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上传)

合集下载

【护士必知】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

【护士必知】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

【护士必知】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长按二维码扫码直达招聘专场一.概念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

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

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二.临床应用价值过去因为医疗条件落后,判断缺氧只能靠临床症状估计,而酸碱失衡也仅仅根据症状和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来判断。

由于临床症状和CO2CP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靠性较差,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的可靠指标。

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

1.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毒等各种危重病,以及手术麻醉等。

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估价。

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

即使有呼吸机可以纠正缺氧和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帮助,就无法合理应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

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是继低氧血症之后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三.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1、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

<7.35为酸血症,>7.45为碱血症。

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 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 、乘0.03即为H2CO3含量。

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

>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

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方法和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方法和护理课件

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
酸碱平衡紊乱是指体内酸性和碱性的物质失衡,导致pH值 偏离正常范围。
动脉血气分析通过检测PaCO₂和HCO₃⁻等指标,可以判 断患者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如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 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等,为治疗提供依 据。
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
机械通气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建立肺泡 通气,以维持适当的氧合和通气,改 善组织氧合和减少呼吸做功。
复穿刺。
抽取血液
抽取适量的血液,一般 为1-2ml,避免过多或
过少。
采集后的处理
01
02
03
04
拔针
采血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 压迫穿刺部位,防止出血。
送检
将采集的血液尽快送往实验室 进行检测。
记录
详细记录采血的时间、部位、 患者情况等信息,以便后续分
析和核对。
废弃物处理
对使用过的针头、注射器等器 具进行安全处理,防止交叉感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实 验室检查结果,对血气分析报告进行 综合分析。
报告的解读
判断呼吸功能
根据PaO2和PaCO2的值,判断 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判断酸碱平衡
根据pH值和其他相关指标,判 断患者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
指导治疗
根据血气分析报告的结果,为临 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如是否需 要调整呼吸机参数或药物治疗等。
采集中的护理
选择采血部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采血部位,如桡动脉、肱动
脉、足背动脉等。
消毒
用消毒液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毒范围应足够大,以确保无 菌操作。
采血
在采血部位进行穿刺,穿刺成 功后抽取适量的血液,注意避 免空气进入注射器。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上传)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上传)
<40g/L Glu(血糖):3.0~6.1mmol/L <2.8mmol/L , >27.8mmol/L SO2 C(动脉血氧饱和度):90-100%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Ca++(血钙): 1.12~1.32mmol/L <1.7mmol/L >3.3mmol/L K+(血钾): 3.5~5.3mmol/L <2.7mmol/L >6.0mmol/L
PCO2(二氧化碳分压):4.5-6.0kpa (35-45mmHg) <20mmHg >85mmHg
PO2(氧分压):10-13kpa(80-100mmHg) <50mmHg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ctHb(血红蛋白成人总量 ):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合理的采血部位 病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的抗凝血 严密隔绝空气 抽血后立即送检,如果需要放置,
则应置于碎冰块中(0℃)或放 置冰箱内,最好不超过两小时。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加强采血时对病人的安全性 超薄的针头管壁,针头的斜度适于动脉穿刺
动脉血气采血量: 成人:0.8-1ml 婴幼儿和儿0.5ml
动脉采血部位
桡动脉 首选
其次
股动脉
其次
肱动脉
最后
足背动脉
穿刺部位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 动脉,其次股动脉。
股动脉穿刺
桡动脉、肱动脉
肱动脉是腋动脉在背阔肌下 缘易名为肱动脉,在臂部伴正 中神经行于肱二头肌内侧下行 至肘窝深部。 如果不能用桡动脉,那么肱 动脉是第2个可选择的穿刺部位, 它比桡动脉要粗,侧枝循环通 常充分,动静脉位置距离较远, 这些优势适合进针采血。但肱 动脉位于肘窝内,周围缺乏致 密组织支持,在穿刺时易滑动 不易固定,且部分患者此处动 静搏动不明显,尤其是臂部肥 胖者较难穿刺成功。肱动脉穿 刺更适合老年患者,且成功率 高,不良反应少。

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前后的护理

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前后的护理

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前后的护理标签:呼吸;血气分析;采血;护理在救治危重病人时,呼吸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呼吸功能的评价,以及由呼吸代谢引起的酸碱平衡情况,主要依赖于血气分析结果。

