶时用枕头垫于患侧, 有利于矫正。 (4)嘱其家长辅助轻揉患侧病变处, 勿损伤皮肤。
请大家看一段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录像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 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 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 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 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 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 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 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 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 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 钟左右。
有报导对五、六个月较重的肌性斜颈患儿进行 手术,效果很好,也很安全。达到事半功倍,既 治了斜颈,又避免了颜面畸形,脊柱侧弯、头睡 偏的发生。如等到几岁再手术,将会出现脖子斜, 相应畸形也很重,到时后悔莫及。决不能受树大 决不能受树大 自然直,长大了脖子就正了的错误影响, 自然直,长大了脖子就正了的错误影响,耽误治 疗时机,造成终生遗憾。如果说斜颈很轻,头、 疗时机,造成终生遗憾 面也未出现相应变形,稍大一点也是可以的。总 而言之,正确把握,酌情而定,不失时机,及时 手术。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科普知识PPT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科普知识PPT
专业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估来判断是否需要治 疗。
何时应就医?
家长的观察
家长应注意婴儿的头部是否偏向一侧,是否有明 显的不对称现象。
及时记录观察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 断。
怎样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怎样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主要方法 ,通常包括伸展和加强颈部肌肉的练习。
这种情况通常会影响婴儿的头部位置和运动能力 。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发病机制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 胎位、分娩过程中的机械因素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胎位不当可能导致肌肉受压,从 而引发此病。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流行病学
先天性肌性斜颈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4%至 2%,更常见于男婴。
先天性肌性斜颈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应就医? 4. 怎样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5. 如何预防先天性肌性斜颈?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定义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婴儿出生时即存在的颈部 畸形,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通常是胸锁乳突肌 )的短缩,导致头部向一侧倾斜。
如何预防先天性肌性斜颈? 早期干预
一旦发现婴儿有异常姿势或运动问题,应及时进 行评估和干预。
预防胜于治疗,早期的注意可以有效减少风险。
谢谢观看
谁会受到影响? 医护人员
儿科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应对先天性肌性斜颈 有充分了解,以便早期诊断和干预。
医疗团队的配合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早期症状
如果发现婴儿头部倾斜,或在转动头部时出现困 难,应尽早就医。

小儿肌性斜颈 ppt

小儿肌性斜颈 ppt
Page 22
4、旋转法: 体位同上,固定患儿双肩,在上法基础上,术者
托住患儿头部向患侧肩部旋转10-20次。
Page 23
接着再重复操作第一步。如伴有颜面部不对称及胸椎侧弯 ,可配合局部治疗。为提高疗效,在治疗期间也嘱家长适 当辅以温热敷,改变头部的睡姿,同时教给家长一些简单 的按摩和护理方法,在家辅助治疗。
Page 10
西医诊断标准
有产伤,胎位不正,羊水少,宫内缺氧,脐带绕颈等病史。 头部倾斜,活动受限,头喜偏向患侧,下颌旋向健侧。 患侧胸锁乳突肌可触及条索状包块或卵圆形包块,或肌肉
挛缩。
Pag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西医诊断标准
患侧颜面小于健侧,病程长者,晚期可继有颈椎侧弯,耳、 眉、眼、嘴角都低下,两眼不在同一平面,伴有代偿性胸 椎侧凸。
等。
Page 17
条索状肿块
治则:活血散结 手法:点、摩、按、揉等 部位:患侧胸锁乳突肌
Page 18
非肿块型
治则:舒筋活络,牵张患肌 手法:揉、拿、拨、点 部位:患侧胸锁乳突肌
Page 19
采用揉捏牵转法:
1、推揉法: 患儿仰卧位,不用枕头,术者坐在患儿头前方,采用滑石
粉作为介质。用食、中、无名指三指揉推患侧胸锁乳突肌 处5分钟,以舒筋活血 重点在块状物或条锁状处
Page 27
疗效判定
治愈:胸锁乳突肌块消失,头部活动正常,患侧颜面等同 于正常颜面
好转:胸锁乳突肌肿块消失,患侧颜面等同于正常颜面, 头部活动稍差。
未愈:胸锁乳突肌肿块无改变,颜面小于正常,头部活动 较差。
Page 28
不适于推拿治疗的斜颈
1、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 2、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 3、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 4、颈椎结核引起的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的鉴别与中医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鉴别与中医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鉴别与中医治疗摘要】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其由病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挛缩造成,并继发颜面部及头颅左右不对称,甚至出现代偿性的脊柱侧弯,从而影响患儿的生活及身心健康,是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的第三大先天性畸形。

