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学习货币银行学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第1章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ppt课件

货币银行学第1章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ppt课件
• 从经济政策角度而言,货币政策的实施始终是经 济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常常成为令当局颇费踌躇的问题之一。
2021/8/10
货币银行学讲义
3
二、学习货币银行学的理由
• 尤其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金融期货、 金融期权、互换交易和掉期交易等等)的飞速 发展,使金融业在迅速创新的过程中,产生了 一系列新问题。
• 4、其它参考书。
2021/8/10
货币银行学讲义
2
二、学习货币银行学的理由
• 纵观当今世界,在过去十多年中,货币、银行、 有价证券、金融市场等无疑已经成为经济学中发 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 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并且越来越一体化,新型金融 机构和新型金融工具(包括衍生工具)不断涌现,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它 们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不断翻新,令人目不暇给。
• 其他一些人可能是出于学术上的考虑,即通过学 习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为学习其他金融类课程 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进而研究、解决一些常见 的或比较高深的金融问题。
2021/8/10
货币银行学讲义
14
小结
• 总之,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将有助 于我们理解许多饶有趣味的经济问题。在 本章中,我们将简要的阐述这些问题的要 点,并且说明它们为什么是重要的。
2021/8/10
货币银行学讲义
15
三、为什么研究金融市场?
• 所谓金融市场,是资金从那些拥有闲置货 币的人手中向资金短缺的人手中转移的场 所。
• 它们把资金从有闲置资金而无生产性用途 的人向有生产性用途却缺乏资金的人转移, 在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充当纽带与桥梁。
2021/8/10
货币银行学讲义
16

货币银行学学习体会

货币银行学学习体会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是主要金融范畴的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让我懂得了货币与货币流通、金融市场、金融调控、货币政策、凯恩斯理论等等。

学这门课,一定要明确这门课程的意义: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要素已经渗透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大提高,影响力日益增强。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可以找到科学认识金融问题的入门钥匙,把握金融动态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同时也为以后找工作增加筹码。

去应聘有关岗位时,有货币银行学的知识总是比没有的多份胜算。

虽然货币银行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其内容有极强的实践性,该课程涉及的各种原理、范畴、方法等与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及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掌握好其中的基础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未来的实际经济工作当中去,必须结合现实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来理解各个理论。

上课认真听,课后好好复习,虽然很老套,但它确实很受用。

毕竟上课听明白的东西并不代表课后仍然清楚这些知识,而且人的记忆力也具有短暂性,更加需要课后及时巩固和复习,特别是经过讨论过的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把思路放宽,尽量早地去和老师、同学讨论,一个人冥思苦想很可能在一个死结上纠藏,他人的想法、经验、相关资源能帮你打开思路。

感悟身边的货币银行学(大作业)

感悟身边的货币银行学(大作业)

感悟身边的货币银行学——浅谈小额贷款(xx学院xx班,xxxxxxxx)一、对货币银行学的认识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流通和金融体系运行一般规律,以及两者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货币银行学研究金融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目的,在于为正确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货币金融政策反映着为实现某种宏观经济目标所要求的货币金融运行状态,它对货币金融运行方向和结构的调整以及银行等金融组织的活动有着很强的制约性。

二、小额贷款1、小额贷款定义:小额贷款是指通过非正式途径向微型和小型企业、贫困者或贫困者家庭提供融资服务,以扩大这些群体的选择范围,提高其生产性投资,从而增加这些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的金融活动。

这种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融资。

(源自MBA百科)小额贷款在中国主要是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

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合理地将一些民间资金集中了起来,规范了民间借贷市场,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目前也有针对上班族提供的的个人小额贷款数额一般在1000-5000元不等,大部分不需要抵押,但信用、信息审核比较严格。

2、小额贷款优点:程序简单、放贷过程快、手续简便;还款方式灵活;贷款范围较广;营销模式灵活;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质量高;小额贷款社会风险小等等。

3、我国小额贷款现状:资金来源匮乏,渠道单一,成本高昂;监管体系混乱,多头监管和监管真空现象普遍;风险预警机制缺乏,信用风险时有发生;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地区间差距悬殊等等。

