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上册 第六单元《说唱童谣》单元教案 苏少版ok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复习说唱童谣.doc

第六单元复习说唱童谣.doc

国标本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课题第六单元说唱童谣主备人陶丽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能用认识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4.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 sol、 la 、 mi、 re 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指导学生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童》《牧童谣》,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

1.尝试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探索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能用自制打击乐器奏出以×—、×、×构成的短小节奏型,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之中。

2.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 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电子琴、电脑等。

4课时第一课时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第六单元 活动 童谣说唱会》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活动 童谣说唱会》教学设计

《活动童谣说唱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童谣,了解并熟悉童谣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童谣说唱活动,增强学生的自大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童谣的节奏和韵律,能够正确地演唱童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大心,让他们敢于在众人面前表演。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歌曲童谣,以及相关的音乐器械(如打击乐器)。

2. 制作教学课件,包含童谣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

3. 安排活动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表演和交流。

4. 邀请一些学生家长参与活动,增加家长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关注和支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些经典的童谣音乐,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听过的童谣。

然后,教师简单介绍童谣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本次活动的主题。

2. 节奏感知:教师播放一些节奏鲜明的童谣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童谣的节奏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感知节奏,增强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3. 歌曲学唱:教师传授本次活动中的一首童谣,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和欢快的情绪演唱。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模仿、分组演唱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砚习一首童谣。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演唱水平。

教师可以在过程中给予指导。

5. 展示表演:各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效果,表演自己学习的童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增强表演的趣味性。

学生可以互相评判、打分,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6.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童谣和表演过程,鼓励学生继续热爱音乐、热爱童谣。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在本次活动中学习到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应用到平时生活中,如与朋友玩耍时可以一起唱歌跳舞,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

五、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本次活动中学习的童谣改编成新的歌曲,并尝试演唱给家人听,增强家庭音乐氛围。

说唱童谣 音乐教案

说唱童谣 音乐教案

说唱童谣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说唱童谣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说唱童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说唱童谣的概念,介绍说唱童谣在音乐中的作用和特点。

- 播放一段经典的说唱童谣,让学生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2. 学习说唱童谣(15分钟)- 选择一首简单的说唱童谣,如《小兔子乖乖》。

- 分段教学,先教唱歌词,然后教说唱部分。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熟悉歌曲的节奏和发音。

3. 创作说唱童谣(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创作一首自己的说唱童谣。

-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如动物、家庭、友谊等。

- 学生可以根据主题编写歌词和说唱部分,并确定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4. 音乐表演(15分钟)- 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的说唱童谣后,进行音乐表演。

-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位作为主唱,其他成员负责合唱和说唱部分。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演能力。

5. 总结(5分钟)-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说唱童谣的理解和感受。

- 强调说唱童谣对于培养语言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的音乐形式。

教学资源:- 说唱童谣音乐录音- 《小兔子乖乖》歌词- 小组创作歌词和说唱部分的纸和笔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评估学生对说唱童谣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评估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的合作和表演能力。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更复杂的说唱童谣,加入更多的音乐元素。

-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经典的说唱童谣,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说唱童谣作品。

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案

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案

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教学内容:1、唱:《快乐的音乐娃》《小手拉小手》、《玩具进行曲》、2、听:《玩具兵进行曲》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快乐的小舞曲》走各种队形4、拓展:文明礼貌习惯、感受常见的进行曲教学目标:1、体验踏上人生第一起跑线的新鲜感和幸福感,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并能以愉悦的情绪学习音乐。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并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取和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的对音乐的爱好。

并能用“手拉手”的身体语言更好的表现音乐的情绪。

3、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整齐的演唱并背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整齐的开始结束,随着歌曲和乐曲走一走,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4、能认识课本中的几种学习音乐的标志。

