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政策列表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简表
1偏重重工业,使得经济结构失调
2宏观决策缺乏可行的配套措施
3背离马克思主义
4政策没有真正实行
不
同
点
侧重农业
侧重重工业
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
取得了一定成效,失败原因皆是未改变原有体制
未见成效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根本性变革却背离马克思主义
启
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运用价值规律,扩大经营自主权
评
价
作用
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有一定成效
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局限
失败原因
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局部改革
1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计划经济失活,改革停滞
特点:高度集中。
表现: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共
同
点
1都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
2都是在出现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3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改革
4都使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
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直接: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4思想: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
5主观: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及理论错误
内
容
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工业
实行工业国有化
对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引言苏俄新经济政策是指苏联在1921年至1928年期间对经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俄国革命之后,苏联面临诸多经济问题,包括生产力低下、财政困难和农民反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农业集体化、农村工业化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调整等。
资本主义元素的引入农业集体化•通过合作社和集体农庄的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耕种土地。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产品加工等活动。
•逐步取消对农产品征收的苛捐杂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工业化•在农村地区推动小型工厂的建设,提供农民就业机会。
•鼓励农民组织合作社和工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村工业的发展。
商品货币关系的调整新经济政策下的商品关系调整•允许私人经济活动和小规模的个体经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市场经济。
•政府不再通过强制征收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来确保供应,而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并保证农民的合法利益。
新经济政策下的货币调整•新经济政策中逐步引入市场化的货币交易,结束了原先的物物交换经济。
•政府推出新的货币政策,实行稳定的货币供应和信用体系,促进市场流通。
新经济政策的成果与局限经济发展成果1.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业产品供应稳定,农民收入得到提高。
2.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交通和通信等诸多领域得到改善。
3.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新经济政策有效地对抗了外部经济制裁的影响,保护了苏联的经济安全。
新经济政策的局限1.新经济政策引入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元素,引发了一些党内外的争议,特别是对农民和工人运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满。
2.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差距,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于城市地区。
3.新经济政策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并没有取得全面的突破,仍然存在一些体制和制度上的矛盾和问题。
结论苏俄新经济政策是苏联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苏联经济建设与改革
工人
农民
压抑工人、农民的 _______ 积极性
未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中央 内容: 地方
高度集中 权力_________,排斥市场 计划 的指令性______经济
经济方法 积极性 压抑地方_______ 管理经济 企业自治 加速发展重工业
工业
集体农庄
积极性 1、压抑企业______ 2、片面发展_______,农业轻 重工业 工业长期落后。 打破单一公 有制 公有 3、单一的_______制 压抑工人、农民的 积极性 _______
积极
(2)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 化;
(3)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弊端
(2)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从农民身上拿走东西,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4)执行计划指令,挫伤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5)二战后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斯大林模式,为 日后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第三单元
苏联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苏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之路 (二战前)
新经济政策(1918—1921) 斯大林模式(1936—1991)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之路 (二战后)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工业国有化
商 业 取消商业贸易,国家集中分配 容 分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 配 得食”的原则,平均主义分配
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道路, 工农支持,经济恢复、 政权巩固。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苏联新经济政策(NEP)是在1921年至1928年间实施的一项经济政策。
该政策采用了一系列自由市场的措施,旨在加强苏联的经济体制,振兴国民经济。
NEP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允许私营经济活动:政府允许个人和私人企业经营小规模工商业、农业和贸易活动。
这鼓励了小商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活跃。
2.引入货币制度:政府引入了稳定的货币供应,并实行比较稳定的汇率。
这使得苏联的市场更加稳定,资本流动也更加便利。
3.恢复农业生产力:政府取消了强制征收粮食的政策,并实行市场化的粮食交换制度。
这促进了农民生产力的提高,也增加了粮食供应。
4.发展重工业:政府增加了对重工业的支持,这对提高国家经济实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贸易政策,鼓励出口,促进国际贸易。
NEP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在列宁逝世后,一些党派认为NEP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最终导致了NEP的停止。
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
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一、知识分析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是历史考查的重点。
学生对于知识的整合总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抓基础。
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内容详尽的掌握,才能从容地进行知识整合。
下面就针对这三次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从最基本的知识体系中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三次经济发展模式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苏联经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三个发展阶段,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
