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

合集下载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口腔科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科室,患者的口腔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因此消毒隔离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以下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不得从事口腔科诊疗工作。

3、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消毒隔离意识和技能。

二、环境消毒1、诊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

地面、台面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1 小时。

2、定期对诊室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三、器械消毒与灭菌1、凡进入患者口腔的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2、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如镊子、探针、口镜等,使用后应先清洗,然后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

3、高速涡轮手机、车针等不耐热器械,使用后应采用注油养护,并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

4、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四、物品管理1、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如口腔检查盘、注射器、漱口杯等,不得重复使用,用后应及时毁形,并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有效期内使用。

3、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日期、有效期,并按规定存放。

五、口腔诊疗操作中的消毒隔离1、进行口腔检查、治疗前,应先让患者用漱口液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

2、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避免器械、材料等污染。

3、局部麻醉时,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4、拔牙、补牙等操作时,应使用强吸吸引器,及时吸除口腔内的唾液、血液和碎屑,减少飞沫和气溶胶的产生。

六、医疗废物处理1、口腔科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置于专用的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内。

2、感染性废物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损伤性废物应放入利器盒中。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口腔科门诊是临床口腔医学诊疗的主要场所之一,由于口腔环境与外界接触频繁,患者口腔内的感染性病菌很容易传染给医生和其他患者,因此口腔科门诊的消毒隔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下文将从门诊环境和设施、人员卫生和流程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口腔科门诊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门诊环境和设施的消毒1.门诊环境的消毒首先,医院应该建立门诊清洁卫生制度,明确门诊环境每天的清洁和消毒要求,保持门诊环境的整洁和干燥。

门诊接诊区每日应进行两次地面及工作台、椅子的消毒,消毒药水应根据配比比例配制而成,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后应开窗通风。

2.设施的消毒门诊设施包括医护人员工作用具、治疗设备和诊疗室等,每日应进行定时的清洁和消毒。

其中,常见的口腔治疗设备如口腔喷雾器、洗牙机、银镏器等应在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后进行消毒,而开放式或综合治疗台床的床单等物品应在每次患者离开后立即更换,并用消毒药水喷洒。

其他如显微镜、计算器、打印机等医疗器械也需要进行消毒。

二、人员卫生的要求1.医护人员的卫生医护人员应在上岗前3日内,经过健康检查合格才能上岗,并要求每日进行自我检测。

每日上岗前,医护人员应测量体温;门诊工作进行中,医护人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手部卫生和道德卫生。

手卫生包括勤洗手、戴手套、使用洗手液等,道德卫生包括言行规范、着装规范等。

2.患者的卫生患者在就诊前应进行口腔清洁,尽量不带隐形眼镜,不戴首饰、手表、面纱等,尽量穿便于口腔检查和治疗的宽松衣服。

患者进入诊室前应先进行手部卫生。

患者的全身状况、口腔情况、病史等信息需要进行详细记录。

三、流程管理的实施1.门诊预约制度的建立首先,门诊应建立预约系统,控制就诊人数。

每日就诊结束后,对就诊区域进行消毒,对门诊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监测,提前预约治疗病人需要提供详细的病情资料,门诊编码人员需要对此进行分类编码,以方便诊室进行治疗。

2.门诊医护人员完善记录制度门诊医护人员应建立详细的记录制度,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全身情况、口腔情况、采取的治疗方案、配药信息等。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口腔科门诊的感染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消毒隔离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口腔科门诊的各项工作,所有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

二、组织管理1. 成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口腔科门诊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更新消毒隔离制度,监督制度的执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3.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

三、消毒隔离措施1. 环境消毒(1)诊室环境要保持清洁整洁,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台面、地面,空气用紫外线消毒。

(2)诊疗结束后,要对诊疗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2. 个人防护(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穿戴整齐的工作服,进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2)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器械消毒(1)器械消毒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或灭菌的程序进行。

