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鸡传染性贫血

合集下载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⑧ 中 采 0 年 2卷 6 同 禽22 第4 第1 0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nPl 1,.22 haorV.N1 0 i uyo4o6 0 t 2 .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
鸡 传 染 性 贫 血 是 由鸡 贫 血 病 毒 ( AV) 起 的 以鸡 再 生 障 碍 性 贫 血 和 CI 引 淋 巴组 织 萎 缩 为 主 要 特 征 的 免 疫 抑 制 病 。 1 7 年 日本 学 者Yu s首 次 分 离 99 a a
CI AV的功 能 蛋 白。
2 流 行病 学
CI AV在 鸡 群 中广 泛 存 在 。无 论 是 健 康 鸡 群 还 是 患 贫 血 症 、 MD 、 D、 I B
蓝 翅 病 ( W O ) 的鸡 群 都 易 查 N CI B AV抗 体 ,在 某 些 S F 群 中 也 可 查 出 P鸡
鸡 是 本 病 唯 一 的 自然 宿 主 。几 乎 所 有 的鸡 种 都易感 , 同年龄 、 不 地理 位 置 的 鸡 群 对 CI V 的 感 A 染 力 几 乎 无 差 异 。此 病 有 明显 的 年 龄 抵 抗 力 , 出 生 后 数 E龄 的 雏 鸡 易 感 性 最 高 , 日龄 的 雏 鸡 实 l 1
4 免 疫 反 应
41 免 疫 应 答 .
由 于 鸡 的 免 疫 系 统 在 5 7日龄 开 始 发 育 , ~ 所 以 1 内 雏 鸡 接 种 CI 周 AV后 其 免 疫 反 应 很 弱 。与 鸡 的 免疫 系 统 成 熟 时 间 有 关 , l S F 感 染 后 2 1E龄 P 鸡 1
日本 毒 株 和 1 澳 大 利 亚 毒 株 有 很 高 的 同 源 性 。 CI V基 因 编 码 三 种 蛋 白 个 A

动物传染病学鸡传染性贫血

动物传染病学鸡传染性贫血
❖CIA在世界各国养禽业中广泛存在; 在肉鸡养殖中,其诱发疾病相当严重。
二、病原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V) 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
❖ 无囊膜,直径25-26.5nm,核衣壳呈正二十面体。 ❖单股、负链、环状DNA ,2.3kb。
❖ 有3个阅读框,编码3个部分或完全重叠的ORF: VP1:结构蛋白、主要免疫原性蛋白 VP2:非结构蛋白 VP3:凋亡素3. 接种鸡胚鸡胚无病变,孵出小鸡发生贫血和死亡
血清学诊断
❖ 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和抗体 ❖ ELISA(可以用全病毒或VP1、VP2、VP3作为诊断
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 免疫荧光:检测发病鸡组织和细胞接种物中的病毒 ❖ 免疫组化:组织切片+免疫酶反应
分子生物学诊断
❖ PCR技术:组织和细胞中的病毒,敏感性和 特异性都较好
水平传播→种鸡→感染后8-14天开始垂直传播,持 续3-4周(不发病)→孵化雏鸡(垂直传播)→12d 出现症状,3-4w开始死亡
CIA的爆发
❖ CIAV水平传播不会引起疾病;发病缘于垂直传播。 ❖ CIAV与其它免疫抑制性病原如IBDV、MDV等混
合感染时,引起疾病的爆发。 ❖ 被CIAV污染的疫苗也能造成本病的传播和发生。
PMWS
❖ 病原相似:圆环病毒属、圆环病毒科,难于分离 和培养
❖ 易感动物日龄相似:断奶仔猪最易发病 ❖ 疾病特征相似:免疫抑制和混合感染
四、临床症状
1. 特征性症状是贫血,血细胞压积下降 (<20% )
2. 精神沉郁,可视粘膜苍白,皮下和肌肉 出血
❖ 造成免疫抑制和继发感染 ❖ 耐过鸡成为僵鸡
前3-4w 灭活疫苗在研究中:虽然有效、但毒价很低,所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防控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防控

32鸡传染性贫血病的防控陶鲁哉(湖南省安化县柘溪镇动物防疫站413500)摘要:传染性贫血病是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一种,由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所引起,呈全球分布,我国以地方流行为主;病毒只对鸡有感染力,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感染鸡主要表现贫血和免疫抑制的症状,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减弱,很容易造成免疫失败;本病目前没有可用疫苗,也没用特效药物能够治疗,只能采取加强管理和消毒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防控鸡传染性贫血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鸡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最早报道于日本,之后在全球范围流行。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首次从实验室分离到病原,近些年虽未有大面积的流行,但在个别地区一直呈现地方流行性,受本病困扰的鸡场经济效益严重下降,特别是种鸡场,危害更为严重[1]。