小儿肌性斜颈属中医学的“颈筋硬结”“筋伤”等范畴,主要是由于孕妇失养,使得胎儿颈部肌肉受损,血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筋结聚。

【关键词】小儿肌性斜颈;鉴别;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50-01与西医手术、康复、理疗等治疗方法相比,中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可行性强、方法简单,更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

斜颈患儿多在出生后即可发现,因此强调早发现、早治疗。

一、小儿斜颈的病因及鉴别小儿斜颈的原因很多, 其中肌性斜颈的发病率最高。

临床不可盲目治疗颈部的肌肉挛缩, 而忽视斜颈的不同病因, 贻误了患儿治疗的最佳时期。

除肌性斜颈外, 临床上常见的斜颈还有: ( 1) 脑瘫性斜颈: 由于脑性麻痹导致颈部活动受限, 在斜颈的表现基础上加上五软、五迟。

( 2) 骨性斜颈: 因颈椎骨先天缺陷, 发育不良和外伤所致的颈斜。

患者脖子短,发际低, 头颈活动受限。

X 线片多为融椎、颈椎畸形、骨化、缺如、脱位等。

( 3) 继发性斜颈: 因颈部受损伤, 炎症造成软组织挛缩、颈椎脱位、骨折或某些疾病继发的颈斜。

( 4) 代偿性斜颈: 因习惯、局部炎症、损伤保护局部, 或斜视、视力、听力改变引起的代偿姿势。

其中肌性斜颈和脑瘫性斜颈适合做推拿治疗, 而其他则非推拿治疗的适应证。

二、小儿肌性斜颈的中医治疗1.推拿治疗。

推拿一直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临床推拿手法丰富多样,各有特点。

以往的推拿手法大多以胸锁乳突肌和肿块作为重点操作部位,以按揉、推揉、拿捏、弹拨、捻转及牵拉旋转拔伸为主,大致手法可分为两类: ①理筋-牵筋-理筋三步操作; ②理筋-牵筋两步操作。

小儿斜颈按摩方法

小儿斜颈按摩方法

小儿斜颈按摩方法
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 多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和生产过程中损失, 以及出生后姿势不正确、习惯不好和护理不当等多种原因所致。

临床分为肌性、骨性、神经性和习惯性4 型。

表现为头颈部向患侧、颜面向健侧歪斜为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颜面部肌肉萎缩,斜视等。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小儿斜颈推拿按摩
(1)患儿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儿头顶部, 以右手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在患儿患侧颈部, 以肿块为重点, 轻轻按揉5~ 10分钟,见本图(1) 。

(2)患儿取坐位,术者左手稍稍固定住患儿头部,用右手拇指和余四指指腹轻轻拿揉患儿颈部3~5分钟,见本图(2) 。

(3)术者接上法, 用左手扶住患儿颈背部, 固定患儿身体,用右手五指稍分开, 固定住患儿头部, 向患侧方向轻轻旋转患儿头颈部 1 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双手抱住患儿头部, 左右轻柔的活动患儿头颈部 1 分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
(1)孕妇怀孕中后期做好定期产检, 特别是胎位不正的
准妈妈要适当适量加强运动。

(2)宝宝出生后,注意观察宝宝头颈部的姿势、姿态和形态,如有偏歪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面诊。

