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山区高速公路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山区高速公路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工程概述山区高速公路特大桥工程是指位于山区地形复杂、地势陡峭的地区建设的特大桥梁工程。
这种工程通常遭受风力、地震、水力等自然力的影响较大,同时在地质勘察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地层稳定性以及局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二、地质勘察内容1.地区地势与地貌特征:通过现场地形测量和地貌观察,分析山区地势起伏、地形特征以及地貌演变规律。
特别要注意有关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
2.地质构造:对地区的构造形态、构造裂隙、褶皱及断裂等进行调查与研究,以推断地层变形和稳定情况。
3.地层岩性及地层厚度:对地质剖面进行详细测定,分析各种地层的岩性特征,确定地层的厚度以便计算桥梁基础的强度。
4.水文地质:对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包括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降水量等。
5.工程地质灾害状况:如果地区常发生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需要详细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6.岩土工程性质:对钻孔取样的岩土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参数,为进行岩土工程设计提供数据。
三、地质勘察结果与建议1.根据所获得的地质勘察数据,分析山区特大桥的地质条件,并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
结合地层岩性和地方气候条件,对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设计和建议。
2.根据得到的地层厚度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数据,计算特大桥桥墩的最佳基础形式,提出桩基础或扩底基础等合理的建议。
3.结合地区的地下水位及水文地质情况,提出特大桥梁的排水方案和基础防水方案。
4.根据岩土工程性质测试数据,提供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法和基础处理方法,并对填土的工艺和材料进行建议。
5.综合分析地质勘察结果,提出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特大桥工程的安全施工。
四、总结山区高速公路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是保证工程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
通过充分的地质勘察和数据分析,可以准确评估地质问题、灾害风险以及工程的可行性。
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Ⅰ、工程概况拟建xx特大桥位于xx之间,拟建桥梁为横跨国道和河而设,大桥分左右两线,左线起止点里程桩号为ZK0+895.226~ZK1+785,桥全长916m,中心桩号为ZK0+358,主跨为310m;右线起止点里程桩号为K0+884~K1+785,桥全长916m,中心桩号为K1+358,主跨为310m;上部结构为双塔斜拉桥+装配式连续T梁,桥址区两端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较便利。
我公司于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采用钻探方法对该桥址进行了施工图优化设计阶段的勘察工作,本次勘察共布设钻孔27个(钻孔编号为YQZK1~YQZK21、ZQZK1~ZQZK17,其间的孔号排列不连续)。
并利用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钻孔1个(CQZK102)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察钻孔26个(SQZK116~SQZK152,其间的孔号排列不连续),所完成的外业工作量如下表1:表1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完成工作量汇总表Ⅱ、桥区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桥位区位于xx河两岸侵蚀阶地和两岸的侵蚀、溶蚀重丘-低山地貌,拟建桥梁呈北西-南东走向横跨xx河,桥址处河面宽约200m,该河四季通航,现航道等级为Ⅴ级,拟规划为Ⅲ级;水流方向与桥梁走向基本垂直,设计水流量为30000m3/s,设计水位212.10m,通航水位175.0m。
沿线路轴线地面高程为162.92m~293.00m,相对高差约为130.08m。
桥址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xx河两岸地形陡峭,基岩裸露,自然地面坡角为30°~45°局部达60°,桥址区属侵蚀丘陵-低山地貌单元。
二、气象与水文测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秋雨连绵、冬暖多雾、四季气温变化特征明显。
历年最大风速31.5m/s,平均风速1.4m/s,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2.7℃,平均最高气温34.2℃,最热月平均气温28.6℃,最冷月平均气温7.1℃,最大平均日温差17.6℃(1997年5月1日),年积温6635.3℃,年无霜期331天,年日照131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年平均水气压为17.70kPa。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分析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分析摘要: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和稳定性,是工作人员需要为之努力的目标。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桥梁工程质量,必须在正式施工以前,了解施工区域的岩土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形地貌等,通过行之有效的地质勘察方法获知信息。
文章从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内容入手,对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的要点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地质勘察;钻探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了桥位设计方案和后续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科学,工作人员务必要严格遵守工作规范,根据地质勘察工作的标准流程开展工作,不能为了降低工作压力、缩短工作时间等覆地质勘察的类目等进行人为调整,否则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可能会失去应有的作用[1]。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都存在不足之处亟待解决,采取措施保证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势在必行。
