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3004454349+刘韶辉+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调查和建议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89be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3.png)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我们开展了该调研工作。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本次调研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和问题、整治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以及农民的意见和建议等。
三、调研结果分析1.现状和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农村环境卫生存在以下问题:(1)农村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垃圾桶、公厕等设施缺乏维修和更新。
(2)乡村内外的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处理不及时,导致环境污染。
(3)农村地区缺乏环境卫生教育和宣传,群众对卫生的认识和意识不强。
2.整治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积极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加大了环境卫生设施的投入,提升了农村环境面貌。
(2)推行“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
(3)加强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农民的环境意识。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结合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加强设施维护和更新。
通过政府、社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使农村环境卫生设施能够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2.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处理好农村废弃物。
加强污水、垃圾等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农民对环境卫生的重视意识。
4.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资金投入。
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效果。
五、调研成果应用本调研报告的结果将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供社会力量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开展相关活动时的参考和指导。
六、调研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在调研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我们未能对所有地区和群众进行全面调查,因此研究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4e55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b.png)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逐渐变得荒芜与贫瘠。
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当今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现状与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得出以下报告。
一、调研背景为了解决乡村环境整治问题,中国政府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但是农村环境整治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难度较高。
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一次针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调研,以对目前的工作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调研目标通过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调研,我们的目标是:1、了解目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整体现状,把握整治成效。
2、探索现阶段农村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寻找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与手段,推动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调研方法为了获得更全面、真实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调研方法:1、走访.我们选择了4个不同类型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走访,并对目前的状况进行考察。
2、问卷调查.我们通过结构化的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调查,以更直观的了解他们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认知与感受。
3、文件资料研究.我们研读了大量的相关文件资料,并对这些文件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
四、关于调研结果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如下的问题:1、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难度较大,迫切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2、目前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政府主导作用过重,应该在发动群众的力量和基层组织的作用下,实现真正的环境整治。
3、农民缺乏环保意识,愿意扔垃圾和造成污染现象。
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自觉性,建立长效机制。
4、村级环保组织和监督机构的建立不够完善,需要加强组织和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包括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环保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有效促进环境整治。
2、积极发动群众的力量,采取开展环保正面宣传和建立环保制度等方法,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加强环保监督。
提高农村环境卫生建议
![提高农村环境卫生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82270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4.png)
提高农村环境卫生建议农村环境卫生是一个关乎农村居民健康和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环境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依然存在并且亟待解决。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体系农村地区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体系,包括设立健康管理站或卫生站,并配备医务人员,定期巡查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同时,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加强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工作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工作相对滞后,这导致了环境卫生问题的严重恶化。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入,提供便捷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服务。
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并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
3.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应加强对农村地区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改善,确保农民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水源保护的监管力度,禁止乱倒废水和污染水源的行为。
