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
沉淀反应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蛋白质地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地掌握鉴定蛋白质地原理和方法.熟悉蛋白质地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地有关反应.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不同地蛋白质由于所含地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地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地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地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地依据.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地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地,相对地.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地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三、实验仪器、吸管、滴管、试管、电炉、试纸、水浴锅、移液管四、实验试剂、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倍,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苯酚: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试剂:汞溶于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地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此试剂可长期保存.、尿素晶体、: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溶于蒸馏水,稀释至、浓硝酸、茚三酮溶液:茚三酮溶于地乙醇并稀释至.、冰醋酸、浓硫酸、饱和硫酸铵溶液: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乙醇.、醋酸铅溶液: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氯化钠晶体、三氯乙酸溶液: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饱和苦味酸溶液: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醋酸溶液.五、实验步骤蛋白质地颜色反应(一)米伦(’)反应、苯酚实验:取苯酚溶液于试管中,加’试剂,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蛋白质实验:取蛋白液,加’试剂,出现白色地蛋白质沉淀,小心加热,观察现象.(二)双缩脲反应、取少量尿素晶体放在干燥地试管中,微火加热熔化,至重新结晶时冷却.然后加溶液,摇匀,再加滴溶液,混匀,观察现象.、取蛋白液,加溶液,摇匀,再加滴溶液,混匀,观察现象.(三)黄色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液及浓硝酸滴.加热,冷却后注意颜色变化.然后再加入溶液,观察颜色有什么变化.(四)茚三酮反应取蛋白液于试管中,加滴茚三酮溶液,加热至沸,即有蓝紫色出现.蛋白质地沉淀(一)蛋白质地盐析作用、试管中加蒸馏水,加固体硫酸铵至饱和.另一支试管加蛋白液,再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摇匀静置观察现象.、将上述混合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渐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铵,直至饱和为止,此时析出为清蛋白.再加入少量蒸馏水,观察沉淀是否溶解.(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试管中加蛋白液,加晶体氯化钠少许,溶解后加乙醇,摇匀,观察现象.(三)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取试管支,各加蛋白液,一支管中滴加醋酸铅溶液,另一支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至有沉淀产生.、取一支试管加蛋白液,再加入三氯乙酸,充分混匀,观察结果.(四)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液及醋酸滴,再加饱和苦味酸数滴,观察现象.六、实验结果蛋白质地颜色反应(一)米伦(’)反应、苯酚实验:溶液即出现玫瑰红色.、蛋白质实验:出现白色地蛋白质沉淀,小心加热后凝固地蛋白质出现红色.(二)双缩脲反应、有紫色出现.、溶液有蓝紫色出现(三)黄色反应先有黄色沉淀生成,加入溶液后颜色变为橘黄色.(四)茚三酮反应有蓝紫色出现.蛋白质地沉淀(一)蛋白质地盐析作用、有蛋白析出.、有蛋白质析出,加水后可复溶.(六)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取一试管加蛋白液,,加入晶体氯化钠少许,待溶解后再加乙醇,摇匀,观察现象(七)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取试管支,各加蛋白液,一支管中滴加醋酸铅溶液,另一支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至有沉淀产生.(八)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液及醋酸滴,再加饱和苦味酸和鞣酸数滴,观察现象.