血气分析采血前后诸多因素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为了提高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正确操作,以及做好采血前后病人的护理。

1正确鉴别动脉血与静脉血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氧合血红蛋白,血呈鲜红色,压力高,搏动明显,易触及。

静脉血由于氧合血红蛋白把氧释放到组织,而成了还原血红蛋白,同时组织代谢产物回收收入血液,使静脉血呈暗红色,而且压力低,搏动不明显不易触及。

2采血前后的护理2.1抗凝剂的合理应用常用肝素做为抗凝剂,但肝素呈酸性。

使用过量导致标本稀释,影响PH值以及使PCO2值偏低,PO2值偏高,使用量过少,则达不到抗凝作用。

根据临床经验,抽0.5m肝素,湿润整个注射器内腔后排空,足够抗凝4ml血液。

2.2选择合适的部位①应选用表浅易于触及、位置固定、穿刺方便的动脉,以及病人容易接受的部位。

②选择周围是肌肉、脂肪组织丰富,对疼痛敏感性差的血管。

③选择体表侧枝循环较丰富的部位。

肱动脉做为首选,因其位置表浅,搏动明显,易于固定,侧枝循环丰富,并不受体位限制,病人易于接受。

其次选桡动脉,因其虽然表浅易触及,并有良好的侧枝循环,不受体位限制,操作方便,但局部肌肉较少,容易刺到骨膜,引起剧痛。

再次选股动脉,因其虽然血管粗大,搏动明显,肌肉丰富,但部位较深,且周围有大静脉及神经并行,容易误伤,并且受体位限制大,容易过多暴露病人,病人难以接受。

总之应根据病人综合情况,合理选择血管。

2.3采血前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病人的情绪直接影响监测结果,如果病人情绪紧张、恐惧、过度呼吸,能使PCO2降低,PH值升高。

而用力屏气能使PCO2升高,PH值及PO2降低。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对于清醒的病人应说明目的,取得配合,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安静。

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应在其安静时,并且在改变任何一项呼吸参数后30分钟左右采血。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护理 ppt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护理  ppt课件
严格无菌操作。
选择桡动脉应保证侧肢血运好的情况下穿刺,否则选择其他动脉。股动脉穿 刺必须垂直进针,斜刺易穿入静脉或神经,在膀胱充盈时斜刺过深可造成出 血感染。
标本中混入汽包会导致血气结果PH过高,氧分压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偏低。
如有凝血机制障碍,高血压或服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延长压迫时间 直到不出血为止,方可松手离开。婴幼儿压迫止血时,用力要适度注意观察 末梢血液循环及温度。
肱动脉管径较粗,但有静脉伴行且周围软组织较多,不 易压迫止血。
足背动脉采血成功率较低,可用于与桡动脉的交替穿刺, 以减少同一部位穿刺的损伤。
ppt课件
13
动脉血气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ppt课件
14
注意事项
采血前了解病人诊断,如有经学传染的传染病患者,要做好自我保护的措施。
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护士在操作前要向病人或其家属做好 解释工作,以取得理解及配合。
活动后喘憋明显患者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在采血气,吸痰后20分钟后方可采血 气。这是体内血气和酸碱值达平衡状态。
采血完毕后血标本立即送检,送检过程中避免震荡,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如不 能及时送检必须放0-4摄氏度冰水中以免温度对PH及血气的影响。
穿刺区皮肤如有破损感染硬结皮肤病等不能穿刺取血。
ppt课件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ppt课件
17
股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股动脉
ppt课件
12
穿刺部位选择
股动脉管径粗 ,采血成功率高,但位置较深,且与静脉 伴行,受体位影响,病人接受程度低。
桡动脉附近无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迷走神经分不少,不 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不会发生神经反射性血压低和 心率降低。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标准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标准

动脉血气分析操作标准目录一、背景介绍 (3)1、现状概述 (3)2、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的适用人群范围 (3)3、血气分析操作人员要求 (3)二、血气分析采血流程 (4)1、采血准备, (4)2、采血操作流程规范 (5)三、样本的运送与接收 (12)1、样本运送 (12)2、样本接收 (13)四、动脉血气分析质量控制 (14)1、与结果准确性相关的标本制备质量控制- (14)2、与结果准确性相关其它影响因素 (15)3、血气分析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 (15)五、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7)1、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17)2、动脉痉挛 (17)3、血肿 (17)4、血栓或栓塞 (18)六、采血人员安全防护 (19)1、个人防护装备 (19)2、标本采集区的预防措施 (19)3、职业暴露防护 (20)七、人员培训 (21)八、参考文献 (22)一、背景介绍1、现状概述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血气分析项目的检测指标已从传统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酸碱度指标扩展到电解质、红细胞压积、葡萄糖、代谢产物及凝血项目等1。

