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2024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
![2024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fd799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1.png)
2024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一、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之经济学基础1. 需求与供给需求呢,就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比如说,我超爱喝奶茶,要是奶茶价格在10元一杯,我一个月可能会买10杯,但要是涨到20元一杯,我可能就只买5杯啦。
这就是需求受价格影响的体现。
供给则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就像奶茶店老板,奶茶价格高的时候,他就愿意多做一些奶茶来卖。
影响需求的因素可多了,像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如果我这个月零花钱多了,那我买奶茶的数量可能就会增加。
还有消费者的偏好,我要是突然不喜欢喝奶茶了,改成喝果汁了,那奶茶的需求就会减少。
而影响供给的因素呢,比如生产的成本,要是牛奶、茶叶这些原材料价格涨了,奶茶店老板可能就会少做一些奶茶,供给就减少了。
2.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这个概念很重要哦。
效用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我吃一块巧克力,觉得超级满足,那这块巧克力对我来说效用就很高。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就是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减少。
比如说我已经吃了3块巧克力了,再吃第4块的时候,我可能没有吃第1块那么满足了,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无差异曲线也很有趣呢。
它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在这条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都是一样的。
就像我觉得一杯奶茶和一个小蛋糕给我带来的满足感是一样的,那这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就可以构成一条无差异曲线。
3. 生产和成本理论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比如一个面包店,用多少面粉、多少酵母、多少工人的劳动,能生产出多少个面包,这就是生产函数的体现。
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08c01aaa00b52acec7caa0.png)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
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因此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完整word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整理版
![(完整word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77bc6afad6195f312ba6fd.png)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c17de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d.png)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在经济师中级考试中,《经济基础》是一门至关重要的科目,涵盖了广泛的经济领域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将为您梳理各章节的必备考点。
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章节中,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
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方式。
第二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是必须牢记的要点。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要区分清楚,同样,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也不能混淆。
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弹性的计算和应用是常见的考点。
比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要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是重点。
要明白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以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与联系也要搞清楚,掌握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和特征。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的类型,如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各自的特点和条件要牢记。
价格歧视的类型和应用也是常考的内容。
此外,不同市场结构中企业的产量和价格决策方法也需要掌握。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特点,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供给曲线要熟悉。
理解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方面的应用。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市场失灵的原因,如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要深入理解。
掌握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比如反垄断政策、解决外部性的方法、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对信息不对称的治理。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国内生产总值的几种核算方法,以及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投资乘数的计算和应用,都是重要的考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ecc22f5fbfc77da269b1ef.png)
消费者消
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
出下面三种判断中的一种:
①对 A 的偏好大于 B;
完备性
②对 B 的偏好大于 A;
③对两者偏好无差异
注: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
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
来。
假定有 A、B、C 三种组合,如
果消费者对 A 的偏好大于 B,
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
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
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
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绘制出无数条
无差异曲线,每一条都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由
一组描绘某个消费者偏好关系的无差异曲线构
成的图形称为无差异曲线图。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
1、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
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二者缺一不可。一是购
买的欲望;二是购买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
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
弹性就越大。
相对的。 (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高限价
含义 目的 影响
由政府为某种产 品规定一个具体 的价格,市场交 易只能在这一价 格之下进行。属 于政府对市场的 干预措施。 保护消费者利益 或降低某些生产 者的生产成本。 最高限价低于均 衡价格,因此会 刺激消费、限制 生产,导致供给 减少、需求增加, 结果是市场短
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三、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题库(标准答案)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题库(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6aabb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9.png)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题库(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选项B正确描述了供给增加对价格的影响。
2. 答案:D解析:此题考察了消费者行为理论,选项D正确解释了效用最大化原则。
3. 答案:A解析:此题考察了生产者行为理论,选项A正确描述了成本最小化原则。
4. 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了市场结构理论,选项C正确描述了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5. 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了宏观经济政策,选项B正确解释了财政政策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1. 答案:A、C、D解析:此题考察了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可能由于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
选项A、C、D正确描述了这些原因。
2. 答案:A、B、C解析:此题考察了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可能由于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因素等原因导致。
选项A、B、C正确描述了这些原因。
3. 答案:A、B、C解析:此题考察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都是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选项A、B、C正确描述了这些理论。
4. 答案:A、B、C、D解析:此题考察了金融市场的功能。
选项A、B、C、D都正确描述了金融市场的功能。
5. 答案:A、B、C、D解析:此题考察了经济周期的阶段。
选项A、B、C、D正确描述了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三、判断题1. 答案:正确解析:此题考察了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市场机制确实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 答案:错误解析:此题考察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而不是实际支付的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3. 答案:正确解析:此题考察了市场均衡的概念,市场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相等的状态。