1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概述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地质条件,比如软土及冻土等,这种特殊的地质情况不仅会对公路桥梁的施工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带来一些安全、质量方面的危险。
比如,如果要建设的地区周围地质构造具有陡坡、高边坡等特点,那么公路大桥的基础结构的受力特性就会与预期的不一致,必须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及时发现地质构造风险,从而减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公路桥梁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应包括:首先,查明桥涵部位的岩性、地质构造等,并根据地质情况,对各种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这些资料,判断其能否确保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
第二是对施工场地进行有效的调查,查明地下水位标高、类型等,并据此调整桥涵基础的设计,明确地下水对桥梁工程的侵蚀。
第三,全面分析了边坡和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灾害的程度,从而判断出它对公路桥梁的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拟建项目汝城(赣湘界)至郴州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湖南省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起点位于汝城县热水镇以东湘赣交界的塘口,与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江西省境段相接,向西经汝城县益将、汝城县城南、岭秀、文明镇南、宜章县里田镇、赤石,于铁山里村与京珠高速公路及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湖南省境西段相连,推荐方案路线全长约101.6公里。
本工程于2005年9~10月,配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对项目区采用遥感与工程地质测绘、简易勘探、工程物探、控制性钻探等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于2005年11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
1.2 勘察工作依据、目的、内容1.2.1 工作依据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交通部部颁《公路桥函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4.交通部部颁《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070-2004);5.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 C21-01-2005);6.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交通部部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8.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1—2001);11.《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12.《多道瞬态面波勘查技术规程》(JTG—2004)。
1.2.2 勘察目的、内容对拟建项目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工程地质特征、各工程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控制工程方案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拟定路线走向、桥位、隧址工程方案的比选及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提供地质资料。
其勘察内容包括:1.研究项目区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及其与工程的关系,并作出初步评价;2.对控制路线方案的复杂地形地段,了解地质与不良地质概况,提出路线方案的布设与比选意见;3.对控制路线方案的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地段,了解其类型、性质、范围及其发生和发展情况,评价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防治意见;4.对控制路线方案的特大、大桥桥位,了解其自然与地质条件,提出桥位比选意见;5.对控制路线方案的隧道,了解洞身的围岩级别、地应力分布、水文地质条件、洞口稳定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提出隧道位置的比选意见;6.了解项目区筑路材料的分布、质量、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以及工程用水的水源和水质。
大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市************大桥岩土工程勘察初步资料一、工程概况为改善******市******、******交通运输功能,******市*********有限公司拟进行************跨江大桥的建设,受其委托,我院承担了二标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跨******大桥位于******区******至***区永胜路轴线上。
路线起点为*********街与******交叉口,路线终点为****镇***路,线路基本为南北走向。
该桥位规划方案为以江心岛(狗岛)将河道分为南北两汊,南汊为主航道,北汊主要为泄洪江道,大洪水时江心岛也同时泄洪。
两岸堤距约2100米,其中江心岛宽约1300米;南汊河道顺直,常水位时水面宽约400~500米;北汊弯曲,水面宽约250米。
该标段包括北侧40米连续梁、北汊辅通航孔桥和江心岛40米连续梁三部分,采用预应力连续梁结构,拟采用钻孔桩基础。
为满足施工图阶段的设计要求,针对该项工程的特点结合有关规范,本次勘察主要完成下列几项工作:(1)调查桥位处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
(2)查明工程范围内场地土层性质,地质构造,分布规律,成因类型,稳定性,均匀性等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3)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地基空话承载力。
(4)针对工程范围地层条件,分别提供合理的桩基持力层及计算桩基承载力所需的各项计算参数。
(5)查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类型、埋深、渗流情况,判定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桩身是否具有侵蚀性。
(6)查明桥位处冻土的类别、分布范围、特性和冻土上限深度,评价冻胀对桥梁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的计算参数。
