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探访古建筑背后的岁月沉淀-初中作文800字
保护文化遗产:探访古建筑背后的岁月沉淀-初中作文800字标题:保护文化遗产:探访古建筑背后的岁月沉淀古人云:“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我曾经有幸探访过一些古建筑,那些经历岁月沉淀的石头、木材和砖瓦,仿佛在向我讲述着他们的过去。
我首先探访的是北京的故宫。
当我步入这座红墙金瓦的宫殿时,立刻被它的庄重和威严所震撼。
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柱,都是古代工匠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的笑声和交谈声。
故宫的历史悠久,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
我在那里看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
然后我来到了西安的兵马俑。
那是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
当我看到那一排排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时,不禁对古人的工艺技巧赞叹不已。
他们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帮助下,竟然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兵马俑的存在,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参观了福建的土楼。
这些古老的建筑形态独特,内部结构复杂,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我走在狭窄的走廊上,听着脚步声回荡,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土楼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我在那里看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了他们的风俗习惯。
通过这次探访,我深深体会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这些古建筑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遗产,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才华。
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保护和发扬我们的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次探访古建筑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也让我明白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文化遗产,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工业遗产实例 -回复
中国工业遗产实例-回复1. 引言:中国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一系列具有历史、文化与技术价值的工业建筑、设施和遗址。
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遗产价值。
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分析一些具体的中国工业遗产实例。
2. 工业革命前的中国工业遗产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中国仍然保留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
例如,天津瓷器厂是中国最早的瓷器工厂之一,其创建于明朝。
瓷器工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天津瓷器厂见证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
3. 工业革命后的中国工业遗产工业革命后,中国的工业迅猛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工业遗产。
例如,上海世纪公园的中华纱厂是中国最早的纺织厂之一,创建于19世纪末。
该厂曾在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保存完好的工业遗产景区。
4.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工业遗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也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老旧的工业区域逐渐被淘汰,但也有一些工业遗产得以保留和改造。
例如,北京798艺术区是将原本的北京电子和离子器件工厂改造成的一个艺术区。
这个工业遗产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同时引入了各种艺术机构和展览,成为一个具有现代艺术氛围的区域。
5. 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的挑战与机遇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既面临着挑战,也有着机遇。
挑战之一是工业遗产的保护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另外,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也需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以实现经济价值。
然而,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也有着巨大的机遇。
通过将工业遗产打造成旅游景区,可以吸引游客,增加地方经济收入,同时也提升了当地的文化吸引力。
此外,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还可以促进城市更新,改善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
6. 结论:中国工业遗产是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宝贵资源。
通过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我们不仅可以保存历史记忆,弘扬工业精神,还可以促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中国工业博物馆游记
中国工业博物馆游记近代文明的众多成就,很大程度上源自英国的贡献,是他们引领了机器时代的到来。
尽管中国工业化在起步时已滞后百年,但历经重重困难与挑战,中国依然奋力崛起,勇往直前。
中国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沈阳——这座中国工业博物馆,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步入大门,一股带有浓厚历史年代感的青铜浮雕格外显眼。
它长22米,高11.5米,重达50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业题材青铜雕塑,内容取材于1949年10月31日新中国的第一炉钢水出炉的场景。
雕塑上的工人有的双手叉腰,身体站得笔直,脸上露出笑意,好像为成功制造出第一炉钢水而自豪;有的身体向前倾斜,伸出手指向前方,好像让对方看第一炉钢水;,还有的踮起脚尖,头向前伸,争先恐后、全神贯注地看第一炉钢水出炉……雕塑的左上方有钢水从桶里缓缓流出。
后面的背景是火车在运输、工人在工作时的情景,表达第一炉钢水来之不易。
向左走是机床馆,机床馆根据年代不同,展示了从古至今,由简单到复杂的机床。
1501年左右,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设计的锯床于1797年诞生。
1951年由上海制造的一种车床,后来由赵伟炎、赵伟东兄弟捐赠至中国工业博物馆。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使用数字控制机床——简称数控机床,在现场我看到数控机床制造出来的缩小版北京鸟巢,我用手机拍照下来。
走出机床馆后,向右走就来到了——铸造馆。
这个展厅是原来沈阳铸造厂的大型生产车间,始建于1939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最高年产量达到了38500吨,生产铸件上万种,是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
面有10个砂池、碎砂机、混砂机等。
走出铸造馆,向左走是通史馆。
脚下有“走向工业化”五个字,概括了通史馆的特点。
第一单元百年徘徊,赫赫有名的汉阳造步枪和马牌水泥引人注目。
汉阳造步枪是中国海洋集团,仿照德国的造步枪制造的。
北京市图书馆等当时知名建筑都是使用马牌水泥建造。
