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考核办法
学校校本研修考核评价方案
学校校本研修考核评价方案学校校本研修考核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化成长为宗旨,立足学校,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我校特别制定了校本研修考核评价制度,为校本研修工作打好基础。
二、评价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因此,建立校本研修评价能不断提高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身评价为主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评价原则(一)定期评价与随机评价相结合,校本研修是一个较长周期的研究工作。
实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重点。
我校校本课程的评价工作将根据实验的进展情况,分别对不同阶段的实验工作进行定期评价,同时在实验的进程中,也会有不确定情况,实行随机和专项评价,以确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校各部门各负其责,按照评估方案及评估内容按阶段进行自评,总结,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的措施,保证实验开展得扎实有效;学校将定期对教研组及个人进行评价,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
在实验进行中,要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使实验评价与实验进程并行,以评价促实验,确保实验健康发展。
(三)质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对实验的评价要整体设计,分段实行,既要重视对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进而对实验作出整体的综合评价。
四、评价策略(一)评价方法:1、教师个人评价。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
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初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初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方案一:初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一、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发展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标准选修课程开发本身的复杂性,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证选修课程开发健康顺利地进行,除了要对课程开发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外,还要关注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为加强学校课程管理,规范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定期对选修课程进行评价。
包括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三方面。
评价的重点主要放在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有效性上,前者主要通过健全课程评审委员会组织,严格工作规范来实现;后者则主要依靠学校对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达成。
具体做到以下三点:定期评价学期《选修课程开发方案》,提出改进建议;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课程开发质量的体系。
在参照教学规范评价的同时,注重学生对课程质量的评价。
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倡导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倡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借鉴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即背景一一输入一一过程——成果模式),突出了评价的“改进功能”。
制定《选修课程评价标准细则》对选修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为后续课程开设与调整以及科学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关注以下“四性”对课程进行评价:人文性。
具有浓郁的家乡色彩、自我学校特色,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炉,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综合性。
有机地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生成性。
校本课程的验收
校本课程的验收随着新的教育改革,校本课程成为学校普遍注重并实施的教育课程之一。
为了实现校本课程的质量评估、评价,学校需要开展校本课程的验收工作。
一、校本课程验收的目的校本课程验收是为了检测课程目标、内容、教材、教学资源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是否符合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通过评估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并持续改善教学水平。
二、校本课程验收的方式1. 教学观摩法。
就是由教育局或校内专家组织实地观摩,看课试教,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表现,检测和评估课程的质量,产出教学建议。
2. 学生学业成绩评估法。
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考核课程的有效性,教育质量,将成绩与其他科目进行对比,分析学生的总体课程表现。
3. 教育问卷反馈法。
给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建议,收集效益数据并汇总。
此外,可以向其他学校、教育界的专家征询意见来评价课程质量。
4. 跟踪调查法。
对于多年进行的校本课程验收,学校应该开展跟踪调查,看学生是否应用所学到的技能成功,并以此提高校本课程教学标准。
三、校本课程验收的指标1. 课程组织:分析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流程,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适用问题。
2. 教学成果: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学业成绩,通过学生学习表现来评估一门课程是否成功。
3. 教材和资源建设:评估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有效性,是否能够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是否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4. 教育管理:评估学校的管理经验和组织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来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持续改进。
以上就是校本课程验收的相关内容,提醒各位教育工作者要科学的评价、分析,以此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以求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体验。
校本培训考核制度范本
校本培训考核制度范本一、引言校本培训是教育系统中推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提高教职工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水平。
为了确保校本培训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可衡量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来评价教职工的培训成果和能力提升程度。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校本培训考核制度范本,供学校参考和借鉴。
二、培训课程评价1. 培训目标评价对于每个培训课程,应明确阐述培训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评价时,应结合参训教职工的反馈和能力提升情况,来评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标。
2. 效果评价培训结束后,应进行效果评价,以了解教职工在课程结束后是否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观察、作业、考试、综合评估等。
三、学员评价1. 专业能力评价通过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表现出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如教学方法、教材使用、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2. 学习态度评价评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如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积极参与度,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等。
3. 团队合作评价对学员在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师资评价1. 教育背景评价对培训师资的教育背景和学历进行评估,以确保师资具备相关的教学知识和专业背景。
2. 培训经验评价评估培训师资的实际培训经验,包括培训过程管理能力、授课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3. 反馈意见评价收集学员对培训师资的反馈意见,以了解学员对培训师资的满意度和建议,用于改进培训师资的水平和提升培训质量。
五、成果报告评价1. 成果报告内容评价对学员提交的培训成果报告的内容进行评价,包括报告的结构合理性、表达清晰度、逻辑性、实施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
2. 成果报告创新性评价评估学员报告中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如是否有新的思路、新的解决方案、新的教学资源等。
3. 成果报告成果评价评估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培训成果的情况,如是否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培训反馈评价1. 学员反馈评价收集学员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包括对培训组织、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学习环境等方面的评价。
