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
利奈唑胺注射液说明书

其它感染 利奈唑胺 600mg 每 12 小时一次 (n=1498) 20.4 2.1 14.3 1.7 其它对照药* (n=1464)
克拉霉素 250mg 口服 每 12 小时一次 (n=537) 19.6 2.4
25.4 3.5
5.3 3.5 2.7 1.8 1.6 1.5 0.4 0.9 1.1 1.1 0.4
事 件 利奈唑胺 (n=2046) 腹泻 头痛 恶心 呕吐 失眠 便秘 皮疹 头晕 发热
*
所有对照药* ( n=2001) 6.3 5.5 4.6 2.0 1.7 2.1 2.2 1.9 2.1
8.3 6.5 6.2 3.7 2.5 2.2 2.0 2.0 1.6
对照药包括头孢泊肟酯 200mg 每 12 小时口服一次; 头孢曲松 1g 每 12 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克拉霉素 250mg 每 12 小时口服一次;双氯西林 500mg 每 6 小时口服一次;苯唑西林 2g 每 6 小时静脉注射一次;万古霉素 1g 每 12 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
口服剂量指利奈唑胺片剂或利奈唑胺口服混悬剂。
MRSA 感染的成年患者应采用利奈唑胺 600mg 每 12 小时一次进行治疗。 在有限的临床经验中,6 例儿童患者中的 5 例(83%) , 利奈唑胺对其感染的革兰阳性病 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为 4μg/ml, 经利奈唑胺治疗后临床痊愈。然而,与成人相比,儿童患者 的利奈唑胺清除率和全身药物暴露量(AUC)的变化范围更宽。当儿童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 到最佳时,尤其是对于利奈唑胺最低抑菌浓度为 4μg/ml 的病原体,在做疗效评估时应考虑其 较低的全身暴露药量、感染部位及其严重程度以及其基础疾病(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 群、儿童和【儿童用药】 ) 。 在对照临床研究中,研究方案所设定的治疗所有感染的疗程均为 7 至 28 天。总的疗程由 治疗医生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及病人对治疗的反应而制定。 当从静脉给药转换成口服给药时无需调整剂量。对起始治疗时应用利奈唑胺注射液的患 者,医生可根据临床状况,予以利奈唑胺片剂或口服混悬液继续治疗。
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Linezolid-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Linezolid 【成份】100ml含利奈唑胺0.2g与无水葡萄糖4.6g。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淡褐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非复杂性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
【规格】100ml。
【用法用量】复杂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院内感染的肺炎,11岁以下儿童每8小时,10mg/kg,静注或口服,成人每12小时,600mg静注或口服,疗程10-14天,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及伴发的菌血症,11岁以下儿童每8小时,10mg/kg静注或口服,成人每12小时,600mg静注或口服,疗程14-28天,纯性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5岁:每8小时按10mg/kg口服,5-11岁:每12小时按,10mg/kg 口服。
成人:每12小时口服400mg,青少年:每12小时口服600mg,疗程10-14天。
【不良反应】成人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头痛和恶心。
其他不良事件有呕吐、失眠、便秘、皮疹、头晕、发热、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真菌感染、局部腹痛、消化不良、味觉改变、舌变色、瘙痒。
利奈唑胺上市后见于报道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各类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有的进展至失明)、乳酸性酸中毒。
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时间过长(超过28天)的患者中。
利奈唑胺合用5-羟色胺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患者中,有5-羟色胺综合征的报道。
【禁忌】本品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利奈唑胺注射液中的非活性成分有:枸橼酸钠、枸橼酸、葡萄糖。
利奈唑胺口服干混悬剂中含苯丙氨酸)。
【注意事项】为减少细菌对药物耐药的发生和保持利奈唑胺和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或预防。
斯沃注射液说明书2011

*
所有对照药* (n=2001) 6.3 5.5 4.6 2.0 1.7 2.1 2.2 1.9 2.1
8.3 6.5 6.2 3.7 2.5 2.2 2.0 2.0 1.6
对照药包括头孢泊肟酯 200mg每 12 小时口服一次; 头孢曲松 1g每 12 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克拉霉素 250mg 每 12 小时口服一次;双氯西林 500mg每 6 小时口服一次;苯唑西林 2g每 6 小时静脉注射一次;万古霉素 1g每 12 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
口服剂量指利奈唑胺片剂或利奈唑胺口服混悬剂。
MRSA 感染的成年患者应采用利奈唑胺 600mg 每 12 小时一次进行治疗。 在有限的临床经验中,6 例儿童患者中的 5 例(83%) , 利奈唑胺对其感染的革兰阳性病 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为 4μg/ml, 经利奈唑胺治疗后临床痊愈。然而,与成人相比,儿童患者 的利奈唑胺清除率和全身药物暴露量(AUC)的变化范围更宽。当儿童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 到最佳时,尤其是对于利奈唑胺最低抑菌浓度为 4μg/ml 的病原体,在做疗效评估时应考虑其 较低的全身暴露药量、感染部位及其严重程度以及其基础疾病(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 群、儿童和【儿童用药】 ) 。 在对照临床研究中,研究方案所设定的治疗所有感染的疗程均为 7 至 28 天。总的疗程由 治疗医生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及病人对治疗的反应而制定。 当从静脉给药转换成口服给药时无需调整剂量。对起始治疗时应用利奈唑胺注射液的患 者,医生可根据临床状况,予以利奈唑胺片剂或口服混悬液继续治疗。
