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合集下载

浅析俄国文学史中的多余人现象

浅析俄国文学史中的多余人现象

浅析俄国文学史中“多余人”现象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这是关于俄罗斯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群像。

这些人既不与贵族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跳出贵族圈子与人民结合,终日空虚彷徨、无所事事,最终成为了社会上的“多余人”。

其主要代表有普希金的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奥涅金;赫尔岑小说《谁之罪》里的别尔托夫;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屠格涅夫小说《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小说《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等。

这些人虽然出现于不同的社会时期,但他们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出身大多为名门豪族,文化教养程度高,头脑聪明且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当时的俄国国情让他们看出了现实生活中的缺陷与弊病,也了解到农奴制下的种种不平与罪恶,他们能隐约嗅到时代潮涌的气息。

但这些超前且聪明的人脱离群众,远离革命,性格软弱,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所以只能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

这些时代的“多余人”在生活中找不到适当的位置,在社会上无所作为,在现实社会中感到沉闷压抑,在精神上焦躁不安又忧郁彷徨。

这一切都决定了他们一生当中必然无所事事、毫无作为、空虚无聊,成为“既非孔雀,又非乌鸦”的中间人物。

俄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赫尔岑在评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时明确地提出了“多余人”这一概念,并指出:“‘多余人’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他永远不会站在政府一面,还在于他永远也不会站在普通老百姓这一面…”。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评论“多余人”这一形象:“…这些人常常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本可大展才华,但却很少作为,或者根本无所事事……”。

这些头脑清晰、精力充沛的俄罗斯青年为何要患上“俄罗斯忧郁症”?这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何以成为无所事事的“多余人”?挖掘他们悲剧人生形成的根本原因,了解“多余人”形象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相当必要的。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

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

简析俄国文学中三个_多余的人_形象

简析俄国文学中三个_多余的人_形象

争 的 能 力 终 于 一 事 无 成 消 沉 苦 闷 仿 徨 一 生 普 希 金 通 过 这 一 典 型 形 象 的塑 造 实 质 上 是 猛
,
烈地 批 判 了 形 成 这 种 性 格 的上 流 社 会 和 专 制 农 奴 制 深 切 地 表 达 了 那 个 时 代 的俄 国 青 年 的 思
想 苦 闷 探 索和 觉 醒 不 幸和 悲 剧
,
念 的束缚 他 自视 清 高 不 愿 与 贵族 社会 中 那 些 绅 士 淑 女 交往 但 他 又 跟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相 距 十
,

万八千里


总 之 他 不 满 意 社 会 不满意 他 人 不 满 意 自 己
, , , , ,

活着 没 有 目 的 没 有 工 作
,
,
一 直 活 到 二 十六 岁
承 德 民族 师 专 学 报
年增刊
简 析 俄 国 文 学 中三 个 多 余 的 人 形 象
李耕 耘
俄 国 批 判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产 生 形 成 于 十 九 世 纪 三 四 十年代
, ,
、 。


普希金 是 它 的创 始 人 果 戈理
,

为 之 奠定 了基 础 大 批 作 家 继 承 了他 俩 的 传统 使 批 判 现 实 主 义 成 为 文 坛 主 流
,



族 青 年 军 官 聪 明 勇 敢 能 批 判 地 看 待 上 流 社 会 渴 望 不 平 凡 的事 业 但 又 不 了 解 它 到 底 是 什
, , ,

么 因 而 日 益 感 到 生 活 无 目的 心 灵 非 常 空 虚 为 了 摆 脱 精 神 上 的 苦 闷 他 在 无 谓 的 猎 奇 和 冒 险

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

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

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

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欢迎大家分享。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产生于二十至五十年代的俄国贵族革命时期。

在当时,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天赋和才华的贵族知识分子,既不满上流社会的腐败,愤世嫉俗,又无力与资产阶级决裂;既有朦胧的`追求,希望有所作为,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

结果,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多余人”。

这些“多余人”形象不仅是十九世纪前半期俄国文学的中心主人公,而且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主要角色,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珍品。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他是一个“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也“永远不能站在人民方面”。

他的灵魂空虚,缺乏毅力和恒心,也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认为是贵族生活养成了他的恶习。

腐朽黑暗的社会使他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简言之,相对于俄国社会的环境而言,他是“多余”的。

然而,我们谁都不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大声宣布“本人必不可少呢”历史的脉搏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或缺而停止跳动。

奥涅金的形象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一方面,他受到欧洲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品格和气质都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同时,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现实社会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的冷漠。