(7)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根据国家批准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和有关的规范,对建筑场地类别进行判定,提出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以及其他的相关地震动参数。
二、勘察方法2.1规范、标准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依据如下规范、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4)《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2)《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2.2勘察方案1、桥函类别根据桥梁的规模和孔跨径以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2.0.7桥梁涵洞分类标准,确定******大桥为特大桥。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地质详细勘探报告

目录一、序言(一)勘探目的与任务(二)勘探依据(三)勘探日期(四)勘探方式及勘探工作量二、自然地理条件(一)线路走向及交通地理位置(二)水文、气象(三)地形、地貌三、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一)区域地质与区域稳定性(二)地层(三)水文地质(四)地震(五)天然建筑材料四、工程地质分区五、沿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一)第四纪活动断裂(二)砂土液化(三)软弱土(四)湿陷性土(五)膨胀土六、工程地质评价(一)线路方案评价(二)路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七、结论及建议青岛—红其拉甫公路鲁冀界至邯郸段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地质详细勘探报告一、序言青岛─红其拉甫公路鲁冀界至邯郸段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横5)的组成部份,也是河北省计划“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主骨架中横6 “鲁冀界(聊城)—邯郸—涉县—冀晋界(长治)”的重要组成部份。
既是晋煤外运的大通道和内陆与沿海联系的大动脉,又是连接邯郸西部各旅游景点及其矿产资源外运的骨干道。
本项目的实施对完善河北乃至全国公路网有着重要意义,将有效带动河北省南部地域的经济发展。
(一)勘探目的与任务本次勘探是在初勘基础上进行的详细勘探,其的目的是为选定工程场地、设计方案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依据。
1.查明设计线路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做出评价。
2.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沿线路基设计,提供必要的岩土工程物理、力学指标。
3.查明沿线路基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深条件,并做出工程地质评价。
4.查明沿线场地的不良地质现象、特殊性岩土的类别、范围、性质,对其危害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治理办法及建议。
5.查明沿线场地的地震大体烈度,并对沿线场地稳定性进行评价。
6.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类别、材料位置、储量和采运条件。
7.提供编制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
(二)勘探依据本次勘探所依据的规范、规程:1.《公路工程地质勘探规范》(JTJ 064-98);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5.《公路土工实验规程》(JTJ 054-93);6.《土工实验方式标准》(GB/T50123—1999);7.《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及有关规范、规程。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及报告编写要点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及报告编写要点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影响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所以应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和路线布设起到控制和重要影响的地质问题,为路线的合理布设提供参考。
2、路基、路堤及路堑的工程地质勘察此段勘察主要影响路基、路面的的设计和施工。
这就需要我们对岩土的地质构造、层理、节理、软弱夹层等进行研究。
另外,岩土的风化程度,地下水情况也是一个重点。
3、支挡、河岸防护工程地质勘察支挡、河岸防护工程的勘察主要考虑边坡的支护、锚固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进行稳定性分析,应做现场和室内强度的试验,保证这些结构的强度和变形都符合要求。
4、桥梁、涵洞工程地质勘察桥涵的勘察中,水的类型、分布、腐蚀性等都很关键;水下地形的起伏、冲刷、淤积也是重点;对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要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桥涵地基的基础形式、埋深;以便做到安全和经济。
5、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在环境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下,隧道更多的出现在路线当中。
隧道的勘察,不仅需要对承载力做出评价,也需要对岩土的围岩类别给出定量的判断。
地下水、岩土体的结构面、初始应力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隧道洞口和洞身的选择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6、沿线设施工程地质勘察这里主要考虑经济的问题;对在工程施工中的筑路材料场地、水源进行筛选,做出最经济的选择。
同时沿线的附属设施的建设本身属于建筑工程的范畴,注意与公路有关规范、法规的区别。
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1、工程地质勘察方案不合理: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制定的勘察大纲,多数项目勘察方案简单、未能针对项目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对项目进行详细规划;采用的勘察方法,存在不合理或欠缺的地方。
如桥梁钻孔布置未考虑到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钻孔数量偏少、位置不合理;高边坡、路堤勘察中对横断面的地质条件变化考虑不足;对活动性断层、地质构造勘察欠缺;隧道勘察中未进行参数测试等等。
2、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针对性不强:勘察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是常见的问题,部分勘察单位仍习惯于“钻探、取样、提承载力”的模式。
高速公路详勘工程地质报告

高速公路详勘工程地质报告
高速大路详勘工程地质报告内容有哪些?
