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应对与媒体沟通工作浅析ppt
合集下载
最新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 PPT课件幻灯片
![最新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 PPT课件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efa6b31f168884868662d623.png)
▪ 网络舆情(Internet Public Opinion,IPO) 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 社会问题主要通过互联网首发或传播,二是 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公众主要是 网民。
三、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 网站新闻评论 ▪ 论坛与社区BBS ▪ 聚合新闻RSS ▪ QQ ▪ MSN ▪ 博客BLOG ▪ 微博MicroBlog (后四项被认为是现在最重要的Me Media或We Media,
▪ 国家应该拓展网络公共讨论的空间,把各方 的意见都呈现给公众,确保公众听到所有应 该听到的声音来保证公共辩论的强健。
网络之殇
▪ 网络在带来传播自由与便利的同时,带来了许多虚 假信息、不良信息和非法内容的传播。
▪ 侵犯公民名誉、传播淫秽图像,网络犯罪的行为也 是屡见不鲜。
▪ 反党反政府言论的传播以及叛乱分子利用BBS发表 煽动性民族分裂言论等严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也日益常见。
▪ 气急败坏的否认不但于事 无补,反而“越描越黑”。
应对网络舆情的20字建议
▪ 高度重视 ▪ 第一时间 ▪ 尊重事实 ▪ 科学应对 ▪ 民生情怀
陈兵
联系方法
0571-86832040 13819126006 Email:mygoodway@
谢谢大家!
方剂学
祛痰剂
•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治疗 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祛痰剂。
• 属八法中“消法”。 • 分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
痰和化痰熄风。 • 应用安神剂注意事项: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
热燥湿的不同;注意病情,辨清标本缓急;有咳 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 血;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腻之品,以防壅 滞留邪,病久不愈。
三、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 网站新闻评论 ▪ 论坛与社区BBS ▪ 聚合新闻RSS ▪ QQ ▪ MSN ▪ 博客BLOG ▪ 微博MicroBlog (后四项被认为是现在最重要的Me Media或We Media,
▪ 国家应该拓展网络公共讨论的空间,把各方 的意见都呈现给公众,确保公众听到所有应 该听到的声音来保证公共辩论的强健。
网络之殇
▪ 网络在带来传播自由与便利的同时,带来了许多虚 假信息、不良信息和非法内容的传播。
▪ 侵犯公民名誉、传播淫秽图像,网络犯罪的行为也 是屡见不鲜。
▪ 反党反政府言论的传播以及叛乱分子利用BBS发表 煽动性民族分裂言论等严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也日益常见。
▪ 气急败坏的否认不但于事 无补,反而“越描越黑”。
应对网络舆情的20字建议
▪ 高度重视 ▪ 第一时间 ▪ 尊重事实 ▪ 科学应对 ▪ 民生情怀
陈兵
联系方法
0571-86832040 13819126006 Email:mygoodway@
谢谢大家!