校本培训考核制度
校本培训考核制度一、引言校本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已经在许多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和推广。
为了确保校本培训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本文将从培训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探讨校本培训考核制度的建立。
二、培训目标校本培训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
因此,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应以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为核心目标。
三、考核内容1. 师德师风教师的德育修养和师德师风是校本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训机构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言行举止、师德评价等方面来进行考核。
2.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校本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听课、观摩、教学展示等方式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 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和实施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校本培训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培训机构可以要求教师提交教学设计方案,并通过教学录像等方式来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4. 学科知识与研究教师的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学科知识测试、研究论文评审等方式来考核教师的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
四、考核方式1. 观察评估通过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以及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观察评估。
可以请专业教育专家组成评估组,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估。
2. 教学展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培训内容和目标,进行教学展示。
通过教学展示的方式,可以评估教师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情况。
3. 教学项目可以通过让教师参与一些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评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水平。
五、考核标准1. 德育素养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师德师风的规范,是否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2. 教学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3. 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是否能够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具进行有效的教学。
校本课程评选办法
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郑州市首届校本课程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办、民办各普通中小学:为落实《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助推课程建设扎实、有效、规范开展,按照2013年市教育局工作计划,决定开展郑州市首届校本课程建设奖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评选侧重从学校、课程领导者、课程开发者三个层面,分别设置“郑州市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学校”、“郑州市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校长”、“郑州市校本课程设计奖”三个奖项。
二、评审标准及评审办法(一)郑州市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学校1.评审标准(1)校长有较强的课程领导力,撰写有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总结性论文,反映校本课程建设探索的思考和实践,学校课程建设能够为全市提供鲜活的经验。
(2)学校领导重视课程开发团队建设,参与《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的研究和制定。
(3)学校能够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开足各类国家课程。
(4)校本课程审议、开发、实施、评价机制健全,成立有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做到审议有制度、开发讲规范、实施重效果、评价有标准。
(5)《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科学、详实、明确。
需求评估准确,目标制定具体,课程结构与门类设置合理,课程实施与评价具体、可操作。
(6)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跟进培训到位,70%以上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认识到位,并基本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技术。
(7)有三类以上成形的、实施中的校本课程,80%以上的学生有选修课程,且对选修课程的满意度在70%以上。
(8)《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通过市级审议。
2.评审办法(1)申报学校填写《郑州市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学校申报表》,同时提交《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任意三类校本课程中各一门课程的《课程纲要》。
(2)市校本课程建设奖评审委员会对提交材料进行评审,同时实地考核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访谈。
(3)校长提交相关学术论文一篇,并参加市校本课程建设奖评审委员会举行的答辩会。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是学生们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
一、课程考核内容
1. 知识点掌握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公式等内容。
考核内容将涵盖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理论应用
除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外,学生还需要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考核内容将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题,以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分析与讨论
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和讨论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考核内容将包括分析性问题和讨论性问题,以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评分标准
1. 知识点掌握程度
评分标准将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包括对概念、原理、公式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2. 理论应用能力
评分标准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的正确性。
3. 分析与讨论能力
评分标准将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能力,包括对问题的分析深度、思考逻辑性以及对讨论问题的观点和见解。
三、总结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并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课程内容的掌握,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强分析和讨论能力,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校本培训考核制度模版
校本培训考核制度模版一、考核目的与基本原则1. 考核目的校本培训考核旨在评估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培训效果,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2. 考核基本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每位教师在评价标准和考核要求上均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2)因材施教原则: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所在学科、年级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考核内容和标准;(3)结果导向原则:考核结果应能直接反映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活动的实际水平和质量;(4)激励激励原则:通过考核结果的发布和相应奖励机制的设立,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活动。
二、考核内容和方法1. 考核内容(1)课堂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授课、学生评价等方面的能力;(2)专业知识水平: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最新学科发展动态;(3)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4)教育教学创新能力:能够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5)合作与交流能力:能够与同事积极合作,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分享。
