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报道与新闻资源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经济・专题
中华新闻报/2003年/06月/02日/第007版/
对新闻报道与新闻资源的认识
———关于我国六省区主要新闻媒介新闻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报告(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
编者按: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媒介对新闻资源的开发能力作为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开发能力一方面决定了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媒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说,无论从新闻学角度还是从媒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新闻资源开发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教授设计并组织了对我国部分新闻媒介的调查,于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对北京市、广东省、湖南省、河南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共6个省区的41家主要新闻媒体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和分析了我国媒介现阶段的新闻资源开发能力和运作水平。该调查分为调查设计主旨、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分析三部分。本刊将分两次刊出这一调查报告。
调查设计主旨
新闻资源与新闻资源开发,都有着丰富的内涵。笔者在进行课题的理论建构时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概括而言,新闻资源是新闻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资源,具体包括:1.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媒介所拥有的新闻信息渠道及其产品,包括新闻提供者、新闻合作者、新闻线索、新闻稿件、新闻资料等;2.新闻环境资源──新闻媒介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为新闻传播活动所提供的资源,具体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经济环境资源、文化环境资源等;3.新闻媒介资源──新闻媒介自身所拥有的新闻传播资源,具体包括资金、人才、设备、技术、载体、品牌、社会关系等;4.新闻受众资源──新闻媒介的受众对象,包括显在与潜在的媒介消费者,但对新闻传播活动最有价值的主要是事实上已经作为读者、听众、观众存在的社会公众,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广告吸引力依此存在。所有这些资源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且它们具有变动的特点、相互联系的特点,有些资源还有相互转化的特点。
新闻资源开发是新闻传播活动以及新闻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由新闻媒介主体如媒介管理者、新闻传播者、媒介经营者等自主设计和运行的一项系统工程。显然,对新闻资源开发的全方位的研究难度很大,因此,笔者选择从应用新闻学的角度研究这个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新闻资源的发现,这是资源开发的前提与起点;2.新闻资源的鉴别,这是资源开发的战略决策基础;3.新闻资源的转换,也是资源开发的必要中转环节;4.新闻资源的整合,即如何对新闻资源进行统筹开发与优化组合;5.新闻成果的展示,即研究资源开发的成果表现方式;6.新闻资源的增值,即如何使新闻资源价值获得提升,包括以“产品链”模式使新闻资源获得增值,和以“共享”模式使新闻资源获得增值。
本次调查研究的设计,进一步缩小范围,以新闻报道策划和组织为切入点,考察我国主要新闻媒介在新闻报道层面上对新闻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而分析影响新闻资源开发的主客观因素、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什么要选择新闻报道策划这样的切入点?因为对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是媒介传播活动中的一种中观层面的运作,介于新闻媒介产品定位设计这一宏观层面和单篇新闻稿件采编这一微观层面之间,
包括对报道选题的决策、对报道方案的设计,以及在报道运行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调整报道方案,直至实现报道者所期望的最佳传播效果。可以说,新闻报道策划是在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一种持续进行的工作,包含了上述新闻资源发现、鉴别、转换、整合等诸多环节,最能表现新闻从业者对新闻资源的认识水平以及对资源的开发能力。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题组将调查范围选择为北京市、广东省、湖南省、河南省、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这6个省区中既有东部发达地区的省市,又有中部地区的省份,还有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区,基本可以反映我国目前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媒介的整体情况。对6个省区的媒介选择采用了统一标准,主要分以下几类:1.省(区)级机关报如北京日报、南方日报等共6家;2.省(区)级人民广播电台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共6家;3.省(区)级电视台如湖南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等共6家;4.省(区)级网站(主要由省级新闻媒介合办或省级报社主办)如千龙新闻网、南方网等5家(内蒙古日报网站在调查时尚未建成);5.省(区)级机关报主办的都市类报纸如大河报、北京晚报等共6家,外加省级晚报羊城晚报;6.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机关报或晚报如广州日报、拉萨日报等共6家;7.中央主要新闻媒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共计41家新闻媒介。这些媒介是我国各地的主流新闻媒介,它们包括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四种不同类型,涵盖了中央、省(区)、省会城市三个不同级别,报纸中既有机关报,又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类报纸,因而能反映我国媒介现阶段的全面情况。
具体调查对象是上述41家新闻媒介的总编室主任或主要新闻采编部门的主任、主编、制片人,他们作为媒介的中层业务领导具体负责新闻报道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并对采编流程进行管理和监控。我们认为他们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提供所在媒介在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方面的情况,他们的新闻理念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会对所在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调查在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进行,同时采用当面交谈与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课题组成员分赴6省区与各调查对象面谈,帮助完成问卷填写,同时搜集第一手资料,如报道策划文案、相关采编管理制度、媒介内部的工作总结等。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对所在媒介新闻报道与新闻资源的认识、新闻报道运行现状与采编流程管理现状。问卷形式为半开放式,即提供多项可选答案的同时允许被调查者自由回答,但要求对每一问题的答案选择一般不超过4项。
调查结果分析
接受调查41家媒介新闻从业人员,男性35人,女性6人;年龄分布:30岁以下3人,30 -39岁24人,40-49岁13人,50岁以上1人。他们当中大专学历4人,本科学历33人,硕生研究生学历3人,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的16人,非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的25人。新闻从业经历在5年以下的5人,6-10年10人,11-15年9人,16-20年11人,20年以上6人。我们发现,接受调查的40岁以下的部门主任、制片人一半以上在都市类报纸、电视台和网络媒介工作,这与这类媒介新闻从业人员普遍相对年轻是相吻合的。
本次调查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报道与新闻资源的认识。提问与回答的情况如下:
1.应该根据新闻报道的哪些因素来评价报道水平的高低?
认为应该以“新闻的时效性”、
“报道内容的新闻价值”、
“报道的信息含量”、“报道的深度”这几项标准评价新闻报道水平的人分别为33人、27人、24人和22人,在被调查者中占到半数以上,说明绝大多数媒介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念是迅速报道新闻、重视新闻事件本身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