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1-1-2 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1章 第1节课时2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件(63张)
Q=cmΔt(c
为比热容,
课 时
突
分
破 m 为溶液质量,Δt 为前后温度差)。
攻
层 作
重
业
难
·
返 首 页
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自 主
3.实验仪器装置
当 堂
预
达
习
(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
标
探
提
新
素
知
养
·
·
核
课
心
时
突
分
破
层
攻
作
重 难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50 mL 量筒(2 个)。
核
课
心 突 破
应放出的热量是 0.418(t2-t1) kJ
,中和热为0.418t2-t1 0.025
kJ·mol-1。
时 分 层
攻
作
重
业
难
·
返 首 页
·
自
当
主 预
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堂 达
习
标
·
探
提
新
若将环形玻璃棒改为环形铜丝,所测中和热有什么误 素
知
养
差?
核
课
心
时
突 破
[答案] 偏小。
分 层
攻
业
难
·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典例 1】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堂
预
达
习
标
探
(1)16 g CH4(g)与适量 O2(g)反应生成 CO2(g)和 H2O(l),放出 890.3 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中和热燃烧热课件(共14张PPT)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二、燃烧热
1.定义: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 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理解: ①燃烧热属于反应热,也用ΔH表示,单位也为 kJ/mol。 叙述时直接读出“数值” 如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 也可用ΔH表示,如ΔH=-890.31kJ/mol ②燃烧热的测定条件通常是101kPa.
热量。
4. 若是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
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中 小学班 级安全 教育工 作计划 范文
作 为 班 主 任 ,班级安 全工作 职责重 大,务必 常抓不 懈,富 有实效 。今年 ,我班将 进一步 认 真 学 习 贯 彻加强 学校安 全工作 的有关 文件,以 学生安 全工作 为中心 ,避免各类事故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练习】已知: 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 H2(g)+1/2O2(g)=H2O(g) ΔH= -241.8 kJ/mol 求氢气的燃烧热。
注意H2为1mol,生成水为液态 答案:氢气的燃烧热ΔH= -285.8 kJ/mol
化学 ·选修 4
第一章第二节 中和热 燃烧热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学习目标
1.理解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 2.会书写中和热、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 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 教学难点 中和热、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复习引入 写热化学方程式 ⑴1L1mol/L稀盐酸和1L1mol/L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为57.3kJ。
的 发生。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4 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 作业
课时作业2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CO(g)与H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B)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g)和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g)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ΔH=+41 kJ/molD.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要放出41 kJ的热量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反应的ΔH<0,为放热反应,CO(g)和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g)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ΔH=-41 kJ/mol。
2.已知:H2(g)+F2(g)===2HF(g)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 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所示曲线来表示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ΔH=a kJ·mol-1(a=-297.2)。
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D)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S(g)+O2(g)===SO2(g)ΔH=b kJ·mol-1,则a>b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6 g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148.6 kJ的热量解析:由题中条件可知:反应的热效应ΔH=a kJ·mol-1=-297.2 kJ·mol-1,可知该反应的正向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学设计(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与能量》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A.稀H2SO4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B.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molH2OC.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D.稀NaOH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H2O【答案】 C【板书】1中农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 H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讨论】2.注意事项:【回答】①稀溶液:是指存在大量水的溶液。
②量的标准:必须是生成 1 mol 水。
【讲解】(3)对于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中和热基本上是相等的,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讨论】已知在稀溶液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思考】:(1)弱碱与弱酸反应;(2)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否也都是57.3 kJ?【回答】(1)因为弱酸、弱碱在电离过程中需要吸热,所以弱酸、弱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放出的热量要小于 57.3 kJ;(2)因为浓硫酸与稀 NaOH 溶液的反应过程中还包括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放出的热量要大于 57.3 kJ;(3)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不仅生成H2O,而且生成 BaSO4 沉淀,生成 BaSO4 沉淀时会放出热量,所以此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热量要大于 57.3 kJ。
【思考】2.已知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用含20 g NaOH的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1.1《热化学方程式》参考教案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效应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分析
本课时介绍的是热化学的一些初步知识,以启发学生从能量角度考虑化学反应问题,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再联系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反应物分子的旧化学键的断裂所需要的能量和生成物分子新化学键的形成所放出的能量,定量讨论反应的能量变化,说明了宏观的反应热和微观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所吸收和放出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单元(章节)课题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节课题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2 H2(g)+O2(g)=2H2O(g);△H= —483.6KJ/mol
H2(g)+1/2O2(g)=H2O(g);△H= —241.8KJ/mol
【学生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总结规律】
1、△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热化学方程式化学选修4课件2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以上方程式
有哪些不同?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 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1/2H2(g)+1/2I2(g)====HI(g) △H=-14.9kJ/mol 101kPa
计量数就是指物质的量且可以出现分数形式 200℃
1、 1mol C与1mol 水蒸气反应生 成1mol CO 和1mol H2,需要吸收 131.5 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
9.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D A、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D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石灰石烧制生石灰 D.在生石灰中加水 10.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H2(g)+1/2O2(g) = H2O(g) △H=-241.8 kJ/mol
H2(g)十1/2O2 (g)=H2O(l) 液态水
液态水(放热) 气态水(吸热)
比较a、b的大小
H2(g)+I2(g)======2HI(g) 101kPa
200℃
△H=-a kJ/mol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1).按规定的物质的量写出化学方程式(留开间距) 2).补充反应条件:温度、压强、其他条件。 (25℃、101kPa时可省略) 3).各物质后加括号,内注明状态:s固体,l液体,g 气体. 4).方程式后注明焓变,即△H=· · · · · · 5).检查
3. 状态不同对△H的影响?
