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2

合集下载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

一、选择题1 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是 ( )。

A.相同的B.不同的,自然连接是两表普通连接C. 不同的,自然连接连接条件无等值要求D.不同的,自然连接连接条件有等值要求D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B3 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能最长的运算是()。

A.不可再分B.选择C.笛卡尔积D. 除C4 设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 ( ) 。

A.R×RB.R-RC. δf (R)D.∏f (R)C5 欲从已知关系中按某条件取出两列,则应采取关系代数的()运算A.选择B.投影C.连接B6 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 ( ) 。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B.并、差、交、选择、投影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D.并、差、交、选择、乘积C7 自然连接是构成新的有效方法。

一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 )。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D8 从关系中挑选出指定的属性组成新关系的运算称为()。

A.“选取”运算B. “投影”运算C.“连接“运算D.“交”运算9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 排序、索引、统计B. 选择、投影、连接C. 关联、更新、排序D. 显示、打印、制表B10 逻辑表达式运算的结果是()。

A.数值型B. 字符型C.逻辑型 C. 日期型C11 设域 D1={a1,a2,a3},D2={1,2},D3={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

则D1、D2 和D3 的笛卡儿积的基数为()。

A.2B. 3C. 8D. 18D12 下列哪种运算不属于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A. 连接B. 笛卡儿积C. 相减D. 投影A13 有两个关系 R和S ,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则在R ∪ S,R - S,R ∩S 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目情况是()。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具体要求是:
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核心功能;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创建,维护和应用技术;
4.掌握基于SQL查询语言(SQL)的SQL语句的使用;
5.学习SQL语言的基本知识;
6.学习和应用数据库的实用技术;
7.掌握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技术;
8.熟悉数据的事务处理;
9.掌握数据的并发控制等。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系统环境为Oracle Database,版本为11g。

三、实验内容
1.概念部分:
(1)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概念主要是指数据库的概念、特点、应用领域、数据库结构与模式等;
(2)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综合的数据管理软件,它有助于保护组织内的数据,并帮助实现全面的数据管理;
(3)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是一种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应用程序,它主要是用来收集、组织、存储、操作和检索数据,以满足组织内的信息需要;
(4)SQL查询语言:SQL查询语言(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数据库查询语言。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是一门研究和分析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科学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查询语言、数据库事务处理、数据库索引以及数据库性能优化等。

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原理和技术,从而能够系统地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的学科。

它涉及到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和数据库维护等技术,还包括数据库安全、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用户更有效地管理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是一门课程,主要研究如何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组织和管理数据,以及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它涵盖了数据库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数据库编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等内容。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技
术,以及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4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4

函数依赖一、选择题1 下面关于函数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X→Y,Y→Z,则X→YZB.若XY→Z,则X→Z,Y→ZC.若X→Y,Y→Z,则X→ZD.若X→?Y,Y’包含Y,则X→Y’B2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依赖集合F={A→B,E→A,CE→D}则该关系模式的候选键是()。

A. AEB.BEC. CED. DEC3 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和B存在1对1的联系,则说()。

A.A?B B.B?A C.A??B D.以上都不是C4 对于关系模式中的属性x、y若x→y且x存在真子集x'→y,则()A.x完全决定yB.y完全函数依赖于xC.x部分函数依赖于yD.y部分函数依赖于xD5 对于关系模式中的属性X.Y.Z若X→Y,但Y!→X,有Y→Z,则()A.Z传递依赖于XB.Z传递依赖于YC.Z完全函数依赖于YD.X传递依赖于ZA6 如果实体X的存在依赖于Y的存在,且X主键的部分或全部从Y中获得,则X是()A.递归实体B.复合实体C.弱实体D.超类实体C7 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F=GB.F+=GC.F=G+D.F+=G+D8 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则属性集BD的闭包(BD)+为( )A.BD B.BCDC.BC D.CDB二、填空题1 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种类型的数据依赖,其中最重要的是()和()。

