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极、磁性等概念;
磁现象导学案及教学反思
磁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知道什么是磁化及磁化的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
【预习导学】1、物体能够吸引、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
2、磁体上的部分叫磁极,磁体有个磁极,一端为极,另一端为极。
3、指南针就是用制作的。
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极,又叫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极,也叫极。
4、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5、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人造磁体是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
【自主学习】(一)磁体与磁性[问题]: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什么叫磁性?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由此,师生共同得出结论:1、磁性:2、磁体:(二)磁极1. [问题]: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
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对大头针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2. [问题]: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学生实验: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
3. [问题]: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规定: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学生实验:把一根条形磁铁放到两支圆铅笔上,拿另一根条形磁铁靠近它,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归纳实验结果: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四)磁化[问题]:一个钢棒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磁性呢?[演示]钢棒原来没有磁性,在一条形磁铁靠近它时,它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铁屑,说明就具有了磁性。
物理新案同步精致讲义3-1:第三章 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 含答案
1磁现象和磁场[学习目标]1。
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极、磁性、磁场等概念,明确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体会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重要意义。
3。
了解地磁场的分布情况和地磁两极的特点.一、磁现象1.磁性:物体具有的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称为磁性.2.磁极: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1)磁体有两个磁极,一个叫N极(又叫北极),另一个叫S极(又叫南极).(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指向南北的磁针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了偏转.2.实验意义: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首先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三、磁场1.磁体、电流间的相互作用(1)磁体与磁体间存在相互作用.(2)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磁体对通电导线也有作用力.(3)通电导线之间也有作用力.2.磁场: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线之间,以及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是磁体或电流周围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3.地磁场(1)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磁体,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2)磁偏角:小磁针的指向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如图1所示.图1[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他发现电流的周围能产生磁场.(√)(2)大磁铁的磁性较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大,但小磁针对大磁铁的磁场力较小.(×)(3)任何两个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场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5)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6)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一、磁现象磁场[导学探究](1)取一个条形磁铁,用一枚大头针分别靠近磁铁的两端和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2)取两个条形磁铁,分别将它们的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靠近,观察到什么现象?(3)如图2所示,通电导线放在磁铁附近,悬挂导线的细线偏离竖直方向,说明通电导线受到力的作用,磁铁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是如何产生的?图2答案(1)磁铁能够吸引大头针,两端对大头针的吸引力较大,中间部分对大头针的吸引力较小.(2)同名磁极靠近,相互排斥;异名磁极靠近,相互吸引.(3)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知识深化]1.磁场的客观性:与电场一样,也是一种物质,是一种看不见而又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存在于磁体、通电导线、运动电荷、变化电场、地球的周围.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极、电流、运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而且磁体与磁体、磁体与电流、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例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B.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C.磁体或电流在自己周围的空间会产生磁场D.磁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而磁体与通电导体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答案ABC解析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和通电导体周围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磁体与磁体、磁体与通电导体、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针对训练1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B.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不存在的,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一种物质C.磁场是磁体周围或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有小磁针放入其中时,存在磁场;无小磁针放入其中时,磁场不存在D.磁场的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思想,想其有则有,想其无则无答案A解析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A正确;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B、C、D错误.二、电流的磁效应[导学探究]将一通电直导线水平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在导线东西放置和南北放置两种情况下,小磁针是否转动?答案导线东西放置时,小磁针不转动;导线南北放置时,小磁针转动.[知识深化]1.奥斯特实验的要求:通电直导线要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磁针要与导线平行地放在导线的正下方或正上方,以保证电流的磁场与地磁场方向不同而使小磁针发生转动.2.由于地磁场使磁针指向南北方向,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改变指向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例2物理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奥斯特做电流磁效应实验时,应排除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关于奥斯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必须在地球赤道上进行B.通电直导线应该竖直放置C.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东西方向放置D.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南北方向放置答案D解析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北,说明地磁场的方向为南北方向,当通电直导线水平南北方向放置时,能产生东西方向的磁场,把小磁针放置在该处时,可有明显的偏转,故选D。
