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教案: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中国第一课时: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第二课时:热爱我们的祖国2. 第二单元:我们的家庭和学校第一课时:理解家庭的重要性第二课时:学会与家人相处第三课时:认识学校,热爱学校3. 第三单元:我们的社区第一课时: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第二课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4. 第四单元:我们与大自然第一课时:认识大自然,珍惜资源第二课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相处,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3. 引导学生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发展做贡献。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相处。
2.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中国的美丽风景、历史建筑和文化习俗,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3. 例题讲解:通过举例说明如何热爱我们的祖国,让学生深入理解爱国情怀。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社区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区发展做贡献。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中国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国的文化习俗2. 第二单元: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家庭的重要性与家人相处的技巧热爱学校,珍惜学习机会3. 第三单元:我们的社区社区的构成和功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发展做贡献4. 第四单元:我们与大自然大自然的重要性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第一课时作业:查找有关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的资料,进行整理。
2024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教案

2024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教案一、教学内容1. 公共生活中的我详细内容:公共空间的概念、公共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
2. 安全与我同行详细内容:家庭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
3. 爱国主义教育详细内容: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民族英雄事迹、国防知识。
4. 环保小卫士详细内容:环境保护的意义、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遵守公共秩序的自觉性。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公共规则意识的培养、安全意识的提高、爱国情怀的激发。
2. 教学重点: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安全知识、爱国主题教育活动、环保行为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挂图、卡片。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践工具(如垃圾分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案2. 内容布局:分为四个板块,分别对应四个单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概括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改正措施。
(2)简述家庭、校园、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安全建议。
(3)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举例说明。
(4)描述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介绍自己家庭的垃圾分类实践。
2. 答案:(1)答案示例: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有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插队等。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教案目录:一、第一单元教案二、第二单元教案三、第三单元教案四、第四单元教案五、第五单元教案一、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多样性的认识2. 社会复杂性的认识3. 积极社会态度的培养4.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的提升5.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态度和价值观。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如何激发学生积极的社会态度和价值观。
3.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利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 讲解社会的多样性:介绍社会的不同方面和特点。
3. 分析社会的复杂性:讲解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解决方法的复杂性。
4. 培养积极社会态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培养积极的社会态度。
5. 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讲解公民素养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组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提高学生面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认识2. 自尊、自信、自强的培养3. 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应对能力4.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5. 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成长的足迹》课文1:回顾与感悟课文2:我们的梦想课文3:奋斗成就未来2. 《人与自然》课文4:地球家园课文5:关爱大自然课文6: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 《我们的公共生活》课文7:公共场所守秩序课文8:遵守交通规则课文9:做个有道德的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学会在公共场所守秩序,遵守交通规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引导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共道德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品德与社会下册重点知识梳理。
2. 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成长的足迹》:描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难忘经历。
《人与自然》:谈谈你对保护环境的看法。
《我们的公共生活》:列举公共场所守秩序的例子,并说明其重要性。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开展公共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重点在于对教材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合理组织。
2024年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浙教版2024年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具体章节包括:第一章《我们的地球》,第二章《爱护我们的家园》,第三章《科技改变生活》,第四章《走进社会大课堂》。
详细内容涵盖地球知识、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社会调查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爱护地球的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创新,学会运用科技改善生活。
3. 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科技创新和社会调查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调查问卷、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地球知识、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爱护地球、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等问题。
4. 实践活动:开展环保小制作、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品德与社会2. 板书内容:地球知识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社会调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设计一个环保标语,要求简洁易懂,具有号召力。
结合所学,谈谈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调查周围人对待环保的态度,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答案:环保标语: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科技创新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如智能手机、互联网等。