(3)如为斜颈患儿, 在治疗同时还应加强配合患儿头颈部的功能锻炼和康复。

如每周给宝宝头脚部方向调换; 宝宝床头及卧室顶部不宜悬挂物品以免使宝宝长时间盯视。

(4)患儿应保持颈部清洁、干燥, 以免造成局部皮肤破损而导致感染。

百度百科 小儿肌性斜颈

百度百科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

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

斜颈可分为先天性斜颈与后天性斜颈;也可根据病位,将斜颈分为骨性斜颈、肌性斜颈、眼性斜颈、神经性斜颈、精神性斜颈。

因此本病应及早治疗。

按摩推拿对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①经常作被动牵拉运动。

②随时纠正姿势,以助矫正。

如眠时垫枕,醒时以玩具或喂奶吸引注意力,使患儿头经常向患侧旋转,以助纠正。

③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治疗为佳,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④此病以中医保守疗法为主,如治半年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发布时间:2021-05-17T15:06:29.247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作者:吴泽炳[导读] 小儿肌性斜颈,也称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多见的畸形,它的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

吴泽炳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一、概述小儿肌性斜颈,也称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多见的畸形,它的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属于中医的“歪头”范畴。

它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和颜面部变形为特点。

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因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患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造成的肌性斜颈。

二、祖国医学认识小儿肌性斜颈,在祖国医学中,属“筋痹”的范畴。

与督脉、筋血为病有关。

如《素问·骨空论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景岳全书·痉证》:“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

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

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

”“筋痹”语出《素问·痹论》,指以肌肉症状为主的痹症,又称肌痹。

“痹”者,闭也,即有闭阻不通之意。

在这里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藏经络而引起的病症。

小儿肌性斜颈,为胸锁乳突肌受伤,造成该肌血离经脉,气血瘀阻而形成的筋痹。

若瘀血留着,聚而不散,经筋挛缩日久,发生筋结则难治。

临床上通过手法治疗,按其经络疏通郁闭之气,摩其塞聚,可以疏通经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促使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态。

在拉牵胸锁乳突肌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滑利关节,矫正畸形,使疾病早愈。

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所言“:按摩可使筋节舒畅,血脉流通。

盖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淤结之肿,其患可愈”。

(1)病因病机小儿斜颈虽临床表现大致相同,都是头颈歪斜,活动受限.其病理多为气滞血瘀,经脉失畅,颈筋挛急而致.但是,深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尽如此,而可以将该病证概括分为虚实两大不同临床证型.实证(气滞血瘀,筋脉挛缩)或因胎儿在宫内活动不利(胎位不正、胎儿过大、羊水过少等),或因分娩受阻(难产而致产程过长,助产不当、急产等),造成颈部经脉损伤,使脖颈血脉不畅,气机凝涩,筋肉挛急,而见颈部肿块,头颈歪斜,活动不利. 虚证(气血虚弱,肌肉萎软)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小儿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脾主肌肉,血养筋脉,气充躯干,3-4个月的小儿正是直立抬头之时,亦是脖肌用力之时,如气血不足,则气不充肌,血不养筋,必然导致筋肉萎软无力,而见头颈歪斜,活动不灵.正如《幼幼集成》日“有小儿生下颈便软者.胎气不足也.’ 三、临床诊断(一)辨病诊断1.临床诊断①斜颈畸形斜颈特有的姿势,头向患侧倾斜、前倾,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患侧耳朵向下接近胸锁关节。

小儿推拿在小儿肌性斜颈中的应用

小儿推拿在小儿肌性斜颈中的应用

小儿推拿在小儿肌性斜颈中的应用引言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于小儿健康问题的关注愈发重要。

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给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带来很多困扰。

传统医学中,小儿推拿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中,它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小儿推拿在小儿肌性斜颈中的应用,说明其疗效以及适用范围。

什么是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小儿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其特征是颈部肌肉痉挛、头部偏斜和面部表情异常。

这种疾病可能是因为胎儿发育异常、颈椎结构异常或肌肉痉挛引起的。

小儿肌性斜颈疾病的发生给患儿带来了很多不便,不仅在外貌上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颈部肌肉和颈椎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小儿推拿的原理小儿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它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患儿的穴位、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康复的效果。

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调整身体的气血流动,改善肌肉痉挛和局部压力,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