第二单元——励志前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金属国徽复印件。
它由十八罗汉之首——沈阳第一机床厂制造,于1951年5月1日将原件挂在天安门上。
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的感想
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的感想中国工业博物馆是一座集中国工业历史、科技和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博物馆。
它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245号,是中国建国后第一座工业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以工业为主题的博物馆之一。
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业文化的底蕴。
进入博物馆,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水泵,这是中国工业的开端。
在这个展厅里,我了解到了中国工业的历史,从清朝时期的手工业到20世纪初的近代工业,中国工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
我看到了各种机器、车辆、电气设备和工具,这些展品让我想起了爷爷和父亲讲述的工业时代的故事。
接下来进入了汽车展厅,这里展示了中国汽车的发展历程。
我看到了中国第一辆汽车——红旗CA72,它是1958年由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的,这辆车的制造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制汽车的历史的开始。
在展厅里,我还看到了各种汽车模型和实车,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
在机械展厅里,我看到了各种机床、铣床、钻床等机器,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工业的进入机械化时代。
这里还展示了各种机械零部件和工具,这让我想到了父亲在工厂里的工作场景。
在电气展厅里,我看到了各种电气设备、电器等展品。
这里展示了中国电气工业的发展历程,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电气工业的蓬勃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工业设备和展品。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中国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勤劳。
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工业文化的底蕴和中国制造的实力。
通过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我了解到了中国工业的历史和现状,也看到了中国工业文化的底蕴和实力。
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勤劳,他们的努力让中国工业能够不断发展和壮大。
我也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创新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让中国工业在全球范围内领先并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211272591_忆苦窿
70中国有色金属忆苦窿——百年老窿话沧桑柏华|文艺苑Art World在百年铅都发源地,离水口山铅锌矿办公楼不到500米的地方,有一处茅草茂盛,杂草遮掩的古矿井,井口迎南而开,呈斜坡式,此处便是拥有120多年历史的水口山土法采矿遗存老窿。
20世纪60年代末,水口山矿务局为向职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老窿改造建成忆苦窿。
忆苦窿是忆苦思甜活动的产物,古矿井历经3个世纪的血火洗礼,是老矿百年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
救国图强的初衷洋务运动后期,晚清重臣曾国藩、张之洞、陈宝箴等新派人物积极寻求兴国之径。
中日甲午战争后,外国列强侵略步步紧逼,民族危机加剧,湖南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救国图强,抵御外侮,积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创立的水口山工人夜校旧址水口山采矿遗址——斜坡式古矿井(忆苦窿)外景极倡导兴办工矿实业。
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变法开新”为己任,就三湘富强问计邹代钧(中国近代地图学的奠基人),邹代钧认为湖南矿藏量丰富,可以“开矿求富”。
1896年清政府正式将水口山矿局收归官办。
第一任总办廖树蘅与其子廖基植前后经营水口山矿达16年,“卒建大功,为湖南所恃以立国”,年获利最多时超过600万两银圆。
湖湘文化名人王闿运《珠泉草庐文录序》评价:“矿利大兴,海内皆推所主为第一,直省无敢比者。
”从发展历史看早期的水口山,鲜明地表现出“维新”“开放”“西化”“民主”“平等”等新文化特色。
苦难岁月的见证20世纪初,水口山铅锌矿丰富的矿藏资源,让帝国主义垂涎三尺,他们把魔爪伸到水口山疯狂掠夺矿藏。
军阀官僚和反动当局狼狈为奸,对矿工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
矿工劳动条件异常恶劣,当时的工人头光、脚光、身上光,仅一条布巾有七个用途:进矿包脑壳、操作当汗巾、肚子饿缠腰带、出班缠下身、洗澡当澡巾、睡觉当被子、洗脸当面巾。
矿工们每天在温度高达50摄氏度漆黑的采场,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采矿,在井下狭小的坑道匍匐爬行背矿上井,每天要干14个小时,稍歇会儿,就会招来把头的毒打。
材料阅读“工业遗产”阅读答案
材料阅读“工业遗产”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废弃的工厂、关停的煤矿、古老的作坊……这些曾经的“工业引擎”承载着城市记忆,见证了历史风貌,如今却因各种原因沉睡,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中被遗忘。
如果能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工业遗产,让其由“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不仅能传承工业精神、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还能唤醒沉睡的价值。
如何变“锈”为“秀”,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首先,需要对工业遗产进行甄别区分。
所谓工业遗产,是指在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
不同的工业遗产之间,其价值千差万别。
对于各方面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应保护优先,以用促保。
同时,既要防止因过度开发而保护失当,也要尽量规避因过分限制而难以改造利用。
其次,要挖掘历史底蕴,赋予文化内涵。
这些年不少改造完成的老旧工业文化项目,除了工业遗存各有不同外,在形象与内容上都普遍趋同,难言特色。
工业遗产的重新开发和利用,需要充分发掘其背后凝聚的独特文化理念,各地宜从自身实际出发,不可照搬照抄。
位于成都的立巢航空博物馆,就被设计成航空科技与历史综合展馆、城市候机厅、多媒体学术报告厅、模拟飞行厅、航空主题餐厅等功能区,让民众“看得到航空,听得到航空,摸得到航空,甚至吃得到航空”,把高大上的航空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专业人士前来参观,并成为“2021年成都八大消费新场景”之一。
工业遗产是城市的固体记忆,让其不再“沉睡”,需要审慎、巧妙地进行加减法设计,留住工业时代的“锈色肌理”,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方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并呼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摘编自吴徽平《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材料二:工业遗产最基本的形态是厂址、厂房、设备以及相关的史料。
近年来工业遗产的概念在持续扩大,包括工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统及其社会生活遗址等,都已纳入工业遗产的范围。
工业遗产:在传承历史中焕发生机
工业遗产:在传承历史中焕发生机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第2期有着工厂生活记忆的人,或许会被电影《钢的琴》中这样的一幕所触动:一个落寞的东北钢厂遍布着工业建设时期留下的厂房,老工人们静静站在远处,看着不再冒烟的烟囱在爆破中倒下。
现实中,很多老工业区也确实在“卖地、搬迁、拆房、新建”的过程中损毁了大量的工业遗迹遗址。