⑴工程地质勘察的依据、目的和要求,以及本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
⑵勘探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征及不良地质现象类别、规模和特征等进行阐述;
⑶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地基基础与边坡稳定性、基础相宜性作出评价;
⑷依据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提出不良地质体对各构造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防止措施;
⑸图表部分应包括:
①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
②不良地质路段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③各工点工程地质平面图。
④各工点工程地质断面图。
⑤各工点工程物探成果解译图。
⑥钻孔(挖探、探槽等)柱状图。
⑦岩土体物理力学测试成果及土工试验汇总表。
⑧各工点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⑨各工点原位测试成果资料。
⑩其他需附的资料及来往函件。
— 1—。
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道路公路(xxxxxx )改建工程⑵《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K1+033.800 小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文字说明(详细工程地质勘察) 1前言1.1拟建工程概况拟建K1+033.800小桥位于新建道路老路段,为现状小桥拆除重建,中心桩号K1+033.8,拟采用跨径1 X13m。
1.2勘察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拟建桥梁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桥梁的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本次勘察的任务如下:(1)查明拟建桥梁场地地形,地貌的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2)查明覆盖层的厚度、土质类型、分布范围、地层结构、密实度和含水状态等;(3)查明基岩的埋深、起伏状态,地层及其岩性组合,岩石的风化程度及节理发育程度;(4)查明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5)查明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的类型、分布及性质;(6)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和环境水的腐蚀性;(7)查明拟建桥梁建筑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评价;(8)对基础选型提出建议。
评价拟建工程适宜的桩基持力层,选择桩型,提供桩基岩土设计参数;提出地基处理与浅基础方案的建议,并提出相应的岩土设计参数。
1.3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3)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4)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5)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6)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 );(7)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1:1000地形图,黄海高程系统。
2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布置情况2.1勘察方法根据本工程特点,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调绘、钻探以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
2.2勘察工作量布置根据拟建桥梁桥型、桥跨和基础型式,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2个,钻孔深度分别为20和30m。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分析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分析摘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就,在此过程中,道路体系基础设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家全面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渐推向边远地区,故而建筑市场上出现了大批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项目,由于全面细致且准确的地质勘察资料,是高速公路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参考与指导依据,因此本文主要开展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研究,以期为促进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水平提高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引言对于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来说,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且极具关键性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专业技术手段,获取和分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区域地质、水文及地形地貌等各方面的详细资料,可以指定针对性设计与施工方案,从而保证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高质高效开展,不过前提是必须确保各项地质勘察数据资料的真实准确性,但是由于地质勘察作业比较繁琐复杂,而且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很有必要详细梳理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以便保证地质勘察高质量开展。
1高速公路施工地质勘察重要性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时,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会影响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常见的不良地质情况主要有冻土、坍塌以及滑坡等,这类地质状况不仅破坏性较强,而且会影响高速公路的施工。
除此以外,由于高速公路施工会横跨较大的范围,不同的区域之间的地貌、水文、地形等条件具有较大差异,路基力学性能差异大,并伴随着较多的高边坡路,很容易导致高速公路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所以在正式进行高速公路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地质勘察,按照高速公路施工的制度以及标准,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进行勘探,包括物探、测绘以及静力触探等技术,以便准确的获取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并根据获取的数据分析施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质情况,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规划时能够及时的进行规避,从而保障高速公路能够高效安全的进行施工。