1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为环状的单股DNA病毒,直径22nm左右,浮密度在1.34~1.36g/mL之间,对红细胞无凝集作用。

临床分离的病毒在毒力和致病性方面差异很大,但抗原性方面基本无差别,这可能与病原的表面蛋白结构有关。

病毒的复制型基因组大概由2300bp组成,适合在鸡胚中进行体外扩增,感染的鸡胚仅出现部分组织病变,不会死亡,但在出壳后的2周之内会逐渐发病,95%以上的感染鸡最终死亡。

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耐高温,即使在沸水中也能保持15min而毒力不减,60℃条件下能耐1h以上,环境中的病毒有时甚至能存活数周甚至数月。

对酸不敏感,pH=3的溶液中可耐3h以上,大多数消毒剂对其无杀灭作用。

2流行病学传染性贫血病毒只对鸡有感染性,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均能感染发病,但日龄越小,易感性越强,病死率也就越高[2]。

一月龄之内的鸡是发生本病的最主要鸡群,成年鸡感染后大多症状表现较轻,有些甚至能耐过,不表现任何症状。

本病可通过垂直和水平两种方式进行传播,但垂直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性成熟后的种鸡如果感染传染性贫血病毒,一般在2周之后,其产下的种蛋中普遍会有病毒存在。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 - 养鸡技术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 - 养鸡技术

肉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肉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养鸡技术鸡传染性贫血病也叫做贫血性皮炎综合征、出血性综合征和蓝翅病等,是由于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而发病,主要是导致雏鸡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还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还能够由于发生免疫抑制而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肉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肉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

1、流行特点肉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器官萎缩以及皮下和肌肉出血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

该病的病原是传染性贫血病毒,在自然条件下仅鸡对该病易感,并且所有年龄的鸡都会感染此病,自然感染常见于2~7周龄的雏鸡,1-7日龄的雏鸡是最易感群体。

随着肉鸡年龄的增加,鸡对该病的易感性减少,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降低。

肉鸡要比蛋鸡易感,公鸡比母鸡易感。

该病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其中垂直传播是母鸡在感染后使种蛋带毒,带毒的雏鸡在孵出后就会发病死亡,水平传播则是通过口腔、呼吸道和消化进行传播,一般不会发病。

该病的潜伏期为8~12天,一般在感染后的10天发病,1-7日龄的雏鸡感染此病后会出现贫血,同时可眼观到明显的病理变化。

2周龄以上的鸡和带有母源抗体的雏鸡虽然可被感染,但是不会发病,仅成为带毒者。

因该病会造成机体的免疫抵抗,因此易继发或并发多种细菌以及病毒感染而加剧病情,提高病鸡的死亡率。

2、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为8~12天,其特征性的症状是发生贫血,通常在感染10天后发病,在14-16天达到高峰。

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顿,虚弱,皮肤、喙、肉髯以及可视黏膜苍白,羽毛蓬乱无光泽,逐渐的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体重明显下降,翅膀发生皮炎或者出现蓝翅,有的病例头部、颈部、胸前、腹部以及腿部会出现出血点、局部出血,发生水肿,严重者会发生坏死。

病鸡在临死前可见腹泻的现象。

该病一般在发病5-6天后开始出现死亡,一般呈急性经过,死亡率受到饲养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通常为10%~50%不等,一般仅单纯感染此病的病鸡,尤其是通过水平感染的不会引起高的死亡率,但是该病易继发感染细菌、病毒性疾病,可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养殖:/]。

鸡传染性贫血病防治

鸡传染性贫血病防治

鸡传染性贫血病防治作者:张桂珍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9期张桂珍(广州市增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小楼分所,广州 511396)摘要:鸡传染性贫血病是在养鸡中常出现的一种临床疾病,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随鸡日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减轻,一旦发生对雏鸡的影响最大。

对于病毒的治理有一定难度,且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且耐高温,对酚类、醛类、氯制剂类消毒剂敏感,染病毒的鸡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力下降,该病通常没有办法彻底根治,该文主要分析了极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鸡群;鸡传染性贫血病;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9.0850 引言鸡传染性贫血病也被人称为蓝翅病或鸡出血性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引起。

发病群体主要是日龄少、抵抗力弱的雏鸡。

临床危害比较大,在发病后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没有特效药能治疗这种病,只能加强引种管理或是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对其进行防治,已感染的病鸡可使用光谱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1 病原鸡传染性贫血是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病毒存在于被感染鸡的各种组织内部遍及全身,以胸腺和肝脏的病毒含量最高,但是以脑和肠内容物中病毒维持的时间最长对鸡造成的伤害最大。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单链圆环状DNA,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球形或六边形,表面没有囊膜且病毒呈现正20面体对称,平均粒径达到24~26 mm。

这种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溶质性溶剂没有特别的现象,而具有很强的耐酸性,在酸性pH为4的环境中可保持活力为10h以上。

