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合集下载

医学装备验收管理制度

医学装备验收管理制度

医学装备验收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医学装备的管理,确保新购医学装备的质量,保障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有效,根据《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制度。

一、医疗设备的验收必须严格把关并按程序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验收不合格的应及时退货或要求换货索赔。

一般验收程序为:外包装检查、开箱验收、数量验收、质量验收。

二、医疗设备的验收应由使用科室、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及厂商代表共同参加(100万元以上具有资质的第三方验收,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验收结果必须有记录并由参加验收各方共同签字。

三、对验收情况必须详细记录并出具验收报告,严格按合同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逐项验收。

对所有与合同不符的情况,应作好记录,以便及时与厂商交涉。

四、质量验收应按生产厂商提供的各项技术指标或按招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指标、功能和检测方法,逐项验收。

验收结果应作详细记录,并作为技术档案保存。

五、对于紧急采购的不能够按常规程序验收的设备,可以简化手续,或按先使用后补办验收手续的程序进行,但必须由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

六、验收合格的设备应由经手人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七、对违反验收管理制度造成经济损失或医疗事故的,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医学装备季度工作总结报告

医学装备季度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市场的日益繁荣,医学装备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季度我们对医学装备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现将季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装备采购与验收本季度,我们根据医院发展需求和科室申请,共采购了X台(套)医疗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超声诊断仪等。

在采购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医院采购流程,确保了设备质量。

同时,我们组织了专业人员进行设备验收,确保设备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2. 设备维护与保养针对已投入使用的医疗设备,我们定期进行巡检、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我们及时组织维修,确保不影响医疗工作。

本季度,共维修设备Y台(套),维修率达100%。

3. 设备管理与培训我们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实行信息化管理,确保设备档案完整、设备状态清晰。

同时,我们组织了多场设备操作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和操作技能。

4. 设备更新与淘汰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和设备使用情况,本季度我们淘汰了Z台(套)老旧设备,并采购了相应的更新设备,以满足临床需求。

二、工作亮点1. 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优化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确保设备及时到位。

2. 强化设备维护,提高设备使用率。

通过定期巡检、保养和及时维修,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3. 加强设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

通过组织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和操作技能。

4.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合规。

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了设备档案的完整和设备状态的清晰。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设备采购周期较长,影响了设备投入使用时间。

改进措施:加强与供应商沟通,优化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

2. 存在问题:部分设备操作培训不足,导致医护人员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加强培训计划,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操作。

医学装备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学装备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学装备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范文医学装备的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是指为确保医学装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使用者或环境造成损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的选择和采购:确保购买的医学设备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并能满足医疗机构的需求。

2. 设备安装和验收:确保设备在正确的环境下安装,并进行相应的验收测试,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设备维护和维修:建立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校准、维修等工作,以确保设备的长期性能和安全使用。

4. 设备培训和使用:为所有使用医学设备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设备操作、维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以减少操作错误和事故风险。

5. 设备监测和记录:建立设备监测和记录系统,定期检查设备性能和安全状况,并记录维护和故障情况,以及任何与设备安全相关的事件。

6. 事故管理和报告:建立紧急故障处理机制,包括设备停用、报告和调查,以及与设备故障相关的事件的管理和处理,以减少事故对患者和使用者的伤害。

7.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医学装备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以上是医学装备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具体的制定和实施。

医学装备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设备使用者和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设备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第三条医疗设备使用者和维修人员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建立医疗设备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第四条医疗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医疗设备使用者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第五条医疗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的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医学装备的质量和安全指标是确保医用设备能够达到预期功能并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要素。

医学装备的质量和安全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学装备的质量指标涉及到设备的设计、材料和制造过程。

设备在设计阶段要考虑诸如结构强度、密封性能、移动和调整机制、反应时间等功能性要求。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安全性、耐用性和维护成本。

制造过程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能够稳定地达到设计要求。

第二,医学装备的安全指标着重考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患者安全包括器械使用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伤害、感染风险和误诊误治等方面的考虑。

医护人员安全涉及到对操作人员和其他医疗现场人员的伤害预防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例如,在手术室和急救室等环境中,医学装备需要具备静电防护、防水防刺穿等特性,以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三,医学装备需要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靠性指的是设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良好工作的程度,包括设备耐用性、故障率和维修频率等。