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人们对环保的态度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深入了解社会问题,提高自身品德素养。
2024年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第11课《地球村的成员》,第12课《行动起来,保护地球》;2. 第五单元“热爱祖国”:第13课《伟大的祖国》,第14课《热爱祖国,从小事做起》;3. 第六单元“人际交往”:第15课《与人相处》,第16课《合作与竞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热爱祖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品德素养;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热爱祖国、人际交往的实质,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a. 第四单元:展示地球环境现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b. 第五单元:播放国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c. 第六单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a. 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保护环境、热爱祖国、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b. 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爱国、人际交往的具体表现;c. 分析教材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实质。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a. 第四单元:如何减少塑料污染?b. 第五单元:列举身边的爱国行为;c. 第六单元: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a. 第四单元:让学生设计环保标语;b. 第五单元:让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爱国故事;c. 第六单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际交往场景。
六、板书设计1.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a. 地球村的成员b. 行动起来,保护地球2. 第五单元:热爱祖国a. 伟大的祖国b. 热爱祖国,从小事做起3. 第六单元:人际交往a. 与人相处b. 合作与竞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第四单元:结合教材内容,谈谈自己在环保方面的实际行动;b. 第五单元:列举身边的爱国行为,并说明理由;c. 第六单元:写一篇关于合作与竞争的短文。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一课:我们生活的大地球第二课:多样化的自然环境2. 第二单元:我们与社会第三课:我们与社会的关系第四课:共建和谐社会3. 第三单元:遵守规则第五课:生活中的规则第六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4. 第四单元:安全与健康第七课:生命安全最重要第八课:健康生活每一天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们生活的大地球,认识到地球的多样化的自然环境。
2. 引导学生了解我们与社会的关系,明白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了解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4. 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多样化的自然环境,理解我们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生命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图片、视频、课件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地球的自然环境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大地球。
2. 课文学习:学习第一单元的两课,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多样化的自然环境。
学习第二单元的两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明白我们与社会的关系,理解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最喜欢的自然环境,并说明原因。
列举几个你认为重要的社会规则,并解释为什么。
2.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我们生活的大地球,认识到地球的多样化的自然环境,理解我们与社会的关系,明白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生命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意识。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教案一、课程概述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交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自我认知、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认知、世界认知等五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多个子题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自我认知、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认知、世界认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和社交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爱护环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自我认知:通过自我介绍、自我评价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优点和不足,从而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2、家庭生活:通过家庭作业、家庭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责任和义务,从而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态度。
3、学校生活:通过学校活动、班级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则、制度和校园文化,从而建立良好的学校生活态度。
4、社会认知: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结构、功能和问题,从而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
5、世界认知:通过国际交流、文化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从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四、教学评价1、平时作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期末考试: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社会实践: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贡献进行评价。
4、同学评价: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课堂参与度。
5、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共有八个主题单元,涵盖了道德、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领域。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1. 公平的含义、公平对待他人、维护公平;2. 正义的含义、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3. 人民的公仆、服务人民、尊重劳动者;4. 大自然的馈赠、保护环境、绿色生活;5. 中国的国际地位、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学会公平对待他人,维护公平和正义;2.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尊重劳动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践行绿色生活;4.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公平、正义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环保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出公平、正义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公平和正义;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公平、正义的理解;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品德与社会2. 板书内容:(1)公平、正义的含义与应用;(2)公民意识、环保意识、国家认同感;(3)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公平、正义的理解,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2)列举三种环保行为,并解释其意义;(3)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举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