2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重点2.1 地质勘察前准备工作在对高速公路桥梁工程进行地质勘察之前,需要对施工区域内的情况进行了解,大多是通过地方上查找资料,了解该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状况,通过预测施工时的天气状况,合理的分配地质勘察工作,此外,还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灾害评估,预测出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可能性,2.2 地质勘察外业工作(1)工程地质测绘。
[山西]高速公路特大桥岩土详细勘察报告(CAD图)_secret
![[山西]高速公路特大桥岩土详细勘察报告(CAD图)_secret](https://img.taocdn.com/s3/m/d1e734fa453610661fd9f49f.png)
某特大桥工程地质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某特大桥位于xx省境内,交通便利。
桥中心里程为:DK164+963.23,采用15-32.6m简支梁+2-24.6m简支梁+12-32.6m简支梁+1-24.4m简支梁+34-32.6m 简支梁+1-(32.6+48+32.6)m连续梁+2-32.6m简支梁+2-24.6m简支梁+1-32.6m简支梁+1-24.6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1-24.6m简支梁+30-32.6m简支梁,全长3497.86 m,工点跨越一条既有铁路。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该工点补定测阶段的勘察工作于2010年04月30日开始,2010年06月09日结束,通过地质调查和采用钻探、挖探、原位试验等勘探测试手段,结合室内试验,基本查明桥址区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岩性、构造、地下水分布及岩溶发育等地质情况。
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本桥定测完成钻孔41个,挖探1个;补定测完成钻孔66个。
详细工作量见下表:四、工程地质特征(一)地形地貌桥址区位于河谷阶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1475.63~1512.16m,相对高差36.5m。
(二)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特征依据地质调绘、工程地质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揭示,桥址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黏性土、碎石类土;第四系上更新统洪、风积层(Q3pl+eol)黏性土;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层(Q3pl)碎石类土;第四系中更新统洪、风积层(Q2pl+eol)黏性土;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层(Q2pl)碎石类土;下伏奥陶系中统(O2)石灰岩。
各地层岩性特征、厚度及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柱状图和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详见土工试验报告。
桥址区各地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③4砂质黄土(Q4al+pl 3):浅黄色—褐黄色,硬塑—坚硬,土质均匀,具大孔隙,表层含大量植物根系,分布于桥址区大里程大部分钻孔,层厚0.5~9.2m,Ⅱ级普通土。
特大桥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0204192332

特大桥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一、勘察基本情况我院受XX市XXXX有限公司委托,依据XXXX勘察设计院提出的工程地质勘察要求,于二○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间对XXXX大桥进行了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完成的工作量计有:1、机钻孔63个(利用初勘阶段钻孔10个),总钻探进尺2678.02m;2、1∶2000工程地质测绘1.25km2;3、采取原状土样97组(其中利用初勘阶段试验资料15组)进行土的基本性质试验;4、采取扰动土样27组进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5、采取岩石样25组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标准贯入试验109次、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50m(利用初勘阶段标准贯入试验23次、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0.40m);7、采取地下水样2组及湘江水样1组进行水质简分析试验(该部分均利用工可勘察阶段试验资料);8、勘探点测量63个。
本次勘察所依据的规程、规范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需说明:1、大桥北岸1~5桥墩与南岸14、15、20、22桥墩部位部分桩位由于场地原因无法进行钻探工作,经建设方及设计单位同意,该部分钻孔暂缓钻探,待场地满足钻探条件后再补钻(具体钻孔如下;ZK4、ZK5、ZK6、ZK7、ZK8、ZK9、ZK10、ZK11、ZK28、ZK29、ZK30、ZK31、ZK39、ZK43)。
2、勘探钻孔测量采用XX独立坐标系,黄海高程。
3、本次勘察利用了初勘钻孔初ZK1、初ZK2、初ZK3、初ZK4、初ZK5、初ZK6、初ZK8、初ZK9、初ZK10资料,为便于阅读,本报告将此柱状图一并搜录。
二、桥位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拟建工程位于湖南省XX市,距省会长沙市约,距湘潭市约。
图区地理坐标:东经,北纬。
(二)气象XX市属中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区,受季风强烈影响,季节分明。
秋末至春初,多西北风,盛行寒潮,低温少雨;春末夏初,阴雨连绵,低温潮湿。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学号20090604050128密级公开兰州城市学院本科生考查课论文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辑方法- 1 -学院名称:培黎工程技术学院专业名称:交通运输学生姓名:王旭升指导教师:晏丽琴副教授二○一一年六月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老师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思考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 2 -本人签名:日期:目录第1章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1.1 路线工程地质勘察 (1)2.2 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 (1)1.3 桥涵工程地质勘察 (1)1.4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 3 - (1)1.5 