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很强在自然的环境中可存活长达数月但是致病能力不减。

病毒具有很高的耐受性,在高达70 ℃的条件下能维持1 h的致病能力,在80 ℃的水温下仍旧具备致病力15 min,即使是在沸水中长达20 min才可将其完全消灭。

鸡传染性贫血的研究概况

鸡传染性贫血的研究概况

鸡传染性贫血的研究概况摘要:本文介绍了由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侵害雏鸡骨髓、胸腺和法氏囊导致的鸡传染性贫血病,在简述病原特性及主要致病机理之后,介绍该病的主要影响和危害,并系统论述了近些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病原、流行状况、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防治措施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免疫抑制病原诊断防治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又称鸡贫血因子引起的损害造血器官,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损害全身淋巴组织,导致萎缩而造成免疫抑制。

鸡是唯一的自然宿主,至今未发现其他禽类对本病易感,但公鸡和肉用鸡更易感染。

各年龄鸡都易感,但主要发生在2-3周龄的雏鸡,其中1~7日龄雏鸡最易感。

随着日龄的增加,其易感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本病主要通过种蛋垂直传播,虽然水平传播也可发生,但通常鸡被感染后,只产生抗体,不会造成发病。

本病感染普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养鸡业的危协很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面对该病在我国乃至其它大部分国家及地区的发生与流行,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有关该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研究被列入当前新发禽病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已具有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成果。

1.国内相关流行病学调查鸡是CIAV 目前已知的唯一宿主,经卵垂直感染是鸡传染性贫血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也能在鸡与鸡之间水平传播。

所有年龄的鸡都易感,潜伏期多为5~9 d,在自然条件下发病多见于10日龄以后的鸡群,其中以2周龄最为多见,随着日龄的增加,其易感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在垂直传染鸡胚孵出的雏鸡或出壳后数日内感染该病毒的鸡,可在1~2周龄内产生明显的贫血症状,除了生长迟缓外,红血球显著减少,胸腺萎缩及骨髓色淡甚至呈黄色,严重时导致死亡。

2周龄后感染的鸡,往往不产生明显的贫血病变,但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而继发其他细菌感染,或导致其他感染病毒症状和病变加重。

处于亚临床感染的鸡群,虽然一般在感染后10 d左右产生血清抗体,但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可持续很长时间,这足以加剧其他原发性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如ALV、IBD、REV等),也会激发某些继发性感染(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其危害远远超过临床发病型。

鸡传染性贫血病临床症状与诊断

鸡传染性贫血病临床症状与诊断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72 ·2021.05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器具,还可经卵传递,但自然病例还未发现经卵传递的实例[3]。

3 临床症状鸡群感染传染性贫血病后通常表现精神萎靡、采食量减少、羽毛粗乱、冠冉发白、面部皮肤和粘膜苍白、贫血、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增加不足,产蛋期鸡群产蛋率下降,整个病程较长,大约维持7~30 d 。

如果发生混合感染,可加重病情和延长发病病程,且死亡率会极大增加,感染1月后存活的鸡只能自行恢复健康状况。

在实验室检测血液,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和血细胞容积值显著下降,尤其是血细胞容积值能下降到20%以下。

在疾病恢复期检测血液可见未成熟型的血细胞。

感染雏鸡接种10 d 左右,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接种14~20 d 病情最严重,会发生鸡只死亡现象。

在接种10~20 d 后鸡群体重增加缓慢。

通常在接种12 d 时血细胞容积值开始下降,到20 d 时降低到最低值,然后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4 病理变化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肌肉苍白贫血、各个器官贫血、胸腺萎缩甚至完全退化、且呈深红褐色,腺胃粘膜出血、肝脏和肾脏肿大、颜色变浅呈黄色,脾脏萎缩且褪色,心脏呈球形。

大多情况下法氏囊没有明显变化,有的法氏囊体积缩小。

血液变稀如水、凝血时间延长。

骨髓萎缩呈浅桃红色或黄白色,有的骨髓呈暗红色,但较少见到变性坏死,也缺乏细胞反应。

如果继发感染葡萄球菌或其他细菌,剖检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皮炎症状,且肝脏肿大呈斑驳状以及其他组织的病变[4]。

5 诊断根据疾病流行特点、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初步诊断鸡群感染传染性贫血病,然后经过实验室做病原学和血清学进行确诊。

5.1 现场诊断育雏期2~3周龄的鸡群容易感染发生该病,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免疫系统发育相对完善,对该病的易感性越来越低,即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鸡群典型症状是贫血、生长迟缓,皮肤和可视粘膜苍白等。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本病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血常规检查有助诊断,但最终的确诊需要作病原学和血清学等方面的工作。

