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心血管系统的发生资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血管系统》PPT课件【18页】

《心血管系统》PPT课件【18页】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10
(二) 右心室
15
16
心的血管
(一)动脉(前面观和后面观)
1.左冠状动脉 (1)行程 (2)分支分布 1)前室间支 2)旋支
2.右冠状动脉 (1) 行程 (2) 分支分布
(二)心的静脉
1.心大静脉 2.心中静脉 3.心小静脉
17
心包
包裹心和出入心的 大血管根部的纤维 浆膜囊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18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1
一、 心 heart
2
心的外形:前面观
后面观
一尖、 一底、两面、三缘、四沟
心尖: 位于心的左前下方
心底: 由左心方和小部分右心方组成
两面: 胸肋面 膈面
三缘: 左缘
右缘
下缘
四沟: 冠状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房间沟
房室交点
3
心的位置
室上嵴 入口:右房室口
三尖瓣 乳头肌 腱索
出口:肺动脉口
动脉圆锥 肺动脉瓣
11
(三) 左心房 入口:肺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
左心耳
12
(四) 左心室
入口:左房室口 二尖瓣
出口: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
13
14
四、心传导系
(一)组成
1.窦房结 2.结间束 3.房室结区 4.房室束(His束) 5.左束支 6.右束支 7. Purkinje纤维网

心血管系统14466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14466PPT课件
代谢产物 CO2 O2 和营养物质 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及其各属支 →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肺泡的毛细血管→肺静脉 → 左心房)→ CO2 O2 肺泡
体循环
特点:循环途径长,流经范围广。 功能:血液与周围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肺循环
特点:循环路程较短。 功能:将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
动脉的分类 管壁结构特点
功能
大动脉
管壁内弹性弹 性纤维
缓冲心博压力,推动 血液继续向前流动
中小动脉
多管壁平滑肌 较厚
调节局部血流量和缓
冲血管阻力,维持和 调节机体的血压
3.毛细血管capillary
是连于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径为6-9 微米管壁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通透性大,血流缓 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二) 脉管系的组成:
1. 心血管系
心heart:是血液循环的动力部分 动脉 artery:是导血离心的血管 毛细血管 capillary: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静脉vein: 是导血回心的血管
2.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静脉系统的辅助部分 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产生淋巴细胞 和抗体.
(三).功能: 在机体中起运输物质的作用,产生淋巴细胞和抗 体,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动脉血和静脉的区别 动脉血:含O2多、颜色鲜红的血液,左半心及其
相连的血管内流动着动脉血。 静脉血:含CO2多、颜色暗淡的血液,右半心及其
相连的血管内流动的血液。
:
(三)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1.动脉间吻合:动脉网、动脉弓、动脉交通支。
作用: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2.静脉间吻合:静脉网、静脉丛、静脉交通支。