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质勘察 (1)第2章报告的编制程序2.1 外业实物工作量的汇集、检查和统计 (1)2.2 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 (2)2.2 对整个报告进行框架结构规划 (2)2.3 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2)2.4 划分岩土工程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 (2)2.5 编绘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和其他专门图件 (2)2.6 编写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第3章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论述的主要内容3.1工程地质条- 4 -件 (3)3.2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3)3.3结论及建议 (3)3.4附表及附图 (3)第4章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4.1 拟建工程概述 (4)4.2 地质地貌概况 (4)4.3 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4)4.4 地下水简述……………………………………………………- 5 - (5)4.5 其他专门要求 (5)第5章工程地质图表编制要点5.1 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 (5)5.2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5)5.3 钻孔柱状图 (6)5.4 工程地质剖面图 (6)5.7桩基力学参数表 (6)5.6 现场原位测试图件 (7)5.5 土工试验- 6 -成 (7)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 (9)- 7 -摘要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

要 补充 勘察 则非 常困难 。因此 , 监理 的有效 性 和预 对 见 性要求 高 。
( )影 响 因素多 , 险大 。勘 察 对 象主 要在 地表 3 风
1 勘 察 监 理 的 内容
( )勘察 监理 的重点 和难 点在 于 质量 控制 , 1 即保
以下 , 岩土体 多为 非均质 的 , 隐蔽 、 复杂 。山区多变 地 貌 及地 质环 境往往 变 化 很 大而 钻 孔 的 布置 又 受 到 山 地 自然 环境及 沿线 河流 、 水库 、 电力 电讯 设施 的约束 ,
监 理 工 作 在 勘察 质量 控 制 、 度 控 制 、 同管 理 中的 必 要 性 。 进 合 关 键 词 : 区 高速 公 路 ; 察 监 理 ; 工 质量 山 勘 施
中里 分 类 号 : 1 6 ; 4 . ; 1 1 U4 2 3 6U4 2 2U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6 358 (0 8 0 —080 1 7 —7 12 0 }10 4 —3
( )时效 性 强 , 以补 勘 。 由于 山深 林 密 、 2 难 小路 崎 岖及钻 机笨 重进 出场 困难 等的约 束 , 勘察 作业 时 且
间受到严 格 限制 。如果 出现质 量 问题或 异 常现 象 , 需
横, 地质 复杂 ; 由于 大别 山地 质构 造 与 地 形地 貌 特 殊 性, 设计 中多 为特大桥 、 桥和 高架桥 与隧 道相连 , 大 为 使勘 察工 作阶段 的投 资 、 期 、 工 质量 、 同管理 及 安全 合 方 面得到有 效控 制 , 求 达 到优 质 勘察 设 计 水 平 , 力 故 而, 地质勘 察 监 理 工 作 在 安 徽 公 路建 设 中 引 起 了 重 视, 通过实 施 和探索 , 在工作 中取 得 了明显效 果 。
×××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新建铁路**线**至**段初步设计***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K56+744.0)铁道第 * 勘察设计院2006年11月新建铁路**线**至**段初步设计***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中心里程:DK56+744.0)编写:复核:审核:审定:铁道第 * 勘察设计院2006年11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4)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4)四、自然地理概况 (5)(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5)(2)地形地貌 (5)(3)气象特征 (5)(4)地震动参数 (5)五、工程地质特征 (5)(1)地层岩性: (5)(2)地质构造 (6)(3)水文地质特征 (6)(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7)六、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建议: (7)***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工程概况:该桥位于**县**南侧约600m,桥址为跨越**而设,线路从**右岸**隧道出口向左岸横跨**河,河床及漫滩区宽约160m,两岸为黄土斜坡,桥址中心里程为DK56+744.0,起讫里程:DK56+454.28~DK57+033.78,全长600m,孔跨式样为2-32+(48+4×80+48)+3-32m梁桥。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特大桥在2006年9月~12月进行了定测工作,本次勘察根据定测勘察大纲的要求,按照以下原则及要求进行勘查工作。
(一)、勘察基本原则1) 查明桥址区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岸坡稳定性;查明桥址区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2) 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定量评价,提出设计所需的地质参数。
3) 对边坡及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危害程度和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程度做出评价。
(二)、勘察具体要求查明桥址地段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岩土性质、水文地质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地基承载力、侧摩阻力,提供设计地质参数,重点查明不良地质和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的性质、分布及对工程的影响,提出工程措施意见。
桥梁工程地质勘测及地基土质调查试验报告

桥梁工程地址勘测及地基土质调查试验报告第一部分:文字报告部分一、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为了改善交通环境,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拟进行哈尔滨市三环路建设,受其委托,我院承担了三环路-哈阿公路立交桥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为施工图的设计提供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资料,针对工程的特点主要完成下列几项工作:1、根据勘察合同进行详勘工作,判明桥位区内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评价建桥的适宜性和稳定性。
