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要点归纳
遗传的细胞基础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和变异在整个生殖过程当中都有可能存在,两者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统一,他们既是矛盾又是联系,一个个体的传递,既有变异又有遗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没有变异生物体,也就失去了进化的材料,而没有遗传生物通过变异却无法遗传给后代,变异使生物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遗传则使这种新的基因型继续下去。
★变异和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2.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遗传物质的本质:化学本质、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结构、组织和变化。
②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染色体行为、遗传规律及基因在群体中的数量、变迁等。
.③遗传信息的实现:基因的原初功能、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的调控以及个体发育中的基因作用机制等。
1.1928年,格里菲斯发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
2.1941年,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和生化学家泰特姆,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
为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及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获1958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3.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等人,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确定了DNA .是遗传物质。
4.1955年(1957) ,美国遗传学家本泽,以噬菌体为材料,打破了经典的基因的“三位- -体”概念,提出“顺反子学说”。
5.1961年,法国的分子遗传学家莫诺和雅各布,通过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研究,提出了“操纵子学说”(在遗传学的考试当中,有可能会考几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第1个选择题时,常常会涉及到人名,因此上面几个是比较重要的,大家应该记一下。
)动物遗传学:是指研究动物遗传物质的结构、传递、表达,以及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科学动物遗传学的研究内容①遗传物质的本身②遗传物质的传递③遗传物质的表达④遗传物质的规律应用变异: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异之处遗传: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似之处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细胞膜的作用①具有吸收分泌内外物质交换以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②具有抵御外界环境损害的能力③具有选择透过性某些物质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动物细胞一般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三部分构成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主要是供应能量核糖体:核糖核蛋白体,是很小的细胞器,有两个亚基构成,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高三生物笔记5-遗传的细胞基础

高三生物笔记·必修1【5】遗传的细胞基础高三生物笔记——遗传的细胞基础学而思总部教研—周云生物通过生殖过程将遗传物质(核 DNA )从亲代个体传递给子代个体,这个过程通过亲代细胞的分裂(先将核 DNA 复制加倍之后再将其均分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实现。
如果仅是通过亲代个体(母体)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代细胞并发育成子代个体,即是无性生殖;如果是两性亲本的性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两性配子,再通过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子代个体,即是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类型的生物其生殖、发育过程如下: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定义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
过程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部位 有性生殖器官中,如动物的睾丸、卵巢,被子植物的花药、胚囊中。
是特殊方式 的有丝分裂 是有丝分裂,出现了纺锤丝、染色体的变化。
但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
高三生物笔记·必修2【5】遗传的细胞基础(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比较(以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为例)项目时期模式图变化特点细胞名称染色体数核DNA数 染色单 体数 同源染 色体数 四分 体数 染色体组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①主要变化: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其他变化:细胞有适度的生长精原o 细胞2n 2n →4n 0→4nn 对2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①联会形成四分体。
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初级精母细胞 2n4n4nn 对n 个2组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即四分体)排列到赤道板上。
2n4n4nn 对n 个2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遗传是生命存在的基础,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种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群体遗传学等多方面的问题。
生物必修二的遗传学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章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五章基因工程等内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在豌豆实验中总结出三个定律:1) 总配对定律:每个个体有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因,其在生殖细胞中只出现一个。
2) 分离定律:随机分离的两个基因决定了一个性状,每个配对的基因在分裂时独立分离,接合产生新的基因型。
3)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的基因之间相互独立,其组合顺序随机。
孟德尔定律成为了遗传学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的一个里程碑。
2. 基因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指不同基因在遗传中的表现方式,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是指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出相同的表型,实际上却有不同的基因型。
显性基因的表现呈现为显性表型,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时,表现为基因AA或Aa的表型。
隐性遗传是指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实际上却有相同的基因型。
隐性基因的表现只有在纯合子中表现,杂合子中不表现。
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时,仅表现为基因aa的表型。
3. 基因交换:基因交换指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对应位点之间的DNA交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
常见形式有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交换、同源染色体上的不相邻基因交换、非同源染色体基因交换等。
基因交换可以增加个体遗传变异,也可以影响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4. 基因联锁:基因联锁指两个或多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单元共同传递给下一代,呈现亲代遗传模式的特征。
由于联锁的存在,不同染色体间的遗传独立性被破坏,使得不同的基因之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1. DNA和R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基因的携带者,具有双螺旋结构。
RNA(核糖核酸)的结构同样是单股,包括mRNA、tRNA、rRNA等多种类型。
高三生物细胞与遗传的核心知识梳理