(2)所有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一人一用一灭菌。

(3)一次性使用器械和物品,要确保合格,防止交叉感染。

4. 医疗用品管理(1)各种医疗用品要分类放置,无菌物品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2)定期检查医疗用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监测与记录1. 定期对消毒液进行监测,确保其有效浓度。

2. 对医疗用品进行生物监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3. 做好各项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液浓度、监测结果等。

五、培训与教育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

2. 新入职人员必须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六、考核与奖惩1. 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 对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消毒隔离制度,造成感染事故的个人或团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口腔诊所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诊所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诊所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为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和《口腔诊疗操作规范》,制定本口腔诊所消毒隔离制度。

二、器械消毒与灭菌1. 器械清洗:设立器械清洗室,保持室内清洁。

器械在使用后应去除污物,进行清洗。

2. 器械消毒:对每位患者使用后的器械进行消毒。

器械消毒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的程序进行。

3. 器械灭菌:对接触患者伤口和血液的器械进行灭菌。

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器械每人使用后应消毒。

4. 物理灭菌法: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如使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5. 化学灭菌剂:如使用化学灭菌剂,每日必须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

6. 无菌物品管理:无菌物品应专柜储存,与待消毒物品分区放置,标识明确。

灭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

打开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4小时,过期、失效物品应及时取出并重新消毒或更换。

三、环境与空气消毒1. 诊室消毒:诊室每日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擦拭台面、地面湿拖二次。

空气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每日二次,并登记。

灯管用95%酒精每周擦拭一次。

2. 医疗废弃物处理: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及一次性医疗物品应进行毁型消毒无害化处理。

医疗垃圾双层黄色袋焚烧,并有交接记录。

四、人员防护与手卫生1. 人员防护: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

2.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进行手卫生操作。

五、消毒管理1. 消毒液管理:消毒液定期更换,并进行监测。

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浓度,2%戊二醛每周监测浓度。

2. 消毒记录:做好消毒记录,记录消毒时间、消毒液浓度、监测结果等。

六、感染控制与培训1.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培训: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感染控制知识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一、环境消毒1、诊室通风与空气消毒每天诊疗工作开始前,应提前半小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诊疗过程中,可根据情况适当通风。

下班后,使用紫外线灯对诊室进行消毒,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地面与物体表面消毒地面应每天用含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 的消毒液湿式拖地两次。

诊疗台、窗台、椅子、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次诊疗结束后,用含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 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二、器械消毒与灭菌1、分类处理根据器械的用途和危险程度,将其分为高度危险器械、中度危险器械和低度危险器械。

高度危险器械如拔牙钳、牙周刮治器等,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中度危险器械如口腔检查器械、正畸用钳等,应达到高水平消毒;低度危险器械如模型、托盘等,进行清洁处理即可。

2、清洗所有器械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洗。

先用流动水冲洗,去除表面的血迹、污渍等,然后放入多酶清洗液中浸泡,再用超声清洗机清洗,最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3、消毒与灭菌方法(1)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的器械,如拔牙钳、口腔手术器械等。

灭菌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灭菌后的器械应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柜中。

(2)化学灭菌对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的器械,可采用化学灭菌方法,如使用戊二醛浸泡灭菌。

但使用化学灭菌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掌握好浓度、时间和温度等参数。

(3)干热灭菌适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灭菌温度和时间应符合相关要求。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1、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口腔科医护人员在诊疗操作中,应配备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等,应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3、职业暴露处理如发生职业暴露,如被锐器刺伤等,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包括伤口的冲洗、消毒、评估和预防用药等。

四、医疗废物处理1、分类收集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等,分别置于专用的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中。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1、保持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有序。

2、定时通风换气,每天两次,每次30~60分钟。

每日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在更换、维修空气消毒设备时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5 min·直径9cm平皿)。

紫外线灯管保持清洁,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1~2次。

动态消毒机过滤网定期清洗,有记录。

3、严格实施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操作时须穿工作衣,戴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有血液,体液喷溅时戴护目镜,为每位病人操作前后须严格洗手或更换手套。

4、器械清洗消毒室及治疗区的各操作台应有专用拖布、抹布,标记明确,用后先清洁在置于用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