2、查明桥位区地貌单元、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性质、厚度等工程特性,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查明拟建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对工程的影响。
4、评价场地地震效应。
5、提出基础建议及有关桩的设计参数。
6、按设计委托提供有关资料。
二、拟建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哈尔滨城区的拟建三环路与哈阿公路的交叉口。
道路设计方案采用全互通定向立交方案,由地面三环路、哈阿路主线和EN、ES、SE、SW、WS、WN、NW、NE8条匝道组成,其中有桥梁结构的分别为哈阿路主线和ES、WN、SW、NE四条匝道,哈阿路主线和匝道桥梁结构为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主线或匝道桥梁墩台基础拟采用ф1200或ф1500灌注钻孔桩,并设人行天桥两座,采用预应力砼箱梁结构,基础拟采用ф800钻孔灌注桩。
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一)依据的规范、标准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7﹑《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二)勘察方案本次勘察勘探点位置、数量、深度根据设计要求与设计单位共同确定,原位测试要求及取土要求由我单位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勘察任务委托书要求布设。
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正文0X

1.概述1.1工程概况余姚特大桥位于沪杭甬客运专线铁路余姚测段上虞市内,桥址起始里程为DK82+335.50~DK109+515.80,总长27180.30m。
余姚特大桥桥跨布置为:19-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2-24m简支梁+15-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1-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12-32m简支梁+1-(32+40+32)m连续梁+1-24m简支梁+5-32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5-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5-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1-32m简支梁+1-(40+64+40)m连续梁+22-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1-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5-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22-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2-24m简支梁+15-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1-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9-32m简支梁+1-(60+100+60)m连续梁+10-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2-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13-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43-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7-32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17-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19-32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23-32m简支梁+1-128m提篮拱+8-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13-32m简支梁+1-96m提篮拱+3-32m简支梁+1-(32+40+32)m连续梁+3-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32m简支梁+1-(40+64+40)m连续梁+16-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32m简支梁+1-(40+56+40)m连续梁+1-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7-32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3-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8-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3-32m简支梁+1-(50.5+96+50.5)m连续刚构(弯)+3-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5-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18-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8-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1-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9-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6-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4-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1-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48-32m简支梁+1-(32+40+32)m连续梁+13-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32-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6-32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6-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6-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9-32m简支梁+1-128m提篮拱+2-32简支梁+1-24m简支梁+4-32m简支梁+1-(32+48+48+48+32)m连续梁+1-24m 简支梁+1-(32+32+32+32+32+32+32)m连续梁(四线)+21-32m简支梁(六线)+20-9.98m框架(四线)+2-5.42m框架(四线)+1-20.08m框架(四线)+1-20.08m框架(四线)+1-13.91m框架(三线)+19-9.98m框架(三线)+8-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5-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13-32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1-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31-32m简支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kN/cm3)