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

80%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 死亡率均显著升高。
2024/1/26
13
危险因素识别与评估
吸烟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加速血管 病变进程。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 风险。
2024/1/26
肥胖
肥胖患者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增加 心血管疾病风险。
2
社会资源整合与利用
整合社会资源,如医疗、康复、心理等领域的专 业机构和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
建立互助小组和社区支持网络
3
组织患者和家属成立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和心得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社会支 持和帮助。
2024/1/26
24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6
诊断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 脉造影等。
治疗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 术等。
2024/1/26
8
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压
01
02
03
04
定义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 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
综合征。
症状
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
诊断
血压测量、心电图、超声心动 图等。
治疗
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 术治疗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和 死亡率,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 大负担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和 死亡率,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 大负担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和 死亡率,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 大负担
2024/1/26
27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41
(二) 弓动脉旳演变
第 1-2 对 弓 动 脉 : 大 部分退化消失。留下小部 分,其中第1对弓动脉残 留部分形成上颌动脉。
第3对弓动脉:左右第 3对弓动脉发出一种分支 发育为颈外动脉。以颈外 动脉起点为界,第3对弓 动脉近端发育为颈总动脉 ,远端与背主动脉相连, 共同演变为颈内动脉。
42
第4对弓动脉:左右第4对弓动脉 变化不同,左4弓动脉形成主动脉 弓旳中间段,主动脉弓旳近侧段 来自动脉囊,远侧段来自左背主 动脉。右4弓动脉与动脉囊旳左侧 部分及左背主动脉发出旳第7背外 侧支一起合并形成右锁骨下动脉 。
47
(二) 出生后血液循环变化 :
1. 脐循环中断造成: (1).脐静脉闭锁为肝圆韧带。 (2). 肝 静 脉 导 管 退 化 为 静 脉 韧 带。 (3). 脐 动 脉 大 部 分 退 化 为 脐 侧 韧带,体内少部分演变为膀胱 上动脉。
48
2.肺开始呼吸,肺 循环建立造成
(4). 肺血流量明显增长, 肺静脉血回流增多,左 房压高于右房压,卵圆 孔关闭。
4. 主动部分脉血液分流→腹腔、盆
腔脏器和下肢→下腔静脉→右房。
45
胎 儿 血 液 循 环 途 径
46
2.特点 (1). 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通向胎盘,与母体进 行物质互换. (2). 静脉导管将脐静脉与下腔静脉连接。 (3). 卵圆孔旳存在,左右两房相通,血液主要经此孔 进入左房,少许进入右心室。 (4). 动脉导管旳存在,右室旳血液经肺动脉干和动脉 导管流入降主动脉。 (5). 动脉血与静脉血在不同部位发生不同程度旳混合 ,但基本上还是分流旳。
冠状窦 右心房
左心房
44
三、胎儿血循环途径和出生后变化
㈠ 胎儿血液循环途径:

心血管系统心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心PPT课件
心室收缩
50
五、心的血管
(一)动脉
1. 左冠状动脉 前室间支:
旋支: 营养范围
左冠状动脉
旋支
前 室 间 支
旋 支
2. 右冠状动脉 后室间支 左室后支 营养范围
右冠状A
左室后支
右冠状A 后室间支
(二) 静脉 1、冠状窦 coronary sinus
位于冠状沟后部,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一个长约5cm的 扩
心底
➢ 胸肋面(前面)
1. 朝向左前上; 2. 大部分由右心房、右
心室构成;小部分由 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
胸肋面
➢ 膈面(下面)
1. 朝向后下方; 2. 大部分由左心室,小
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膈面
➢ 三缘: 下缘:水平;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左缘:倾斜;由左心室构成; 右缘:垂直;由右心房构成;
➢ 三沟:
大静脉,接受心大、心中、心小静脉血液后,经冠状窦口
注入右心房。
心大静脉
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
冠状窦
心小静脉
心中静脉
2、心前静脉 3、心最小静脉
心前静脉
心大静脉
六、心包 pericardium
包裹心和大血管根部的锥形囊。
外层:纤维心包
组成
脏层
内层:浆膜心包
心包腔
壁层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七、心的体表投影
心包裸区
后方: 食管,迷走神经,胸主动脉
二、心的外形:倒置的圆锥体
一尖:心尖 一底:心底 二面:胸肋面、膈面 三缘:下缘、右缘、左缘
心尖
胸肋面
心底 膈面
➢ 心尖
1. 朝向左前下; 2. 由左心室构成; 3. 位置:

26心血管系统的发生《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26心血管系统的发生《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3.
胎儿头颈部和上肢血供丰富,含氧
量高;下肢和腹盆脏器血液含氧量 低。
(四)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出生后,随着脐循环停止,肺呼吸
开始,血液循环发生下列变化 1 .脐动、静脉和静脉导管闭锁,分 别形成脐外侧韧带、肝圆韧带和 静脉韧带;
3.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心房的形成
静脉窦左角萎缩,远侧段成为左房斜静脉的根部, 近侧段成为冠状窦。
左、右头臂静脉
左角
左前主静脉
右角
右前主静脉
左总主静脉
右总主静脉
上腔静脉
左左左 后脐卵 主静黄 静脉静 脉 脉
右右右 卵脐后 黄静主 静脉静 脉 脉
斜静脉
冠状窦
下 腔 静 脉
右卵黄静脉
下腔静脉;
脐与肝脏间的左脐静脉保留,连接下腔静脉; 右前主静脉近侧段和右总主静脉 上腔静脉;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据统计,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在 正常人群中发病率大约1% (6 ‰-12 ‰),上海出生活 婴:5.78‰,成都学前儿 童:3.1 ‰,福建、安徽、江西、 四川、内蒙古、江苏学前儿 童:1.51-2.80 ‰,广东成 人:1.08 ‰,青海儿 童:13.7 ‰。国外报道:3.28.0 ‰,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 数字,按我国13亿人口计算, 大约有1千多万人患先天性心 脏病。
静脉
前主静脉1对,收集上半身血液;后主静脉1对,收集下半身血液。
前、后主静脉→左、右总主静脉→静脉窦
卵黄静脉、脐静脉
胚胎早期的三套循环
胚内各部 血管
背主动脉 弓动脉
绒毛膜 毛细血管
左前、后 主静脉 右前、后 脐动脉
脐静脉
胚体循环

心血管系统 共65页PPT资料

心血管系统 共65页PPT资料
29
流出道是左心室的前内侧部分,其出口是主动脉口,主动脉口防止血液返 流的装置包括:主动脉口纤维环和附着于该环上的三个半月瓣所构成的主 动脉瓣。各瓣膜相对的主动脉壁向外膨出,瓣膜与壁之间的腔隙称为主动 脉窦,可分为左、右、后三个窦。主动脉左、右窦分别有左、右冠状动脉 的开口。
30
31
32
33
(三)房室结
位于房间隔下部,兴奋速度在 此减慢。
1)自律性较低,40次/分左右,为 异位起搏点。 2)传导慢0.2米/秒,产生房室延搁。
43
(四)房室束及左、右束支:
由房室结向下在室间隔肌部上 缘分右束支和左束支,二者均下行 至乳头肌根部和心尖,终于心内膜 下浦肯野纤维网。
44
45
(五)Purkinje纤维网 左、右束支下传的兴奋经此
左心耳与肺动脉干间
主动脉左窦
冠状沟
前室间支 旋支
52
(二) 心的静脉 心的静脉血由三种途径回流至心脏。 1、冠状窦:绝大部分经此回流,位于冠状沟。左端起点是心大静脉注入处, 右端以冠状窦口开于右心房,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均注入冠状窦。 2、心前静脉 3、心最小静脉
53
54
55
心血管的狭窄
56
57
•心肌梗塞
58
•梗塞冠脉的再造
59
•搭 桥
60
•心脏移植
61
七、心的神经
62
八、心的体表投影 心的听诊区
63
【思考题】
1.大循环的途径如何? 2.左、右心房有哪些入口和出口? 3.心的传导系包括哪些? 4.简述左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 和分布。 5.简述冠状窦的位置、属支和开口。 6.心包是如何构成?
24

心血管系统课件PPT演示

心血管系统课件PPT演示
2 心肌梗死
剧烈胸痛、出冷汗和恶心等。紧急治疗包括通气通道、药物治疗和心 肌再灌注等。
心律失常的类型及主要原因
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主要原因包括心脏病、电解 质紊乱和药物影响。
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管理和定期体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
心血管系统课件PPT演示
什么是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重要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 个器官和组织。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
心脏
负责循环血液和维持正常的 血压。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血液
携带氧气、养分和废物,维 持身体正常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预防与治疗高血脂的方法
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必要时服用药物降低血 脂。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定义及区 别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部疼痛,而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 阻塞导致心肌坏死。
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
1 心绞痛
胸闷、压迫感和呼吸困难。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缓解症状和改善血液供 应。
血管的分类及结构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将血液从全身输送回心脏。 连接动脉和静脉,血液和组织液的交换。
血压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通常用“收缩压/舒张压”表示,如120/80mmHg。血压可以通过血压计测量。
动脉硬化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动脉硬化是由于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壁内沉积造成的,会导致血管狭窄、心脑血管疾病和心绞痛。
1 输送氧气和养分
通过血液运输氧气和养分到 各个器官和组织。