2.从现代化进程看,苏联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其探索和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
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以最终解决学生在知识组合方面的困惑。
五、教学方法:史料分析、历史比较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一、导入。
思考:在20世纪对社会主义中国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哪个国家?答:有很多人曾经用“刻骨铭心”四个字来形容苏联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
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下半年—1921年春)新经济政策(1921年春——20世纪20年代末)背景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
形势十分险恶。
经济、政治危机严峻(直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水平—根本)。
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品禁止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谢的工资制评价是军事性的非常措施。
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后来引发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本原因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过早终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创举,对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
1928年,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
( )斯大林模式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
可以为重工业进行必要的资金积累和技术准备。
1.背景苏联建立。
1922、12 列宁逝世。
1924、1必要性(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一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
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
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实施的社会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挑起国内战争。
(2)特征:集中一切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的非常措施。
(3)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
“战时”说明它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
这是战争环境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符合一切服从大局的思维,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对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产生了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列宁看到了问题,调整了政策。
●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1) 实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别是余粮收集制,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不满,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出现。
战争的结束,要求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企业私有化,恢复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
(3) 特征:利用商品、货币、市场的作用恢复生产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4) 作用:经济恢复,政治稳定。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及时调整政策,实事求是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
新经济政策对市场、货币、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可,体现出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社会生产迅速恢复,说明了经济规律的重要价值。
苏联模式之斯大林经济体制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后续改革
经济体制的斯大林模式早在战后初期就应该进行改革, 但是,斯大林把 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 认为二战的胜利是这一 体制的胜利, 没有意识到应该改革, 当时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也阻碍 着改革。 赫鲁晓夫为了推行改革, 需要对斯大林的遗产有个清楚地认识:先要站 稳脚跟, 掌握权力; 必须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通过对斯大林个人崇 拜的揭露与批判, 才有可能对苏联传统模式进行批判性的认识。赫鲁晓夫 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勇敢地站出来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 成为苏联第一个改 革者, 给苏联历史留下了谁也不能抹杀的深深的印痕。 “如果说赫鲁晓夫只反斯大林不反斯大林主义, 那么, 勃列日涅夫既不 反对斯大林又不反对斯大林主义。”——陆南泉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 首先从经济领域着手改革的。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为 导向的改革, 但是, 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 从1990 年底到1991 年底 苏 联剧变, 经济改革停滞并最后夭折, 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型是在苏联解体后才开始 的。
该时期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关于新经济政策理论的探讨,是 以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普遍规律性和苏维埃俄国具体历史条件为 依据的,解决了俄国从落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问题,如 道路、步骤、方式和政策等。 揭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列宁在新经济 政策中关于资本主义形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 制作用发展问题的阐述,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一、布哈林方案 布哈林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看法是: 俄国因其落后因此要走 一条迂回曲折、和平进化、民主法制和漫长渐进之路。 布哈林认为, 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形式”, 而要经历 一 个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 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还存在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还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还存在改造农 民的任务。 • 1、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 2、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 3、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共产主义政权改革经济体制,推出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
苏联经济改革以一系列经济政策为支撑,其中包括政府减少其经济干预,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行企业变革,改革银行体系,改变货币政策,改善流动性、取消购买力平衡衡等等。
首先,苏联实行了减少政府经济干预的政策。
苏联政府减少对经济的控制,实行一定的市场经济,取消许多计划经济的限制,以政府指导经济、推动经济发展为主,以市场和企业决策为主导。
此外,苏联政府取消了所有关于定价、商品流通和销售的规定,释放了企业成立、生产和经营的自由,允许企业对外贸易,并将重点放在市场化改革上。
其次,苏联实行了企业变革的政策,允许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如联营、合伙企业、国有股权与民营企业结合的企业、外资企业等。
苏联还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出口贸易,采取外汇优惠政策,建立外贸担保体制,加强企业管理,并为企业发展外资提供便利。
第三,苏联改革了银行体系。