函数依赖,多值依赖2 如果属性X和Y 是1:1的联系,则称X和Y之间的依赖关系为(),记作()。

相互函数依赖, X→→Y3 在关系模式R(U)中,如果Y函数依赖于X,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依赖于X。

部分4 部分函数依赖的定义是()在关系模式R(U)中,如果Y函数依赖于X,且Y存在真子集也函数依赖于X5 传递函数依赖的定义()如果Y函数依赖于X,Z函数依赖于Y,X不函数依赖于Y,则说Z传递函数依赖于x6 关系模式R有一个函数依赖X→Y,其中Y→X="假",若存在X的真子集X1使X1→Y成立,则称Y(),否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完全函数依赖于X7 若F是最小函数依赖集,则其中每一个函数依赖的右部都是(单一属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本章学习重点: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2.数据模型中概念层模型(E-R)模型域逻辑层模型(关系模型)第一节数据库基本概念一、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包括数字、字母、文字、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语言等多媒体数据。

例如,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客户档案记录、商品销售记录等都是数据二、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1.定义: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2.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三、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产生的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DBMS必须具有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的故障恢复1.定义:是位于应用程序(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2.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例如: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2)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例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只能使用视图定义中的数据,而不能使用视图定义外的其它数据)、完整性(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以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创建数据库及对数据库空间的维护、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等数据库恢复采用的方法:建立检查点、建立副本、建立日志文件(5)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例如:索引查找、顺序查找(6)其他功能:主要包括与其他软件的网络通信功能、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相互访问功能等四、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1.通常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2.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专门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并保证数据库正常、高效运行第二节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一、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特点:1.数据不保存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3.数据面向应用注意:记录内无结构,整体无结构二、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缺陷: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数据联系弱特点:1.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2.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3.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4.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5.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6.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三、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特点:1.数据集成2.数据共享性高3.数据冗余度小4.数据一致性5.数据独立性高6.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7.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第三节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一、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1.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2.外模式:也称为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DBMS提供子模式描述语言(Subschema DDL)来严格地定义子模式3.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形式4.三级模式结构的两层映像与数据独立性(1)外模式/模式映像(逻辑独立性)(2)模式/内模式映像(物理独立性)数据独立性: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库存储(物理)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二、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与应用结构1.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需要下载)例如:QQ、桌面客户端游戏2.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例如:网站、在线web游戏第四节数据模型一、数据特征与数据模型组成要素1.数据结构:描述的是系统的静态特性及数据对象的数据类型、内容、属性以及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2.数据操作: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对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3.数据约束: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间的语法和语义关联,包括相互制约与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相容性二、数据模型的分类1.概念层数据模型(1)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A.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B.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多个属性来描述C.码或键(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D.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E.实体型(Entity Type):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F.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G.联系(Relationship):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间联系:★一对多1:N★一对一1:1★多对多N:M(2)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概念模型: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无关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最典型的概念模型是实体联系(E-R)2.逻辑层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3)关系模型(4)面向对象模型在面向对象技术中,相同元素的有序集合,并且允许有重复的元素的复合数据类型是列表类型3.物理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物理模型(Physical Model),其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是逻辑模型的物理实现,即每一种逻辑模型在实现时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是从数据库实现的观点出发,对数据建模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本章学习重点:1.关系数据库的相关概念2.关系规范化理论,各个范式之间的转化关系第一节关系数据库概述系统而严格地提出关系模型的是美国IBM公司的E.F.Codd1.1970年提出关系数据模型2. E.F.Codd在1970年发表了论文《Communication of the ACM》3.之后,提出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概念4.1972年提出了关系的第一、第二、第三范式5.1974年提出了关系的BC范式关系数据库应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80年代后,关系数据库系统成为最重要、最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典型实验系统:System R、University INGRES典型商用系统:ORACLE(占有率最高)、SYBASE、INFORMIX、IBM DB2课程中使用的是MySQL第二节关系数据模型一、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简单,只包含单一的数据结构,即关系基本术语:1.表(Table):表,也称为关系,是一个二维的数据结构,它由表名构成表的各个列(如学号、姓名等)及若干行数据(各个学生的具体信息)组成。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是一种技术,它被用来管理、存储和检索信息。