初中物理磁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性和磁极的概念。
2. 能够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了解磁感线的方向规定。
3. 知道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了解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 学习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现象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磁现象、磁体、磁性和磁极的概念。
2. 磁感线在描述磁场中的应用。
3. 地磁场的存在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 磁感线的方向规定。
2. 地磁场的南北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指南针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磁现象:(1)让学生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磁极间的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磁性的特点,了解磁体的磁性强弱。
(3)介绍磁极的概念,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学习磁场:(1)引导学生认识磁场,解释磁场的概念。
(2)学生动手实践,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
(3)讲解磁感线的方向规定,让学生掌握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4. 了解地磁场:(1)介绍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让学生了解地磁场的存在。
(2)讲解地磁场的南北极,引导学生认识地磁场的特点。
5. 总结与拓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磁现象、磁场和地磁场等方面的知识,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课后,同学们可以调查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磁现象的广泛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磁感线时,对于磁感线的方向规定有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磁感线的方向规定。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电和磁全章教案
第一节磁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一些简单的磁现象(2)知道磁体、磁极、磁化、永磁体、磁性材料等概念(3)了解磁性材料在实验中的应用(4)观察磁体可以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组成的物体,体验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经历概括和表述实验现象的过程。
(5)通过收集、管理磁性材料在实验中的应用情况,体验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难点:解释简单的磁化现象【学习过程】一、导入二、自学提纲1、磁体:具有的物体。
磁极:磁体上的部分;磁体上有个磁极,分别是极和极;2、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3、磁体上磁性部分最强,最弱。
4、磁化:使的过程5、磁化后磁性可保持的磁性材料叫材料。
磁化后磁性很快消失的磁性材料叫材料。
三、合作探究:任务一、简单的磁现象通过阅读课本和利用手中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了解磁性、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磁化的概念,并知道磁体根据其磁性的保持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永磁体和软磁体,通过实验探究磁体上磁性分布的特点。
学生思考:1、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我国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实验线已建成,且实现了2000Km无故障运行。
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着磁体,车厢用的磁体大多是通有强大电流的电磁体,现有下列说法:(1)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2)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异名磁极互相排斥(3)磁悬浮列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4)磁悬浮列车增大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正确的组合是()A(1)和(3)B(1)和(4)C(2)和(3)D(2)和(4)2、甲、乙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条,若用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发现有吸引作用,则()A甲一定有磁性B乙一定有磁性C甲、乙可能都有磁性D甲、乙可能都无磁性3、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金属棒,当乙移到甲的左端和右端时,分别有明显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由此可以确定是磁体。
任务二:磁性材料阅读课本上的内容,了解磁性材料的概念及磁性材料的分类,知道各种磁性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可以通过网络更进一步的对磁性材料进行了解。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性的概念,知道磁体和磁性材料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磁现象的认知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磁现象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磁性的概念:磁体、磁性材料2. 磁极:N极、S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 磁化:磁化的过程、磁化的方法4. 磁现象的应用:磁铁、磁悬浮、磁性材料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磁性的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的过程。
2. 教学难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磁现象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现象。
3.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磁铁、铁钉、铁片等磁性材料。
2.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开关、磁铁、铁钉等。
3. 课件、教学图片、视频等。
【教学环节】1. 导入: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磁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磁性的概念,磁体和磁性材料的特点。
【课堂讲解】1. 讲解磁性的概念,介绍磁体和磁性材料的特点。
2. 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
3. 讲解磁化的过程,演示实验。
【动手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铁钉等磁性材料的相互作用。
2.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磁化铁钉,观察磁化效果。
【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磁现象应用实例,如磁悬浮、磁性玩具等。
六、教学环节:【课堂讲解】1. 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
2. 讲解磁化的过程,演示实验。
【互动提问】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磁化过程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磁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见解。