苏联政府将银行从企业管理结构中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央行,实行货币政策和准备金制度。
此外,苏联还取消了信用卡系统,实行现金和支票制,改变原先的银行体系垄断的结构。
最后,苏联还实行了改善流动性的政策,以改进货币流通条件、实行税制变革、降低利率水平、取消购买力平衡衡等措施,提高货币流通效率。
上述措施优化了资金使用环境,加速苏联经济变革进程。
苏联通过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实现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这些新政策包括减少政府经济干预、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行企业变革、改革银行体系、改变货币政策、改善流动性等。
这些政策大大改善了苏联经济环境,推动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
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引言苏联新经济政策(NEP)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末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的重要措施。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这两个政策的背景、实施过程和效果,探讨它们的异同及对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今后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和启示。
一、背景比较1.1 苏联新经济政策苏联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于1921年提出的一项经济政策,主要的出发点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遭受战争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通过恢复市场机制和私人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政策。
NEP的核心是允许私人土地所有权和私人贸易,并允许农民自由经营和交易,同时逐步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和集体农业。
1.2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78年至1979年提出并开始实施,在对内对外的背景下,中国决定放弃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开放市场经济,吸引外资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允许私人企业和外资进入市场,促进农村改革和城市工业升级。
二、实施过程比较2.1 苏联新经济政策NEP的实施启动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逐步恢复了国家经济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和私人企业家的生产积极性。
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NEP为苏维埃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由于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NEP也导致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剧烈震荡,使得一些农民和工业家成为了富有的资本家,严重伤害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纯洁性,最终在斯大林领导下被淘汰。
2.2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核心是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在政策实施中,中国先后实施了九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十四届四中全会等一系列决定和措施,在国内外务实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简述:内战发动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于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
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分散出来用作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推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泛称为战时共产主义。
2.措施:(1)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涉及各种农产品。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互换方面,政府推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
(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
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在凶险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少的特定条件下被迫实行的具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
做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其特点就是在非政府社会主义经济中,基本上排挤商品货币关系,抛开了市场,实行单纯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即为用“简便、快速、轻易的办法推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
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
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
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
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
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崭新经济政策1.详述: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联新经济政策-高考历史知识点
苏联新经济政策-高考历史知识点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2.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济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3.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意义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②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结果,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苏联经济政策列表
苏联经济政策列表苏联经济政策是指苏联政府在其统治期间所实施的各项经济政策,旨在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本文将整理苏联历代领导人实施的几项重要经济政策,探讨其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五年计划列宁时期的苏联经济政策以五年计划为核心。
1928年至1932年,列宁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旨在迅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
计划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如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
通过国家集中力量投资建设大型工厂和设备,苏联得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大生产能力。
五年计划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但也引发了农村经济的紧张局势。
二、集体农庄化运动斯大林时期,苏联政府实施了集体农庄化运动,也被称为“农业集体化”。
这项政策旨在将农民组织起来,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国家收入。
政府通过废除富农私有土地、强制征收农产品等手段,将农民组织成农业集体合作社。
然而,这一政策遭遇了农民的强烈抵制,导致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和饥荒,给苏联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战时经济调整苏联在二战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战时经济调整政策,以应对国家面临的巨大战争压力。
政府通过动员人力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实行物资配给等措施,确保了苏联在战争期间的物质供应和军事装备生产。
战争结束后,苏联经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四、改革开放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以推动经济的现代化和科技创新。
这些政策包括发展电子工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村工业化等。