小儿推拿在小儿肌性斜颈中的应用推拿在解除肌肉痉挛中的作用肌性斜颈患儿的症状主要是颈部肌肉的痉挛,这导致头部偏斜的出现。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的穴位和经络,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使其逐渐恢复正常。

通过按摩和揉捏等手法,可以帮助患儿减轻颈部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缓解肌肉痉挛的效果。

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恢复小儿推拿可以通过对穴位和经络的刺激,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恢复。

在小儿肌性斜颈患儿的治疗中,推拿可以刺激患儿的神经末梢,促进脑神经和周围神经的传导和协调。

这对于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减轻症状,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小儿推拿可以通过调整患儿的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小儿推拿可以调节患儿的气血流动,平衡体内的阴阳,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这有助于患儿抵御外界的病原侵袭,减少患病的风险。

小儿推拿治疗的注意事项尽管小儿推拿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方面有一定疗效,但在应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小儿斜颈的诊治要点

小儿斜颈的诊治要点

小儿斜颈的诊治要点小儿斜颈啊,就是小宝贝的脖子有点歪歪的情况啦。

这可不是小宝贝故意耍酷哦。

可能是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有点小状况,或者出生的时候遇到点小麻烦造成的呢。

有的小宝贝是肌肉有问题,一边的肌肉比较紧,就把小脑袋拉向一边啦。

还有些可能是骨头有点小异常。

二、怎么发现小儿斜颈呢?1. 看小宝贝的脑袋姿势。

如果小宝贝老是把头歪向一边,不管你怎么逗他,他都不太愿意转到另一边,这可能就是个小信号哦。

2. 摸一摸小宝贝的脖子。

要是摸到脖子一侧有个小硬块,或者感觉两边的肌肉不太一样,那也要小心小儿斜颈这个小捣蛋鬼啦。

三、诊治要点来咯。

1. 诊断方面。

医生会详细问小宝贝出生时候的情况,像有没有难产之类的。

这就像破案找线索一样呢。

除了摸脖子,还会检查小宝贝的眼睛、耳朵等部位。

因为有时候眼睛或者耳朵不舒服,小宝贝也会歪着头,可不能冤枉了脖子肌肉和骨头呀。

2. 治疗部分。

如果是比较轻微的小儿斜颈,按摩是个很不错的办法呢。

就像给小宝贝的脖子做个温柔的小按摩,让紧张的肌肉放松放松。

不过这按摩可不能乱来,得找专业的医生或者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做。

对于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小宝贝,可能就需要手术啦。

不过手术也不用太害怕,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厉害的。

而且手术之后,小宝贝还得配合康复训练,这样才能好得更快呢。

四、家长要做啥呢?1. 家长要多留意小宝贝的姿势。

如果发现小宝贝歪头,不要强行把他的头掰正,要慢慢引导。

2. 按照医生的嘱咐,带小宝贝定期复查。

就像定期给小宝贝的脖子做个小检查,看看有没有好一点。

五、预后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得及时,小宝贝的斜颈是可以治好的。

小宝贝又可以开开心心地抬头挺胸,做个健康的小宝贝啦。

不过要是耽误了治疗,可能会影响小宝贝的面部发育,一边脸大一边脸小,那可就不好看啦。

所以啊,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小儿斜颈这个小问题哦。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治疗方法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治疗方法

文/ 洪小娟(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 鲍晓(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先天性或获
得性畸形,由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
缩,导致头颈部向患侧倾斜,下颌偏向
对侧及头颈部向患侧旋转受限,患侧面部
较对侧小而不对称,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
(见图1)。

该病早期发现很重要,患儿多
在7~10天发现颈部胸锁乳突肌中下1/3处
有肿块隆起。

败者可采用此手术。

方法为将胸锁乳突肌乳突侧及锁骨头侧完全切断,胸骨头侧行
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较轻的患儿在术后可通过使头颈向双侧(主要是向患侧)旋转活动而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明显的患儿可用颈部矫形器固定,将头偏向健侧,下颌转向患侧,固定4~6周后,再进行康复锻炼、理疗,以防胸锁乳突肌再次发生挛缩或与周围组织黏连。