教学重、难点:1、在音乐声中让儿童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儿童和老师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2、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培养良好的演唱、听赏音乐的习惯。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等。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快乐的音乐娃》;动《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学目标:1、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流,乐于参与《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快乐的音乐娃》,能准确跟前奏和结束演唱,能用简单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绪3、以音乐的方式做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在音乐声中让儿童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儿童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和“大家”成为好朋友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音乐活动,鼓励学生表现音乐,引导学生喜爱音乐,音乐课,初步培养演唱、听赏的良好音乐习惯。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小学生和小朋友有什么不同?2、是啊,我们长大了,我们会学习许多本领,会人事许多新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位音乐娃娃,可是他在哪里呢?谁是音乐娃娃?你听!3、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快乐的音乐娃》的旋律,并说说对音乐的喜爱与了解。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单元《说唱童谣 (捏面人)》教学设计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单元《说唱童谣 (捏面人)》教学设计

《说唱童谣捏面人》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熟练地说唱童谣《捏面人》。

2、通过欣赏、学唱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到河南豫剧的风格,并热爱河南豫剧风格的地方戏。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地说唱童谣《捏面人》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生谈话,引出游戏名字《拉大锯》。

师:小朋友们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今天的课上呀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拉大锯。

2、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师:不过在玩游戏之前老师要请来一个小指挥,这是……响板,当小指挥发出xx x的节奏时,就是请我们变换坐姿,快速面对面坐好。

再次发出xx x的节奏时,就回到原来的坐姿。

3、学生游戏《拉大锯》师:听,小指挥发出命令了,请你们面对面坐好,一位同学手心朝下,一位同学手心朝上,自由地玩一玩拉大锯,并想一想我们怎样把它拉的又快乐又整齐呢?生:师:xx x坐回来,我刚才看到这两位小朋友拉得不错,请你们来说说看有什么诀窍可以拉得更整齐、更协调呢?师:你们听她俩好像在说些什么,也就是说她们拉的时候是有口令的。

4、教师播放《拉大锯》的声音,并且多媒体展示ga zi ga zi 师:生活当中我们拉大锯发出的ga zi ga zi的声音是不好听的,但我相信小朋友能说好听。

响板伴奏学生读。

5、学生边念ga zi ga zi 边玩拉大锯的游戏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拉得也很整齐。

6、教师多媒体展示《拉大锯》的儿歌师:拉大锯这个游戏是老人带着孩子一边乘凉一边玩,一边念念有词的,如果光是gazigazi的就没啥意思了,看,我们可以念这样的儿歌。

7、学生随着老师的圆舞板轻声朗读儿歌。

师:有的格子一个字,有的格子两个字,我们先轻轻地放在心里念一遍,伴着响板伴奏念出声音……读着儿歌。

8、教师纠正学生的声音。

9、分组念《拉大锯》的游戏,一组念儿歌,另一组念ga zi ga zi ,并交换。

10、同桌之间配合玩《拉大锯》的游戏。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6说唱童谣》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6说唱童谣》课件

• • • • • •
反拿看下夹吃 被起见了着汽 砖狗一皮火水 头来个包车, 咬砍人往上喝 一砖咬北皮面 口头狗走包包 。,,,,,
吃童 汽谣 水说 ,唱 喝: 面 包
小接姥拉 童
外闺姥大 孙女家锯

子,,, 说
也请唱扯 要女大大 去婿戏锯
唱 :
。,。, 拉


童谣说唱:三岁的娃娃穿红鞋
头着图学起跑背老扭三
童谣说:好行为 早养成
• 惜粮食 不乱倒 节水电 俭朴好 有杂物 不乱抛 室内外 勤打扫 勤换衣 常洗澡 剪指甲 讲仪表 不挑吃 营养好 拒零食 懂环保 好行为 早养成 有教养 益终身
童谣说唱:小珍子,卷袖子
• 小珍子,卷袖子, • 帮助妈妈扫屋子。 • 擦桌子,擦椅子, • 拖得地板像镜子, • 照出一个好孩子。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童谣说唱
童谣说唱:野牵牛
野牵牛,爬高楼; 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 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 躺在地上吹喇叭; 嘀嘀嗒!嘀嘀嗒!
童谣说唱:凤凰山上凤凰台
凤凰山上凤花香, 凤凰台上落凤凰, 红凤凰,粉凤凰, 粉红凤凰黄凤凰。
童谣说唱:小小鸟,要保护
• 小小鸟,要保护。 能吃虫,能治树。 如有虫,庄稼坏。 树没有,氧气没 所以要保护。
头着图学起跑着师扭岁
大火书文不不书讲歪的
奔了馆化来了包课歪娃
头,,,,,往他的娃
。火管画来了家睡去穿
火管画来了跑觉上红
车不图上不。,学鞋
头着画学起
,,
,,。,,
童谣说唱:小脏手