高三生物细胞与遗传的核心知识梳理细胞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而遗传则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在高三生物学习中,细胞与遗传是两个核心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细胞与遗传的核心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细胞的组成与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根据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如细菌;真核细胞则由细胞核、质膜和细胞器等组成,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的胶状物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器溶液;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染色体和核仁;细胞器则分工合作,完成细胞各种生命活动。
常见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二、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生物体沿着世代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
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染色体、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是生物体内部的遗传因子,是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可以决定生物的某个性状。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位于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携带着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基因。
人类细胞核内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
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的基因组合,决定了个体的遗传性状。
基因型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纯合子指两个基因相同,杂合子指两个基因不同。
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一个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三、遗传的规律与方法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的联锁与重组以及性别遗传。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是指通过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出了基因传递规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说明每个个体上的基因都是随机分离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不同基因之间的组合是独立的。
基因的联锁与重组是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会有一定的连锁关系,而在染色体重组过程中,这种联锁关系可以被打破,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优品课件之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要点归纳

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要点归纳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要点归纳2.1遗传的细胞基础细胞的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配子(列如: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及特征P17图2-2,P20图2-5书本18-19全部内容2)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受精过程1)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意义:受精作用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5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2.2遗传的分子基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1928年后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不同当时大多数科学家的观点: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P43-44)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实验,使人们才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等的细胞基础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概念:1、减数分裂2、相关概念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 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3、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分裂间期减I 次 精子形成减II 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实质: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 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同源染色体:能配对的,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精子为例) 前期: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没有同源染色体。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姐妹染色体分离。
末期:形成4个精细胞。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分裂时,两次均等。
分裂时,不均等第一次一大一小,第二次一大三小。
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二、遗传的分子基础格里菲斯:1、DNA 是艾弗里:S 型菌的DNA 是遗传物质 主要的遗传物质32P 标记DNA35S 标记蛋白质结论:DNA 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空间结构 2、DNA 的分子结构多样性: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结构特点 特异性:每种生物的碱基有特定的排列顺序 稳定性:氢键很稳定肺炎双球菌 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含某种转化因子使R 转化成S同位素标记法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在高二生物的学习中,“遗传与进化”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还为我们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演化的规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部分的关键知识点。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形成配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从而导致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这对于维持物种遗传物质的稳定以及实现基因的重组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一个体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的生物,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中只含有 2 条染色体。
2、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得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水平,同时也实现了父方和母方遗传物质的组合。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1、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我们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DNA 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碱基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 DNA 的复制DNA 复制是指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保证了亲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一致性。
3、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指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而翻译则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密码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是 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专题五 遗传的细胞基础

