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关键工序控制要点及措施
监理工作中的关键工序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中的关键工序控制要点监理工作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关键工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监理工作中的关键工序控制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践。
一、工序计划的编制在监理工作中,工序计划的编制是关键工序控制的第一步,它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工序的安排。
同时,要兼顾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工序节点和里程碑,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推进。
二、施工材料的采购在关键工序控制中,施工材料的采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监理工作需要关注材料的质量、数量、来源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并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三、工序技术交底作为关键工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工序技术交底要求监理工作与施工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工序的要求和施工方法。
监理工作要关注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情况,确保施工人员对关键工序的要点掌握准确,并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四、施工现场管理关键工序控制离不开现场的管理,监理工作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巡检和监督,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
同时,监理工作还需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关键工序的实施检查和质量把关,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质量验收与记录关键工序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施工质量,因此质量验收与记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监理工作需要参与关键工序的质量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工作和问题处理。
六、工序的变更与调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可能出现变更和调整的情况,监理工作需要及时跟踪和掌握这些情况,并与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同时,监理工作还需评估变更和调整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确保工程整体进展的顺利。
七、安全与环保管理关键工序控制不能忽视安全与环保管理,监理工作需要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和环保要求的执行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施工技术措施一、土方开挖施工:1、土方开挖保证措施(1)施工期间土方按照“先撑后挖、分层开挖、对称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岛式接力进行开挖施工。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支护体系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2)土方开挖分步分层,并严格控制支护体系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3)现场基坑四周按地势条件进行放坡处理,二步退台放坡比例为1∶1。
挖土流程、顺序及方式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局部积水坑处采用放坡开挖的原则施工。
(4)桩周边1000mm范围内土方人工清除,防止挖土机械撞击桩,严禁在基坑边行走和堆积料具。
桩周边对称掏空,以防桩受力不均匀。
(5)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留土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的损坏。
(6)严防地表水流入坑内,坑顶采取截水措施,坑底盲沟设置远离坑边且随挖随填碎石,随挖随运,严禁坑边堆土,施工通道距离基坑边的距离得到设计认可,减少基槽的暴露时间,及时施工垫层和加强监测等措施。
(7)基坑深浅坑交接处必须待浅坑开挖完成且垫层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放坡进行深坑区域基坑的开挖施工。
(8)坑底做盲沟,随挖随填,与降水井相连形成坑底明排水系统。
盲沟做法:用编织袋或土工布包等粒径碎石,宽300mm深400~500mm,盲沟至围护结构距离不得小于5m。
在基坑外围设置截水沟,随时排除地表积水。
(9)研究地质勘探报告,勘测现场实物状况,编制针对性《基坑土方开挖与降水方案》,组织队伍认真落实实施,确保一切施工都在计划中进行。
但为防万一,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2、土方开挖施工期间降水的保证措施:(1)根据勘察报告现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及以往工程经验,在实际施工中,先完成基坑内部分降水井,进行群井试抽水,通过电脑模型对各观测孔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拟合的过程对模型中各层土层采用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调整,复核和完善降水模型,优化原来的设计并用以指导降水运行。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建筑⼯程施⼯⼯序质量控制的要点建筑⼯程施⼯⼯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程施⼯⼯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程施⼯⼯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
⼀⽅⾯,建筑⼯程施⼯⼯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程施⼯⼯序质量的各因素进⾏控制。
⼜可分为施⼯准备⽅⾯控制和施⼯过程中对建筑⼯程施⼯⼯序活动条件控制。
施⼯准备⽅⾯控制,应从⼈、机、料、法、环五个⽅⾯因素进⾏控制。
例如:监理⼯程师对施⼯单位的技术装备、⼈员素质进⾏了解,以便制定相应措施。
⼜例如:对现场材料必须进⾏取样检验,合格后⽅可使⽤。
施⼯过程中建筑⼯程施⼯⼯序活动条件控制,主要抓好对投⼊物监控,对施⼯操作和⼯艺过程控制以及其它相关⽅⾯控制;另⼀⽅⾯,建筑⼯程施⼯⼯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建筑⼯程施⼯⼯序活动效果控制主在实施步骤上为: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
实测:也就是采⽤检测⼿段。
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通过试验室测定其质量特性指标。
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整理,达到与标准对⽐条件。
判断:与标准对⽐判断该建筑⼯程施⼯⼯序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标准。
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整改;若符合给予认可签认。
⼀、当前建筑⼯程施⼯⼯序质量控制的要点监理⼯程师实施建筑⼯程施⼯⼯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先,确⽴建筑⼯程施⼯⼯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程施⼯⼯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程施⼯⼯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预控。
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定。
建筑⼯程施⼯⼯序就是⽣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程的具体阶段。
建筑⼯程施⼯⼯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标的基本保证。