小脏手,长指甲
• 指甲长长不剪掉,
• 又像小猫又像豹,
• 小手伸给奶奶瞧,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说唱童谣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说唱童谣

说唱童谣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童谣诵读《拉大锯》、欣赏歌曲《天黑黑》
学唱:《牧童》。

二、教学目标;
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天黑黑》,并能用声势进行简单的即性伴奏。

三、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游戏,学生能准确的感受音乐中音的长短变化。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反应能力。

五、教学准备:
道具、配套课件与课本、配套磁带。

说唱童谣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听:《捏面人》动:《捏面人》。

二、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民间文化“捏面人”,为祖国拥有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三、教学重点:
能根据曲中的形象自然的融入表演。

四、教学难点;
能根据指定节奏自己创编歌词。

五、教学准备:
配套课件与课本、图片、打击乐器、制乐器的废旧物品。

说唱童谣
第六单元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念童谣《颠倒歌》。

唱:《牧童谣》。

二、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ti ti 、ta和ta—a的用法及念法。

三、教学重点:
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它们产生兴趣。

四、教学难点;
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配套课件与课本、图片、小黑板。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说唱童谣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学习歌曲《牧童》。

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牧童》。

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三角铁等等。

预习要求: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和《牧童》。

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

(唱游为主)二、新课学习: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句的位置。

)4)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铁随乐曲进行伴奏)3、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1)初听前,与学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后(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

(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

再分组表演。

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少版小学音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单元第六单元说唱童谣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1.听:《捏面人》2.动:我的创编《捏面人》教学目标1.学习带有地方色彩的说唱歌曲《捏面人》,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2.新《捏面人》的创编重难点1.在童谣的表演活动中,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

2.新《捏面人》的创编教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谈话导入师:有个老爷爷特别喜欢捏面人,他捏的面人可好看了。

瞧!这是谁啊?(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师:(课件)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捏的什么呀?模仿老师的声音和动作演一演引导学生用节奏念童谣“你说是啥就是啥!”二、新课教学1.随音乐节奏念一念(课件)师问:捏一个唐僧干什么?学生答:捏一个唐僧骑白龙马师问:捏一个猪八戒干什么?生回答: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师问:捏一个沙和尚干什么?学生回答:捏一个沙和尚挑箩筐师问:捏一个孙悟空干什么?学生回答:捏一个孙悟空把妖怪打2.师引导学生完整说一遍师:捏面人的老爷爷真是本领大,真的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听童声独唱歌曲《捏面人》教学过程提问:你听到什么了?师生交流你还听到什么呢?你们仔细听听!4.师再次播放录音提问:你们仔细听听,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呢?学生回答,让学生学一学。

交流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

看视频豫剧《花木兰》片段,感受豫剧特点。

5.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最后一句)6.学生模仿老师的声音和动作唱一唱、演一演师:最后一句有浓浓的河南豫剧的特点。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

7.师范唱学生跟唱师:谁来说说这首歌与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师小结:这种既有说又有唱的歌曲叫说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再把这首说唱歌曲练习一下。

8.欣赏视频《捏面人》学生边看边随音乐演唱表演四、我的创编《捏面人》师:你想让捏面人的老爷爷给你捏个什么呢?能按节奏说一说吗?1.生创编说一说2.练习两种乐器的演奏3.合着打击乐器的伴奏创编新《捏面人》教学反思单元第六单元说唱童谣课时安排第三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1.唱:《牧童谣》2.听:《天黑黑》3.认:ti ti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并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的采用连贯成轻快的声音演唱2、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组成的节奏型,感受《天黑黑》不同的地方色彩重难点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和表现歌曲的韵律2.模唱l 、S、m、r旋律,逐步培养相对音高的概念教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师生问好二、欣赏《天黑黑》导入:说一说老爷爷和老奶奶因烧鱼而争执,结果打破锅鼎的故事,引出《天黑黑》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体会阿公的辛苦。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说唱童谣 第3课时 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说唱童谣 第3课时 苏少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学唱中比较音的高低,巩固前面的学习内容。