它通常用于处理大量的数据,以及为用户提供安全性、可用性和功能性。

在过去几十年里,数据库技术一直在发展和变化,这使得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拥有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历史、结构和概念,以及它的优点和应用。

一、数据库的历史数据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当时,为了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数据,计算机科学家开始研究特定的数据库系统,这使得数据库技术被广泛使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但所有的结构都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由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函数等组成,它们使用关系模型来存储数据,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则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库,它们使用键值对或文档来存储数据。

三、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一种存储空间,用来储存用户创建的信息。

它通常由表、视图、索引和存储过程等构成,并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管理数据。

DBMS可以提供查询、更新、存储和分析数据的功能,从而帮助用户管理和操作数据库。

四、数据库的优点1、安全性:数据库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从而防止恶意的破坏或操纵。

2、可扩展性:数据库支持可伸缩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存储空间,以适应变化的数据需求。

3、可靠性:通过数据库,可以实现高可靠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4、效率:数据库可以提高数据存取效率,因为它可以让用户快速查找、检索和存取数据。

五、数据库的应用1、客户关系管理(CRM):CRM系统使用数据库来管理客户资料,以及客户向企业提供的服务。

2、人力资源管理(HRM):HRM系统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员工信息,以及员工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3、企业资源规划(ERP):ERP系统使用数据库来存储业务信息,以及业务上的各种活动。

4、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使用数据库来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综上所述,数据库是一种技术,它拥有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并且可以用来处理大量的数据。

山东自考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山东自考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山东自考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大量的数据正在被生成和存储,如何高效地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学科。

数据库是一个有组织的数据集合,它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管理。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理解数据库的设计、构建和维护。

通过学习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人们可以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设计和规范等重要知识,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管理高效的数据库系统。

在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首先了解数据库的基础概念。

这包括数据、数据模型、数据管理等基本概念。

然后,我们将深入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原理和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的核心组件,它提供了对数据库的访问和管理功能。

我们将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践掌握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技术。

此外,数据库设计与规范也是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涉及到数据模型的选择、关系模式的设计、表和索引的设计等方面。

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约束。

总的来说,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是一门需要掌握的重要课程,它不仅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数据库方面的基础知识,还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库,在信息处理和数据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2. 正文2.1 数据库基础概念2.2 数据库管理系统2.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山东自考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文章的结构如下:2. 正文2.1 数据库基础概念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理论和技术之一。

它主要研究如何组织、存储、管理和操作大量结构化数据的方法和策略。

数据库系统是一种灵活且高效的数据管理方式,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信息系统中。

数据库系统原理的核心概念包括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安全。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描述,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数据结构是数据在物理存储中的组织形式,常见的数据结构有表、索引和视图等。

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常见的数据操作语言是SQL。

数据安全是保护数据库中数据的机
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包括用户认证、权限控制和数据备份等措施。

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是数据的独立性和透明性。

数据的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相互独立,应用程序不受数据库的更改影响。

数据的透明性是指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是透明的,不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内部细节。

数据库系统原理还涉及到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

数据库的设计是指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从数据模型出发,设计出满足各种要求的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的优化是指通过改进数据结构、查询优化和物理存储等手段,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效率。

总之,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它的研究对于现代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数据库系统教程习题答案(施伯乐)(第2版)_数据库原理及应用】txt>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1.1.1 本章的重要概念(1)db、dbms和dbs的定义(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等各阶段的特点。

(3)数据描述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

(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定义,两类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的形式定义,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联系的实现方式。

(5)db的体系结构三级结构,两级映像,两级数据独立性,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中记录的联系。

(6)dbmsdbms的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和模块组成。

(7)dbsdbs的组成,dba,dbs的全局结构,dbs结构的分类。

1.1.2本章的重点篇幅(1)教材p23的图1.24(四种逻辑数据模型的比较)。

(2)教材p25的图1.27(db的体系结构)。

(3)教材p28的图1.29(dbms的工作模式)。

(4)教材p33的图1.31(dbs的全局结构)。

1.2 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1.1 名词解释1.2 试解释db、dbms和dbs三个概念。