另一方面,他希望可以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社会决裂,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对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逃避。

总之,他既不愿意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这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脱离了人民群众。

奥涅金之所以是奥涅金,在于他所产生的“多余感”。

高度发展的智力找不到自己生存于世的理由,上流社会穷奢极欲,又俗不可耐,爱情不过是虚情假意,书本上写满了无聊与欺骗,生活所显示ide虚幻进而使他超越了本身生活,去思索生命的意义,但他找不到答案,他成为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奥涅金的“多余感”正是根植于其内心深处的怀疑主义,他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和生存的勇气。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俄国文学的文章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俄国文学的文章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地主,尽管他有“黄金一般的心灵”,却总是懒洋洋地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虽然他在心中已经制定出了种种整顿自己领地的改良计划,可年复一年始终没有写出来,更不用说现实了。

他整天躺卧在一间既当卧室、又当书斋和客厅的房子里。

他的书架上放着两三本发黄的书,壁上的图画牵着蜘蛛网,镜子照不出东西来,由于灰尘多,可以把它当做记事牌。

笔和纸都干枯发黄了,如果把鹅毛笔向墨水瓶里伸下去,说不定就会有只苍蝇嗡嗡地从里面冲出来……他虽然只有32岁,却没有年轻人的朝气。

或者却是跟死了一般,到了最后,这位善良,有教养而又懒惰的、被现在人称作“废物”的人终于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他就是被称为“多余人”的最后代表——奥勃洛莫夫。

在文学史上,“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这类形象几乎无一例外地跃现于俄国进步作家的笔端,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多余人”系列形象。

以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为“始祖”,此后莱蒙托夫的毕巧林(《当代英雄》)、赫尔岑的别里托夫(《谁之罪》)、屠格涅夫的罗亭(《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奥勃洛莫夫》)等形象无不脍炙人口。

这种人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们对现状不满,但只是徒然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无奈没有出路。

“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浅析

“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浅析

“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浅析作者:方雪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9期摘要:“多余人”是指俄国19世纪文学中方雪步知识分子的典型,这一系列人物是当时传统的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的产物。

他们痛恨上流社会的腐败,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却又无力反抗社会。

他们想成就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使他们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也就成了一个“多余人”。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小说通过塑造这一形象,深刻反映了当时贵族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和追求,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的腐败和丑恶。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38-01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小说家,他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品描绘了一幅俄罗斯社会诗一样的图画,诗人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表达了当时俄罗斯青年思想上的苦闷、现实中的探求,并且通过对人物生活和遭遇的描绘,展现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揭示了沙皇主义专制制度下俄国社会生活的种种矛盾和丑恶。

此作品被认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当时的俄国虽处于专制农奴制统治下,但是西欧国家的一些先进思想也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开来,许多贵族青年最先接触到这些先进思想,并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主人公奥涅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觉醒的贵族青年,和其他贵族青年一样有过奢靡的生活经历。

受当时的时代氛围以及启蒙思想的影响,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这种空虚无聊的生存方式。

怀着对自由和新生活的向往,他来到乡村,从事农事改革,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触一番事业。

然而,事情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简单,之前接受的贵族教育没教会他实际工作的能力,生活的恶习也早已深深地烙在他的身体里,再加上地主们的为难和反对,使他所有的愿望都化为泡影,最终只能是无所事事,也就成了社会中的“多余人”。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作者:孙宏颖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3期内容摘要:俄国文学中形象系列可谓多种多样,笔者认为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多余人”形象,多余人以反传统姿态出现,使俄国文学在世人眼前为之一亮;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学中难得的艺术珍品,其不断给后人带来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多余人形象俄国文学历史产物“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学中难得的艺术珍品,其不断给后人带来启示与思考。

一.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普希金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部诗体小说,是俄国文学的一大创新。

作品将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奥涅金从小受贵族教育,最早跟着法国家庭教师学习,其从小没有接触过“艰苦奋斗”精神,由于家庭条件优越,长大后既不想飞黄腾达的仕途,也不想成为士兵或者将军而光宗耀祖。

贵族世袭制使奥涅金出生便有了一切,他期望自由却又不愿抛弃已有一切的束缚。

奥涅金的生活是无奈的,既无家人陪伴,又无工作寄托,自视清高却又不甘寂寞,受过资产阶级启蒙,又无法摆脱贵族阶级教育。

总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使奥涅金毫无能力、无所作为,充其量做一些善事。

奥涅金终其一生可能都不知到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就这样把光阴虚度。

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不是需要这样的“多余人”。

奥涅金形象,奠定了俄国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基础,是俄国甚至整个世界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之一。