4、日常生活中的小额贷款现象:“蚂蚁花呗”,分期付款,发薪贷,阿里金融,P2P平台,花旗银行的幸福时贷等等。

三、案例分析1、格莱珉银行:1974年,孟加拉陷入空前的饥馑之中。

当时的尤努斯还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在郊区校园周围有一些穷困的村落,尤努斯发现这些村民太过贫穷以至于都得去借高利贷,每天辛苦劳作的钱大部分都用去了还债。

于是他用一周的时间搜罗了一些依赖放贷的人名单,令他再一次吃惊地是:列着42人的清单上写着,借款总额为856塔卡,不到27美元。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

《货币银行学》是一本关于货币、银行和金融体系的经典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银行的职能和作用,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货币
银行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清晰的
认识。

首先,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我对货币的本质有了更清晰
的认识。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
付手段等功能。

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是价值储藏的工具。

货币的发行和管理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货币政策的
制定和执行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其次,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我对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不仅提供储蓄和贷款等金融服务,还承担着货币发行和支付结算的职责。

银行的发展和稳定对整
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银行监管和风险管理是金
融监管的重要内容。

最后,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我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金融市场是货币和资本的交易场所,它不仅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渠道,也为货币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支持。

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货币银行学》是一本内容丰富、知识系统的经典教材,它不仅帮助我对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货币银行学》中的知识,为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为什么要学习货币银行学

一为什么要学习货币银行学
▪ 正确的理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吸收全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 良好的学习方法 ➢自学与听课相结合,以自学为主; ➢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精读为主;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注现实; ➢接受与探索相结合,勇于创新.
阅读书目
▪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3、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复

旦出版社; ▪ 4、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 5、李扬,王松奇:《中国金融理论前沿问题》,社科文
献出版社。 ▪ 6、(美)梅耶等:《货币、银行与经济》,上海人民出
版社。
考核方法
▪ 平时出勤、作业、期中测验占30%。 ▪ 期末考试占70% ▪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选择、计算、论
US资料:1981-1982年间,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下降,失业人 数高达1000万人,超过劳动力的10%,有2.5万家企业倒闭。 随后经济迅速扩张,但到了1990年经济又一次下滑,失业率 上升到7%以上。
证据表明,在20世纪的每次衰退之前,货币的增长率都是下 降的,即货币的变化可能是商业周期波动的一个原动力。但 并非每次货币增长率的下降都伴随着一次衰退。
为什么要研究银行?
▪ 银行是接受存款和提供贷款与结算服务的金融机构。 ▪ 其重要性可以归纳为:
➢ 为储蓄和投资意愿人提供联系渠道。 ➢ 在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 ➢ 金融创新的源泉之一。
▪ 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
➢ 美国1970——1985年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贷款: 61.9%;债券(包括商业票据):29.8%;股票:2.1%。

关于货币银行学的学习计划

关于货币银行学的学习计划

关于货币银行学的学习计划一、学习目的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与银行的运作方式,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的学科。

对于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而言,货币银行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可以深入了解货币和货币制度的运作机制,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掌握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价等知识。

本学习计划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内容1. 货币的概念和功能2. 货币供应和货币市场3. 银行的作用和职能4.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5.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6. 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7. 国际金融与外汇市场8. 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9. 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评价三、学习方式1. 课堂学习: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复习。

2. 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献:对货币银行学相关的著作和期刊进行系统阅读和理解。

3. 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通过参加学校或学术机构组织的讲座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动态。

4. 实践机会:寻找实习机会,参与金融机构的实践活动,了解货币银行实际运作情况。

5. 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保持联系,交流学习心得和问题,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学习计划1. 开学前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对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

2. 第一学期,认真听课,每周复习课程内容,并及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第二学期,开展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选择一个关于货币银行学的专题进行研究和撰写。

4. 暑假期间,寻找实习机会,在金融机构进行实践活动,了解货币银行实际的运作情况。

5. 第三学期,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继续深化对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6. 毕业前,整理和复习学习资料,准备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

五、学习评估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和考试,检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选修课程论文或设计,老师评审和答辩,考察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货币银行学课程简介