九年级物理上册 7.1磁现象教案 (新版)教科版-(新版)教科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1节磁现象┃教学过程设计┃摸不着,但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去感知它,包括感知它的某些特性。
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不同位置的磁场有强弱大小之分,表现为对处于该位置磁体的作用力的大小。
学生动手完成教材图7—1—6所示的实验,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在磁体周围的不同位置,小磁针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是都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对话展开讨论。
总结:磁场有大小,有方向,而物理学中正是把处于空间某一点的小磁针的N极的指向规定为这一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
(为了描述磁场而规定的一种物理模型,磁体周围没有磁感线)游戏二:小磁针排队。
让很多的小磁针在条形磁体周围排队(投影),让学生用曲线画出小磁针排队的路线。
师:同学们,你们在无意之中已经找到了一种形象化地描述磁场的方法,你所画的曲线在物理学中叫做“磁感线”。
不过,老师要提醒你,磁感线只是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利用立体磁感线模型板上的小磁针在磁体周围空间排队,让学生了解磁场空间的立体性。
补充探究:将透明薄玻璃板置于条形、蹄形磁体之上,在板上均匀撒上铁屑,轻轻敲击玻璃板,直至铁屑形成条纹状。
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磁场的特性。
学生活动:画蹄形磁体的磁感线。
(三)磁化的秘密。
提出问题:物体如何才能具有磁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失去磁性?演示实验(如果有条件,最好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教材图情,在探究中领悟磁的本质,并寻找到一种描述磁场的方式,这样很好地体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释放学生心灵,X 扬学生个性”,化难为易,突破本课重难点。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在物理研究中的价值。
可以补充说明:铁钉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
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磁化有害的一面:机械手表磁化后,走时不准;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磁化后,色彩失真。
有利的方面:钢针磁化后,可以用来制作指南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如磁体、磁极、磁性等。
2. 学会使用磁铁进行简单的磁性实验,观察和描述磁铁的性质。
3. 能够运用磁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磁体的认识1. 磁体的定义2. 磁体的分类3. 磁体的性质第2课时:磁极的性质1. 磁极的定义2. 磁极的性质3. 磁极的相互作用第3课时:磁性的判断1. 磁性的定义2. 磁性的判断方法3. 磁性的强弱第4课时:磁铁的运用1. 磁铁的吸附作用2. 磁铁的应用实例3. 磁铁的局限性第5课时:磁现象的探索1. 磁现象的实验观察2. 磁现象的解释3. 磁现象的生活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磁体的认识2. 磁极的性质3. 磁性的判断方法4. 磁铁的运用5. 磁现象的探索难点:1. 磁极的相互作用2. 磁性的强弱判断3. 磁现象的生活应用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磁体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 学生能理解磁极的定义、性质和相互作用。
3. 学生能运用磁性的判断方法判断磁性物质的强弱。
4. 学生能列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5.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磁现象并解释相关现象。
六、教学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实验器材、PPT等。
2. 学具:每人一个磁铁、铁屑、实验记录本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基本内容:a. 磁体的认识:讲解磁体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初中物理磁的教案
初中物理磁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
2. 掌握磁性、磁体、磁化等基本概念。
3. 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4. 感知磁场的存在,理解磁场的方向性。
5. 学会使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6. 了解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及磁场的南北极。
教学重点:1. 磁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磁场的方向性及磁感线的使用。
教学难点:1. 磁场的抽象概念。
2. 磁感线的绘制及理解。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条形磁体、小磁针、铁屑、平面玻璃板、直尺、铅笔。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磁现象,如指南针、磁铁等。
2. 提问:同学们对磁现象有哪些了解?二、新课学习(20分钟)1. 磁性、磁体、磁化概念讲解。
介绍磁性是指物质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的性质;磁体是指具有磁性的物体;磁化是指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
2. 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讲解磁体的两个极:N极和S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磁场及磁感线的概念。
介绍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一种工具,从N极出发,回到S极。
4. 地球周围的磁场。
讲解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验。
将两个磁铁分别设置为N极和S极,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磁场分布实验。
在玻璃板上撒上铁屑,将条形磁体放在玻璃板下,观察铁屑的分布,从而了解磁场的分布情况。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磁现象、磁场、磁感线等基本概念。
2. 强调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生活中应用磁现象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极、磁性、磁力等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磁铁进行简单的磁现象实验,观察并描述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 能够运用磁铁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简易指南针。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现象。
2.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磁现象的观察。
2. 运用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磁铁的排斥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制作简易指南针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材料:1. 磁铁2. 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3. 指南针4. 实验记录表格场地:实验室或教室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磁铁的基本性质:介绍磁铁的定义、磁极、磁性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两极和磁性。
3. 磁现象的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4. 磁铁的应用:介绍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等,激发学生对磁铁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磁铁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制作简易指南针,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生能够完成实验记录表格,展示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磁铁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磁铁,如永久磁铁、电磁铁等,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多样性。