答: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s是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1.3 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各有哪些特点?答:人工管理阶段主要有四个特点: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面向程序。

文件系统阶段主要有五个特点: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文件组织已多样化;数据面向应用;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1. 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和优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工具,用于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创建、维护、访问和使用等各个方面。

其主要作用如下:- 数据组织:DBMS通过定义数据结构和类型,实现数据的有序组织和存储,提高数据的组织性和结构性。

- 数据共享:DBMS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并发访问数据库的能力,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 数据安全:DBMS提供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 数据一致性:DBMS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维护数据库中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完整性。

- 数据查询和处理:DBMS提供了灵活的查询语言和数据处理功能,方便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分析和操作。

DBMS的优点包括:- 数据共享和协作: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数据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DBMS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避免了数据冗余和错误。

- 数据安全和可靠性:DBMS提供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保护数据库的安全和可靠性。

- 数据的易管理性和可维护性:DBMS提供了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工具和功能,简化了数据管理和维护的工作。

- 数据的高效访问和处理:DBMS提供了高效的数据访问和处理能力,提高了数据的查询和处理效率。

2. 简述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关系型数据库特点:- 数据存储:关系型数据库使用表格形式存储数据,表格由行和列组成,每行表示一个记录,每列表示一个字段。

- 结构化数据:关系型数据库要求数据先定义表结构,再进行数据录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支持SQL查询:关系型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查询和操作,具有较高的查询灵活性和表达能力。

- ACID特性:关系型数据库支持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特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关系型数据库应用场景:- 需要严格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应用,如金融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

数据库的技术原理与应用pdf

数据库的技术原理与应用pdf

数据库的技术原理与应用
1. 引言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与功能
2. 数据库的技术原理
•数据模型的概念与分类
•关系数据库模型的原理与特点
•数据库的结构与组成
•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
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数据库的查询与检索
•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4. 数据库的应用领域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交易处理系统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
5. 数据库的优缺点
•优点:数据的集中管理,数据的共享与共同利用,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缺点: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数据库性能与扩展性的问题
6. 数据库的技术发展趋势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NoSQL数据库技术
•嵌入式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7. 数据库的应用案例
•腾讯云数据库
•阿里云数据库
•京东云数据库
8. 总结
•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与应用场景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以上是对数据库的技术原理与应用进行的简要介绍。

通过阅读本文档,您可以了解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与组成,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领域。

同时,对数据库的优缺点、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希望本文档对您了解数据库技术有所帮助。

注:本文档纯文本内容,无包含HTML字符、网址、图片及电话号码等内容。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 系统分析员B. 程序员C. 数据库管理员D. 操作员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A. I 和IIB. 只有IIC. II 和IIID. 只有I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 数据共享B. 数据完整性C. 数据冗余度高D. 数据独立性高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模式B. 内模式C. 外模式D. 用户模式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B. 模式与内模式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D. 三层模式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C. 模式D. 三层模式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模式B. 物理模式C. 子模式D. 内模式10.下述()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B. 定义数据库模式C.数据库安全D.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选择题答案:(1) C (2) A (3) D (4) C (5) B(6) A (7) C (8) A (9) C (10) D二、简答题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