货币银行学课程简介

货币银行学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 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本校经济学本科层次各专业都开设此课,课内学时48个,计3个学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其内容涵盖面广,涉及范畴多。

二、教学目的《货币银行学》的教学目的在于讲授给学生有关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货币金融范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主要西方国家货币银行制度的发展演变,并结合实际了解当前国内外货币金融领域新问题、新现象和新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架构,既借鉴外国经验,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使所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

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金融问题。

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历史沿革1、20世纪80年代至1996年,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我院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自1983年开设,主要针对金融专业学生,非金融专业学生开设《财政与信贷》课程。

1986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打破将货币银行学划分为社会主义部分和资本主义部分的定式,国内相关高校率先编写出了统一的《货币银行学》教材。

随着金融在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突出,《货币银行学》成为全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1990年,按照国务院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统一组织全国普通高校金融类专业教材的建设,供金融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更大范围的修订成为必然,重点针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与补充。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考研《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1《货币银行学》辅导讲义第一章导言一、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作为金融体系血液的货币和作为金融体系主动脉的银行。

1、为什么要研究货币(1)货币数量影响就业和产出;(2)货币数量影响通货膨胀;(3)货币数量影响金融市场;(4)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之一。

2、为什么要研究银行(1)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A、中国企业融资结构表(新增融资)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金融结构本外币贷款(间接融资)(%8882.87782.62、直接融资总额股票债券商业汇票(贴现部分扣除)121.31.98.817.23.2212238.71.712.617.46.01.110.3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展望》1999从中可知,虽然直接融资再增加,间接融资在下降,但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仍处于主导地位。

B、美国1970——1985年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贷款:61.9%;债券(包括商业票据):29.8%;股票:2.1%。

同一时期内,其他发达国家中,证券融资均不足1/3,而银行融资达55%——70%,只有加拿大的证券融资达50%。

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较好地处理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银行则较好地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2)银行的行为会影响到货币的总量(3)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4)银行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发动机二、内容安排:内容共分三部分:1、基本概念: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和利息率;风险和收益。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概念;商业银行的业务;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中央银行。

3、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利率理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什么是货币一、货币的含义:定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或在清偿债务过程中能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品。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引言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货币的产生、运行和影响经济的各种因素。

货币银行学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金融实践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定义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和作用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货币的起源与发行、货币供求关系、银行的职能与作用等方面,揭示货币和银行在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发展历程货币银行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开始使用金属作为货币媒介,从而形成了最早的货币体系和银行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壮大,货币银行学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在经济学的体系中,货币银行学主要是在19世纪形成的。

当时,由于贸易和工商业的扩大,货币供应和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关注货币的功能和作用。

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对货币和银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奠定了货币银行学的基础。

20世纪以来,货币银行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货币供求理论、货币政策工具的研究、货币市场的运行机制等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研究也成为货币银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货币银行学的作用货币银行学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 促进经济增长货币银行学提供了货币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和央行合理制定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2. 维护金融稳定货币银行学研究了银行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帮助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通过合理的监管政策和风险管理措施,可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3. 支持金融创新货币银行学的研究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

金融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对货币银行学的认识

对货币银行学的认识

对货币银行学的认识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学科,它涉及货币的起源、发行、流
通和管理,以及银行的职能、制度和监管。

正确认识货币银行学对我们理解经济金融系统的运作至关重要。

首先,货币在现代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交换媒介、价值尺
度和支付手段,货币使经济活动更加便利和高效。

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是货币银行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中央银行的角色和货币政策制定。

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维持经济稳定和实现各项宏观经济目标。

其次,银行作为经济金融系统的核心机构之一,承担着存款收集、信用创造、
支付结算和风险管理等重要职能。

货币银行学研究了银行的组织形式、运营机制和制度安排,以及银行业监管和风险防范。

了解银行体系的运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和资本运作,进而更好地参与经济活动和投资理财。

此外,货币银行学还关注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货币供应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

货币的供应过程和经济周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货币的供应过度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的供应不足则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经济状况进行调整,以平衡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

总之,货币银行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它涉及货币和银行体系的方方面面。

正确认识货币银行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金融领域的挑战,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货币银行学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和银行制度及其运作的学科。