2. 答案:(1)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应得的权益;正义:维护公共利益,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2)环保行为: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垃圾分类等;(3)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2. 历史的印记:重要历史事件、文化遗产、革命传统。
3. 社会的变迁: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4. 生活的变化: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环境保护。
5. 法治社会:法律法规、公民权利、社会责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增强国家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 教学重点:我国的发展变化、历史事件、法律法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历史图片等,引导学生了解教学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社会变迁。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解释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7.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我国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2. 法治社会:法律法规、公民权利、社会责任。
3. 教学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2)列举三个重要历史事件,并说明其意义。
(3)谈谈你对法治社会的理解。
2. 答案:(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2)例: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些事件都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理解规则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的规则》1. 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中的规则,如课堂纪律、校园安全等。
第2课《家庭中的规则》1. 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规则,如尊老爱幼、分工合作等。
2. 培养学生尊重家庭规则、履行家庭成员责任的意识。
第3课《社会规则》1. 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培养遵守社会规则的习惯。
第4课《规则与自由》1. 让学生探讨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理解规则对于保障自由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规则与自由之间关系的能力。
第5课《尊重他人》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尊重他人的表现。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
2. 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 案例素材:教师收集的生活中的实例和案例。
4. 教学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六、第6课《公共秩序》1. 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的含义,认识到公共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的意识。
七、第7课《环境保护》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质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重要性,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意识。
2. 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在社会中角色和责任,提升社会责任感。
3. 使学生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树立法治观念。
4. 培养学生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自觉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权利与义务关系。
2. 教学重点:个人在社会中角色和责任、社会秩序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品德与社会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一章“我们生活环境”,让学生解环境保护意义和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角色和责任。
4. 例题讲解:以第二章“我们角色”为例,讲解个人在社会中责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不同场合下角色和责任。
6.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第三章“权利与义务”,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
7. 例题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权利与义务相互关系。
8.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公民在生活中权利与义务。
9. 新课导入:学习第四章“社会秩序”,讲解社会秩序重要性。
10. 例题讲解:以公共秩序为例,让学生解遵守社会秩序意义。
11. 随堂练习:让学生讨论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板书2. 板书内容:(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个人在社会中角色和责任(3)权利与义务关系(4)社会秩序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第一章,思考如何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力量。
(2)以教材第二章为例,谈谈你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角色和责任。
(3)根据教材第三章,举例说明公民在生活中权利与义务。
(4)结合教材第四章,谈谈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2. 答案:(1)学生可以提出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节约用水用电等具体措施。
2024年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浙教版2024年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学内容涵盖全书章节。
具体包括:第一章“我们的地球”,详细内容为地球的基本知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章“走进社会”,详细内容为社会组织、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第三章“人与自然”,详细内容为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人与动植物的关系;第四章“生活中的道德”,详细内容为诚信、友善、公平正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2. 让学生认识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 让学生学会关爱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社会规范与社会角色的认识;道德观念的内化与实践。
重点:地球知识、环保意识;社会组织与社会适应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诚信、友善、公平正义的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
学具:学习笔记、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出地球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一章“我们的地球”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小制作,提高环保意识。
4. 例题讲解:讲解第二章“走进社会”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社会角色,进行小组讨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6. 新课导入:讲解第三章“人与自然”内容,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讨论人与动植物的关系。
7.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生态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8. 例题讲解:讲解第四章“生活中的道德”内容,通过故事、案例分析诚信、友善、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念。
9.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诚信、友善、公平正义行为,进行道德观念的内化与实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成长的脚步》:第1节“成长的足迹”,第2节“不一样的我们”。
2. 第2章《我们的环境》:第1节“美丽的大自然”,第2节“人与自然”。
3. 第3章《我们的学校》:第1节“我们的校园”,第2节“校园里的规则”。
4. 第4章《我们的家乡》:第1节“家乡的故事”,第2节“家乡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学会珍惜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 增强学生对学校、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成长的变化、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家乡的可爱。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学生从小到大的照片,引发学生对成长话题的兴趣,进入第1章的学习。