2. 磁铁的原理:简要介绍磁铁的工作原理,如磁铁的分子结构、磁畴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磁铁的应用实例:介绍磁铁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磁场+磁感线+示范教案
磁场磁感线教学目标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极、磁性等概念。
2.知道奥斯特的实验,体会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重要意义。
3.知道磁场的概念和特性,认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4.理解引入磁感线的意义5.掌握安培定则,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磁场的概念的理解。
(2)安培定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导线、通电线圈、小磁针、细铁屑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著作中已有关于磁石的记载和描述。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12世纪初,我国已将指南针用于航海,宋俑持罗盘者就记录了这个科技史实。
在现代,磁现象与日常生活、科技密切相关。
教师活动:展示银行卡、磁悬浮列车等与磁相关的图片。
教师设问:你是否感受到,凡是用到电的地方,几乎都有磁现象相伴随?你知道电和磁有怎样的联系吗?讲授新课一、电和磁的联系1.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两个磁极,自然界中同样存在两种电荷。
教师活动:实验演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情况。
教师活动: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这是电和磁存在的相似性,但是,直到19世纪初,库仑、安培等物理学家都认为电和磁是互不相关的两回事。
2.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相信电和磁之间应该存在某种联系,并开始了不懈的探索。
当时人们见到的力都沿物体连线的方向,奥斯特开始的时候总是把磁针放在通电导线的延长线上,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的把导线放置在一个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
教师活动: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注意事项:导线应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意义: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二、磁场1.自奥斯特实验后,安培等人又做了很多实验研究,发现:不仅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教师活动:实验演示:磁体对通电导线也有作用力。
任意两条通电导线之间也有作用力。
九年级《简单磁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磁体与磁极:介绍磁体的概念,区分天然磁体和人工磁体,讲解磁极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判断题:磁体只能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
2.选择题:下列哪个不属于磁体?(A.铁钉B.磁铁C.电荷D.电流)
3.填空题:磁感线是从磁体的____极出发,回到____极。
4.应用题: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方向。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设计梯度性的课堂练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6.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磁现象研究及应用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6.培养学生关注磁现象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对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磁现象已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识别一些磁体,并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所认识。但在深入理解磁场、磁感线等抽象概念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磁现象教学设计(集合7篇)
磁现象教学设计(集合7篇)磁现象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难点:磁现象的应用三、教具: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
本章共二个单元。
第一、二、三节为第一单元;第四~第六节为第二单元。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 [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讲解-----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磁现象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知道磁通量的定义,知道磁通量的国际单位,知道公式的适用条件,会用公式计算.2、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3、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仪器:电池组,电键,导线,大磁针,矩形线圈,碲形磁铁,条形磁铁,原副线圈,演示用电流表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电磁感应现象:二、教学内容1、磁通量()复习: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引入:教师:我们知道,磁场的强弱(即磁感应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如果一个面积为的面垂直一个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放置,则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就是确定的.我们把与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1)定义:面积为,垂直匀强磁场放置,则与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表示.(2)公式:(3)单位:韦伯(Wb) 1Wb=1T·2磁通量就是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注意强调:①只要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所讨论面的面积,在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条件下(不垂直可将面积做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磁通量是表示穿过讨论面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在今后的应用中往往根据穿过面的净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定性判断穿过该面的磁通量的大小.如果用公式来计算磁通量,但是只适合于匀强磁场.②磁通量是标量,但是有正负之分,磁感线穿过某一个平面,要注意是从哪一面穿入,哪一面穿出.2、电磁感应现象:内容引入:奥斯特实验架起了一座连通电和磁的桥梁,此后人们对电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磁能否生电呢?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3、实验演示实验1:学生实验——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的运动观察现象: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学生得到初步结论:当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有了电流.现象分析:如图1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回忆磁通量定义(师生讨论)对闭合回路而言,所处磁场未变,仅因为AB的运动使回路在磁场中部分面积变了,使穿过回路的磁通变化,故回路中产生了电流.设问:那么在其它情况下磁通变化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实验2:演示实验——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提问:A、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B、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现象分析:(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当线圈与磁铁有沿轴线的相对运动时,所处磁场因磁铁的远离和靠近而变化,而未变,故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而当磁铁不动时,线圈处,不变,故无感应电流.实验3:演示实验——关于原副线圈的实验演示实验观察:移动变阻器滑片(或通断开关),电流表指针偏转.当A中电流稳定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现象分析:对线圈,滑片移动或开关通断,引起A中电流变,则磁场变,穿过B的磁通变,故B中产生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磁场不变,磁通不变,则B中无感应电流.教师总结:不同的实验,其共同处在于: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不管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闭合电路中都有感应电流产生.结论: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情况.3、例题讲解4、教师总结: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定律,同样适合于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5、布置作业磁现象教学设计(3)【教学设计思想】本节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和实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