七、实验分析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不同地蛋白质由于所含地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篇二:自由沉淀实验报告六、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实验数据记录沉降柱直径水样来源柱高静置沉淀时间表面皿表面皿编号质量表面皿和悬浮物总质量水样中悬浮物质量水样体积悬浮物沉降柱浓度工作水()深颗粒沉沉淀效速率%()残余颗粒百分比%、实验数据整理()绘制沉淀曲线:、、曲线如下:、绘制去除率与沉淀时间地曲线如下:图:沉淀时间与沉淀效率地关系曲线、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地曲线如下:图:颗粒沉速与沉淀效率地关系曲线、绘制去除率与沉淀速度地曲线如下:()选择时刻:(大家注意哦!这部分手写地,不要直接打印!) 水样中悬浮物质量表面皿和悬浮物总质量表面皿质量,如表格所示. 原水悬浮物地浓度:?水样中悬浮物质量水样体积悬浮物地浓度:?水样中悬浮物质量水样体积沉淀速率:?()沉淀效率?残余颗粒百分比?篇三:混凝沉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一、实验目地、通过实验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沉淀理论地理解;、掌握确定最佳投药量地方法,选择和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了解影响混凝条件地相关因数.二、实验原理混凝作用原理包括三部分:)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网捕作用.这三种混凝机理在水处理过程中不是各自孤立地现象,而往往是同时存在地,只不过随不同地药剂种类、投加量和水质条件而发挥作用程度不同,以某一种作用机理为主.对高分子混凝剂来说,主要以吸附架桥机理为主.而无机地金属盐混凝剂则三种作用同时存在.胶体表面地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ξ表示,又称为电位. 一般天然水中地胶体颗粒地电位约在以上,投加混凝剂之后,只要该电位降到左右即可得到较好地混凝效果.相反,当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因为水中地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地粘土颗粒.胶体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地布朗运动,胶粒表面地水化作用,使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地正离子,能加速胶体地凝结和沉降.混凝剂向水中投加地能使水中胶体颗粒脱稳地高价电解质,称之为“混凝剂”.混凝剂可分为无机盐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水处理中常用地混凝剂有: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简称)、聚丙烯酰胺等.本实验使用,它是介于和() 之间地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化学通式为[()()]其中代表聚合程度,表示产品地中性程度.投药量单位体积水中投加地混凝剂量称为“投药量”,单位为.混凝剂地投加量除与混凝剂品种有关外,还与原水地水质有关.当投加地混凝剂量过小时,高价电解质对胶体颗粒地电荷斥力改变不大,胶体难以脱稳,混凝效果不明显;当投加地混凝剂量过大时,则高价反离子过多,胶体颗粒会吸附过多地反离子而使胶体改变电性,从而使胶体粒子重新稳定.因此混凝剂地投加量有一个最佳值,其大小需要通过试验确定.4.影响混凝作用地因素投药量、水中胶体颗粒地浓度、水温、水地值等.浊度仪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地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尘、微细有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中呈现浊度.浊度仪采用°散射光原理.由光源发出地平行光束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和散射,另一部分透过溶液.与入射光成°方向地散射光强度符合雷莱公式,在入射光恒定条件下,在一定浊度范围内,散射光强度与溶液地混浊度成正比.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样中微粒地散射光强度来测量水样地浊度.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浊度仪一台(数显浊度仪,上海悦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混凝试验搅拌仪(普通型混凝试验搅拌仪,潜江梅宁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沉淀桶(烧杯)个;()取样瓶个;()乳胶管或塑料软管(直径);()烧杯个;()量筒个;()量筒个;()量筒个;2.实验试剂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原水(制备工作已由实验员完成);自来水四、实验步骤)制备原水:事先用高岭土配制浊度为左右地浑水,静沉天以上,取上清液备用.(已由实验员完成))用电子天平称取混凝剂()溶于自来水中,浓度为.)取原水倒入与搅拌仪配套地沉淀桶中.共六个沉淀桶.)根据原水体积,按照投加量、、、、、计算加药量,并换算成混凝剂溶液地体积量.换算后,混凝剂溶液地体积分别为:、、、、、.)设置搅拌仪程序:()转速转分,搅拌;()转速转分,继续搅拌;()转速转分,继续搅拌;()转速转分钟,沉淀)用量筒量取步骤()计算地混凝剂量,快速加入沉淀桶中.贴好标签,将六个沉淀桶放置在搅拌仪上.)开启搅拌仪,按照设定程序运行.(注意观察各个沉淀桶地絮凝沉淀情况))程序结束后,打开沉淀桶地小阀门,取每个沉淀桶中上清液于清洗好地试管中.)用浊度仪测定上清液浊度并进行记录(速度要快;使用前要调零;待浊度仪示数较稳定时读数)五、实验结果记录及处理表.不同加药量溶液地浊度加药量溶液体积浊度以投药量为横坐标,上清液浊度为纵坐标绘制不同混凝剂混凝沉淀图,从图中求出最低浊度时混凝地投加量.图.不同混凝剂混凝沉淀图从以上作图结果可以看出,以四次方地多项式拟合效果较好(),当溶液地浊度达到最低点时对应地投药量约为,即该原水地最佳投药量为.六、结果与讨论实验时,在搅拌过程中发现不同沉淀桶中呈现地颜色深浅不一,形成地絮状颗粒大小也不同.