4.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卫生厕所短缺问题,这不仅对农村环境卫生造成污染,也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广改厕工作。
同时,也需要引导农民对农村厕所卫生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
5. 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畜禽养殖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不加强管理,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
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畜禽养殖场的规划和管理,规范养殖场的建设和运营。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水平,并加强环境卫生意识的宣传教育。
6. 发展农村环境卫生产业为了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可以发展相关产业,例如垃圾处理、废弃物回收利用等。
鼓励农村居民参与环卫产业的创业就业,提高环境卫生水平的同时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结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农民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建议-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建议-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418b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7.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建议-调研报告农村环境污染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农业生产、农民健康和农村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调研报告(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规范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很多农村居民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或田地中。
这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还给周围的土地造成了严重污染。
(二)农村垃圾处理不规范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和管理机制,导致垃圾随意倾倒、焚烧或填埋。
这不仅污染了土地和水源,还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农村化学农药使用过量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这些农药不仅对作物和土壤有害,还会进入水源,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四)农村畜禽粪污治理不到位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畜禽养殖业,但对畜禽粪污的处理不到位。
畜禽粪污不仅会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还会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造成健康威胁。
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建议(一)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与运营机制,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
提供补贴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民改建和维护家庭污水处理设施,促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二)推行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加强对农村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意识。
建立农村垃圾处理中心,采取填埋、焚烧和堆肥等综合处理方式,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三)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大对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取科学的土壤养护措施,保护土地和水源的生态环境。
(四)健全畜禽粪污处理体系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管理,推动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经营。
建立畜禽粪污集中处理设施,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养殖的环境友好性。
农村环境卫生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卫生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5b35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5.png)
农村环境卫生调研报告《农村环境卫生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农村环境卫生一直是中国乡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调研内容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通过对农村各地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垃圾收集和处理不规范的情况。
部分地区甚至存在乱倾倒垃圾的现象,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 农村水污染情况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的水质存在较大问题。
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导致大量农村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水库中,造成了水质的严重污染。
3. 农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情况我们对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缺乏环境保护的知识。
三、调研结论1. 需要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的规范化程度,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水平,保障农村地区水质的安全。
3. 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
四、建议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投入,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卫生治理水平。
2. 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3. 鼓励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
通过对农村环境卫生的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严重性,也明确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希望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改善,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居民的健康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0943004454349+刘韶辉+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调查和建议
![0943004454349+刘韶辉+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调查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27225d2e53a580216fcfec6.png)