在培养人才方面,货币银行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经济发展、金融风险管理、货币政策制定以及企业融资等方面来详细讨论货币银行学的作用。

首先,货币银行学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货币银行学研究货币供求、利率、信用和资金流动等问题,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人们可以了解货币政策如何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经济活动,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货币银行学对金融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金融风险是在金融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

货币银行学教育培养了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识别、评估和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

这对银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承担着存款保管、贷款发放以及支付结算等重要功能。

通过研究货币银行学,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减轻金融风险对经济系统的冲击,维护金融稳定。

此外,货币银行学对货币政策制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

货币银行学为人们提供了关于货币政策制定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

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人们可以了解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工具和效应。

这有助于分析和评估不同货币政策措施对经济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最后,货币银行学对企业融资也起着重要作用。

货币银行学研究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和融资条件等问题,在企业选择融资方式和管理融资风险方面提供了指导。

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融资渠道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从而更好地选择和利用融资工具,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和融资成本。

综上所述,货币银行学在培养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货币和银行制度的运作机制,还提供了指导经济发展、金融风险管理、货币政策制定以及企业融资等方面决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货币银行学第1讲 概论

货币银行学第1讲 概论
1、古老的问题:金钱是否万能。
《钱神论》,东晋,鲁褒。 “大矣哉,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为方,外则为圆。其积如山,
其流如川。”
“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 杀。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
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
“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为死生无命,富贵在钱。 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惟命
(二) 货币流通 Circulation of money 现实生活中连绵不断、割裂不了的货币收支系统,通常 称之为货币流通,现实的货币在经济生活中运动的总 和 个人、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支出 ——企业等经营单位销售货物和提供服务的 货币收入 个人和企业 单位的活动 交往 企业等经营单位发放工资、奖金的货币支 出——个人和家庭的货币收入

在奢俭问题上,老子主张“去奢崇俭”。 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 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把俭定为三宝 之一。 “俭故能十”,即提高节俭可以达到宽 裕。而舍俭而直接求广,则必然失败。 “俭,故能广”也是老子辩证思想的体现。

货币没有用处?
西方的各派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无货币的 理想国。 马克思把空想变成科学,做出了货币必将消亡的论断。 20世纪以来,在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中,是否应该保存 货币的讨论一直不断,但最终没有能做出在社会主义国家 可以很快取消货币的结论。也有莽撞的把货币取消了的, 结果是经济乃至政治崩溃。现在这个问题被暂时搁置起来, 也许很长时间不会作为讨论的热点,但作为历史产物的货 币,是否将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处 处有货币,现代生活已经点滴都离不开货币。

2023年货币银行学学习心得

2023年货币银行学学习心得

2023年货币银行学学习心得在2023年,货币银行学成为我大学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货币银行的运作和货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在学习货币银行学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货币银行是国家金融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发行货币、存贷款和支付结算。

通过学习货币银行的角色和职责,我深刻认识到货币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我学习了货币银行的运作机制。

货币银行的运作涉及到存款、贷款、货币供应和利率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货币银行如何获取存款,并将这些存款用于贷款和投资。

同时,我还了解了货币供应的概念和作用,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在学习货币银行学的过程中,我也了解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控货币供应和利率,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政策。

通过学习货币政策的原理和实施方式,我明白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调控手段。

此外,我还学习了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对各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我了解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功能和风险,以及各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协调问题。

在学习货币银行学的过程中,我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加深了对货币银行学的理解。

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也锻炼了数据处理和研究的能力。

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我深刻认识到货币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货币银行的运作和货币政策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了解货币银行学不仅有助于我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还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我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和研究,我逐渐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我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关于货币银行学

关于货币银行学

关于《货币银行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I陈学彬教授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一、关于“货币银行学”的定位1、“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我认为“货币银行学”的定位应该是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是金融学科的 入门课程。

2、“货币银行学”课程的设计“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体系应如何设置?首先,其知识面应该覆盖整个金融学科的主要方面,女口:金融制度、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完整的金融运行结构,包括微观金融运行、宏观金融运 行,以提供学生一个有关金融体系的整体框架。