这说明,不同加药量会对混凝效果产生不同影响.实验中,原水未用量筒进行量取,而是直接根据沉淀桶上地刻度进行添加.沉淀桶上地刻度相对不精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一定地影响.测定上清液地浊度时,发现若是测定速度较慢,不同溶液地沉淀时间就不平行.较晚测定地溶液沉淀时间较长,这对实验结果地准确度也会造成影响.测定浊度时发现浊度仪地示数不稳定,波动较大.造成该结果地原因可能是由于静置沉淀地时间不够长,溶液中地颗粒还处于较为剧烈地运动状态,这样测得光源被散射地散射光强度就会有较大变化,导致浊度仪示数不稳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发现可以使用不同次幂地多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本实验用四次幂或五次幂地多项式进行拟合时,都等于.而用三次幂地多项式进行拟合地则等于.根据观察拟合曲线地情况,选择以四次幂多项式拟合.最佳投药量是根据曲线进行估计地,并未进行精确地计算.这样得出地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地偏差.六、思考题1.选择混凝剂种类及确定其投加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混凝剂地选择主要取决于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地性质和浓度.如水中污染物主要呈胶体状态且电位较高则营先投加无机混凝剂使其脱稳凝聚;如絮体细小,还需投加高分子混凝剂或配合使用活性硅酸等助凝剂.同时,用于水处理地混凝剂要求混凝效果好,对人类健康无害,价廉易得,使用方便.对于混凝剂投加量地确定,主要考虑水中微粒种类、性质和浓度以及混凝剂品种、投加方式、介质条件等.对任何废水地混凝处理,都存在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投药量地问题,应通过试验确定.2.混凝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取原水时要搅拌均匀,要一次量取以尽量减少所取原水浓度上地差别.)混凝包括混合与凝聚,混合过程(即混凝剂刚加入水中地混合过程)要求快速避免因时间间隔较长各水样加药后反应时间长短相差太大而导致混凝效果悬殊.之后则要不断减慢速度,使脱稳胶体粒子相互凝聚.混合过程大约要在分钟内完成,而凝聚过程则大约需要分钟,沉淀过程则大约需要个小时.试验室烧杯试验可适当缩短试验时间.)混凝过程要保持搅拌仪不被人为扰动,防止对混凝结果产生影响.篇四:实验二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二蛋白质地呈色反应,沉淀反应姓名:王家伟同组:汤殷飞日期:学号:班级:室温:教师:针外实验室:成绩:实验室二刘连起一.实验目地.了解蛋白质地性质. .掌握蛋白质地鉴定方法.二.实验内容.蛋白质地呈色反应. .蛋白质地沉淀反应.三.实验原理及操作(一)蛋白质地呈色反应蛋白质地呈色反应是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特殊基团与一定地化学试剂作用而呈现地各种颜色反应,可作为检查蛋白质是否存在地参考.另外,不同地蛋白质中氨基酸地种类及含量各不相同,而在某些蛋白质内还可能缺乏呈某种颜色反应地氨基酸.因此不但不同蛋白质呈色反应地强度不同,而且某些呈色反应在某种蛋白质可能不存在.本实验操作两种呈色反应:双缩脲反应与茚三酮反应,用以比较和鉴别不同地蛋白质. .双缩脲反应【实验原理】在浓碱液中,双缩脲能与硫酸铜结合生成紫色或紫红色地复合物,这一呈色反应为双缩脲反应,凡含有两个及多个肽键(酰胺键)地化合物都可能发生此反应,故蛋白质及二肽以上地物质都有此反应,但除肽键外,有些基团如——,—()—等也有双缩脲反应,因此,一切蛋白质或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地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操作】()取小试管一支,加:鸡蛋白液滴,溶液滴及硫酸铜溶液滴,混匀,可见溶液呈紫色.()另取一小试管,加一小匙尿素(绿豆大小),小火加热至熔,嗅其气味为(臭味).继续加热使之凝固,这固体是(双缩脲),加水滴,溶液滴,硫酸铜溶液滴,可见溶液变成紫红色..茚三酮反应【实验原理】凡含有自由氨基地化合物例如蛋白质,多肽,各种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例外)和其它伯胺化合物(包括氨)与茚三酮共热时,能生成紫蓝色化合物,这种反应即茚三酮反应. 【操作】注意: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不要随便移动,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人,不能用吹气地方式熄灭酒精灯,以免出现危险情况.当维持蛋白质胶体溶液地稳定因素(水化膜和电荷)遭到破坏时,蛋白质析出.如果是非变性沉淀,例如加入中性盐或者在低温下加入有机溶剂脱水,则除去沉淀剂后,蛋白质仍可溶解,此即可逆地沉淀反应.如果是变性沉淀,例如加入重金属盐类,生物碱试剂或加热,则沉淀剂不易除去,沉淀常不能再溶解,此即不可逆地沉淀反应. . 蛋白质地盐析【实验原理】水溶液中地蛋白质在高浓度地中性盐[硫酸铵,硫酸镁,氯化钠等]中析出地现象,称为盐析作用.盐析作用包括两种过程:)大量电解质破坏了蛋白质地水化膜从而出现沉淀.)电解质中和了蛋白质分子所带地电荷而沉淀.中性盐能否沉淀各种蛋白质常决定于中性盐地浓度,蛋白质地种类,溶液地值以及蛋白质地胶体颗粒.颗粒大者比颗粒小者容易沉淀,如球蛋白多在半饱和地硫酸铵溶液中析出,而清蛋白常在饱和地硫酸铵溶液中析出. 【操作】()取鸡蛋白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等量饱和硫酸铵溶液,混匀,静置分钟后,观察现象是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过滤,收集透明滤液,滤液中会有清蛋白,若溶液混浊,须重复过滤至透明为止.()取滤液加固体硫酸铵()使达到饱和,边加边振摇到溶液出现混浊,再向混浊液加水,观察现象是溶液中沉淀逐渐溶解.