方剂学
祛痰剂
•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治疗 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祛痰剂。
• 属八法中“消法”。 • 分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
痰和化痰熄风。 • 应用安神剂注意事项: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
热燥湿的不同;注意病情,辨清标本缓急;有咳 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 血;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腻之品,以防壅 滞留邪,病久不愈。
舆情信息工作总结PPT
![舆情信息工作总结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a0b0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d.png)
效实施。
危机应对能力
我们在面对突发舆情事件时, 能够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机,展 现了良好的危机处理能力。
工作问题与挑战
工作问题
舆情信息处理不及时
由于舆情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导致舆情信息处理不及时,影响 了后续的舆情分析和应对工作。
舆情信息分析不深入
由于缺乏专业的舆情分析人才和有效的分析工具,导致舆情信息 分析不深入,无法准确把握舆情发展趋势和重点。
拓展舆情信息来源
积极与媒体、行业协会等合作,扩 大舆情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质 量。
提升舆情引导能力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提高 舆情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工作建议
加强培训与学习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舆情信息工作人 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强化沟通与协作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提 高工作效率。
舆情信息传递不畅通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渠道,导致舆情信息传递不畅通 ,无法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工作挑战
强化舆情信息收集
01
面对海量的舆情信息,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和渠道,收集
更加全面、准确的舆情信息。
提高舆情信息分析能力
02
需要加强舆情分析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舆情信息分析的准
确性和时效性。
在此背景下,本单位开展了一项舆情信息工作,旨在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 ,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工作目标
监测和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及 时掌握社会各界的反应和态度 ,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和 支持。
建立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及 时回应和处置舆情事件,降低 舆情对单位形象和业务的影响 。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
危机应对能力
我们在面对突发舆情事件时, 能够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机,展 现了良好的危机处理能力。
工作问题与挑战
工作问题
舆情信息处理不及时
由于舆情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导致舆情信息处理不及时,影响 了后续的舆情分析和应对工作。
舆情信息分析不深入
由于缺乏专业的舆情分析人才和有效的分析工具,导致舆情信息 分析不深入,无法准确把握舆情发展趋势和重点。
拓展舆情信息来源
积极与媒体、行业协会等合作,扩 大舆情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质 量。
提升舆情引导能力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提高 舆情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工作建议
加强培训与学习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舆情信息工作人 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强化沟通与协作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提 高工作效率。
舆情信息传递不畅通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渠道,导致舆情信息传递不畅通 ,无法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工作挑战
强化舆情信息收集
01
面对海量的舆情信息,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和渠道,收集
更加全面、准确的舆情信息。
提高舆情信息分析能力
02
需要加强舆情分析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舆情信息分析的准
确性和时效性。
在此背景下,本单位开展了一项舆情信息工作,旨在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 ,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工作目标
监测和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及 时掌握社会各界的反应和态度 ,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和 支持。
建立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及 时回应和处置舆情事件,降低 舆情对单位形象和业务的影响 。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
网络舆情应对策略PPT(共37页)
![网络舆情应对策略PPT(共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e86c762a4431b90d6c85c7b7.png)
▪ 两种类型:
➢质性冲突:即制度性的对抗,如暴力革 命。
➢量性冲突:即机制性对抗,调整机制, 实现灵活开放的社会结构。
▪ (二)话语表达
➢1.社会安全阀机制:信访制度
➢2.利益表达渠道:拥有媒介就拥有话语权, 就拥有利益表达的机会和利益维护的可能。
▪ 大众传媒的局限,网络成为实现多元 化言论的最佳场所。起到解压和利益 表达作用。
四、舆情应对原则
▪ (一)黄金24小时“说话”原则
➢在网络热点形成的24小时内,站出来“说 话”,向网民传达至少两个信息:一是大 家的关注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二是事件正 在调查中,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这样做 既稳定了情绪,又表明了政府对民意的尊 重和重视。同时,防止了网上热点扩大。
▪ (二)不断“播报”原则。网络舆情热 点应对中,一要切忌不予理睬,二要切 忌没有下文。我们说“黄金24小时”要 出来“说话”,但24小时之后更要“说 话”。要不断地告诉网民政府在做什么,
➢舆情预警机制(监测系统)
▪ 《微博当事人》关注微博里最新的热点话 题,关注生活民生、热点新闻、重大事件; 邀请第一手当事人或者权威专家,对事件 做出第一手解读!
▪ 孙春龙谈中国远征军遗骸归国 ▪ 翻越护栏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 ▪ 你的人生,谁在操盘?