先天性肌性斜颈保守治疗的最佳治疗时间在6个月龄之内,月份较大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由于配合程度差会影响保守治
图 1 图 5 图 2
图 6
图 3
图 7
图 4
图 8
35
2020.03 No.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肌性斜颈【概述】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

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

发病率0.3%~0.5%。

1/4发生在右侧,1/5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斜颈可分为先天性斜颈与后天性斜颈;也可根据病位,将斜颈分为骨性斜颈、肌性斜颈、眼性斜颈、神经性斜颈、精神性斜颈。

本病在早期无骨性改变,病久可出现颈椎发育异常,甚至累及胸椎。

因此本病应及早治疗。

按摩推拿对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解剖】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肌纤维自前下向后上走行,止于乳突。

其作用是:两侧收缩使头后伸;单侧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面向对侧旋转。

【病因】本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有三种学说:产伤学说、宫内发育障碍学说、缺血性肌挛缩。

但这三方面也不能完全解释本病。

如主张产伤致病的认为,是由于肌肉撕裂,造成血肿,最后发生纤维性挛缩而导致本病。

可时剖腹产的婴儿亦有患肌性斜颈者。

因此产伤学说不能很好地解释本病的发生。

主张缺血性肌挛缩的主认为,因动脉供血不好,导致肌肉缺血,而引起本病。

但是骨科上所见的缺血性肌挛缩(如Volkmann缺血挛缩)见不到肌肉上的肿块。

【症状】1.颈部歪斜:出生后二周左右出现颈部歪斜。

颈部歪向患侧,面部向对侧旋转。

2.胸锁乳突肌挛缩:患侧胸锁乳突肌上有一椭圆形的肿物,大小一般在1×2cm2以下,位于肌肉层,质软,皮界清,有一定的活动度。

3.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出现面部发育的不对称;颈椎发育的不对称;甚至发现智力发育障碍。

【治疗】1.揉捻胸锁乳突肌:患儿仰卧,医生以拇食两指揉捻胸锁乳突肌,力量适中即可。

2.推捋胸锁乳突肌:医生在患儿局部涂少量滑石粉,用拇指沿胸锁乳突肌的走行方向推捋。

3.纠正斜颈:医生一手托住患儿后枕部,另一手扶住患儿下颌,稍用力牵引患儿颈部使其颈部逐渐向健侧侧屈,面部向患侧旋转,以纠正斜颈。

【注意事项】1.本病宜早发现早治疗。

2.平时要注意纠正患儿头的姿势,使其头向健侧侧屈,面向患侧旋转。

骨性斜颈凡因颈椎先天发育畸形(融合、缺如、骨化)或后天伤、病造成颈椎的改变引起的颈斜者均为骨性斜颈。

一.分类二.表现骨性斜颈以先天性颈短(颈椎融合)为多。

现侧重介绍先天性颈短。

先天性颈短由Klippel和Feil于1912年最早报导。

所以又称Klippel和Feil综合症。

由于颈椎的融合、骨化、缺如、畸形使颈椎缩短。

这种患者多出现三大特征。

一是颈部又短又粗,多伴蹼带或翼带状,出现颈斜,面部不对称。

二是颈部活动受限。

以旋转和侧屈为显,融合的节段越多,受限越重。

三是后发际低宽。

三联征同时出现约占一半。

最显著的自觉症状和易检到的体征是颈短粗和颈活动受限。

多节颈椎融合,颈明显变短,头部象落在胸廓上。

颈活动明显受限。

融合节段越多受限越显。

特别是旋转和侧屈受限,前屈后伸不明显。

一般后发际低宽不明显。

先天性短颈常出现其它畸形。

如:泌尿、心脏、神经、听觉、颈胸椎、肩胛等畸形。

短颈以颈椎改变颈短为主,蹼颈以颈蹼为显。

短颈和蹼颈各既有独特之处,又有许多表现相同之点。

两者有无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区别,目前无明确的定论,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三.治疗骨性斜颈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治疗。