数据操纵语言(DML)
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 除和更新等操作。
数据控制语言(DCL)
用于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和事务处理等。
事务管理
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包括事务的 开始、提交和回滚等操作。
数据查询语言SQL
查询语句
用于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常 见的有SELECT语句。
条件查询
概念设计
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概念模型,如ER图。
逻辑设计
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逻辑模型,如关系模型。
物理设计
根据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特性,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和访问方式。
数据库优化
查询优化
01
通过对SQL语句的优化,提高查询效率。
索引优化
02
合理使用索引,加速数据的检索速度。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结构
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每一行表示 一个记录,每一列表示一个字段。
关系完整性约束
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 自定义完整性,用于保证数据的准确 性和一致性。
关系操作
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等操作, 通过SQL语言实现。
关系代数
一种用于描述关系数据库操作的数学 模型,包括选择、投影、连接等基本 操作。
数据存储与索引
数据存储方式
包括文件存储和内存存储等,不同的存储方式对数据 库的性能和效率有不同的影响。
索引结构
常见的索引结构有B树、B+树和哈希索引等,用于加 快数据的查询速度。
索引管理
包括索引的创建、删除和重建等操作,以及索引的维 护和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定义语言(DDL)
用于定义和管理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如表、 视图、索引等。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选择题1.对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D)。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和谓词演算公D式上的基础之上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系统1.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B)。

A.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B.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C.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不同D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关键字段值的顺序排列3.在下列对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关系中的列称为属性B.关系中允许有相同的属性名C.关系中的行称为元组D.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4.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之间联系是通过(C)A.关系B.指针C.表D.公共字段5.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的(C)A.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6.在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B.每个M∶N联系类型转换一个关系模式C.每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D.在处理1∶1和1∶N联系类型时,不生成新的关系模式。

7.在关系理论中称为“元组”的概念,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为(A)A.记录B.表C.属性D.字段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属性有先后顺序B.关系中元组有先后顺序,属性没有先后顺序C.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属性也没有先后顺序D.关系中元组有先后顺序,属性也有先后顺序9.在基本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行列顺序有关B.属性名允许重名C.任意两个元组不允许重复D.列是非同质的2.关系中任何一列的属性取值(C)A.可以再分成更小的数据项,并可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B.可以再分成更小的数据项,不能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C.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只能取自同一域中的数据D.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可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3.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关系中不可以作为关系的是(D)。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习题答案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习题答案第1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 C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D.能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A.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4.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

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A.数据库B.操作系统C.应用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5.下列关于数据库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DA.数据库中不但需要保存数据,而且还需要保存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B.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C.数据库中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D.由于数据库是存储在磁盘上的,因此用户在访问数据库时需要知道其存储位置二、简答题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语言等,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保存在计算机中。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专门用于实现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的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因此也就经历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两个阶段。

数据库内核技术与实现原理

数据库内核技术与实现原理

数据库内核技术与实现原理数据库内核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的核心组件,负责底层数据管理和操作。

它对于数据库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库内核技术和实现原理是数据库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将从数据库内核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背景入手,深入探讨数据库内核的实现原理。

一、数据库内核技术概述数据库内核技术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的核心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数据库内核技术不断进化和发展。

早期的数据库系统采用的是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后来逐渐发展为关系数据库系统。

现代数据库内核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等。

数据库内核技术包括数据存储、索引、查询优化、事务管理、并发控制等多个方面。

其中,数据存储是数据库内核的基础,它指的是将数据存储在物理介质上的过程。

索引是数据库内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

查询优化是指对用户查询进行优化,提高查询效率和性能。

事务管理是保证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并发控制是解决多个用户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时的冲突问题。

二、数据库内核的实现原理数据库内核的实现原理关键取决于其所采用的数据库模型和架构。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现代数据库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因此本文将以关系模型为例,介绍数据库内核的实现原理。

1. 数据存储数据库内核通过将数据存储在物理介质上来实现数据持久化。

常见的数据存储方法有文件存储和页式存储。

文件存储是将数据按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每个文件对应一个数据表。

页式存储是将数据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每个页存储一部分数据,页面之间通过指针进行链接。

2. 索引索引在数据库内核中起到了加速数据检索的作用。

数据库内核通过建立索引结构来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

常见的索引结构有B树、B+树、哈希索引等。

B树是一种平衡的多路搜索树,适用于范围查询和等值查询。

B+树是B树的变体,在B树的基础上增加了叶子节点的链接,适用于范围查询。

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是指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它包括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内部结构、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的机制、数据库操作语言的语法和语义,以及数据库性能调优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一、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是指多个用户共享数据和数据管理软件的集合。

