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优化版(初三语文)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范例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范例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范例一、备课时间。

[具体日期]二、备课地点。

[具体地点]三、参与人员。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

四、备课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全册教学计划与重点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结构。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

第一单元以诗歌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二单元为小说单元,通过经典小说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小说的三要素及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等;第三单元是议论文单元,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结构等知识;第四单元为古代诗文单元,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积累文言知识;第五单元为戏剧单元,了解戏剧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第六单元则是综合复习单元,对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和巩固。

2. 教材重点。

- 现代文阅读方面,议论文的教学难度较大。

学生要学会区分不同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并能分析其作用。

同时,在小说阅读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主题的挖掘也是重点内容。

- 写作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进行写作。

例如,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会提出明确的论点,组织合理的论据进行论证;在记叙文写作中,注重情节的设置和人物描写的生动性。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

- 经过两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字词的积累、基本的语法知识等。

在阅读方面,对于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于诗歌、文言文和议论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 学习能力。

-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预习、复习,并且善于总结归纳。

但也有一些学生学习较为被动,需要教师的督促和引导。

在学习方法上,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文言文学习中,缺乏有效的记忆和理解方法。

3. 学习态度。

- 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尤其是进入九年级面临升学压力,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语文核心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难点
1.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序。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导入新课(10分钟)
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学习新课(20分钟)
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4. 小组合作学习(2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并撰写相关内容。

同时,教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5. 小组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6. 总结讲评(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互动讨论。

五、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按照小组展示的内容,完善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反思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发挥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导入新课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较为被动,需要更多的激励和引导,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下节课,我将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型,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备课,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课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有的人》: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语法点:学习课文中涉及的句型和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有的人》的内容理解、生字词的掌握和语法点的运用。

2. 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美和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2. 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提前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重难点。

2.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课文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掌握和句型的运用。

4.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内容,解决疑难问题。

5.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6. 练习巩固: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点。

8.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和练习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中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中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1.2 教学内容教学课本:《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古诗文、现代文、小说、戏剧等写作练习:日记、作文、读后感等口语表达: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识点、分析课文、解答疑问互动法:讨论、小组合作、问答、角色扮演实践法: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练习、朗读等2.2 教学手段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平时作业:检查学生的写作、阅读理解等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3.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教师反馈: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反馈,提高教学水平第四章:教学计划与安排4.1 教学计划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课时教学计划,详细规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步骤4.2 教学安排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合理安排作业布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教材:选用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教学课本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教案,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作业材料:提供学生的作业模板和参考答案第六章:教学设计与策略6.1 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2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积极和温馨的学习氛围第七章:教学辅导与指导7.1 教学辅导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小组辅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家长辅导: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7.2 教学指导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科知识指导:指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学习目标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第八章:教学创新与拓展8.1 教学创新引入新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创新: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创新: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如表现评价、过程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8.2 教学拓展学科交叉: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视野校内外资源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机构等,开展学科教学和活动国际视野:引入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和理念,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第九章:教学反思与改进9.1 教学反思教学总结:在学期或单元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反馈、考试成绩等,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9.2 教学改进调整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持续专业发展: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第十章:教学规范与伦理10.1 教学规范遵守教学规范:遵循教育部门的教学规范和要求,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维护学生权益:尊重学生的权益和个性,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10.2 教学伦理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学生公平公正,不偏袒和不歧视诚信教学:坚持诚信教学原则,严谨治学,提高教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热点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阐述了一个中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的十个章节内容,涵盖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估、反馈、计划、安排、资源、材料、设计、策略、辅导、指导、创新、拓展、反思、改进、规范、伦理等多个方面。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学习写作技巧,包括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等。

练习口语表达,包括口语交流和演讲技巧等。

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集体表演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文章和写作实例进行教学。

采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包括PPT、视频和音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提供阅读材料,包括文章、文学作品和参考书籍等。

使用写作练习和口语练习,提供实践机会。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进行定期的笔试和口试考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进行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参与程度、讨论和合作表现等。

3.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解答和采纳。

第四章:教学计划与安排4.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包括课堂活动和作业安排。

4.2 教学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每个教学活动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5.2 教学材料提供学生所需的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包括教材和参考书籍等。

提供学生所需的文具和写作工具,包括笔记本、笔和字典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技巧6.1 教学策略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采用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择一篇适合九年级学生的课文,如《背影》、《一课》等。

2.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型的用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主题,交流对重点字词和句型的理解。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问题解决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课文原文。