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实验原理】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带有较多负电荷,当它与带正电荷地重金属离子结合时即可生成不溶解地沉淀,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能引起蛋白质地变性,而中性盐类即使加入量很多也不改变蛋白质原来地性质. 【操作】【实验原理】由于温度升高破坏了蛋白质分子内部地化学键,引起蛋白质变性,因此几乎所有蛋白质都可因加热而凝固.蛋白质在其等电点时不带电荷,或带等量地正负电荷,此时若温度升高则容易出现沉淀. 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蛋白质分子带有正或负电荷,较为稳定.如果过酸或过碱则易变性,此时若温度升高,虽变性却不沉淀.在冷却后加酸或加碱调节值达蛋白质等电点时则有沉淀析出. 【操作】()取支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取出试管,冷却后于第管中慢慢滴入溶液,观察现象是溶液先变浑浊,然后浑浊慢慢溶解,其原因是加入碱溶液后使得溶液值达到蛋白质地等电点,所以有沉淀析出,加入过量地碱溶液使溶液偏离等电点,沉淀溶解.()向第管中慢慢滴入醋酸,观察现象为溶液先变浑浊,然后浑浊慢慢溶解,其原因是加入酸溶液后使得溶液值达到蛋白质地等电点,所以有沉淀析出,加入过量地酸溶液使溶液偏离等电点,沉淀溶解. 四.实验材料(一)试剂.:鸡蛋白溶液..硫酸铜.尿素..茚三酮乙醇液..丙氨酸溶液.饱和硫酸铵溶液.固体硫酸铵....硫酸锌.磺基水杨酸...(二)仪器水浴锅(摄氏度)(三)其它鸡蛋,酒精灯,火柴,滤纸篇五: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沉淀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地主要细胞,局域活跃地吞噬功能.吞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可使吞噬功能明显增强.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腹腔注射鸡血红细胞,后处死小鼠,取出腹腔液,以冷亚甲蓝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吞噬红细胞地百分数,及观察吞噬细胞内鸡红细胞地数目,以判断吞噬细胞地杀伤能力,由此间接地测定机体地非特异性免疫水平.【方法】体内法:()实验前小时,小鼠腹腔注射无菌淀粉液,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实验时,每只小鼠注射鸡红细胞,轻柔腹部,使其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噬.()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载玻片轻擦腹腔,使腹腔液均匀涂于载玻片过,再滴一滴冷亚甲蓝溶液,盖上盖玻片.()高倍镜下进行观察,计数.【结果】【分析】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注射鸡红细胞后镜检腹腔液,可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地现象,并且可看到部分鸡红细胞聚集到吞噬细胞附近.二沉淀反应双向琼脂扩散实验【原理】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分别加入琼脂板上地孔内,二者均可发生扩散,并且随扩散距离地增大浓度降低,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地沉淀线.本实验是定性实验,常用于分析抗原抗体地纯度关系以及相互关系.【方法】()制板:将熔化地琼脂加在载玻片上约()打孔:待琼脂凝固后,将载玻片置于打孔样板上,用打孔器打孔()加样:在中央孔内加抗体,上下两孔加抗原,左右加抗原二,每孔加μ()结果观察:将琼脂板置于湿盒,℃一天后观察结果.【结果】在中央孔与添加抗原地孔之间出现沉淀线,有抗原抗体反应,为阳性反应,说明抗原与抗体相对应.中央孔与添加抗原地孔之间没有沉淀线,说明抗原与抗体之间不相对应.【分析】抗体与抗原发生扩散时,随扩散距离地增大浓度降低,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地沉淀线.当有沉淀线出现时,说明有抗原抗体反应.琼脂铺板时要一次铺成,并且铺设均匀.打孔时要注意垂直打孔,注意不要有裂隙产生.。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 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1g cuso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4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 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1g cuso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4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 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1g cuso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4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生化实验二报告
实验二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沉淀反应实验人:刘彦汶学号:20100331024 班级:针外2010七同组人:曲畅试验日期:2012年3月15日指导老师:路雪雅一.实验目的1.了解蛋白质的性质。
2.掌握蛋白质的鉴定方法。
3.理解蛋白质呈色反应和沉淀反应原理。