2.能熟练、自然地演唱歌曲《牧童》
教学重难点:
各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生练习。

设计的练习简单,并且由低到高,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二、歌曲新授《牧童》
1.“念”的练习。

出示节奏谱(多媒体展示)
念准二分、四分、八分音符节奏。

念熟后让学生假装甩着羊鞭,自得地呼喊着“哟啰啰啰”。

2.按照节奏念歌词。

3.听赏录音一遍,学生用肢体语言感受,跟着节拍随意做动作。

4.跟着钢琴唱,练习数遍。

5.完整地演唱歌曲数遍。

6.用肢体动作表示音的高低。

用动作表示出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最后一个音高低的不同,用体态表现出第三和第四乐句音高的走向。

7.请个别学生上台演唱。

表扬唱的好的小朋友。

对于胆小的小朋友多鼓励他们上台,尽可能做到大方的演唱。

三、进行歌表演
1.学生自己创编动作,把表演得好的小朋友的动作采纳,教师做组合,学生跟着表演。

2.个别学生上台做领头表演。

四、童谣诵读
1.观察格子里的个数,按照节奏来念。

2.在念准的基础上开展拉大锯游戏。

两人一组对面做,双手拉在一起,一拍倒向一个人的方向,第二拍倒向另一边。

以“ga zi ga zi”为节奏号令。

注意学生掌握节奏。

五、教学反思:。

苏少版音乐一上第六单元牧童谣-教案

苏少版音乐一上第六单元牧童谣-教案

苏少版音乐一上第六单元牧童谣-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童谣》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选自苏少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牧童在田野间的快乐生活,歌曲节奏轻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丽,体验到牧童的快乐生活,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音乐,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集中力、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牧童谣》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听力,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牧童谣》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采用趣味性强的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听力。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牧童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含有歌曲歌词、图片、动画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乐素材:其他版本的《牧童谣》音频文件。

4.练习册:为学生提供歌曲练习的纸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田园风光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大自然,激发他们对牧童谣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牧童谣》,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一年级音乐上册 第六单元 说唱童谣课件 苏少版

一年级音乐上册 第六单元 说唱童谣课件 苏少版
这两首歌都用了 (ta) (ti ti)和 (ta-a)的节奏来表现, 在演唱前可以先按节奏念念歌词,演唱中要注意唱准确。在接 口唱活动中,注意比较音高的变化,跟着琴声把s l m r这几 个音模唱准。
返回
主页
关闭
总听唱 动 奏
童谣诵读《拉大锯》随着“ga zi ga zi ”的节奏玩
“拉大锯”的游戏多么有趣啊!还可以边玩边说《拉大锯》 的童谣。如果你们能分工合作,一个念“ga zi”,一个说 童谣,动作和声音能协调好,那你们就是最棒的了!
活动1 2 3 4 5
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
返回
主页
关闭
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睛看花,
捏的什么呀?捏的什么呀?
你说是啥就 是 啥~~~~~
唱一唱,动一动, 从这句中能听出哪里的地方特色?
答案
活动1 2 3 4 5
返回
主页
关闭
返回活动4
活动1 2 3 4 5 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 返回 主页 关闭 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睛看花, 捏的什么呀?捏的什么呀? 你说是啥就 是 啥~~~~~
返回
主页
关闭