5、治疗区的牙科综合治疗台每且清洁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如遇污染及时清洁消毒。

6、桌面、椅子、门把手、 水龙头、门窗、洗手池等物体表面保持清洁,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7、地面采用湿式清扫保持清洁,每日两次;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及时擦拭地面、墙面;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8、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用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9、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牙钳、解剖刀,骨凿、钻针,根管器械等)应当及时灭菌,各类器械在使用后均应规范执行清洗消毒流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等各种记录完善。

10、口腔检查器械如镊子、压舌板、口镜、探针、弯盘等、应采用一次性用品,不得复用。

11、与口腔软组织有接触的器械(银汞填充器、塑料器械)应当进行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对不耐高压、高温的器械,可选用低温方法灭菌。

12、与皮肤接触,可能暴露于体液或唾液飞抹中的器械,以及可能被污染的手接触器械(物理测量仪,混汞机}应采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的方法进行消毒。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4篇)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4篇)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是指口腔科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经过科学的消毒和隔离措施来防止交叉感染的传播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消毒管理:口腔科医疗机构应制定科学的消毒流程和消毒方案,对各种设备、器具、器械等进行消毒操作,确保其达到杀菌消毒的标准,防止交叉感染传播。

2. 隔离管理: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隔离病房应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患者进入隔离病房前应进行必要的消毒和防护措施。

3. 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对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管理的培训,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器材和消毒药剂的方法、隔离措施的要求等。

4. 感染监测:对口腔科医疗机构的环境、设备和人员进行定期的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隐患,确保患者的安全。

5. 器械管理:对于使用的器械和设备,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确保其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

6. 废物处理:将医疗废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储存和处理,防止感染源的扩散。

7. 整体协作:医疗机构应与相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和执行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及时共享疫情信息和科研成果。

通过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的执行,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规范口腔科消毒隔离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口腔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

第三条口腔科应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明确消毒隔离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第二章消毒隔离职责第四条口腔科院长负责整个口腔科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1. 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监督口腔科的所有工作人员执行消毒隔离工作。

3. 定期检查和评估消毒隔离工作的执行情况。

4. 协调口腔科与相关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

第五条口腔科护士长负责协调和管理口腔科的消毒隔离工作,具体职责为:1. 负责制定消毒隔离操作规范和相应培训。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3篇)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3篇)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口腔科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诊疗室和清洗消毒灭菌室单独设立。

二、口腔科应配备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设备。

设置有专用的器械清洗池,便于口腔器械的及时清洗;配备有b级压力蒸汽灭菌器,保证口腔器械的及时有效灭菌。

三、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前后及时对工作台面、诊椅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室内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四、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搞好自我防护。

戴口罩、帽、配备护目镜、橡胶手套,手套一人一用一换,更换时必须“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五、严格执行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程序和处理原则。

六、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____小时。

麻zui药品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___小时。

七、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消毒隔离制度一、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器械清洗室、消毒室。

二、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的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手套、护目镜,手套一人一换。

每次操作前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技术规范。

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____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患者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印模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五、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六、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等的程序进行。

七、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达到消毒水平。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一、为预防手机造成的交叉感染,每次治疗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卸下污染的手机后用湿棉球及时擦除表面肉眼可见的污物,放入回收容器中送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灭菌处理。

每日工作结束后用0.05%的含氯消毒剂抽吸手机导管系统,清洗吸唾过滤和沉渣过滤装置。

二、保持室内清洁,牙科综合治疗台台面及配套设施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

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有血液或体液等污染时即刻用0.05%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三、控制开关、灯柄、治疗台拉手、三用枪手柄等医生触摸的地方尽可能覆盖一次性护套或薄膜,一用一更换。

四、每日开诊前及工作结束后进行开窗通风30分钟。

每日进行一次空气消毒。

五、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六、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七、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清洗—酶洗—冲洗—保养—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八、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前认真核对产品名称、有效期、包装是否破损等,并不得重复使用。