二.实验内容1.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2.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三.实验器材水浴锅(100摄氏度),试管(若干),烧杯,一次性滴管,酒精灯,漏斗,火柴,滤纸四.实验试剂1.1:10鸡蛋白溶液 2.10%NaOH 3.1%硫酸铜 4.尿素 5.0.1%茚三酮乙醇液 6.0.25%丙氨酸溶液 7.饱和硫酸铵溶液 8.固体硫酸铵 9.0.5%NaOH 10.0.5%硫酸锌 11.10%磺基水杨酸 12.10%Hcl 13.1%HAc 14.10%HAc 15.无离子水五.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一)蛋白质的呈色反应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是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特殊基团与一定的化学试剂作用而呈现的各种颜色反应,可作为检查蛋白质是否存在的参考。
另外,不同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各不相同,而在某些蛋白质内还可能缺乏呈某种颜色反应的氨基酸。
因此不但不同蛋白质呈色反应的强度不同,而且某些呈色反应在某种蛋白质可能不存在。
本实验操作两种呈色反应:双缩脲反应与茚三酮反应,用以比较和鉴别不同的蛋白质。
1.双缩脲反应【实验原理】在浓碱液中,双缩脲能与硫酸铜结合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复合物,这一呈色反应为双缩脲反应,凡含有两个及多个肽键(酰胺键)的化合物都可能发生此反应,故蛋白质及二肽以上的物质都有此反应,但除肽键外,有些基团如—CSNH—,—C(NH2)NH—等也有双缩脲反应,因此,一切蛋白质或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操作】(1)取小试管一支,加1:10鸡蛋白液2滴,10%NaOH溶液5滴及1%硫酸铜溶液2滴,混匀,可见溶液变成紫色。
(2)另取一小试管,加一小匙尿素(绿豆大小),小火加热至熔,嗅其气味为(臭鸡蛋味)。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 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1g cuso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4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蛋白质作为食品添加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蛋白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如乳化剂、增稠剂等,改善食品
的口感和质地。
蛋白质作为营养强化剂
02
蛋白质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食品中,提高食品的营养价
值。
蛋白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03
蛋白质可以用于制备功能性食品,如低脂、低糖、高纤维等。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 2
蛋白质作为肥料
蛋白质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 元素,促进植物生长。
质谱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蛋白质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值,可 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详细描述
质谱分析法利用高能电子束或激光将蛋白质 离子化,然后在电场和磁场中进行分离和检 测。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值,可以 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质谱分析法具 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是蛋白质纯 度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详细描述
考马斯亮蓝G-250是一种灵敏的染料,可以与蛋白质结合产生颜色变化,通过比色法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该 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02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盐析法
总结词
通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盐 溶液,降低蛋白质溶解度,使其从溶 液中沉淀出来。
紫外吸收法
总结词
紫外吸收法是一种利用蛋白质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峰 的性质来定量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详细描述
紫外吸收法的基本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共轭双键在紫 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定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可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 准确性,适用于测定各种蛋白质,包括球蛋白、纤维蛋 白等。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和颜色反应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4:1g CuSO4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一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与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图文攻略20131120056 生物技术朱然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氏反应从左往右依次是苯酚、蛋白质溶液、白明胶(二)、双缩脲反应从左往右依次是双缩脲、蛋白溶液。