⼆、建筑⼯程施⼯⼯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前建筑⼯程施⼯⼯序主要特点是施⼯周期较短,⼯程项⽬涉及的范围较⼴,项⽬多、杂,这些给⼯程管理和⼯程质量控制带来⼀定难度。
建筑工程关键工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关键工序控制措施第一节工程测量监控要点一、测量仪器的检定和校验事前监控根据国家《计量法实施细则》,测量仪器和钢尺在使用前7天─10天应送当地计量器具检定部门进行检验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检验合格证的复印件,并要求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1、经纬仪和水准仪的检定(1)检定依据:《经纬仪检定规程》、《水准仪检定规程》(2)检定周期:经纬仪1─2年。
2、钢尺的检定(1)检定依据:《钢卷尺检定规程》(2)检定周期:1年二、测量校桩过程的监控校桩是依据设计、规划红线等,对现场新建建筑物的定位,包括位置和标高。
1、校红线桩由政府规划部门测定并批准的规划红线,是建筑定位的依据,是法律约定的建设用地。
2、校测水准点由设计单位给定的水准点是现场引测标高的依据。
因此,水准点的正确性是直接影响建筑物标高的直接因素,一般设计单位给两个水准点,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商进行两点之间校测,确定其标高不超过±20m/m,经设计单位确认,保证水准点的正确,方可使用。
三、场地测量过程的控制场地测量包括场地控制网测量和场地平整测量,场地控制测量是整个场地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平面、标高定位以及高层建筑。
竖向控制的基本依据,场地平整测量是实测场地地形,按竖向设计规划进行场地调整。
监理工程师的任务是检测承包人的方格网及各方格点的标高,并在图纸上签署意见:监理工程师还要监督承包人保护好场地控制网。
监理工程师首先审查承包人的场地测量方案,然后在承包人控制网测定,自检合格、申报后,进行验线。
1、场地控制方案的审查(1)场地控制网应均布全场,控制线间距要适宜。
(2)场地控制网定位点的起始点和起始边要定位准确。
(3)场地控制网各控制点之间应通视,易丈量。
2、场地控制网的检测(1)场地控制网的检测承包人要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案测设控制网。
(2)要以规划红线定位按制点和控制线。
(3)承包人测定控制网后应自检,合格后申报,同时交付控制网的闭合校验资料。
工程施工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一、工程设备及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工程设备材料的检(试)验,严格遵守国家和施工规程、规范、标准。
2、设备材料控制要点:(1)供货方或生产厂家,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有产品合格证。
(2)所进产品或原材料,必须进行质量验证或抽样检查。
合格产品才允许入库,并进行标识,按用途归口管理。
(3)对过期或变质的材料,重新进行性能鉴定试验。
二、开挖及回填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前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爆破开挖设计,并在现场进行生产性试验,优选合理的爆破参数;施工中,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修正完善。
(2)合理安排开挖施工程序,根据岩石地质情况实行动态调整,保证开挖的质量满足建筑物开挖的要求。
(3)对所有施工部位的钻孔、装药等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详细作好质量检查记录,编制工程质量报表,定期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
(4)配备足够的、先进的钻爆设备,严格按确定的爆破参数进行施工,保证爆破效果。
(5)做好施工测量控制工作,保证开挖轮廓尺寸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6)土石方回填采用自下而上,分层填筑的方法进行,每一作业层面须按碾压试验确定的铺料厚度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各层间设立标志,以防漏压和过压。
(7)土石方填筑应铺筑一层,碾压一层、验收一层,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三、支护质量控制措施(1)支护施工前先对围岩及边坡进行检查,以确定所支护的类型或支护参数。
边坡开挖时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跟进支护。
(2)喷锚支护作业严格按照有关的施工规程、规范进行。
从钻孔、锚杆加工、安装、注浆等均按要求进行检查控制。
(3)喷混凝土施工的位置、面积、厚度等均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喷混凝土采用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程规范要求的砂、石、水泥,认真做好喷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喷混凝土时采用预埋规定长度的检验钢管以控制喷射厚度;喷嘴与喷射面尽量保持垂直,以减少回弹,确保喷混凝土的质量;喷射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持续养护时间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要点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项目成功交付的关键。
施工工序是指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而质量控制则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验,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基础,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现场准备等方面。
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施工人员应仔细研读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发现并解决图纸中的问题。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质量控制措施等。
技术交底: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
2、物资准备材料采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材料检验: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设备调试:对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现场准备场地平整:清理施工现场,平整场地,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临时设施搭建:搭建办公、生活、仓库等临时设施。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标高。
二、基础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土方工程土方开挖: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土方开挖,注意控制开挖深度和坡度,防止塌方。
土方运输:及时将挖出的土方运至指定地点,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土方回填: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分层夯实,确保回填土的质量。
2、基础钢筋工程钢筋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下料、弯曲、焊接等加工。
钢筋绑扎:将加工好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保证钢筋的位置和间距准确。
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等方式连接钢筋,确保连接质量符合要求。
3、基础模板工程模板制作:根据基础的形状和尺寸,制作合适的模板。
模板安装:安装模板时,要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以及模板的牢固性。
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一、保证测量精度与准确的措施为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本工程的测量人员都是具有丰富施工检验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曾在多个大型工程中任专业测量,能够胜任本工程的测量工作。
2.我们在本工程中使用目前先进的测量仪器,如自动安平水平仪、铅垂直仪等进口仪器,设备先进,精度高。