2. 参考资料: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4.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环境:2.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用于课件展示和教学互动。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根据课程计划,合理分配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2. 教学进度:掌握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九、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调整。

2. 学生反馈: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改进教学方法。

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集体备课(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集体备课(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集体备课(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内容以诗歌为主,首先有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样的现代化新诗,也有如《梅岭三章》这样的旧体诗格式表现时代内容的诗歌,还有散文诗(如《海燕》)。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能感受到美妙绝伦的节奏,通过节奏能体会到诗人心中情感的起伏,我们能在体会诗歌优美意境的时候,同时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美的熏陶。

最后,我们也可以从诗歌的形式看学习到语言的凝练表达,和注重深刻的主题选择。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强调诵读,借助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语言等文体特征,发掘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语言美。

其次,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学习教读课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海燕》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中丰富的意象,从整体上领会作品的内涵,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

学习自读课文《梅岭三章》《短诗五首》时,要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关注诗歌中多种修辞手法、传说、典故的运用,感受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此外,要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尝试诗歌创作,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写作训练“学习扩写”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材料,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中心,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

它们题材多样,人物形象鲜明,意蕴丰富,构思精巧,写法多变,语言生动。

其中,《孔乙己》通过小小的咸亨酒店,在简练的描写和对话中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在看客对孔乙己的揶揄中展现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变色龙》用夸张的情节和精妙的细节描写,刻画了沙皇专制统治下警察的虚伪嘴脸,以及小市民麻木、愚昧的形象,讽刺了当时警察制度的不合理。

《溜索》通过写奇险高山深涧中的一次溜索经历,表达了对马帮汉子的赞美。

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五篇材料)

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五篇材料)

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五篇材料)第一篇: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初三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发挥集体教研教改优势,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问题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探索的具体要求,尽快提高全体任课老师的整体授课水平,大面积提高初三语文教学质量,确保来年中考语文成绩获得大幅度提高,特制定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工作计划如下:一、基本情况分析教师情况:初三语文备课组共有成员2人,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年轻教师,干劲足;教研教改热情高,有利于团结学科队伍,发挥集体教研教改的优势,促使本组的集体备课在稳定与创新中有序的进行。

学生现状分析:整个九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自主学习时间,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高,面临中考升学任务,我们备课组的教师任重而道远。

二、集体备课的目标备课组的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深入钻研新课标和教材,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发挥集体教研教改的优势,集思广益,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力求本备课组教师授课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确保实现同类学校第一的教学总目标。

三、集体备课的任务要求(一)、集体备课业务方面:(1)本备课组教师要力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确保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

(2)集体备课要体现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和“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思想,并在备课、授课中体现好五点:知识点、能力点、重难点、教育点、“自主、合作、探究”的渗透点。

(3)备课组集体备课前要做到“三定”:即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定形式。

集体备课中要做到三段式,然后形成教案,每个人都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4)集体备课中要做到五备:备教材要点;备教法;备学法备重点难点;备作业,练习;备质量标准;并做到五研究: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及突破,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法,研究考查方法。

(5)在备课中要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备课内容,统一课堂训练内容和单元测试内容。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一、课题名称(根据具体课文或教学主题填写)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了解课文背景,理解文章主题。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识记与理解。

(2)文章主题的把握。

(3)作者写作手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

(2)作者写作手法的运用。

(3)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字词、句子的读音和语调。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理解作者的观点。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字词的含义。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5. 学习写作手法(1)教师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根据所学写作手法,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学不足(1)部分学生对生字词掌握不够牢固。

(2)部分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缺乏创新。

3. 改进措施(1)加强生字词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挥创意,提高写作水平。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参考范文五篇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参考范文五篇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参考范文五篇课堂教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当中,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化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1《雨说》教学目标:(]1.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2.通过联想、想象,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教学安排:1课时。

学生准备:1.搜集描绘“春雨”的古诗佳句。

2.朗读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诗句。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

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

作者介绍: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

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他把《雨说》送给“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我们来听听他要借“雨”之口对中国儿童说些什么。

二、品读诗歌(一)配乐朗读,理清思路《雨说》清新灵动,建议以轻松欢快、优美抒情的音乐做铺垫。

推荐乐曲:班得瑞的轻音乐《OneDayInSpring》《春日》《EarMelody》《大地的旋律》)《MelodyofHope》(《希望的旋律》)等;萨克斯乐曲《春风》。