磁现象课程设计
磁现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如磁体、磁场、磁极等;了解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铁、电磁铁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磁现象的规律,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运用磁现象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磁现象的学习,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素养;学会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磁体和磁场:介绍磁体的概念,讲解磁场的分布和特点。
2.磁极和磁性:讲解磁极的性质,探讨磁性的来源和表现。
3.磁现象的应用:介绍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铁、电磁铁等。
4.磁现象的探究: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探究磁现象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磁现象。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磁现象的理解和探究成果。
4.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磁现象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物理》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基本素材。
2.参考书:推荐一些关于磁现象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磁现象的规律和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磁铁、电磁铁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4.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交流、分享、协作等。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磁与电《磁现象》导学案
磁现象【学习目标】1、认识磁性、磁体、磁极、磁场和磁感线等概念。
2、知道磁体之相互作用的规律,能根据条件分析判断磁体的磁极。
3、知道如何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强弱,会画出磁感线的分布。
4、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动手动脑学有所得。
【学习重点】通过合作探究理解磁体之相互作用的规律,理解磁感线的分布。
【学习难点】理解磁感线,画出磁感线的分布。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的物体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上两个磁性最的地方叫做磁极。
磁极总是出现,至今还未发现单磁极的磁体。
4.把磁体悬挂起来,静止后,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表示。
5.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6.磁场:在磁体的周围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特殊物质叫做磁场。
磁体之间的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磁场的性质: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
7.磁场方向:小磁针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极的指向即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8.磁感线:用来表示磁感线。
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曲线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的。
9.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
二、合作探究:1.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探究问题:如果用一根钢棒靠近小磁针的某一个极,结果小磁针被钢棒吸引,能确定钢棒带磁性吗?如果不能,在没有其它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怎样继续实验....才能判断钢棒是否带磁性?小组交流合作,写出你的操作步骤和判断方法。
探究问题:如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甲、乙处标出磁极极性(用N或S 表示)。
2.磁场探究: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1)将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有什么发现?(2)交流讨论:你对磁感线有哪些认识?【练】画出磁感线的分布:N S N SN N S SN S三、巩固练习:1、用一根没有磁性的钢棒去接近一条形磁铁,当和条形磁铁的某一位置接近时,它们之间引力最小,这个位置是()A. 中间位置B. N极一端C. S极一端D. 各处都一样2、将一根条形磁体截成两段,则()A. 一段只有N极,另一端就只有S极B. 两段上都没有了磁极C. 两段上各有两个同名的磁极D. 两段上各有两个异名的磁极3、如图所示,有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N、S是磁铁的两极,根据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判断()A.AB是磁铁、CD是铁棒B.AB是铁棒、CD是磁铁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D.CD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4、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B.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D.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5、在左下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6、磁体旁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右下图所示,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磁体的N、S极。
磁现象【公开课教案】新版教科版
磁现象【公开课教案】新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磁体、磁极、磁性等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磁体的性质,能够判断磁体的极性,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磁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 让学生能够运用磁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磁现象的基本概念2. 磁体的性质3.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4. 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教学难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磁现象的基本概念。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磁现象,掌握磁体的性质。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磁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的基本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介绍磁体、磁极、磁性等基本知识。
3.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导学生掌握磁体的性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5.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磁体的性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磁现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磁体的性质的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认知。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的正确性来进行评价。