第 2 页,共 24 页 Version No: 20110718
静脉给药 利奈唑胺静脉注射剂为单次使用的即用型输液袋。静脉给药时,应在使用前目测微粒物 质。用力挤压输液袋以检查细微的渗漏。鉴于无菌状况可能受损害,若发现有渗漏应丢弃溶 液。 利奈唑胺静脉注射剂应在 30 至 120 分钟内静脉输注完毕。 不能将此静脉输液袋串联在其 它静脉给药通路中。不可在此溶液中加入其它药物。如果利奈唑胺静脉注射需与其它药物合 并应用,应根据每种药物的推荐剂量和给药途径分别应用。尤其应注意,利奈唑胺静脉注射 剂与下列药物通过 Y 型接口联合给药时,可导致物理性质不配伍。这些药物包括:二性霉素 B、盐酸氯丙嗪、安定、喷他脒异硫代硫酸盐、红霉素乳糖酸脂、苯妥英钠和甲氯苄啶-磺胺 甲基异噁唑。此外,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合用可致二者的化学性质不配伍。 如果同一静脉通路用于几个药物依次给药,在应用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液前及使用后,应 使用与利奈唑胺静脉注射剂和其它药物可配伍的溶液进行冲洗(见可配伍静脉注射液) 。 可配伍的静脉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USP 0.9%氯化钠注射液,USP 乳酸林格氏液,USP 在使用时方可拆除输液袋的外包装袋。在室温下贮藏,避免冷冻。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液 可呈黄色, 且随着时间延长可加深, 但对药物含量没有不良影响。 【不良反应】 成年患者 在疗程最长达 28 天的 7 个 III 期阳性药物对照临床研究中,入选了 2046 例患者以评价 利奈唑胺的安全性。在这些研究中,按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统计,85%的利奈唑胺不良事件 为轻至中度。表 2 为发生率超过 2%的不良事件。利奈唑胺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不同研 究中发生率为 2.8%至 11.0%) ,头痛(不同研究中发生率为 0.5%至 11.3%)和恶心(不同研究 中发生率为 3.4%至 9.6%) 。 表2 利奈唑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研究中,成年患者中发生率2%的不良事件
利奈唑胺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修改日期:利奈唑胺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利奈唑胺片英文名称:Linezolid Tablets汉语拼音:Linaizuoan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利奈唑胺。
化学名称:(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6H20FN3O4分子量:337.35辅料为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薄膜包衣预混剂(羟丙甲纤维素,二氧化钛,滑石粉,聚乙二醇,聚山梨酯)。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院内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化脓性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尚无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
为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确保利奈唑胺及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仅用于治疗已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
如可获得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应当考虑据此选择或调整抗菌治疗。
如缺乏这些数据,当地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药物敏感性状况可能有助于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在对照临床研究中,对于应用利奈唑胺制剂超过28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进行评价。
利奈唑胺不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
如确诊或疑诊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立即开始针对性的抗革兰阴性菌治疗十分重要(见警告)。
利奈唑胺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利奈唑胺注射液汉语拼音:linaianzhusheye【成份】利奈唑胺【性状】注射液的非活性成分为枸橼酸、葡萄糖和水。
钠离子含量为0.38mg/mL(相当于300mL输液袋中含5mEq;100mL输液袋中含1.7mEq)。
利奈唑胺注射液为无色至淡褐色的澄明液体,为供单次使用的、即用型的软塑料输液袋,外包装铝膜袋,输液袋和接口不含乳胶。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
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可能需要联合用药。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
尚无斯沃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应考虑进行联合用药。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链球菌引起。
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多药耐药的肺炎链球菌[MDRSP]是指对于如下2种或更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
抗生素包括:青霉素、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和SMZ/TMP),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所致。