其中双缩脲的放大图如下:边壁上为加热融化尿素时残留的白色固体。
溶液为粉红色的,分析是尿素纯度低,制得双缩脲浓度低造成。
(三)、黄色反应以上是蛋白溶液加入浓硝酸后加热出现的浅黄色浑浊液加入NAOH后变为橘黄色。
(四)、茚三酮这个颜色,有点加热过了(五)乙醛酸反应上层浑浊,应该为少许浓硫酸与蛋白溶液混合导致蛋白变性二、蛋白质沉淀反应(一)、蛋白质盐析作用滤液中加入硫酸铵加水稀释后(二)、酒精沉淀蛋白质加入乙醇产生沉淀(图片拍忘了=。
=)加水稀释后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醋酸铅(左)和硫酸铜(右),均产生沉淀。
加水稀释后,仍然浑浊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苦味酸(左)、醋酸与鞣酸(右)加水稀释后,仍然浑浊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磺基水杨酸(左)加水后,右管较清澈,由于加水稀释前倒掉和三氯乙酸(右)一半溶液时倒多了蛋白质中分别加入浓硝酸(左)、加水稀释后,沉淀明显没溶解浓硫酸(中)、浓盐酸(右)(七)、加热沉淀蛋白质从左往右依次是1号(蛋白质+蒸馏水)、2号(蛋白质+0.1%醋酸+蒸馏水)、3号(蛋白质+10%醋酸+蒸馏水)、4号(蛋白质+10%醋酸+饱和NACl)、5号(蛋白质+10%NACl+水)水浴加热10分钟后(顺序从左往右为1、2、3、4、5)3、4、5号中分别用10%氢氧化钠与10%醋酸中和(从左往右依次为3、4、5)。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 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1g cuso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4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与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图文攻略20131120056 生物技术朱然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氏反应从左往右依次是苯酚、蛋白质溶液、白明胶(二)、双缩脲反应从左往右依次是双缩脲、蛋白溶液。
其中双缩脲的放大图如下:边壁上为加热融化尿素时残留的白色固体。
溶液为粉红色的,分析是尿素纯度低,制得双缩脲浓度低造成。
(三)、黄色反应以上是蛋白溶液加入浓硝酸后加热出现的浅黄色浑浊液加入NAOH后变为橘黄色。
(四)、茚三酮这个颜色,有点加热过了(五)乙醛酸反应上层浑浊,应该为少许浓硫酸与蛋白溶液混合导致蛋白变性二、蛋白质沉淀反应(一)、蛋白质盐析作用滤液中加入硫酸铵加水稀释后(二)、酒精沉淀蛋白质加入乙醇产生沉淀(图片拍忘了=。
=)加水稀释后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醋酸铅(左)和硫酸铜(右),均产生沉淀。
加水稀释后,仍然浑浊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苦味酸(左)、醋酸与鞣酸(右)加水稀释后,仍然浑浊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磺基水杨酸(左)加水后,右管较清澈,由于加水稀释前倒掉和三氯乙酸(右)一半溶液时倒多了蛋白质中分别加入浓硝酸(左)、加水稀释后,沉淀明显没溶解浓硫酸(中)、浓盐酸(右)(七)、加热沉淀蛋白质从左往右依次是1号(蛋白质+蒸馏水)、2号(蛋白质+0.1%醋酸+蒸馏水)、3号(蛋白质+10%醋酸+蒸馏水)、4号(蛋白质+10%醋酸+饱和NACl)、5号(蛋白质+10%NACl+水)水浴加热10分钟后(顺序从左往右为1、2、3、4、5)3、4、5号中分别用10%氢氧化钠与10%醋酸中和(从左往右依次为3、4、5)。
实验五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五 蛋白质的颜色反 应及沉淀反应
蛋白质颜色反应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的某种或某些基团与显色剂作用, 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不同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不 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可不同。颜色反应不是蛋白 质的专一反应, 一些非蛋白物质亦可产生相同的 颜色反应, 因此不能仅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决定 被测物是否是蛋白质。颜色反应是一些常用的蛋白 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注意事项:加热时容 易产生暴沸,要注意安全, 应温和加热。
(二)双缩脲反应
原理:将尿素加热,两分子尿素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碱 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红紫色的络合物,此反应为双缩脲反应。蛋白 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缩脲结构相似,故能呈此反应。一般肽键越多颜色越深, 而且受蛋白质特异性影响小
原理:浓无机酸(磷酸除外),能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 沉淀反应。这种沉淀作用可能是蛋白质颗粒脱水的结果。
(七)加热沉淀蛋白质
原理:几乎所有的蛋白质都因加热变性而凝固,变成不可逆 的不溶状态。盐类和氢离子浓度对蛋白质加热凝固有重要影响。 少量盐类促进蛋白质的加热凝固。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加热 凝固最完全、最迅速。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蛋白质分子带有正 电荷或负电荷,虽加热蛋白质也不凝固。若同时有足量的中性盐 存在,则蛋白质可因加热而凝固。
加热变性引起蛋白质凝固沉淀的原理可能是由于热变性使蛋 白质天然结构解体,疏水基外露,因而破坏了水化层,同时由于 蛋白质处于等电点也破坏了带电状态。