九、工作中必须穿工作服,操作前、后必须严格洗手,操作时戴口罩、戴手套,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手套。

十、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穿隔离衣或围裙、戴口罩、帽子、防护镜。

十一、医疗废物分类放置,特殊利器可放入硬质利器盒内,满3/4时有效封口。

十二、医疗废物统一由科室人员与医疗废物专职人员进行交接,必须双向签字后运出科室。

十三、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十四、碘酒、酒精应保持密闭,启封后使用时间为7天,遇污染随时更换,不得再用。

常用无菌辅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四篇)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四篇)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口腔科的消毒隔离管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口腔科应建立健全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明确消毒隔离的责任和权利,强调预防为主,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提高效率,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口腔科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并严格按照执行。

第四条口腔科应定期进行内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对本制度的宣传和教育。

第二章消毒工作管理第五条口腔科应有专门的消毒工作人员,负责制定消毒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第六条口腔科应定期对消毒用品、设备和场所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七条口腔科应建立完善的消毒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每日消毒工作的情况,包括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时间和方法等。

第八条口腔科应建立消毒剂的采购、配制、储存和使用的管理规定,确保消毒剂的质量安全。

第九条口腔科应建立消毒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口腔科应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消毒事故进行调查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三章隔离管理第十一条口腔科应对患者进行分类隔离。

将疑似传染性疾病患者、确诊传染性疾病患者和疑似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单间或独立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二条口腔科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合理安排患者的就诊时间和地点,避免患者聚集。

第十三条口腔科应做好隔离区域的环境消毒工作,确保隔离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第十四条口腔科应加强人员的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避免被感染。

第十五条口腔科应建立隔离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隔离措施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紧急处理与应急预案第十六条口腔科应建立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第十七条口腔科应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理的能力。

第十八条口腔科应建立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每次演练和实际应急处理进行记录和总结。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防止医院交叉感染,根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要求,制定本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二、器械清洗与消毒1. 设立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保持室内清洁。

2. 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或灭菌”的程序进行。

3. 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 器械消毒灭菌应采用物理灭菌法,如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化学灭菌剂需每日测定有效浓度。

5. 麻药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6. X线照相室应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

三、医疗用品管理1.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 器械用过后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3. 连续使用的器材,如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4. 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环境与物品管理1. 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可消毒。

2. 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3. 病室内衣物、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

4. 病床、床头柜、衣物、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

五、职业防护与手卫生1. 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行前戴口罩。

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清洁。

2. 诊疗、护理操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和手卫生,进行拔牙、清创缝合、切除囊肿术等操作,保持操作台清洁和干燥。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一、环境消毒1、诊室每日开诊前和诊疗结束后,需进行清洁消毒。

地面采用湿式清扫,并用含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 的消毒液擦拭。

2、诊室内的工作台面、治疗椅、电脑键盘、鼠标等物体表面,在每次治疗前后均需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3、每日定时对诊室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通风不良时,可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二、器械消毒与灭菌1、凡进入患者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口腔科常用的器械,如拔牙钳、牙挺、牙科手机等,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对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可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或低温等离子灭菌。

3、器械在使用后,应及时用流动水冲洗,去除表面的血迹、污渍等,然后放入专用的清洗液中浸泡,再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

4、消毒后的器械应存放于清洁干燥的无菌容器内,有效期为7 天。

灭菌后的器械应存放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为 180 天。

三、口腔诊疗操作中的消毒隔离1、医护人员在进行口腔诊疗操作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并更换工作服。

必要时,还需佩戴防护眼镜和面罩。

2、为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时,应使用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如口镜、镊子、探针等。

对于重复使用的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3、在进行口腔治疗时,如拔牙、补牙、洗牙等,应使用强吸吸引器,及时吸除患者口腔内的唾液、血液等分泌物,以减少飞沫和气溶胶的产生。

4、治疗过程中,所用的局部麻醉药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5、对于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如镶牙、烤瓷牙等,印模材料应使用消毒后的托盘和材料,模型在灌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四、医疗废物处理1、口腔科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收集。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