改革政策对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五、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经济政策的核心,也是苏联经济制度的基石。
计划经济体制以政府为中心,通过国家计划来指导和调控经济活动。
政府对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干预和管理。
尽管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政策
异:内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问 题
经
济 政 治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 代替行政命令(实质: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作用)
1.缺少宏观决策和 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 工业
局势失控,苏联解体
改革重点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 成果(后果)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农业 重工业 国防工业 一度促进 问题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 2.内容: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农业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 (重点)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工业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 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 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 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 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 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 14.1%,农业则为1.5%。
⑷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重点: 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 结果(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 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 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执政 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苏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19711975 6.4
5.7 7.4 2.5 4.5 5.7
1.3苏联政策演变
1925年俄国的粮食和工业生产
100%
112%
100%
75%
50% 13%
È ï ú ¿ ¹ Î ² Á 1913Ä ê
¤µ Ü ú ¿ ¹ Ò ×² Á 1920Ä ê 1925Ä ê
斯一 大九 林二 在四 一年 起列 宁 和
约瑟夫· 维萨里奥诺维 奇· 斯大林(1879年12月 21日-1953年3月5日), 原名约瑟夫· 维萨里奥诺 维奇· 朱加什维利。苏联 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 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 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 会议主席(总理),对 二十世纪的俄国(苏联) 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2.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1)“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像俄国这样一个农民国家取 得胜利,但取得彻底的胜利,则需要他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 斯大林认为,依靠自力更生,从内部积累资金,同时努力争取国 际革命力量的支持,在一国内是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 (2)“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 国内社会阶级结构虽发生变化,但“我们的进展愈大,胜利 愈多,被击溃了的剥削阶级残余也愈加凶恶,他们愈要采用更加 尖锐的斗争形式,他们愈要危害苏维埃国家,他们愈要抓紧最绝 望的斗争手段来作最后的挣扎。” (3)经济思想 ①公有制:集体、全民(国家) ②指令性计划经济 ③两个平行市场 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现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 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1)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背景 内忧外患 2.措施 (1)军事 (2)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内容:农业、工业、流通、分配 ②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 ③评价:积极、消极 3.结果 巩固政权,引发危机。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
“直接过渡”的结果
党派 布尔什维克 社会革命党 孟什维克
其他
票数 902万 2090万 170万 460万
比例 24.90% 57.71% 4.69% 12.7%
立宪会议第一次会议投票通过决议:十月革命非法!
农民非暴力不合作,工人罢工游行,士兵不要共产党!
列宁的后期政策----间接过渡
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上----无产阶级专政
改革思路:实行“加速战略”, 关键在于提高科技水平,增加 劳动生产率。
政治方面:放弃党的一元化领 导。
工业:扩大企业自主权; 承认物质奖励;推行“新 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 值规律的作用。
政治:加强党的领导;实 行“干部终身制”等。
其他:后期改革陷于停滞。
戈尔巴乔夫:要触及到根本!
所有制:打破单一公有制,允 许个体经济存在。
管理体制:强调价值规律作用,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承认企 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管理体制:苏联的厂长由上级国家机关委派,被 称为“国家机关在企业的全权代表”,负责推行 国家计委下达的各式各样的指令。
商品市场:工业品统一分配,农业品统购统销。 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国家对的收购价 是3卢布。农民买一双皮靴要卖出4000多公斤粮 食。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政治上-----高度集权 (一党0%的工厂停工,铁路运输 瘫痪。
协约国联合俄国的反对势力 进行军事进攻。
列宁的前期政策----直接过渡
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 经济上----战时共产主义
1 照搬社会主义原则 2 国家全面管制经济 3 废除货币商品贸易 4 按照国家要求分配
巴黎公社两大原则--1 普选制 2 公有制
苏联经济政策列表
《新经济政策研究》高继文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勃列日涅夫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晚年开启中苏关系正常化大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起落落最大的时期之一。
1964年赫鲁晓夫被政变推翻后,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高级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顺便试探苏联的对华政策。
在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走到贺龙元帅面前说:“我们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还不把毛泽东也搞掉?这样就天下太平了。
”结果这句话将中苏关系再次推向冰点。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
在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等人的强烈主张下,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为取得美国人的支持,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将消息告知美国方面。
然而尼克松政府认为:一个强大中国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
最可怕的是,一旦让苏联人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
“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
”几天后,《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此后,苏联陈兵百万于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但勃氏在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中接连发出积极的信号,为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拉开了序幕。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苏关系在勃氏手上达到了对立的顶峰,也开启了正常化的大门,这个时期是中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俄罗斯人心态复杂看勃氏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逝世,终年76岁。