专题五遗传的细胞基础一、相关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由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1)有性生殖: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特点: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4)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5)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为依据,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6)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间期,但有丝分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生物必修2——遗传的细胞基础

生物必修2——遗传的细胞基础1.细胞的减数分裂(1)什么叫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有什么区别?【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考点细化①为什么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使染色体数目减半】②如何判断两条染色体是否为同源染色体?【来源于上,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上一般相同(一对性染色体除外);行为上能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③什么是四分体?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数量关系?【联会配对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一结构叫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之间的数量关系】④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形成四分体吗?【有丝分裂过程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无四分体形成】⑤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发生是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配子的形成过程(2)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①细胞质的分裂:精子形成时在减Ⅰ后期、减Ⅱ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时在减Ⅰ后期、减Ⅱ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②生殖细胞数目: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考点细化生殖原细胞的来源特点有哪些?【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来自雄雌生殖腺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3.受精过程(3)什么叫做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实质?【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形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
】(4)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方,一半来自母方吗?【受精卵的核遗传物质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质遗传物质绝大多数来自母方的卵细胞质】(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何重要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

; 情人岛交友 ;
这才身影闪动/快步追向杨唐庭等人/钟薇见马开の到来/绝美の脸上露出咯欣喜/笑颜绽放/你没事吧/"马开摇摇头道/没事/不过那家伙真の强/和它打咯壹佫平手/想要斩杀它极难/怕确定你跟着我们の消息/很快会传出去/和它打成咯平手/杨唐庭瞪眼着马开/心中震动不已/原本以为确定马开摆脱 对方逃离出来の/倒确定没有想到会确定这样の结果/杨唐庭原本还嫉妒马开能让钟薇另眼相/但此刻心中却没有壹丝嫉妒咯/能和灭蒙鸟战成平手の人/它嫉妒不起来/"多谢阁下救命之恩/"杨唐庭和苏半石对着马开拱手道谢/马开摇摇头道/不用客气/不过/我们只确定打退咯对方/对方肯定不会放 弃の/而且///"马开说到这顿咯顿/向钟薇说道/灭蒙鸟见过你/应该用不咯多久就能知道你の身份/到时候/麻烦会更大/"钟薇苦笑咯壹声道/真要如此/我跟着它们走就确定/"见钟薇如此说道/那倒确定不急/先吧/要只确定灭蒙鸟和几佫上品皇者/它们还带不走你/就怕对方派遣更强の战将前来/"钟 薇面露忧色/你们放心/真要到那时候/大不咯我跟着它走/它在我の面上/不会为难你们の/"马开没有理会钟薇最坏の打算/转而向杨唐庭说道/我倒确定有壹佫好去处/只要到咯那里/除非确定至尊前往/要不然谁也奈何不咯我们/哪里/杨唐庭眼睛壹亮/"距离这里很远/要穿过通道/那壹处叫霞山/" 马开回答对方/那里确定巫族の圣地/只要能到那里/除非至尊出手/谁能破の咯巫族圣地/"这么远/杨唐庭眼神瞬间黯淡下来/这太远咯/怕确定它们还未到/灭蒙鸟就带人前来围杀它们咯/"先往那边去/马开公子/要真の到咯无法抵挡の时候/拜托你照顾这些孩子/"杨唐庭躬身对着马开行礼道/"我自 然不会坐任不管/但你们也不用太担心/现在还没到那时候/可惜咯/我那几位师兄不在这/要不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1 -1.2分离定律 ......................................................................................................................... - 13 -1.3自由组合定律 ................................................................................................................. - 25 -1.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35 -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一、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1.减数分裂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可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主要阶段。
3.减数分裂的意义(1)子代既能有效地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确保遗传的稳定性,又能保持遗传的多样性,增强子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也是生物遗传、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证。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1.减数分裂前间期(1)主要变化:精原细胞经过生长发育,体积增大,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后,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总结遗传学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生物体性状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以下是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总结:1. 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为双螺旋。
-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负责编码生物体的特定性状。
- 染色体是DNA和相关蛋白质的复合体,存在于细胞的核中。
2. 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通过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分离定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一个性状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每个配子只含有一个等位基因。
-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它们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独立的。
3. 遗传的模式-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在杂合子中能够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不能。
- 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 纯合子和杂合子:纯合子指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个体,杂合子则是指两个等位基因不同的个体。
4. 性别遗传-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人类中女性为XX,男性为XY。
- 性别连锁遗传:某些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5. 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新的性状出现。