2. 考核方法(1)观察:以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展示等形式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2)面试:通过个别面试或小组讨论等形式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3)问卷调查:针对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4)教学设计评审: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审,评估其教学设计能力;(5)个人培训总结及资料审核:教师提供个人培训总结报告和相关培训资料,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三、考核标准和权重1. 考核标准(1)课堂教学能力:根据观察评价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学生是否学有所获等;(2)专业知识水平:针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教材解读、学科理论等方面;(3)教育教学研究能力:通过面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和能力;(4)教育教学创新能力:观察教师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否具备创新教学内容的能力;(5)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面试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师在团队合作和教学经验交流方面的表现。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华罗庚实验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二00三年九月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
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
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组织管理组长:姚水虎副组长:韩小平、李继锋组员:朱春平、孟国伟、李俊民、何瑛、郭建芳、王瑞芳、张俊、汪强三、评价内容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学案等。
表1: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表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总分。
总评:评议人: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总评:评议人:3、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三维”评价(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形成性、发展性评价,除关注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学校校本课程考核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考核规定1. 背景介绍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培养综合素质。
学校校本课程考核规定则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评估。
2. 考核形式学校校本课程考核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考核形式必须多样化。
常见的考核形式包括答题、实验报告、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3. 考核内容学校校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其中,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察其对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实践能力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考察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4. 考核方式学校校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定期考试和综合评价两种形式。
定期考试可以检验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而综合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表现。
定期考试和综合评价相辅相成,可为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评价机会。
5. 考核标准学校校本课程考核标准应根据课程特点和目标来制定。
标准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便于学生和教师理解和执行。
6. 评价方法学校校本课程考核的评价方法包括成绩评定和文字评价。
成绩评定是以分数形式对学生的考核表现进行评价,而文字评价则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详细描述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问题所在。
7. 考核效果学校校本课程考核的效果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考核结果应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8. 考核的意义学校校本课程考核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动力,给予学生应有的学业荣誉。
学生在经历考核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一定的自律和自主能力,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
9. 考核规定的完善学校校本课程考核规定还需进一步完善。
应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声音,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的教育观念等,修订和完善考核规定,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校本课程实施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
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制定了《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发给你们,望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修改意见(请将修改意见于3月11日11:00前交教研室)。
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学校2013年3月8日参阅人: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王文华、王家朝)我国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制度,校本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为和谐海南培养城市公民”的办学目标,凸显办学特色,完善学校课程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在总结继承我校近年来校本课程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本方案。
本实施方案强调和突出校本课程要以活动为主、体验为主、运用为主、实践为主,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乐,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理解责任,在运用知识中丰富知识,在展示才干中增长才干,在参与竞争中学会竞争。
一、课程设置目标1、培养和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实现教学相长,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展示聪明才智,提升专业能力、丰富人生经历,提升幸福指数。
二、课程实施原则1、全体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和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每一位务必积极参与。
能否做好校本课程工作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水平和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每一位学生必须修足规定课程,方可毕业。
逐步实现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一至二门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考核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考核方案•相关推荐学校校本课程考核方案(精选13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校本课程考核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校本课程考核方案篇1一、评价的背景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对现有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对科学知识的应用。
学科知识的整合一方面强调同一学科内不同知识在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强调不同学科知识学习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课程的相互配合,达到学科交融的、教学优化、提高效率的目的。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机制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条件和基础选择不同的校本课程,在这种拓展性、发展性的学习中,学生要更多关注某些问题,并就该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产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冲动。
二、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校本课程评价的根本性原则,所有的校本课程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拓展性原则。
