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染性贫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名称】 马传染性贫血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EIA,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且可人畜互传,一旦发生很难消灭,曾给世界养马业造成重大损失,至今仍是全世界重点检疫的对象,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加以控制消灭。目前在我国已呈消灭状态。
【传播的昆虫种类】吸血昆虫(蚊、虻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
病马和带毒马是本病的传染源。此时病马血液和脏器中含有大量病毒,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体外而传播,慢性和隐性长期带毒马也是危险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吸血昆虫(蚊、虻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此外被马传贫病毒污染的诊疗器材,尤以针头扩散传染最为突出。其次可经消化道、交配、胎盘感染。
3.易感动物群
动物中只有马属动物易感,其中马最易感,骡、驴次之。其它畜禽及野生动物不能自然感染。
4.流行特征
本病在某地区流行初期以急性经过为主,死亡率高。在老疫区则以慢性病例为主,死亡率低。
5.典型特征
病马潜伏期10~30天,最短5天,最长达90天。急性型病程在一月以内,最短3~5天既可死亡;亚急性型病程1~2月,慢性型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有的未死亡马成为带毒马。
(1) 高热稽留,马传贫的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和间歇热,体温可达39℃~41℃以上,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正常,一旦病马抵抗力下降,体温会再度升高。
(2 ) 贫血、黄疸及出血,可视粘膜从初期的充血轻度黄染,逐渐变为黄白至苍白,常在眼结膜、舌下粘膜等处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点,红色或暗红色。
(3) 心脏机能紊乱,心搏亢进,心音分裂,心律不齐等。脉搏增数,减弱,每分钟达60~100次以上。出现心源性、贫血性浮肿。
(4) 全身状态,出现精神沉郁,头低耳耷,食欲减少,逐渐消瘦,走路摇晃等。
( 5)红细胞数减少,常减少到40%(5.8g)以下。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可达15分钟60刻度以上。
( 6) 静脉血中出现吞铁细胞。
【相关的诊断技术】
有临床综合诊断和血清学诊断两种方法。其中临床综合诊断中,在综合了症状,血像指标,剖检变化后,镜检肝脏中的吞铁细胞具有确诊意义。血清学检查有补体结合反应,琼脂扩散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不仅方便准确,而且可以区分疫苗接种马与传贫病马。在诊断中要注意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特别要注意区分马焦虫病、伊氏锥虫病、马钩端螺旋体病和营养性贫血。
【如何有效控制生物媒介】
1 预防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培育出一株毒力弱、免疫原性良好、可以用以制造疫苗

的驴白细胞弱毒株,用弱毒的驴白细胞培养物或驴胎二倍体细胞培养物制成的马传贫弱毒疫苗,对马、驴接种后免疫力的产生虽较缓慢,但免疫持续期较长,免疫保护率较高。这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马传染性贫血活毒疫苗,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年在吸血昆虫活动之前做好马匹的预防接种工作。
2 治疗 本病无治疗意义,发现病马应马上捕杀,按扑灭疫情综合措施处理。在疫区,要对所有马属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在非清净地区,可对幼驹进行疫苗接种,在清净地区应停止免疫,进行检疫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