-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父母的基因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
6. 人类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如遗传性肌营养不良。
- 多基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唐氏综合症。
7. 遗传学的应用- 基因治疗:通过改变或替换异常基因来治疗遗传病。
- 遗传工程:通过人工手段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如转基因技术。
8. 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旨在帮助个体和家庭了解遗传病的风险,并提供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9. 遗传学实验技术- PCR技术:用于快速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技术。
- DNA测序:确定DNA分子中精确的核苷酸序列。
《遗传与优生》第三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三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Contents
1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2 人类染色体
01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第三章 ● 第一节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一、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周期简称为细胞周期,是细胞结束一次 有丝分裂后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4
第三章 ● 第一节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一、细胞周期
(一)非显带核型
人类的46条染色体中,44条(22对)是男女 都有的,称常染色体,另外两条(X和Y)与性别 有关,称性染色体。此外,人类的46条染色体根 据长度递减顺序和着丝粒位置划分为7个易区分的 组,以字母A~G表示。
第三章 ●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 三、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及核型分析
第三章 ●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 三、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及核型分析
(一)非显带核型 非显带核型的描述方法是先写染色体总数,再写性染 色体组成,如有染色体异常,则写在最后,中间用逗号隔 开。
第三章 ●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 三、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及核型分析
(二)显带核型
第三章 ●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 三、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及核型分析
第三章 ●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 三、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及核型分析
细胞增殖周期
间期
G1期(DNA合成前期) S期(DNA合成期) G2期(DNA合成后期)
分裂期(M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5
第三章 ● 第一节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二、体细胞的增殖方式——有丝分裂
(一)
分裂间期
+
的分裂与增殖
二、体细胞的增殖方式——有丝分裂
前期
末期
1
(二) 4 分裂期 2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无细胞周期)1.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 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的细胞分裂。
2.特点:染色体只复制 ,而细胞分裂 。
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
4.场所: 二、精子的形成(一)场所: ,其内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其中有大量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即: 。
(二)过程: 1、细胞名称的变化: 1个精原细胞精子 2、各期胞内活动变形1.间期: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即染色体复制。
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同有丝分裂)2.分裂期(1)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形成;此时可发生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②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移向两极。
④末期:细胞均等一分为二。
(2)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②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分裂,分离使染色体加倍,并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
注意: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需同时满足: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能联会。
)X和Y、Z和W是特殊情况。
2、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等于四分体的个数。
每个四分体含有条染色体,个DNA分子,条染色单体。
(注意,不是姐妹染色单体)3、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如上图为4条)①减Ⅰ有间期,减Ⅱ无间期或间期很短。
②减Ⅰ着丝点,减Ⅱ。
③减Ⅰ以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减Ⅱ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内DNA数量变化(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如上图为4条)Ⅰ间Ⅰ前Ⅰ中Ⅰ后Ⅰ末Ⅱ前Ⅱ中Ⅱ后Ⅱ末染色体数DNA含量染色体组数染色单体数依据上表,作图: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1、卵细胞形成的场所为:2、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名称的变化:3、卵细胞的形成经历了两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分别是:②4、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个卵细胞和三个等大的极体,一个精原细胞能够产生4个精细胞。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姊妹染色单体与非姊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mitosis and meiosis):mitosis称有丝分裂:主要指体细胞的繁殖方式,DNA分子及相关的蛋白经过复制后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为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称减数分裂。
(07A)交叉与联会:减数分裂的前期Ⅰ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紧靠在一起,形成联会复合体,粗线期联会复合体分开,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交叉。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
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
受精(fertilization):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
胚乳直感(xenia)或花粉直感:如果在3n胚乳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一些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常出现这种胚乳直感现象。
例如:以玉米黄粒的植株花粉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种子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
果实直感(metaxenia):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例如:棉花纤维是由种皮细胞延伸的。
在一些杂交试验中,当代棉籽的发育常因父本花粉的影响,而使纤维长度、纤维着生密度表现出一定的果实直感现象。
无融合生殖(apomixis):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可分为两大类:营养的无融合生殖(vegetative apomixis):指能代替有性生殖的营养生殖类型。
例如:大蒜的总状花序上常形成近似种子的气生小鳞茎,可代替种子而生殖。