声 齐 唱
史 莉
)词

活动1 2 3 4 5
活动1 2 3 4 5
返回
主页
关闭
捏捏捏捏的你捏出面一什说一来人个么是个的的孙呀啥唐猪沙面老悟?就憎八和人爷空捏是骑戒尚把爷把的啥白吃挑眼本妖什~龙西箩睛~领怪么~马瓜筐看大~打呀花~?
活动1 2 3 4 5
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
返回
拉大 锯,扯大 锯, 姥姥 门前 看大 戏,
宝莲 灯,西游 记, 咱们 一块 去看 戏。
返回
主页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一年级上册《说唱童谣动:童谣诵读(拉大锯)我的编创(捏面人)》优质课教案D001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一年级上册《说唱童谣动:童谣诵读(拉大锯)我的编创(捏面人)》优质课教案D001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一年级上册《说唱童谣动:童谣诵读(拉大锯)我的编创(捏面人)》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
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说唱童谣》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初步感悟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律动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3,技能目标: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有童谣相伴,孩子们乐于把这些童谣挂在嘴边,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歌谣,符合孩子的心理,乐于被孩子接受
教学重难点:节奏训练,童谣编创。

教学过程: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做拉大锯。

在拉大锯之前,张老师要请来一个小指挥。

这个小指挥的名字就叫做圆古板。

当你听到圆古板发出这样的声音的时候,就请你们变换坐姿,面对面做好,准备拉大锯。

听:这个时候你们就可以变换坐姿了。

面对面来坐。

两只手一个人手心朝上,另一个人手心朝下,将手勾在一起。

如果再次听到响板的声音,就请你们按原来的坐姿坐好,你明白了吗?
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玩一玩,怎么样做才可以跟你的小伙伴拉的又快乐又有趣。