为减少细菌对药物耐药的发生和保持斯沃及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斯沃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或预防。
当获悉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应当考虑选择或调整抗菌治疗。
如缺乏这些资料,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性状况可能有利于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规格】 300ml:600mg【用法用量】1、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院内感染的肺炎(指特定的病原体,见适应症):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每12小时600mg,静脉注射或口服;儿童患者*(刚出生至11岁):每8小时按10mg/kg 静脉注射或口服。
利奈唑胺质量标准

利奈唑胺质量标准
利奈唑胺(Lenalidomide)是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某些淋巴瘤等血液恶性肿瘤的药物。
利奈唑胺的质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利奈唑胺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2. 纯度:利奈唑胺应符合药典规定的纯度要求,在副产物和杂质方面的含量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 绝对含量或相对含量:标准要求药物的含量与理论含量相接近,或者在一定范围内。
4. 溶解度:利奈唑胺应在一定温度和溶剂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以便于制剂的制备和使用。
5. 微生物限度:利奈唑胺的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药典中规定的要求,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无菌性。
以上是利奈唑胺的一些质量标准,具体标准和要求可以参考相关药典或制药工艺标准。
请在使用药物前咨询医生或药师,并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和药品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
利奈唑胺的功能主治

利奈唑胺的功能主治简介利奈唑胺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属于三唑类药物。
它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内的酯酶系统,阻断真菌合成麦角二酸,从而对真菌产生杀菌活性。
利奈唑胺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良好的药效和安全性,在多种真菌感染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功能主治利奈唑胺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
下面将介绍利奈唑胺在不同真菌感染中的功能主治。
1. 念珠菌感染利奈唑胺对念珠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
念珠菌是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在口腔、阴道等部位引起感染。
利奈唑胺可以通过抑制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效果。
临床上常用利奈唑胺口服片或局部麻痹剂治疗念珠菌感染。
2. 皮肤真菌感染利奈唑胺也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
皮肤真菌感染常见症状包括瘙痒、红斑、脱屑等。
利奈唑胺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并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症状,恢复皮肤健康。
临床上常用利奈唑胺外用药物进行治疗。
3. 呼吸道真菌感染利奈唑胺在治疗呼吸道真菌感染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呼吸道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例如白血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等。
利奈唑胺通过口服等途径进入体内,抑制呼吸道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
4. 深部真菌感染利奈唑胺还可以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常见于器官移植、白血病等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真菌进入体内并引起感染。
利奈唑胺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杀死真菌并减轻感染症状。
临床上常用利奈唑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5. 其他真菌感染除上述病症外,利奈唑胺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真菌感染病症,如病毒性肺炎、结核病等。
利奈唑胺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真菌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病原体及药物耐药情况来确定。
注意事项1.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真菌感染时,应遵医嘱使用,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剂量和频率进行用药。
2.在使用利奈唑胺的过程中,应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等,以确保药物安全。
3.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期间,应注意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