0943004454349+刘韶辉+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调查和建议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题目: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调查和建议学号:姓名:刘韶辉分校:株洲电大教学点:攸县电大工作站指导教师:彭祖德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 (3)一、农村垃圾产生的来源及危害 (4)1、人畜粪便排放混乱2、生活垃圾随处堆放3、塑料制品等多种垃圾污染4、化肥、农药外包装垃圾5、秸秆对环境的污染6、建筑垃圾处理不当二、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所面临的困难 (5)1、人员外出,垃圾产生点多、面广、种类杂2、垃圾无公害治理难3、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三、看法和建议 (5)1、政府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民生和生态工程来抓2、村民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洁净工程由政府强势推动变成村民自觉行动3、逐步建设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基础设施4、积极引进和发展生态农业变废为宝参考文献 (7)【内容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代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升,以及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步确立,农村的生活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成分更为复杂,处理难度不断加大。
长期暴露在外的垃圾堆,极易滋生蚊、蝇、老鼠等害虫,这也会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在降雨,地下水渗透等因素的作用下,垃圾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还会渗入土壤,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农村垃圾产生的来源及危害,找出目前造成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提出可行建议【关键词】农村,卫生,垃圾,治理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调查和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乡村两级的卫生状况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大改善。
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垃圾产生量逐年加大,乱倒乱放现象严重,出现了垃圾满地的现状。
既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且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73f4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1.png)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农村环境卫生情况一、引言农村环境卫生是指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和环境状况,涵盖了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卫生等方面。
为了了解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情况,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改善计划和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200份发放给村民,200份发放给农民工,100份发放给地方卫生部门和农村环保部门相关人员。
问卷包含了垃圾处理、厕所卫生、污水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选项和填空题,以方便受访者回答。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垃圾处理根据调查结果,超过70%的农村地区垃圾处理方式落后,主要是通过露天焚烧、倾倒到河流或农田中处理。
仅有少部分村庄有固定的垃圾处理设施和垃圾分类系统。
这种落后的垃圾处理方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容易造成垃圾堆积、恶臭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2.厕所卫生在农村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使用野外露天厕所,这种情况在农村边远地区尤为突出。
调查中发现,大约有40%的受访者表示自家使用的厕所是露天厕所。
此外,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厕所清洁设备和规范的清洁管理,导致厕所卫生条件很差,容易滋生病菌和传染疾病。
3.污水处理关于污水处理,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放进河流、湖泊或农田中。
这种污水处理方式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还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的问题,对农村环境及居民健康带来风险。
四、问题原因分析1.缺乏政府投入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政府足够的投入。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问题被忽视,政府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投入不够。
2.文化传统影响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也是造成环境卫生问题的原因之一、一些受访者表示,他们习惯于露天排便,将厕所视为附属设施,并没有意识到厕所卫生的重要性。
这种意识滞后导致了露天厕所的普遍存在。
3.教育水平低农村地区普遍教育水平较低,环境卫生意识不强。
农村环境卫生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卫生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5695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0.png)
农村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提出改善建议,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一、现状分析1.农村环境卫生整体状况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农村环境卫生整体状况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垃圾无处可倒。
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处理设施,大部分垃圾被随意倾倒,污染了土壤和水源。
(2)厕所卫生差。
农村地区的公共厕所普遍缺乏清洁和卫生,污水处理不当,臭味难闻。
(3)空气质量差。
很多农村地区的烧炭、烧柴、烧废弃物等行为造成大量空气污染。
(4)污水处理不当。
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缺失,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给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垃圾无处可倒。
农村地区的垃圾没有规范的搜集、转运、处理系统,垃圾处理收费昂贵,无法承担。
加之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大多数人没有妥善处理垃圾的意识,只要不是堆在自家门口就不管不顾了。
(2)厕所卫生差。
农村地区很多厕所缺乏清洁设备和卫生用品,清洁人员缺乏,卫生习惯不佳,加之工作繁忙,很多人都没有时间去打扫。
(3)空气质量差。
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燃料供应设施,居民一般都是用传统的燃料取暖和烹饪,这种能源污染是难以避免的,对全村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4)污水处理不当。
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投资和运营,正规化管理意识不强,大多数污水直接排放到路边、沟渠或稻田里,肆意破坏环境和水资源。
二、改善建议针对上面所分析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改善建议。
1.加强宣传,增强村民环保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环保意识,加强对垃圾、污水、厕所清洁等方面的环保知识普及,使村民有更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2.建设垃圾处理设施。
政府可以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引导企业进行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妥善处理垃圾,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3.推进厕所革命。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放补贴,鼓励村民进行旧厕所改造,提高卫生设施和环境,并加强卫生管理,让厕所变得更加干净、卫生和舒适。
村环境卫生的建议书
![村环境卫生的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2c40210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d.png)
村环境卫生的建议书尊敬的村民朋友们:我是村委会环卫小组的一员,我们近期对村庄的环境卫生进行了调查和观察,并整理了一份建议书,旨在提出一些对改善村庄环境卫生的建议和措施。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创建一个清洁、美丽、宜居的村庄。