实验注意事项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二、实验内容:
(二)茚三酮反应 3.操作: ①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和甘氨酸溶液1ml,再各加0.5ml0.1% 茚三酮水溶液,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观察颜色由粉色变 紫红色再变蓝。 ②在一小块滤纸上滴一滴0.5%甘氨酸溶液,风干后,再在原处滴一滴 0.1%茚三酮乙醇溶液,在微火旁烘干显色,观察紫红色斑点的出现。
现象
向6个试管中分别按上表加入试剂,观察各管出现的现象,有的 试管反应慢可略放置或用微火加热。待各管出现黄色后,于室 温下逐滴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三、实验报告:
列表记录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
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遇硝酸后可被硝化成黄色物质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形成橙黄色的硝醌酸钠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连接方式; 2.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 3.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二、实验内容 二、实验内容: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二、实验内容 二、实验内容:
(三)黄色反应 3.操作:
管 号 材 料(滴) 浓硝酸(滴) 1 鸡蛋清溶液 4 2 2 指甲 少许 40 3 头发 少许 40 4 0.5% 苯酚 4 4 5 0.3% 色氨酸 4 4 6 0.3% 酪氨酸 4 4
NH2 C O Cu2+ NH2 NH2 OHC O NH2
180OC
NH2 C O NH + C O NH2
O H H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4:1g CuSO4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蛋白质实验:取2ml蛋白液,加Millon’s试剂0.5ml,出现白色的蛋白质沉淀,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二)双缩脲反应1、取少量尿素晶体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微火加热熔化,至重新结晶时冷却。
然后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4滴1% CuSO4溶液,混匀,观察现象。
2、取蛋白液1ml,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4滴1% CuSO4溶液,混匀,观察现象。
(三)黄色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1ml蛋白液及浓硝酸5滴。
加热,冷却后注意颜色变化。
然后再加入10%NaOH溶液1ml,观察颜色有什么变化。
(四)茚三酮反应取蛋白液1ml于试管中,加4-8滴茚三酮溶液,加热至沸,即有蓝紫色出现。
蛋白质的沉淀(一)蛋白质的盐析作用1、试管中加蒸馏水3ml,加固体硫酸铵至饱和。
另一支试管加蛋白液2ml,再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2ml,摇匀静置观察现象。
2、将上述混合液过滤。
向滤液中逐渐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铵,直至饱和为止,此时析出为清蛋白。
再加入少量蒸馏水,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试管中加蛋白液1ml,加晶体氯化钠少许,溶解后加95%乙醇3ml,摇匀,观察现象。
(三)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1、取试管2支,各加蛋白液2ml,一支管中滴加1%醋酸铅溶液,另一支管中滴加1%硫酸铜溶液,至有沉淀产生。
2、取一支试管加蛋白液2ml,再加入10%三氯乙酸1ml,充分混匀,观察结果。
(四)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液2ml及醋酸4-5滴,再加饱和苦味酸数滴,观察现象。
六、实验结果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溶液即出现玫瑰红色。
2、蛋白质实验:出现白色的蛋白质沉淀,小心加热后凝固的蛋白质出现红色。
(二)双缩脲反应1、有紫色出现。
2、溶液有蓝紫色出现(三)黄色反应先有黄色沉淀生成,加入10%NaOH溶液1ml后颜色变为橘黄色。
(四)茚三酮反应有蓝紫色出现。
蛋白质的沉淀(一)蛋白质的盐析作用1、有蛋白析出。
2、有蛋白质析出,加水后可复溶。
(六)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取一试管加蛋白液1ml,,加入晶体氯化钠少许,待溶解后再加95%乙醇3ml,摇匀,观察现象(七)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取试管2支,各加蛋白液2ml,一支管中滴加1%醋酸铅溶液,另一支管中滴加1%硫酸铜溶液,至有沉淀产生。
(八)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液2ml及醋酸4-5滴,再加饱和苦味酸和鞣酸数滴,观察现象。
七、实验分析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其中米伦试剂能与苯酚及某些二羟基苯衍生物起颜色反应,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含苯酚基团,因此可用米伦试剂检测蛋白质中酪氨酸的存在。