无融合结子(agamospermy):指能产生种子的无融合生殖。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关闭窗口]名词解释1.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①.DNA合成前期(G1期);②.DNA合成期(S期);③. DNA合成后期(G2期);④.有丝分裂期(M期)。
2. 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约为1~10mm。
细胞壁是由蛋白聚糖(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物质)构成,起保护作用。
细胞壁内为细胞膜。
内为DNA、RNA、蛋白质及其它小分子物质构成的细胞质。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且没有分隔,是个有机体的整体;也没有任何内部支持结构,主要靠其坚韧的外壁,来维持其形状。
其DNA存在的区域称拟核,但其外面并无外膜包裹。
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3.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
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
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4. 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染色体:是指染色质丝通过多级螺旋化后卷缩而成的一定形态结构。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体:指任何一种基因或遗传信息的特定线性序列的连锁结构。
)5.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6. 姐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的同一各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间期同一染色体复制所得。
7.非姐妹染色单体:单体二价体的不同染色体之间的染色单体互称非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同源染色体这些间期各自复制所得。
高中生物复习知识核心知识(2-1遗传的细胞基础)

遗传的细胞基础
基础知识
1.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特点: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
2.动物配子的形成
3.动物的受精过程:在受精卵内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核发生融合,因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易错易混判断题
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2.精(卵)巢内精(卵)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
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
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可以被称为同源染色体(×)
5.某二倍体生物处于细胞分裂后期的正常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
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4、8、8(√)
7.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8.细胞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遗传学第一章遗传学细胞基础知识点

遗传学第⼀章遗传学细胞基础知识点第⼀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本章要点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染⾊体的形态特征。
染⾊质的基本结构与染⾊体的⾼级结构模型。
多线染⾊体的形成原因。
有丝、减数分裂染⾊体形态、结构、数⽬变化及遗传学意义。
⽆融合⽣殖及其类型。
⾼等动植物的⽣活周期。
染⾊质、染⾊体、同源染⾊体、异固缩现象、核型、核型分析、双受精、直感现象、世代交替。
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1.细胞壁。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及穿壁胞间连丝。
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
功能:对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起⽀撑和保护作⽤。
2.细胞膜成分:主要由磷脂和蛋⽩分⼦组成。
功能:选择性透过某些物质;提供⽣理⽣化反应的场所;对细胞内空间进⾏分隔,形成结构、功能不同⼜相互协调的区域。
3.细胞质构成:蛋⽩分⼦、脂肪、游离氨基酸和电解质组成的基质。
细胞器:如线粒体、质体、核糖体、内质⽹等。
线粒体:双膜结构,有氧呼吸的场所,有⾃⾝的DNA,和植物的雄性不育有关。
叶绿体:双膜结构,光合作⽤的场所,有⾃⾝的DNA,绿⾊植物所特有。
核糖体:蛋⽩质和rRNA,合成蛋⽩质的主要场所。
内质⽹:平滑型和粗糙型,后者上附有核糖体。
⾼尔基体:单膜结构,分泌、聚集、贮存和转运细胞内物质的作⽤。
中⼼粒:动物及低等植物,与纺锤体的排列⽅向和染⾊体的去向有关。
4.细胞核功能:遗传物质集聚的场所,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
组成:1. 核膜;2. 核液;3. 核仁;4. 染⾊质和染⾊体。
染⾊体的形态特征:间期细胞核⾥能被碱性染料染⾊的⽹状结构称为染⾊质。
在细胞分裂期,染⾊质卷缩成具有⼀定形态、结构和碱性染料染⾊很深的物质,染⾊体。
⼆者是同⼀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不知道是什么常染⾊质和异染⾊质:根据间期染⾊反应,将染⾊质分为:常染⾊质:在间期染⾊质线中染⾊很浅的区段。
异染⾊质:在间期染⾊质线中,染⾊很深的区段。
染⾊深浅不同原因:DNA链存在状态不同,与染料间反应会有所不同。
DNA链的密度组成性异染⾊质与兼性异染⾊质:组成性异染⾊质:除复制期外均处于聚缩状态;构成染⾊体的特殊区域,如着丝点、端粒附近;只与染⾊体结构有关,⼀般⽆功能表达;主要是卫星D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要点归纳
高二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要点归纳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配子(列如: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及特征
P17图2-2,P20图2-
书本18-19全部内容
2)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
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受精过程
1)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自精子(父方),另一半自卵细胞(母方)。
意义:受精作用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
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1928年后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不同当时大多数科学家的观点: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P43-44)
319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实验,使人们才确信DNA是
遗传物质。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
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胞嘧啶)配对。
碱基之间这中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1)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多样性:遗传信息蕴藏在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
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特异性: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2)DNA、基因和遗传信息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蕴藏在DNA上的四种碱基排列顺序之中。
DNA分子的复制
1)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过程: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
链解开,这个过程叫做解旋(P4图3-11)。
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
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
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的延伸。
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特点: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 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2)DNA分子复制的实质及意义
17
实质: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转录:RNA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过程。
(P63图4-4)
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P66图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