一、垃圾分类管理垃圾是影响村庄环境卫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建议村委会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将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开投放,并设立相应的收集点和垃圾桶。
同时,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推行垃圾分类的制度和政策。
二、建设公共厕所目前,村庄的公共厕所数量有限,并且管理不善,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建议村委会加大力度,投资建设公共厕所,并加强对公共厕所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公共厕所的卫生和使用顺畅。
三、加强垃圾清运和处理当前,村庄的垃圾清运和处理不完善,导致垃圾堆积和恶臭气味。
建议村委会增加垃圾清运的频率,并引入专业的垃圾处理机构,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村庄的卫生环境不仅仅是指垃圾问题,还包括河道清理、道路整修、绿化美化等方面。
建议村委会组织环境整治行动,动员村民参与,清理河道垃圾、修复道路、种植花草树木,营造一个清爽宜人的居住环境。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村委会作为村庄的管理者,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管和管理。
建议村委会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对环境卫生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服务意识。
同时,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共同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环境卫生教育环境卫生教育是提高公民意识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建议村委会开展环境卫生教育活动,如举办宣传讲座、开展主题活动等,增强村民对环境卫生的认识和重视,并提供相关的教育材料和宣传品,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知识和行为意识。
七、加强卫生设施建设为了改善村庄环境卫生,我们建议村委会加强卫生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比如加强对厨房油烟的排放管道的建设,加强对农村马桶的改造,改善村庄饮水设施等。
关于搞好农村垃圾清理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
![关于搞好农村垃圾清理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77c60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9.png)
农村人居环境是关系广大农民裙众福祉、关乎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基础。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垃圾清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农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不仅影响了乡村的整体美观,还对土壤、水源等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农民的身体健康。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搞好农村垃圾清理,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垃圾清理面临的严峻现状(一)垃圾种类繁多且随意丢弃农村垃圾包括日常生活垃圾,如塑料袋、食品包装、废旧衣物等;农业生产垃圾,如秸秆、畜禽粪便、农药化肥包装物等;还有一些建筑垃圾等。
这些垃圾往往没有进行分类处理,村民们随意丢弃在路边、沟渠、田野等地方,形成了大量的垃圾堆积点,严重破坏了农村的自然风貌。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垃圾收集设施,垃圾桶、垃圾池等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合理,无法满足垃圾收集的需求。
垃圾运输车辆也较为简陋,运输能力有限,导致垃圾不能及时清运,长时间堆积在村庄内。
垃圾处理场地建设也严重滞后,大部分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只能进行简单填埋或焚烧,不仅处理效果不佳,还容易引发二次污染。
(三)村民环保意识淡薄部分村民长期以来养成了随意丢弃垃圾的不良习惯,对垃圾清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他们认为农村垃圾清理是政府的事情,自己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
农村缺乏有效的环保宣传教育,村民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很难自觉地参与到垃圾清理工作中来。
(四)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农村垃圾清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但由于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等原因,往往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和空白。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协作,导致垃圾清理工作难以形成合力,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垃圾乱扔乱倒等不文明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机制,难以形成有力的约束。
二、搞好农村垃圾清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建议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65ff7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3.png)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建议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成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针对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1. 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垃圾问题是农村环境卫生的核心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农村垃圾处理状况,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
政府可以引入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提供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别收集和处理方法,培训农民正确分类垃圾,并设置专门的垃圾转运站,确保垃圾得到科学处理和无害化处置。
2. 加强农村道路清扫和绿化农村道路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环境卫生状况。
建议加强对农村道路的清扫工作,定期清理垃圾和杂草,确保道路整洁。
同时,在农村居民区和公共场所增加绿化景观,种植花草树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3. 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对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环境卫生宣传力度,制作宣传册、展板等宣传材料,向农民介绍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同时,开展环境卫生知识培训,组织专家和志愿者去农村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农民对环境卫生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4. 加强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环境监督和执法是保障环境卫生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倒垃圾、乱排污等违法行为。
同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境监督和维护,加强社会监督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农村环境卫生的氛围。
5. 推动农村环境卫生产业化发展产业化发展是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长久之计。