它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实现对数据的组织、存储、管理和应用。

数据库系统的目标是提高数据的共享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管理功能。

二、数据库模型1. 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最早的数据库模型之一,它以树形结构组织数据,数据之间通过父子关系进行连接。

该模型简单直观,但不适用于复杂的数据关系和查询操作。

2. 网状模型网状模型是比层次模型更复杂的数据库模型,它通过多对多的连接关系将数据组织起来。

该模型可以描述更复杂的数据关系,但数据的操作和管理较为复杂。

3.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模型,它将数据组织为二维表格形式,每个表格代表一个关系,表格中的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属性。

关系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理解和使用的特点。

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 数据库和实例数据库是指由一组相关数据组成的集合,实例是指数据库在内存中的活动副本。

一个DBMS可以管理多个数据库,并在内存中创建多个实例。

2. 数据模式和模式图数据模式是指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模式图是对数据模式的可视化表示,通常使用实体-联系图进行表示。

3. 数据库表、字段和记录数据库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个表代表一个实体或一种关系,行对应记录,列对应属性。

四、数据库查询语言1.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QL是数据库操作和查询的标准语言,它分为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两部分。

DDL用于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和属性,DML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和查询。

2. 查询优化查询优化是指通过优化查询的执行计划和访问路径,提高查询效率和性能。

常用的优化技术包括索引优化、查询重写、关联查询优化等。

数据库系统原理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原理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原理知识点1.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上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组成。

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性、数据安全性和数据一致性等特点。

2. 数据库系统的架构数据库系统的架构包括三层: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交互的界面,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内模式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3.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的结构、性质、关系和约束的概念工具。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为常用和广泛应用的数据模型。

4.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使用关系来表示数据,并通过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来进行数据操作和查询。

关系由表格(即关系实例)表示,表格的每一行代表一个元组,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

关系模式是关系的描述,包括属性名和属性类型。

5.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的视图,概念模式是全局逻辑结构,内模式是物理存储结构。

通过三级模式的划分,可以实现数据的独立性和数据共享性。

6. 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完整性约束是用于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的规则。

包括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等。

实体完整性约束保证实体的主键不为空,参照完整性约束保证外键的参照一致性。

7.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事务是数据库操作的基本单位,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等特性。

事务管理包括事务的提交和回滚操作,通过事务管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8.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是用于处理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丢失更新、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等。

常见的并发控制技术包括锁机制、并发控制算法和多版本并发控制等。

9. 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查询优化是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问题,通过选择最优执行计划和优化查询语句的方式来提高查询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2已有 765 次阅读 2011-1-2 14:4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选编1 下列关于物理结构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完全依赖于给定的数据库软件和硬件设备B.将比较大的表分别放在两个磁盘上,可以加快存取速度C.建立索引主要是为了提高访问速度,所以索引建立得越多越好D.通过对DBMS中系统参数配置,使系统性能达到优化2 试比较稀疏索引与稠密索引的异同。

都由索引项构成,都是根据关键字排序的文件稠密索引是对数据文件的索引,每条记录对应一个索引项稀疏索引是基于稠密索引或上一级稀疏索引的索引,每个索引项对应多个稠密索引或上一级稀疏索引的索引项3 倒排表是()非关键字索引表,对应一个索引值可有多条记录与之对应。

4 倒排表文件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求交集快速进行多条件查询5 一个B树,其内节点d=1,叶节点d=1.5,根节点为(ky,se),下一级索引块为:(hu),(me,no),(wu),叶节点为:(ha,hu),(jo,ka,ky),(la,lo,me),(ne,no),(ru,se),(wo,wu),(xi,ze)。

