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主要症状及常见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

艾滋病艾滋病(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一、发病机制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
二、临床表现1、高危人群:为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为高危人群。
发病年龄主要是50岁以下的青壮年。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染是本病主要传播途径。
以同性恋为主。
(2)注射途径传染药瘾者共用针头,血友病病人应用第Ⅷ因子和输注含HIV的血和血制品,均可传染。
(3)母婴传播感染本病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传播给婴儿。
(4)其他途径包括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移植,人工受精等。
3、临床分期:本病潜伏期较长,一般认为2~10年可以发展为艾滋病。
HIV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
各期的临床症状各有特点,常伴随着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1)急性感染期;(2)无症状感染期;(3)全身淋巴结肿大期;(4)艾滋病。
4、可以出现5种表现:(1)体质性疾病:即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
除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可有肝脾肿大。
曾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S)。
(2)神经系统症状,除以上症状外,出现头痛、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3)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隐球菌、念珠菌、结核杆菌、鸟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等。
(4)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如卡氏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5)免疫缺陷并发的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三、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一)临床诊断高危人群存在下列情况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应考虑艾滋病可能。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感染期急性感染期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初几周,一部分人常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乏力、腹泻、皮疹、全身关节痛等,一般持续1~4周就会自然消退。
2、潜伏期潜伏期急性感染期过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入潜伏期。
此时感染者没有任何发病感觉,只是在验血时可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且具有传染性,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潜伏期平均持续时间为8年。
3、艾滋病前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不断复制并逐渐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到一定程度时,感染者就会出现一些没有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持续发热、持续性腹泻、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乏力、盗汗、头痛等,也可能出现无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4、艾滋病期艾滋病期当感染者机体的免疫系统被病毒严重破坏后,就发展到最后阶段——艾滋病期。
此时,原来一些不会引起人们发病的病原体也侵入人的身体,出现了各种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及寄生虫感染。
这些感染有可能成为死亡的直接原因。
同时,艾滋病病毒也破坏了机体免疫系统监视、抑制或消除人体的肿瘤细胞的功能,因而艾滋病病人常出现各种肿瘤。
1、心理治疗保持乐观情绪,合理营养,适当锻炼,避免再感染其它疾病,尤其要防止感染性病或再次感染艾滋病病毒。
2、药物治疗定期就医,遵从医生嘱告。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
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
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
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
艾滋病有哪些症状?

艾滋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艾滋病症状,尤其是艾滋病的早期症状,艾滋病有什么表现?得了艾滋病会怎样?以及艾滋病有哪些并发病症,艾滋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艾滋病常见症状:典型症状:不明原因发热、免疫力降低、HIV感染、反复感染*一、症状一、症状1.临床上将其分为四期,表现为渐进的和连贯的发展过程。
1).急性感染期:感染HIV后,HIV刺激机体引起免疫反应。
此后,进入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感染期。
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
起病急骤,出现发热出汗、头痛、咽痛、恶心、厌食、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
同时可伴有红斑样皮疹、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或血小板减少。
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系统症状和脑膜刺激症。
外周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
淋巴细胞亚群检查CD4/CD8细胞比例可无明显变化。
此期持续一两个星期。
由于此期症状无特征性,且较轻微,常易误诊为感冒而被忽略。
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
2).无症状感染期:此期感染者除血清HIV抗体阳性外,T 细胞数量可进行性减少。