政府可以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发展垃圾处理和废物回收产业,为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此外,还可以利用农村废弃物资源,推动农田有机肥料生产和利用,实现农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总结起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环境监督机制;农民需要加强环境卫生意识,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工作;企业需要发挥主体作用,推动农村环境卫生产业化发展。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c33a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b.png)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农村环境卫生是指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卫生状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了解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我们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的对象是农村地区的居民,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处置、农村厕所改造情况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与问题分析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许多农村地区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源地,给水质安全带来威胁。
其次,部分农民由于对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缺乏了解,对污水直接排放的危害意识不强,出现了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
另外,存在的污水处理设施多数是简单的沼气池,处理效果不明显。
2.垃圾分类处置农村垃圾分类处置情况也不容忽视。
调研发现,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垃圾分类机制和设施设备,导致垃圾无法进行有效分类,一些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此外,农村地区缺少垃圾收集点和垃圾处理设施,许多农村居民习惯将垃圾倾倒在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3.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厕所改造是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工作之一、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地区的卫生厕所比例仍然偏低,存在着数量不足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农村居民没有养成使用卫生厕所的习惯,习惯于露天大小便,给农村的环境和公共卫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四、解决办法1.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区,可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方式,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2.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垃圾分类。
在农村地区设立垃圾分类收集点,并加强对农民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提高其垃圾分类意识。
3.加大对农村厕所改造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和使用设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使用卫生厕所的意识和习惯。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fa2e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e.png)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成为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指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治,包括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清洁水源建设等。
本报告将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进行调研,旨在了解目前的整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供建议。
二、整治情况调研1.垃圾处理调研发现,垃圾处理是农村环境整治中的重要一环。
目前,农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形式。
集中处理主要是指建立垃圾处理场或垃圾填埋场,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这种方式处理效果好,但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分散处理主要是指农户自行处理垃圾,如堆肥、焚烧等,这种方式灵活性强,但处理效果不明显。
2.厕所改造调研发现,农村环境整治中的厕所改造工程是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农村厕所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类型,其中室外厕所占比较高。
在厕所改造方面,目前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改造现有厕所,如将室外厕所改为室内厕所,提高卫生条件。
二是新建一批现代化厕所,如分隔式厕所和卫生厕所等。
厕所改造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资金不足、工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3.清洁水源建设调研发现,农村清洁水源建设是农村环境整治中的重要一环。
目前,农村清洁水源建设主要包括中央供水和分散供水两种方式。
中央供水主要是指将水源引入农村地区,并通过供水管网向农户提供干净的饮用水。
分散供水则是通过自建水井或引入地下水等方式,为农户提供饮用水。
清洁水源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减少水源污染。
三、存在的问题1.资金不足2.管理不到位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责任制,导致环境整治工作效果不明显。
3.传统观念难以改变部分农村居民仍然存在传统观念,不重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导致垃圾乱堆乱放、厕所不进行改造等问题的存在。
四、改进建议1.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资金投入,增加对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的经费支持,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环境卫生条件。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问题的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问题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4adc3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1.png)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问题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调查研究,我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现将调研情况做简要汇报如下:一、调研目的与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共计走访了10个农村村庄,涵盖了不同地域和发展水平的农村。
二、调研结果1. 环境卫生存在明显问题:a. 农村村庄卫生设施相对落后,农户家庭垃圾丢弃不规范,垃圾不及时清理;b. 部分农村存在开水污染问题,卫生条件不达标;c. 农村道路杂草丛生,养猪场和养鸡场周围环境肮脏,污水直排;d. 部分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存在乱倒垃圾、乱扔废纸等行为。
2. 存在问题的原因:a. 部分农村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卫生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b. 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农民缺乏环保意识;c. 农村卫生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3. 解决办法:a. 加大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投入,提升设施建设水平;b.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c. 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责任制。
三、调研结论与建议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保障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村形象,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 宣传部门要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3. 指导部门要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立责任制和监督机制;4. 强化农村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