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利奈唑胺商品名称:_____【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利奈唑胺。
【性状】本品为_____。
【适应症】1、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
院内获得性肺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化脓性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的。
2、用于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
【规格】_____【用法用量】1、成人和青少年(12 岁及以上)肺炎、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推荐剂量为 600mg,每 12 小时一次,静脉注射或口服。
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推荐剂量为 600mg,每 12 小时一次,静脉注射或口服。
疗程:治疗应持续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微生物培养结果阴性。
通常的疗程为 10 14 天。
2、儿童患者(出生至 11 岁)新生儿(出生至 7 天):推荐初始剂量为 10mg/kg,每 12 小时一次,以后根据临床反应和药代动力学数据调整剂量。
婴儿和儿童(8 天至 11 岁):推荐剂量为 10mg/kg,每 8 小时一次。
对于体重大于 50kg 的儿童患者,按成人剂量给药。
【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头痛、恶心、呕吐、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味觉改变、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
2、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变,有时进展至失明。
3、长期使用利奈唑胺可能导致耐药菌的出现。
【禁忌】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在治疗期间应每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尤其是在治疗的前 2 周。
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治疗药物监测实施细则

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治疗药物监测实施细则利奈唑胺是一种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等引起的感染。
1、NMPA批准的适应证利奈唑胺用于严重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链球菌、MSSA)、医院获得性肺炎(MSSA、MRSA、肺炎链球菌)、非复杂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MSSA、化脓性链球菌)、复杂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MSSA、MRSA、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VRE)。
2、超说明书用药WHO在2016年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中将其归为MDR-TB的核心治疗药物。
2019年的《WHO耐多药或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中,将利奈唑胺调整到治疗耐药结核病A组的核心药物。
3、利奈唑胺作用机制利奈唑胺作用于50S亚基上核糖体23S结合位点(P位点),抑制70S 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最终产生抑菌作用。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有研究表明,利奈唑胺在内毒素或病原体的刺激下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以及免疫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
4、利奈唑胺药动学特点(1)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100%,不受食物、抗酸药物影响。
口服1-2h 可达Cmax,口服峰Cmax约12~21mg/L。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静脉给药Cmax 约13~15 mg/L。
(2)分布:利奈唑胺为亲水性抗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31%,表观分布容积40~50L。
在肺上皮细胞衬液、肺泡巨噬细胞渗透性良好,在皮肤及软组织药物浓度高,同时其脑脊液穿透性较好。
(3)代谢:主要经肝脏代谢(50%~70%),但不通过人体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也不抑制人体细胞色素同工酶活性。
在体内代谢为两个无活性产物(氨基乙氧基乙酸、羟乙基氨基乙酸)。
(4)排泄:利奈唑胺约35%以原型经肾排泄,非肾脏清除率为65%;t1/2为3.5~6h。
5、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1)监测原因:利奈唑胺的药品说明书推荐成人标准剂量为600 mg q12h,说明书建议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须调整剂量。
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

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直接开始正文:【适应症】利奈唑胺适用于治疗以下疾病:1:痤疮:利奈唑胺可用于治疗痤疮,包括非炎症性痤疮和炎症性痤疮。
【用法用量】1:用法:将利奈唑胺均匀涂抹于患处,避免接触到眼睛、口腔和黏膜。
使用前应先清洁并干燥患处。
2:用量:一般情况下,每天使用1次,早上或晚上皆可。
具体用量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禁忌症】利奈唑胺禁用于以下病情:1:对利奈唑胺或该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利奈唑胺期间,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接触眼睛、口腔和黏膜。
2:如发生过敏反应(例如皮肤瘙痒、疼痛、红肿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3:利奈唑胺仅适用于外用,切勿用于口服。