《心血管系统》课件

《心血管系统》课件

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维护方法
除了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以下方法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1 定期体检
2 保持健康体重
定期体检可以检测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迹象, 便于及早治疗。
通过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控制体重在正 常范围内。
3 充足的睡眠
每晚保持7-9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心 血管系统的健康。
4 积极应对压力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健康饮食
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减少盐和糖的摄入。
2
定期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跳绳或骑自行车。
3
戒烟和限制酒精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减压和管理压力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3 免疫支持
通过运输白细胞和抗体,帮助身体对抗感染和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分类
心血管疾病包括很多不同类型的疾病,例如:
冠心病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脏供血不 足的疾病。
中风
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疾病,可能导致认知功 能丧失或瘫痪。
高血压
血液对血管壁施加过高压力的常见疾病,增 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心力衰竭
通过放松技巧和兴趣爱好来减轻压力的影 响。
总结和要点
心血管系统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对维护健康非常重要。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1 预防胜于治疗
2 关注身体信号
通过健康饮食、定期运动和管理压力,可 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及时就医、调整 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管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心管 围心腔
4. 胚体头端向腹侧卷曲----(头褶出现)
心管、围心腔 从口咽膜头侧转向腹侧
心管从围心腔腹侧
围心腔背侧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心背系膜 心管 围心腔
5. 心管融合成 1 条,陷入围心腔内---(侧褶出现) 6. 心管背侧间充质形成心背系膜,将心管连在围心腔
外侧壁
第1房间孔尚未封闭
第1房间隔上部出现
多个小穿孔
融合成大孔 ------第2房间孔
小穿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心房顶壁第1房间隔右 侧又出现新月形隔-----第2房间隔
第1房间孔闭合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第1房间隔
心内膜垫
第2房间隔延伸逐渐覆盖
第2房间孔
第2房间隔与心内膜垫
之间留有一卵圆形孔, ---卵圆孔
总主V,开口于心管尾端 静脉窦的左、右角
1对卵黄V
1对脐V
二、***心脏的发生
生心区
口咽膜
生心区——口咽膜前方的中胚层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围心腔
生心板
口咽膜
1. 第18-19天,生心区出现空腔-围心腔 2. 其腹侧中胚层出现1对细胞索----生心板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围心腔
心管
3. 心板中央变空
第18~20天
胚体内部间充质
内皮管网
——胚体内 胚体外
第3W末
体蒂处接通
增粗/萎缩
原始心血管系统
2.形成时间
• 第3周末,原始心血管系统形成,血液循环开始 • 第4周末,可分清动脉、静脉
3.组 成
心管
原始心脏
20天
• 心管:1对 • 动脉 • 静脉
4周初
并成1条
(第4周初)
4周末
原始心脏
背主A
概述
• 心血管系统由中胚层而来 • 发生于第3周初 • 第3周末胚胎具有血循环,
是功能活动最早的系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1.形成过程
第15天,卵黄囊壁 胚外中胚层
血岛
中央C
周边C
造血干C
内皮C
体蒂
卵黄囊
绒毛膜
血C
内皮管
(原始血管) 血 岛
内皮管
(原始血管)
出芽
内皮管网
(体蒂、绒毛膜)
——胚体外
------ 动脉干嵴(上段) 球嵴(下段)
主动脉 肺动脉
❖ 中线融合------主动脉肺动脉隔
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形成 不完全缠绕
主动脉 肺动脉隔
动脉干和心球的分隔
隆起
半月瓣
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处内膜组织形成三个薄片状 隆起 ------半月瓣
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
脐静脉