由于血气分析项目的日益充实,及其固有的实时、快速检测的优势,已越来越广泛被临床应用。

血气分析是指导呼吸、代谢系统紊乱、特别是急重症患者诊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很多厂家把血气和电解质等分析结合在一起,生产出了血气电解质分析仪。

软件和硬件的进步使现代血气分析仪具有超级的数据处理、维护、贮存和专家诊断功能。

但目前医疗领域内血气分析操作仍存在普遍问题,从而使得血气分析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错误的检验结果会给医院和患者双方带来不必要的医疗损失。

根据Sol F. Green的研究,在所有因不合格样本所增加的成本中,病人增加的额外治疗成本占80%,其次是样本重新制备造成的人工成本,而问题原因查找、采血耗材和机器成本综合不到10%2。

因此,错误的血气分析结果远比不检测的后果更为严重。

为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前质量控制和血气报告结果准确性,国内外指南和文献均对动脉血气分析样本分析前处理变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

无创监测技术
探索无创、无痛的血气监 测技术,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舒适度。
临床实践中的改进建议
定期培训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血气分析技术培训,提高操作 水平和结果解读能力。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并推广血气分析操作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操 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质量控制
建立血气分析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校 准和维护,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采集过程中的护理
消毒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采血 部位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定位
选择合适的动脉采血部位,如桡动 脉、肱动脉等,并确保穿刺部位的 动脉充盈良好。
采集
采血时应迅速、准确,尽量减少对 血管的损伤。同时,要确保采集的 血量充足,以满足血气分析的需要 。
采集后的护理与观察
止血
采血完毕后,应立即对穿刺部位 进行压迫止血,并观察止血效果

样本处理与保存
抗凝处理
采集的动脉血液需要进 行抗凝处理,以防止血
液凝固。
标记与记录
对样本进行标记,记录 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分
析。
保存方式
将样本保存在适当的温 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 阳光直射和剧烈震荡。
送检时间
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 进行检测,以保证结果
的准确性。
03
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与解 读
主要指标解析
标准碳酸氢根(SB)
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HCO₃⁻值,正常 值为22-27mmol/L。与HCO₃⁻类似, SB降低表示酸中毒,升高表示碱中毒 。
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呼吸衰竭和 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手段,对于 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监护具有重要
意义。
结果解读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 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课件
目 录
• 动脉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异常情况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的护理实践案例
01
动脉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动脉血气分析的定义
• 动脉血气分析是指通过抽取动脉血液标本,测定动脉血液中各 种气体成分的浓度,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状态,从 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和空气进入血管。
采集后的处理
标记血样
将采集到的血样标记清楚 ,包括患者信息、采血时 间、采血部位等。
送检
将血样及时送往实验室进 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记录
对采集过程和结果进行详 细记录,包括采血时间、 采血部位、血液颜色、是 否有气泡等。
03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 理
解读方法
酸碱度(pH)
案例二
总结词
预防、控制、长期管理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主要用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在护理过 程中,需注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急性发作,加强长期管理,如定期监测肺功能和 血气指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调整。
案例三
总结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于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过程中,需紧急采集动 脉血标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强病 情监测和护理,以改善预后。
02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处 理
采集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 态、血液循环情况等,确 保患者符合采集动脉血气 的条件。
准备器具
准备动脉血气采集所需的 器具,如注射器、肝素、 橡皮塞等,确保器具清洁 、干燥、无菌。