但病毒在持续复制,且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
临床症状:无。
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大,现在认为是2~10年,一般6~8年。
这对早期发现患者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亦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ersistantgeneralizedlymphadenectasissyndrom,PGL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dcomplex,ARC)"等。
临床症状: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1cm,持续3个月以上,淋巴结肿大多对称发生,触之质地韧、可自由活动,无压痛,对一般治疗无反应。
艾滋病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疾病

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病死 后出现双侧间质弥散性网格状 、条索状或斑点颗粒 状 阴 影 ,自肺 门 向外 扩散 ,以后 可融 合成 结 节或 云 率 高 ,目前 暂无 法 治愈 ,但 可 以有 效 地预 防 。 机会性感染是指条件性病原体感染艾滋病最常 雾状 ,或 有 空 洞 形 成 。典 型 的 P P胸 片 为 弥 散 性 C
卡 氏肺孢 子 虫 广泛 分布 于 自然 界 ,通 过空 气 和
13 隐孢子虫病 ( rp soioi [ 隐孢子虫 . C yt p r i s 6 o d s) J
飞沫传播。正常人 因有抵抗 力 ,感染 后不 构成威 病也是艾滋病发生肠道感染的常见病之一 ,潜伏期 胁, 但对有免疫缺陷的 A D IS病人却是主要 的致死 2 2天 ,可 引起严 重 的水 样 大便 ,每 日 5 0次 ~1 ~3 原 因。P P经 常 发生 在 C 4 C D 细胞计 数低 于 2 0个 / 不等。隐孢子虫感染是引起艾滋病病人腹泻最常见 0 m L或是淋 巴细胞计数低于 1 %-2 %。P P起病 的原 因。该病临床特点为非炎症性腹泻。在免疫正 5 - 0 C 较缓,初期病人有发热、夜间盗汗、乏力 、不适和 常人 多 为 自限性 感染 ,但 在有 免疫 缺 陷者 腹泻 则 可
表1 AD I S常见 机 会 性 感 染病 原体
病等。 12 弓形 虫 病 ( oo lmoi 弓形 虫 感 染 可 直 . T xpa s ) s s 接影 响免疫 功 能 ,特别 是 细胞 免 疫功 能 降低 ;而 弓
虫作为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又多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时感染或被激活导致临床发病。现在公认与艾滋病 关系 密 切 3。据 报告【 3,约 8 %的艾 滋病 患者 , 3 J 0
艾滋病的症状

艾滋病的症状人体感染HIV后到发展为艾滋病,可以分为4个临床期,但不是每个感染HIV的人都一定出现4个临床期。
部分人(60%-70%)感染HIV的初期尚未出现症状,即无症状携带者,月25%-30%在3-5年内,表现为爱滋病相关综合征(ARC),以后约10%—25%再发展为典型的爱滋病,大概在10年内,50%—75%将发展为爱滋病。
急性感染期多发生于感染后2—6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痛、肌关节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有的像单核细胞增多征。
有10%出现脑膜炎症状,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质中度增多。
有的病人此期症状轻微,常易忽略。
一般持续3-14天,然后大部分病人进入无症状期,而部分病人则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消瘦。
此时一般血象正常,或血细胞轻度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液中可HIV抗原,但出现血清HIV抗体阳性时间延迟,一般为输血感染后2-8周,性交感染后2—3个月。
潜伏期为无症状感染期,本期除HIV抗体阳性外,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
潜伏期长短不一,半年到10年不等,少数可达15年。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d complex,ARC),有的称为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本期实际属于艾滋病的前期或早期,已出现爱滋病的基本特征但症状较轻。
主要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头颈部淋巴结、胸腺乳突肌后缘淋巴结,一般至少有2处,可有胀痛或压迫神经痛。
50%的病人出现低热、盗汗、消瘦、腹泻,酷似结核病,或有瘙痒性皮疹,消瘦不能以发热或营养不良解释,1/3的病人的体重减轻在10%以上。
有的病人出现神经紊乱、头痛、抑郁或焦虑。
3/4的病人脾肿大,出现不名原因的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T4细胞数<400mm3,T4/T8<1, HIV抗体阳性,部分患者经常或反复出现条件性感染,如脚癣、念珠菌感染、湿疹、疱疹等,虽然不很严重,但常使病人感到痛苦。
典型的艾滋病(full blown AIDS)主要表现为获得性免役缺陷所引起的条件性感染(或称机会性感染)、恶性病变和多系统损害。
艾滋病的各期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各期临床表现
•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
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 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 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 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 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 间3个月以上。
• 经过多年积极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5月,法国巴斯 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乐克•蒙特尼尔(Luc Montagbier)博士等率先在《SCIENCE》杂志上刊登了他 们的研究成果。他们从一个患淋巴结肿大综合征病人的血 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retiovirus),将 其称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此后,世界各地不少学者相继 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分离出上述病毒, 1985 年4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艾滋病专题会议上, 正式将导致艾滋病的这种逆转录病毒命名为 LAV/HTLA-III。 1985年6月更名为HIV。第3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世界 卫生组织宣布今后艾滋病病毒以HIV命名,即人类免疫缺 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艾滋病的各期临床表现