其次,应重点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

第三,应正确处理与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关系。

第四,应正确处理与金融学各分支课程的关系。

尤其是在教育部就金融学科进行了相关调整之后, “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 等专业课程均被合并到“金融学”当中,那么,金融学所覆盖的范围也应该作相应 的调整。

而关于金融学学科领域的界定,同样争论颇多。

例如,清华大学的宋逢明 教授认为,按照国外对于 “金融学”的界定,主要是涉及金融工程、金融市场等微 观运行层面的问题;而传统意义上的货币银行学,不属于金融学应有的范畴,而属 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因此该课程在西方往往在经济系开授。

但是,我们也难以把英文中的 FINANCE —词同中文的“金融” 一词作简单对 应。

而且,在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和金融学词典中,对于 FINANCE 也存在多种定义, 既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

实际上,我们一般所讲的公司财务、金融市场、金融投 资等,属于狭义的金融定义;而广义的金融定义则还包括了金融体系、金融制度等 内容。

也就是说,微观金融运行必然是在特定的宏观金融框架之中。

那么,就货币 银行学这一学科而言, 作为金融学的基础理论I 根据陈学彬教授在“全国高校《金融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复旦大学,2002年11月2日)上的讲课录音整理。

基础理理基础理论货币银行学课程,它就应该在给出关于金融体系、制度的一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微观与宏观的金融运行问题。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主 讲:经贸学院 余菊 答 疑:68666797 E-mail:究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对研 象究
作为金融体系血液的 作为金融体系主动脉的
信用
货币
银行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个人 企业 有钱干什 么呢?存 银行、买 国库券、 买保险、 炒股票、 炒外汇, 要不买期 货,来个 以小博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 纸币的国家。 公元11世纪,北宋的交 子是典型的纸币,它是 由国家印制、强制行使 的不兑现的货币符号。
元、明、清发行的宝钞,也属于典型的纸币。
四、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 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
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主要以银行券, 汇票,支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
货币
信用
银行


内容提要
货币与货币制度 信用 利息与利息率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及其体系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
教材:金融学

达 人大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随想
一、关于“货币” 1、从哪里来? 1、有哪些有价证券? 2、列举上市公司股票名称? 七、关于“外汇”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货 币逐渐为金属货币所取代。
二、金属货币
指以金属为材料、并铸成一定形状的货币。 金银作为货币的优越性 ●铸币(coins):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 乎规定重量和成色并具有一定形 状的金属货币. ◎世界最早的金属铸币是中国春 秋初期约公元前800年的布币,刀 币,铜贝. ◎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 足值铸币的过程。
(根据货币材料的演变) 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和物品。 ◎要从货币发展史来观察;◎ 商品交换对币材有内在要求;◎币材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具备的性质: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货币银行学课程简介

货币银行学课程简介

货币银行学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 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本校经济学本科层次各专业都开设此课,课内学时48个,计3个学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其内容涵盖面广,涉及范畴多。

二、教学目的《货币银行学》的教学目的在于讲授给学生有关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货币金融范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主要西方国家货币银行制度的发展演变,并结合实际了解当前国内外货币金融领域新问题、新现象和新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架构,既借鉴外国经验,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使所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

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金融问题。

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历史沿革1、20世纪80年代至1996年,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我院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自1983年开设,主要针对金融专业学生,非金融专业学生开设《财政与信贷》课程。

1986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打破将货币银行学划分为社会主义部分和资本主义部分的定式,国内相关高校率先编写出了统一的《货币银行学》教材。

随着金融在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突出,《货币银行学》成为全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1990年,按照国务院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统一组织全国普通高校金融类专业教材的建设,供金融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更大范围的修订成为必然,重点针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与补充。

货币银行学 企业工商管理专业

货币银行学 企业工商管理专业

货币银行学企业工商管理专业1.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学科。

Monetary banking studies the currency and banking systems.2.学习货币银行学有助于了解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

Studying monetary banking helps to understand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markets.3.货币供应是货币银行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Money suppl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monetary banking.4.银行的角色在货币银行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The role of bank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netary banking.5.货币银行学是培养金融人才的重要专业。