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护理课件

记录
对采血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采血时间、部位、 患者情况等。
04
动脉血气分析的解读与临床意义
解读正常值范围
正常值范围
动脉血气分析的正常值范围包括pH值、PaO2、PaCO2等指 标的正常范围。这些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对于判断患者的呼吸 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方法
在解读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时,应将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值 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动脉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
PO2
氧分压是反映肺换气功能的重要指标。正 常值范围为80~100mmHg(海平面、静 息状态)。
BE
碱剩余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 ,正常值为-3~+3mmol/L。
PCO2
二氧化碳分压是反映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 紊乱的重要指标。正常值范围为 35~45mmHg(海平面、静息状态)。
教学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动脉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 义,使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模拟操作,强调采血技巧、标本处理和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案例分析
引入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血气结果,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小组讨论
HCO3-
碳酸氢根离子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 的指标,正常值为22~27mmol/L。
pH值
pH值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 正常值为7.35~7.45。
02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在呼吸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 意义,能够提供呼吸衰竭的类型、程度和原 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护理课件

02
在采集过程中,应密切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 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 理。
03
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避 免长时间存放影响检测 结果。
04
对于危重患者,应由专 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确保安全可靠。
02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前的准备
采集前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 识状态、合作程度及 肢体活动情况。
了解患者是否有凝血 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 抗凝药物。
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 皮肤情况,如有无破 损、炎症、硬结等。
采集前准备用物
动脉血气采集针、无菌棉签、 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纱肝素化或柠檬酸钠化。
根据需要准备采血管、标签等 辅助物品。
采集前与患者的沟通
向患者解释动脉血气分析的目的 和意义,以及采集过程中的注意
在患者安静状态下采血,避免 在运动或兴奋状态下采血。
抗凝剂使用
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抗凝剂,确 保血液不凝固且结果准确。
问题处理的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在采血前应观察患者情况,如有异常 应及时处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抗凝剂的保存和使用
抗凝剂应妥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环境,使用时应按照规定剂量添 加。
采集过程中的操作护理
消毒准备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采集 部位进行充分的消毒,预防感染

采集技巧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尽量减少患 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采集后护理
采集完成后,正确处理针头和血液 标本,并对穿刺部位进行适当的压 迫止血和护理。
04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后的护理
采集后患者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 征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 调、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上传)ppt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上传)ppt课件

<7.20 >7.55
PCO2(二氧化碳分压):4.5-6.0kpa (35-45mmHg) <20mmHg >70mmHg
PO2(氧分压):10-13kpa(80-100mmHg) <50mmHg
HCO3-(实际碳酸氢盐,即AB) : 22-27mmol/L
BE(碱剩余): 0±3 mmol/L
.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Hct(红细胞压积): 男42~49%,
女37~43% ctHb(血红蛋白成人总量 ):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50g/L >200g/L Glu(血糖):3.6~5.6mmol/L 成人:<2.2mmol/L , >22.2mmol/L 新生儿:<1.7mmol/L , >16.6mmol/L
足背动脉
足背动脉通过处即足
背内外踝中点,是胫前
动脉的延续,一般在第
1、2跖骨之间通过,少
数偏向内侧或外侧。
足背动脉位置表浅,
较股动脉、肱动脉等皮
下脂肪分少,活动度差,
动脉管壁厚,弹性好,
穿刺成功率高。即使穿
刺失败,也利于按压、
止血,不易造成局部血
肿。但此处穿刺患者疼
痛较明显。
.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120mmol/L
>160mmol/L
血乳酸(Lac ):0.5~2.2mmol/L
>5mmo.l/L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的正确判断首先要依赖于动 脉血气分析参数的正确,而获得正确的动 脉血气分析参数,除了实验室要把握各个 测定环节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需要注意 的是: 动脉血样品采集与保存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可行性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

一、reviews
CO2转运
7% dissolving directly in blood
Capillary
Tissue cells
Carbaminohemoglobin: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一、reviews
外呼吸——肺内O2 的运载和CO2 释放
Alveolus
Capillary
一、reviews
Plasma Proteins: Pro/HPro
7%
Hour s
三、Acid-base regulation and imbalances
2. 肺脏代偿

H+ + HCO3CO2
H2O +

PCO2 ~ VCO2/VA
代偿时间:min Hr

pH~HCO3-/H2CO3 20/1
37 0C sea level when breathing room air) • 正常值95mmHg •
影响因素: 1)大气压 2)温度 3)吸氧浓度 4)病人年龄: PaO2 = 104-(0.27 x age)
意义:缺氧的早期指标(趋势),但不 完全反映缺氧
二、Basic concepts
et

复合型/混合型
– 二重:呼酸+代碱
呼酸+代酸
0
Re
sp
呼碱+代碱
呼碱型---呼碱+代酸+代碱
20 2.66
40 5.3
Re
Normal blood line
sp
ol i i ra c a l ka to lo ry s is ac id os is
50