▪ 《政府零距离》,与官员对话,和政府 同行。解读新政,传达民意,真正与政 府官员零距离沟通的平台。
事情有了什么样新的进展。这样才能稳 定情绪,消弭热点,解决问题。
▪ (三)“网言网语”原则。面对网上热 点,无论是网络新闻发言人,还是网络 评论员,切忌讲空话套话,一定要网言 网语说网事,这样在形象上容易为大家 所接受。只有取得信任,才能通过网络 说明事实,澄清真相,梳理情绪,引导 舆论,解决问题。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引起反感,激化情绪,扩大事态。
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培训课件
![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032a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f.png)
反馈会议
组织反馈会议,邀请学员分享学习心 得和体会,以及对培训内容和方法的
评价和建议。
实际操作评估
观察学员在模拟或真实场景中的实际 操作表现,对其技能水平进行评估。
培训效果跟踪
定期跟踪学员在工作中运用媒体沟通 与舆论引导技能的效果,以评估培训 成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进行改进的建议
改进教学方法
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 培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媒体沟通基础 • 舆论引导技巧 • 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的结合 •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 学习评估与反馈 • 相关资料与参考书目
01
媒体沟通基础
媒体类型与特点
新闻媒体
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新闻信息,具有权威性和 影响力。
电视媒体
通过电视节目传递信息闻发言人的职责、工作流程和应对策略 ,对于提高相关人员的新闻发布和媒体沟通能力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相关参考书目及作者推荐
《媒介批评学》
本书从媒介批评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媒介内容和媒介现象的本质、特 点和影响,对于理解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好的启示 。
《新闻学导论》
本书全面介绍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对于了解新闻业的 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媒介伦理学》
本书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媒介行为和媒介内容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 则,对于规范媒介行为和提高媒介素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新闻报道进行互动
媒体可以通过选择报道的角度、突出重点等方式,影响公众对事 件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引导舆论。
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互动
社交媒体作为公众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可以通过媒体的积极互 动,如转发、评论等,来引导舆论。
组织反馈会议,邀请学员分享学习心 得和体会,以及对培训内容和方法的
评价和建议。
实际操作评估
观察学员在模拟或真实场景中的实际 操作表现,对其技能水平进行评估。
培训效果跟踪
定期跟踪学员在工作中运用媒体沟通 与舆论引导技能的效果,以评估培训 成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进行改进的建议
改进教学方法
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 培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媒体沟通基础 • 舆论引导技巧 • 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的结合 •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 学习评估与反馈 • 相关资料与参考书目
01
媒体沟通基础
媒体类型与特点
新闻媒体
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新闻信息,具有权威性和 影响力。
电视媒体
通过电视节目传递信息闻发言人的职责、工作流程和应对策略 ,对于提高相关人员的新闻发布和媒体沟通能力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相关参考书目及作者推荐
《媒介批评学》
本书从媒介批评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媒介内容和媒介现象的本质、特 点和影响,对于理解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好的启示 。
《新闻学导论》
本书全面介绍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对于了解新闻业的 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媒介伦理学》
本书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媒介行为和媒介内容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 则,对于规范媒介行为和提高媒介素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新闻报道进行互动
媒体可以通过选择报道的角度、突出重点等方式,影响公众对事 件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引导舆论。
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互动
社交媒体作为公众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可以通过媒体的积极互 动,如转发、评论等,来引导舆论。
网络舆情 ppt 课件
![网络舆情 ppt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b818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8.png)
建立舆情监测机制
0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与自身相关
的舆情信息。
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02
企业应加强危机管理培训,提高危机应对能力,有效化解舆情
危机。
建立良好企业形象
03
企业应注重自身形象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公众信任
度和美誉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发展阶段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网络 舆情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