二.多余人——毕巧林人物形象分析莱蒙托夫作品《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可以说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二个“多余人”形象。

小说中毕巧林利用写日记的形式,将自身的不足和毛病向读者展现出来。

毕巧林同奥涅金一样出生于贵族家庭,接受贵族教育,都是上层社会优秀人才,他们都不赞同旧制度意欲脱离这种贵族的生活,但却又没有理想、玩世不恭,不免要感到苦闷和绝望;但毕巧林和奥涅金的情绪变化、命运波折又不完全相同,毕巧林所生活的时代相对黑暗,尽管毕巧林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才华;多种社会、政治因素造成了毕巧林的悲剧。

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

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

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作者:杨婉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2期摘要:“多余人”这一崭新的名词,无疑是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新发现”,因为有了它,使得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不再孤单、平凡。

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可谓是“多余人”的鼻祖,在他的笔下,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的“多余人。

”当然,深入了解“多余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和漫长悠久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俄罗斯文化。

关键词:多余人;主要典型;现实意义作者简介:杨婉莹(199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一、“多余人”的诞生在19世纪、在普希金之前,俄罗斯文学史从未出现过“多余人”——这一文学现象,而它的诞生也推动了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

最初“多余人”的形象源自于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而这部长篇诗体小说也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被称之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石”。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写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就生活在富庶的家庭环境里,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却远离于人民;他们对当时的现实社会都有极大的不满,但缺乏行动。

因此有这样一句话是对他们的最好概括——那便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所以,这样一群多余人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他们异于常人的才华和禀赋。

二、“多余人”形象的主要典型最早是在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希金是“多余人”的鼻祖,但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却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在普希金之后,先后有四位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多余人”的形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多余人”出现在俄国历史舞台上不是刹那间的现象,它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到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再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再到冈察洛夫作品中的“睡神”奥勃洛摩夫,“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充实鲜明起来。

(1)聪明的废物——奥涅金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奥涅金具有所有“多余人”的共性,即聪明,博学有才华;生活在上流社会过着奢侈空虚的生活;厌恶自己的生活圈子却不得不依赖于它;有理想却缺乏实干精神、坚强的毅力;精神苦闷不知所措,最终迷失自我。

他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即他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厌恶旧有的社会体制,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

但他没有任何实际工作能力,没有毅力,事事不能坚持到底,内心非常痛苦,性格也更加阴郁、孤僻,被称为“聪明的废*物”。

(2)当代英雄——毕巧林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是俄国19世纪30年代的“多余人”形象。

此时的俄国正处在农奴制最黑暗最反*动的年代,统治者的残*暴让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前途黑暗渺茫。

与第一代的代表奥涅金相比,除了拥有“多余人”的共性,毕巧林更狂热,更玩世不恭,更损人利已,更具有破坏性,表现得更加孤独、更加忧郁。

“狂热好动”与“人格分裂”是毕巧林的两大个性。

他是一个极端的冷热矛盾结合体。

一方面渴望生活,具有丰富的感情与奔放的激情,另一方面又对生活和人类丧失信心,往往激情与冷漠并存,显得喜怒无常。

他年轻聪明富有激情,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也因此对社会看的更透彻,心灰意冷的更彻底,可又止不住幻想,幻想过后又是更大的失望。

所以毕巧林的玩世不恭、碌碌无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已是一个拥有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的个体,一个冷静地怀疑着、分析着、求索着的个体。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

从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到格里鲍耶多夫《聪明误》中的恰茨基,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一直到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罗莫夫,“多余人”形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本文结合十九世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对这一形象加以探讨。

标签:“多余人”;普希金;格里鲍耶多夫;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时代背景。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出身上流社会并受到良好教育,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持怀疑主义世界观。

他们一面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受教育程度和道德上的优越性,一面持有社会消极心理,言行不一。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怀疑论者是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者,他们对时代的觉察,使其具有领导社会改革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变革。

这一类人生活不幸,是处于与之成长的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冲突中的矛盾体。

俄国历史发展也证明了,“多余人”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与社会现状紧密联系。

“多余人”不幸的原因在于:首先,他们要么完全不自知其生活的社会现状及改革的急迫性,要么不愿或根本无法接受现状或改革;其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变化过于敏感,自我保护的本能导致其无力果断采取行动以改变现状。