(一)病毒分离:病毒的分离培养是CIAV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

肝脏含有高滴度的病毒,是分离CIAV病毒的最好材料,可将肝脏制成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加热70℃5min或用氯仿处理去除或灭活可能的污染物,用于雏鸡、鸡胚或细胞培养接种。

1.接种雏鸡:1日龄SPF雏鸡是初次分离CIAV最特异、最可靠的动物实验方法。

用肝脏病料1∶10稀释肌肉或腹腔接种1日龄SPF 雏鸡,每只0.1ml,观察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

2.接种鸡胚:用肝脏病料卵黄囊接种4~5日龄鸡胚,无鸡胚病变,孵出小鸡发生贫血和死亡。

3.接种细胞培养物:MDCC-MSB1常被作为体外分离鉴定CIAV的主要细胞。

病鸡的肝、脾、胸腺、骨髓等均可作为分离病毒用的病料。

初次接种病料的细胞看不到细胞病变,一般须经过5~6次盲传后,可见感染细胞肿胀、边缘破裂,死亡细胞逐渐增多,最后细胞大部分死亡,表明有CIAV感染。

(二)血清学诊断:目前已建立的CIAV血清学诊断技术有VN、IFN、ELISA,可用于检测感染鸡血清中的抗体。

其中,ELISA是检测CIAV 抗体的一种良好的血清学方法,其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所需血样少,可以同时检测大量样品,利于大规模普查。

近年来以重组VP1、VP2、VP3做为包被抗原建立的ELISA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可用以检测CIAV抗体。

与传统的全病毒抗原相比,重组抗原更具优势。

可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和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检测发病鸡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抗体。

(三)分子生物学诊断:目前有许多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核酸探针技术和PCR等技术,用于组织或细胞中病毒的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

(四)鉴别诊断:该病应该与成红细胞引起的贫血、MDV和IBDV感染、腺病毒感染、球虫病以及高剂量的磺胺类药物和真菌毒素中毒进行区别。

鸡传染病性贫血-V1

鸡传染病性贫血-V1


主要临床特征是贫血,血稀如水

病鸡皮肤苍白,发育迟缓,精神沉郁
翅膀皮炎或蓝翅,全身点状出血,水肿

病理变化

病理组织学特征性变化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 淋巴组织萎缩。血液稀薄如水,凝血时间长。 骨髓呈黄白色,胸腺和法氏囊萎缩


皮下出血, 多见于翅部
诊断

2-3周龄鸡最易感 贫血为主要的临床症状 骨髓脂肪样黄色 胸腺萎缩
鸡传染性贫血
(Chicken Infectious Anaemia,CIA)
鸡贫血因子
(Chicken Anaemia Agent,CAA)
概述

鸡 传 染 性 贫 血 病 (CIA) 是 由 鸡 传 染 性 贫 血 病 毒 (CIAV) 引起的一种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 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危害 养鸡业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病毒。 本病于1979年被Yuasa 等首次在日本发现。我国于 1992年报道发现该病。目前,鸡传染性贫血病及其 诱发的疾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已被列入世 界范围的重要禽病研究行列




确诊需要血清学等实验室方法诊断
防制


无特异的治疗方法,必须时可使用抗生素防止细 菌继发感染。
重视日常管理
加强检疫,禁止引进感染CIAV 的种鸡和种蛋;加强 种鸡和后备种鸡的检疫,及时淘汰感染鸡是控制本 病的关键。 免疫接种。对12 ~ 16 周的种鸡饮水免疫,6 周后 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有效防止子代发病。免疫 6 周后的蛋可留作种蛋。 不能在产蛋前3-4周免疫,以避免通过种蛋传播疫 苗病毒。

病原
鸡传染病贫血病毒(CIAV)
圆环病毒属,单链DNA,无囊膜。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及防治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及防治

黄 氏升 补 巾气 为 主 药 , 氏 、 参 黄 党 补 正气 , 虚 汗 ; 苓 强 心 利 尿 ; 术 止 茯 白 补脾 治 劳 倦 :五 味 于 收敛 肺 气 ;赤 石 脂 , 】 肉 涩 汤 止 泻 : 皮 、 皮 和 解 i子 i 『 青 陈 郁滞之 气 , 肝木舒畅 , 使 以缸 通 脾 土 , 互得其养 ; 麻能提升清阳气于上焦 , 升 不使养分再坠下 ; 山药 补 虚 治 体 瘦 , 重 用 可生膘 : 蒲强 心 以补 脾 虚 。 酉 以上 诸
害。
目 前 该 病 在 世 界 范 围 呈 蔓 延 趋 势 . 为危 害 养 鸡 业 的 主要 疾 病 之一 。 成 C V主要 侵 害鸡 的造 血 器 官 和 淋 巴组 A 织. 导致 雏 鸡 贫 血 、 出血 或 成 鸡 免 疫 抑 制 .耳 能 加剧 同其 它 疾 病 如 马 立 克 氏
丰堡 村 马某 1 岁 牛来 就 诊 。主 诉 : 头4 该
ae avrsC V  ̄ 起 的一 种 病 毒 性 nmi i ,A )l u 传 染 病 ,是 鸡 主 要 的 免 疫 抑 制 病 之