下肢、盆腹腔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球与动脉干相连
动脉干 心球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球与心室生长速度快 扭曲“U”型 球室袢
动脉干 球室袢 静脉窦
心脏外形演变扫描电镜像 (V心室 A心房 S静脉窦 ↑横膈)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球室袢进一步 扭曲“S”型
心球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原始右心室 原始左心室
心室头端 心房背面
二房二室
心脏初具成体心脏外形
弓动脉 动脉干 心房
心室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1. 房室管的分隔
房室间形成狭窄通道 ------房室管
❖腹侧和背侧心内膜组 织增生隆起 ------心内膜垫
腹心内膜垫 背心内膜垫
心房 心内膜垫 心室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腹、背心内膜垫融合
房室管
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心内膜垫 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左右房室孔间充质增生 房室瓣
左 二尖瓣 右 三尖瓣
心内膜垫 二尖瓣 三尖瓣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原始心房的分隔
心房顶部背侧壁中央
出现半月形隔------第 1房间隔
❖第1房间隔与心内膜垫
之间------第1房间孔
第1房间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原始右心房 右心耳
肺静脉及左右属支 永久左心房光滑部
原始左心房 左心耳
前主静脉
静脉窦右角
卵黄静脉 后主静脉
脐静脉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4. 原始心室的分隔
心室底壁出现肌性嵴 ------室间隔肌部
第4周
心内膜垫 左心室 右心室
室间隔肌部
❖肌部继续向上生长 与心内膜垫间形成孔
------室间孔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医学院校
教学目的
1. 了解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2. 掌握心脏的发生及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畸形。 3. 熟悉胎儿的血液循环途径和出生后变化。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二.***心脏的发生
原始心脏的形成 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脏内部的分隔 三. *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 四. *常见畸形
节间A
弓A 背主A 卵黄A 脐A
20天
• 心管 • 动脉: • 静脉
4周初
4周末
腹主A
1对背主A 并成1条,许多分支
数对卵黄A
1对脐A
数对节间A
6对弓A(连接背主动脉与心管头端膨大的动脉囊)
——鳃弓内
前主V 后主V
前主V 卵黄V 总主V 卵黄V 脐V
20天
• 心管
4周初
静脉窦 4周末
• 动脉: 1对前主V(上半身) • 静脉 1对后主V(下半身)
心内膜垫 室间孔 室间隔肌部
第5周末
心球内左右球嵴融合向 下延伸,与室间隔肌部 融合+心内膜垫
---室间隔膜部 膜部与肌部融合,形成
完整的室间隔,室间孔 关闭。 左、右心室完全分隔
心内膜垫 室间隔膜部 室间隔肌部
第7周末
室间隔膜部的形成
5. 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动脉干
第5周
动脉干嵴
心球
球嵴
动脉干和心球内膜组织增生成1对螺旋状嵴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心包横窦
心管 围心腔
7. 心背系膜中部退化 心包横窦 8.心管周围间充质增厚 内皮下层、心肌膜、心外 膜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管头端 动脉 心管尾端 静脉 两端固定于心包上
动脉端 心管
静脉端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出现四膨大
心球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左右两角Βιβλιοθήκη 心球心室 心房静脉窦
覆盖卵圆孔的第1房间
隔部分---卵圆孔瓣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卵圆孔瓣 卵圆孔
心内膜垫
出 生
肺循环无功能 右房压力 >左房
前 血液经右房 左房
左房 右房
出 左房压力 >右房 生 二隔愈合,卵圆孔关闭 后 左、右心房完全分隔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3. 静脉窦的演变
右角变大 左角变小
右角
永久右心房 光滑部
静脉导管

下腔静脉
肝血窦
(头颈、上肢)
上腔静脉
动脉导管
右心房
肺动脉
胎盘
卵圆孔
下腔静脉
左心房 静脉导管
下肢、盆腹腔
降主动脉
脐动脉 降主动脉 左心室 脐静脉
动脉导管 肺动脉
主动脉弓
(头颈、上肢)
右心室
脐动脉 下肢、盆腹腔
右心房 上腔静脉
出生前
* 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胎盘血循环停止 肺呼吸开始
脐V闭锁肝圆韧带 ❖ 脐A闭锁脐侧韧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