3.在施工前,我们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经过研究同意后实施。
4.我们坚持技术复核制度,对于工程主轴线、标高基准点在放线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对于一般轴线、标高由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复核。
确保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钢筋工程的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设置了质量管理点,包括钢筋品种和质量、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弯钩朝向、焊接质量、预留洞孔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尺寸、位置、钢筋位移、保护层厚度及绑扎质量等。
2.采取预控措施,包括检查出厂质量证书及试验报告,保证材料指标的稳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规范要求和基本常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弯钩朝向应正确;施工前应预先弹线,检查基层的上道工序质量,加强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查;对使用工具经常检测和调整,并检查焊接人员有无上岗证;正式施焊前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同时检查焊条、焊剂的质量,焊剂必须烘干;对倾斜过大的钢筋端头要切除,焊后夹具不宜过早放松,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每批钢筋焊完后,按规定取样进行力学试验和检查焊接外观质量。
以上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钢筋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三、模板质量控制措施四、砼质量控制措施五、预留埋施工措施六、保证砖砌体施工质量的措施七、防治粉刷及地面起壳的措施八、防治楼地面起砂的措施九、防止外墙面砖脱落措施十、防治屋面漏水的措施十一、防治外墙涌水措施十二、防治楼地面、阳台地面、落水口和立管洞处渗水的措施十三、防治管道漏水的措施十四、防治装饰粗糙的措施措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与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与措施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耐久性和美观度。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高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关键要点和措施。
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入手,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质量。
首先,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岗位。
其次,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
最后,要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能力。
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二、施工材料选择与采购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材料的选择和采购。
首先,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项目要求的优质材料。
其次,要与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
同时,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材料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只有选择和采购优质的材料,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三、施工工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明确各项工程操作的要求和流程。
其次,要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工艺的正确实施。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施工记录和质量档案,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数据,以备日后的质量追溯和分析。
只有通过有效的工艺控制,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稳定。
四、工序配合和协调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工序计划和配合方案,确保各个工序之间的顺利衔接和协同作业。
其次,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解决各种工程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和工序安排。
最后,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个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只有做好工序的配合和协调,才能够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优良。
建筑工程重点部位及难点部位施工方法及措施
建筑工程重点部位及难点部位施工方法及措施1.关键部位及质量控制措施①基础工程(1)基础工程的钢筋、模板、砼分项工程应遵守主体工程的钢筋、模板、砼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2)作好基坑排水,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以避免在有积水、泥浆的情况下施工砼。
(3)绑扎钢筋时,按设计留足保护层,不得有负误差。
应用砂浆垫块,严禁使用钢筋当垫块或将钢筋用铁钉、铅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②模板(1)质量控制措施a.进行技术交底:交图纸、交方法、交规程、交标准。
b.每次支模前,应对模板材料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或修复,不能滥竽充数。
c.班长、工长、自检员应随时对支模操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d.完工后,质检员组织工长、班长、自检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转入下道工序。
(2)质量控制要点a. 构件中心线、标高。
b. 模板的安装质量,包括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c. 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截面尺寸、标高、接缝严密情况以及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
③钢筋工程(1)质量控制措施:a. 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进场复检报告,证明进场材质合格。
b.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使其执行施工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
c. 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
d. 楼板钢筋施工前,应预先弹线并检查基层的上道工序质量,加强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查。
e. 对使用的机具应经常检测和调整。
f . 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正式施焊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同时检查焊条、焊剂的质量,焊剂必须烘干。
g. 焊接钢筋端头不整齐的要切除,焊后夹具不宜过早放松。
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
h. 每批钢筋焊完后,按规定取样进行力学试验和检查焊接外观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绑扎。
(2)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a.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
