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合集下载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魏俊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魏俊妮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芋元中心校魏俊妮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芋元中心校魏俊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

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物体在水中的三种状态

物体在水中的三种状态

物体在水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状态:
漂浮:当物体密度小于水时,物体会漂浮在水面上。

例如,木块、泡沫等。

悬浮:当物体密度等于水时,物体会悬浮在水中,保持在同一位置。

例如,盐、糖等。

沉没:当物体密度大于水时,物体会沉没到水底。

例如,石头、铁块等。

需要注意的是,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

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它就会漂浮在水面上;如果物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物体就会悬浮在水中;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就会沉没到水底。

五年级科学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应用

五年级科学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应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体的沉浮现象2.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3. 讲授法: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相关的科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石头、木块、铁块、塑料瓶等。

2. 实验仪器:量筒、电子秤、水槽等。

3. 教学课件:相关的实验动画和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验动画,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2. 实验一:让学生观察石头、木块、铁块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二:让学生改变塑料瓶的形状和装水量,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发现物体沉浮的规律。

5. 总结:教师讲解物体沉浮的原理,阐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完成课后作业:总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八、拓展活动:1. 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沉浮现象,分享自己的发现。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设计一个有趣的沉浮实验。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物体沉浮的规律。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效果。

十、课后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实验设计和总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年级科学下册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4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4教案 教科版

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教学设计理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教学设计中突出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原认知,把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增长点。

2.指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探究能力,建构科学概念。

3.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交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同时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自主性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有的会浮,有的会沉。

2.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重量和大小有关。

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比重的浮的可能性大;重量相同的物体,大的比小的浮的可能性大。

过程与方法:1.知道科学观察要确定统一的标准。

2.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探究过程。

3.学会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初步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对研究物体沉浮现象产生兴趣。

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探究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

四、教学关键帮助学生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准确控制实验中的变量。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泡沫、木块、胡萝卜、蜡烛、小石块、曲别针、马铃薯、橡皮泥、硬纸块、小瓶、细沙、简易天平、观察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小刀、可以放入水中研究的小物体。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沉浮现象教师出示几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见度比较大的),如,彩色厚吹塑板、胡萝卜、大块彩色橡皮、啤酒瓶盖等。

(从学生身边常见物体入手,便于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谈话提出问题:如果把这几个物体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待学生回答后,教师逐个演示,根据实验现象指导学生认识什么现象是“沉”、什么现象是“浮”。

演示时,最后放瓶盖。

先把瓶盖盖沿朝上轻轻放在水面,会看到瓶盖“浮”在水面,然后,教师再把瓶盖放入水底,轻轻松手,又会看到瓶盖“沉”在水底。

五年级科学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解析

五年级科学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解析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是一个经典的物理问题。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浮力和密度的知识,可以开展此项目的学习。

本文将介绍五年级科学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解析,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1.学习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和密度的概念。

2.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了解如何进行科学实验。

3.学习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规律,了解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他们学会从实验中总结规律,从而获得科学知识。

二、教学准备制作实验器材:1.每组学生需要一只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

2.每组学生需要一只蚂蚁上树或细面条。

3.每组学生需要一只铅笔、一只塞子和三只不同的小石子。

4.每个学生需要一本笔记本和笔。

5.教师需要准备一份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小测试。

三、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浮力和密度的概念,如:你是否见过两个相同大小、相同形状、但材质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表现有差异?为什么木头比屑铁轻得多,但木块在水中却会沉下去?引导学生对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加深对“浮力”和“密度”概念的理解。

2.实验(1)在一个透明玻璃杯里倒入水,然后小心地放入一只蚂蚁上树或细面条,观察它们的表现。

(2)用铅笔在塞子上穿一个小洞,将种子放入塞子内,再将塞子放入玻璃杯中,观察种子的表现。

(3)取出塞子,将三个小石子分别放入塞子中,然后将其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小石子的表现。

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学生们要十分小心和谨慎地操作,避免发生任何意外。

3.给出结论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后,老师可以请学生写下自己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心得,既能及时总结实验结论,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浮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适量的引导,公布正确结论,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4.拓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提高学生复杂性别识别的环节,例如:以人与动物相比较。