他们专注于自我剖析,擅长在日记、自白、书信中体现自我;然而他们不幸的根源就在于自知身处泥淖却心怀理想,内心在理想与现实中斗争。

他们是一个独特复杂的群体,并非天之骄子,却本性自私,质疑一切,内向而偏激,因此注定成为陈腐旧制度的牺牲品。

一言以蔽之,“多余人”貌似与社会水火不容,实则离不开这样的社会。

(一)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从西欧国家引进上流教育,然而这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严重不相符,矛盾日益激化。

十二月党人起义后尼古拉集团的残暴统治更是愈演愈烈。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

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

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纵谈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杨婉莹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多余人”这一崭新的名词,无疑是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新发现”,因为有了它,使得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不再孤单、平凡。

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可谓是“多余人”的鼻祖,在他的笔下,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的“多余人。

”当然,深入了解“多余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俄罗斯19世纪文学史和漫长悠久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俄罗斯文化。

关键词:多余人;主要典型;现实意义作者简介:杨婉莹(199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136-01一、“多余人”的诞生在19世纪、在普希金之前,俄罗斯文学史从未出现过“多余人”——这一文学现象,而它的诞生也推动了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

最初“多余人”的形象源自于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而这部长篇诗体小说也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被称之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石”。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写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就生活在富庶的家庭环境里,自幼便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却远离于人民;他们对当时的现实社会都有极大的不满,但缺乏行动。

因此有这样一句话是对他们的最好概括——那便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所以,这样一群多余人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他们异于常人的才华和禀赋。

二、“多余人”形象的主要典型最早是在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希金是“多余人”的鼻祖,但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却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在普希金之后,先后有四位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多余人”的形象。

浅析“多余人”形象

浅析“多余人”形象

浅析“多余人”形象作者:李蹊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2期作者简介:李蹊(1990—),女,辽宁沈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俄语。

李蹊(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北京 100872)摘要: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普希金在他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

“多余人”形象是那个时代人物的一个典型。

而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后的作家塑造了不同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多余人”;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19世纪俄罗斯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101—02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出现了一组特殊形象群体——“多余人”。

这一典型形象是当时传统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的产物。

普希金笔下《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可谓“多余人”的“鼻祖”,是俄国文学上第一个“多余人”。

在俄国沙皇的高压政策下,普希金只能让他笔下的奥涅金停留在苦闷、彷徨、探索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个人反抗阶段,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专制农奴制度的危机和新一代年轻人的觉醒。

一、“多余人”形象产生原因及其特点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浅析“多余人”

浅析“多余人”

浅析“多余人”“多余人”是赫尔岑在1851年评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里提出来的。

这些被称为“聪明的废物”的“多余人”出现在19世纪上半叶俄国贵族文学时期,是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他们的时代和自身的深刻发现,而“多余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奥涅金、毕乔林、罗亭、奥勃洛摩夫等。

“奥涅金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什么要忙的,这是一个在他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的多余的人。

”“他什么事情都开始做过,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到底——他想的多做的少,在十二岁就已经是个老人。

”这里指的是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一批贵族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是逝去了的时代的痛苦缩影,是失去了精神家园的迷惘儿,四代“多余人”虽然生活在俄国不同的时代,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却好像事先约好了一样游离于社会集体、传统法规之外,或者玩世不恭,或者冷淡麻木,无一例外的被自己的时代所排斥。

“多余人”已经意识到生活的空虚,不甘沉沦却又脱离实际,想有所作为却只会空谈,已经不配担负起社会历史改革的任务,被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结不了果的鲜花。

别林斯基说他们给人很大希望,完成的却很小甚至完成不了。

赫尔岑曾经说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的方面,也永远不会站到人民的方面”唯一能做的就是“多余人”。

人们对于“多余人”的评价倾向是否定的。

然而,我认为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能用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多余人”,把他们放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时间内。

对“多余人”的评价应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不能局限于“19世纪”,“俄罗斯背景”和“1917年十月革命”的特定框架内,在新的时代,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多余人”。

我要说,其实“多余人”一点也不多余,我将对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多余人”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分析来探究讨论其独特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作用。

一、欧美的“多余人”、“局外人”“多余人”是一群特殊群体,是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度和新兴的资本主义力量激烈碰撞后的产物,他们生活在俄国新旧社会交替的年代,一方面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受到本国传统教育的制约(无法摆脱的),他们不满现实,想创新,可又无从着手,以至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XX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的冲突”把“多余人”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探析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探析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探析作者:王鲁妹来源:《大观》2016年第12期摘要:19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都是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他们都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社会思潮激烈动荡的时期,具有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形象特点。