先天性颈短,重点改善外观畸形和改善颈椎畸形。

改善外观畸形:脖子短粗,有蹼状带者应用左氏方法医治:1. 成形。

整复外表,让脖子紧缩变细、变端正、消除蹼状带、提升后发际。

2.游离松解技术,去除条索和发育不良组织,让脖子变细、变灵活。

3.颈部功能操锻炼,促进颈部功能恢复。

左氏法医治先天性颈短,改善外观畸形效果好,请你选择。

对其它类型的骨性斜颈及伴有其它畸形的患者按具体情况施治。

改善颈椎畸形对无神经症状的患者,不需特殊治疗。

避免颈部外伤,在剧烈运动时可戴颈托保护。

脊柱侧凸在15°以内,可用支架和功能锻炼进行矫正。

在15°以上可做脊柱侧凸的相应手术。

上颈椎融合者,无神经症状采取保守措施,出现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采取前路和后路减压。

中低位颈椎融合者,早期多无症状。

晚期因劳损和退变,易发生外伤和椎管狭窄,按症施治。

小儿肌性斜颈【概述】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头向患侧侧斜、前倾、旋向健侧和颜面部变形为其特征。

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肉麻痹导致的神经性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

造成斜颈的原因至今未明,除先天性畸形学说外,有不少学者认为由胸锁乳突肌局部缺血引起肌纤维化所致。

缺血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胎内头位长期偏向一侧,或产程中肌肉内血管中血流有暂时的停滞,以致肌肉供血不足,日后逐渐成为梭状疤痕组织,或代之以纤维条索而造成的挛缩。

【临床表现】1.出生后,即可在一侧颈部发现有棱形肿物,其方向与胸锁乳突肌一致,多局限于中下段。

以后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

因肌肉挛缩牵拉发生斜颈畸形。

2.斜颈特有的姿势,头向患侧倾斜、前倾,面旋向健侧,患侧耳朵向下接近胸锁关节。

畸形如不及时矫正,患侧面部相对萎缩,颜面明显小于健侧,个别患者颈椎甚至是上胸椎可见固定性脊柱侧弯。

3.颈部活动受限,尤其以向患侧旋转和向健侧侧屈更明显。

4.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可触及硬质条索状肿块物。

【诊断和鉴别】1.诊断对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仅根据临床表现基本可以作出判断。

但通过鉴别用滁其他疾病后,对本病即可确诊。

2.鉴别诊断(1)先天性脊柱畸形:虽可有斜颈畸形,但无颈部肿块,颈椎正,侧位X线摄片可发现有半椎体、楔形椎或蝴蝶椎先天性脊柱畸形。

(2)代偿性头位(复视伴有头位置的异常):代偿性头位与眼外肌麻痹出现复视有直接关系。

头的左倾和右倾与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有关。

【治疗】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2.常用穴位及部位阿是穴、患侧胸锁乳突肌及颈侧部。

3.常用手法推揉法、拿法、弹拨法,及颈部被动运动法。

4.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医生面对患侧,在胸锁乳突肌上施以指揉法,上下往返操作,约2分钟,此时手法宜轻,使患儿先能适应治疗。

继而在胸锁乳突肌上施以拿法。

同样上下往返,约1~2分钟,并以肿块处为重点,拿得要柔和,以柔含刚,比指揉法再深一层。

随后再对胸锁乳突肌作上下往返的弹拨法,同样以肿块为重点,此法刺激力度较大,在弹拨的同时可辅以指揉法以缓解其疼痛反应。

然后医生用一手扶住患儿患侧的肩部,另一手扶持患侧头部颞侧,肩部一手作向下压,头部一手缓缓地将患儿头部推向健侧,使患儿头部做侧向运动(即胸锁乳突肌被动牵拉伸展)约3~5次或更多些。