a.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体会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b.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独特的。
2. 新课导入: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进入第2章学习。
a. 组织学生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b. 课堂讨论: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以学校、家乡为例,讲解第3、4章内容。
a. 让学生描述自己学校的特色,了解校园里的规则。
b.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变化。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1章:成长的脚步a. 成长的足迹b. 不一样的我们2. 第2章:我们的环境a. 美丽的大自然b. 人与自然3. 第3章:我们的学校a. 我们的校园b. 校园里的规则4. 第4章:我们的家乡a. 家乡的故事b. 家乡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以“我的成长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024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教案20231203

2024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教案20231203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生活的环境第1节:美丽的家园第2节:保护环境,我们在行动2. 第2章:我们的责任第1节:我是家庭一员第2节:我是学校一员第3节:我是社会一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生活环境,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学校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承担责任。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关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践作业所需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学习第1章,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习第2章,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学校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如植树、捡拾垃圾等。
(2)开展家庭、学校、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责任感。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1章:我们生活的环境美丽的家园保护环境,我们在行动2. 第2章:我们的责任我是小家庭一员我是小学校一员我是小社会一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身边的环保行为,并说明其意义。
(2)谈谈你对家庭、学校、社会责任感的理解。
2. 答案:(1)环保行为: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2)家庭责任感:关爱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校责任感: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向往公平2. 公平合作的力量3. 爱心传递4. 诚信守则5. 民族团结一家亲6.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公平的重要性,培养公平合作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诚信守则的品德素养。
3. 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公平合作、诚信守则、民族团结。
重点:培养学生公平合作、关爱他人、诚信守则的品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或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公平合作、诚信守则、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详细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公平合作、关爱他人、诚信守则的含义。
(2)分析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公平合作、诚信守则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 例题讲解:(1)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分析解题过程,强调公平合作、诚信守则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公平合作、诚信守则的认识。
(2)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2. 板书内容:(1)公平合作的重要性(2)关爱他人、诚信守则(3)民族团结一家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公平合作的认识。
(2)举例说明诚信守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公平合作是人们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诚信守则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诚实守信,遵守规则,为人诚实,言而有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公平合作”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公平合作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第一章:我们向往公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公平的定义和重要性社会公平问题的实例分析如何做到公平对待他人1.3 教学活动讨论:什么是公平?为什么公平很重要?案例分析:分析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小组活动: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第二章: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引导学生尊重法律,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2.2 教学内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权益2.3 教学活动讨论:为什么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案例分析:分析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案例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学习法律知识第三章:我们也要承担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推卸责任。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责任的定义和重要性承担责任的意义和方式如何积极承担责任3.3 教学活动讨论: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责任很重要?案例分析:分析不负责任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小组活动:设计责任卡片,分享各自的责任第四章:我们都是消费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者的权益和义务,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和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理性消费的重要性4.3 教学活动讨论:消费者有哪些权益和义务?案例分析:分析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案例小组活动:设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海报第五章:我们崇尚公平竞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竞争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学会在竞争中合作。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向往公平2. 交往与沟通3. 爱我家乡,爱我国土4. 走向世界详细内容:1. 了解公平的含义,培养公平意识。
2. 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4. 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拓宽国际视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平的重要性,树立公平意识。
2.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水平。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爱国情怀。
4.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公平意识的培养。
2. 交往沟通技巧的掌握。
3. 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
4. 世界文化差异的认识。
教学重点:1. 公平意识的树立。
2. 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3.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
4. 国际视野的拓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验公平的重要性。