总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任务,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谢谢!。
农村环境整治意见建议
![农村环境整治意见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d58e7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b.png)
农村环境整治意见建议农村环境整治意见建议一、农村环境现状农村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由于缺乏垃圾分类系统和垃圾处理设施,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往往被直接丢弃在河流、沟渠、田地等地,严重污染水土资源。
2. 污水处理不完善。
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相对较少,大部分污水直接排放入水源,导致水源污染,影响居民健康。
3.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地区工业、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弃物等对空气、水体、土壤污染严重。
4. 农村噪音污染。
农村地区机械化农业、农村工厂及机电设备噪音等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5.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完善。
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卫生设施相对简陋,往往存在缺水、缺卫生间、缺垃圾桶等问题。
二、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1. 农村环境整治有助于改善乡村风貌。
通过整治农村环境,改善乡村的整体环境,提升农村形象,有利于吸引城市人员回归农村,推动乡村振兴。
2. 农村环境整治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农村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通过整治农村环境,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农村环境整治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居住环境,有利于农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三、农村环境整治的主要措施和建议1. 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宣传教育,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垃圾处理设施,提供相应的垃圾分类容器和垃圾分类指导。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监督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 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投入,通过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备,确保农村地区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3.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与治理。
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农村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环境污染源的治理。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55062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5.png)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一、整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现在开始,集中利用三个月时间,以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为重点,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标本兼治、长效管理”的原则,组织和发动广大干群,集中对全镇农村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确保在较短时间内使全镇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清扫和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由短期突击性整治向长期经常化管理的转变,努力营造清新、整洁、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整治内容(一)村庄环境卫生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内外垃圾,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完善各类环卫基础设施,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道路环境卫生整治。
结合长政办发号《关于区国省干线公路迎国检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集中清理国道、省道、乡道、出村路沿线垃圾和杂物,整治公路两侧私摆乱设、乱停乱放现象,修补残缺道路设施,实施绿化和美化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峪口环境卫生整治。
集中清理沿山各个峪口内外垃圾,完善环卫基础设施,确保旅游景区环境优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四)河道环境卫生整治。
全面清理大峪河和库峪河河道内外的垃圾,拆除沿岸乱搭乱建的建筑,取缔所有违法采砂行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乡街驻地环境卫生整治。
结合整治“双十乱”现象工作,集中清理大街小巷垃圾,落实临街门店“三包”责任制,大力整治出店经营、乱搭乱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以及占道经营、乱贴乱画野广告行为,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整治标准(一)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标准1、净化标准。
村庄内外无柴草乱放、建材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兽乱跑现象;主干道、支干道两侧干净整洁,可视范围内无垃圾和白色污染,无收运不及时的垃圾。
2、美化标准。
沿街建筑物干净、整洁,无残垣断壁和破损的黑板报、公开栏、报刊栏;空庄空院内无垃圾和杂物。
村庄内无私搭乱建、乱摆乱放现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调查与建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调查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6855e8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8.png)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调查与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农村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更好地改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调查与研究:
一、调查农村宅基地利用情况,结合当地特点,开发宜居、有序发展的新型农村宅基地,减轻农村居民的房屋紧张情况;
二、调查农村供水污染情况,加强对农村水源的保护,住宅区都配备自来水和专业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水源环境安全;
三、调查农村地表污染情况,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政策,限制农村粉尘、污水、废气等污染行为;
四、调查农村公共建设项目,发挥政府作用,加快高效节能的农村公共建设,如道路建设、水利设施、环卫设施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调查农村文化活动情况,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设立公共图书馆、义务教育设施等,丰富农村人民的文化生活;
六、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功能,健全农村土地规划体系,强化对农村土地的审查和管理;
七、调查农村安全情况,加强社区管理,建立安全防护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以上就是我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调查与建议,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共同努力,使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环境得到持续性改善。