b.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
c. 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弯钩朝向。
d. 焊接质量。
e. 预留洞孔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尺寸、位置。
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第一节基础排水及防止沉降的措施一、工艺特点沿建筑基础或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坑的四周采用泥浆护壁循环钻机成孔,然后每隔一定距离埋设一个无砂大孔混凝土管井,形成环状布置,从单孔管井用潜水泵抽水至连续总管内,然后排至沉淀池内,再排送至污水管井。
二、材料、机械准备滤水井管、循环成孔钻机、潜水泵、吸水管、空压机、排水管、水泵控制自动系统、3~5mm豆石、木底座或混凝土底座、沥青、麻布等。
三、施工准备1、首先要了解地质勘探资料、掌握地下土质和水位变化情况,特别是地下流砂层情况,以便确定钻孔工艺和准备必要材料。
2、根据总的平面布置和所开挖地下工程的面积,确定正式管井和观测管井的数量、位置,排水管位置流向,沉淀池位置以及与污水管道连按地点。
3、对设置井点位置进行平整、放线,用白次标明其位置。
四、管井构造管井的滤管为无砂大孔混凝土管,采用粒径为3~5mm的豆石加水泥按6:1左右比例预制而成,强度大于2MPa,每节长1m左右。
最下部一节为有孔滤管,其空隙率为20%~25%。
管接头处用两层麻布浇沥青包裹,外夹竹片用10号铅丝扎牢,以免接缝处挤入泥砂淤塞管井,其内径为φ500、φ600。
五、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放线→循环成孔钻机就位→泥浆护壁→成孔→下管→下滤水层→上部用厚土填实→洗井→下潜水泵→抽水六、工艺原理1、管井采用循环成孔钻机成孔,孔的直径约1m左右,泥浆护壁。
待钻孔到设计深度后,用吸管将其中泥浆吸净,下底座,然后下管,外填塞滤水小豆石,上部用厚土填实,立即用压缩空气将泥浆吹出洗井,然后抽水。
2、管井的有效降水深度取决于管井深度、降水面积、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水泵扬程。
降水坡度环状形为l:10。
3、进行无压完全井环形井点系统总涌水量计算和无压非完全井井点系统总涌水量计算。
七、质量要求1、大口井管降水施工的井深、井距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施工。
施工方案中的关键节点与控制要点
施工方案中的关键节点与控制要点在各类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实施,施工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施工方案中关键节点和控制要点的设定,对项目的安全性、效益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施工方案中的关键节点和控制要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设定。
一、施工方案的关键节点在施工方案中,关键节点可理解为工程项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环节。
这些节点的准确把握和严格执行,是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明确关键节点并设立合理的措施,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促进工程进展的高效性和可控性。
1.关键工序节点施工项目中存在着一系列工序,其中某些工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些工序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准确确定这些工序的节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工序按计划进行。
2.关键资源节点在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源的供给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然而,资源的不稳定供应或者不合理调配可能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施工方案中,必须合理设定关键资源的节点,确保及时供给和合理调配,从而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关键安全节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安全节点的设定旨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设备的完好性。
二、施工方案的控制要点在施工方案中,控制要点是对关键节点实施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这些要点是确保工程项目按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
1.质量控制要点工程质量是每个施工项目的核心关注点。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的监测控制措施、合理的检测手段等。
通过确立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监测施工过程中各个节点的质量,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的达到设计要求。
2.进度控制要点工程进度的控制是施工方案中的重中之重。
通过设定进度控制要点,明确各个节点的完成时间和工序之间的先后次序,可以帮助施工管理人员有效地调度资源,并监测工程的实施情况,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建筑施工工序管理要点梳理
建筑施工工序管理要点梳理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有效的工序管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因此,建筑施工工序管理要点的梳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施工流程、人员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建筑施工工序管理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施工流程要点梳理1.施工计划制定:在进行施工工序管理前,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要包括工程总体计划、分部工程计划、各个专业工程施工计划等。
计划要合理、可行,明确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内容、施工时间,确保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和协作。
2.进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进度控制。
定期进行进度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施工进度按时完成。
3.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要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要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验收标准,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查,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验收,防止质量问题发生。
第二、人员管理要点梳理1.人员配备:合理的人员配置是施工工序管理的基础。
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合理配置各个工种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2.培训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3.班组管理:建立科学的班组管理制度,明确各班组的责任和任务,加强对班组的组织和协调,确保各班组之间的配合和协作。
第三、物资管理要点梳理1.物资采购:在施工工序管理中,物资采购是重要的一环。
要按照施工计划准确计算物资需求,优选供应商,制定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确保施工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
2.物资使用:对施工物资要加强管理,做好入库、出库、领用等记录工作,防止物资的浪费和损耗,提高物资利用率。
3.库存管理:建立健全的物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控制库存数量,及时更新库存资料,确保库存信息准确可靠。