4. 答案:错误解析:此题考察了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而不是所有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5. 答案:正确解析:此题考察了利率的决定因素,利率确实受到借贷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与考点汇总(最新精华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与考点汇总(最新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9134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5.png)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与考点汇总(最新精华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欲望、支付能力市场需求:一定时间、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某商品或服务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需求与之正相关)3.产品价格(最重要的因素,需求与之负相关)4.替代品价格(与价格有关)5.互补品价格(例如:汽车与汽油,电器与电)6.预期7.其他因素(品种、质量、地理位置、季节、政策)(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需求曲线需求函数:Q d = Q d(P)其中,Q d是需求量,P是该商品价格。
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为需求规律(大部分商品符合需求规律,但是极少数不符合:例如钻石的价格越低,需求越少;低收入群体购买食品,价格越高,需求越大)需求曲线:二、市场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以及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某一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供给函数:Qs=Qs(P),Qs是供给量,P是该商品的价格。
影响供给的因素:1.产品价格(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与价格呈正相关)2.生产成本(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成本越低,利润增加,供给增加。
)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高,成本下降,供给增加)4.预期5.其他因素(生产要素价格及国家政策)(二)供给规律与供给曲线规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市场价格呈正方向变化。
供给曲线: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形成与变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o,为均衡数量。
Po为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1.最高限价分析(最高限价,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在这一价格下进行,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如图所示,Po为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Pe,因此刺激消费,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加大。
2023-2024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总结(重点)超详细
![2023-2024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总结(重点)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2d14654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1.png)
2023-2024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总结(重点)超详细1、(2020年真题)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下列职能中,属于其主要职能的是()A.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B.向社会团体提供担保C.对企事业单位直接发放贷款D.微观审慎监管正确答案:A2、在宏观经济学中,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总需求曲线AD指的是( )A.货币供给量与总需求的关系B.利率与总需求的关系C.税收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D.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正确答案:D3、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产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A.10%B.20%C.30%D.40%正确答案:A4、在政府财务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应当列入()。
A.决算报表B.收入费用表C.现金流量表D.资产负债表正确答案:D5、假设某企业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8200万元,发生营业成本4400万元,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451万元,发生营业费用1200万元、管理费用850万元、财务费用200万元:取得投资收益100万元、营业外收入200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40万元。
则该企业2017年的营业利润是()万元、A.1199B.1399C.1359D.3349正确答案:A6、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专利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专利权保护的对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B.转让专利权,应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办理登记C.专利权人可以以口头方式声明放弃其专利权D.专利权在我国的期限,发明专利为20年,外观设计专利为15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正确答案:C7、从回归方程y=6.2-0.8x可以得出()。
A.x每增加1个单位,y增加0.8个单位B.x每增加1个单位,y减少0.8个单位C.x每增加1个单位,y平均增加0.8个单位D.x每增加1个单位,y平均减少0.8个单位正确答案:D8、假设消费者收人增加25%,会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撗增加10%,则该商品的类型为():A.低档品B.高档品C.劣等品D.必需品正确答案:D9、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那么可以判断出(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c43b08a0116c175f0e48a6.png)
缺。
出现严重排队现 如果没有政府收
象。当政府监管 购,就会出现变相
不利时,会出现 降价或黑市交易
黑市交易和黑市 后果
高价;如果管理
不当,会出现走
后门现象;生产
者变相涨价。
行政措施和分配 建立政府的收购和
措施
措施
储备系统
第四节、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2、供给曲线:表示供给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第三节、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 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 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
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
第二节、市场供给
(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1、供给: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
量。
2、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3、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
变化。
(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
比率,即: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价格的相对变化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 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
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808937a6bec0975f565e23f.png)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1.需求价格弹性的公式点弹性:Ed=(△Q/Q)/(△P/P)弧弹性:Ed=(△Q/Q(Q0+Q1)/2)÷(△P/(P0+PI)/2)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商品缺乏弹性,生产者可以通过提高某产品单位销售价格来增加其销售总收入。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产品价格降低会使消费量增加从而使生产者的收入增加。
3.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4.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
无论上升或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5.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停止生产(营业)的临界点:P=AVC,市场价格P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或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成本时,企业应当停止生产,以避免产生更大的亏损。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处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6.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即MFC=AFC=W1,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MRP=VMP曲线重合,即MRP=VMP=P×MP,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7.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后弯曲线。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资本的供给短期内是垂直线,长期中也是—条后弯曲线。
8.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l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消费支出C+固定投资支出l+政府购买G+净出口(X-M)9.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即:GA=GY-αGL-βGK10.先行指标(领先指标)∶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M2。
滞后指标: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fe5e6f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9.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汇总一、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1.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它包括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国货币一般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分为需求性通货膨胀和成本性通货膨胀,其影响包括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和利率上升等。
3. 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供给是指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总量,需求是指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总量。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决定着市场价格和数量。
4.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时间上的波动。