(一)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 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 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 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 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 制中心(CDC)发布报告:在 1980年10月到1981年5月期间, 先后发现5例病例,经检查确诊 为“卡氏肺囊虫肺炎”,免疫功 能极度衰竭,患者均为男性同性 恋者。
男、女性艾滋病的初期症状

艾滋病初期症状男性艾滋病感染占到我国艾滋病总感染人数的三分之二,有近70%的艾滋病感染者都是男性,主要是由于注射吸毒、男男性行为和嫖妓等不安全行为感染。
下面艾滋病检测试纸网为大家介绍,成年男性初期的艾滋病三大症状表现:成年男性初期的艾滋病三大症状表现:一、成年男性的艾滋病急性期症状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发生率50%左右,主要表现为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
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男性艾滋病感染者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
二、成年男性的艾滋病潜伏期症状大多数的人在潜伏期是没有症状的,但少部分成年男子在艾滋病潜伏期会有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头晕、抑郁、记忆力减退、行动和语言障碍、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等。
淋巴结肿大也是潜伏期的标志性症状,在少数成年男性的艾滋病感染整个周期中有发现。
三、成年男性的艾滋病终末期机会性感染症状可有明显的发热,疲乏、盗汗,出现不易控制的体重减轻(》10%),持续性腹泻,持续性发热(》38℃)3个月以上等临床表现;并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的临床表现,如细胞免疫反应迟缓,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且常有多种病原体引起感染和肿瘤并存。
成年男性的艾滋病症状表现主要是以上这些,如有问题可咨询本网专家,艾滋病症状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这是因为这些症状都不是特异的,不是艾滋病的独有症状,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因此卫生部门规定,艾滋病诊断只能依据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才能做出。
所有的有过不安全性行为和不安全注射吸毒等高危行为的男性朋友,特别是男男性行为的人群,一定要及时检测艾滋病,经常有不安全行为要定期检测,三个月一次,最长不要超过六个月,偶尔有嫖妓或者一夜情的男性,要记得在2—6周的窗口期过后及时检测艾滋病抗体,可以选择到疾控中心的免费咨询检测点或者直接购买艾滋病试纸做家庭自测。
3艾滋病临床表现

镜下原始鳞状上皮,正常 宫颈涂醋酸后无改变。
镜下醋酸白色上皮(宫颈鳞癌)
镜下镶嵌(宫颈原位癌)
镜下点状血管(宫颈癌早期浸润)
镜下异形血管(宫颈腺癌)
宫颈鳞癌(涂醋酸后镜下呈 白色上皮镶嵌,异形血管)
宫颈腺癌(涂醋酸后镜下呈白色上 皮镶嵌,点状血管,异形血管)
宫颈腺癌(镜下角化开口 Ⅲ~Ⅳ型)
当出现上面三个以上症状又有不洁性接触史时,应 想到可能感染了艾滋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思考题
1.艾滋病中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哪些? 2.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患有艾滋病?
讨论
艾滋病能治愈吗?
口腔大范围的假膜形成性念珠菌病
萎缩性念珠菌病时的疼痛性红斑
AIDS病人的混合性粘膜白斑性 和萎缩性念珠菌病
食管念珠菌钡餐造影: 因肿胀和水肿,食管的 轮廓变得不规则。
已确诊的念珠菌感染性的重 症融合性食管炎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粘着于 宫颈上的念珠菌白色斑块。
尸检显示食管上有白色念珠 菌引起的致命性穿孔
卡 氏 肺 孢 子 虫 肺 炎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
发生率 占整个艾滋病例30~50%。 临床表现 呈急性病容,起病突然,主要表
现为低热,伴有严重缺氧和呼吸衰竭;虚弱, 活动能力逐渐下降,伴有干咳、少痰,两肺偶 有痰鸣音。大多数病例胸部摄片显示非特异性 间质性渗液。 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通常可以确诊,可用支气 管刷、支气管肺泡洗液或经支气管活检获取标 本,用含有硝酸银的环六亚甲基四胺染色,或 者用Grocott染色或者用魏格尔特革兰染色 (Weigert-Gran),可见肺泡渗出液中卵圆形 的卡氏肺孢子虫。
CMV性食管炎在内窥镜下的表现
HIV感染四大期间的临床症状

HIV感染四大期间的临床症状一:急性感染期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没有任何症状。
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3个月后,有如流感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等症状:发热、寒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
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后2至8周出皮疹,血中出现艾滋病毒抗体。
此阶段出现的症状,一般可持续3-14日,以后自然消失。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通常发生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1~2周左右。
在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内,HIV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降,进而造成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在全身性以及皮肤、神经系统和肠道的症状。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四大症状:1、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皮肤损害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