《雨说》共九节,从雨到来之前大地的渴望到春雨悄然而至的脚步,再到雨的问候和邀请,雨的任务,雨的祝福,一步一步把雨的性格、雨的希望表现出来。

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一节诗浓缩成一行诗,然后尝试把九行诗组成一首新的诗,以这种方式来把握这首诗的脉络。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本章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X》知识点讲解:词语解释、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2.2 教学手段使用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知识点。

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运用视频短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讲解知识点: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解释相关知识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知识点,提出相关拓展问题。

3.2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阅读课文:15分钟讲解知识点:20分钟小组讨论:15分钟总结与拓展:1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其继续努力。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5.1 教学资源课文原文:提供准确的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知识点讲解:整理相关的知识点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5.2 辅助材料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指导6.1 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第一章:教案编写前的准备1.1 理解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1.2 分析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的结构和逻辑,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1.3 研究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以便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1.4 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的设计2.1 确定教学主线: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将教材内容进行逻辑性、系统性的组织。

2.2 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主线,设计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新课、巩固、拓展等环节。

2.3 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教学活动的实施3.1 创设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 开展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合作。

3.3 启发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4 指导学习: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4.1 课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评价,及时反馈和指导。

4.2 课后评价: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4.3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章: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5.1 教材整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整合,优化教学资源。

5.2 媒体利用: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3 课外资源拓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六章:语文集体备课的组织与实施6.1 确定备课主题: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需求,确定集体备课的主题。

初三语文集体备课教案1

初三语文集体备课教案1

初三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张涛,刘兵参加者:初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一)谈读书(张涛)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学习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摘录文中名言警句。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读史使人明智----结尾)分两个小层理解:(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运用思维导图和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积极性。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选择适合九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文,如现代文、古文、诗歌等。

对课文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作者背景、课文主题、段落大意等。

2.2 知识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解释和运用。

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的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问题或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课文讲解:分段落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旨。

解释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

3.3 练习与讨论: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分小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讨论等。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正确性和书写规范性。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指导他们进行改进。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使用符合九年级学生水平的语文教材,提供丰富的课文内容和学习资源。

5.2 辅助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具,如PPT、视频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

六、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知识。

6.2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参考范文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参考范文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参考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主题。

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变色龙》2.课外阅读:《骆驼祥子》、《城南旧事》3.作文训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课文《我的叔叔于勒》(1)导入:介绍作者,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3)教师讲解生字词,解释重点句型。

(4)课堂讨论:分析课文主题,探讨作者写作意图。

(5)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写一篇关于《我的叔叔于勒》的读后感。

2.第二课时:课文《孔乙己》(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主题。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3)教师讲解生字词,解释重点句型。

(4)课堂讨论:分析课文主题,探讨作者写作意图。

(5)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写一篇关于《孔乙己》的读后感。

3.第三课时:课文《变色龙》(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主题。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3)教师讲解生字词,解释重点句型。

(4)课堂讨论:分析课文主题,探讨作者写作意图。

(5)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写一篇关于《变色龙》的读后感。

4.第四课时:课外阅读(1)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感悟。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九年级语文中考备考集体备课九年级语文组一、时间20__年2月26日星期三下午第8节二、地点初三年级室三、参加人陈德君纪晓晨祁永更郑振荣四、主讲人:陈德君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复习效率,从容面对20__年语文中考。

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要精心研读中考试题,了解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围绕这些知识点重点讲解,着重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就20__年语文中考试题特点进行逐一分析^p 。

20__年语文中考考试形式为纸质测试,全卷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类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写作题。

具体内容如下:一、试题分析^p :(一)、20__年海南中考语文试卷组成部分:语文试卷由“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与表达”四部分构成。

“基础知识与运用”的考查以教材知识点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及基本能力。

“古诗文积累及阅读”分默写和理解鉴赏两部分,涉及教材中诗、文的识记,词句及篇章的理解,表现方法的鉴赏等。

“现代文阅读”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考查学生积累、感受、理解、归纳、赏析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和艺术价值。

“写作与表达”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综合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

默写内容为课程标准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7-9年级50篇。

(二)、20__年海南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其中,“基础知识与运用”约20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25分,“现代文阅读”“约25分,“写作与表达”约50分。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约20分)积累和运用,是语文学科中基础的基础,也是中考试卷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中考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分析文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1)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析,包括字词、句段、篇章等。

(2)分析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解决。

2. 教学方法:(1)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由主备教师进行讲解,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2)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包括课文解析、教学方法等。