稳定性则是指设备在长时间连续使用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性能稳定性。

医学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高,因为它们通常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设备。

如手术室中使用的麻醉机需要具备高度稳定性,确保麻醉药物的输送和监控系统可靠运行。

第四,医学装备需要考虑到易用性和人性化设计。

易用性指的是设备的操作简单明了、界面友好、指示清晰等特性,以降低操作人员因疏忽或操作失误导致的错误。

人性化设计则是指将人类工程学原理应用于设备的设计,以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人们的人体工程学要求,减轻使用者的体力和精神压力。

如手术室中的手术台需要具备多个可调节的角度和高度,以适应不同手术需求和医生的工作习惯。

总的来说,医学装备的质量和安全指标是一个多元化的考虑体系,要兼顾各类医疗设备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特点。

只有提高医学装备的质量和安全性,才能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11、机房是否堆放有杂物或者与机器运行无关的物品
堆放杂物和无关物品的各扣1分
12、大型设备功能开发应达90%以上
不达标的扣1分
13、医学装备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放射、放疗防护知识)
有未经培训的每人扣1分(对防护知识不了解扣1分)
14、是否完善
无交接班记录或者不全的扣0.5分,手续不完善的扣1分
16、维修记录单
维修记录单不全的,每丢失一张扣0.5分
17、医学装备事故
重大事故扣5分,一般事故扣2分
18、医学装备及其辅助装置合理使用
不合理使用扣1分
临床科室:5分
1、使用部门是否了解相关装备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不了解相关制度和职责的扣1分
2、各科室相关人员是否知晓医疗装备应急管理与替代程序
不知晓的扣1分
6、各科室对于不良事件是否有能及时报告和报告记录
不及时报告和无报告记录的各扣0.5分
7、各科室急救设备完好率是否是100%
不达标的扣5分
8、是否有长期闲置医学装备
长期闲置不用的扣2分
9、领用医用器械存放是否有过期物品
有过期物品的每样扣0.5分
10、医学装备是否有日常保养记录、运转记录
无日常保养和运转记录的扣0.5分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医技科室:20分
1、使用部门是否了解相关装备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不了解相关制度和职责的扣1分
2、大型医用设备相关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操作
无证操作扣0.5分
3、临床科室是否知晓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与流程
不知晓的扣1分
4、特殊装备是否具有相应的上岗资格
无操作资格的扣0.5分
5、各科室相关人员是否知晓医疗装备应急管理与替代程序

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标准

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标准

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护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安全,同时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医疗设备的安全标准2.1 电气安全- 医疗设备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和规定,以防止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

- 设备应具备适当的绝缘和漏电保护措施。

- 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到防止电气干扰和抗干扰能力。

2.2 机械安全- 医疗设备的外壳应采用的材料,能够耐受机械冲击和磨损,防止意外伤害。

- 设备的运动部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夹住衣物或其他物品。

- 设备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抗倾倒能力。

2.3 辐射安全- 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确保符合国家辐射防护标准和规定,以减少对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辐射暴露。

- 设备应具备适当的辐射屏蔽和控制措施。

2.4 生物安全- 医疗设备应设计为易于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细菌滋生。

- 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到防止病原体传播和抗感染能力。

3. 医疗设备的质量标准3.1 性能- 医疗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准确性,以确保在各种操作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 设备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

3.2 可靠性- 医疗设备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以保证在连续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 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到防止故障和易于维修的特点。

3.3 用户界面- 医疗设备应具备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以方便医疗工作者进行操作。

- 设备应具备清晰的标识和说明,以减少误操作和操作困难。

3.4 配件和耗材- 医疗设备所使用的配件和耗材应符合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 配件和耗材的供应应具备稳定的渠道和质量保证。

4. 总结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标准对于保护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档详细阐述了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以指导医疗设备的生产和采购过程,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常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及部分大型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技术指标示例

常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及部分大型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技术指标示例