血气分析教学护理课件

血气分析教学护理课件

04
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理措施
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报告
解读pH值
正常值为7.35-7.45,低于7.35为 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01
解读PaO2值
02 正常值为80-100mmHg,低于 60mmHg为低氧血症,高于 100mmHg为高氧血症。
解读PaCO2值
正常值为35-45mmHg,高于
血气分析教学护理课件
CONTENTS
• 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 血气分析的护理操作 • 血气分析的解读与护理措施 • 血气分析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01
血气分析基础知识
血气分析的定 义
血气分析是指通过抽取动脉血液,测定血液中气体分压、pH值、电解质浓度等 指标,以评估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和气体交换功能的一种临床检验方法。
反映机体缺氧程度,正常值为80100mmHg。
碳酸氢根离子(HCO₃⁻)
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状态,正常值为2227mmol/L。
血气分析的参考 值
酸碱度(pH):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3545mmHg 氧分压(PaO₂):80-100mmHg
碳酸氢根离子(HCO₃⁻):2227mmol/L
采血过程中的误差
如采血部位不当、采血量 不足或过多、采血时间过 长等。
人为误差
如操作不当、读数误差等。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 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 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
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断
酸碱平衡失调是指体内酸 性或碱性物质过多或过少, 导致血液pH值偏离正常范 围,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 症状的综合征。

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护理课件

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结果联合解读与护理干预
将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测定结果结合起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 和酸碱平衡状态。
根据具体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如调整呼吸机参数、药物治疗、饮食指 导等。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结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促进 患者康复。
碱中毒
pH值>7.45,PaCO2< 35mmHg,HCO3-> 27mmol/L。
正常
pH值7.35-7.45, PaCO240-50mmHg, HCO3-24-27mmol/L。
03
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在临床护理中的 应用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评估呼吸功能
通过检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 碳分压等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 在缺氧、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等 情况,为调整呼吸机参数或治疗
患者的通气功能、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情况。
输标02入题
当pH值低于7.35时,提示酸中毒,需密切监测患者呼 吸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
01
03
PaO2低于60mmHg时,提示缺氧,应给予吸氧治疗 ,同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04
PaCO2升高表明通气不足,可调整呼吸机参数或给予 药物治疗。PaCO2降低则保测量结果的准
确性。
采血
采集静脉血液样本,避 免溶血和污染。
测量
将血液样本注入酸碱测 定仪器中,按照操作说
明进行测量。
结果分析
根据测量结果,分析酸 碱平衡状态,评估病情