学校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和延伸,要与基础型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超越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变相增加。
学生能否实现学科知识的拓展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内容。
科学性原则。
学校校本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
理科类的校本课程要尽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趋势,文科类的校本课程要体现文化性、社会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帮助学生认识一个科学规律、自然或社会现象。
适用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一)成绩评定校本课程采用学分制评定。
评定要求:评价要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增强探究性,注意引导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坚持教育性,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体现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学生的评价结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学年课程结业满分为50学分,如果一学期结业则满分为25分,两年累计满分为100学分,累计满60分即可结业。
每门校本课程成绩分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评;过程性评价来源:出勤、课堂学习、成长记录袋、奖励分;终结性测评:期末考查、表现性活动。
颐中讲堂考勤实行听课证制度,凭听课证入场。
最后15分钟写听后感,作为该学科的成绩。
参与评价的主体:指导老师、同伴、自己。
每门课程结业采用下列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总分50分)其中成长记录袋评价、课堂观察检核表、小组合作评价表见附表。
校本课程成绩=第一年学分+第二年学分+奖励分(如果一期结业则可以将两期相加为学年学分)(二)成绩管理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学校应给学生制定统一的学分卡,每期初将本班学生学分卡交开课老师保管,期末开课老师将学生出勤与学分登记交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将每年(期)成绩记录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单,向家长反馈课程所获学分情况;班主任必须将全班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表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建立学生成绩档案(文本与软件包)。
(三)奖励和惩戒办法凡在国家级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市级科技节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证书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不超过8分)。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考核目的与原则为了确保课程教学质量,规范考核程序,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定本课程考核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课程的考核。
一、考核内容1. 考核内容应与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相一致,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 考核内容应符合课程性质和难度,体现课程特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
3. 考核内容应经过预先公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二、考核方式1. 笔面试占比不超过50%。
2. 实践操作占比不低于30%。
3. 综合能力测试占比不低于20%。
三、考核评分标准1. 考核评分标准应公正、客观、合理,根据考核内容确定。
2. 评分标准应由教师团队共同商定,并在考试前告知学生。
3. 学生的考核成绩应及时公布,并确保学生可以查阅个人成绩。
四、考核作弊处理1. 学生一经发现作弊,考试成绩将被判零分。
2. 对于严重作弊行为,如代替他人参加考试、使用通讯工具等,将给予严厉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取消该门课程的成绩,给予学术警告、留校察看等处分。
五、考核复议与申诉1. 学生对考核成绩有异议,可提出复议申请。
2. 复议申请应在成绩公布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提交,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复核并做出最终评定。
六、考核记录与报告1. 考核成绩将记录在学生个人档案中,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每学期结束后,学校将向教育主管部门报送考核报告,包括考核内容、方式、评分标准、作弊处理及复议申诉情况等。
七、课程改进与优化1. 根据考核结果和教学反馈,教师团队应定期进行课程改进和优化,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 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应被充分考虑,为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体验给予积极回应。
八、附则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并将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上规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并将适用于所有课程的考核管理工作。
小学校本培训考核制度与奖惩办法模版
小学校本培训考核制度与奖惩办法模版一、考核制度1. 考核目的小学校本培训的考核旨在评估教师培训的效果,确定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 考核内容(1)课堂表现:评估教师在培训课程中的参与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
(2)教学实践:评估教师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的能力。
(3)教学反思:评估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4)教学成果:评估教师培训后教学成果的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程度。
3. 考核方式(1)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2)教学案例分析:要求教师分析和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评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3)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业成绩等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4. 考核标准(1)课堂表现:根据教师的课堂授课效果、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参与度等进行评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需要改进四个等级。
(2)教学实践:根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效果进行评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需要改进四个等级。
(3)教学反思:根据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进行评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需要改进四个等级。
(4)教学成果:根据教师培训后教学成果的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程度进行评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需要改进四个等级。
二、奖励办法1. 奖励对象在考核中表现突出、取得优秀成绩和进步的教师。
2. 奖励内容(1)表彰:对获得优秀成绩和进步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2)经费支持:对获得优秀成绩和进步的教师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3. 奖励标准(1)优秀成绩:在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的教师,根据其获得的分数进行评定。
(2)进步教师:在考核中进步明显、取得良好成绩的教师,根据其获得的分数进行评定。
三、惩罚办法1. 惩罚对象在考核中表现不佳、成绩不合格或未达到要求的教师。
校本课程课堂评价标准
校本课程课堂评价标准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加强学校校本课程的管理,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和学校课程建设规划,特制定本评价制度。
一、评价原则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全面、重参与、重激励的原则,进行对校本课程的评价,1.评价重点突出过程性。
校本课程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2.评价内容强调全面性。
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
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个性化的评价。
3.评价手段注意多样性。
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课程评审委员会考核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4.评价目的注重激励性。
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
学校设立校本课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引导教师努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执教能力,自觉优化校本课程内容。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一)教师评价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工作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学期末,由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负责考核。