农村环境卫生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卫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f2834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4.png)
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对居民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应引起重 视。
缺乏环境卫生意识
农村居民对环境卫生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 惯。
展望
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卫生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投入,提 高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能力。
推广环保技术
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环保技术,如生态农业 、生物质能源等,降低环境污染。
公共场所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2
公共场所卫生设施不足
农村地区公共场所卫生设施普遍不足,如公共垃 圾桶、公共厕所等,导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佳 。
缺乏卫生意识
部分农民缺乏卫生意识,对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视 程度不够,导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佳。
3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机制,对 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
02 污水排放情况
部分村庄污水排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和 居民健康造成影响。
03 污水处理设施
部分地区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但运行管理不够 完善,处理效果有待提高。
卫生设施及使用情况
厕所设施
农村厕所设施普遍简陋, 缺乏卫生标准,使用不规 范。
卫生宣传教育
卫生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居民卫生意识普遍较低。
卫生设施不足
农村地区卫生设施普遍不足,如厕所、洗手 设施等,导致农民使用卫生设施不便。
缺乏卫生意识
部分农民缺乏卫生意识,对使用卫生设施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导致不使用或者不正确使用卫生设施的 现象较为普遍。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卫生设施管理机制,对 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 管。
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题目: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调查和建议学号:姓名:刘韶辉分校:株洲电大教学点:攸县电大工作站指导教师:彭祖德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 (3)一、农村垃圾产生的来源及危害 (4)1、人畜粪便排放混乱2、生活垃圾随处堆放3、塑料制品等多种垃圾污染4、化肥、农药外包装垃圾5、秸秆对环境的污染6、建筑垃圾处理不当二、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所面临的困难 (5)1、人员外出,垃圾产生点多、面广、种类杂2、垃圾无公害治理难3、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三、看法和建议 (5)1、政府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民生和生态工程来抓2、村民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洁净工程由政府强势推动变成村民自觉行动3、逐步建设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基础设施4、积极引进和发展生态农业变废为宝参考文献 (7)【内容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代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升,以及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步确立,农村的生活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成分更为复杂,处理难度不断加大。
长期暴露在外的垃圾堆,极易滋生蚊、蝇、老鼠等害虫,这也会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在降雨,地下水渗透等因素的作用下,垃圾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还会渗入土壤,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农村垃圾产生的来源及危害,找出目前造成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提出可行建议【关键词】农村,卫生,垃圾,治理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调查和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乡村两级的卫生状况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大改善。
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垃圾产生量逐年加大,乱倒乱放现象严重,出现了垃圾满地的现状。
既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且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建设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近期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农村垃圾的来源及危害1、公民环卫意识较差,人畜粪便的排放混乱。
由于部分村民缺乏社会公德,只顾个人方便,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
村干部又不想惹人,怕得罪人,不管不问,街面上污水遍地,造成恶性循环,愈脏愈倒,愈倒愈脏,导致公共卫生环境维护难。
再加上目前许多村组仍然存在一户一个露天粪池,牲畜粪便随处可见。
没有处理,没有排放出口。
人、家禽的粪便管理和处理不当,成为重要的环境卫生污染源。
和其他污染物质一样,在一定条件下,能对水体产生污染。
空气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畜养场圈设内外和粪堆,粪池。
还有厕所周围的空间,粪便分解产生的有害挥发性气体,有机物分解差生的恶臭,以及有害气体携带的病原体微生物。
调查中,有80%的农户装潢了卫生间,安装了大便器等卫生洁具,修建了专用的化粪池,很好的处理了人的粪便。
但农村中避免不了要养鸡,鸭,狗,猫等禽畜,禽畜粪便随地乱排,增加了蚊,蝇,虫的数量。
所以要提倡粪便的无公害处理和利用,可把他加工作为肥料等,还要调查禽畜养殖分布,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
2、普通生活垃圾没有地方处理,随处堆放。
炎热季节发生腐烂,苍蝇,蚊虫滋生,造成水体污染,空气和饮食污染,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多发。
3、塑料袋、农用膜等塑料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废电池等多种垃圾污染。
这些东西无人回收,不可降解。
在处理方式上,每家每户周围都有一个垃圾堆,垃圾堆放在那里。
部分会做焚烧处理,部分直接堆放在那里不做任何处理,长久下来有的已经开始腐烂,容易滋生个各种细菌,影响牲畜及村民的健康。
在调查中看到有的农户虽对有些垃圾进行过处理,但对未经处理的垃圾任意堆放在村民房屋附近。
4、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化肥、农药外包装成了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化肥、农药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各种化肥、农药品种的大量出现和效能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
在调查中发现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由于其利用率不高,使得大量有害物质都残留在农产品和土壤中,有部分有害物质通过雨水等造成了周边水体的污染,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化肥,农药的外包装,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给人、畜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5、秸秆对环境卫生的污染。
我国有利用稻秆的的优良传统。
用稻秆烧火做饭取暖,用稻秆养畜积肥还田。
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大部分不得不采取最省事、最简便的方法,即就地焚烧或堆积任其腐烂或扔在道路两边,造成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卫生。