施工工序中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序中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前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对施工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和检查。
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施工结果的好坏。
在选择材料时,要依据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选用合适的材料,严格遵守相关标准。
此外,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施工前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二、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保证建筑物稳固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对地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检测,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要在施工前进行基坑支护工程,防止基坑坍塌和地基变形。
同时,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要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配比要求操作,避免出现空鼓、裂纹等质量问题。
三、结构施工结构施工是建筑物综合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结构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施工质量的要点。
首先,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操作规范和安全。
其次,在进行钢筋绑扎时,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绑扎,保证钢筋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性能符合要求。
另外,要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包括浇筑顺序、浇筑方法、振捣时间和强度等方面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四、安装工程安装工程是建筑物功能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进行安装工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对安装材料进行检查和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要按照安装图纸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保证设备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和固定方式正确可靠。
另外,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达标。
五、装饰施工装饰施工是建筑物美观和舒适度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装饰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严格按照装饰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材料的色彩、质地和大小等细节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在进行装饰材料的施工和安装时,要注意材料的表面处理和固定方式,避免出现脱落、变形等质量问题。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及关键工序控制点一、引言本文旨在对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以及关键工序的控制点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对工序质量的控制和关键点的把控,可以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风险。
二、重要工序质量控制1. 工序描述重要工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关键性的工序。
在进行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时,需要明确工序的目标、要求和流程。
2.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确保重要工序的质量,我们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设定合理的工序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流程,设定合理的工序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以保证工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使用合格的原材料: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证。
-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工序操作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 进行过程监控:通过实时监控工序参数、产品质量指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保证工序的稳定和可控。
- 进行工序验证:对重要工序进行验证,包括设备验证、工艺验证、系统验证等,以确保工序的可靠性和合格性。
3. 质量控制记录为了追溯质量控制过程和结果,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工序参数记录:记录工序参数的设定值、实际值、偏差等信息。
- 原材料检验记录:记录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和合格情况。
- 操作规程执行记录:记录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包括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等。
- 过程监控记录:记录过程监控的结果,包括监控数据、异常情况、纠正措施等。
- 工序验证记录:记录工序验证的结果,包括验证方法、验证数据、验证结论等。
三、关键工序控制点1. 工序描述关键工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影响最为重要的工序,对关键工序的控制点进行把控可以有效降低质量风险,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控制点描述对关键工序的控制点进行描述时,需要明确控制点的位置、作用和要求,以及控制点的监控和验证方法。
关键工序控制措施
关键工序控制措施一、测量工程监理测量是对工程几何尺寸进行控制的手段,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由铁西区施工面积大、项目多,开工前监理人员要对施工放线进行检查,测量不合格不准开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控制和检查,对发生的误差随时调整,避免误差的扩大;验收时,要对验收部分各项几何尺寸进行测量,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整修,甚至返工。
设计测量资料、设计导线和水准点桩,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
要求承包商在接收设计交桩,复测、复核合格后,填写交桩记录表并妥善保护所有桩志。
1、放线测量放线测量是控制几何尺寸最基本最关键的手段。
测量的偏差所造成的后果常常不只是一般的质量缺陷,而大多是严重的质量事故。
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对放线所依据的基准点、导线点等控制要素,监理工程师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和复核工作,对所有的测量记录、报表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2.施工过程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测量的控制和检查,是为了保证施工按几何尺寸的要求进行。
施工中,由于施工现场繁杂,控制桩或控制点往往容易受到碰撞、破坏甚至丢失。
其准确性很难完全保证,加上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不一,即使放线准确,几何尺寸质量缺陷也可能发生。
因此,加强测量控制与复核是避免这种缺陷的最有效方法。
要避免由于测量工作不足而带来的工作质量缺陷,除了监理工程师加强测量检测工作,增加检测频率外,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测量工作,并做到:(1)建立完善的测量组织系统。