通过引出更加复杂的探究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在更加宽广的格局中应用所学知识。

关于“上浮、下沉、漂浮、悬浮”几个概念

关于“上浮、下沉、漂浮、悬浮”几个概念

关于“上浮、下沉、漂浮、悬浮”几个概念一、“上浮”、“下沉”是过程,“漂浮”、“悬浮”是状态。

⒈物体浸没在液体中,F浮>G物时,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开始上浮时,整个物体仍然浸没在液体中,浮力大小不变。

随着物体在液体中位置不断升高,最终将有一部分物体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若仍为F浮>G物,物体继续上浮。

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逐渐增大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逐渐减小,F浮就逐渐减小,直到F浮减小到与物体的重力相等时,物体的上浮运动才结束,此时物体处在受力平衡状态(F浮=G物),漂浮在液面上。

所以,漂浮是上浮的结果。

⒉当浸没物体的重力大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时,物体下沉,直到受到容器底部对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为止。

此时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

二、悬浮和漂浮的异同相同点是:都是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即F浮=G物不同点是:⒈排开液体体积不同。

悬浮时V排=V物;漂浮时V排<V物。

⒉密度不同。

悬浮时,ρ物=ρ液,而漂浮是,ρ物<ρ液。

⒊同一物体不可能在同种液体中既悬浮又漂浮。

饺子的浮沉:生饺子被放入锅中时便沉到锅底,煮熟的饺子就浮起来了,如果把饺子放凉,再放入锅中,又会沉到锅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饺子放人锅中,由于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饺子因为饺子内气体受热膨胀,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饺子上浮;凉的熟饺子因遇冷体积缩小使浮力减小,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把一个物体浸入某种液体中,要判断它的沉浮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①比较重力和浮力:使物体完全浸没入液体中,计算出其受的浮力,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判断其浮沉,若F浮> G ,则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若F浮= G(可以浸没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则悬浮;若F浮< G(最后沉底,此时F浮=G-N支持),则下沉;②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通过比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若ρ物>ρ液,则其重力大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力即完全浸没时的浮力,物体下沉;若ρ物=ρ液,则物体的重力等于同体积液体的重力即完全浸没时的浮力,物体悬浮;若ρ物<ρ液,则其重力小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力即完全浸没时的浮力,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或液体的密度:1.对于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F浮= ρ液gV排,重力G物=ρ物gV排,因F浮≈G物,只要知道V排与V物的关系和ρ液(或ρ物)就可求出ρ物(或ρ液)。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填空式)(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填空式)(含答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第一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2、小石块、回形针、橡皮在水中要( 沉)。

泡沫塑料块、蜡烛、萝卜在水中要( 浮)。

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把橡皮切成小块、把几个回形针穿起来在水中还是要( 沉)到水底,把萝卜切成小块还是( 浮)在水面上。

第二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 质量)和( 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同样重量的物体,可以改变它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的状态。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6、潜艇在水中既能上浮也能下沉,当往压载舱里住满海水后,潜艇会(下浮)。

7、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轮船会(浮起来)一些,(选填“浮起来”或“沉下去”)第三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轮船在水中排开水的重量叫做轮船的(排水量)。

2、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同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它的沉浮状态(不变)。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6、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7、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相同),因为它们排开的水量相同。

第四节造一艘小船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

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

五下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朱信豹

五下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朱信豹
重和大 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 况不变,那为什么铁块在 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 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物体在水 中的沉浮与什 么因素有关呢? 怎么样才 能控制物体在 水中的沉浮呢? 鱼是怎么 控制在水中的 深浅位置的?
你简直就是一个 “十万个为什么”!这 么多问题一下子我可回 答不了!建议你去网上 搜索吧,对了,找到答 案后别忘记告诉我呀, 有些问题连我都不知道 怎以回事呢! 好了,今天就学到 这儿吧,再见!
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沉和浮
公园巷小学 朱信豹
一.观察物体的沉与浮
• 把石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 沉浮情况。 你知道应该
怎样把物体放入 水里吗? 左边两种放 置方法,你认为 哪种更科学呢?
A。把物体轻轻放在水面上 B。把物体轻轻放入水里
一.观察物体的沉与浮
哇噻~!做 实验咯!! 让我好好 想想哈…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 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 中的沉浮情况会改变吗?
• 实验结论: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同时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 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变。
问的好!想 知道吗?不着急, 我们先来看一段 实验录像,然后 再来讨论。
• 判断物体在水中沉与浮的标准:
物体在水底 是沉,在水面是 浮,那如果物体 不浮在水面,也 不沉到水底,叫 什么呀?