附表1院常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及部分大型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技术指标示例设备名称检测参考依据技术指标项目技术指标心电图机JG543-2008《心电图机检定規程》定标电压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为士5%共模抑制比各导联≥89dB幅频特性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为+5%~-10%电压测量最大允许相对误差为士10%时间间隔测量最大允许相对误差为士10%灵敏度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为士5%心电监护仪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检定规程》、JJG()05-2005《医用多参数监护仪》灵敏度≥20mm/mv电压测量误差≤士10%噪声电平≤30uV 输入回路电流≤0,1uA扫描速度≤士10%心率≤士1%心率报警发生时间≤12s心率报警预置准确度≤士10%除颤监护仪JJF149-2006《心脏释放能量最大允许误差为测除颤仪和心脏除颤监护仪校准规范》量值的士15%或士4J(取其中较大值) 充电时间充电至最大能量时≤:15s充放电次数1分钟内能充放电三次能量损失率30s后或内部放电前能量保持》85%初始能量值同步模式同步触发延迟时间≤30m s注射泵JJF1259-2010《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流量(20~200)m1/h时,示值误差≤土5%;<20m1/h或>200m1/h,示值误差≤士6输液泵JJF1259-2010《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流量(20~200)ml/h时,示值误差≤士6%;<20m1/h或)200m1/h,示值误差≤士8%血压计JJG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血压示值误差≤士0.5kPa(士3.75ohg)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压力最大允许误差≤士2.53流量示值误差≤士4%呼吸机JJF1234-2010《呼吸潮气量(VCV模最大输出误差和示机校准规范》式)值偏差均为士15%通气频率(VCV模式)最大输出误差和示值偏差均为士10%吸气压力水平(PCV模式)最大输出误差和示值偏差均为士(2%FS+4%实际读数)呼气末正压(PCV/VCV模式)最大输出误差和示值偏差均为士(2%FS+4%实际读数)吸氧浓度最大输出误差和示值偏差均为土5%高频电刀JJF1217-2009《高频电刀校准规范》高频漏电流中性电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及中性电极手术电极对地隔离时≤150mA手术电极的高频漏电流≤100mA输出功率设定值误差单极模式切割、资血、泥用及双极模式时≤±20% 最大输出功率单极模式切割、凝血、混用≤400W血液透析机GB9706.2-2003《医用电气设备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滤过透析液电导率(13,5~14,5)mS/cm时,示值误差≤士5%设备的安全专用要求》透析液温度(35~40)C时,示值误差≤土0.5℃透析液流量控制500ul/min时,示值误差≤-5%~10%透析液PH值pH值7.1~7,5示值误差≤士0.2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B超)JJG639-1998《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检定规程》输出声强≤10mW/cm²探测温度根据探头类型不同≥60um~190mm分辨率根探头类型和探测深度不同≤1mm~5mm盲区根据头类型不同≤2mm~8mm几何位置误差根据探头类型不同≤5mm~20mm囊性病灶几何直径误差纵向和横向均不超过士10%婴儿培养箱JJF1260-2010《婴儿培养箱校准规范》温度偏差≤士0.8℃平均培养箱温度与控制温度之差≤士1.5℃温度超调量≤2℃相对湿度偏差≤士10%RH 婴儿舱内的噪声≤60dB的A计权声压级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JJG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JJG(闽)1024-2009《医用数辐射输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连续工作方式时,无影像增强器的不大于50.0mGy/min;有影字X射线摄影系统检定规程》像增强器,输入屏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m时,应不大于25.0mGy/min;用于介入诊断放射学使用的:应不大于100.0mGy/min 辐射输出的重复性≤10%,对CR、DR≤5.0%辐射输出的质(半阶层)根据X射线管电压不同,60KV时:≥1.8mmA1、70KV时:≥2.1mmA1、80KV时:≥2.3mmA1分辨率影像增强器输入屏尺寸350mm时,≥8Lp/cm;310mm时,≥10Lp/cm;230时,≥12Lp/cm;150mm时,≥14Lp/cm;对CR≥18Lp/cm,DR(平板探测器)≥25Lp/cm 管电压≤士10.0%管电流≤士20.0%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辐射源JJG1026-2007《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源检定规程》剂量指数头部:≤60mmGy;腹部:≤35mGy均匀性≤5HU噪声水平≤0.35%层厚根据标称层厚不同,误差≤士0.5~士1mm低对比分辨率头部扫描条件,0.3%对比度时能分辨6mm圆孔;1%对比度时能分辨3mm圆孔空间分辨率头部扫描标准条件或头部扫描高分辨率条件,分别为:≥2.5Lp/cm和≥5Lp/cm头部扫描条件(空气)(-1000士30)HU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WS/T263-2006《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影像质量检测与评价规范》信号噪声比(SNR)≤0.5T,SNR≥50;>0.5T或≤1.0T,SNR≥80;>1.0T,SNR≥100;>1.5T,SNR≥160;几何畸变率≤5%空间分辨率≥5.0Lp/cm低对比分辨率(直径)≤6.0mm(孔深)≤0.5mm影像均匀性≥75%纵横比(H)≤士5.0%磁场强度相对误差大于1.0T的相对误差≤士5.0%;小于1.0T的相对误差≤士2.0%医用电子加速器GB15213-94《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和试辐射质X射线、电子束偏差≤士3%验方法》JJG589-2008《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源检定规程》辐射野均整度X射线≤1.06电子束两个主轴上90%等剂量线与几何野投影边的距离≤10mm;在两个对角线上≤20mmX射线辐射野与光野一致性≤士2mm辐射野对称性X射线≤1.03电子束≤1.05剂量示值误差X射线、电子束偏差≤士3%剂量示值的线性X射线、电子束偏差≤士2%剂量示值的重复性X射线、电子束偏差≤0.7%。