3. 评价标准:学生能准确回答磁现象相关问题,能正确判断磁体的极性,能解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现象》教学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涪陵区XXXXX学校 XXXX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磁体、磁性的概念。
②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③知道什么是磁化及磁化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及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有关磁现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磁现象的知识,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提高学科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难点:磁化及磁化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6根)、环形磁铁(若干)、蹄形磁铁、磁针(大小2种)、小铁钉(若干)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设计时间一、复习预习学案大屏幕展示学案预习部份(学生上节课后一部份和课下独立完成)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上几章我们学习了“电”的知识,知道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下学生小组整体解决,不懂的作上记号,集体讨论分析学生听讲、思考学习新知,巩固旧知,加深印象先让学生自觉完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来引入新课.利用动画片中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42面我们从一个动画片中来看看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三、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磁现象”1、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方法一、把一些铁钉放在白纸上,用一块条形磁铁平放在铁钉上,然后手捏磁铁慢慢提起方法二、用磁铁尝试吸引其它物质2、探究磁铁上的磁性强弱处处一样吗?①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师适时总结②支起小磁钉,使它在水平方向自由地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教师说明:磁铁的指向性,这就是我们的指南针(司南),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③每个磁针都有两个磁极吗?世界上还没有发现单磁极的磁铁,如果你在本节课的偶然发现的话,那么诺贝尔奖就可能有你一份了。
学生小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动手解决学案中的探究一学生观看并总结归纳学生动手操作,说明现象并看看周围同学实验时指针的方向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大胆猜想,并小组讨论学生猜想并写在学案探究三上,小组合作设计,进行实验,验设计的本堂课的4个小实验都十分简单,但是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探索-归纳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磁现象磁场》教案要点[5篇]
《磁现象磁场》教案要点[5篇]第一篇:《磁现象磁场》教案要点《磁现象磁场》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熟练运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灵活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准确理解磁场是存在磁体或电流周围的一种物质,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识别几种常见磁场的分布特点,会画出其磁场的分布。
将电场和磁场的研究方法类比,培养学生结合旧知识创新的能力。
情感: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体验身边的物理现象并且能够基本运用所学来解释这些现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A、安培定则的主要内容:右手握住导线,拇指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四指环绕方向为磁场方向;右手弯曲方向与电流环绕方向一致,拇指指向是磁场方向。
B、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C、磁场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D、磁感线的主要特点:从N极出发回到S极形成闭合曲线;不中断、不相交;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磁感线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A、安培定则的运用。
B、磁场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应用安培定则判定电流磁场。
四、教学材料1.教学举例导入材料: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运用了磁场。
揭示材料:磁悬浮列车、磁盘、脑磁图检测强化材料:分析常见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延伸材料:放在磁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检测材料:画出磁体和电流周围的磁场 2.教学工具磁铁、奥斯特演示实验装置、导线、粉笔、黑板、小磁针。
五、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1.回顾:师:在初中同学们就学习过磁场,学习了磁体的特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了磁体的哪些特性呢,磁体有几个磁极,磁极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生:两个,南极和北极。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师:磁体是不是每个部位磁性都一样的,如果不是磁体的磁性是怎样分布的呢?生:磁体各部分强弱不同,磁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几乎为零。
《磁现象》教案(通用3篇)
《磁现象》教案(通用3篇)《磁现象》篇1【思想】本节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和实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
由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
二、方法过程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演示,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能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法】讲授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与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大家先听两个故事:(幻灯片展示)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门牢牢地吸住。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了磁现象,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
(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磁现象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课件演示)2.我们把这类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场磁现象教案初中
磁场磁现象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极、磁化的概念。
2. 通过实验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3. 学习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状况。
4.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磁场的南北极。
教学重点:1. 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1. 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 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大头针、条形磁体、硬币、钢钉、塑料纽扣。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磁现象?2. 学生分享实例,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探究磁体的性质(15分钟)1.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磁体的性质,如吸铁性和指向性。