关键词:多余人;形象特点;奥涅金;毕巧林;罗亭;意义俄国文学中形象系列可谓多种多样,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多余人”形象,出现在19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早的“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在其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描写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而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塑造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也都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经典的“多余人”形象。

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因而也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他们都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社会思潮激烈动荡的时期,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已经腐朽不堪,受到新思想熏陶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对自己所处的阶级是否还有希望产生怀疑,他们厌倦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意识当中开始有一种朦胧的追求,憧憬和向往另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会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一些复杂的性格因素或悲剧色彩。

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与中国现代文学“零余者

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与中国现代文学“零余者

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与中国现代文学“零余者俄国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生活在贵族阶级趋向没落的时期,在反动的专制政体和农奴制下感到窒息,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但因为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缺乏生活目的,不能有所作为。

正如赫而岑所说的:“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站到人民方面”,只能作为一个社会的“多余人”。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奥涅金;赫而岑《谁的罪过》里的别尔托夫;莱蒙托夫《当代英雄》里的毕乔林;屠格涅夫《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都是“多余人”的代表。

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是用诗体写成的,是一个重大的创新。

它的发表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确立的标志。

奥涅金的形象是俄国封建社会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他虽然受过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不满于贵族社会的庸碌,自视清高,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贵族的生活方式又使他灵魂空虚,毫无能力,无所作为,成了社会的“多余人”。

这样,奥涅金就成为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小说通过这一形象,塑造了二十年代贵族青年的典型,反映了当时贵族青年的苦闷、彷徨和追求。

在揭露和批判贵族社会的腐败和丑恶方面具有相当的力量。

奥涅金也因此在俄国多余人形象系列中成为最重要的,最具色彩的,最有代表性的多余人形象。

在其他多余人形象中,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乔林,在二三十年代曾是贵族社会里的佼佼者,是一个对上流社会强烈不满的贵族青年。

可是他摆脱不了贵族生活,没有理想,玩世不恭,感到苦闷绝望;他时时进行自我心理分析,既否定一切,也蔑视自己,因而也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还有屠格涅夫《罗亭》里的罗亭,也是多余人形象,他能言善辩,热情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四十年代黑暗统治时,起过进步作用。

但到五十年代需要行动的时候,“多余人”只是一些语言多于行动的人,已经担负不起改革现实的任务了。

如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尽管他“有黄金般的心灵”,但他只不过是一个剥削阶级寄生虫的典型。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多余人”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特殊形象之一。

他们通常出现在俄罗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中,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中。

这些人物通常被描绘为聪明、敏感、有才华,但却饱受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本文将从“多余人”艺术形象入手,深入分析这些角色的个性、内心世界、特点等,同时探讨其艺术价值和产生背景。

矛盾性格:他们通常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敏感又脆弱,既富有激情又充满痛苦。

他们的行为和决定常常受到内心矛盾的困扰,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格。

知识分子形象:这些人物通常是有文化、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追求真理、美和正义,但却往往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助和困惑。

社会边缘人:他们不属于社会的主流群体,常常被视为局外人或边缘人。

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却又无法彻底脱离社会。

悲剧命运:这些人物的命运通常以悲剧收场,他们的矛盾性格和无助感导致他们无法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最终常常陷入孤独和绝望。

“多余人”艺术形象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他们通常被描绘为具有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中,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便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他具有极高的聪明才智,但却陷入了罪恶与良心的挣扎之中。

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和激烈的情感冲突,展现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多余人”形象。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列文也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他身处上流社会,却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感到困惑和不安。

他追求真爱,却陷入伦理与情感的矛盾之中。

作者通过列文的视角,展示了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矛盾和复杂性。

“多余人”艺术形象的产生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俄罗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感到困惑和无助。

这一时期,俄罗斯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多余人”形象,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列文等。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是于十九世纪的前期,伴随着俄国社会结构转变以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的一种俄国文学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最终只能在极度的空虚和愤懑之中迎来属于自己的悲剧人生。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是与俄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农奴制度下的封建俄国与来自西方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思想的强烈对抗,促使了一批受到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思。

他们希望社会向着自由民主的形态发展,却又不愿意失去自己所拥有的荣华富贵。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标志着俄国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标志着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家族性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完整而具体的展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反应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提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病源,谴责了那个使得本来有希望“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最终变得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不仅仅体现于自身形象所蕴含的广泛的社会意义,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复杂而又深邃的哲学意义和美学内涵,揭示了旧社会体制内部深重的矛盾与危机。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摘要: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是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多余人”作为一个人‎物系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然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共性‎。

