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历史观的教学融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历史观的教学融入

摘要:多元历史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历史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以及解题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注重历史知识体系的整合,采用全新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事件,融入到历史事件、知识点中,将有着很大的现实指导作用。本文将在阐述多元历史观的概念基础上,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历史观的教学融入,更好的促进历史教学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解读历史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多元历史观;教学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3.51

随着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在重视历史知识的连贯性、知识体系的融入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命题中也更高突出历史知识的整合运用,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明史观、全球历史观、现代化史观等深入研究,都将能收到更好的运用效果。

一、简述多元历史观的相关概念

1、整体概念分析

多元历史观作为一种全新的方法,主要从不同的历史角度来诠释历史事件、历史背景下的人物等不同综合,并通过唯物历史、辩证历史的科学分析方法,将历史教学中的特定环境与整个教学相融合,尤其是将不同角度的历史事件形成整体的融入、贯穿,构建知识体系的全盘运用,让学生在历史角度下审视知识的全面效果,进而促进整个教学的整体发展。譬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中,可以结合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情节,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等进行深入阐述,将

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2、不同分类的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标体现了“一元多样”的史学观念,即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系列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通观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的新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重要的史观:一是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二是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二、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历史观的教学融入

1、运用漫画进行情景教学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幽默性的图画,在历史教学插图中,漫画最具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那蕴藏在笔墨深处的寓意往往给人无尽的历史韵味,令人过目难忘,那画中的内容是对某一个时代、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反映,正是这特定的内容及魅力,使它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从实践来看,漫画有多种用处,创

设历史情景是其中之一,它可激发学生兴趣,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时,可向学生展示《小个子击倒了大个子》一幅漫画。画中是一个小个子日本人击倒了大个子中国人,较形象地说明了大清王朝这个宠然大物竟会败在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手里,这铁的事实震惊了中国人,也震惊了世界。从这幅漫画的寓意中可让学生充分体验清王朝腐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史实,明白日本虽然是个小国,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却迅速强大起来,成为一个强国。

2、建构多元史观下的历史线索

建构“历史线索”是以全球史观为指导、以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托、以中外对比为内涵的线索。首先从古至今选定若干重要的时间段,用全球史观概括出其阶段特点(同个时间段中国和西方的特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再将教材的具体相关章节放入对应的时间段当中,用结构图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来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时间、事件,同时还能培养其对比中、外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全球史观,使其知识体系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以“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的时间段为例加以说明: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既体现了全球史观,又将《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若干课的内容放入一个知识平面当中,让学生记住基本时间的同时,还培养了其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使其知识体系科学化、系统化。3、统整多种历史观教学模式

历史是内容极其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

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如关于中国近代史,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准则。从政治史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确以救国与革命为主要线索,“革命史观”是言之成理的学术观点。这种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研究与总结,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多角度探求。

三、结语

通过采用多元历史观教学的运用,尤其是结合当期历史知识系统化、连贯化的发展模式中,要突出对整个教学的细化,让学生学会自己运用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分析、解答,提升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菊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6)

·[2]段进生.从命题变化看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以201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27题为例[j].山东教育.2010(29)

·[3]吴宝棋.以新的史学观指导高中历史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3)

·[4]朱志琴.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如何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取舍[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1)

·[5]马智强.新课程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6]徐月华.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师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1(02)

·[7]樊榴红.“生”临其“境”学历史——谈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