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出现。
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
2、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咽痛、盗汗、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患者的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
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反复出现的低热,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5~22公斤)、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且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原因。
3、急性感染期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神经系统的损伤中约9%的病人可能出现急性HIV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
上述症状持续2~3周后多可自行恢复。
临床表现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
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与各种机会感染引起的症状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
4、急性感染期的淋巴结肿大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其发生率为55%~100%。
艾滋病症状、发病数、死亡数及艾滋病的治疗分析

艾滋病症状、发病数、死亡数及艾滋病的治疗分析一、艾滋病定义和症状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起因是感染了HIV病毒。
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直接传播,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通过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的T淋巴细胞,与此同时使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所以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的好发人群是男同性恋人群以及多个性伴侣者、有静脉吸毒史者和HIV抗体阳性者所生的子女。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可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不同阶段患者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二、中国艾滋病发病人数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性的开放,特别是在年轻人中,对于性的开放更加普及,使得近些年我国艾滋病发病数量逐渐上升。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艾滋病发病人数为7.12万例,同比上升10.9%。
随着中国政府对于艾滋病知识的宣传,2020年艾滋病发病人数有所下降,达到6.32万例,同比下降11.2%。
随着艾滋病发病人数的不断上升,艾滋病发病人数占传染病发病人数的比例也不断上升,2019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艾滋病发病人数占传染病发病人数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随着新冠疫情在我国的结束,2020年我国艾滋病发病人数占传染病发病人数的比例达到0.98%,较2019年增长了0.28%。
三、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主要是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而易感各种疾病。
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有效的预防。
艾滋病死亡率在发达国家大概在百分之一左右,中国目前在百分之五左右。
随着近些年艾滋病患病人数的不断上升,艾滋病死亡人数也不断上升。
2019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2.1万人,同比上升11.7%。
2020年由于艾滋病发病人数下降,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也随之下降,2020年为1.9万人,同比下降9.5%。
艾滋病常见机会感染

常见机会感染(PCP)肺炎
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也称卡氏肺 囊虫 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呼吸道系统机会 感染,是一种原虫病。于1942年首次报告 了引起的人体感染虫体通常寄生在肺泡内, 成簇 粘附于肺泡上皮,在健康宿主内并不 引起症状,对于免疫缺陷的患者,虚弱的 早产儿或营养不良等免疫低下者,则可引 起卡氏肺孢子虫
2、感染结核菌后可加剧HIV感 染的病程:
(1)结核病人的单核细胞,感染HIV的易 感性增高。 (2)机体感染结核菌后,可诱导干扰素、 白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等释放。这些 因子可以增强HIV复制。
(3)结核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阿拉伯甘露 糖,是HIV复制有力的诱导剂。 (4)结核菌和PPD可诱导单核细胞内HIV RNA增强,P24抗原增加。 (5)结核病能降低HIV感染者的CD4+细胞 计数,增加HIV病毒载量6-7倍,促进艾滋 病的病程和恶化。
3、易感人群:1987年,ARDS并发PCP80%, 美国CDC统计资料表明60%ARDS病例以卡 氏肺孢子虫病为首发症状;85%以上ARDS 在病程中发生1次以上PCP,至少25%ARDS 病人死亡于本病。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数在1~2个月,在HIV感染者中 与HIV的潜伏期有密切关系,若原发病潜伏 期长,其潜伏期也长,根据宿主的情况临 床分为两种类型。
一、结核病的流行情况
目前,全球有60亿人口中,有20亿人感染结 核菌。每1秒钟就有1人受感染,现有结核 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病800万,每年因结 核病死亡者300万,在大量感染结核菌的人 群中,一旦再感染HIV,就破坏了机体免疫 系统,即发展成活动性肺结核。这种双重 的致病性感染,使非州的一些地方的结核 病例增加4倍。
因此, CD4+细胞数是目前监测患者出现机 会感染和死亡率的重要参数。 CD4+低下或 降低与临床的恶化经常是平行的,并且是 诊断艾滋病进程有用的预兆指征,它与机 会感染的发生和存活时间相关联。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