实际上,这些遗迹遗址不仅是破败的建筑,更是保留我国工业建设年代记忆的珍贵文化遗产。
值得庆幸的是,在多方呼吁下,越来越多的城市注意到了工业遗产的价值。
不少地方积极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形成了较强的示范作用。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太原兵工厂、青岛啤酒厂、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茅台酒酿酒作坊、刘家峡水电站等42个项目入选。
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全国意义上的工业遗产再生时代已经正式到来,工业遗产转型为城市公共产品的脚步正在加快。
在北京,798艺术区彰显着全国文化创意之都的多彩魅力;在上海,浦江两岸每一座厂房都散发着近代民生改革的时代气息;在洛阳,“一五”时期的工业建筑群诉说着红色岁月的光辉记忆;在东北,矗立于冰雪之中的烟囱和钢管讲述着重工业崛起的辉煌传说;在南京,从最初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到晨光机器制造厂,洋务运动留下的珍贵工业遗产在秦淮河边绽放芳华……“工业遗产本身不是一张白纸,不是一具空壳。
在忘记工业遗产建筑的过去之前,我们一定要把它的过去记录下来,然后再考虑应用。
这是它们通向未来的关键。
否则,我们将会永远失去这些工业遗产。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斯蒂芬·修斯直言。
在老一辈人的眼中,保护工业遗产是为留住儿时的记忆。
因此,一批工业遗产被改建成了博物馆或公益场所,让更多人可以重温那段历史岁月。
随着时光流转,更多的工业遗产被开发为旅游休闲场所和创意办公区。
“工业遗产是一本生动的工业史书、鲜活的科技史范本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它具有独特的工业美学风格,甚至可以为我们创造新的财富。
参观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观后感参观参观工业博物馆观后感精选篇1柳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风光秀丽,人文鼎盛。
从远古人类留在白莲洞的印记,到唐代文豪柳宗元驻足,至明清柳州贤良惠及乡里的恩泽,丰厚的文化积淀滋养着柳州这块土地,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柳州文化。
博物馆将柳州悠久的历史有机地贯穿起来,真是万年历史尽眼前。
柳州有壮、侗、苗、瑶等多个民族居住,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异彩纷呈,尽显我们柳州的民族风采。
走在博物馆大厅里,仿佛走村串寨,感受着民族文化的魅力,体会着五彩斑斓的民族画卷。
一卷卷精致的锦布,一件件富有民族风情的服饰,以及那些奇妙的乐器,尽收眼底,让人流连忘返。
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名画名扇。
看着这些古老艺术品,仿佛游走于历史的隧道之中。
有清代陈半丁的花卉扇面,那浓烈的色彩,好像让我置身于花园之中听蜂闻蝶,花儿们争芳斗艳。
一代俊杰柳宗元字迹,那简单的泼墨,让人沉醉,有一种让人研墨执笔的激动。
走到齐白石墨虾扇面的前面,好让人惊讶,那些淡墨虾好像在游动似的,栩栩如生,我好像听到它们在溪间嬉戏的声音一般。
真不愧是艺术之宝,每样都令人惊艳。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的晚期和西周的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高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的铸造技术有新的发展,以至汉代的青铜工艺,仍然呈现出美丽的余辉。
在古代,从礼制来看,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是庙堂中不可缺少的宝器,礼器使用数目之多,更是体现贵族等级制度上下尊卑的象征。
博物馆展出的铜器有150余件,其中有西周云雷纹喇叭形铜器、西周人面纹铜剑、西周螺旋枚纹铜甬钟、战国蝉纹羊角钮钟等等,独具地方民族特色,所体现的青铜艺术和审美艺术,则是南方民族青铜艺术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这些珍品,纹饰精美,铸造技术高超,显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文化艺术成就,体现了当时少数民族的独特审美情趣。
旧址不旧 锈迹变“秀”
旧址不旧锈迹变“秀”工业遗产,是风景也是财富,只有守护好风景,才能挖掘出财富。
一度退出历史舞台的蒸汽机车在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文旅开发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印证了工业遗产跨越时代的价值。
过去高耸的烟囱满是灰尘,昔日热闹的厂房人去楼空,以往忙碌的铁轨锈迹斑斑……在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老机器、老厂房,它们见证过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但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推进,逐渐沉寂。
其实,换一种方式看,工业遗产未必会被遗忘。
工业遗产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蒸汽机车的阵阵鸣笛、酿酒作坊的浓郁酒香、炼铁高炉的烈焰闪烁,承载几代人的青春、奋斗与奉献,是难以割舍的情感记忆。
湖北的汉阳铁厂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大庆松基三井书写着催人奋进的大庆精神……若能挖掘工厂、矿山的历史文化与科普价值,通过创造性规划和保护性开发,将它们改造成博物馆、文创园,既能让工业遗产重焕光彩,也让人们得以回望历史、憧憬未来。
工业遗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尚存工业遗产近千处。
今年6月,五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形成具体指引。
工业遗产不是城市的历史包袱,当它们用另一种方式重生,会打开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些老厂房化身文化科技园区,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一些老厂区融入现代设计观念,变身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些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积极转型,利用独特的建筑厂房、设施设备、生产工艺等开发观光项目,实现了新旧动能转化。
工业遗产,是风景也是财富,只有守护好风景,才能挖掘出财富。
期待更多工业遗产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融入当下,成为美好的“生活秀带”。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涉及知识点:联系的多样性发展的实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创新练习题1.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我们的过去,而且存在于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它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有益的参考。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心得800字
我国工业博物馆参观心得一、概述近日,我有幸前往我国工业博物馆进行参观,深刻感受到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和未来展望。
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对我国工业的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我国工业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及宣传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共享我的参观心得,并就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进行探讨和总结。
二、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在我国工业博物馆中,我通过各类展示物品和资料,深入了解到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
从最早的手工业生产到现代化的工业制造,我国工业发展历经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在农耕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工业不断探索、创新,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实现了从山西煤矿到江苏纺织、从上海造船到河南冶金、从农业机械到航空航天等一系列。