(圆古板)
试一试吧,拉一拉吧。

圆古板。

我刚才看到这两个小朋友拉的不错,让他们来为我们示范一下。

我们平时在听到拉锯子的时候会听到怎么样的声音?
出示图谱。

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说唱童谣》课件

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说唱童谣》课件
惩罚自 己。21. 6.3021. 6.3020: 27:5520 :27:55J une 30,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6 月30日 星期三 下午8 时27分5 5秒20: 27:5521 .6.30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6月 下午8 时27分2 1.6.302 0:27June 30,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6 月30日 星期三 8时27 分55秒2 0:27:55 30 June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8时27 分55秒 下午8 时27分2 0:27:55 21.6.30
8
随着音乐节奏念一念
9
牧童遥
10
1.拍一拍下面的节奏,再模仿老师的声音唱 一唱。
11
2.念一念、拍一拍童谣《颠倒歌》。
12
谢 谢
13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20.6.286.28.202020:1120:11:15Jun-2020:11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20:116.28.202020:116.28.202020:1120:11:156.28.202020:116.28.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6.28.20206.28.202020:1120:1120:11:1520:11:15 5、三军可夺帅也。Sunday, June 28, 2020June 20Sunday, June 28, 20206/28/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8时11分8时11分28-Jun-206.28.2020 7、人生就是学校。20.6.2820.6.2820.6.28。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20:1120:11:156.28.2020Sunday, June 28, 2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主旋律)
配乐朗诵: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牧笛的小孩儿赶着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鲜嫩的青草,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牧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指名学生回答:
3.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4.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尝试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探索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能用自制打击乐器奏出以×—、×、×构成的短小节奏型,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之中。
2.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教学准备
电子琴、电脑等。
课时安排
4课时
(5)合作按节奏读一读儿歌。
4.学唱歌词。
(1)听琴哼唱旋律。
学生设计不同的单音哼唱旋律。
(2)听琴学唱。
师:你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名学生解决问题或听范唱后再解决。
(3)学生齐唱。
师: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结束句?当小羊儿吃的饱饱的回家去时,它们的声音会离我们越来越——(生:远),那我们唱的声音就要越来越——(生:弱或小)
3.相互交流,师小结。出示歌词,简介歌曲。
4.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
5、你觉得歌曲中最有意思的是哪一段,一起跟着录音哼唱。
6、再听歌曲,角色扮演。
五、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4.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点题:师——猜猜看,小羊儿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3)出示课题——牧童
二、学唱歌曲《牧童》。
1.听录音范读儿歌。
2.教师听录音伴奏按节奏范读
3.变换形式读儿歌。
(1)师:你们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
2. 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四拍子);能用认识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歌声律动互相问好!
(音乐《两只老虎》)
二、复习歌曲《牧童》。
1.跟音乐唱一唱。
2.边唱边加入“咩----”作声势伴奏,唱一唱。
3.分组唱。
(A组唱歌、B组声势伴奏)。
4.合作表演。
(A组唱歌、B组声势伴奏、C组歌表演)。
按照下面的顺序表演。
念——唱——念
学习用整齐的声音念、唱这首歌,加上模拟动作表达“牧童”的快乐心情。
5.同学们想不想唱一唱?好,请学生轻声用“lu”哼唱旋律。
6.加入歌词演唱。
7.解决问题——纠正——演唱巩固。
8.情绪处理: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
9.同学们唱真不错,这位小牧童他只顾着跟我们唱歌,他的牛儿不见了,估计是跑到不远处的山坡上去了。我们一起帮他找一找好吗?
10.感受音高关系,学习“la、sol、mi、re”及手势。
1.初听范唱,请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情绪。
2.介绍歌曲:大家知道这位小牧童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6页,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谣》。
3.复听范唱,请同学们“跟我做”。随老师打强弱拍(拍手、握拳、拍腿、握拳)感受四拍子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4.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了。看看那位同学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大家给老师打节拍好吗?
2.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3.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
4、模仿马的动作。
结束: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在《牧童》的悠扬笛声中赶着自己的小羊、小牛儿回家——出教室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 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1)画出山坡,学手势。来到山坡发现的牛儿的脚印,我们一起找找看:
55556——上山坡;
教学重点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指导学生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童》《牧童谣》,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
4.合作表演。
四、拓展。
1、歌曲出处、简介
师:小牧童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我们今天学的《牧童》是哪里的民歌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介绍江苏:地处我国的华东地区,那里土壤肥沃,被称为鱼米之乡
3、其他民族的放牧情况
师:你还知道其他地方或民族的有关放牧等情况吗?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人主要吃奶制食品、牛肉和面食,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诚实,特别尊重长辈。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独有的乐器马头琴相当出名。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音乐一起演唱京剧《脸谱歌》进教室。
1.师: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啊?生:京剧。
2.师:那你们知道京剧是什么地方的吗?生:北京。
二、出示捏面人老爷爷图片,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就从北京请来了一位老爷爷,看看他在干什么?他会捏些什么呢?
2.观看视频《捏面人》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老爷爷本领真大,捏了这么多面人,把我们的眼睛都看的怎样了啊?生:眼睛都花了。
三、欣赏《捏面人》。
1.导入:捏面人的老爷爷真历害,人们把他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听,思考这首歌哪些地方唱,哪些地方念?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出示歌词。
2.再听音乐,随音乐伴奏念一念,唱一唱,演一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 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能用认识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边模仿拉大锯的声音,边和同伴游戏。
分别扮演奶奶和小孙女,双手相拉,边念儿歌边做一拉一送拉大锯的动作。
拉大

扯大
锯,
姥姥
门前
看大
戏:
宝莲

西游
记,
咱们
一块
去看
戏。
ga
zi
ga
zi
ga
zi
ga
zi
四、欣赏《天黑黑》。
1.爷爷奶奶的儿歌小朋友玩得开心吗?你们知道台湾小朋友唱什么儿歌吗?想不想去听听?
2.初听歌曲,听一听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跟节奏读歌词,并演一演。
(2)随音乐哼唱表演。
(3)师:你们觉得,这首歌哪一句像唱大戏的感觉?从这句中能听出哪里的地方特色?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5)拓展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体会豫剧特色和河南方言特点。
(6)反复演唱“你说是啥就是啥”乐句,体会豫剧特色。
3.综合欣赏。
听听、唱唱、念念、动动
四、拓展——童谣集锦。
1.欣赏童谣组合。
《颠倒谣》、《板凳绑扁担》、《小兔子乖乖》、《不倒翁》、《数鸭子》、《闪烁的小星》等。
2.唱唱念念,你觉得童谣有什么特点?
3.交流小结,了解童谣。
一是语言平白易懂、二是声韵自然活泼、三是句式短小生动、四是情意俏皮有趣、五是唱念相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说唱童谣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