成熟阶段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的应用,网络舆情监 测和分析更加精准和深入 。
02
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
监测方法
实时监测
通过技术手段实时收集网 络上的舆情信息,包括新 闻报道、社交媒体上的评 论和帖子等。
定向监测
针对特定主题、关键词或 话题进行定向监测,以获 取更精准的舆情数据。
技术发展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
云计算技术
AI算法能够更精准地分析舆情数据, 预测舆情发展趋势,提高舆情管理的 效率和准确性。
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舆情数据的存储 和分析,提供更灵活、高效和安全的 数据处理服务。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海量 数据,提供更全面的舆情信息,帮助 企业和政府机构更好地了解公众意见 和需求。
政策法规对网络舆情的规范与引导
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舆情的法 律地位和规范要求。
监管机制
政府将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和应对不良舆情。
引导舆论方向
政府将通过多种渠道引导网络舆论方向,弘扬正能量,维护社会稳 定和公共利益。
企业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挑战
舆情监控与媒体危机应对课件
![舆情监控与媒体危机应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368564fc4ffe473368abdd.png)
“零投诉”一说,点燃怒火,事态扩大
三亚走错第二步,宰客门再起波澜
1月31日,三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缺少证据案件查办难度大。有关 官员表示,“对三亚恶意攻击的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众网民现身说法,提供三亚宰客“罪证”
----2月1日,一位名叫“黑人光辉” 的网友晒出一张9746元的海鲜结账单。 被网友称为“万元账单”。
四川会理领导“悬浮照”曝光仅仅一天,6月27日下午,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政府就 开通了微博,通过微博向社会道歉,而照片发布者孙正东也开通微博,向社会各界表示歉意, 与网友进行了轻松的互动,并保证“在今后工作中绝不在发生类似情况”。会理县政府的一 道合者的互动平台。依靠搜索引擎, 贴吧精准地聚集同好网友在这里交流思想、展示自我、结交知音。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影响扩展
五成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2012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但自6月下旬 “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
三亚旅游宰客门事件
微博曝光游客吃饭挨宰.网民开骂三亚旅游乱象
三亚市政府新闻办微博回应弄巧成拙
服务质量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快递业乱象
2012年12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了快递业野蛮装卸、人为破坏、集体哄抢、甚至 变卖无着包裹的情况,引起强烈关注。今年3月15日,央视再次曝光顺丰、韵达、圆通等暴 力分拣、私自拆看客户包裹、漠视收件人投诉等行业乱象。深圳市邮政管理局立案调查涉事
企业,并对3家涉事企业开出罚单。顺丰速递等公司发布声明回应,表示将对问题实施整改。
对象:新闻、评论、论坛、社交网 站、微博、贴吧、视频等
常态:对信息的全面监看,及时发现 与本地、本系统、本部门相关的网上 信息
三亚走错第二步,宰客门再起波澜
1月31日,三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缺少证据案件查办难度大。有关 官员表示,“对三亚恶意攻击的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众网民现身说法,提供三亚宰客“罪证”
----2月1日,一位名叫“黑人光辉” 的网友晒出一张9746元的海鲜结账单。 被网友称为“万元账单”。
四川会理领导“悬浮照”曝光仅仅一天,6月27日下午,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政府就 开通了微博,通过微博向社会道歉,而照片发布者孙正东也开通微博,向社会各界表示歉意, 与网友进行了轻松的互动,并保证“在今后工作中绝不在发生类似情况”。会理县政府的一 道合者的互动平台。依靠搜索引擎, 贴吧精准地聚集同好网友在这里交流思想、展示自我、结交知音。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影响扩展
五成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2012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但自6月下旬 “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
三亚旅游宰客门事件
微博曝光游客吃饭挨宰.网民开骂三亚旅游乱象
三亚市政府新闻办微博回应弄巧成拙
服务质量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快递业乱象
2012年12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了快递业野蛮装卸、人为破坏、集体哄抢、甚至 变卖无着包裹的情况,引起强烈关注。今年3月15日,央视再次曝光顺丰、韵达、圆通等暴 力分拣、私自拆看客户包裹、漠视收件人投诉等行业乱象。深圳市邮政管理局立案调查涉事
企业,并对3家涉事企业开出罚单。顺丰速递等公司发布声明回应,表示将对问题实施整改。
对象:新闻、评论、论坛、社交网 站、微博、贴吧、视频等
常态:对信息的全面监看,及时发现 与本地、本系统、本部门相关的网上 信息
(精品文档)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ppt演示课件
![(精品文档)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765735647d27284a73511d.png)
. 2
讲座重点以下问题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 二、“新意见阶层” 三、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四、网络舆情的最新发展 五、言论自由与政府干预 六、我国政府近年网络舆论管理措施 七、网络舆情监管模式创新
. 3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 期的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新闻事件、社会 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 和情绪的总和。 网络舆情(Internet Public Opinion,IPO) 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 社会问题主要通过互联网首发或传播,二是 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公众主要是 网民。
.