2、感染性废物,如使用过的棉球、纱布、一次性口腔器械等,应放入黄色的医疗废物专用袋中;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等,应放入锐器盒中。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以下是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的主要内容:1. 医务人员消毒:口腔科医务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包括洗手、擦拭消毒液等,确保双手的卫生;使用医用口罩、手套和手术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2. 诊室消毒:每位患者离开诊室后,医护人员必须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包括工作台面、椅子、设备等各个角落,使用有效的消毒液进行擦拭和清洗。

3. 器械消毒:所有使用的器械,如牙钳、牙槽钳、针头等,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包括清洗、浸泡和高温蒸汽灭菌等,确保彻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 科室内环境消毒:每日对整个口腔科门诊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门把手等,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5. 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监测:所有医务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监测和症状询问,确保无传染病的人员参与工作。

6. 病人隔离和分诊:针对有传染性疾病或疑似病例的患者,医院必须做好相应的隔离和分诊措施,以减少传播风险,且病患需佩戴口罩。

7. 定期培训和宣教:医护人员定期接受有关消毒隔离制度的培训和宣教,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操作技能和自身保护意识。

通过严格执行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保护每一位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也需要患者充分配合,在就诊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以共同维护口腔科门诊的良好环境。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对于口腔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口腔科门诊作为一个疾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病患和医务人员在接触过程中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害。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医务人员的消毒是阻止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步骤之一。

医务人员在进入诊室之前,必须根据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全面的手部消毒。

手部消毒包括正确洗手和使用消毒液擦拭双手等步骤,以确保双手的卫生无菌。

2024年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并在科室主任领导下工展工作。

2、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进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有医院感染反馈,改进及处理登记本。

3、门诊布局合理,分区无逆流与交叉,各牙椅之间用适宜的隔帘分隔(高____米左右),并有配套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快速干手设备及手消毒液。

有独立的器械消洗、消毒、灭菌室。

各诊室加强自然通风,治疗前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座椅及地面。

每日工作前后用紫外线或臭氧进行空气消毒____min-____min分钟;每周对工作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

4、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疾病标准预防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及清洁器械工人的岗位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手术隔离衣(小围兜)、防护屏、护目镜,接诊、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均戴手套,一人一换,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手消毒。

5、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的要求,各类诊疗器械按《医院消毒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口腔检查器材尽量采用一次____,如一次性弯盘、一次性垫巾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

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____的各类诊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

修复、正畸印模须用消毒液浸泡,石膏模型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置紫外线灯下一米距离内照射____分钟备用。

6、传染病患者就诊完后应严格按传染患者敷料、器械处理,防止污染,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其他终末消毒。

7、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清楚,锐器放置正确。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在医疗服务中,口腔科因其特殊的诊疗环境和操作方式,消毒隔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仅是保障患者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也是维护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必要手段。

一、人员管理1、口腔科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熟悉并严格遵守各项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2、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前,必须严格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和防护眼镜。

3、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医护人员应暂时调离口腔科工作岗位,待康复后经检查合格方可返岗。

二、环境消毒1、诊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每日诊疗结束后进行湿式清扫,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2、地面采用湿式清洁,每日至少两次,如有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3、空气消毒应采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机等方法,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监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三、器械消毒与灭菌1、凡进入患者口腔的所有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2、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如镊子、探针、口镜等,使用后应先进行初步清洗,去除表面的血迹、唾液等污染物,然后采用多酶清洗剂进行浸泡清洗,再经过热力消毒或化学消毒灭菌处理。

3、口腔手机、车针等高速旋转器械,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清洗、注油保养,并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法进行灭菌。

4、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如精密器械、电子设备等,可采用低温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等。

5、灭菌后的器械应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有效期内使用。

四、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或者使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3、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五、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性能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2、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浓度监测,确保其有效浓度。

2024年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2024年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2024年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以下是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的常见决策点和注意事项:
1. 消毒流程:包括清洁、消毒、灭菌和储存等环节。