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联合操作的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 了解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 。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肺换气功能和酸 碱平衡状态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动脉 血气分析可以作为评估呼吸功能和酸 碱平衡状态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Ca++(血钙): 1.15~1.35mmol/L
(血中离子钙,并非血标本中总钙) <1.5mmol/L >3.5mmol/L K+(血钾): 3.5~5.5mmol/L <2.5mmol/L >6.0mmol/L Na+(血钠):135~145mmol/L <120mmol/L >160mmol/L >5mmol/L
动脉,其次股动脉。选桡
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
试验。
AIIen试验
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 的尺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 握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 手掌部变苍白. 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 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 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 Allen试验为阴性,是桡动脉 穿刺的适应证.
股动脉穿刺
<7.20
>7.55
PCO2(二氧化碳分压):4.5-6.0kpa (35-45mmHg) >70mmHg PO2(氧分压):10-13kpa(80-100mmHg)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Hct(红细胞压积): 男42~49%, 女37~43% ctHb(血红蛋白成人总量 ):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50g/L >200g/L Glu(血糖):3.6~5.6mmol/L 成人:<2.2mmol/L , >22.2mmol/L 新生儿:<1.7mmol/L , >16.6mmol/L SO2 C(动脉血氧饱和度):95-100%
股动脉点
股动脉
病情危重、婴幼儿,生命体征不稳定, 血液循环功能差,而股动脉因其血管粗
大、血流丰富、搏动明显、易定位、取
血速度快、患者痛苦相对较小等优势而 较常应用。 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没 有侧枝循环,动脉部位深,该区消毒达
到无菌较难。股动脉压力较大,穿刺后
不易有效压迫,出血进入大腿筋膜面不 能及时发现,易形成较大血肿。此外,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的可行性
血气分析原则上应采用动脉血
特殊情况下静脉血可替代动脉血 牢记 :静脉血气分析
可判断酸碱失衡
不能判断呼吸功能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
动脉血气分析虽对酸碱失衡的判断甚
为重要,但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 的诊断,有时难免有错误的。为使诊断符 合病人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其它检查 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
体温!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温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 有直接的 影响,采血前,如患者情况允许,应停 止吸氧30min,或者采血时要记录给氧 浓度。 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min以 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 同样,机械通气病人取血前30min 呼吸机设置应保持不变 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给 氧浓度或流量(L/min)!
动静脉伴行,易误穿股静脉。进针角度
足背动脉
足背动脉通过处即足 背内外踝中点,是胫前 动脉的延续,一般在第 1、2跖骨之间通过,少 数偏向内侧或外侧。 足背动脉位置表浅, 较股动脉、肱动脉等皮 下脂肪分少,活动度差, 动脉管壁厚,弹性好, 穿刺成功率高。即使穿 刺失败,也利于按压、 止血,不易造成局部血 肿。但此处穿刺患者疼 痛较明显。进针角度
合理的采血部位
病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的抗凝血
(肝素钠12500U/支X 1/2支加入100ml
盐水) 严密隔绝空气 抽血后立即送检,如果需要放置, 则应置于碎冰块中(0℃)或放
置次
桡动脉 首选
其次
肱动脉
股动脉
最后
足背动脉
穿刺部位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
桡动脉、肱动脉
肱动脉是腋动脉在背阔肌下 缘易名为肱动脉,在臂部伴正 中神经行于肱二头肌内侧下行 至肘窝深部。 如果不能用桡动脉,那么肱 动脉是第2个可选择的穿刺部位, 它比桡动脉要粗,侧枝循环通 常充分,动静脉位置距离较远, 这些优势适合进针采血。但肱 动脉位于肘窝内,周围缺乏致 密组织支持,在穿刺时易滑动 不易固定,且部分患者此处动 静搏动不明显,尤其是臂部肥 胖者较难穿刺成功。肱动脉穿 刺更适合老年患者,且成功率 高,不良反应少。进针角度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加强采血时对病人的安全性 超薄的针头管壁,针头的斜度适于动脉穿刺 动脉血气采血量: 成人:0.8-1ml 婴幼儿和儿0.5ml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治疗因素:
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
解质测定,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
损坏仪器。应尽量在输注乳剂之前取血, 或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后,血浆中已不 存在乳糜后才能送检,而且血气申请单上 必须注明病人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束时
血乳酸(Lac ):0.5~2.2mmol/L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的正确判断首先要依赖于动
脉血气分析参数的正确,而获得正确的动 脉血气分析参数,除了实验室要把握各个 测定环节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需要注意 的是: 动脉血样品采集与保存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可行性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 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
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
好方法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
数的调节
急救时动脉给药
•通过血气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
酸碱平衡 电解质
脏器功能情况
•血气分析仪器系统功能
系统对全血的PH、PCO2、PO2、钠、钾、钙、 葡萄糖、乳酸、血球积压进行定量精准的直接检 测、并计算出: HCO3-:实际重碳酸盐
报告分析
对呼吸功能状态作出判断 对组织氧合状况适当估计 对酸碱平衡类型作出判断
谢 谢
您好、我好、它好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
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基础
一、血气分析概念、目的 、作用 二、常用指标 三、标本采集 四、影响血气结果的因素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 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 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 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 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 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 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 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间 。
如何获取满意的标本?
温度会影响pH、PaCO2 、PaO 2 的测定值。 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 2 将增加7.2%,PaCO 2 增加4.4%,pH降 低0.015
体温低于37℃时,对pH和PaCO2
影响不明显,而对PaO 2 影响较显著。
体温每降低1℃,PaO2 将降低7.2% 。
HCO3std:标准重碳酸盐
TCO2:二氧化碳总量 BEecf:细胞外体液的超量 BE(B):血液的超量 SC2c:氧气饱和度 Ca++(7.4):酸碱度为7.4时的钙离子浓度 THbc:血色素总量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危急值
PH(酸度):7.35-7.45
<20mmHg <50mmHg HCO3-(实际碳酸氢盐,即AB) : 22-27mmol/L BE(碱剩余): 0±3 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