11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的目的
从理论上说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只能是为了 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保障言论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的 有效实施; 二是当言论自由的价值与宪法保障的其它价 值发生冲突时的一种取舍,如为了社会公共 利益或者国家利益的 ,或者是为了保障第三 人的正当权利。
. 12
“集体性的自决”
. 4
二、“新意见阶层”
定义: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 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 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 响社会。
.
5
“新意见阶层” 巨大的舆论能量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和社会 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呈 现激化态势。 网民的表达意愿和参与意识持续高涨,踊跃发声建言。 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上,“新意见阶层”进一步显示出巨 大的舆论能量。 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言论;另 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 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案例:拆迁之痛。
讲座重点以下问题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 二、“新意见阶层” 三、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四、网络舆情的最新发展 五、言论自由与政府干预 六、我国政府近年网络舆论管理措施 七、网络舆情监管模式创新
. 3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 期的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新闻事件、社会 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 和情绪的总和。 网络舆情(Internet Public Opinion,IPO) 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 社会问题主要通过互联网首发或传播,二是 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公众主要是 网民。
.
11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的目的
从理论上说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只能是为了 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保障言论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的 有效实施; 二是当言论自由的价值与宪法保障的其它价 值发生冲突时的一种取舍,如为了社会公共 利益或者国家利益的 ,或者是为了保障第三 人的正当权利。
. 12
“集体性的自决”
. 4
二、“新意见阶层”
定义: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 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 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 响社会。
.
5
“新意见阶层” 巨大的舆论能量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和社会 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呈 现激化态势。 网民的表达意愿和参与意识持续高涨,踊跃发声建言。 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上,“新意见阶层”进一步显示出巨 大的舆论能量。 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言论;另 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 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案例:拆迁之痛。
网络舆情应对及引导处置课件
![网络舆情应对及引导处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35eb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9.png)
案例二:某地方政府舆情应对
总结词
及时回应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
详细描述
某地方政府在面对突发舆情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与媒体沟通、妥善处理相关问 题等手段,有效避免了舆情恶化,提升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案例三:某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
总结词
有效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03
网络舆情引导技巧
权威发声
及时回应
在舆情发生时,权威部门或专家 应迅速回应,表明态度,避免谣
言扩散。
准确信息
提供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避免 误导公众。
统一口径
各部门或专家应协调一致,避免信 息混乱。
积极引导
制定策略
根据舆情的特点和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策 略。
正面宣传
传播正能量,引导公众理性看待问题。
媒体沟通
与各类媒体保持良好沟通,确保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互动交流
主动与网民进行互动,了解他们 的诉求和意见,增强沟通效果。
危机管理与预案
风险评估
演练与培训
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因素进行风险 评估,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定期组织舆情应对演练和培训,提高 相关人员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舆情 应对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措 施。
快速响应与处置
及时回应
在发现舆情后,相关部门 应迅速作出回应,表明态 度,澄清事实。
妥善处置
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舆 情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 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妥善 解决。
跟踪反馈
对处置结果进行持续跟踪 ,及时反馈处理进展和效 果,确保舆情得到有效控 制。
公开透明与互动
信息公开
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保 障公众的知情权。
有效应对网络舆情PPT课件(带内容)