《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2011-03-24实施:2011-03-24现行有效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促进医学装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医学装备,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中用于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工作,具有卫生专业技术特征的仪器设备、器械、耗材和医学信息系统等的总称。

第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各种资金来源购置、接受捐赠和调拨的医学装备,均应当按照本办法实施管理。

第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的原则,应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能。

第五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负责制订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和标准并指导实施。

省级及以下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管理办法和标准,负责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

第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医学工程学科建设,注重医学装备管理人才培养,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提高医学装备管理能力和应用技术水平。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装备管理实行机构领导、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

第八条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县级及以上其他卫生机构应当设置专门的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由主管领导直接负责,并依据机构规模、管理任务配备数量适宜的专业技术人员。

规模小、不宜设置专门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的机构,应当配备专人管理。

第九条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完善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二)负责医学装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实施等工作;(三)负责医学装备购置、验收、质控、维护、修理、应用分析和处置等全程管理;(四)保障医学装备正常使用;(五)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学装备信息,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六)组织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七)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机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控制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控制
8
质控文档是质量管理有效运行的证据
质控文档是质量管理有效运行的证据 维修保养及质控管理资料、文档: 一、人员配置、培训记录 二、检查人员组成、岗位职责 三、维修场所布局、相关设施 四、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巡检、质控记录等相关记 录单 五、设备资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六、故障分析报告、购置设备遴选流程 七、设备维护保养规范 八、临床使用效果评价报告
18
呼吸机日常维护指南
呼吸机日常维护指南 一、供气系统:供气系统连接正常,压力正常,压力达标无报警。 每日检查或使用前检查 二、电源部分:(一)电源线连入交流电源时,交流电源和电池指示灯应亮起。 (二)开关按键工作正常,可实现开关机。(三)开机进入自检界面后无异常报 警,电池电量>75% 三、整体外观检查 四、呼吸管路
电导度传感器
电解质
脱水量
21
17
呼吸、麻醉、监护类设备技术评价标准
呼吸、麻醉、监护类设备技术评价标准 一、呼吸机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呼吸机包括:电源线、氧气管、呼吸回路、模拟肺; 二、除颤仪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除颤仪包括:电源线、导电膏、电极板、记录模块、记录纸张 三、监护仪处于备用状态 监护仪包括:电源线、导联线、指脉氧探头、血压袖带、记录仪有记录、纸张 四、心电图机处于备用状态 心电图机:电源线、导联线和附件、内置电池、打印纸
16
配置维修和质控检测场地
配置维修和质控检测场地 参考《质控实验室构建方案》建立质控实验室 一、场地选择:根据医疗机构设备存有量,配置维修质控实验室数量和面积,通 常维修实验室面积在20-35平方米。 二、呼吸机、超声、移动X光机的维修室最好是独立实验室 三、质控实验室和维修室最好分开独立的空间,维修后的设备在质控实验室进行 维修后的性能检测。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与考核指标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与考核指标

