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藏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摘要]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藏医药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初具西藏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雏形,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潜力极大。在我国已国入WTO和西部大开发入推进的新阶段,藏医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尤其是全球天然药物潮流的兴起为藏医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开阔的市场空间。同时,面对世界医药产业面对的冲击也将越来越大。西藏必须抓住机遇,通过思路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推进藏医药现代化,力争21世纪的头10年,基本建立现代化的藏药生产、流通和管理体系,增强世故医药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西藏藏医药;发展;对策

藏医药学是中华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千百年来总结高原人民防病治病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中医和印度医学、中亚医学等近民族医药学精华而形成的,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医疗效果。目前,藏医药的发展已初具西藏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雏形,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潜力极大。

一、西藏藏医药发展概况

藏医药是当前西藏发展特色经济的一大优势领域。西藏自治区已将藏医药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支持藏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藏药新药开发、藏药剂正在成为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藏医药医疗、教育和科研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藏医药医疗机构和人员情况。2001年,全区藏医医疗机构发展到17所,除自治区藏医院外,有6家地区藏医院,10家县医院,未建藏医院的县均在县人民医院内设立了藏医科。与内地省市联合开办的藏医院或藏医诊所现有3所。全区在编藏医药工作人员1071名,其中高级职称61名、中级职称174名、初级职称836名;农牧区个体民间藏医660余名。

藏医药教育情况。1993年西藏藏医学院在原西藏大学藏医系和西藏自治区藏医学校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该学院现有专职、兼职教师62名(兼职14名,其中从区藏医院聘请的兼职教师有9名)。到2000年底,先后培养和输送了745名大中专毕业生;现有在校本科生131名,大专生43名,成人大专班学员79名。近几年来,有的地区在国外友好组织的援助下开办民间医院学校,“九五”期间共招收500余名基层民间藏医进行培训。此外,各级藏医院还积极发挥老藏医的传、帮、带作用,先后安排了一批中青年藏医药骨干人员跟师学习,以确保藏医药事业后继有人。

藏医药科研工作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各类藏医药机构十分重视并积极开展抢救、挖掘、整理藏医药文献典籍及秘方工作,整理和编写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价值的论著、书刊,在学术刊物、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300余篇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在继承前辈藏医学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在藏医史、藏医药文献、藏医药学理论、藏药本草乖方面的研究都有了新的发展与创新。此外,临床研究以及

对传统藏药的剂型改造等方面也有新的研究成果,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西藏现有14种藏成药被列入国家药典, 41种藏药材、202种藏成药被列入卫生部颁布标准,13种藏成药被列入新药品种,12种藏药获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藏药“坐台”的生产工艺获国家专利证书。

与国内外在藏医药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渐增多。一方面,来藏考察藏医药的专家学者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区内藏医药专家也越来越频繁地出国考察、讲学。1988年至1990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与西藏自治区世故医院开展了为期3年的藏药防治高原疾病的合作研究;2000年7月,在拉萨成功地举办了国际藏,促进了学术交流,扩大了藏在国内外的影响。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主持召开了“西藏藏医药产业发展研讨会”和“西部地区药用植物开发讲座暨可行性论证会”,提高了有关方面对西藏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及新产品开发的认识。

(二)藏药生产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2年,全区藏药生产企业发展到20家,资产总额12亿元,实现工业总亿多元,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优势成头企业。西藏药业、奇正藏药、金珠集团均为上市公司。截至2000年底,据对全区13家药品生产企业的统计,从业人员248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80人,资产总额107233万元,销售收入30785万元,实现利润16028万元,上缴税收4006万元。全区藏药生产企业能生产 360多种藏成药和多种先进剂型的新药,其中取得156个批准文号;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

种的有12种,有24种藏成药被列入国家标准,13种藏成药获得新药证书及批件。近几年来,西藏藏药主要生产厂家正在严格按照GMP 标准进行改建,有4家藏药生产企业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证书》,创立了“甘露”、“奇正”、“诺迪康”等藏药品牌,所生产的药品不仅满足了西藏本地藏医药市场,而且还能为内地6000多家医院提供藏药用药,在全国30个省市区均设立了销售网点,有的藏药还远销港台地区及国外市场。

(三)西藏虫草、雪莲、红景天珍稀药用植物采集利用现状虫草采集利用状况。据调查,那曲地区年均采集虫草约15000公斤,丰年可达20000—25000公斤,歉年约10000公斤左右,重点分布于东部3县,其中:巴青县年产虫草约5000—10000公斤;索县年产4000—4500公斤;比如县年产5000—7000公斤。昌都地区丁青县虫草主要分布在县域的西北部,年产虫草6000余公斤。林芝地区年均采集虫草上万公斤,主要分布在工布江达、林芝、米林、朗县。据初步统计,2000年以上4县虫草产量3898公斤。虫草销售收入占该区域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较大,是群众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那曲东3县有50%左右的收入来自虫草采集销售。林芝4县虫草产量均不及那曲3县,但虫草收入仍占很大比例。

雪莲采集利用状况。从那曲地区看,雪莲主要是草地雪莲,东3县有少量的高山雪莲,由于市场狭窄,销路不畅,价格低廉,长期以来,仅限于自用性采集(包括藏医院所需)。从林芝地区看,雪莲主要是高山雪莲,由于市场价格低,销售渠道小,采集利用程度不高。

工布江达县1996年采集雪莲达到5吨,也仅是零星出售原产品。

红景天采集利用状况。从那曲地区东3县看,有一定红景天分布,但尚未大面积采集利用,仅局限于自用彩信从林芝地区看,林芝、米林、朗县分布较广,但资源量不清楚。据林芝县介绍,在1993年前后对红景天进行了大量采挖,主要销售给部队医院进行科研开发,近年来仅有群众零星采挖。

丹参、麻黄采集利用状况。林芝地区丹参分布较为集中,年采集量达3—4万公斤,主要是群众自采。

二、藏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落后,观念封闭保守一是对藏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如有人认为藏医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没有中西医重要,莠民医靠传统方法诊疗,又没有先进的仪器,服用药物的周期长,不如西医可靠且来得快,医疗卫生发展的主要方向应是现代医学,传统的藏医药只能起辅助性的作用。二是在藏药制药工艺上固步自封,重传统轻创新。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至今尚处于落后的工方法和剂型阶段,不但不想方设法寻求突破,反而以“正宗”自居,将一些采用藏药材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科技和加工工艺新产品,以不是“正宗藏药”的说法排斥在藏药之外。

(二)藏医药医疗设施薄弱,人才短缺藏医药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必要的设备和条件,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特色诊疗方法研究和建设较为滞后,不令影响确诊率、治愈率和疗程,还给群众就医带来不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