![有效应对网络舆情PPT课件(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3df8867dd88d0d232d46a2d.png)
面对突发舆情如何处置
尽快了解情况 欠缺人文关怀引起公众感 情上的不満
14日公众对该舆情的关注 度居高不下。两场发布会 上大多数问题当场未得到 答案,相关负责人 的回复“不清楚” “不了解”“需了解”刺激着大 众的神经。16日的第六场 发布会又一次点爆 公众对 舆情的关注度:为核实伤 亡数字发布会延迟20分钟
不清楚
不了解
需了解
关注度
面对突发舆情如何处置
涌现大量谣言
特别是爆炸污染物
相关辟谣消息
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
事故发生当晚就涌现大量谣言,特别是爆炸污染物 对北京等地的 影响,在13 日上午一度成为微博微信 转发的热点。经过13日的 发酔,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在14日到达顶峰。天津网警在事故发 生后12小 时左右,发布首条相关辟谣消息。
国网。
商业 门户
五大商业门户网站囊括前五 名,虽然该类网站没有新闻 采编权,但其大量的转载报 道该事件,产 生了巨大的 影响力。前十名中的后五位
均为中央级网络媒体。
面对突发舆情如何处置
媒体
搜狐网 人民网 新浪网
网易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报道量
929 768
752 689
577 550
媒体
凤凰网 环球网 中国网 中国新闻网 东方网 新华网
立案 侦査
滨海新区安 监局、规划和国土局,天泮新港海关.天津港(集团)
面对突发舆情如何处置
微博 平台
微博平台数据量最多,超过 总数据量的半 数之多,其 他平台,按照数据量多少依 次是网络媒体、微信、 论 坛,博客、最后是境外媒体。
主要 媒体
进行统计,得出主要媒体关 注度排行前10的依次为网 易、搜狐、腾讯、新浪、 凤凰、人民网、新华网、中 国青年网、中国广播网、中
网络舆情ppt课件
![网络舆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43f0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7.png)
特点
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 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影响力和决策
网络舆情能够迅速传播并 形成舆论压力,对政府和 企业决策产生影响。
社会稳定
网络舆情是社会情绪的反 映,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 有重要意义。
品牌形象
企业通过关注网络舆情, 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 和反馈,维护品牌形象。
CHAPTER
02
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
网络舆情的形成
01
事件触发
特定事件或话题成为网络舆情的触 发点。
信息扩散
通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渠道, 信息迅速传播。
03
02
公众关注
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形成舆论场。
意见表达
公众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观 点和态度。
04
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
社交媒体
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
案例一:某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快速响应、透明沟通、积极解决
详细描述
某企业在面临网络舆情危机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承 认问题并道歉,同时公布了改进措施和补偿方案,有效缓解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恢复了企业形象。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权威发布、积极引导、有效回应
平台。
新闻网站
新闻报道和评论对舆情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论坛和社区
短视频平台
如天涯、猫扑等,成为 意见交流和聚集的平台
。
如快手、B站等,成为舆 情传播的新兴渠道。
网络舆情的影响力
社会舆论
影响公众对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形成社会舆论场。
政府决策
对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课件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e037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a.png)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网络舆情概述 •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收集 •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应对 • 网络舆情的处置与应对案例 • 网络舆情应对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网络舆情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 公众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看法、 意见和态度。
特点
政府和企业应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以避免推诿扯皮和激化矛 盾。
提出解决方案
政府和企业应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受害者和家属解决 问题,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谣言应对策略
加强信息监管
01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删除谣言信息,以
避免谣言扩散。
权威辟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政府应通过权威渠道及时辟谣,澄清事实真相,以消除公众疑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舆情应对提供法律 支持。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 的辨识能力。
谢谢
THANKS
媒体监督
网络舆情是媒体监督的重要内容之 一,通过舆情反映社会问题和矛盾 ,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开始 在中国普及,网络舆情初现端倪
。
发展阶段
21世纪初,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 ,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公众表达意 见和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
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和自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对社 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政府
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02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收集