本文着重分‎析“多余人”形象共同特‎征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

关键词:多余人共同特征发展与演化‎现实意义正文: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的危机‎已渐露倪端‎,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逆转,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这一类人也‎即我们所谓‎的“多余人”。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

“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时“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的性格的必‎要力量,他们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

浅析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关键词:俄 国 多余人
历史进程
从 普 希 金 笔 下 的 奥 涅 金 开 始 , 经 历 了毕 巧 林 、罗 亭 , 到 奥 勃 洛 摩 夫 ,构 成 了俄 国 文 学 特 有 的 多 余 人 形 象 系 列 。
黑 暗 的时 期 。
莱 蒙 托 夫 笔 下 的 毕 巧 林 , 是 个 出身 于 富 庶 世 家 ,在 彼
他 们 都 是一 些封 建 贵 族 ,他 们痛 恨 贵族 社会 的虚伪 与 庸 得 堡 长 大 的 贵 族 军 官 。他 少 年 英 俊 , 聪 颖 热 情 ,具 有 不 达
俗 , 对 现 实 怀 着 极 大 的 轻 蔑 和 不 满 ,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叛 逆 目的 誓 不 罢 休 的 坚 强 意 志 和 敏 锐 的观 察 力 。 然 而 ,他 的 所 性 , 但 又 无 力 与 本 阶 级 决 裂 , 挣 脱 不 掉 这 个 社 会 旧势 力 的 作 所 为 和 他 的 才 智 全 然 不 符 。 毕 巧 林 一 进 入 青 年 期 就 在 上 桎 梏 。赫 尔 岑 说 他 们 “ 永 远 不 会 站 在 政府 方 面 ,也 永 远 不 能 流 社 会 消 谴 度 日, 但 不 久 他 开 始 感 到 烦 闷 ,调 到 高 加 索 几 站 到人 民方 面 ” ,只 能做 社 会 的 “ 多余 人 ” 。多 余 人 形 象 在 乎 使 他 快 活 起 来 , 然 而 战 斗 的 生 活 也 不 能 长 久 地 吸 引他 , 1 9 世 纪 俄 国 文 学 史 上 经 历 了2 0 年 代 、3 O 年 代 、4 O 年代 、5 O 他 比 以前 还 要 厌 倦 生 活 。 于 是 他 通 过 寻 求 冒险 刺 激 来 暂 时 消 除 压 迫 着 他 的 忧 郁 。毕 巧 林 自 己也 知 道 这 些 行 为 是 错 误

浅析“多余人”的特殊性

浅析“多余人”的特殊性

文艺理论55摘要:“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每一个“多余人”都有其特殊性,研究多余人形象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余人;俄国文学;特殊性一、“多余人”形象及典型特征“多余人”一词源自于俄罗斯19世纪文学,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形象的命名,它代表的是俄罗斯19世纪文学中典型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洛摩夫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俄罗斯社会不断地变化,使他们每一个人都变得独一无二。

二、“多余人”的特殊性1.人生观不同叶甫盖尼•奥涅金对身边的事情无动于衷,什么也提不起他的兴趣,因为厌恶上流社会而来到乡下,但是不久后又对身边的一切产生了厌倦。

他患上了一种叫作忧郁的病、,内心空虚,他读书、写字,汲取别人的知识,试图过一种新的人生。

面对人生的选择,奥涅金选择的是逃避,而不是勇敢地面对事实,从城市逃到乡村,从乡村逃到国外,他一生都在追求可以让自己奉献一生的事业,可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

相比于奥涅金生活的年代,19世纪30年代尼古拉的统治更加残酷,在残酷的环境下毕巧林审视自己,毕巧林人生价值的主要取向是利己主义,其他人的存在对于毕巧林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为了得到贝拉不惜使用卑劣的手段,因此让阿扎马特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对待自己的好朋友马克西姆也特别冷淡,在与马克西姆分别时头也不回地离开,他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身边的人。

但是与奥涅金、罗亭等不同的是,毕巧林一生都在自我批评,他的行为恶劣,但是思索却深刻,他的内心存在着两个自我,一个是“作恶”的自我,一个是对“作恶”的自我审视的“除恶”的自我,他的一生都在与命运做抗争,这支撑着他活下去。

而在罗亭的语言中,更多地是对民族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命运的关注,他将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绑在一起。