从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以下评价指标进行评价:(1)学生评价(课程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学生座谈会等)(40%);(2)课程开设的影响力和学生接受的实际效果(20%);(3)课程资源的积累和归档(纲要、教材、教案或课件;教学总结等)(10%);(4)课程开发的调研(听课、查阅资料等)(10%);(5)课程成果展示(含各级比赛获奖情况)(10%);(6)课程内容的特色化(10%)。
学校每学期根据评价结果发放课程补贴和课程奖励。
受奖励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在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推选中优先考虑。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1.1.1学校校本课程评价制度1、学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
2、对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
3、校本课程评价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校本课程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5、校本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校本课程不断革新、不断适应学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机制。
6、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具体细则: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以学生体验感悟为主,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教师评价:(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学分认定。
1.1.2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制度1、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随着时代及实际工作变化,将不断丰富和深化。
2、师德工作重在建设,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师德问题的思路。
从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师资队伍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理解和制定师德建设的措施和办法。
建设工作要做到有机构、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
3、学校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每年要制定师德建设工作计划,并督办计划的完成。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任课教师聘任条件、岗位职责、岗位待遇及考核办法当前,广大学校及教师已经认识到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及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真正尝到开发校本课程“甜头”的学校不多,还是有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赶时髦”,“为科研而科研”,而不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发校本课程。
其原因既有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比重小、地位低的原因,也有国家课程、必考课程任务重、压力大的原因,致使校本课程实践在学校中处在一个“时冷时热”的“尴尬”境遇之中。
为此,正确认识并真正理解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一、聘任条件(1) 自觉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重视教书育人,注意教师形象,参与各项素质教育实践,关爱学生,关心学习困难学生。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重视师生关系,注重团队合作。
(2)基本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参与教材教法改革实践。
(3)具有任教学科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
(4)具有正确教育小学生的能力和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经验,在形成班级集体或转变后进生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
(5) 完成规定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量,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教育教学效果好,所教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品德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6)任期内考核优秀者,优先晋升(优秀者必须在同级别中排名前百分之二十五)。
二、岗位职责1.根据各自学科特点,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得到充分提高。
2.组织和开展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及课外活动,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爱好及水平、能力逐步提高。
3.加强业务进行,积极参加各级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修养。
4.加强学习,积极进行教改探索,认真做好“教学三环节”各项工作。
5.做好“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考核办法
校本课程考核办法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1、前期调研,了解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教师的特长和社区教育资源情况,主要采用问卷等方式进行。
2、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由教师向学校提交新的校本课程门类申报方案。
3、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举行论证会,讨论确定是否开设该门类校本课程。
4、校本课程门类组长要撰写“课程纲要”并报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
5、校本课程各门类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与该课程相关的专业素养,在自主推荐与学校统筹安排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每学年的第一周进行“校本课程介绍会”,然后发放“校本课程宣传资料”,让学生明确本学年所上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学校教科室、教导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任课教师,安排上课的时间、地点。
3、开学后第二周校本课程教师正式上课。
教师上课、备课的具体要求参照“觅渡桥小学教学常规制度”执行。
4、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开学后第一周要把校本课程预案和教材内容整理好,上交教科室。
同时,课程组长要召集研究人员开展小组研讨,共同制订一学期的课程实施计划及评价方式方法,第二周交教科室。
5、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开展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
6、教师如有特殊情况要求代课的,首先组内协调,在小组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必须提前两天向教科室有关负责人提出申请,批准后由学校协调安排,不能私自请人代课、调课。
7、每位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一学期至少必须听两节校本课程课,并作好听课、评课记录。
8、各校本课程门类组长要组织好小组成员认真完成“校本课程研究手册”及学校布置的有关校本课程的各项任务。
9、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公开活动,每位校本课程老师在一学年中至少上一节校本课程研讨课。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1、各校本课程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校本课程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并能体现本课程特点的评价,可采用表格、问卷、评语、档案袋等方式,结合学生自评、家长点评一起进行,每学期期末要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2、学校对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每学年期末进行“校本课程优秀工作者”评比和“优秀校本课程组”评比。
3、每学年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校本课程进行绩效评估,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每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同时根据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相关调整。
四、校本课程的教科研活动
1、以校本课程门类为单位形成研究共同体,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小组活动每月一次,大组活动每学期两次。
2、教研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小组活动以教学计划制订、专业知识进修和教学活动设计、预案编写讨论等为主;大组活动以校本课程理论培训,课程纲要撰写方法介绍,课程实施检查情况反馈等为主。
3、每位教师每学年要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校本课程实践反思或校本课程故事。
4、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各召开一次学校校本课程研讨会,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反馈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逐一剖析、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共同商讨下一步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