三、学习磁场和磁感线(15分钟)1. 教师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存在。
2. 学生通过PPT学习磁感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教师用PPT展示磁感线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磁感线。
四、学习地磁场(10分钟)1. 教师讲解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引导学生了解地磁场的南北极。
2. 学生通过PPT学习地磁场的特点。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实验,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磁场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学习磁场和磁感线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磁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通过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磁现象和磁场学习目标了解简单的磁现象理解电流的磁
1 磁现象和磁场一、学习目标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其伟大意义。
3.知道有关地磁场的知识。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特性。
难点:地磁场的磁感线。
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磁现象1. 磁性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磁体__________的物体叫磁体。
3.磁极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__________的区域叫磁极。
(1)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叫______________,另一个叫________________。
(2) 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_。
4.想一想若将一条形磁体从中间截开后,是不是一部分为北极,另一部分为南极?知识点二:电流的磁效应1. 奥斯特实验把导线沿________方向放置在指向南北的磁针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了__________。
2.实验意义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流的__________,即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首先揭示了__________的联系。
3.想一想将一通电直导线水平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分别观察导线东西放置和南北放置两种情况下,小磁针的转动情况会怎样?知识点三:磁场1. 定义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能够传递磁体与磁体之间、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特殊的物质叫磁场。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_______或_______产生力的作用。
所有与磁现象有关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可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相类比。
3.磁场的产生①__________周围存在磁场;②________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知识点四:地球的磁场1. 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磁体,其周围存在的磁场叫__________。
地磁场的N 极位于地理______附近,S极位于地理________附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极、磁性等概念;2.知道磁场的概念,认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3.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体会奥期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重要意义;4.知道地球磁场的特点,了解地磁场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对磁场的理解及地磁场的分布。
难点:地磁场。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完成预习自测题。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独立完成,限时15
分钟。
1.我国四大发明是什么?
2.请梳理你在生活中和在初中学习中所知道的有 1. 什么叫磁性?磁体?磁极?
磁性: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极:磁体磁性最强的区域经济 磁化: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退磁(消磁):使带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
2. 一个磁体有几个磁极?分别称之为?对应用什么字母表示?
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自由静止时指南的叫南极,又叫S 极;指北的叫北极,又叫N 极
3.同名磁极相互 相斥 异名磁极之间 相吸
电流磁效应
1. 阅读教材体会人类从17世纪到19世纪,库仑、托马斯杨、安培、奥期特等物理学家对电磁研
究的历程。
体会奥期特电流磁效应发现的重大意义。
2. 关于奥期特实验。
实验装置:小磁针自由静止,通电导线南北方向放置在指南针上方。
现象:小磁针N 极向西、S 极向东偏转。
意义:电流具有 磁效应 第一次揭示了 电 和 磁 的联系。
磁场
1. 磁场与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电流与电流、电流与磁体之产是否都有力的作用? 全部都存在着相互力的作用。
2. 上述作用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吗?这说明磁体周围、电流周围存在着一种看
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物质—— 磁场
3.磁场对放入其中的 铁质物质、磁极、电流、电荷等 具有力的作用。
地球的磁场
1.小磁针自由静置时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 地球 的磁场的作用。
2.在右图中补画出地球周围磁场的分布。
3. 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间 的夹角叫磁偏角。
磁偏角数值在地球
不同地点 不同 。
同时,由于 地球磁极缓慢移动 磁偏用也在缓慢变化。
4.太阳、月亮等许多天体都有磁场。
火星 (填一星球名)无全球性的磁场。
【例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B .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
C .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共同产生的
D .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物质
1.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B .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相互作用而人为规定的
C .磁极与磁极间是直接发生作用的
D .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
2.奥斯特实验说明( A )
A .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B .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C .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D .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B .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C .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但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其间有一个交角这就是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相同的
D .在地球表面各点磁场强弱相同
5.地球是一个大磁体:①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②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③赤道附近地磁场的方向和地面平行;④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以上关于地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预习案
Previewing Case
1. 电与磁有关吗?你能在生活找到一些现象来证明你的观点吗!