在艾滋病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症状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阶段。
本文将介绍艾滋病的早期症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难以察觉。
然而,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仍然存在,这些症状可能会在感染后的几个星期内出现,持续数天到数周。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是类似流感的症状。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升高、寒战、盗汗和体力消耗。
这些症状可能伴随着乏力、疲劳、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
感染者可能感觉到长时间的疲惫,即使是平时轻松的活动也会感到困倦。
另一个常见的早期症状是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位于身体各个部位,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
感染者可能会发现自己身体某些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变得更加显著和敏感。
这种肿大可能不会引起疼痛,但会引起不适感。
皮肤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早期症状。
感染者可能出现多种皮肤病,如皮疹、湿疹、瘙痒和溃疡。
这些皮肤问题可能会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有时可能会发生反复。
感染者可能还会出现口腔溃疡和舌苔增厚等口腔问题。
另外,早期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出现异常。
他们可能容易受到感染,例如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
此外,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感染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即使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
尽管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患者对艾滋病的感染,但并不能确诊艾滋病。
如果有人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早进行艾滋病的测试和咨询医生。
诊断艾滋病的唯一确切方法是进行HIV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只有在确诊后,才能开始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艾滋病的常见症状及预防课件

艾滋病的常见症状及预防课件一、艾滋病的概述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HIV 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CD4+T 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逐渐受损,使人体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并可能引发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二、艾滋病的常见症状(一)急性期症状在感染 HIV 后的 2 4 周,部分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急性期症状。
这些症状类似于流感,包括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
不过,这些症状通常会在 1 3 周内自行缓解,容易被忽视。
(二)无症状期经过急性期后,感染者可能会进入无症状期。
在这个阶段,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仍在体内持续复制,逐渐破坏免疫系统。
无症状期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短则数月,长则可达数十年。
(三)艾滋病期症状当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后,感染者就会进入艾滋病期,出现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1、呼吸系统:如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2、消化系统:如白色念珠菌食管炎,可能导致吞咽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烧灼感等。
3、神经系统:如隐球菌脑膜炎,引起头痛、发热、颈项强直等。
4、皮肤和黏膜:如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的紫红色斑块或结节。
此外,艾滋病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急剧下降、长期发热、慢性腹泻等全身性症状。
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一)性传播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不安全的性行为,如不使用安全套、多个性伴侣等,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二)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可能导致血液传播。
(三)母婴传播感染 HIV 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和哺乳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四、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一)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1、保持单一性伴侣。
2、正确使用安全套,每次性行为都全程使用。
(二)拒绝共用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人体感染HIV 后到发展为艾滋病,可以分为4 个临床期,但不是每个感染HIV 的人都一定出现4 个临床期。
部分人( 60%-70%)感染HIV 的初期尚未出现症状,即无症状携带者,月25%-30%在3-5 年内,表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ARC),以后约10%—25%再发展为典型的艾滋病,大概在10年内,50%—75% 将发展为艾滋病。
急性感染期多发生于感染后2—6 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痛、肌关节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有的像单核细胞增多征。