XX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平安管理组织架构与考核指标一、指导思想落实医院承当的各项功能任务,持续改良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平安、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效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特制定此持续改良方案。

二、制定依据㈠【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那么】〔2021年版〕㈡上级文件要求。

㈢本院相关规定。

三、医疗质量管理体系㈠院级管理组织设立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在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技术管理委员会、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

医院质量平安管理委员会主任由XXX院长担任,副主任由各位副院长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科室主任担任,办公室设在质管办。

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职责:1.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是医院质量和平安管理的专门组织,负责全院质量和平安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与协调工作。

医院质量和平安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医院各相关委员会的工作。

2.在委员会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平安管理和持续改良方案】、工作方案、质量目标,建立健全本院的各项质量标准、制度和流程。

3.催促各管理委员会按照医院总体质量和平安管理目标,做好有关质量的检查、考核工作,认真研讨本领域内相关问题,提出改良方案,推动相关领域的质量与平安工作,实现质量持续改良。

4.听取各委员会工作报告,审定医院年度质量目标和工作方案;及时研究解决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存在的问题,推动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持续改良。

5.定期开展质量与平安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质量与平安意识。

㈡部门质量管理组织在医院各相关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领导下,成立各部门质量和平安管理组织,由各位副院长担任组长,设有医疗医技组、护理组、药事组、控感组、医保农合组、设备组、综合管理组检查小组。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一、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1、加强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学装备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2、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学装备产品质量、使用人员、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

3、建立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控制及监测评价体系。

4、设备物资供应科具体负责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支持工作,并及时处置、上报医疗器械安全事件。

二、临床使用前评估管理1、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学装备合法、安全、有效而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2、建立医学装备采购论证和技术评估制度,确保采购的医学装备符合临床需求。

3、建立医学装备供方资质审核及评估制度,纳入甲、乙类管理的大型设备应当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配置许可证。

4、医学装备涉及到安装的,应由生产厂家或其授权并且具备工程技术服务资质的单位实施安装。

特种设备的安装、存储和转运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5、建立医学装备验收制度。

医学装备验收应由医学工程部门组织实施并与相关的临床科室共同评估临床试用的结果。

6、应确保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前评估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记录等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医学装备信息档案的保存期限为医学装备使用寿命周期结束后10年。

7、医疗机构不得使用无注册证、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国家规定在技术上淘汰的医学装备。

三、临床使用管理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经过相关技术培训,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或认证。

2、开展医学装备使用的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并建立考核制度。

3、使用医学装备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不得超适用范围使用医学装备。

4、发生医疗器械安全事件或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物资供应科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

医学工程技术服务全过程及其结果均应真实记录并存入医学装备档案。

5、临床使用的植入类医疗器械名称及唯一性识别信息应完整记录到病历中。

医学装备部门质量与安全指标

医学装备部门质量与安全指标

医学装备管理科质量与安全指标一、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1.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严格遵规守法。

2. 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使用人员、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

3.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控制及监测评价体系。

4.医疗机构应设立医学工程部门或指定相关部门,开展与其医疗服务相适应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5.医学工程部门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支持工作,并及时处置、上报医疗器械安全事件。

二、临床使用前评估管理。

6.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而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7.建立医疗器械采购论证和技术评估制度,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临床需求。

8.建立医疗器械供方资质审核及评估制度,审验生产厂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

纳入甲、乙类管理的大型设备应当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配置许可证。

9.医疗器械涉及到安装的,应由生产厂家或其授权并且具备工程技术服务资质的单位实施安装。

特种设备的安装、存储和转运应按有关要求执行,医疗机构应保存相关记录。

10.建立医疗器械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应由医学工程部门组织实施并与相关的临床科室共同评估临床试用的结果。

11.按照国家分类编码的要求,对医疗器械进行唯一性标识,并妥善保存本医疗机构高风险医疗器械购入时的包装标识、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等原始资料。

12. 应确保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前评估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记录等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医疗器械信息档案的保存期限为医疗器械试用寿命周期结束后10年。

13.医疗机构不得使用无注册证、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国家规定在技术上淘汰的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新产品的临床试用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三、临床使用管理。