通常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波动与投资、消费、就业和产出等方面有关。
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1. 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数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需求弹性是指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大小影响着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差异程度以及市场进入与退出的自由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3. 成本与效益分析:成本与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学方法,用于评估决策的成本和效益。
它通过比较决策的成本和效益,确定最佳决策方案。
4. 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需的额外成本。
在决策中,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可以帮助确定最优选择。
三、国际经济学基础知识1. 汇率与汇率制度: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制度是一国决定和管理汇率的规则和机制。
常见的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半固定汇率制度。
2. 贸易与关税: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关税是一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版资料及题库精选全文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版资料及题库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a2da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版资料及题库1.下列对消费者均衡点的理解,正确的有()。
A. 均衡点位于预算线上B. 消费者均衡点在理论上可以脱离预算线而存在C. 一般情况下,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D. 在消费者均衡点上,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但符号相反E. 均衡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答案】: A|C【解析】: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就是消费者在一定的货币收入约束下,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这一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MRS12=P1/P2,在图形上,代表消费者均衡的点必然是使预算线与最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也就是代表消费者所能获得最大效用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那一点,此时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同。
2.下列关于劳动供给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有()。
A.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后弯曲线B. 劳动供给曲线表明,当工资较低时,提高工资,则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劳动供给减少C. 一般地,当工资低而收入少时,工资上升,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的劳动供给会增加D. 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相对比较富有,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E. 土地和资本的供给在短期内是垂直线,而在长期中是一条后弯曲线【答案】: A|B【解析】:C项,一般地,当工资低而收入少时,工资上升,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的劳动供给会增加;D项,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相对比较富有,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E项,由于土地的数量一般不会变化,所以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资本的供给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线,在长期中是一条后弯曲线。
3.关于质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质权设定必须移转占有B. 质权具有从属性C. 质权既可以适用于动产也可适用于不动产D. 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性【答案】: C【解析】:质权的法律特征主要包括:①质权的设定必须移转占有,以某些特定财产作质物时,还必须依法办理登记手续;②质权的标的主要为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③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性、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资料(全)
![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7cb62a1816fc700abb68fca2.png)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狭义的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的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
2、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市场方式和计划方式3、计划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信息条件、激励条件、偏好条件。
4、市场经济的规定性和构成要素:1)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2)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4)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5、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规范的市场主体;完善的市场体系;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的结合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我国现阶段所有制可以分为:公有制、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10、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11、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12、集体所有制的特征:1)财产所有权所包含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利基本上都集中在集体单位内部;2)集体经济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劳动者收入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3)集体经济单位的领导人由本单位的劳动者经过了主选举产生。
13、集体所有制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私有制包括: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私营经济、外资经济15、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形式:股份制16、财产的组织形式包括:独资、合资和各类资本的相互融合等形式,在企业形态上体现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股份制企业17、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和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全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让渡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对物的所有权及其相关权利)、债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权利)、股权(对股份、股票等财产的所有权及其相关权利)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权等。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高频考点26页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高频考点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cfa7c56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9.png)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考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处于核心地位。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考点:需求的含义和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1.需求的构成要素:①购买欲望;②支付能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最关键因素)、替代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其呈同方向)、互补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其呈反方向)、消费者预期、其他因素。
考点:均衡价格1.均衡价格: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2.最高限价: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1)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当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时,政府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干预。
(2)影响:低于均衡价格,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应短缺,出现排队、黑市交易、变相涨价。
(3)保障措施:配给制,如定量供应或凭证供应。
(4)适用: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
3.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个价格之上进行。
(1)目标:保护生产者利益。
在我国,保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当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过大,生产者收入过少,有可能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时,政府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干预。
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
(2)影响: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生产过剩,出现黑市交易、变相降价。
(3)保障措施:政府应收购过剩产品予以储备。
(4)适用: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
考点:企业形成理论1.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pdf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pdf](https://img.taocdn.com/s3/m/5d12cd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2.png)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是指在经济、金融、会计等领域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中级经济管理工作的职称。
