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和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内容和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中华民国内、外政策的材料补充,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
2.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课文、图表和历史材料,理解南京临时政府为什么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权,并使学生学习论证历史结论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看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图片。
生: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份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师:武昌起义胜利后,形成了全国性的革命浪潮。
清政府政权很快土崩瓦解,新的政权随之建立,孙中山成立的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幸被袁世凯窃取。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讨论以下问题。
1.中华民国成立的条件
师: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具备哪些历史条件?(提示:可从政治、思想、
组织三个方面分析)
生:讨论并回答。
师小结:(1)政治基础:武昌起义胜利,全国10多个省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崩溃。
(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给了革命党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
(3)组织基础:独立各省的代表聚会南京,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的建立
师: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讨论:孙中山是如何当上总统的?中华民国又是怎样成立的?
师总结:1911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会议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了。
但是政府中也混入了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2.袁世凯是怎样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师:指导学生看课文
生: (1)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2)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临时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
后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师:总结: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使我们看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但在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几个月里,颁布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各个方面给中国注入了全新的气息!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责责任,司法独立等。
2.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3.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完全的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板书设计:
小试牛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之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
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
”
——1911年11月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
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吾等”对袁世凯“深加敬爱”的原因是什么?“于外交上竭力相助”的目的何在? (3)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
(4)从材料二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建立民主政治,巩固革命成果的过程,其中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约法的颁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进步性。
通过向学生展示有关《临时约法》的各种历史资料,以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陈述交流本组对《临时约法》的评价,能很好的解决难点。
还有值得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运用、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过渡等,通过改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