牛 1 3 由于 经常 使役 .时泻 时 止 , 01前 曾 灌 服 氯 霉 索 片 、 氟 沙 星 胶囊 , 效 甚 诺 收 微 . 目前 大便 又转 溏 稀 . 草减 少 , 两 吃 甚 是 顽 固。症 见形体 消瘦 , 被毛 粗乱 , 神 精 沉郁 , 粪便 稀 溏完 谷 不化 , 色淡 白 , 唇 舌 色青 。笔者 给服 本方 1 剂痊 愈。
下 和肌 肉有时 可见 出 血性 变化 4 诊 断
文就 该 病 的发 病 情 况 、 床症 状 、 检 临 剖 变化 、 防治 措 施 等 方 面 做 一 概述 , 广 供 大养 殖 户 和 兽 医临 床 工 作 者参 考 。

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与防控

2020年第08期鸡传染性贫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免疫抑制病,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其典型症状为贫血,可引起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

此病以1~3周龄的雏鸡最易感,常导致死亡。

由于养鸡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由此病引起的多种疾病的免疫失败现象越来越多,逐渐引起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

此病的流行范围广,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1流行特点鸡是鸡传染性贫血唯一易感的动物,其中肉用公鸡最易感。

1~7日龄的雏鸡最易感,6周龄以内的雏鸡也可以感染发病,6周龄以上的一般多为亚临床感染。

此病主要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当雏鸡体内母源抗体不足时,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

据研究表明,大多数的种鸡群在8~12周后,会发生CIAV 抗体阴转阳的现象,表明此病存在水平感染。

种鸡在开产前或者在产蛋期感染了CIAV 的8~14d 后,会有3~6周的垂直感染期,此时种鸡没有明显的症状,产蛋性能和种蛋的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是病毒会经过种蛋传给雏鸡。

雏鸡出生2周左右就会发生CIA 发病症状,死亡率可高达15%左右。

鸡传染性贫血可以和其他的很多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加重病情,并形成免疫抑制,如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马立克病毒混合感染后,就会抑制疫苗对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力,而同时马立克氏病毒也会加重CIAV 的致病力。

种鸡感染传染性贫血的严重性,不仅仅体现在后代雏鸡的出血、贫血以及死亡,更为严重的是其普遍性的亚临床感染以及其对养鸡场造成的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鸡感染传染性贫血病以后,典型症状是贫血和免疫抑制,雏鸡还表现为精神萎靡,生长发育受阻,皮肤粘膜苍白,体乏无力,死亡率大大提升等。

雏鸡出现临床症状的5~6d 后,出现死亡高峰,以后死亡率会逐渐降低。

病情严重的,还会出现腹泻、皮下出血、水肿。

3病理变化鸡感染CIAV 后,会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

解剖病死鸡,可以发现其骨髓发育不全或萎缩,窦内成熟红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脂肪细胞或增生的基质细胞替代了造血细胞。

鸡传染性贫血―防治

鸡传染性贫血―防治
感染率因地区和鸡场情况而异,一般较高。
02
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治方法
疫苗接种
01
疫苗种类
针对鸡传染性贫血的疫苗有多种,包括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等。活疫苗包
括鸡胚致弱病毒株和鸡胚适应弱毒株等,灭活疫苗包括甲醛灭活疫苗和
油乳剂灭活疫苗等。
02
接种程序
疫苗接种应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根据鸡的日龄和疫苗类型来确定
对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科研投入
深入研究鸡传染性贫血的发病 机制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 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
依据。
提高公众认知
加强对养鸡业主和农民的培训 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鸡传染性 贫血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建立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的鸡传染性贫血监测 体系,及时发现疫情,防止疾 病的扩散。
加强国际合作
病原及传播途径
病原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属于反 转录病毒科,是单股负链RNA病毒 。
传播途径
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 垂直传播是指母鸡感染后通过卵传播 给后代;水平传播是指鸡群之间通过 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
易感鸡群及感染率
易感鸡群
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以肉鸡较为敏感。
感染率
建立严格的隔离措施
鸡舍应远离其他禽类 养殖场,并保持至少 500米的距离。
工作人员和车辆在进 入鸡舍前必须进行消 毒,并禁止串舍。
鸡舍之间应设置隔离 网,防止鸡群相互接 触。
提高鸡群免疫力
选用健康的种鸡,并定期进行免 疫接种。
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如黄 芪多糖、维生素等。
定期进行抗体监测,确保鸡群免 疫水平达标。
05
结论与展望
总结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治方法