4:在使用利奈唑胺期间如需使用其他药物,请咨询医生。
【不良反应】利奈唑胺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1:皮肤瘙痒、刺痛、红肿等局部刺激反应。
2: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目前尚无已知的利奈唑胺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
【药物剂型和规格】利奈唑胺为乳液剂型,每支装有50ml。
【储存条件】1:利奈唑胺应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利奈唑胺应远离儿童接触。
【生产企业】利奈唑胺由公司生产。
附件:本药品说明书的附件包括:1:临床试验数据2:包装盒示意图3:相关研究文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适应症:指药物或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的特定疾病或情况。
2:禁忌症:指禁止使用某种药物的特定疾病或情况。
3:不良反应: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新药“利奈唑胺”的详细介绍

1. 摘自CDC. Available at: /ncidod/dhqp/ar_mrsa_ca_clinicians.html#1. 2. Tambyah PA,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3;24:436-8. 2003;24:4363. Campbell AL,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3;24:427-30. 2003;24:427-
1.ATS/IDSA. 1.ATS/IDS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 2005;171:388-
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将导致 病死率显著提高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
70
60.8
危重患者 危重患者 2
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检出率65.3%) (1995~2006 25374株金葡菌 MRSA检出率 ~ 株金葡菌 检出率 )
90检 出 率 ( % ) NhomakorabeaMRSA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IC U
中国CHINET(2006) 中国CHINET(2006)
MRSA感染的危害 感染的危害
• MRSA感染可能 MRSA感染可能
MRSA在全球日益播散 在全球日益播散
ICU患者 ICU患者MRSA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1995-2004* 患者MRSA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 1995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
* 资料来源 : NNIS系统。 系统。
摘自CDC. Available at: /ncidod/dhqp/ar_mrsa_data.html.
成人危重患者利奈唑胺个体化用药的研究进展

成人危重患者利奈唑胺个体化用药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明李国飞孙浩来源:《中国药房》2022年第12期关键词利奈唑胺;成人危重患者;药动学;治疗药物监测利奈唑胺(linezolid)是一种恶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物,对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结核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用于临床治疗危及生命的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且有效性、安全性良好[1-2]。
利奈唑胺的药品说明书推荐成人标准剂量为600 mg(q12 h,静脉注射),即便是肝/肾功能损害或行脏器功能替代治疗的患者也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目前,精准用药理念日益深入,考虑到危重患者个体病情差异大、基础疾病重、脏器功能差、用药品种及数量多等因素,标准剂量的利奈唑胺可能并不适用[3]。
为此,本文拟综述近年来成人危重患者使用利奈唑胺的相关研究,分析该类人群的药动学特征,归纳危重患者常见生理/病理改变对药物的影响,旨在为利奈唑胺的个体化应用提供参考。
1 药动学特征对于非危重患者,利奈唑胺的口服吸收相对完全;而对于危重患者,由于其不能口服或口服吸收的不确定性,临床常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
利奈唑胺具有高亲脂性,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1%,在几乎所有组织和细胞中都具有良好的渗透性,组织穿透能力强,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為30~50 L[4]。
有研究指出,该药约有35%以原型通过尿液排出,另50%则通过非肝药酶代谢转化生成两个非活性代谢产物经尿液排出,药物半衰期(half life,t1/2)为5~7 h,清除率(clearance,CL)为80~138 mL/min[5]。
目前,学界公认以利奈唑胺血药谷浓度(minimum concentration,cmin)和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curve,AUC)与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比值作为预测其治疗效果的最佳指标,以cmin≥2 mg/L和AUC/MIC>100作为确保疗效的理论阈值[6]。
利奈唑胺超说明书使用专家共识

利奈唑胺超说明书使用专家共识01 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2000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
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