所有口腔器械和设备应在使用前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2. 医疗废物管理:包括正确分类、储存和处置医疗废物,以确保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没有影响。

3. 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应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4. 病房和手术室设计:病房和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消毒隔离措施,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5. 患者隔离: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感染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

6. 定期培训和审核: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的培训,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同时开展内部审核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关于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的一般指导原则。

具体的管理制度可能根据不同国家、地区和医疗机构的法律、规定和标准而有所不同。

第 1 页共 1 页。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消毒隔离知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医院和科室组织的相关培训。

二、医院根据就诊病人需要配备适宜的口腔诊疗椅、口腔诊疗器具、器械和物品以及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设施设备。

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无菌技术操作。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病人前后、脱手套后洗手或手消毒。

医生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及防护镜。

四、口腔诊疗椅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每日清洁、消毒,遇有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诊查室每日用进行空气消毒,并有记录。

五、凡用于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用于口腔器械清洗、消毒、保养、包装、灭菌等的各种耗材、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六、无菌镊子罐采用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有污染随时更换。

七、使用含氯消毒剂应每日现配现用并进行浓度监测;定期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符合要求。

八、诊室工作台面、地面等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1次,再用清水擦洗。

九、诊室空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每月监测1次并记录。

十、灭菌物品和消毒物品应分开放置,有明显标识,在规定效期内使用。

十一、产生的医疗废物正确分类、收集、转运交接签字,并保存记录。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为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防止医院交叉感染,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相关要求,制定我院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操作规范如下:一、基本要求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制订小组职责。

制订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其他制度。

2.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包括洁牙器)、探针、镊子、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各种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臭氧+紫外线消毒半小时以上)。

对三用枪头、光固化机等要有消毒和隔离措施。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7.诊疗者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当有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或面罩。

8.使用后的医疗废物按照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管理。

所有的损伤性废物放入锐器盒。

院内废物交接使用三联单,记录完整,保存三年。

二、基本设施1.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布局合理。

消毒区域划分四区:污染区、清洁区、消毒区和无菌存放区。

四区布局合理。

物品经传递窗传递。

2.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需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施和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面罩、橡胶手套、袖套、防水围裙等)。

3.灭菌设施(如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等)性能良好,化学消毒剂浓度合格。

4.无菌柜清洁无灰,无菌物品外观整洁,其他物品定点放置,有明显标识。

5.洗手设施:脚踏式开关水龙头、消毒洗手液、擦手纸、垃圾桶,并备有快速手消毒剂。

三、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为了保证清洗效果,使用后污染器械应及时进行去污清洗,如不能及时清洗,保湿存放(不可使用酒精等消毒液体)。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搞好自我防护。

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戴手套,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手套一人一用一换,更换时必须“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2.严格执行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程序和处理原则。

器械消毒灭菌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原则。

3.弯机头涡轮机用75%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擦拭消毒,牙钻头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拨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供应室领取的消毒物品(如纱布、棉球、手套等),应按日期顺序分类存放于清洁专柜内,标志清楚(科室、名称、消毒日期及有效期),有效期7天,纸塑包装3-6个月。

科室快速高压灭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6.使用一次性口腔专用包,一次性针简和手套,用后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7.无菌物品使用期限24小时,持物钳(镊)4小时更换一次,如有污染随时更换。

8.牙科专用药液要注意保护,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盖,用
完后加药液前应消毒容器。

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9.进行穿刺、拔牙或小手术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10.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或用微波消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为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
安全,防止医院交叉感染,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相关要求,制定我院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操作规范如下:
一、基本要求
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制订小组职责。

制订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其他制度。

2.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包括洁牙器)、探针、镊子、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各种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臭氧+紫外线消毒半小时以上)。

对三用枪头、光固化机等要有消
毒和隔离措施。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
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7.诊疗者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当有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或面罩。

8.使用后的医疗废物按照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管理。

所有的损伤性废物放入锐器盒。

院内废物交接使用三联单,记录完整,保存三年。

二、基本设施
1.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布局
合理。

消毒区域划分四区:污染区、清洁区、消毒区和无菌存放
区。

四区布局合理。

物品经传递窗传递。

2.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需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施和防护
用品(如口罩、帽子、面罩、橡胶手套、袖套、防水围裙等)。