CHAPTER
目录
CONTENTS
• 网络舆情概述 •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收集 •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应对 • 网络舆情的处置与应对案例 • 网络舆情应对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网络舆情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 公众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看法、 意见和态度。
特点
政府和企业应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以避免推诿扯皮和激化矛 盾。
提出解决方案
政府和企业应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受害者和家属解决 问题,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谣言应对策略
加强信息监管
01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删除谣言信息,以
避免谣言扩散。
权威辟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政府应通过权威渠道及时辟谣,澄清事实真相,以消除公众疑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舆情应对提供法律 支持。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 的辨识能力。
谢谢
THANKS
媒体监督
网络舆情是媒体监督的重要内容之 一,通过舆情反映社会问题和矛盾 ,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开始 在中国普及,网络舆情初现端倪
。
发展阶段
21世纪初,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 ,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公众表达意 见和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
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和自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对社 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政府
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02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收集
CHAPTER
网络舆情研判与媒体应对PPT共102页
![网络舆情研判与媒体应对PPT共10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6a698a1fe4733687f21aaad.png)
网络舆情研判与媒体应对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群众、面对服务对象,作风 过硬,良好的工作修养和意识, 认真负责,就可以避免此类事件 的发生。
应遵循“正面、真诚、主动、 为我所用”的原则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
缺乏与媒体沟通、引导舆论的能力、办法、技巧; 害怕见记者,不愿接受采访,推、拖、躲现象普遍。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
5月20日上午,贵阳市头桥1栋9层居民 楼垮塌,导致多人失联。官方未及时发布 相关信息,新华社记者及时在朋友圈发消 息称“记者在亮明新华社身份后,扔被阻 挡拍摄。
工作人员现场指挥“把他相机收了 ”
案例二:《生态区里的采石厂》
去年2月11日,央视2频道财经频 道播出了《生态区里的采石厂》, 面对媒体,我们部门的工作人员 显得手足无措,回答语无伦次, 推诿,甚至回答的内容,还影响 到了贵州的形象。
网络舆情以网络为载体, 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 情感、态度、意见、观点 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 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网络舆情形成的方式:
⊙ 公共事件发生,随后公众在网络论坛、博客或者社交网站 等公共平台上对该事件进行描述、议论、揣测、分析。
四川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
谢谢大家!
二○一五年五月
案例二: “打伞教师”
近日,据网友爆料,一位让学生给其打伞的 女教师在网上爆红。网友认为该教师行为恶劣, 缺乏师风师德,被称为最霸气女教师。最霸气女 教师在网上火了之后,多家媒体也进行深度采访 ,上海教委也进行调查。使得当事人承受了极大 的舆论压力。
当地教育局调查指出:打伞是学生的 自愿行为,老师也作出了检讨。此外,当
地还要求各县区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宣传。
从舆论反馈来说,这些回应获得认可,网 友的评论逐渐趋于理性,‚学生爱师之心
可贵,老师要珍惜并节制‛赢得较多赞同。
案例三: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领导悬浮视察”
会理县在其官方网站上挂出 了一份名为《向网络媒体、各位 网友致歉信》的致歉信,承认确 实PS然后开通官方微博道歉,发 出这张照片的工作人员孙正东也 出来致歉,同时诙谐的感谢网友 让领导可以周游世界。同时,官 方微博推出旅游资源,并表示照 片没有PS。仅用了不到48小时, 作为‚领导悬浮视察‛照的始作 俑者,四川省会理县便成功地化 解了汹涌的舆情危机,并借机推 介起当地旅游资源,完成了一次 漂亮的‚逆转‛。
图为事故现场
根据人民日报客户端统计,所附 的长微博中,‚官方585字通报, ‘领导重视’占 258 字‛。 新浪网援引了网友总结的“‘写通稿’ 的填空游戏”:“事发后,( )高度重 视, ( )作出重要批示,要求( ),不惜一切 代价( )。(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 ),成立( ),迅速( ),组织( )。( )紧张 有序。( )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二、加强学习,掌握技巧
吸引记者的注意力, 激发记者报道的主动性、 积极性与创造性。
尽量不使用 好像是 应该是 不清楚 无可奉告
※ 加强媒体服务的基本的流程
NO1. 明确外来媒体的范围
外来媒体范畴是指我县管辖
以外的报刊、广电、网络等 各级各类媒体。
※ 加强媒体服务的基本的流程
NO2. 确认身份与采访意图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网络舆情形成的方式:
⊙针对政府提出的具有争议性的政策进行讨论
上海市“户籍新政”
陕西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网络舆情形成的方式:
⊙由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当言行引起的。
“替谁说话”
“微笑局长”
案例一:“平安哈尔滨”的微博“通稿”
今年1月2日下午,哈尔滨一仓库发生大火。事 件发生后,哈尔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哈 尔滨” 发布消息,公布火灾基本情况”。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面对“网上被骂,网下加压” 的境况,基层干部中出现执 政能力的“短板”现象。
网 络 「 恐 惧 症 ”
网络“麻木症”
“堵、封、瞒、蒙”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什么是网络舆情?