10鸡传染性贫血

10鸡传染性贫血

鸡传染性贫血
【临床特征】
鸡传染性贫血
感染鸡是否表现临床症状 及严重程度,与鸡的年龄、毒 株毒力及是否伴发或继发其他 疾病有关。本病的临床特征是 贫血。
鸡传染性贫血
病 鸡 消 瘦 、 鸡 冠 苍 白
鸡传染性贫血
病 鸡 表 现 为 精 神 沉 郁
鸡传染性贫血
翅部皮肤因出血呈蓝色(蓝翅)
出血性皮炎可见于翅部
鸡传染性贫血
(十) 鸡传染性贫血
鸡传染性贫血
本病是由鸡贫血病毒引起 的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 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 血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 病。又称出血性综合征或贫血 性皮炎综合征。
鸡传染性贫血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贫血
本病呈全球性流行,我国也有 本病的发生,业已分离出病毒,血 清学检查表明,本病的感染较为普 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自然情况 下只感染鸡,两月龄以内的鸡多见, 1~7日龄最易感,死亡率10~50%, 主要经卵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
腺胃黏膜出血,并有灰白色脓性分泌物
鸡传染性贫血
【防治要点】
鸡传染性贫血
传染性贫血无有效疗法, 只能依靠综合防制,及时用 血清学方法检疫,淘汰阳性 鸡,可有效防止本病发生。 用进口弱毒活疫苗பைடு நூலகம்接种育 成期种鸡可预防雏鸡发病。
鸡传染性贫血
鸡传染性贫血
或全身皮肤出血、坏死、破溃
鸡传染性贫血
血液稀薄,凝固不良
鸡传染性贫血
【大体病变】
鸡传染性贫血
腿部肌肉苍白、出血
鸡传染性贫血
出血呈斑片状或条状
鸡传染性贫血
有时可见全身肌肉苍白,广泛性出血
鸡传染性贫血
法氏囊、胸腺严重萎缩
鸡传染性贫血

《鸡传染性贫血》PPT课件

《鸡传染性贫血》PPT课件

▪ 国内外的病原分离和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CIA 在世界各主要养禽国家广泛存在。由CIA诱发的 疾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特别是肉
鸡的生产。
医学PPT
3
病原 CIAV
▪ CIAV圆环病毒科的一个 成员。无囊膜,2026.5nm。
▪ CIAV的基因组为单股、 园环状、共价连结的 DNA。
▪ 世界各国分离的毒株均属 同一血清型。
医学PPT
20
腿部肌肉苍白、出血
医学PPT
21
出血呈斑片状或条状
医学PPT
22
有时可见全身肌肉苍白,广泛性出血
医学PPT
23
法氏囊、胸腺严重萎缩
医学PPT
24
正常对照
骨髓呈淡粉红色或黄白色
医学PPT
25
腺胃黏膜出血并有灰白色脓性分泌物
医学PPT
26
诊断
▪ 病料的采集与处理:肝、脾、骨髓等。
▪ 引进种鸡时,应加强检疫和监测,防止从外引 入带毒鸡而将本病传给健康鸡群。在SPF鸡场 应及时进行检疫,剔出和淘汰阳性感染鸡。
医学PPT
5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在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鸡胚成 纤维细胞中,见到了大量的CAV粒子,该粒子分为空心和实心粒子(箭 头)。负染色。表明CAV可能与MDV混合感染。
医学PPT
6
医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的鸡 胚成纤维细胞中, 可观察到许多传 染性贫血粒子 (箭头),少量 的IBDV粒子 (*)。表明 CAV可能与
医学PPT
2
历史与分布
▪ 自1979年Yuasa等在日本首次报道CIA以来, 相继在德国、瑞典、英国等分离到鸡传染性贫
血病毒。我国李孝欣、崔现兰等于1992年首次 分离到CIAV,从而确证了该病在我国的存在, 随后的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CIAV在 我国许多地区普遍存在,一些鸡场的阳性率高