3.灭菌设施(如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等)性能良好,化学消毒剂浓度合格。

4.无菌柜清洁无灰,无菌物品外观整洁,其他物品定点放置,有明显标识。

5.洗手设施:脚踏式开关水龙头、消毒洗手液、擦手纸、垃圾桶,并备有快速手消毒剂。

三、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
为了保证清洗效果,使用后污染器械应及时进行去污清洗,如不能及时清洗,保湿存放(不可使用酒精等消毒液体)。

1.程序包括清洗、器械维护和保养、消毒或灭菌、贮存等工
清洗工作要点:自来水清洗f加酶浸泡f流水清洗 (手工刷洗或机
械清洗均可)f漂洗f擦干或烘干f清洗效果检查并记录。

(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然后加酶浸
泡,再用流动水清洗、漂洗,已清洗干净的器械在清洁区擦干或机械烘干。

(2)清洗效果检查:分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

日常监测:通过目测进行器械清洗效果的检查。

(3)将清洁干净的手机和特殊口腔诊疗器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其使用性能是否完好。

(4 )给器械进行正确的包装,包外有灭菌标识,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责任人。

(5)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

(6)模型送至加工厂统一进行消毒。

(7)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四、诊疗环境的消毒
1.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
应及时清洁、消毒。

如手机及三用枪座、照明灯手柄及开关、牙椅操作
台拉手及牙椅升降开关处等容易被污染处应在治疗每个
病人后常规消毒或有一次性保护膜覆盖。

2.诊疗室地面保持清洁卫生,每日湿式清扫、拖地2次,污
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3.每日定时通风或紫外线消毒空气,有消毒记录。

4.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五、注意事项
规范的洗手是预防与控制疾病传播的最方便、最有效、最经济的一个独立环节。

1.在给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

2•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更换一付手套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3.操作开始前尽可能备齐器械物品,中间确需增加物品,可
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薄膜手套作避污隔离用。

4.使用和处置尖锐器械时要小心防范,避免伤害。

5.戴着手套不可整理头发、眼镜、口罩、揉眼、抓痒或接电话、拉抽屉、写病历等。

6.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抽出的局麻药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7.口腔门诊病人,在治疗前可先用漱口液漱口,减少口腔内微生物数量。

8.破伤风、炭疽、朊毒体、气性坏疽等特殊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应先
消毒——再清洗——再灭菌。

9.若新购置综合治
疗台必须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

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

包括灭菌物品、洗涤、包装质量合格;灭菌物品放置灭菌器的方法合格;灭菌器的仪表运行正常;灭菌器的运行程序正常。

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

有灭菌标识,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责任人。

3.生物监测:每月一次。

维修后再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七、消毒灭菌物品存储
1.消毒级别物品包装和存储环境参照灭菌物品,保存周期不
超过7天。

2.自动通气储槽包装灭菌级别物品,开启后可使用4h。

3.手动通气储槽包装灭菌级别物品建议增加内置包布包裹,否则按
灭菌后4h内使用处理。

八、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监测
1.浓度监测:易挥发的含氯消毒剂等每日监测浓度,有记录。

2.微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监测。

有记录。

九、关于口腔常用药品器皿
1.建议口腔临床常用药品如丁香油、甲醛甲酚溶液等使用小
包装。

2.采用分装玻璃瓶等方式使用时,该容器应做到每周总消
十.关于车针扩大针
要求车针扩大针采用独立灭菌小包装,每包装内器械仅可用于一位患者。

十一•关于牙胶尖的消毒
牙胶尖提倡直接购买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类产品,临床中使用
前酒精擦拭。

十二.裸露灭菌器械化学监测
1.裸露灭菌器械应当在容器内器械旁放置指示卡进行化学监测。

2.灭菌记录内容:灭菌器编号、锅次、灭菌日期、有效期、操作人员、内容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