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 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 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 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 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 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网 络 舆 情 应 对 方 式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 尽早讲
持续讲
准确讲 反复讲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 网 络 舆 情 必 须 借 用 的 两 个 力 量
主流媒体
注意:
网络舆情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过街老鼠, 不能怕,不能躲,更不能有抵触心理, 视舆情为敌情,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运用好
运用不好
引领媒体,引 导舆论,从而 树立政府勤政、 高效、亲民的 政府形象。
媒体也有可能推 波助澜,使小危 机演化为大灾难。
二、加强学习,掌握技巧
* 思想上:克服轻视记者、蔑视 媒体、回避采访、盲目应对等错误 做法,要坦诚、自然、客观地面对 记者。及时回应,提供记者所需背 景资料,利用事实来抓住记者的注 意力,以事实为基础答复记者。
领导干部与记者打交道时出现的问题
问题三: 居高临下,傲慢无理
问题四:语无伦次,言语乏味
领导干部与记者打交道时出现的问题
问题五: 信口开河,乱下结论 问题六:上下推诿,不负责任
领导干部与记者打交道时出现的问题
问题八: 问题七:百般封堵,肆意阻拦 乱用警力,抓捕记者
案例一:贵阳市副市长不抢险抢手机
※ 加强媒体服务的基本的流程
NO4. 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联系
及时了解新闻宣传稿件的 刊播、刊发时间、刊播、刊 发内容等情况,做好外来媒 体采访的结果反馈和舆情收 集,做好舆情监测,发现异 常情况及时报县委宣传部。
三、正确面对,提升能力
⊙ 静心查找问题
面 对 负 面 报 道
⊙ 努力改进工作
⊙ 与媒体合作 ⊙ 主动寻求媒体支持 ⊙ 实事求是 ⊙ 千万不要狡辩、推脱
舆情应对与媒体沟通 工作浅析
传媒事业发展的四次革命
语言
文字
电磁波
互联网
自人处 媒人处 体是有 时记媒 代者体
提高领导干部 与媒体打交道 的能力是新形 势对领导干部 的新要求,也 是体现领导干 部执政水平、 工作能力的重 要内容。
领导干部面对记者的心态
领导干部与记者打交道时出现的问题
问题二:东躲西藏,无可奉告 问题一:装腔作势,缺乏诚意
中国记者网:/
实名登记 媒体名称 记者姓名 记者证编号 采访意向 联系电话
了 解 采访主题 采访意向
第一时间报告县委宣传部,保持信息畅 通和对称。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采访时, 热情善待是前提,信息畅通对称是关键, 千万不能回避、推诿,甚至与记者发生 冲突) 及时报县委宣传部门 和主管部门,视情况 进行管理处置。
不 能 确认身份 采访意图
※ 加强媒体服务的基本的流程
NO3. 做好全程服务
安排专人做好全程服务工作,确保 采访工作顺利完成。特别强调:在 接待新闻媒体时要做到有礼有节, 接受采访要全面、真实、客观地反 应各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不 可生硬、推诿、躲避或说无原则的 话,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影响部门、 我县良好形象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