举例: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接力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公平与不公平。
2. 新课内容展示与讲解:(1)展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公平的含义。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
(3)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所学内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案2. 内容:(1)公平的含义与重要性(2)交往与沟通技巧(3)家乡历史文化(4)世界文化差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公平的理解,结合实际生活举例。
(2)列举三种有效的交往沟通技巧,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3)介绍你的家乡,包括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
2. 答案:(1)公平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承担相同的义务和责任。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一、第一章《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位置、大小、构造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 地球的位置和大小(2) 地球的构造(3)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3.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2) 视频播放:播放地球科普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环境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并提出具体措施。
二、第二章《我们的国家》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如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 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2)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3) 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3. 教学活动(1) 地图展示:展示我国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数据统计: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和民族情况。
(3) 故事分享:分享我国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第三章《我们的社会》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社会制度,如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关爱他人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 我国的社会制度(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遵纪守法,关爱他人3. 教学活动(1)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我国社会制度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社会制度的基本情况。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3)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遵纪守法、关爱他人,并提出具体行动。
四、第四章《我们的价值观》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2. 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道德的人3. 教学活动(1) 课件讲解: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地球村详细内容:地球村的形成、地球村中的你我他、共同关爱地球村。
2. 第2章:人口、资源与环境详细内容:世界人口问题、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3. 第3章:战争与和平详细内容:战争与人类文明、追求和平、维护世界和平。
4. 第4章:我们向往公平详细内容:公平的含义、公平的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村、人口、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公平等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关注世界的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和平意识和公平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公平的含义与追求。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地球、关注社会、追求公平、维护和平的情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图、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地球村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村的形成和发展。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6. 课后拓展: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关键词、重要观点。
2.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谈谈对地球村的认识。
(2)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3)你认为如何维护世界和平?(4)举例说明公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答案:(1)地球村是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强调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我们要关爱地球,共同保护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金华浦江县浦阳四小黄湘瑛(2)圆明园在哭泣-----------丽水青田县实验小学邹照静(3)快乐其实很简单------------宁波镇海区精英小学胡维(4)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衢州师范第二附小龚虹君(5)科技造福人类——科技,生命的福音-------------嘉兴平湖师范附小王静娟(6)让我们来寻根——为什么是母亲河---------------湖州市东风小学汤育红(7)李奶奶身上的伤痕-----------台州临海市临师附小洪丹丹(8)天有不测风云---------------湖州市环球小学孟平萍(9)天有不测风云-----------绍兴上虞市实验小学汤金华(10)日新月异的交通-------------杭州市学军小学苏峰(11)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千年不衰的汉字---------舟山普陀区沈家门五小王志贤(12)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曾大江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金华市浦江县浦阳第四小学黄湘瑛教材分析: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他们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让小学生从小就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保护好共同生活的空间——地球。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通过搜集和调查,让学生了解资源污染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森林的重要性,懂得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初步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献计献策。
3.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节约资源的环保观念。
难点:培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教学过程预设:活动一:感受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1.引出地球2.了解地球:你都了解了地球妈妈的哪些呀?3.感受美丽:(1)学生说(2)看课件:美丽的地球、美丽的家园(3)说感受4.小结活动二: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现象1.师: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感到欣慰,她也有暗暗伤心、难过的时候……(出示哭泣的地球)2.是什么让我们的地球妈妈落泪了呢?3.学生说(环境污染,资源骤减等情况),教师着重引导让学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4.师小结:活动三、了解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1、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一回小调查员,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由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带来的种种危害,下面把你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好了同学们,咱们先交流到这儿,好吗?谁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的发现?(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2、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明白水资源的有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有限的资源。