三、我国工业的现状我国工业的现状无疑是令世人瞩目的。
作为世界工业大国,我国的工业产值、工业发展速度、工业产能都已经超越了很多成熟工业国家。
我国工业的现状不仅体现在制造业领域,还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产业等多个领域。
工业的现状无疑展现了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我国工业的未来展望在我国工业博物馆的展览中,我深刻领略到了我国工业的未来展望。
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将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
我国将致力于推动工业向智能、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我国将重点培育工业创新人才,推动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加快实现智能制造、信息化工业和绿色工业的转型。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历史。
我国工业博物馆的参观使我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国工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样巨大,但我坚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工业一定能够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实现更加卓越的发展。
六、总结通过本次参观,我对我国工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心得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心得1. 哇塞,去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真的太震撼了!一进去,那些巨大的机器就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这难道不像一部活着的工业史书吗?就好比你翻开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每一页都充满故事。
我看到那些锈迹斑斑的设备,仿佛能听到它们当年工作时的轰鸣声,太神奇了!2.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里,我真的被惊到了!那些展品可不是普通的物件,那是工业发展的见证啊!这不就像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个里程碑嘛!我和朋友一边走一边惊叹,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着迷。
3. 哎呀,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穿越了!那些古老的工业制品,难道不是时间留下的宝藏吗?就像考古发现一样让人兴奋。
我仔细端详着每一个展品,心里满是感慨。
4. 中国工业博物馆,真的值得一去!那里的氛围,就好像把你拉进了工业时代的漩涡,让你无法自拔。
你想想,这是不是比看电影还刺激呢?我在里面逛了好久都不想出来。
5. 哇哦,中国工业博物馆简直太棒了!那些庞大的工业设施,不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吗?像巨人一样屹立在那里。
我和同行的人都被深深吸引,不停地讨论着。
6. 去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那感觉真的绝了!里面的一切都好像在冲你呼喊,讲述着它们的故事,这跟听老人们讲故事有啥区别呀!我站在那里,仿佛能感受到工业的脉搏。
7. 嘿,中国工业博物馆可太有意思了!那些展品就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向你展示它们的过往,这像不像在和过去的时光对话?我边看边想,工业的力量真是强大。
8. 哇,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里,我真的开了眼界!那些工业遗产,难道不是历史留下的珍贵礼物吗?就像收到一份特别的惊喜。
我兴奋地在各个展馆穿梭。
9. 哎呀呀,中国工业博物馆真的让我印象深刻!那些陈旧的工业物件,不正像岁月的痕迹吗?仿佛在告诉你曾经的辉煌。
我和小伙伴们都被深深打动。
10. 中国工业博物馆,绝对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那里的一切都充满魅力,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你,你能忍住不去看看吗?我在那里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震撼。
仿照典籍里的中国探寻文物前世今生,写一篇文章
仿照典籍里的中国探寻文物前世今生,写一篇文章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智慧。
它们仿佛守护着一段段恢宏的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有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在追寻文物的前世时,我们不得不提及《左传》。
这部史书记载了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也是寻找文物前世的重要参考。
例如,《左传》中的“闻鸡起舞”一文,记录了春秋时代齐国大夫鲁公子朝与大夫子产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启发了后人对文物的保存与珍视。
据考古学家推测,中国的龙泉青瓷可能就是来自于这段历史。
这种珍贵的瓷器在宋代达到了巅峰,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绘画技法而闻名。
龙泉青瓷展现了中国古代陶瓷制作艺术的精髓,正是文物前世的延续。
另一个值得探寻的文物前世是敦煌壁画。
这些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记录了丝绸之路上的辉煌文化。
然而,由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侵蚀,这些壁画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幸运的是,在20世纪初的发现和保护工作中,它们得到了抢救和修复。
探寻敦煌壁画的前世时,我们需要回到明朝。
明代的著名画家吴道子创作了《牧童图》,这幅作品以儿童牧童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许多学者认为,《牧童图》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
吴道子通过笔墨的交织和色彩的运用,将壁画的神韵娓娓道来,并将壁画的前世重现在世人眼前。
除了《左传》和吴道子的作品,还有许多文物前世的故事与之相伴。
中国的千姿百态的文物正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气息。
然而,我们要意识到文物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护航,更需要广大人们的参与。
文物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它们承载了民族的记忆与智慧。
只有探寻它们的前世今生,并将其珍藏下去,我们才能在文明的大道上走得更远。
让我们一起用心守护文物,让它们继续闪烁着历史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五年级作文练笔——五(4)中队雏鹰小队寻访“中国民族工业博物馆”活动报告
寻访“中国民族工业博物馆”无锡市**小学五(4)中队雏鹰小队寻访对象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位于振新路北端,南面与国棉四厂为邻,东、西、北三面均临运河并以运河为界。
作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无锡市区保存最完整的近代民族工业旧址。
经过百余年风雨沧桑后,工厂原有厂房、大麦仓库、制粉车间及办公楼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建筑,外形保存较好,建筑结构十分坚固,馆内馆外放置着各种代表着民族工商业在那个年代的机器和物件,展示着中国民族工商业辉煌的历史。
从这里我们了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起源、发展历史。
寻访纪实江南名城无锡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北靠长江,南临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