如果承包商没有完善的测量组织系统,就无法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这样就很难发现和纠正各施工区独立测量系统的偏差和误差。
(2)充实测量的技术力量。
承包商的测量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对于关键性的测量,如定位放线、导线点设置等则无法准确地进行,这样一来,施工几何尺寸控制的效果就很难保证。
(3)采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手段。
测量手段和设备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承包商缺乏必要的测量设备特别是精密仪器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施工单位甚至使用不合格的传统器具或土办法进行测量控制,这样一来,既保证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又没有完整的测量数据,因而成为发生质量缺陷的潜在因素。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序的关键控制要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序的关键控制要点一、装配式建筑施工工序的关键控制要点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模式,具有快速、高效、绿色等优势,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从设计、材料、加工、运输、组装等方面,详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工序的关键控制要点。
二、设计要点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效率。
首先,要合理确定构件的尺寸和规格,以便保证在加工、运输、组装环节中的方便和准确。
其次,要注意设计内部的连接方式,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紧密可靠。
最后,在设计施工图纸时要清晰标明构件的装配顺序及注意事项,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三、材料要点装配式建筑的材料选取是施工工序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避免出现施工难题。
其次,要确保材料的一致性,包括颜色、纹理、规格等方面的统一,以避免装配过程中的不协调问题。
同时,材料的稳定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尽量选择不易变形、耐久性强的材料。
四、加工要点装配式建筑的加工过程与传统建筑有所不同。
首先,要定制化生产,在加工环节中确保每个构件的精度和一致性。
其次,要进行适当的预制处理,如防水、防腐等。
此外,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误差,避免出现尺寸不准确的情况,以确保构件的组装质量。
五、运输要点装配式建筑的运输过程需要考虑装载、固定和保护等方面。
首先,要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装载方式,确保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在装载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构件之间的碰撞和摩擦,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最后,在运输中需要注意路况和环境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应对。
六、组装要点装配式建筑的组装过程需要高效、准确地进行。
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能够熟练掌握组装工具和操作流程。
其次,在组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操作,确保构件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最后,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的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工序管控要点
关键工序管控要点关键工序质量管控要点为协助工程管理人员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实现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地产公司工程中心组织编写了重要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作为现场人员必须熟悉管控要点,对照管控要点进行日常质量巡查,做到现场问题无遗漏,并把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记录在施工日记中,实现问题可追溯。
关键工序质量管控要点清单一、土建类:二、安装类要求,测试摇表就是否检定合格。
2 基础接地逐一检查基础钢筋与柱筋、基础梁与桩基钢筋的焊接质量、焊缝长度就是否符合要求、焊渣就是否清除就是否有效成环、与桩基钢筋有效连接接地网焊接完成后,检查接地电阻就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 引下线检查引下线及测试点的位置、截面积、数量就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引下点与跨接钢筋的焊接质量就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要求施工单位对引上线进行定位标识,以防上层焊错主筋,造成接地中4 均压环均压环与引下线的连接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镀锌扁钢搭接不得成"T" 型,严禁直接对接,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咬肉、夹渣、焊瘤等现象,焊渣应及时清除。
5 等电位应从综合接地体直接引上,严禁从避雷引下线接入。
6 重复接地重复接地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不得遗漏。
7 避雷装置检查避雷针的规格、数量、位置就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与土建就是否冲突、安装就是否牢固可靠;防雷网与避雷针及其她金属物体就是否焊接成一个整体;焊接质量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避雷针安完后应测试接地电阻就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 外露金属部件检查外露金属部件的金属龙骨的接地措施就是否可靠,测试接地电阻就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高层的铝合金门窗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极的预留)。
9 测试接地电阻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分项名称:电气设备安装管控要点管控标准进场验收检查进场设备与设计就是否相符,设备外观与包装就是否完好;检查设备合格证与随机文件就是否齐全;核对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就是否正确,随机配件、工具就是否齐全。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工前,应认真组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纸、购置施工材料、选派施工人员等。
这些工作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任何疏漏都可能引起后续工序的问题。
2、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在采购施工材料时,应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要求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且向产品管制部门取得合格证明。
对于每一批次的施工材料都要进行验收,并开展必要的检测工作,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3、施工方案的制定在施工前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每一个细节工序的要求和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偏差。
同时,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其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施工情况。