3、小结:活动四:设计节能宣传语环保好办法1.节能措施,环保好办法2.设计宣传语,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总结:教学设计说明:1.巧用媒体,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萌发创新欲望的基础。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能激发孩子无尽的想象力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因此,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优美的如诗如画的课件让学生折服于地球的美,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又为这么美的地球正遭受着破坏埋下伏笔。
2.注重调查,拉近生活距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作用来实现的。
因此,我们要努力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在生活中学习道德。
而品德课前的调查,能为品德课的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因而,课前,我先让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走进社会中去做实实在在的调查,去体验地球资源的有限。
3.注重活动体验,形成道德习惯“活动,体验”是《品德与社会》课重要的教学策略。
在课中,我尽量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地球资源的有限,现在还正遭受着破坏。
由此,引发了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
“资源真的紧缺吗?浪费资源真的那么可怕吗?”也许孩子会有这样的疑问。
因为我们孩子的生活很幸福。
于是,让学生通过搜集一些数据,图片,实例,旨在让孩子感受到在生活中,确实有人,有城市已经因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从而产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圆明园在哭泣丽水市青田县实验小学邹照静教材分析:“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人心痛如焚、不堪回首的一幕,教科书在向学生介绍中国近代史时就以这一不能遗忘的重大历史事件来展开,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整课的设计旨在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并向林则徐和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学习,热爱自己的祖国。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先介绍了圆明园焚烧前的辉煌,再展示了圆明园焚毁后截然不同的景象,以激起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感情;第二层“小调查”让学生通过调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第三层“辩论会”就“圆明园该不该重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释放的空间。
第二部分是“屈辱史”。
教材中列举的六个不平等条约充分展示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旨在告诫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第三部分可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了解两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和邓世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共2课时完成。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带给中国的屈辱。
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难点: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蹂躏中国的愤慨之情,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信念。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不平等条约的资料。
教师:相关课件,记号笔若干支,清朝疆域图若干张。
教学过程预设:(一)定格图片,引发思考1、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
2、出示图片、文字,学生质疑:圆明园因何哭泣……(二)多维对话,惊叹辉煌1、学生看书,了解圆明园原有的面貌。
2、感受圆明园的面积大、景色美、珍宝多。
3、学生交流心中的感叹。
4、出示图片、文字,追问:圆明园因何哭泣?(三)走进历史,直面毁灭1、播放录像《火烧圆明园》,思考: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2、阅读关于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资料,交流感受。
3、谴责英法联军:此时,你想对这英法联军说些什么?4、出示图片、文字,追问:圆明园因何哭泣?(四)研究资料,体验屈辱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不平等条约的资料。
2、出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感受不平等之处:(1)赔款金额多:加一加,算一算,并与当时清朝政府的财政总收入进行对比。
(2)割地面积大:四人小组合作,在清朝疆域图上画出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领土。
3、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平等条约?4、出示图片、文字,追问:圆明园因何哭泣?(五)聆听哭泣,深悟文理1、总结反问,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齐读诗歌,升华情感。
教学设计说明:一、突出品德教育的主线品德与社会虽然是一门综合课程,但品德教育仍然是它的重头戏,是学科的基本属性。
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偏离品德教育这条主线,把它上成地理课、历史课、社会常识课。
本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调,并围绕这个基调展开教学,让学生对圆明园被抢劫、焚烧前后的情况进行了解,初知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的原因,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并牢记国耻,奋发图强。
二、有机融合历史知识教学本课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融入了历史知识的教学。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搜索与整理资料,再加以巧妙梳理,对“圆明园被洗劫、焚毁”的时间、过程、结果及发生原因作了较为具体的介绍与分析,将历史知识与品德教育融合起来,体现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快乐其实很简单宁波市镇海区精英小学胡维教材分析:《快乐其实很简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个主题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的第四课。
本单元是从心灵上净化学生,让学生用心去体会美好品质、美好心灵,学会宽恕他人、体谅他人、尊重他人、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会与人分享快乐,体会生活中的种种快乐。
本课是“快乐其实很简单”,在这个主题下,安排了两个内容“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本课学习的内容:“快乐就是帮人一把”通过游戏、活动和快乐体验一步一步、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快乐的含义,感受快乐的心情,并领悟快乐的本质。
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体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快乐,形成良好的生活理念。
2、通过调查了解体会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懂得快乐其实很简单的道理。
3、明白快乐常伴的人心胸开阔的人,知道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就是帮人一把。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培养乐观向上的人格,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基础。
教学难点: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快乐;2、通过活动懂得能在帮助他人中体会快乐。
教学过程预设:课前组织游戏:1、请你跟我做一做。
2、谁是队长。
3、采访学生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引:老师从大家的脸上,轻快的旋律声中里感受到了快乐(板书快乐)原来一个游戏就能让大家感受快乐,那么你还在什么时候体验到过快乐?所以说快乐其实很简单。
(补充板书)二、了解和感受简单的快乐1、你可知道你身边的人他们都觉得快乐是什么?学生交流2、引入小诗,学生跟读。
3、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快乐。
4、总结:是啊,快乐原来就是小小愿望的满足,是如此简单,让我们大声的告诉所有人——快乐其实(学生)很简单。
三、了解和体验助人是快乐之本A、了解社会上的助人为乐1、看录象,你发现了哪些快乐的笑呢?2、你看到了哪些笑容?他们为什么会拥有这么美丽的笑容呢?3、给广告设计广告语,学生创作——交流——理解最快乐的笑。
B、了解身边的助人为乐1、一组校园故事的照片。
讨论:这个寻找的过程真的很快乐,他们会在作文里写下什么样的感受呢?2、听听故事的主人公对最快乐的笑的理解吧!3、小结:快乐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帮人一把!C、感受自身的助人为乐1、照片展现典型故事出现照片:展现捕捉到的最快乐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