若先插入lu,再继续删除wo,试绘出每次操作结果的B树并简要说明过程。

(见附件图1)6 B+树如附件图2示,求插入hi再删去no后的B+树。

参考答案见附件图27 B+树是怎样分裂与合并的?插入记录:当文件中插入一个记录,为了在索引中做出相应修改,可以按照项值由根向下搜索,直至相应叶结点。

如果该叶结点不满,则将该记录的项值插入叶结点中,即增加一个索引值。

如果叶结点已满,即已经有了2k个项值,则可将此叶结点一分为二,其中一个具有k个项值,而另一个具有k+1个项值。

叶结点分裂后,其双亲结点也需要增加一个项值。

如果双亲结点不满,则插入到此结束,否则,分裂将继续向上传播,当传播到达根结点时,B+树将增加一级。

注意在分裂过程中,调整所有双亲节中的项值,如果要求所有项值左指针所指叶结点键值都小于该项值,那么要求除最右叶结点外的每个叶结点最右边的键值都应是其上某结点中的一个项值;在枝上结点产生分裂时,要将中间项值提升到父结点。

删除记录:当删除一个记录时,先用记录项值查找其所在的叶结点。

如果删除该记录的项值后,叶结点的索引项值减少到k-1,则可以从左或右的叶结点移来一个索引项值,以保持每个叶结点索引项值不小于k个。

如果左或右的叶结点都只有k个项值,则可以将该叶结点与其左或右叶结点合并具有2k-1个索引项的叶结点。

合并后,双亲结点要相应减少一个索引项,则又有可能导致双亲结点合并。

在极端情况下,这种合并可以一直扩展到根结点,此时如果根结点只有一个项值,则叶结点只有两个子女结点。

两个子女结点合并后,就会变成新的根结点,原来根结点就会被取消,B+树就会减少一级。

8 什么是B+树,它与B_树有什么不同?B+树是一种常用的多级索引,它适合于具有较大数据量的主文件。

B+作为一种树形索引,其最上一级索引是树的根结点,最下一级索引是树的叶结点,叶结点的索引指针直接指向主文件的记录地址,而非叶结点(根结点和内部结点)的索引则指向下一级结点地址。

在B+中,非叶结点索引通常采用稀疏索引,而叶结点则采用稠密索引。

对于非叶结点,第i个指针Pi指向B+树子树中所有索引项值都小于Ki而大于或等于Ki-1的索引项。

其中,P1所指向的子树中所有索引项值都小于K1。

Pn所指向的子树中所有索引项值均大于Kn-1。

对于叶结点,第i 个指针Pi则直接指向主文件中对应于索引值Ki 的记录地址,而Pn则指向右边叶结点地址。

B+树不仅是一种适合于大数据量住文件的树形索引,而且还是一种易于更新的平衡树索引。

为了达到动态平衡,需要给出B+树结点中的项值的限制与规定。

B+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2k个项值,其中正整数k称为B+树的秩(order)。

B+树中根结点至少有一个项值,其它结点至少有k个项值。

对于非叶结点,如果有p个项值,则有p+1个子女。

所有叶结点都处于树的同一级上,以保持树的平衡。

B+树叶结点和其他结点秩可以不相同,结点间通过指针连接。

B_树叶结点和其他结点秩相同,结点间没有指针连接。

9 说明B+树查询方法答案: B+树的查询可以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查询。

在根结点查找大于K的最小索引项值,设为Ki。

由Ki的左指针Pi开始到达第2层结点。

如果没有比K小的索引项,则应用右指针。

在第2层结点运用类似方法找到相应指针并到达第三层结点。

如果重复直至叶结点,并从叶结点中找到直接指向主文件的记录地址。

由记录地址查找所需要的数据记录。

第二章数据模型部分习题1、解释并比较如下名词1)解释并比较下列概念:数据项/数据项值据项对应实体的属性,数据项值是实体的属性的值2)解释并比较下列概念:数据项值/记录值。

数据项值指对具体记录具体列交叉点的数据值记录值指对应一个实体的表中一行数据值,是某实体所有数据项值的集合3)解释并比较下列概念:属性/属性值属性表示实体的特性,包括名与值。