明末清初以来,无锡的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乾隆年间无锡已有“布码头”之称;甲午战争后,许多有识之士看到国家积贫积弱,主张“实业救国”;戊戌变法后,清政府也放松了对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允许中国私人开设工厂,实行某些提倡工商业的措施。
无锡的近代工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
第一展区:场景复原区以原茂新面粉厂的麦仓等建筑与设备为依托,保留并修复原有的生产设备及面粉加工工序流程,真实客观地反映民族工商业企业的原始风貌;第二展区:主题陈列区该展区利用茂新面粉厂的制粉车间作为展示空间,以历史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反映中国以及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过程。
在所有展厅内,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表现历史是一个鲜明的特色。
先进的照明、用实物材料进行生产和经商场面的重现、多媒体的演示、甚至用透明升降电梯在展厅内运行……让参观者可以在民族工商业的历史长河中自由穿梭。
在整个展线中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放映厅,放映《百年辉煌民族精英》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反映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使参观者在这里既能了解工商文化,又能得到适当的休息。
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明末清初以来,无锡的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乾隆年间无锡已有“布码头”之称;1888年起清政府的江南糟粮已在无锡购运,每年达130余万石,当地这里有粮行100余家,每年粮食交易额有400万石之多,成为清末著名的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鸦片战争后,农村蚕桑业迅速发展,茧市、丝市也盛极一时。
中国工业遗产概述
中国工业遗产概述俞孔坚,方婉丽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摘要:人类漫长的经济生产活动在大地上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景观,18世纪中叶世界工业革命以后,生产活动对城乡空间的塑造力与日俱增,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某些门类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伴随着生产空间的废弃化,但留下了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工业遗产。
本文通过界定工业遗产内涵的,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从工业遗产的认定与登录、保护和重新利用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
在此框架下立足国情,梳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甄别潜在的工业遗产,便于进一步开展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文章最后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重新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关键字:工业遗产,中国近现代工业潜在遗产,保护与重新利用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aKongjian Yu, Wanli FangTh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ekingUniversityAbstract: The long-lasting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haveendowed us with unique landscape, especially after the 18 century's industry revolution, production activities have an increasing power in shap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 Due to the rearrangement of industrial hierarchy, certain kinds of production are at low ebbs, with decline in the space which used to accommodate them, however this process provide us with plent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of high historic or memorial value. This article indicate the emergenc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by define the contents and clarify the merits. Then it demonstrate the wa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dentification, logging on, protection and re-us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framework, it focus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odern industry and the discrimination of potential industrial heritage hence lef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general investigation. To end up, it looks into the future tendenc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use.Key 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Potential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ese, Protection and Re-use1 工业遗产的内涵及保护的意义1.1 工业遗产的内涵与范围1.1.1 国际组织对工业遗产的界定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一座被城市遗忘的工业博物馆
龙源期刊网 一座被城市遗忘的工业博物馆作者:辜琪来源:《神州·下旬刊》2019年第06期随着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那些承载时代记忆、烙上工业印记的老厂房,一度被人遗忘在日益腾飞的新工业园区的一角。
那些老厂、那些仓库,是回忆,更是情怀,她们见证了上个世纪南昌工业发展的繁盛时代,珍藏着老物资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南昌市物资化工轻工有限公司硫酸庫坐落于南昌昌北蛟桥乡下罗村,它创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占地面积7.14亩。
国有仓库的她曾长久地为物资化轻公司危险原材料提供了仓储服务。
在推开一道锈迹斑斑的铁门后,一片如同废墟般的仓库映入眼帘,也不知历经了多久,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整个院墙内,无一处是完好的,满地的瓦砾,裸露的水泥,废弃的设备,残垣断壁中透着昔日繁华。
断墙后,杂草丛生。
我趟着齐膝的草走,小心翼翼,像涉过一片长满绿藻的池水。
断枝和碎石当道,亦无人拾捡。
红色砖房孤独地落在中央,犹如一座隐匿在荒野中的古堡。
仓库空荡,無人守候,只是把它交给了风,交给了雨,交给了岁月。
空旷的仓库旁边囤积着许多废弃车辆,由于长年暴露户外,早已腐化残破。
仓库内,一排排废旧的设备呈现眼前,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物资曾经的辉煌、尘封的故事。
四十多年过去了,火红的墙壁仍如同一团团炽热的火焰,流淌着当年老物资人勤劳的汗水、绵延的智慧,也燃烧着那个时代激情的岁月、质朴的青春。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物资化轻公司逐渐走向衰弱,直至停产。
这座曾经远近闻名的仓库也成为了逐渐被遗忘的角落。
可当我走进这里,身体和心灵仿佛都慢了下来,看着历史巨轮碾压过的痕迹,静心沉思:只有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才能走向幸福之门。
宣传报道工业遗产的文章
