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摘要]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茶作为饮品出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文化经历了三国前的启蒙,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形成期,宋代的兴盛期,明清的普及期,以及现代的发展期,几经沧桑,风雨历程,折射出不同时代中国茶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理念。本问通过对茶文化发展的梳理,茶文化内容的挖掘,揭示出中华民族对茶文化深厚的审美文化意蕴。

[关键词] 茶文化唐宋时期明清时期

当今,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饮用茶,而最早发现茶、饮用茶的是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包括它本身的物质产品,还包括人们对其所赋予的精神文化。凭借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使自然原生的茶发展成为能从中得到启发并且萌生出精神内涵的文化,从茶由开始的解渴药用功能发展到具有审美意味的饮品,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在广大国民心目中广泛存在。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茶文化从“茶之味”到“人生之味”再到“宇宙之味”,其中蕴含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茶文化既是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是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文化事项。如今,茶文化正在传统和现代的文化交融下影响着人们,为人们发展科技改造世界观提供精神动力。自然而又灵性的茶以平凡而又高雅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不同阶层和各个领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因此,中国茶文化是体现中国人精神风貌和修养境界的一面镜子。研究茶文化、了解它曾经的辉煌是很必要地。但更要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下探讨它,这样才更有现实意义。

一、唐宋时期茶文化的研究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的历程。早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巴蜀地区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华阳国志.巴志》是关于茶叶的很早记载。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饮茶活动才开始和文化相联系。西汉辞赋家王褒的《僮约》,两晋时期杜育所作的《荈赋》都是早期中国有关饮茶方面的著作。三国两晋时期一方面饮茶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文人雅士崇尚啜茗清淡,辨析明理,坐而论道。茶从此与高雅的文学艺术联系到一起,同时,在社会风俗领域也出现了茶的踪迹,如祭祀、婚俗中茶的出现。客来敬茶、以茶会友在当时已开始成为一种社交礼仪。隋朝统一全国之后,南北经济文化空前交融,饮茶风尚传播到了北方,隋文帝为了治疗头疼加持饮茶以至于“天下始知饮茶”。

对茶的研究开始于唐朝,初唐文献中,探讨涉及茶和差事的不是很多。唐中期以后饮茶之风才从社会上层、文人雅士阶层普及到了社会各个阶层。关于茶的记载,对茶的吟诵多了起来。在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下,茶文化也逐渐由粗放的饮用方式发展上升到了精神层次,中国的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在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注---《茶经》问世,它是由陆羽所著。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

记载了唐代以前的有关茶的神话、史籍、诗赋、传记、地理等,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的一套中国茶艺,并首次把“精神”两字贯穿于茶事之中。陆羽还首次把中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于饮茶过程融合在一起,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确立,总之,陆羽的《茶经》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至此,唐代茶文化日益鼎盛,有关茶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白居易、皎然、元慎等有大批的作品流传于世。王公朝士、江湖布衣、市井雅士、僧人道士都写诗赋茶,饮茶使得文人雅士们更加珍惜追求诗情画意的美好生活。由于唐代文人茶道的发展,茶文化理论的提出与完善使茶文化精神得以确立,从此,中国茶文化走向了繁荣与昌盛。

“茶兴于唐,胜于宋”入宋以后,饮茶之风更炙,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客来敬茶,茶成了人们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茶海进入到了婚嫁礼俗之中。贡茶在唐代已成定例,到宋代已经制度化了。宋代文人对饮茶艺术的追求较唐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著述上看,宋代茶著近三十种是唐代的五倍,连宋朝天子宋徽中也著作有《大观论茶》一书。宋徽中在《大观论茶》中不仅全面的总结了宋代茶事,还论述了茶叶的色、香、味、贮藏等问题。而流行于宋代的”斗茶”更是宋人把艺术化品饮的风习推崇到极致的必然结果。在文人茶道的推动下,大量的茶文化理论著作、大批的诗人涌现出来,丁谓、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苏轼、范仲淹、陆游、曾几、杨万里等都留下了咏茶的诗词歌赋,制新茶、饮佳茗、吟茶诗、做茶赋成为宋代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觉时代,那么宋代就是茶文化成熟完善的高级阶段。