与其它药物不同,利奈唑胺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只是作用于翻译系统的起始阶段,抑制mRNA与核糖体连接,阻止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了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02 利奈唑胺说明书摘要1.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HAP;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CAP,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化脓性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仅用于治疗已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
2. 用法: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12岁以上)每12小时静注或口服(片剂或口服混悬剂)600mg。
03 利奈唑胺超说明书使用超适应症腹腔感染:Birmingham等进行的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非比较性、非随机同情用药的研究项目,纳入796例患者,包括120例腹腔内感染(15.1%)病人,致病病原体包括VRE(66.3%)和MRSA(22.1%)。
结果表明,临床治愈率和微生物学成功率分别为91.5%和85.8%,利奈唑胺提供了高临床治愈率和微生物学成功率,具有非常好的总体耐受性。
2017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的腹腔内感染管理指南建议,对于肾功能正常的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重症患者,如果存在VRE感染风险(包括既往肠球菌感染或定植、免疫功能低下、ICU 住院时间长或近期暴露于万古霉素),其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案建议为利奈唑胺给药或达托霉素治疗。
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说明书

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说明书【说明书修订日期】核准日期:2015年4月29日【药品名称】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利奈唑胺。
辅料:枸橼酸钠、枸橼酸、无水葡萄糖、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淡褐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见注意事项、儿童用药和用法用量)。
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见临床研究)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可能需要联合用药(见临床研究)。
复杂性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
尚无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见临床研究),临床上应考虑进行联合用药。
非复杂性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链球菌引起。
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所致。
为减少细菌对药物耐药的发生和保持利奈唑胺及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或预防。
当获悉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应当考虑选择或调整抗菌治疗。
如缺乏这些资料,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性状况可能有利于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规格】100ml︰利奈唑胺0.2g与无水葡萄糖4.6g【用法用量】本品治疗感染的推荐剂量见表11。
表11 利奈唑胺推荐剂量感染*剂量和给药途径建议疗程(连续治疗天数)儿童患者†(刚出生至11岁)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复杂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每8小时,10mg/kg静注或口服‡每12小时,600mg静注或口服‡10-14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院内感染的肺炎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及伴发的菌血症每8小时,10mg/kg静注或口服‡每12小时,600mg静注或口服‡14-28单纯性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5岁:每8小时按10mg/kg‡口服5-11岁:每12小时按10mg/kg口服‡成人:每12小时口服400mg‡青少年:每12小时口服600mg‡10-14*指特定的病原体(见适应症和用法用量)†<7天的新生儿:大多数出生7天以内早产(<34孕周)患者较足月儿和其他婴儿对利奈唑胺的系统清除率低,且AUC值大。
斯沃说明书

表 2 利奈唑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研究中,成年患者中发生率≥2%的不良事件
事件
利奈唑胺 (n=2046)
所有对照药* (n=2001)
腹泻
8.3
6.3
头痛
6.5
5.5
恶心
6.2
4.6
呕吐
3.7
2.0
失眠
2.5
1.7
便秘
2.2
2.1
皮疹
2.0
2.2
头晕
2.0
1.9
发热
1.6
2.1
*对照药包括头孢泊肟 200mg每 12 小时口服一次;头孢曲松 1g每 12 小时静脉注射一次;克拉霉素 250mg每
12 小时口服一次;双氯西林 500mg每 6 小时口服一次;苯唑西林 2g每 6 小时静脉注射一次;万古霉素 1g
每 12 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其它在 II 期和 III 期研究中报告的不良事件包括: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
高血压、消化不良、局部腹痛,瘙痒、舌褪色。
表 3 为利奈唑胺的临床研究中,成年患者中发生率大于 1%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