土粒
比重
Gs
天然
孔隙
比
e
饱
和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机械钻探
米/孔
229.28/9
原状土常规试验
个
3
标贯试验
次
21
岩石抗压样
组
6
N63.5重型动力触探
米
8.39
取水样及试验
组
2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该桥位于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形较陡,山体自然坡度25~30°,中部跨一小山凹。桥址区海拔425~470m,相对高差约45m。
总体上讲,桥址区未见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也未见危害桥梁建设的地质构造活动迹像,区域地质相对稳定,两端桥台未见影响桥台稳定性的重大不良地质现象,边坡现状稳定性较好,适宜桥梁建设。
五、桥梁基础形式及持力层的选择
桥位于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桥址区中风化基岩面埋藏较深,岩面起伏较大,建议采用端承桩基础,以中风化变质砂岩(12-113)及其以下地层为桩尖持力层。
微风化变质砂岩:青灰色,细粒结构,柱状构造,裂隙不发育。岩石完整,岩芯以15~20cm的柱状为主。岩石较坚硬,锤击声脆。
4、水文地质条件
桥址区无地表水,地下水主要为基岩风化网状裂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坡残层底部及基岩全~强风化带的网状裂隙中,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弱,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根据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xx3号大桥(ZK25+759、YK25+794)工程地质评价
一、工程概况
拟建桥梁中心桩号为ZK25+759(左幅)、YK25+794(右幅),桥面宽2×净-11.75m,最大桥高22.4m,孔数及孔径为4×25,桥长112m;拟采用结构类型:上部为连续T梁,下部为柱式墩桩基础、U型台扩大基础;设计水位0m。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见下表:
水质分析成果表
位置
HCO3-
Cl-
SO42-
Ca2+
Mg2+
K++Na+
NO3-
NH4+
总硬度
总碱度
矿化度
侵蚀性
PH
CO2-
JSQ128C地下水
30.72
1.99
5.74
6.07
3.10
5.98
8.60
0.00
27.84
50.38
62.20
3.83
7.39
JSQ128G地表水
29.53
2.78
6.70
5-23
残积砂质粘性土:褐黄色,稍湿,硬塑。成份以粘粉粒及砂粒为主。切面粗糙,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遇水易软化。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
Zlz
12-110
全风化变质砂岩:褐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已破坏。岩芯呈较紧密的砂土状,手捏易散。属极软岩,遇水易软化。
12-111
砂土状强风化变质砂岩:黄褐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已破坏。岩芯呈紧密的砂土状,手捏易散。属极软岩,遇水易软化。
2、地质构造及地震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桥址区位于闽西南华力西—印支拗陷带的次级构造北东向明溪—武平拗陷带东部,北西向xx—云霄深断裂构造带北侧。桥址区内未见危害桥梁建设的活动性构造迹像,但见有节理裂隙密集带F32B,产状为352°∠60°,由JSQ128D揭露,青灰色,细粒结构。岩芯极破碎,裂隙极发育。
根据邻近上村大桥类似岩土层钻孔声波测井资料,拟建桥梁工程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vse为286~338/s,土的类型为中硬土,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大于2.80~15.0m,场地类别为Ⅱ类;桥址地势较陡,且有节理裂隙发育,为抗震不利建设场地。
3、地层岩性
根据钻孔揭示,桥址区地表主要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土层(Qel-dl);下卧震旦系下统楼子坝组变质砂岩(Zlz)(产状为265°∠75°)及其风化层。主要地层如下:
两端桥台处基岩埋深较大,地形较陡,建议采用桩基础,以中风化层(12-113)为基础持力层。
六、结论与建议
1、该桥位于低山丘陵地貌区;地表主要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土层(Qel-dl),下卧震旦系下统楼
子坝组变质砂岩(Zlz)及其风化层。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推荐值
成
因
年
代
岩
土
编
号
岩
土
名
称
天然
含水
量
ω(%)
重力
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xx省区划一览表可知,该段线路50年超越概率10%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域地质相对稳定,建议抗震设计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12-112
碎块状强风化变质砂岩:青灰色,岩石风化较强,可辩认细粒结构,碎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以2~5cm碎块状为主,锤击易碎。
12-113
中风化变质砂岩:青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稍发育。岩石完整,岩芯以5~20cm的柱状为主,少量为2~5cm的碎块状。岩石较坚硬,锤击声脆。
12-114
Qdl
4-122
坡积粉质粘土:褐黄色,稍湿,可塑。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切面稍粗糙,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4-312
坡积碎石:杂色,稍湿,中密,主要成份为变质砂岩,粒径2~5cm,大者8cm,呈棱角状,约20%粘粒充填孔隙。
Qel
5-22
残积砂质粘性土:褐黄色,稍湿,可塑。成份以粘粉粒及砂粒为主。切面粗糙,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遇水易软化。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
三、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推荐值表(见附表)
四、桥址区稳定性分析
桥位于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山体自然坡度25~30°,覆盖层薄,无不良地质作用,坡体现状稳定性较好;蛟洋端桥台左侧横向地形坡度约34°,左侧在路面设计标高以下,填方高度约2m,为陡坡地段,建议加强支档措施,右侧在路面设计标高以上,挖方高度约1.5m,岩性为坡残积粘性土,岩土结构较为松散,稳定性较差,建议采取安全开挖坡率并加强防护措施;城关端桥台横向地形坡度约28°,在路面设计标高以上,挖方高度分别为1~7m,岩性为坡残积粘性土,岩土结构较为松散,稳定性较差,左侧为陡坡地段,建议加强支挡措施,右侧为缓坡地段,稳定性较好。
5.59
3.39
6.21
8.25
0.00
27.89
48.4462.453.Fra bibliotek97.22
综合评定
地下水水质洁净,透明。根据JTJ 064—98,所测的侵蚀性CO2-、Cl-、SO42-含量及pH值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备注
除PH值外,其他测试指标的单位均为mg/L。
5、不良地质条件
桥址区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