罗亭曾经创办农业、水利、教育等二十多项事业,虽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是罗亭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罗亭可以为人民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利益,这与奥涅金追求自身的价值,甚至毕巧林的利己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

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

毕巧林同样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他思维敏捷,才华出众,具有非凡的洞察力,但是他同样没有寻求仕途上的飞黄腾达,而是在爱情游戏中发泄自己旺盛的精力。

他寻找的不是真实的幸福,而是短暂的刺激,他的一颗充满厌倦的心灵既不珍惜别人,也不珍惜自己。

罗亭也同样出身贵族,不满现实,向往自由,他曾经用热烈的言语唤醒了人们沉睡的心灵,最后他死在巴黎街垒的巷战之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博莫洛夫也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他也曾经担任过公职,但是很快就放弃了。

他以一种极端消极的方式,无所事事的懒散远离了社会,对他而言宁静安详的奥博莫洛夫卡既是他童年的回忆,也是他一生的向往。

二、腐朽的封建文化和贵族传统教育是“多余人”悲剧的主要原因贵族传统教育导致了“多余人”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们一方面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恿陶,有一定的理想追求,不满社会现实,厌恶上流社会而力图自拔;另一方面自幼开始的贵族传统教育使他们染上了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俄国贵族青年的社会病——忧郁、苦闷、空虚、懈怠。

这样一来形成了“多余人”的既追求新生又郁闷孤独的双重性格并存。

奥涅金鄙视贵族社会的庸俗和伪善,不愿和贵族社会同流合污,但又不能争脱这个社会的独特习惯和偏见的束缚。

他头脑聪明、自视清高,本不愿虚度一生,但又毫无生活目标,不知道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缺乏行动的毅力和认真工作的习惯,最终变成一个“聪明的废物”。

毕巧林一方面揭露攻击上流社会那套欺诈伪善的“人生学问”,厌弃痈恨贵族阶级追名逐利的庸俗卑鄙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上流社会的影响,游手好闲,玩世不恭习惯于在上流社会周旋。

罗亭空喊日号,是典型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奥博洛莫夫显得更为枯燥,颓唐,腐朽,没落。

懒惰是他的基本性格特征。

他足不出户,用墙壁与社会隔绝起来。

从早到晚,奥博洛莫夫在床上一次又一次的制定了“整顿自己领地的种种改良和变革的计划”,幻想着那些“明朗的日了、永久的夏天、永久的快乐、日一美的饮食和叶美的懒惰”然而,他的计划和空想来无踪,去无影;热得快,冷得更快;农奴卞的寄生生活把他身上的一切活力冲刷的一干一净。

所以说,“多余人”的懒惰与冷淡都是贵族教育和周围环境的产物。

他们的政治立场不明确,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自卑的贵族立场,只好逃避现实,郁闷孤独地过日了。

三、“多余人”是新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博洛莫夫都是一些聪明的贵族青年。

这些人出身贵族,思维活跃,头脑精明,乐于接受新观念,敢于批判社会,宣扬西方进步文化。

奥涅金喜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宣扬西方的民卞政治。

他厌恶陈腐的封建文化,常用恶毒的阴郁的警句嘲讽时弊,批判自古以来的成见。

在乡村,奥涅金试图进行农事改革。

他创立了一种新的制度,打算用轻的地租来代替古来摇役的重负。

毕巧林也有所追求,他接受了西方先进的自由主义思想,时刻感到负有某种崇高使命。

在当代社会生活的丑恶面前,他敢于尖利抨击社会现实。

他的内心始终蕴藏着一股否定力量,并总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抗。

罗亭聪明而有才华,在大学期问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接受了西方进步的启蒙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他曾有理有据地驳斥过毕加索夫有关人生无聊、信念无用的怀疑论,指责怀疑论实际就是无用无能的标志。

同样,奥博洛莫夫的心里也充满了许多纯洁的激情和引人入胜的追求。

他曾经在头脑中一次又一次的制定了整顿自己领地的种种改良和变革的计划,预备施用各种崭新的、经济的、严格管理的和其他的办法。

有时他竟想象自己是一位所向无敌的统帅,在他的面前不但拿破仑就是叶鲁斯兰啦扎列维奇也毫不足道,或者是一个荣获桂冠的大思想家或大艺术家等等。

“多余人”的愤懑和追求反应了俄罗斯社会意识的觉醒,接受并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促进了俄罗斯新旧文化的交替。