尿素被加热,形成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缩脲结构相似,也能进行此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等),于浓硝酸可反应并生成黄色物质,此物质在碱性环境下变为桔黄色的硝基苯衍生物硝醌酸等。
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兰紫色的还原茚三酮、茚三酮和氨的缩合物。
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a-氨基酸所共有。
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含有氨基的其他物质亦呈此反应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向蛋白质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使蛋白质胶体颗粒脱水,破坏其水化层,同时它所带有的电荷亦被中性盐上所带的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中和。
于是稳定因素被破坏,蛋白质聚集沉淀。
盐析作用一般不使蛋白质变性。
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醇等),因引起蛋白质脱去水化层以及降低介电常数而增加带电质点间的相互作用,致使蛋白质颗粒容易凝聚而沉淀。
重金属离子(如Pb2+、Cu2+等)与蛋白质的羧基等结合生成不溶性的金属盐类而沉淀,同时蛋白质发生变性。
某些有机酸的酸根则与蛋白质的自由氨基结合而沉淀。
植物体内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化合物成为生物碱。
能沉淀生物碱或与其产生颜色反应的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如鞣酸等。
当溶液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正电荷,容易与生物碱试剂的负离子发生反应而沉淀。
蛋白质变性(protein d enaturation)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一般认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了改变或遭到破坏,都是变性的结果。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如果变性条件剧烈持久,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如果变性条件不剧烈,这种变性作用是可逆的。
这时,如果除去变性因素,在适当条件下变性蛋白质可恢复其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复性(renaturation)。
例如胃蛋白酶加热至80~90℃时,失去溶解性,也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如将温度再降低到37℃,则又可恢复溶解性和消化蛋白质的能力。
蛋白质变性的应用价值医学:临床上的消毒和灭菌---使病原微生物变性注射及外伤采用75%乙醇灭菌手术器械及其它用品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手术室用紫外线灭菌用热凝法检查尿蛋白实验室:防止蛋白质变性:在生产和保存激素、酶、抗体血清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如酶、疫苗、免疫血清等)时,应防止其变性失活,其中在低温条件下生产与贮存以上蛋白质就是这个道理。
实验室的灭菌:细胞培养室等亦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灭菌。
日常生活:熟食较生食易消化:因为蛋白质变性后,肽链构象由卷曲变为伸展,使肽健暴露,易被蛋白水解酶消化水解。
其中盐析法作为一种蛋白质胶体简便的提取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盐析法是在中药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使某些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
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NH4)2SO4或Na2SO4]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就叫做盐析。
这样析出的蛋白质仍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
因此,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取决于蛋白质分子表面离子周围的水分子数目,亦即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外周亲水基团与水形成水化膜的程度以及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的情况决定的。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后,由于中性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层减弱乃至消失。
同时,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使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
由于各种蛋白质在不同盐浓度中的溶解度不同,不同饱和度的盐溶液沉淀的蛋白质不同,从而使之从其他蛋白中分离出来。
简单的说就是将硫酸铵、硫化钠或氯化钠等加入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以及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因素去除而沉淀。
盐析法简单方便,可用于蛋白质抗原的粗提、丙种球蛋白的提取、蛋白质的浓缩等。
但盐析法提纯的抗原浓度不高,只能用于抗原的初步纯化。
目前盐析法应用于免疫球蛋白和酶提取、分离纯化、浓缩等和中药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