4、人员的素质保证施工人员是施工工序的直接执行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因此,需要选择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工人,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5、安全生产监控安全生产是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施工前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监控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施工材料的储存、设备的使用、工序的协调等。
要将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有序,确保施工环境良好。
2、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开展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实施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对于已经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工序间的相互协调在施工中,各个工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需要进行充分的协调。
要加强工序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顺利,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4、进度管理要对施工进度进行及时的跟踪和管理,确保按照施工计划有序进行。
若出现进度延误的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以避免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5、施工记录与整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完善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及时记录各个工序的施工情况和质量状况,以便后续审核和验收。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程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以下将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前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审查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在接到施工图纸后,应对图纸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图纸完整、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避免因图纸问题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2. 审核施工方案: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等。
施工方案应经过专家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培训,使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
4. 材料设备管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建立材料设备台账,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要点,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施工质量。
2. 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在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
施工完成后,监理人员应组织验收,确保隐蔽工程质量。
3. 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进行质量检测,如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防水层厚度等。
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4. 质量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检测数据、验收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为后期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三、施工后质量控制措施1. 竣工验收: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组织自检,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同时,邀请监理、设计、建设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最终确认。
2. 质量保修: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质量进行保修。
在保修期内,如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3. 质量追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追溯,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预及点要控监点重程工筑建1.土方工程.1.1槽底部要平整:常见通病是基底不清理有浮土等,或基底为萝卜坑,致使地基造成应力集中,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
补救措施是进行二次清理。
.1.2开挖断面验收为实测项目,验评标准规定允许偏差值是-0,即底部宽度、长度不得小于设计基础底边尺寸。
对于基槽上限验评标准没做规定;考虑施工方便,基槽底部宽度应为设计基底宽度、工作面宽度与四周支撑宽度之和。
四周支撑一般每边宽100mm,工作面宽度,基础设垫层为50mm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每边为300mm,在保证满足三个宽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基槽开挖宽度。
实际验收要先用经纬仪重新复核中心线,基槽断面尺寸,要从轴线向两边量。
1.3开挖标高验收为实测项目,验评标准规定允许偏差值为+0mm,-50mm,验收以水准控制点为标准,用水准仪直接检查,验收实际开挖工程量;验收中应结合检查基底是否平整。
.1.4地基复查记录基槽开挖好后,应对地基土进行全面、详细、审慎的检验,要对照设计或地质资料复核土层分布情况和走向,复核地耐力,要观察砂石粒径是否与地质报告描述一致、有否局部过松,要沿基底行走一周,分析土层走向和土质变化,判断基底是否到原土。
1.5基槽隐蔽工程记录(验槽记录)要全面记录基槽施工检查情况,包括平面位置、开挖断面尺寸、基底标高、边坡坡度、地耐力复查结论,基槽底下异常地质处理施工情况、设计变更或扰动老土基底处理情况、排水降水施工措施等。
1.6回填土控制及验收土方施工中回填质量往往被忽视,轻则造成室内管沟积水、室内地面、室外散水空鼓下沉,台阶沉陷开裂;重则可能回填土挤动墙体,回填土透水使基础耐久性减弱或引起地基下沉,甚至地基结构迅速破坏导致建筑物结构下沉、开裂以致破坏,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回填的质量要按图纸设计要求。
.a)回填土质要求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表层以下可采用基槽开挖原土进行回填。
不得采用有机质含量大于6%的土、石膏或水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2%的土、膨胀土、淤泥质土、冻结土等。
回填土的干土颗粒不应较大,较多,否则受水浸湿,沉陷大。
回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
如采用不同土料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置于下层。
不宜将各种土混在一起使用。
b)基槽清理回填前应将基槽中的木屑、建筑垃圾、松土等杂物清理干净,排除积水并防止地面水流入。
c)基础保护回填应在基础具有一定强度下进行,并在两侧同时夯填,高差不应超过300mm,以免挤动基础造成基础松散和轴线位移,影响基础结构受力性能。
如遇暖气沟或室外回填土高差较大的外墙等单侧夯填土时,应将不回填一侧同步加侧支撑。
d)夯填要求回填要求分层夯实,采用动力打夯机械,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m,每层压实遍数,采用平碾时为6—8遍,采用蛙式打夯机为3—4遍。
人工夯实不大于200mm,夯打要求一夯压半夯,每层夯打3—4遍。
采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回填石料时,为保证夯实,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铺填厚度的2/3。