14.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经过相关技术培训,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或认证。

科室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科室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篇1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

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

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ピ诒u喜∪税踩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

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ト险媛涫抵葱懈飨钜搅乒嬲轮贫取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

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

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欢咸岣咭交ぜ际踔柿俊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二甲评审医学装备管理支撑材料1

二甲评审医学装备管理支撑材料1

九、医学装备管理6.9.4 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定期对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

6.9.4.1加强医学装备安全有效管理,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明确的工作制度与流程。

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C】1.有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与流程。

2.有医学装备质量保障,医学装备须计(剂)量准确、安全防护、性能指标合格方可使用。

3.有生命支持类、急救类、植入类、辐射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

4.有鼓励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的措施。

5.相关临床、医技使用部门与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的人员均能知晓。

1.制定医院、设备科和使用科室的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与流程(备上级部门的相关管理文件资料)。

2.1、医学设备的目录表和医学设备相关有效合格证明书。

2.2、医学设备定期上级部门,计量测定、安全防护和性能等项检测的合格证明(原始检查资料备检)。

2.3、有合格证的医学设备方可使用。

3.1、有生命支持类、急救类、辐射类、灭菌类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定期监测制度与报告流程。

3.2、定期监测和报告的原始数据资料(备查)。

4.1、医院制定鼓励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的流程。

4.2、建立安全事件监测上报的奖励、处罚制度(鼓励多报)。

5.临床、医技使用部门与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的人员均能知晓(检查时回答检查人员的提问)。

【B】符合“C”,并1.职能部门建立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测和安全事件报告分析、评估、反馈机制,根据风险程度,发布风险预警,暂停或终止高风险器械的使用。

2.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有完整的信息资料。

1.1、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测和安全事件报告分析、评估、反馈制度和流程。

1.2、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测和安全事件报告分析、评估会。

012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制度

012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制度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我院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定我院医学装备使用质量监管办法、确保医学装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

三、制度内容(一)、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设备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成员由装备科主任、质控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及临床医技科室医学装备管理员。

2、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医学装备的管理、培训、使用、维修、安全防护、装备意外应急管理等制度。

3、质控小组定期到科室对医学装备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听取使用科室对医学装备使用管理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定期召开医疗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讨论总结全院的医疗设备运行情况,找出问题和原因,对存有缺陷的科室发《医疗装备质量持续改进反馈表》,针对现在的制度和流程上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在下一次会议中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做到医疗装备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4、通过监管不断改进完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和实施细则5、质控内容:急救生命支持类、植入类、辐射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的安全使用、安全防护、性能指标、计量检定等。

(二)、工作细则1、严格按照已制定的《医学装备管理制度》、《使用维修管理制度》、《使用培训考核制度》、《计量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等开展质量安全管理。

2、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对相关使用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对于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设计医学装备的操作、技术和质量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属于不良事件的应按规定主动及时上报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基本原理和维护技术的培训,组织工程师和质控员定期参加相应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质控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基本技能。

3、配备基本的质控设备,开展设备质控检测工作。

4、制定设备调配和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5、制订预防性维护计划,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月巡查,保证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对医用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并保存记录。

医院职能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

医院职能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

医院职能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第一部分:门诊部质量管理目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

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2.门诊布局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3.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4.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5.规范门诊医疗文书,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6.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7.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8.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报告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2.门诊病历合格率≥90%。

3.门诊处方合格率≥95%。

4.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第二部分:护理部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一、具体目标(一)临床护理质量1、建立院科二级护理质量小组,职责分工明确。

护理部每月组织全院护理质量检查。

科室每月开展自查并有活动记录。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3、危重病人合格率≥90%。

4、每月护理质控检查综合评分≥85分。

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

6、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二)护理安全1、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有原因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2、重症监护、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急诊抢救、输血等病人建立腕带制度,正确识别患者。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规范达标率100%。

4、严格执行特殊药品(毒、麻、精、放射性)使用管理制度,高危药品存放有明显标识。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医疗设备是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工具,对病患的安全和诊疗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2. 法规要求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并进行定期的检测、维修和更新。

3. 设备购买与验收医疗机构在购买医疗设备时,应与专业的供应商合作,选购具有资质认证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