Monetary banking is an important major for cultivating financial talents.6.货币政策对整个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Monetary policy has far-reaching effects on the entire economy.7.货币银行学需要依靠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Monetary banking requires analysis based on relevant data.8.银行的存款业务是其主要的经营活动。

Bank deposits are its main business activity.9.在货币银行学中,要学习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

In monetary banking, you need to learn the operationrules of financial markets.10.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因素。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requirescoordination of various factors.11.货币政策的松紧度会影响通货膨胀水平。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 产生的原因基础上,理解货币的本质, 产生的原因基础上,理解货币的本质,掌握 货币的基本职能及派生职能,并了 解货币形 货币的基本职能及派生职能, 态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态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与难点:1、货币产生的原因 2、货币的本质 、 3、货币的职能 、
五、世界货币 (一)概念 货币越出国界, 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 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二)内容 1、作为国际间一般支付手段; 、作为国际间一般支付手段; 2、为国际的一般购买手段; 、为国际的一般购买手段; 3、社会一般财富的转移手段。 、社会一般财富的转移手段。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本质的观点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 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 商品。 商品。 2、货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2 货币的职能
§1—1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一、货币的起源 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理论的两个基本点: 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理论的两个基本点:
1)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2)货币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货币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一) 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与货币的产生
研究框架
国 际 金 融 关 系
市场 宏观金融调控
货币供求 中央银行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货 币
信 用 市场
银 行
国 际 金 融 关 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旦出版社; ▪ 4、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 5、李扬,王松奇:《中国金融理论前沿问题》,社科文
献出版社。 ▪ 6、(美)梅耶等:《货币、银行与经济》,上海人民出
版社。
考核方法
▪ 平时出勤、作业、期中测验占30%。 ▪ 期末考试占70% ▪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选择、计算、论
US资料:1981-1982年间,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下降,失业人 数高达1000万人,超过劳动力的10%,有2.5万家企业倒闭。 随后经济迅速扩张,但到了1990年经济又一次下滑,失业率 上升到7%以上。
证据表明,在20世纪的每次衰退之前,货币的增长率都是下 降的,即货币的变化可能是商业周期波动的一个原动力。但 并非每次货币增长率的下降都伴随着一次衰退。
➢ 金融市场在引导资金进入生产性用途上发挥了 重要作用。
二.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框架
▪ 三根支柱:货币,信用,银行 ▪ 一个空间:金融市场 ▪ 上有调控:中央银行,金融总量与均衡,
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发展 ▪ 外有扩展:国际金融关系(外汇,国际金融体
系,国际收支与内外均衡)
三.如何学习货币银行学?
➢ 货币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即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的上涨。它对经 济社会各个主体都有较大影响。
有结论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个货币现象。
➢ 货币数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就业和产出。
➢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 本手段之一。
由于货币的重要性,政府对货币政策的制定,货币 和利率的管理非常重视。
➢ 同一时期内,其他发达国家中,证券融资均不足1/3,而银行融资 达55%——70%,只有加拿大的证券融资达50%。
➢ 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较好地处理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银 行则较好地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 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
➢ 金融市场是资金多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市场, 主要有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 市场等。

▪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范畴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极端重要性.现 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学习来取得科学的认识.
▪ 学习《货币银行学》可以为深入学习经济类各专业课程 奠定理论基础.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
▪ 货币定义: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偿还债务 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 货币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 货币与商业周期
▪ 正确的理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吸收全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 良好的学习方法 ➢自学与听课相结合,以自学为主; ➢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精读为主;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注现实; ➢接受与探索相结合,勇于创新.
阅读书目
▪ 1、米什金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3、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复
为什么要研究银行?
▪ 银行是接受存款和提供贷款与结算服务的金融机构。 ▪ 其重要性可以归纳为:
➢ 为储蓄和投资意愿人提供联系渠道。 ➢ 在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 ➢ 金融创新的源泉之一。
▪ 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
➢ 美国1970——1985年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贷款: 61.9%;债券(包括商业票据):29.8%;股票:2.1%。
绪论
▪ 一.为什么要学习货币银行学?
▪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金融市场、 金融中介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货币 理论、通货膨胀等。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大家了解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货币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西方国家在金融理论、实践 和制度方面的一般概况以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