中级经济师考试是由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办的全国性职业资格考试。
以下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基础知识点:
1. 微观经济学:包括供求理论、市场结构和竞争、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等内容。
2.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国民收入核算、货币与金融、财政与税收、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增长与发展等内容。
3. 会计学:包括会计基础、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分析、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等内容。
4. 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风险管理等内容。
5. 经济法:包括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破产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
6. 统计学:包括统计描述、推断、预测和决策等内容。
7. 管理学:包括组织行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内容。
以上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基础知识点,考生需要系统地
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同时,考生还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
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因此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
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完备性,2可传递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倾斜,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但该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由于偏好的不同却有无数条。
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品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从而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1合伙人是财产所有者,共同拥有资源使用权和生产决策权,2合伙人共同对其他要素所有者进行监督和管理,3合伙人共同承担债务,共同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
1公司为股东所有,2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4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
1交易费用是产生于签定契约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2交易费用是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融、旅游服务等。
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出。
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1规模报酬不变,2规模报酬递增,3规模报酬递减。
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成本,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机会成本。
工资费用等。
用等。
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种U形曲线。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垄断程度。
竞争程度高,则垄断程度就低,而竞争程度低,则垄断程度就高。
1本行业内部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主要区别),3进入障碍的大小。
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3资源可自由流动,企业可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小麦、玉米)。
1政府垄断,2对某些特殊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3专利权形成的完全垄断,4自然垄断。
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他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2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3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公用事业、电力、电话)。
1具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2产品具有差别性,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
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完全无差别,3它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汽车业,钢铁)。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给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仍然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但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不等于其平均收益或价格,而是小于平均收益。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也叫差别定价,指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对同一产品规定的不同价格,分三级: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1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以上不同购买者,2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实行“少销厚利”;而对需价格弹性较大市场规定较低价格,实行“薄利多销”。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况。
1竞争性,2排他性。
公共物品特点: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
性物品。
一般认为,国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纯粹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
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的。
1为了限制和消除垄断,促进竞争,政府可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2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
消除外部性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明晰产权。
3为了提供适当水平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
4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作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1消费支出,2固定投资支出,3政府购买,4净出口。
收入主要指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的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既可以从收入方面核算,也可从支出角度核算,从两方面核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即储蓄-投资恒等式。
1凯恩斯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收入和持久性收入。
资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等。
预期的通货膨胀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
凯恩斯认为,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
如果企业贷款进行投资,则投资的成本就是利息,如用自有资本投资,利息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仍可认为投资的成本是利息。
决定利息的直接因素即为实际利率,投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如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利息越多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越少。
反之,实际利率越低,利息越少,投资成本越低,投资就会增加。
零也会存在。
各种因素变化都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
投资乘数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用现行价格计算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准。
一步和谐等内容。
1劳动的投入数量,2资本的投入数量,3劳动生产率,4资本的效率。
一般来说,口的增长情况等。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1劳动时间、2劳动生产率。
1扩张阶段(复苏阶段、繁荣阶段),2紧缩或衰退阶段。
1编制各种价格指数,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GDP)。
价格指数等。
很多国家或地区都用消费者价格指数,简称CPI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
1货币供给量,2货币流通速度,3总产出。
价格总水平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变化成反比。
1对工资影响,2利息率影响,3间接效应。
1就业者条件,指一定年龄,2收入条件,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3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长度。
属于失业人口情况:1没有工作,2当前可以工作,3正在寻找工作。
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失业总人数与民用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
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
况,或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个至3个百分点。
重要工具。
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调节,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等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控制等方面。
把扩大就业作为最重要的调控目标。
1在制定目标时,不能只追求单一目标,顾此失彼,而应综合考虑。
2要遵循适度原则,以免对经济运行形成较大冲击和引起社会震荡。
3为实现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在经济政策运用上,既要掌握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又要注意政策相互配合,还要把握好实施政策的时机,以增强政策的有效性。
策、货币政策,还有国家计划或规划。
及窗口指导等。
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
政府把稳定价格水平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称对外贸易。
1根据货物移动方向,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