悬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物体 预测 理由 结果
例:橡皮 例:石头
浮 沉
轻 重
沉 沉
准备好自己感兴 你的预测与实验 结果相比较,预测正 趣的物体 ,先预测 确的有哪些,预测不 物体在水是沉还是浮, 正确的有哪些? 再 说说预测的理由, 整理自己的预测 最后 把它们放入水 理由,想一想物体的 里观察。 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 有关?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课题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时1课时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简析】《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沉和浮”单元的第一课,属于一节实验探究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物体沉和浮这种常见现象的起始课。

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在观察研究活动中,扭转学生思维中的一种错误的感性认识——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

通过实验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和重量,它的沉浮状况不变。

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新的问题——物体的沉浮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以此疑问为导向,引向本单元的后面几节课的学习,最终指向影响物体沉浮本质原因这一核心思想。

因此,这一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单元的教学能否顺利完成,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方面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生分析】“沉和浮”是学生在生活中亲眼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他们对于“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既是熟悉的,又是抽象的概念。

“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这是学生所熟悉的,但“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更是抽象的。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我认为需要适当的调整教材,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经历“问题——猜测——验证——结论”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整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小石块、回形针、胡萝卜等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白萝卜等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经历“问题——猜测——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2、学会对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进行切分和叠加,并研究它们的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的实验中,经历一个对原有认知进行自我否定、修正,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的的过程。

沉浮的原理

沉浮的原理

沉浮的原理沉浮,是物体在液体中上下浮动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游泳时身体在水中的浮沉、船只在海面上的漂浮等。

这些现象都可以通过沉浮的原理来解释。

沉浮的原理主要是由物体的密度和浮力共同决定的。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而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支持力。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会上浮。

这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所产生的。

液体对物体的压力是由于液体的重力和液体分子的碰撞所产生的。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分子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压力,这就是浮力。

而这个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移有关,也就是说,当物体下沉时,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会增大,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当物体上浮时,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会减小,从而产生一个向下的浮力。

除了密度和浮力之外,物体的形状也会影响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

比如,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在液体中可能会产生不规则的浮力分布,从而导致物体的不稳定浮动。

而一个形状规则的物体则会受到均匀的浮力分布,从而保持稳定的浮动状态。

总的来说,沉浮的原理是由物体的密度、浮力和形状共同决定的。

当我们理解了这些原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沉浮现象,比如设计船只的结构、制定游泳姿势等。

同时,通过对沉浮原理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比如大气中的气团上升和下沉、地壳板块的运动等。

因此,沉浮的原理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我们认识自然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2)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2)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初步经历通过改变物体体积和重量进行归因研究的活动过程。

【教具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苹果1个,玻璃珠1粒、木块一块。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实验二:水槽、苹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小组实验三:水槽、回形针6枚、木块4块、透明胶、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回答。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师:播放视频,暂停后问:聪明的孩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把球取出来吗?生:思考、讨论交流。

师:指生回答。

师:这个方法好不好?生:好师:你的办法真不错,我们一起来看看文彦博想出的办法是怎样的呢?师继续播放视频,结束后表扬学生。

师:如果那个小朋友掉进树洞的是铅球,还能用这种方法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生:因为铅球浮不起来。

师:你们说得很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问题。

板书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过渡: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你们认为物体怎样才算沉,怎么才算浮呢?生1:我认为物体在水面上的是浮,物体在水底的是沉。

生2:我认为……师:我们来看看科学的界定标准是这样的:物体在水中碰到容器底部的现象叫“沉”;不接触容器底部的现象叫“浮”。

板书:容器底部过渡:我们现在明白了什么是沉?什么是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几个物体。