然后再放松胸锁乳突肌,约1分钟左右即可。

【自我保健】【注意事项】1.推拿治疗时,患侧胸锁乳突肌处要洒些滑石粉,以免损伤娇嫩的皮肤。

有汗者,应将汗液抹干再洒滑石粉。

2二嘱其家长协助医生每日做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被动牵拉伸展运动。

患儿睡眠时,可在头部两侧,各放置一个沙袋,以纠正头部姿势。

3.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头颈畸形相反方向的动作加以矫正,如喂奶、睡眠的枕垫或用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以帮助矫正斜颈。

4.对斜颈的治疗是愈早疗效愈好。

若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明显改善者应考虑手术矫形。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zyts/zytn/xe/0912191624G6076814JIHHD88.html小儿肌性斜颈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散结小儿肌性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歪斜,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点的先天性疾病,俗称“歪脖”。

临床上,斜颈分为四型:肌性斜颈,骨性斜颈,眼源性斜颈,神经性斜颈。

本节只讨论第1型即肌性斜颈,本病早期(6个月以内)推拿治疗,疗效较好。

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出生马上或数日后可发现患儿头向一侧偏斜,一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可触及棱形肿块(部分患儿数月后可自行吸收),继而胸锁乳突肌挛缩,僵硬,头向患侧歪斜及向患侧旋转活动受限,严重者随年龄增大,可发生颜面、五官,甚至肩背不对称畸形。

治疗1. 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2. 手法处方⑴用食、中指与拇指拿住患侧肌肉硬节处捏揉10~15分钟。

⑵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患侧胸锁乳突肌起点至止点推揉2~3分钟。

⑶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扳拉,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称斜扳或被动扳拉活动法,反复操作7~10次;然后用双手托拿住患儿头部向上牵引的同时向患侧旋转,称被动转头活动法,反复操作7~10次。

3. 方义:推揉及捏揉肌肉局部能舒筋活血,改善局部血供,缓解肌肉痉挛。

被动扳拉及转头活动能拉长伸展挛缩的肌肉,有助于恢复肌肉的弹性,改善和恢复颈部功能活动。

4. 加减治疗⑴如患儿面部及肩部畸形明显者,加点按太阳、颊车、人中、迎香、风池、肩井、肩髃、天宗等穴各5~10次,以活血通络,改善局部畸形。

⑵患侧上肢活动障碍者:加在患侧上肢施以揉、拿、一指禅推等法2~3分钟,同时点按肩髎、肩髃、臂臑、天宗、曲池、尺泽、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等穴各5~10次,以加强患肢血供,促进恢复患侧上肢功能活动。

日常护理1. 家长应尽量及时纠正患儿头颈歪斜的姿势。

2. 使患儿尽可能多地作主动或被动转头及歪头(斜扳)动作。

3. 每次推拿治疗后,可配合10~15分钟局部热敷。

先天性肌性斜颈有哪些症状体征文章来自: 女人世界()原文:/20101215/108423.html畸形可在生后即存在,也可在生后2~3周出现。

病初头部运动略受限,但无明显斜颈现象,触诊可发现硬而无疼痛的梭形肿物,与胸锁乳突肌的方向一致,在2~4周内逐渐增大,然后开始退缩,在2~6个月内逐渐消失。

部分病人不遗留斜颈;不少病人若未经治疗,肌肉逐渐纤维化、挛缩硬化,形成颈旁硬的束状条物,头部因挛缩肌肉的牵拉而发生斜颈畸形,肌肉短缩侧的面部亦发生变形。

若畸形不及时纠正,面部变形加重,最后颅骨发育不对称,颈椎甚至上胸椎出现脊柱侧弯畸形。

斜颈的临床表现1、斜颈畸形婴儿出生后其母亲可发现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2~3周后斜颈畸形更加明显,将头转向健侧明显受限。

症状较轻者应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此症状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日益加重。

2、颈部肿块一般在出生后或出生后2周内可触及颈部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以发生于右侧者多见此肿块呈梭形,无压痛。

一般在1~2个月后达到最大,之后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

此类患儿中有一部分可发生肿块不消失并产生肌肉纤维化和挛缩引起斜颈畸形。

3、颜面部畸形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2岁后即会出现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健侧增长,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

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

此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现不对称性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