二、明清时期茶文化的研究

明清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崭新发展的时期,饮茶盛况空前,中国茶叶甚至交易于西方。明代的茶著多大六七十部,这个时期,茶文化与中国的儒释道哲学结合更为紧密。明代至建国就重视佛、道,儒学相对落后,到明代中期,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提出启迪了文人雅士们的自我意识,使儒学有了发展。此时的饮茶文化主张性灵简约,追求清幽脱尘的意境。明清时期各寺院、各信佛场所的茶禅文化发展到了极致,中国禅茶文化的“和、静、俭、清”极大地繁荣了茶文化的价值内涵。明代道教由于政府的保护发展迅速,道教主张的“万物唯有、天人合一、脱尘除垢、清心寡欲、长生不老”都是与茶文化内在精神的契合。

随着饮茶方式的不断改变,明代饮茶达到了较高层次的艺术品茗阶段,形成了以品饮散茶为主的泡饮法。经过朱权、文征明、唐寅等文人的倡导,泡饮法被广泛地深入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艺术。此外,从明代至今,饮茶方式基本一样,茶具品种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以江苏宜兴紫砂陶为代表,以江西景德镇白瓷和浙江龙泉青瓷为代表的茶具在今天仍具魅力。

明清时期茶著甚多,朱权《茶谱》是明代最早的一部具有承前启后的茶书。明清文人的茶诗词虽不及唐宋的艺术成就,但明清文人所创作的著名小说,如《红楼梦》《三言二拍》《老残游记》《儒林外史》《金瓶梅》等中对茶的描述空前之多,

是研究明清茶文化精神产品的重要资料。清代总结性的书很多吗,像刘源长《茶史》记录了以唐宋关于茶书史籍中的前人资料为主,是从事研究茶文化的研究工具。陆廷灿的《续茶经》辑录从唐至清的一千多年的文献资料汇编而成,使许多已经失传的茶书靠这本书得以传承,是清代茶树中最重要的著作。

茶馆成为社会各阶层的重要场所,清代的茶坊较明代更为鼎盛,遍布城乡,数不胜数。由于茶馆聚集了各色人等,因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茶馆共饮文化。施由明先生总结:茶馆是明清时期市民文化的历史特征,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明朝以后,茶的药用价值得到了最大发掘,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茶的功效做了全面的论述。清代的载要茶方非常多,其中沈金鳌《沈氏尊生书》记载的瘟病学家叶天士药茶方至今还运用于临床。清宫十分重视延年益寿的茶药方《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的清热茶方中就有清热理气茶、清热化湿茶、清热养阴茶、清热止咳茶等。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阶段,清朝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最后一个朝代,政治上中央集权的专制达到了顶峰,尤其是文字狱大大地钳制了文人的思想,很多文人士大夫逃避社会现实,记情于山水沉溺古玩,排解心中的郁闷,因此,品茗赏壶更寄托了文人落寂的情怀。

明清时中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此时,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东西方的交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也更为广阔。在中国对外交流史上,茶叶和丝绸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

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今天,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上都在不断完善发展。认识茶品、以茶励志,茶在中国反映了更重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品质,茶文化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洞察一切的智慧,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以成为过去和当今中国人思想深处的最高理想境界。中国现代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茶文化研究大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三十年来,茶著和茶文化的相关论文十分众多,《茶叶通史》是近代我国第一部茶学通史著作,中国茶人联谊会编辑的《中国茶叶五千年》是第一部编年体的中国茶史著作。据统计三十年来,全国各类茶文化文章大约有六千余篇。

在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积聚了许多优秀的精神文化思想,当今茶文化正在传统和现代的文化交融下进一步发展,茶文化既是中国古老文化遗存,又是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文化事项,茶文化不仅在于它本身的物质产品,还包括人们赋予他的精神文化。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茶文化将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人们。随着茶道精神的不断完善,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繁荣,我们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发展它、探讨它更具现实意义。

如今茶已成为现代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客来敬茶,以茶赠友,显示了对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