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思想观念。
教学内容:主要讲授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重点、难点:重点介绍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发展观的内涵
什么是发展观
所谓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
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为什么发展?
发展什么?
怎样发展? 发展观的意义:
在于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要求等方面都会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因为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去外面招商引资,或者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事业。
过去发展所依靠的第一 资源 高投入 高消耗 高排放 二个要素:拼环境 过去发展所依靠的第三个要素:资本投资 在传统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导致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社会两极分化、失业增加、政治动荡等问题 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保持适度 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十七大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根本依据
现实依据
国际依据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依据: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的借鉴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1、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对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是对我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准确判断。因此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1)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三个方面是:
①从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人均GDP仍然不强 自主创新能力有限 1)我国发展的阶段性
特征 ②从人民生活来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③从协调性来看,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2)新特征对我国未来发展的 新要求 重点:“怎样发展” (发展的方式)
难点:“为谁发展” (发展成果的分配) 新特征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要求 重点:“怎样发展” (发展的方式)
根据前面的分析,中国的未来发展应该注意:
保持适度的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依据: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1)一些国家在发展实践中所走的弯路1952年12月5~8日伦敦烟雾事件(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 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 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拉美经济 经济发展的成就:该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0年的396美元增加到2045美元。
经济发展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外在增加过快等
1980年以后陷入经济衰退:
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债务危机、严重的通货膨胀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拉美发生了债务危机,拉美经济曾经遇到很多严重的困难,进
(2)当今世界发展理念的转 18世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
19世纪,“可持续”在关于林木的“可持续产量”研究中最早提及,后来在渔业“可持续产量”中提及
(3)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对中国发展观念的启示 1960年代末期,各国越来越认识到了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缺陷,开始更多关注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而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经济增长也就会到极限了,于是产生了“发展=经济增长+自然生态”的发展极限论 1970年代中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对于人的关注不断得以在新的发展理念中体现出来,产生了“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的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等等新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