宣传报道工业遗产的文章《工业遗产,那些被遗忘的宝藏》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唠唠这工业遗产,咱可别小看了这些个看上去灰扑扑的老玩意儿,它们可都是宝贝呢!咱先来说说这工业遗产是啥。
简单点讲,就是以前那些工厂啊、车间啊、老设备啥的留下的痕迹。
有人可能就说了,哎呀,这有啥好看的,不就一堆破铜烂铁嘛。
嘿,您这话可就不对啦!这些工业遗产,那可是见证了咱们社会发展的老家伙。
你想想,以前那工厂里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工人们干得大汗淋漓的,多有烟火气呀!这些工业遗产就像一个个沉默的老人,它们身上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比如说那老厂房的墙壁,说不定上面还残留着当年工人随手写的涂鸦或者标语呢,多有意思。
而且啊,这工业遗产还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呢。
现在不是流行复古风嘛,那些锈迹斑斑的机器设备,搭配上合适的背景,拍出来的照片那叫一个酷。
姑娘们小伙子们往那一站,嘿,瞬间就有了大片的感觉,发到朋友圈里那不得引来一堆赞呀。
还有呢,保护这些工业遗产也非常有意义。
它们是咱们过去工业文明的见证者,如果不好好保护它们,那以后咱们的子孙后代可就没机会看到啦。
咱们不能让这些宝贵的记忆就这么消失喽。
不过话说回来,保护工业遗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需要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政府得出力,社会各界也得参与进来。
咱可以把这些工业遗产改造成艺术区、博物馆啥的,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它们,感受到它们的魅力。
我就特别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些工业遗产,别老是盯着那些新的高楼大厦。
这些老家伙们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它们身上的故事可一点都不老。
它们就像一本本厚重的史书,等着我们去翻阅,去探索。
所以啊,下次你要是在街上看到一栋破旧的老厂房,可别小瞧它哦。
走进去瞧瞧,说不定你就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感受一下当年的工业辉煌。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被遗忘的宝藏吧,让它们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光芒!怎么样,跟我一起行动起来吧!。
长乐塬工业遗址观后感
长乐塬工业遗址观后感长乐塬工业遗址是一处令人震撼的历史遗址,通过参观后,我对于工业文明的演进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次观后感中,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体验和一些对于工业遗址的思考。
长乐塬工业遗址位于一个幽静的山区,一路上我们可以看到陡峭的山峰和茂密的树林。
进入遗址后,我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巨大的砖石建筑和宏伟的工业设施展现出当年的辉煌。
我不禁想象起了曾经这里的繁忙景象,机器轰鸣的声音,工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以及各种生产和交流的场景。
这一切仿佛让我穿越到了那个过去的年代。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长乐塬工业遗址是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
从19世纪末的民国时期到20世纪初的抗日战争时期,长乐塬工业遗址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崛起和努力。
这里曾经是一个运输枢纽和重要的生产基地,各种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出,为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长乐塬工业遗址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和岁月的侵蚀。
经过多年的废弃和自然界的影响,这里的建筑和设施已经破旧不堪。
我在参观过程中看到了许多破损的建筑、肮脏的墙壁和被漂白的道路。
这让我不禁思考起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历史,更是为了维护人类的一份记忆和文化传承。
长乐塬工业遗址在当年曾经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承载着一段历史和一段故事,如果这一切被遗忘或遗弃,我们将失去了很多珍贵的文化财富。
因此,对于长乐塬工业遗址这样的重要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加大对其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政府和相关组织应该加大投入,加强监管措施,确保遗址的保存和修复工作得到落实。
另外,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除了保护工作,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利用这些工业遗址来开展文化教育和旅游推广。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活动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同时,合理规划和开发周边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从工业锈带到风景秀带心得
从工业锈带到风景秀带心得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与此同时,工业锈带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工业锈带是指由于工业污染和环境破坏导致的一片荒芜的地区。
在这些地方,空气污染严重,土壤质量下降,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一些工业锈带地区已经开始呈现出了风景秀带的变化。
我曾经有幸参观了位于江苏省的一个工业锈带改造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原本被污染严重的土地进行了清理和修复。
通过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将原本的工业废料进行处理和回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个工业锈带地区已经逐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在这个工业锈带改造项目中,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
曾经一片荒芜的土地现在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
原本污浊的河流现在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
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气,远处传来了鸟儿的歌声。
这个工业锈带地区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一片风景秀丽的地方。
除了环境的改变,工业锈带改造项目还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原本陷入困境的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新的产业也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个地区,我看到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身影,创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这不仅带来了就业机会,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这个地区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旅游景点。
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也可以了解到工业发展的历程。
从这个工业锈带改造项目中,我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环保意识的提高是工业锈带改造的关键。
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繁荣。
其次,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工业改造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实现工业锈带向风景秀带的转变。