科五下册1.1A《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时一 2012-2-10

科五下册1.1A《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时一 2012-2-10

同学要记清,发言仔细听。
实验轻声做,科学动脑筋。
记录要真实,合作很要紧。
材料保管好,我们最文明。
我能用各种方法描述我们的观察发现。

我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并仔细思考。
我能回答同学的询问和质疑。
先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说说预测的理由,再把它放到水中观察。
小石头 泡沫 塑料块 回形针 蜡烛 带盖的空瓶 萝卜 橡皮
我们的 方法 这是 改变物体重量 改变物体 浸在水中 的大小 这是与 哈哈,表格 其他物体结合 里没列出来
橡皮泥
小木块 石头 乒乓球 玻璃瓶
预测
理由 结果
根据我们刚才实验中六个物体的沉浮情况,
来看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
先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说说预测的理由,再把它放到水中观察。
小石头 泡沫 塑料块 回形针 蜡烛 带盖的空瓶 萝卜 橡皮
预测
理由 结果
我们是根据 我认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
猜测的, 有关?
按轻重顺序排列
从水中取出这个物体放在另一边, 同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 再取另一个物体进行检测。 把沉的物体放成一堆,把浮的物体 放成一堆。
实验时间: 2分钟。
请遵守《我们的声明》。 请保持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别忘了把结果填到《实验汇报单》里。
音乐响,我们开始。 音乐停,我们马上结束实验。 有什么问题,请轻轻地告诉老师。
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我们还
知道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的现象?
比如:
1、重量 2、大小
3、材料 4、形状
根据我们刚才实验中七个物体的 沉浮情况,来看看物体在水中的 沉浮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吗?
我们按照大小顺序来排练,比较一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科版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科学探究目标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我们需要一定的操作规范,判断标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完成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实验。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水槽1个,罐头瓶盖1个。

分组实验一:水槽1个,材料7种(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萝卜和橡皮),实验记录表。

分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5枚,木块3块,透明胶带,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设定标准(预设5分钟)[实验材料:水槽、罐头瓶盖]1.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沉与浮》单元学习,我这里有一个铁质的罐头瓶盖,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猜测浮后放入水中或猜测沉后放在水面。

)2.同样一个物体放入水中却有不同的结果,到底算沉还是浮呢?我们需要有一个操作的标准,我们需要拿着物体在水中间再放手,放手后物体碰到容器底部为沉,可以用“↓”表示;放手后漂在水面的为浮,可以用“↑”表示。

(板书:沉↓水底浮↑水面)3.如果有一个物体被轻轻放入水中,既没有碰到底部,也没有漂在水面,只是停在水的中间,我们应该如何判断?4.为了方便研究,我们需要统一标准,我们规定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在水中间的都属于浮。

(板书:水中)5.标准确定了,我们就可以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揭示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二、科学探索:物体的沉浮(预设32分钟)(一)探究活动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预设14分钟)[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萝卜和橡皮]1.出示材料,学生说说材料名称。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浮沉现象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实验室中的常见现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触及到的物理现象。

本文将通过几个简单的科学实验来探索物体的浮沉现象。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浮沉原理,并了解到背后的科学道理。

实验一: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材料:一杯水、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如石头、塑料球等)步骤:1. 准备一杯水,将水倒满杯子。

2. 选择一个物体,轻轻将其放入杯中观察其现象。

3. 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现象。

4. 分析不同物体的浮沉原因。

实验二:浸泡物体的浮沉现象材料:一个小容器、水、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钢球等)步骤:1. 准备一个小容器,倒入适量的水。

2. 将一个木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3. 将一个钢球放入容器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4. 分析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原因。

实验三:浮力的浮沉现象材料:一个透明容器、水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倒入适量的水。

2. 将一个空的容器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3. 将一个用水填满的容器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4. 分析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实验四:测量物体密度的浮沉现象材料:一个测量皿、水、不同物体步骤:1. 准备一个测量皿,倒入适量的水。

2. 选择一个物体并测量其质量。

3. 将该物体放入水中,记录物体完全浸入水中的体积。

4. 计算物体的密度。

5. 重复以上步骤,测试其他物体的密度,并进行比较。

通过以上实验的探索,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原理是由浮力和物体自身的重力决定的。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反之则沉于液体底部。

2.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主要原因,它是由液体对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施加的压力不平衡而产生的。

3. 物体的密度与其浮沉状态息息相关,密度越大,物体沉得越深;密度越小,物体浮得越高。

4. 物体的形状和材质也会对浮沉现象产生影响,同等密度的物体,形状越大、表面积越大的物体浮得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轻重顺序排列
根据我们刚才实验中六个 物体的沉浮情况,来看看物 物体的沉浮情况 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 大 小有关吗?
按大小顺序排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 把物体放在水中,观察物 体是沉还是浮。
实验方法和过程
取一个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沉浮,从水 中取出这个物体放在另一边,同时把实 验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 再取另一个物体进行检测。 把沉的物体放成一堆,把浮的物体放成 一堆。 实验时间:2分钟。
根据我们刚才实验中六 个物体的沉浮情况,来看看 个物体的沉浮情况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 轻重有关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