2.
问题1
:电荷间通过电场相互作用,磁体(或电流)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这是一回事吗?
完全不是一回事,磁场和电场都属于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但其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问题2:奥斯特实验告诉我们电流具有磁效应,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有力的作用,那么小磁针对入
其中的电流有力的作用,正确吗?
正确。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电流对放入其附近的磁针有力的作用,那么小磁针对
其附近的电流也有力的作用。
针对训练: 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回形针系在细线下端被磁铁吸引保持静止,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回形针静止时受到的磁体对它的磁力大小为mg tan θ B .回形针静止时受到的细线的拉力大小为mg cos θ
C .磁铁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其自身重力。
D .回形针受到来磁铁磁场的力,但是磁铁不受回形针施加的力,因为回形针不是磁体。
归纳总结:
问题1:地球两极附近,赤道上空我们可以近似认为地磁场的方向向哪?如果我们面朝东,
西站立在教室,我们身边地磁场方向大约向哪向? 地球北极:磁场垂直向下;地球南极:磁场垂直向上;赤道上空:磁场水平;身边:斜向左下。
问题2.请举一例说明地磁场存在的有益作用。
例如:极光的存在避免和减小了宇宙射线对地球的伤害;地磁场的存在促进了人体某此机能。
1、磁现象:磁性;磁体;磁极(磁化;退磁).
2、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流能在周围空间产生 磁效应 .
3、磁场:存在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一种 特殊物质 .
磁体与磁体间、磁体与电流间、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 磁场 发生的. 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 铁质物质、磁极、电流、电荷等会产生磁力作用. 4、地磁场: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 磁场 叫地磁场.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两者并不完全 重合 ,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 磁偏角 . 1.关于宇宙中天体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 .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B .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 C .指南针可以在任何一个天体上判别方向 D .指南针只能在类似于地球磁场的天体上判别方向
2.为了使实验小车能在比较光滑的水平道路上运动,同学们设计了以下
三种办法,甲同学将电扇固定在小车上,认为打开电风扇后小车会运动;乙同学要求在装着电扇的车上加个帆,并声明帆必须足够大,以集中全部风力;
丙同学设想人提着强磁铁站在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车上,如图2所示.则真正能使小车运
动的设计是( A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个都不行
3.如图所示,假设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么小磁针的N 极将( B )
A .指北
B .指南
C .竖直向上
D .竖直向下
9.动手试一试:把一条通电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我们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当改用两节或者更多的电池时,小磁针偏转的快慢有什么变化?把小磁针放在距离导线稍远的地方进行实验,小磁针偏转的快慢又有什么变化?如果把导线放在与小磁针垂直的上方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又如何?动脑想一想:小磁针的偏转意味着什么?小磁针
静止时的指向意味着什么?小磁针偏转的快慢不同又意味着什么?
变快 变慢 不偏转 小磁针偏转意味着所在处的磁场发生了变化,即电流产生了磁场 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与所在处磁场的方向有关,也即磁场是有方向的 小磁针偏转的快慢不同意味着所在处的磁场的强弱的不同,也即磁场是有强弱之分的
探究案
Exploring Case 磁场的性质(重点) 地磁场(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