MRSA 感染的成年患者用利奈唑胺 600mg 每 12 小时一次进行治疗。 在有限的临床经验中,6 例儿童患者中的 5 例(83%), 其感染的革兰阳性病原体的 最低抑菌浓度为 4μg/mL, 经利奈唑胺治疗后临床痊愈。然而, 与成人相比,儿童患者的 利奈唑胺清除率和全身药物暴露量(AUC)的变化范围更宽。当儿童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到 最佳时,尤其是其病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为 4μg/mL,在作疗效评估时应考虑其较低的全身 暴露药量、感染部位及其严重程度和以及潜在的病情(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儿童和 儿童用药)。 在对照临床研究中,研究方案所设定的治疗感染的疗程为 7 至 28 天。所有疗程由治
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

利奈唑胺注射液【适应症】1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
2、院内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弓I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用法用量】表1利奈唑胺推荐剂量本品治疗感染的推荐剂量见表1。
【不良反应】上市后的经验利奈唑胺上市后的临床应用中,有骨髓抑制报道(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参见警告)。
曾有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变有时进展至失明的报道。
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有乳酸性酸中毒的报道。
虽然上述报道主要出现在应用利奈唑胺超过推荐的最长应用时间(28天)的患者中,但在用药时间较短的患者中也有报道。
利奈唑胺合用5-羟色胺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患者中,有5-羟色胺综合征的报告(见注意事项)。
在利奈唑胺应用的过程中有惊厥的报道(见注意事项)。
过敏性反应、血管性水肿、描述为Steve ns Joh nson综合征的皮肤水疱也有有以上多种因素而被列出。
由于上述事件为自发性报告,无法知晓其来源于多人样本的患者人群,故不能对其发生率进行估计,也不能准确地判定其与用药的因果关系。
报道。
这些不良事件可能由于其严重性、报告的频度、与利奈唑胺可能的相关性,或同时伴【禁忌】本品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正在使用任何能抑制单胺氧化酶A或B的药物(如:苯乙肼、异卡波肼)的患者,或两周内曾经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患者不应使用利奈唑胺。
引起血压升高的潜在相互作用与5-羟色胺类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注意事项】警告在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中有出现骨髓抑制的报道 (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 血小板减少症)。
对发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发生恶化的患者应考虑停用利奈唑胺治疗。
利奈唑胺注射液致视物模糊1例

利奈唑胺注射液致视物模糊1例刘培培;冯赵慧子【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2页(P400-401)【关键词】利奈唑胺;视物模糊;药品不良反应【作者】刘培培;冯赵慧子【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R9691 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体质量60 kg。
2017年6月11日因发热10 d、咳嗽咯痰4 d 入院。
起病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 ℃,伴畏寒、寒战,咳较多白色泡沫痰,痰中带血,胸闷、气紧不适。
外院胸部CT检查提示:两肺多发玻璃样高密度影,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及类圆形空洞影。
入院诊断:肺部感染;乙型肝炎;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
患者既往有静脉吸毒史2年余,否认高血压、肾炎、冠心病病史,否认结核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68×109·L-1,中性粒细胞比率84.6,血红蛋白107 g·L-1,血小板计数75×109·L-1,单核细胞计数0.62×109·L-1,中性粒细胞数13.27×109·L-1。
肝功能:白蛋白21.5 g·L-1,总胆红素50.9μmol·L-1,直接胆红素29.7 μmol·L-1,碱性磷酸酶172 U·L-1,γ-谷氨酰转肽酶73 U·L-1,超敏C-反应蛋白16.5 mg·d-1,胆碱酯酶1466 U·L-1,前白蛋白0.01 g·L-1。
肾功能:血尿素氮18.53 mmol·L-1,肌酐265 μmol·L-1,钾3.09 mmol·L-1,钠131.9 mmol·L-1,钙1.72 mmol·L-1,镁1.56 mmol·L-1,磷1.66 mmol·L-1。
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罕见抗MRSA抗菌药物之袁州冬雪创作
众所周知,今朝细菌耐药日渐加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加上病原学的变迁,我们仍然面对感染性疾病的威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风行范围广、治病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病原菌.人体一旦感染,特别是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较长时间应用光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和老年人,可引起败血症、肺炎和毒血症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对比了临床上常常使用的三种抗MRSA抗菌药物的基本信息,以供临床使用时参考.
对于最罕见的医院获得MRSA感染,我们不但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更要注重加强全院节制感染的环节管理,如手卫生管理、加强无菌操纵、消毒隔离和耐药菌防控、缩短术前住院时间、节制住院时间、节制基础疾病、改正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节制患者术中血糖水平、重视手术中患者保温等综合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药品说明书.