6、建筑垃圾处理不容忽视。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实际治污需要。
当前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
作为乡村两级更是经费紧张,多数村环卫经费无保障,处于自生自灭局面,无从谈卫生整治。
其次没有专业清洁队,缺乏机械设备。
农村长期没有清洁人员,加上缺少机械设备,造成农村环境长期无人管理的情形,形成了很多村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是随整治任务而完成。
也正因为如此,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改善人居环境成为了农村居民的首要选择,建房所产生的建筑量多,无序堆放。
在调查中看到大部分的建筑垃圾倾倒在江河岸边或田边旱土上或道路两旁,长此以往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危害。
二、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所面临的困难1、熟悉中国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村垃圾是一个大难题。
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垃圾处理变得更加困难。
农村垃圾处理难,难就难在垃圾产生点多,面广,种类杂,集中无害化处理难。
其次,垃圾治理方法很多,露天堆放,填埋,焚烧,资源开发,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单独解决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而且在农村、由于地域广阔,人员分散,要实现对农村垃圾“户存放,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的难度大。
而且最关键的是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洁净工作的关键就是公众的参与。
在调查中发现村民们并非不愿保护环境,而是他们无法将自己的这些行为与生态环境的破坏联系到一起。
加之由于未形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已习以为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下来,环境卫生更加雪上加霜,也更加剧了农村的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的现象。
所以,开展卫生洁净工作,需要从改变农村环境的“脏,乱”做起,从改变村民的观念做起。
2、任何问题的产生都不只是某个方面原因的,农村的环境卫生现状也不仅是由这些因素所决定的,它于农村本身的生产生活环境,各种历史原因也都有一定的联系。
在调查中所看到和找出的几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在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3、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实际治污需要。
当前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
作为乡村两级更是经费紧张,多数村环卫经费无保障,处于自生自灭局面,无从谈卫生整治。
再则公民环卫意识较差。
由于部分村民缺乏社会公德,只顾个人方便,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
村干部又不想惹人,怕得罪人,不管不问,街面上污水遍地,造成恶性循环,愈脏愈倒,愈倒愈脏,导致公共卫生环境维护难。
第三没有专业清洁队,缺乏机械设备。
农村长期没有清洁人员,加上缺少机械设备,造成农村环境长期无人管理的情形,形成了很多村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是随整治任务而完成。
还就是统一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自扫门前雪就能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
由于农村环卫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生产、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还没有建立,环卫工作缺少规划和检查,导致指导、管理工作难以深入到村,责任难以落实。
三、看法和建议在了解了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后,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思考,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找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去治理,和改变这种环境卫生状况。
我们知道,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自扫门前雪就能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
由于农村环卫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生产、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还没有建立,环卫工作缺少规划和检查,导致指导、管理工作难以深入到村,责任难以落实。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1、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及参与环境保护的消极性是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所在,所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农民的许多不够环保的生产习惯多缘于落后的生产技术,应加大政府对农村事业的投入,多向农民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应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
只有基层人员的各项素质提高了,农村的环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目标也才能尽早的实现。
2、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民生和生态工程来抓。
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经费投入,县财政要列入预算投入专项经费,保证乡村两级在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上的投入。
全面启动乡村卫生洁净行动,通过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建立起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使村民的环保意识增强。
各级政府应统一制定农村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缴纳垃圾清扫、清运处理费制度,适当收取费用,以缓解农村环卫工作的经费压力。
2、加强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理,村民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洁净工程由政府推动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制定较早,其规定虽然适用于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但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其侧重点是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环保相对薄弱。
因此,有关方面要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
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等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抓紧研究拟订有关土壤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规章。
制定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以明确村民、村委会、乡镇管理部门在垃圾的清运、收集、贮存、处置过程中的责任和分工,使农村环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因此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而不是政府包办,坚持垃圾源头处理而不是集中收集,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而不是统一模式。
核心思想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垃圾分类,无害处理。
建立健全统一的管理机制。
理顺农村环卫管理体制,建立生产、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将环卫指导、管理工作深入到村,责任落实到人。
建立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点,对乱倒垃圾者予以重处,强化保洁队伍建设与管理。
3、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乡村的环卫基础设施、设备现状,配套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备和排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