最后,工业锈带改造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投入。
从工业锈带到风景秀带心得
从工业锈带到风景秀带心得工业锈带是指由于工业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而形成的地区。
这些地区通常拥有大量的工厂和矿山,废气、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土地也因为资源开采而荒芜,形成了一片荒凉的景象。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一些工业锈带正在逐渐转变为风景秀带。
这是我近期参观了一个工业锈带转型成功的地区的心得体会。
工业锈带转型的关键在于环境治理。
当地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对污染企业进行整改和关停,对污染物进行治理和处理。
通过治理污染源,大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蓝天白云重新出现在这片地区的上空。
水质和土壤也得到了有效净化,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工业锈带转型离不开经济结构的调整。
当地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和绿色产业。
这些企业以环保为导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这些企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高了就业率,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工业锈带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当地政府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了一批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
通过改造和修复原有的工业遗址和废弃厂房,将其转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入,还提升了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
工业锈带转型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
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民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工业锈带转型中来。
社会各界纷纷响应,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活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种共同努力使得工业锈带转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通过参观这个工业锈带转型成功的地区,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发展。
工业锈带转型不仅带来了环境的改善,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工业锈带都能实现从荒凉到美丽的转变,成为人们向往的风景秀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作者:俞孔坚一、面对锈蚀与破烂1999年的盛夏,我走进了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这个占地只有10多公顷的造船厂,与本书中介绍的任何一个工业遗产相比都不足为道。
这是个始建于1953年的小厂,已经倒闭,而此时,工厂已经被卖给拆迁商,拆迁费是60万元人民币,只能靠变卖锈蚀的机器和破烂铜铁获得回报。
即便如此,我仍然为厂区内的锈迹斑斑的遗存所感动:那船坞、龙门吊、铁轨、烟囱、机器和水塔、60年代的红色标语、断墙上的毛主席画像以及精致的木结构车间等等。
厂区的空间和氛围把我带离了色彩与繁华的当下,来到熟悉却又陌生的过去。
尽管厂区一片荒芜,我却听到时间在倾诉。
于是,我将这种倾诉传达给当时的城建决策者,探问他:难道这50年的风雨运动的经历、前后几千人在岗和退休工人的精神寄托、城市生命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未来无数城市居民的地方归属和认同,等等,就值这60万元人民币吗?他们是无价的!领导被感动了。
于是,中山市花了150万元与拆迁商解除了合约,赎回了被称为“只有烂铜烂铁”的工厂。
随后,登记并封存了废旧的机器,测量并保留重要的厂房和船坞。
通过精心的设计,厂区变成了一个魅力无限的公园和美术馆。
这一独特的工业遗产公园,2002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年度设计奖。
城市因此多了一处旅游点;市民因此有多了一处特色鲜明的“另类的公园”;退休的工人可以常常在此聚首回忆往事;年轻的一代因此缅怀祖辈创业之艰辛;稚童因此明晓吊机的原理;新人们因此有了一处迷人的婚纱照场所并将其作为终身的珍藏……但凡懂得珍惜过去的城市,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获得无限的、而非短暂即逝的欢乐。
然而,并非所有城市都如此幸运。
2004年3月23日清晨6时整,随着起爆电钮被按下的刹那间:“轰!轰!轰!''三声巨响,3座百米高的沈阳冶炼厂大烟筒在爆破中瞬间土崩瓦解。
周围群众集体鼓掌,说:“这3座烟筒早该拆了”,因为它们是污染和落后的象征,沈阳要除旧布新。
随即,拆迁队伍和推土机进场,彻底在地球上抹去了这个始建于1936年的老厂。
我则流下了眼泪,而流泪的也不止我一个。
因为就在头一天我还流连于迷宫般的厂区,叹惋那精巧的冶炼工艺流程,观摩那看似怪异的机器设备,惊叹那宏伟的大跨度厂房和那三柱足以标志沈阳的百米烟筒;同下岗工人追述悠久历史和传奇故事,与当地领导和专家憧憬如何保护和利用原厂区成为沈阳市的工业文化展览中心和博览园,并带动地区的城市复兴的可能……一夜之间,所有却都已成为过去。
我也知道,后悔与叹息的阴影将从此笼罩在这个城市中,也使另一代又一代后来的居民为主遗憾。
于是,我想到当年北京市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是如何欢呼着推倒城墙、拆掉街头的牌楼,美其名曰:拆除封建帝王遗迹,建设新城市。
从此,北京的人、甚至全国的人们却因此失去多少欢乐,又因此增添了多少叹息与遗憾。
历史在无情地重演着。
我们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做文物和遗产,对它们悉心保护,而把眼前刚被淘汰、被废弃的物件当做垃圾和障碍物,急于将它们毁弃。
正像我们曾经不文明地对待古城古街一样,我们正在迅速毁掉工业时代留在中华大地上的遗产。
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其所承载的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信息、曾经影响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甚至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大得多。
二、世界工业遗产运动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从朦胧到觉醒,在世界范围内来讲也只有30多年的历史。
197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哈格(Richard Haag)被委托在始建于1906年的美国西雅图煤气厂8公顷的旧址上建设新的公园。
他成功地说服当地政府和公众,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工厂设备全部拆除,而是尊重基地上的工业遗产,并对其进行生态修复。
那些生锈、通常被认为丑陋的工业设备被大量地保留了下来,成为绿色背景中巨大的雕塑;一些机器被利用作为展示品和游戏器械;工业设施和厂房被改建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设施。
原先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丑陋的工厂保持了其历史、美学和实用的价值。
不但有效地减少了公园的建造成本,还实现了工业遗产的再利用。
更大规模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实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英国铁桥峡谷和90年代末的德国鲁尔工业区。
目前,这两个地区都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铁桥峡谷位于英格兰西部什罗普郡,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集采矿区、铸造厂、工厂、车间和仓库与街区、期间巷道、轨道、运河和铁路密布。
当局通过对原有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恢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和建造主题博物馆的形式来发展旅游业。