2.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奈唑胺注射液
【适应症】
1、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
2、院内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用法用量】
本品治疗感染的推荐剂量见表1。
表1.利奈唑胺推荐剂量
【不良反应】
上市后的经验
利奈唑胺上市后的临床应用中,有骨髓抑制报道(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参见警告)。
曾有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变有时进展至失明的报道。
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有乳酸性酸中毒的报道。
虽然上述报道主要出现在应用利奈唑胺超过推荐的最长应用时间(28天)的患者中,但在用药时间较短的患者中也有报道。
利奈唑胺合用5-羟色胺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s)的患者中,有5-羟色胺综合征的报告(见注意事项)。
在利奈唑胺应用的过程中有惊厥的报道(见注意事项)。
过敏性反应、血管性水肿、描述为Stevens Johnson综合征的皮肤水疱也有报道。
这些不良事件可能由于其严重性、报告的频度、与利奈唑胺可能的相关性,或同时伴有以上多种因素而被列出。
由于上述事件为自发性报告,无法知晓其来源于多人样本的患者人群,故不能对其发生率进行估计,也不能准确地判定其与用药的因果关系。
【禁忌】
本品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正在使用任何能抑制单胺氧化酶A或B的药物(如:苯乙肼、异卡波肼)的患者,或两周内曾经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患者不应使用利奈唑胺。
引起血压升高的潜在相互作用
与5-羟色胺类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警告
在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中有出现骨髓抑制的报道(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症)。
对发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发生恶化的患者应考虑停用利奈唑胺治疗。
利奈唑胺未被批准且不应用于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或插管部位感染的患者。
利奈唑胺对革兰阴性病原体没有临床疗效,不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
如确诊或疑诊合并革兰阴性菌病原体感染,立即开始针对性的抗革兰阴性菌治疗
·一般注意事项
乳酸性酸中毒
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有乳酸性酸中毒的报道。
在报道的病例中,病人反复出现恶心和呕吐。
患者在接受利奈唑胺时,如发生反复恶心或呕吐、有原因不明的酸中毒或低碳酸血症,需要立即进行临床检查。
5-羟色胺综合征
利奈唑胺合用5-羟色胺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患者中有关于5-羟色胺综合征的自发性报告。
患者用药信息应告知如下信息:
·利奈唑胺在餐后或餐前服用均可;
·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病史,应告知医生;
·当应用利奈唑胺时,虚避免食用大量高酪胺含量的食物及饮料。
·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含盐酸伪麻黄碱或盐酸苯丙醇胺的药物,如抗感冒药物和缓解充血的药物,应告知医生。
·如果正在应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其他抗抑郁剂时,应告知医生。
·出现视觉的改变时,应当通知医生。
·如果患者有癫痫发作病史应当告知医生。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利奈唑胺及其代谢产物可分泌至哺乳期大鼠的乳汁中。
乳汁中的药物浓度与母体的血浆药物浓度相似。
利奈唑胺是否分泌至人类的乳汁中尚不明确。
由于许多药物都能随人类的乳汁分泌,因此利奈唑胺应慎用于哺乳期妇女。
尚未在妊娠妇女中进行充分的、严格对照的临床研究。
只有潜在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建议妊娠妇女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
利奈唑胺为可逆的、非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所以,利奈唑胺与肾上腺素能药物或5 -羟色胺类制剂有潜在的相互作用。
2、肾上腺素能类药物:
当健康受试者同时接受利奈唑胺及超过100mg的酪胺时,可见明显的增压反应。
所以,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应避免食用酪胺含量高的食物或饮料(参见注意事项中的患者用药信息)。
【药理毒理】
利奈唑胺属于新一类的合成抗生素—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由需氧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
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谱还包括一些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
利奈唑胺通过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因此利奈唑胺与其他类别的抗菌药物间不太可能具有交叉耐药性。
利奈唑胺与细菌50S亚基的23s核糖体RNA上的位点结合,从而阻止形成功能性70S始动复合物,后者为细菌转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时间-杀菌曲线研究的结果表明利奈唑胺为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的抑菌剂。
利奈唑胺:为大多数链球菌菌株
的杀菌剂。
体外研究显示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氨曲南、氨苄西林或链霉素具有相加作用或无关。
体外试验和临床应用结果均表明,本品对以下微生物的大多数菌株具有抗菌活性:
需氧的和兼性的革兰阳性致病菌:屎肠球菌(仅指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的菌株),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化脓性链球菌
【贮藏】
避光,密封,在15-30℃(59-86 o F)条件下保存。
避免冷冻。
【包装】
利奈唑胺注射液为供单次使用的、即用型的软塑料输液袋,外包铝膜袋、输液袋和接口不含乳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