(2)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集体讨论: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集体讨论,提出问题并由教师解答。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方法的运用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方法的运用等。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教师提供的课文原文。

2. 教学参考书:教师参考的教学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

八、教学拓展1. 相关文章阅读:推荐与本节课课文相关的文章,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初三语文教案优化案例

初三语文教案优化案例

初三语文教案优化案例教案一:诗歌鉴赏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鉴赏古代诗歌,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与形式;2. 能够阅读、理解并欣赏古代诗歌;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诗经》选本;2. 包含古代诗歌的课文或资料;3. 音频设备。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制造学习氛围,播放古代诗歌的音频,激发学生的兴趣;2. 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是否了解过古代诗歌?觉得诗歌有什么作用呢?”二、呈现(15分钟)1. 分发选定的古代诗歌,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品味其中的意境;2. 分组进行诗歌欣赏讨论。

三、解读(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2. 以分组的形式,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探讨诗歌的内涵。

四、实践(2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诵,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朗诵演绎;2. 对每个小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与建议。

五、拓展(20分钟)1. 学生展开联想,写一篇关于诗歌的心得体会,并进行分享;2.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后反思:此教案通过创设浸染在诗歌意境之中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兴趣。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以及小组朗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同时,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拓展环节的写作分享,让学生在表达中进一步深化对于诗歌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该教案的引导与导入环节需要更具体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持,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堂结束前,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

初三语文教案优化

初三语文教案优化

初三语文教案优化教学目标:1.了解初三语文教学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及课程标准。

2.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3.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其语文表达和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1.针对每个教学单元,准备相应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2.研究学科标准和教材解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3.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和其他教学资源。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准备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的方案。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a.利用引用名言或给出一个引人入胜的经典段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b.提问或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引导他们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2.知识讲授a.通过讲解、示范和解读课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点、概念和技能。

b.使用多媒体教具,辅助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c.让学生通过课堂互动、问答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练习和巩固a.设计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上课或课后完成。

b.组织小组活动或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互助和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c.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4.拓展延伸a.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

b.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资料等,让学生自主拓展知识。

c.鼓励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和写作,提高其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评价:1.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回答问题、书面作业、小组报告等。

2.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困难,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4.不仅关注知识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其他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1.及时总结和反思每个教学环节的效果和问题,寻找改进和优化的方法。

2.与同事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分享成功经验和教学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Ydezg1sx001 课题:土地的誓言(第一课时)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7.3.1主备人刘秋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能力目标:精读课文,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揣摩精彩的段落和语句;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特色备课区域一、教师导学
(一)歌曲导入,创设氛围
首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同学们听过歌曲有何感受?(学生可随意发言,之后教师总结导入)
是的,听过歌曲后,歌声中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
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

在九一八
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人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二)走近作者,简介背景
(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
《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他和萧红、萧军、舒群、
罗宾基、白朗、李辉英等人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三)生字词学习
挚.痛(zhì)嗥.鸣(háo)谰.语(lón)亘.古(gèn)镐.头(gǒo)污秽.(huì)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
释?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

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
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
的坟前。

”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

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
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

(二)、研读课文,揣摩语句
1、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最精彩的段落品读揣摩
此处学生答案可能不一,说得有道理即可,重点揣摩“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

小组间反复品读讨论分析本段的精彩之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对答得好的同学要予以表扬。

教师对此作以补充总结
明确:(1)本段在列举东北景物时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2)本段在形容景物、物产时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词。

(3)本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充沛,使景物描绘更形象、生动。

(4)文章从听觉、视觉、嗅觉等多角度来描绘东北景物、物产,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

2、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找出文中最富有感情和最精彩的语句,联系文章的背景,理解、揣摩这些句子。

让学生将划出的语句反复品读加以揣摩,以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参考例子如下: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使我不得不回去。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须臾不可分割。

(4)这时我起来……乃是我的家乡。

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5)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洗去她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及甘愿为故乡解放而奉献一切的决心。

(6)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在句中没有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因为埋藏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

昔日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

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

所以用“埋藏”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谁埋藏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藏他们!让埋藏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藏侵略者的墓地!这正是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

文中还有很多,学生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五、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我”的“誓言”是什么?大声读一读,或许会有更深的感受。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二、检测提高
1、作者端木蕻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家乡永远是一个人灵寄宿之地,那么请你用一句五言古诗概括家乡在一个人生命旅途中的无可替代。

教师小结:“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