铁桥峡谷目前已形成一个占地达10平方公里,由7个工业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30万游客来此观光游览,从而带动了该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有近200年的工业发展历史,其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是全德国工业的支柱。
从20世纪60年代起,煤炭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工厂相继停产关闭,经济转型与工业区改造问题迫在眉睫。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巨大而丑陋的机器厂房并没有被当成包袱全部拆掉,而是被作为珍贵的工业遗产得以保护、改造和再利用,厂区同时得到生态修复。
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被连成一片,成为工业景观公园,举办国际建筑展:其中面积达230公顷的原钢铁厂区被完整地得到保护和利用,工业文化和工业遗存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为地域内的工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正是其浓厚的工业文化氛围、独特的工业遗产景观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和观光客。
衰败的老工业区因此得以复兴。
这些来自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实践经验,最终导致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于2003年发表了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
成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纲领性文件。
工业遗产被定义为: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机械,以及相关的加工:台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
工业遗产关注的主要历史时期是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以来至今,但不排除前工业时期和工业萌芽期的活动。
国际上广泛认为,工业遗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历史价值:对认识普遍的或某类工业活动和过程具有典型的、重要的意义;(2)社会价值: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3)科技价值:它们在机械工程、工艺、建筑和规划等方面具有技术和科研价值;(4)审美启智价值:在工厂(场)、建筑和构筑物的规划设计,工具和机器的设计和建造工艺方面具有美学价值,和启发后代人创造性思维的启智价值。
(5)独特性价值:有的工业遗产在场地适应、布局、机械和安装、城镇等工业景观、档案及留给人们的记忆和习俗等非物质遗产方面,都具有内在的独特性。
(6)稀缺性价值:某些遗产在工艺、场地类型和景观方面濒临消失,使该工业遗产独具价值而需倍加关注,那些早期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业景观更是如此。
三、工业遗产的中国含义在此世界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运动的背景下,在国际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精神基础上,2006年4月18日,中国文物局在无锡主持召开了中国首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并通过了《无锡建议》,从而使工业遗产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大雅之堂。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民族工业、国外资本工业,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都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各具特色的遗产,它们构成中国工业遗产的主体。
在整个辉煌的农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技术革新和发明,都曾为起始于英国而蔓延到全世界的工业革命、或早期的工业活动起过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的作坊、资源开采,包括运河在内的运输设施等都是工业遗产的构成部分。
但与欧美老牌工业国家相比,无论从规模或数量上说,中国的工业遗产都显得不足挂齿;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国工业遗产的价值。
与水到渠成、延续发展的西方工业化过程相比,中国的工业化、或者说现代化进程有太多的起伏跌宕,并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而每一阶段的工业遗产都被打上了当时复杂而矛盾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烙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含义,讲述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因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从发生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视野中,中国的工业遗产总体上可分为中国近代工业遗产(1840-1949年)和现代工业遗产(1949年之后)两大类。
其中近代工业遗产又分属以下四个阶段:即:(1)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阶段的遗产(1840-1894年):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帝国从居天之中的自我陶醉中惊醒,满朝文武开始寻求强国之策。
然而,即使是最有头脑和进步的新派权贵,也没有从封建帝国专治的本质中去反思江河日下的根本原因,而是试图“制器之器”、“以夷制夷”,试图通过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来巩固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制衡西方列强。
客观上使中国近代工业的众多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零的突破。
兴办近代工业的主力是清政府具有维新思想的、以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创办的官办产业,以及满怀实业兴国思想的民族资本家。
同时很大一部分由来自英国、美国、德国和俄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殖民势力及其买办创办。
传统手工业发展遭遇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冲击,但在轻工业领域仍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这一时期的工业遗产十分丰富,如本书中收集的汉阳铁厂、金陵机器局、大沽造船厂等。
(2)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阶段的工业遗产(1895-1911年):1895年中日甲年一战,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随后的中日《马关条约》迫使国门洞开,日本和其他西方列强资本在华设厂不受限制,中国丧失工业制造专有权。
而中国民间资本在夹缝中求生,艰苦创业之精神和努力足以感天地泣鬼神。
工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仍然集中在船舶修造、矿山开采等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轻工业则以纺织、面粉为主。
这一时期的工业企业增多,每个行业内部也初步形成多足鼎立的局面。
本书中的典型遗产包括:日耳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建筑群、昆明石龙坝水电站、南通大生纱厂、上海阜丰面粉厂、景德镇瓷业公司、北京东直门自来水厂、商务印书馆等。
(3)私营工业资本迅速发展阶段的工业遗产(1912-1937年)近代中国工业最终没有挽救、实际上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日本侵略势力在华的投资占绝对优势,势力延伸到煤矿、铁矿、纺织、面粉等重要行业,大量掠夺资源,排挤民族产业。
随着清帝的退位,民族资本不再甘于殖民主义者的;麦辱,奋然崛起。
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归国华侨成为重要的工业投资者,近代工业逐渐走向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