有10%出现脑膜炎症状,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质中度增多。
有的病人此期症状轻微,常易忽略。
一般持续3-14 天,然后大
;白搭你'1部分病人进入无症状期,而部分病人则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消瘦。
此时一般血象正常,或血细胞轻度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液中可HIV 抗原,但出现血清HIV 抗体阳性时间延迟,一般为输血感染后2-8 周,性交感染后2—3 个月。
潜伏期为无症状感染期,本期除HIV 抗体阳性外,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
潜伏期长短不一,半年到10年不等,少数可达15年。
艾滋病相关综合症(AIDS-related complex,ARC),有的称为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本期实际属于艾滋病的前期或早期,已出现艾滋病的基本特征但症状较轻。
主要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头颈部淋巴结、胸腺乳突肌后缘淋巴结,一般至少有2 处,可有胀痛或压迫神经痛。
50%的病人出现低热、盗汗、消瘦、腹泻,酷似结核病,或有瘙痒性皮疹,消瘦不能以发热或营养不良解释,
1 /3的病人的体重减轻在10%以上。
有的病人出现神经紊乱、头痛、抑郁或焦虑。
3/4 的病人脾肿大,出现不名原因的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T4 细胞数
<400mm3,T4/T8<1, HIV 抗体阳性,部分患者经常或反复出现条件性感染,如脚癣、念珠菌感染、湿疹、疱疹等,虽然不很严重,但常使病人感到痛苦。
典型的艾滋病(full blown AIDS )主要表现为获得性免役缺陷所引起的条件性感染(或称机会性感染) 、恶性病变和多系统损害。
条件性感染常见的有:
( 1)卡氏肺囊虫肺炎( pnenmocystsis carinii pneumonia,PCP)
50%-60%的病人并发此病。
卡氏肺囊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正常人因有抵抗力,感染后不构成威胁,但对有免疫缺陷的的艾滋病病人确是主要的病死原因。
卡氏肺囊虫肺寄生于肺泡及小支气管,阻碍气体交换,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紫绀。
诊断主要依据肺部X 线检查、痰和免役学检测。
在寄生虫感染中,出PCP外还有弓浆虫病(toxoplasmesisK艾滋病妇女感染此虫后可胎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产或胎儿的脑月眼的损害、小脑畸形和视网膜炎等;成年人感染后则出现脑膜炎、癫痫等。
隐孢子虫病也是艾滋病发生肠道感染的常见病之一,引起严重的霍乱样水泻便、每日5—10次不等。
( 2)真菌性感染其中以口、咽、肠道的白色念球菌常见,但比一般念球菌感染较重,出现口咽白膜,剥脱后灼痛,流涎,吞咽困难,腹泻大便呈绿色或黏液便。
此外还有肥、脑的隐球菌病,肺部曲菌病,组织胞菌病( histoplasmosis)。
(3)细菌性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次是淋巴结核、肠结核。
因治疗效果欠佳,易早期死亡。
与结核类似的鸟结合分支杆菌感染,症状与结核类似,因对常用抗菌药有耐药性,也常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
(4)病毒性感染常见的有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多发生在口外、生殖器、肛门,水疱较多,炎症反应较重,常致坏死、溃疡、剧痛,持续时间长。
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者不少,HIV感染者出现带状疱疹则常是艾滋病发病的预兆。
疱疹多发生在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部位,距痛,常溃烂或出血坏死,或呈水疱样。
由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软疣亦不少见,多发生在外阴,腋下部位。
还有乳头瘤空泡病毒所致的寻常疣、尖锐湿疣。
并发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76%-95%,巨细胞病毒感
染亦常见,表现为肝炎、肺炎或视网膜炎。
(5)恶性病变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又称多发性出血性肉瘤,并发率在20%-40%,多见于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男性艾滋病病人,与经典饿KS 不同之处是多发生在上半身,面(鼻梁、耳后)、口腔、咽、阴茎等处,表现为小的斑丘疹到大的结节、浸润性斑块,褐红、紫红到蓝紫色。
开始出现时因皮疹不典型易被误认为皮下出血、痣或血管瘤,继续扩展后常色泽加深或深紫色周围有少许水肿。
单个结节常成椭圆形,在躯干的皮疹常沿皮纹分布,像玫瑰糠疹或类似二期梅毒。
一般不痛,很少出血,后期结节可融合成溃破。
多数病人(70%)内脏也被累及,最常见为胃肠道、淋巴结、其次为肺。
胃肠道KS 多无症状,亦很少出血。
淋巴结肿大可引起淋巴回流障碍所致的水肿(阴囊),肺部病变用X 线检查难与肺部感染区别。
(6)非何杰金淋巴瘤95%发生与淋巴组织外。
骨髓受累则发热、贫血,血象及骨髓异常。
脑被累及时症状无特异性,脑脊髓正常。
消化道淋巴瘤表现为腹胀、肿块、排便异常或出血。
(7)多器官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
表现为急性HIV 脑膜炎、亚急性脑炎、进行性多灶性脑血质病、脊髓炎及周围神经病变。
亚急性脑炎的病变后果就是脑萎缩,引起进行性痴呆,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或类似精神病症状,约30%有肌阵挛。
(8)心血管损害可发生心包炎、心肌病变、心内膜炎,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各种条件性感染、营养障碍、药物毒性等有关。
(9)HIV 相关肾病
HIV 可能引起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致全身免疫复合物肾炎,可致膜性肾炎,发现肾损害后常在16 周内死亡。
(10)皮肤黏膜病变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损害为口腔的毛壮白斑病,又称口腔扁平湿疣(oral cendylomaplanus,OCL表现为舌的侧缘或舌背或颊黏膜出现白斑,表现为被有较厚的毛状粗糙突出,难剥落,表现特别,多见于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男性。
脂溢性皮炎可发生在艾滋病前驱期,皮损好发于双颊、颧部、头皮、耳后及胸部,在红斑基础上被有大片油污状鳞痂,比正常人的脂溢性皮炎严重。
有的颧部红斑似红斑狼疮,有的表现为大片角化性脱屑,似银屑病,可发展为红皮病。
有的艾滋病病人可伴发皮肤干燥、鱼鳞病、嗜酸细胞性脓疱性毛囊炎、瘙痒性皮疹等。
(11)视网膜炎发生率可高达75%,是本病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