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治

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治

毒 的传染性和降低母源抗体 的抵抗力 ,从而增加鸡
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当本病毒与马利克 氏病毒同时感染时 , 则加重 了 骨髓和胸腺细胞的破坏及病损 的严重性 。 本病毒诱导雏鸡免疫抑制 , 不仅增加对继发感染 的易感性 , 而且降低疫苗的免疫力 , 特别是对马立克 氏病免疫的免疫 。
3 .症 状
的L S C C 一 1 1 0 4 B 1 等细胞 中增殖并 出现细胞病变。经 鸡胚卵黄囊 、尿囊或绒 毛尿囊接种 ,鸡胚 大多不致 死, 在绒尿膜上也不出现病变 , 但病毒能在 鸡胚 中增
殖, 常在 出壳后 1 0 — 1 5日发病和死亡。病毒对 乙醚和
潜伏期约为 8 — 1 2 d 。精神萎顿 , 发育受 阻( 感染
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治
山 西省 大 同市动物 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张 利芳 鸡传染性贫 血( I n f e c t i o u s a n e m i a o f c h i c k e n ) 是由
病毒引起的一种鸡传染病 ,其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 血, 全身 淋 巴组织萎缩 , 以致造成免疫抑制 , 因此加 重和导致其他疾病发生 。 剂的抵抗力较强 。
红细胞 。经 2 8 d 后不死者可 以康复 , 但继发感染可能 阻碍康 复 , 加剧死亡 , 死前腹泻 。死亡率 高低不尽相 同, 低 的为 1 0 %, 亦可高达 6 0 %。
变黄 白色及胸腺萎缩等典型病变 , 即可确诊 。血清学 试验可用 中和试验 、 间接荧光抗体和 E L I S A等方法检 测鸡血清和卵黄中的抗体 , 但 目前 尚不常应用。
球形 , 直 径为 1 9 ~ 2 4 n m, 浮密度 为 1 . 3 5 ~ 1 . 3 6 g / m L , 无 血凝性。不同病毒株毒力有一定差异 , 但抗原性无差 别 。病 毒可 在 马利 克 氏病 肿瘤 源 细胞 系 的 MD — C C — M S B 1和 MD C C — J P 2以及鸡 淋 巴 白血病 细胞 系

鸡贫血病毒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措施

鸡贫血病毒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措施

鸡贫血病毒病又称鸡传染性贫血、“蓝翅病”、贫血性皮炎综合征、出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

本病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1病原、流行与病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直径为25nm,单链,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病毒,DNA基因组为环状,是圆环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唯一成员。

基因组编码3个病毒蛋白(VP)。

VP1是衣壳蛋白,但需要骨架蛋白VP2才能正常折叠。

VP2还具有双重特异性蛋白磷酸酶(OSP)活性,基因变异可影响DSP活性,导致体内病毒复制能力减弱。

VP3(又称为凋亡因子),是一种非结构蛋白,能引起感染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虽然已在日本鹌鹑中检测到抗体,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只感染鸡。

经血清学和病毒分离证实,目前在世界上广泛存在该病毒。

商品化养鸡的大多数国家都有本病的描述。

CAV的水平传播是经粪便-口腔途径,也可经呼吸道和羽毛囊传播。

当血清学阴性母鸡受到感染时,可出现垂直传播,并一直持续到出现中和性抗体为止。

感染种蛋孵出的雏鸡可发生病毒血症,使CAV由感染鸡迅速水平传播至母源抗体阴性的易感雏鸡。

公鸡通过精液排毒是CAV垂直传播的另一个途径。

建议在产蛋之前给血清学阴性鸡群接种疫苗,以防止垂直传播。

母源抗体阴性的雏鸡,在1~2周龄很容易感染和发病。

相比之下,母源抗体阳性的雏鸡可避免发病,也可能会避免感染。

雏鸡在约1周龄时,开始出现疾病的年龄抵抗力,但不是针对感染。

免疫抑制性病毒,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并发感染,可以克服年龄抵抗力。

许多SPF鸡群在性发育期间或开产后,可产生抗CAV抗体。

来源于CAV污染鸡胚或细胞培养的疫苗可能会造成病毒的传播。

给1日龄易感雏鸡肌内注射CAV,可在24h内发生病毒血症。

接种后35d内,可从大部分器官和直肠内容物中再次分离到病毒。

CAV的主要复制部位是骨髓的原始血细胞、胸腺皮质的前体T细胞以及脾脏的CD8细胞。

浅谈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治技术

浅谈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治技术
毒 后 。 法 氏囊受损 . 致传 支 等 该 场 发 病 后 . 主 误 肾 场 用 抗 球 虫 药 不 仅 对 由 病 毒 引 起 的I D B 毫 无 用 处 .还 因 为使 用 的磺 胺 喹 恶 啉
属 于 磺 胺 类 药 物 .其 对 雏 鸡 的 刺 激 较 大 .可 能 导 致 肾脏 承 受 功 能 减 弱 而 引 起 鸡 只 死 亡 53 通 过 预 防 接 种 是控 制 本 病 的 有效 . 方 法 建 议 普通 蛋 鸡 养殖 场 在 1 t 同 龄 E
黏膜 、 肉 、 下都 可见有 出血斑 , 肌 皮 胸 腺 和 法 氏囊 明显 萎 缩 最 特 征 的病 变
血 和 死 亡 细 菌 培 养分 离 病 毒 。 进 用 并
行 病 毒 鉴定 43 血 清 学 方 法 .
成 年 种 鸡 感 染 C V后 一 般 不 表 现 A 临 床 症 状 , 蛋 量 、 精 率 、 化 率 等 产 受 孵
鸡 表 现 精 神 沉 郁 、 瘦 、 白 、 膀 皮 消 苍 翅 炎 或 蓝 肢 . 重 减 轻 . 身 或 头 颈 部 皮 体 全
下 出 血 、 肿 ,~ 后 开 始 死 亡 , 亡 水 2 3d 死
萎 缩 、骨 髓 脂 肪 样 变 以 及 局 部 皮肤 坏
死 等 特 征 性 症 状 和 病 变 .可作 出初 步
注 意与 球 虫 病 、磺 胺 药 物 中毒 等
病 症相 区分 f 与球 虫 病 区别 : I 没 有 血 便 。 1 ) CA 肠 道见 不 到 点 状 出血 :球 虫 病 引 起 的
症 状 容 易 误 诊 为 小 肠 球 虫 以 及 新 城
体。 以备 日后 再 次 发 病 的 治 疗之 用 。 55 雏 鸡 一 旦 感 染 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