2. 砌体工程1.砌体施工a)加强对砌筑砂浆拌和的检查1)应督促、检查承包单位根据审定的砂浆配合比进行生产,计量要准确。
塑化材料的掺量对水泥混合砂浆强度影响很大,计量时一定要加以特别注意。
.2)督促承包单位使用机械拌和砂浆。
拌和时应注意投料顺序,保证块状的塑化材料能拌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掺用微沫剂时,应适当延长。
3)检查、测定拌出砂浆的质量。
砂浆的稠度应满足不同种类砌体的具体要求;保水性要好,分层度不宜大于2厘米;发现砂浆和易性差,容易产生沉淀、泌水现象时,应仔细分析原因。
b)砂浆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其离析。
搅出的砂浆应及时使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拌成后,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超过30℃,相应缩短1h。
灰槽中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隔日的砂浆不能再使用。
c)检查砌砖的现场准备工作1)检查和审核承包单位测设的墙体平面尺寸和标高,以及皮数杆设立情况;2)检查基底的清理情况,砂浆、杂物等要清理干净。
基底若为垫层或砖砌体,应事先浇水湿润。
3)特别要核对门口、窗口等与砖缝的对应情况。
4)烧结普通砖砖在砌筑前一天就应浇水湿润,砖含水率控制在10%--15%,严禁干砖上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不用浇水,天气炎热条件下可喷水湿润;5)检查施工单位砌体施工质量、安全技术交底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d)砌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巡视1)检查工人砌墙的砌筑形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按皮数杆拉线控制砖层水平;内外墙砖应相互咬搓,不允许出现竖向通缝;若留直槎,必须按规定设置拉结钢筋,并应检查拉结钢筋长度、间距以及拉结筋部位砂浆的饱满程度。
,也8mm,不小于10mm检查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灰缝一般为2).不应大于12mm。
砖层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缝内砂浆应饱满(对外墙必须达到此要求,否则,雨水渗到墙内壁,将使墙饰面发霉).3)检查砌体中的预埋件、预留洞以及配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埋于砌体中的木砖要做好防腐处理。
木砖的数量,应按图纸或有关规定设置。
4)督促承包单位合理组织施工,内外墙要同步砌筑,尽量不留槎。
当要留槎时,留槎的部位、形式,必须事先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接槎时,接槎处必须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5)按照当地质监站要求,本工程拉结钢筋采用预埋焊接的方式,不得采用化学植筋方法施工;6)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不宜与其他砌块混砌施工,小于砌块厚度的范围可用混凝土浇筑施工。
.3 钢筋工程.3.1 钢筋工程的预控1)外观检查要求2)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或者无出厂证明,钢种钢号不明时,或者是有焊接要求的进口钢筋时,仍应进行化学分析。
钢筋加工及安装的过程控制3.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干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a 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锈的钢筋不能使用。
b)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有关规定。
c)钢筋加d)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的规定。
e)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f)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同一截面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50%。
2)配双层筋楼板、天面板按同一截面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25%。
3)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g)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2)板和墙的冷轧带肋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4)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对多边形柱应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对圆形柱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的切平面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面垂直;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平面的夹角不得小于45°。
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1) 大弯矩处;2) I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I的受压直径不大于3)12mm 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5)(不小于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倍。
0.7 )300.i)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j)直螺纹接头施工现场检验及验收。
1)该工程柱子竖向钢筋连接主要使用直螺纹接头,该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供有效形式检验报告。
2) 连接钢筋时,应检查连接套出厂合格正。
钢筋直螺纹加工的检验记录。
3) 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
.4 模板工程4.1 控制措施与方法:a)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b)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c)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长的1/1000~3/1000。
d)现浇高层建筑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的方法,e)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f)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g)模板安装的检查方法:轴线位移,截面尺寸等可用尺量检查;标高用水准仪或拉线检查;每层垂直度用2m托线板检查;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5 混凝土工程.5.1混凝土的施工a)混凝土搅拌须保证原材料称量准确,偏差满足下表要求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b)施工过程中的控制:1)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措施。
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正确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2).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接缝应严密,若接缝宽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3)检查模板安装是否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且浇捣前对模板浇水湿润。
4)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并按规定使用振动器。
5)在重新开始浇混凝土前应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小直径钢筋,垫块间距宜密些,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安全排除后才移动。
1)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c)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