在勃列日涅夫的时代,苏联的国势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社会积累的无数尖锐矛盾缺乏认识,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魄力,使这些矛盾越积越深,社会动乱的能量越积越大,最终随着勃列日涅夫的逝去,一个曾经令人仰视的强国也随之坠入深渊。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一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
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
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实施的社会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挑起国内战争。
(2)特征:集中一切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的非常措施。
(3)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
“战时”说明它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
这是战争环境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符合一切服从大局的思维,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对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产生了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列宁看到了问题,调整了政策。
●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1) 实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别是余粮收集制,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不满,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出现。
战争的结束,要求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企业私有化,恢复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
(3) 特征:利用商品、货币、市场的作用恢复生产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4) 作用:经济恢复,政治稳定。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及时调整政策,实事求是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
新经济政策对市场、货币、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可,体现出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社会生产迅速恢复,说明了经济规律的重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经济政策研究》高继文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勃列日涅夫
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晚年开启中苏关系正常化大门
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起落落最大的时期之一。
1964年赫鲁晓夫被政变推翻后,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高级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顺便试探苏联的对华政策。
在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走到贺龙元帅面前说:“我们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还不把毛泽东也搞掉?这样就天下太平了。
”结果这句话将中苏关系再次推向冰点。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
在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等人的强烈主张下,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为取得美国人的支持,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将消息告知美国方面。
然而尼克松政府认为:一个强大中国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
最可怕的是,一旦让苏联人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
“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
”几天后,《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此后,苏联陈兵百万于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但勃氏在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中接连发出积极的信号,为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拉开了序幕。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苏关系在勃氏手上达到了对立的顶峰,也开启了正常化的大门,这个时期是中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俄罗斯人心态复杂看勃氏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逝世,终年76岁。
在勃列日涅夫的时代,苏联的国势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社会积累的无数尖锐矛盾缺乏认识,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魄力,使这
些矛盾越积越深,社会动乱的能量越积越大,最终随着勃列日涅夫的逝去,一个曾经令人仰视的强国也随之坠入深渊。
然而在勃氏去世20多年后,俄罗斯人却开始怀念这位“忠厚长者”。
俄各界对于勃列日涅夫的评价呈现出肯定多于否定的总体态势,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与现在相比具有“公正”的优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统计数据表明,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1965年,苏联人的平均工资只有96.5卢布,到了其执政晚期就上涨到170卢布。
很多苏联人在这段时间内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购买了像样的家具、服装甚至汽车。
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分化为界限分明的贫富两大社会集团。
对于大多数俄罗斯民众,勃列日涅夫时代是“不公正、不平等”的俄罗斯的对立面。
根据列瓦达中心的材料,2005年1月,48%的受访者认为,如果俄罗斯所有的一切都保留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的状况会比较好。
二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处于发展的巅峰期,国际格局一度呈现出苏攻美守的局面,俄罗斯的大国主义传统和实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然而苏联解体后,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和社会资本主义化之后,俄罗斯始终没有能够找回曾经的大国荣光。
而大国意识和强国意识恰恰在俄民众的意识形态认同中占有重要地位。
全俄舆情研究中心所作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俄民众将跻身为世界强国甚至是回归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列为俄在21世纪的战略目标。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人怀念勃列日涅夫及其时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俄罗斯人现在也在反省勃列日涅夫时代。
因为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开始停滞不前,这段时间内,苏联GDP增速从1966年至1970年的年均21%降低到后期的9%。
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只有1966年和1973年两年能够保障面包的供应,其余年份竟然需要大量从国外用硬通货进口粮食。
苏联经济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严重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从而为苏联的覆亡埋下了隐患。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历史要求俄罗斯人民进行深入思考,维护稳定的代价是什么?稳定又是怎样转化成为停滞的泥淖?俄罗斯今后要实现重新崛起就不得不汲取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惨痛教训,而不能仅仅沉湎于这个时代表面的显赫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