在设备到货后,医疗机构需要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和技术文件的审核等。

4. 设备安装与调试医疗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使用。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测试,确保设备符合规范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5. 设备维护与保养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制定维护计划和保养标准。

对常规维护和定期保养工作,应有专门的操作人员负责,并建立相关记录和档案。

对于关键设备,还需建立预防性维护计划,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

6. 设备使用与培训医疗机构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其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功能和特点、使用方法、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

并建立相关记录,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7. 设备监测与数据分析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监测和数据分析机制,定期收集、记录和分析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故障情况。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设备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修复。

8. 设备退役与淘汰医疗设备在经过一定使用寿命后需要进行退役和淘汰。

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操作程序,确保设备的安全退役和环境友好处理。

9. 应急管理与安全事件处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应急管理和安全事件处理机制,应对设备故障、事故和其他突发事件。

科室设备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科室设备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科室设备质量安全数据指标1.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是指医疗设备正常工作的比例。

它反映了科室设备的质量和正常运行的能力,是评估设备是否适用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指标。

完好率可以通过定期检修和维护的记录进行监测。

2.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指医疗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故障的频率。

设备故障率的高低可以反映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科室可以通过记录设备故障的次数和维修时间,计算设备故障率。

3.设备维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出现故障后修复的时间。

它反映了科室对设备故障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设备维修时间可以通过维修记录和维修报告来评估。

4.设备安全事故率:设备安全事故率是指科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频率。

科室应建立和实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和报告设备安全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

5.设备更新率:设备更新率是指科室设备更新和更换的频率。

科室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和更换老旧设备,保证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科室设备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从管理和培训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测:1.设备管理制度:科室应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的责任和程序。

科室设备的管理制度应涵盖设备采购、验收、维修、保养等全过程,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2.人员培训和资质要求:科室应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熟练操作设备和处理常见故障的能力。

此外,科室还应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认证,确保他们具备维修设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设备质量监测和评估:科室可以定期进行设备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设备质量数据,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4.设备使用培训和演练:科室可以定期组织设备使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使用设备的熟练程度和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科室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数据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设备故障率、设备维修时间、设备安全事故率和设备更新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沣水中心卫生院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1、加强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学装备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2、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学装备产品质量、使用人员、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

3、建立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控制及监测评价体系。

4、设备物资供应科具体负责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支持工作,并及时处置、上报医疗器械安全事件。

二、临床使用前评估管理
1、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学装备合法、安全、有效而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2、建立医学装备采购论证和技术评估制度,确保采购的医学装备符合临床需求。

3、建立医学装备供方资质审核及评估制度,纳入甲、乙类管理的大型设备应当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配置许可证。

4、医学装备涉及到安装的,应由生产厂家或其授权并且具备工程技术服务资质的单位实施安装。

特种设备的安装、存储和转运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5、建立医学装备验收制度。

医学装备验收应由医学工程部门组织实施并与相关的临床科室共同评估临床试用的结果。

6、应确保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前评估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记录等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医学装备信息档案的保存期限为医学装备使用寿命周期结束后10年。

7、医疗机构不得使用无注册证、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国家规定在技术上淘汰的医学装备。

三、临床使用管理
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经过相关技术培训,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或认证。

2、开展医学装备使用的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并建立考核制度。

3、使用医学装备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不得超适用范围使用医学装备。

4、发生医疗器械安全事件或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物资供应科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

医学工程技术服务全过程及其结果均应真实记录并存入医学装备档案。

5、临床使用的植入类医疗器械名称及唯一性识别信息应完整记录到病历中。

四、临床保障管理
1、对医学装备进行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方案的内容与程序、技术与方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按照相关规范及实际情况制定。

2、建立医学装备强检监管体系,根据计量法有关规定对医用计量设备进行定期强检并保存记录,强检设备维修后应对设备相关性能进行检测。

3、临床使用者应做好医学装备的日常保养工作,确保在用医学装备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保障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和安全。

4、设置与医学装备数量相适宜的贮存场所。

有特殊要求的医学装备,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保证医学装备临床使用的环境条件。

5、制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6、工作人员在医学装备临床使用过程中有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沣水中心卫生院
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