属性值是描述具体实体具体特性的数据。

2、对有关实体进行属性分析1)列出下述实体集的至少五个属性:教科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单价2)列出下述实体集的至少五个属性:篮球赛号、篮球赛名称、时间、地点、比赛双方队名3)列出下述实体集的至少五个属性:汽车号、车型号、车主、生产厂、出厂日期4)列出下述实体集的至少五个属性:学生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5)列出下述实体集的至少五个属性:学校码、校名、校长、地址、电话3、单选择题1)对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D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和谓词演算公D式上的基础之上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系统2)关系中任何一列的属性取值()CA)可以再分成更小的数据项,并可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B)可以再分成更小的数据项,不能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C)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只能取自同一域中的数据D)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可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3)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关系中不可以作为关系的是()。

DA、R1(学生号,学生名,性别)B、R2(学生号,学生名,班级号)C、R3(学生号,学生名,宿舍号)D、R4(学生号,学生名,简历)4)在一个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可以出现相同两行数据B)可能会出现相同两列数据C)行的次序不能交换D)列的次序不能交换5)关于关键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可能是关系中的一个属性B)可能是关系中多个属性的组合C)可能找不到这种属性D)可由用户任意指定6)一个人可以借三种书,一种书可以为多个人所借,则借书人和书名之间存在联系为()A.一对多联系BB.多对多联系C.一对一联系D.多对一联系7)有一名为"车次表"实体,含有:车次、日期、发车时间、抵达时间等属性,该实体的关键字是()AA)车次B)日期C)车次+日期D)车次+运行情况8)有一名为"销售"实体,含有:商品名、客户名、数量等属性,该实体关键字是()CA)商品名B)客户名C)商品+客户名D)商品名+数量9)在一个学校中,学校和课程之间的联系是()B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多对一10)关系数据库用()实现数据间的联系。

DA. 关系B. 指针C. 表D. 公共属性(或外键)11) E-R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C.内部模型D.外部模型12)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 )B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逻辑模式13) E-R模型属于数据库的()AA.概念模型 B.逻辑模型C.内部模型 D.外部模型14)商品包括商品代码、商品名、产地、型号、规格、单价、购入日期、责任人等属性,销售表包括商品名、销售日期、售货员名、销售数量、金额等属性,商品和销售两表之间的关系是()BA.1∶1 B.1∶MC.M∶N D.不确定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局E-R模型设计的是()CA.确定公共实体类型 B.消除冲突C.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D.合并局部E—R模型16)设计数据库时应该首先设计()BA.数据库应用系统结构 B.数据库的概念结构C.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D.DBMS结构17)按学校规定,每位教师至少主讲一门课程,最多三门课程;每门课程必须有一位教师主讲,且只能是一位教师主讲。

在教师与课程的联系中,课程的基数是()CA.(1,1) B.(0,1)C.(1,3) D.(3,1)18) E-R模型中实体之间的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关系的()实现的。

关键字19)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的()CA.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19)下列关于E-R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A.依赖于计算机硬件和DBMSB.独立于计算机硬件,依赖于DBMSC.独立于计算机硬件和DBMSD.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独立于DBMS20)在数据库技术中,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是()。

AA.E-R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面向对象的模型21)在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A.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B.每个M∶N联系类型转换一个关系模式C.每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D.在处理1∶1和1∶N联系类型时,不生成新的关系模式。

22)假如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应用,在数据库设计的()阶段,需要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CA.概念设计B.物理设计C.逻辑设计D.运行阶段23)弱实体的存在依赖于其父实体的存在,并且()BA.弱实体的主码必须全部从其父实体的主码中获得B.弱实体的主码可以部分从其父实体的主码中获得C.弱实体的主码可以与父实体主码完全不一样D.弱实体的主码只能和父实体的主码完全一样4、试述三大经典模型与语义模型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用的数据模型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语义数据模型,如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二是经典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第一类模型强调语义表达能力,建模容易、方便,概念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第二类模型用于机器世界,一般和实际数据库对应,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分别和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对应,可在机器上实现。

这类模型有更严格的形式化定义,常需加上一些限制或规定。

我们设计数据库系统通常利用第一类模型作初步设计,之后按一定方法转换为第二类模型,再进一步设计全系统的数据库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