四、“多余人”的爱情如果我们系统地观察分析“多余人”的爱情, 就不难发现其中两组形象的鲜明对比:当“多余人”在爱情生活中不断退缩、消极应对, 甚至逃避时, 俄罗斯的女性们,无论是少女还是少妇, 对爱情追求的坚强决心和果敢行动都是“多余人”望尘莫及的。

“多余人”忧郁怯懦, 俄罗斯女性坚强伟大;“多余人”夸夸其谈, 俄罗斯女性脚踏实地;;“多余人”无所作为,俄罗斯女性追求执着。

每一个“多余人”爱情中几乎都有这样的女性:受“多余人”不凡的思想、超凡的言辞的感染而爱上他们, 为了爱情在所不惜, 但在爱情纠葛中最终都受到了伤害, 饱尝了“多余人”逃离爱情时留给她们的爱情苦果的痛苦滋味。

在爱情这块试金石面前,达吉亚娜的纯朴热情与奥涅金的自私冷漠;贝拉的舍身忘己与毕巧林的薄情冷酷; 娜塔里亚的敢作敢为与罗亭的只说不做; 奥尔迦的积极行动与奥博洛莫夫的庸懒无为都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

这些女性身上蕴涵的优秀品质正是“多余人”所缺少的。

从达吉亚娜到娜塔里亚的爱情历程, 正是19世纪俄国社会“多余人”身上的革命性进步性逐渐衰亡的历程。

俄罗斯女性们对“多余人”爱情中态度的变化展现并宣判了“多余人”历史命运的终结, 同时反映了作家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到其本质。

随着多余人的社会作用的逐渐减弱, 他们就像流星一样很快划过历史的天空而消逝, 但他们爱情中的俄罗斯女性则犹如闪亮动人的北斗星永远指引着她们同时代的女性及后来的新女性不断前进的方向。

五、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是俄国作家精神上的“派生子”“多余人”形象不间断地进入俄国文坛,并且成为不朽的文学典型,从创作上看,无疑是作家的伟大功绩。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塑造“多余人”典型的作家大多来自贵族阶级本身,从普希金、莱蒙托夫,到赫尔岑、屠格涅夫都有贵族血统,他们大都接受过较这完备而典型的贵族教育,也大都或从书本、或于留学和旅行等不同渠道受到西方新思想薰陶,具有民主意识、忧患意识和改革现状的要求。

从这些作家的社会地位、精神物质和一般命运着眼,高尔基也称他们为“多余人”,是颇有见地的。

因为他们身上不仅具有生活中的“多余人”的某些因素,而目又高于文学中的“多余人”。

难怪高尔基说奥涅金是“普希金精神上的兄弟”,“毕巧林是莱蒙托夫的画像”,“别里托夫身上也有赫尔岑的面影”,“屠格涅夫本人身上就带有罗亭的特点”。

正如赫尔岑自己所说过的:“我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我的内心生活的个别部分。

就让他汇集在一起,不过是我的形象的文字式的传记。

”总的说来,俄国作家在思想观点、精神趣味和智慧气质上,熟悉而亲近自己的主人公,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内涵甚于理解自己。

他们不仅同生活中的这类原型息息相关,更同作品中这类形象脉脉相通。

因此,他们在按照现实主义写实原则充分表现这类形象的劣根性的同时,或多或少常‘常对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流露出惋惜之情,这恐怕也是他们身上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所至吧。

纵观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20年代的“多余人”奥涅金充满激情和骚动不安的反抗情绪。

30年代“多余人”毕巧林在黑暗现实前,表现出的是忧郁、悲观、孤愤。

40年代的“多余人”充满时代热情,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却无力实现美好愿望。

到了“多余人”末代子孙奥博洛莫夫,已经成了平卧不起的废物。

以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博洛莫夫为代表的“多余人”反映了俄罗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特定历史风貌。

他们的产生、发展和衰亡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资料:[1](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M] 1996年7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2次印刷[2](俄)莱蒙托夫.当代英雄.M] 译林出版社1994 出版[3] (俄国)伊•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罗亭. [M]1998年9月第1版1998年9月第1次印刷[4](俄)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 [M]华夏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5]郭伟华.俄国现代化冲撞下的“多余人”形象.探因[J]《安徽文学》2008年第7期[6]孙保国.析“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形象特质.[A] 开封教育学院院报2009年9月20日[7]赵宪彪.再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善恶之辨浅谈.[A]内蒙古大学学院报 2009年第5期[8]翟业军.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M]南京社会科学 2010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