鸡传染性贫血原因及治疗方案

鸡传染性贫血原因及治疗方案

鸡传染性贫血原因及治疗方案鸡传染性贫血病属于传染性病毒病,雏鸡最易感染,不仅会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还能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目前,针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进行对症治疗,减少死亡率。

想要做好该病的有效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

一、鸡传染性贫血的致病原因发病原因: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是2~4周龄鸡群发生传染性贫血的主要病因。

鸡传染性贫血一般为垂直感染与水平传播感染,研究表明垂直感染的雏鸡一般表现为急性临床症状,水平传播感染的雏鸡表现为亚临床症状。

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三酸(泛酸、叶酸、烟酸)缺乏,始发于育成后期,常见于蛋禽、种禽以及超过90天日龄的肉禽流行情况:自然条件下只有鸡对本病易感,不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本病。

随着年龄增加,本病对鸡的易感性明显减少。

主要发生在2~3周龄内的雏鸡,1~7日龄雏鸡最易感,其中以肉鸡尤其是公鸡更易感染。

本病主要通过蛋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一般不引起发病,但有抗体产生。

病愈鸡可产生中和抗体。

带有母源抗体的雏鸡一般不感染发病,但抗体水平低或母源抗体水平正常而混合其它病原体感染或继发感染均可能发病。

与马立克氏病毒混合感染,会造成鸡的早期死亡,与法氏囊病毒混合感染会大大提高鸡的死亡率。

该病也可能是造成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1日龄无母源抗体无特定病原的雏鸡经口接种病毒,一般10~16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为50%。

二、鸡传染性贫血怎么治疗?目前本病还没有较好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临床发生后只能对症治疗,可对病鸡使用电解多维、矿物盐和具有补血作用的中药,促进血液生成,增强机体代谢,有效减少死亡率。

本病重在预防:1.预防措施。

在引种时要从没有该病的种鸡场引种,有条件的种鸡场应进行免疫抗体监测。

发病鸡群可使用抗生素防止并发或继发感染,饲料中增加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以减缓病情,降低死亡率,这对缩短病程及病鸡耐过康复有积极作用。

2.管理措施。

该病当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必须以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重视日常卫生管理。

精品课程《禽病学》09鸡传染性贫血

精品课程《禽病学》09鸡传染性贫血

免疫程序优化
根据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地区疫情情况,对免疫程序对现有疫苗的不足之处,通过改进生产工 艺、添加免疫佐剂等方法对疫苗进行改进, 以提高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鉴别诊断
与其他鸡病如鸡法氏囊病、 鸡球虫病等进行鉴别,排 除其他病因。
预防措施
免疫接种
使用鸡传染性贫血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提高鸡群 免疫力。
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鸡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
隔离饲养
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毒扩散。
治疗策略
对症治疗
对于出现贫血、黄疽等症状的病鸡,可采用输血、补充维生素等 对症治疗措施。
水平传播
CIAV主要通过口腔、呼吸道和消化道 等途径在鸡群中水平传播,也可通过 污染的环境、饮水、饲料、用具等传 播。
03
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与防治
诊断方法
临床观察
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食 欲、体重、羽毛等,以及 贫血、黄疽、出血等症状。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鸡血液进行血常规 检查,观察红细胞数量减 少、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等 指标。
鸡球虫病
患病鸡出现贫血、黄疸和肝脏病 变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和 加强饲养管理进行防治。
患病鸡出现贫血、腹泻和消瘦等 症状,可通过抗球虫药物治疗和 加强饲养管理进行防治。
与其他传染性禽病的鉴别
鸡新城疫
01
患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和死亡等症状,可通过免疫接
种进行预防。
鸡法氏囊病
02
患病鸡出现呼吸困难、腹泻和死亡等症状,可通过免疫接种进
基因组
CIAV的基因组为单链DNA,由一个 主要开放读码框架组成,编码病毒 复制和感染过程中所需的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