H2(g)+I2(g)======2HI(l) 101kPa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精品
课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授课班级课时 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1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I2(g) 2HI(g);△H=-14.9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目录(人教版)绪言 2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3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3第二节燃烧热能源7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9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0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10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1第三节化学平衡14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5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7第一节电离平衡27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3第三节盐类的水解39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46第四章电化学基础50第一节原电池50第二节化学电源54第三节电解池58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61《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1.1.2热化学方程式
(4)2H2( g )+O2( g )=2H2O( l )ΔH4=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A C。
A、a<c<0 B、b>d>0 C、2a=b< 0 D、2c=d>0
8)若2.6 g乙炔(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130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2(g)+5/2O2(g)=2CO2(g)+H2O(l)ΔH=-1300 kJ/mol
2C2H2(g)+5O2(g)==4CO2(g)+2H2O(l)ΔH=-2600 kJ/mol教学回顾Biblioteka 反思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
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二)热化学方程式
授课班级
课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①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实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局限性,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在性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为什么要标出?)(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
(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点: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H的值与什么有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H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化学反应热教案
化学反应热教案化学反应热教案【篇一:化学反应热教案】篇一: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反应热的计算【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前置作业】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 —393.5kj/mol 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旧知再探]:燃烧热: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mol 。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单位kj/mol。
[新知初探] 根据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出h2的燃烧热吗?h2(g)+ 0.5 o2(g) =h2o(g) △h1=-241.8 kj/mol且已知h2o(g) =h2 o (l)△h2=-44.0 kj/mol,则h2的燃烧热为多少?数学思想建模:两式相加消去h2o(g),同时△h=△h1+△h2=(-241.8)+(-44.0)=-285.8 kj/mol 则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化学思想建模:能量守恒定律三.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选修4__1-2热化学方程式
-1
,表示 H2 燃烧热的热化学 。 。
(2)若 1 g 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 2.444 kJ,则 4 g 氢气
1 H2(g)+ O2(g)===H2O(l) 2
ΔH=-285.8 kJ· mol-1
(2)483.6 kJ
学习· 探究区
解析 H2 的燃烧热应以燃烧 1 mol H2 为标准, 当 H2 完全燃烧 生成 2.00 mol H2O 时, 需燃烧 2.00 mol H2, 故 H2 的燃烧热为 571.6 kJ - =285.8 kJ· mol 1。 2 mol
[点拨]
“五看”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1)化学反应原理即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2)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3)看ΔH变化的“+”、“-”是否正确;
(4)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
(5)看反应热数值与计量数是否相对应.
第1课时
小结.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要求 (1)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2)在右端注明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 ΔH>0 ;放热反 应, ΔH<0 。
③ 2H2 (g) + O2(g) = 2H2O(l); △H= – 571.6 kJ/mol ④ 2H2O(l) = 2H2 (g) + O2(g) ; △H= + 571.6 kJ/mol
3、书写要点
△H与实验的条件、 ⑴ 一般应注明反应的温度、压强; 物质的状态有关! 0 (25 C ,101kPa时不注明)
⑸ΔH的值与系数相匹配。 系数加倍,ΔH值也加倍。 正逆反应的ΔH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⑹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所释放或 吸收的热量。
高中化学四 1-1-2 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
1-1—2 化学反应的焓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应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应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燃烧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反应热的定义、表示方法、反应热符号的规定。
2.中和反应热的测量方法和过程,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顾思考,回答(找学生代表发言)【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掌握学情.【过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由于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而产生的。
正如质量是物质所具有的固有的性质一样,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也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
科学家定义了一个称为“焓"的物理量,符号为H,用它的变化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教师】请学生们先看书P5关于化学反应的焓变的内容。
我们来讨论焓变及其与反应热的关系.【学生】学生看书,不懂的可以提问.【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看书,有利于学生成自学的习惯【板书】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
焓的定义:2.焓变的定义:表示方法:符号规定: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讨论归纳】1.焓是一个物理量,表示物质具有的能量,它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同温同压下,同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含有的能量是不同的.2.在实验室里或在生产中,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由于大气压通常变化很小,可以看做不变,热力学研究表明,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的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变化就等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学校:授课教师:所用课时:2课时多媒体课件教学预设核心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 复习必修相关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 有哪些是放热反应?什么是放热 反应?能作图吗?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 是吸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能作图吗?复习回忆,总 LjJ 曼_ G _ _ —F HI 血门?、结归纳*1农分析作图0 1! ■ 竺丿书打一一做好必修与选 修的衔接教学环节二 反应热与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 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 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 又称为焓变”符号:△ H ,单位:kJ/mol 或 kJ?mol -1?H 为•”为放热反应?H 为牛” 讨论、思考、提问准确无误地 掌握概念核心环节 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生成(1)理解燃烧燃烧的含义(2)掌握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综合分析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结我国的能源现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二)教学难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一)知识与技能(1)盖斯定律的本质,了解其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掌握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
(3)掌握有关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物质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2)通过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例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
(2)通过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和开发新能源的使命感、责任感; 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学案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
3.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定量描述,形成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的模型构建,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理解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改进测定方法,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在25_℃和101_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数值和单位。
(3)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聚集状态。
常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个数。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倍数。
3.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能量变化。
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表示在25_℃和101_kPa条件下,1_mol H2(g)与12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1_mol H2O(l)时放出热量285.8 kJ。
二、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表示方法: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三、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2.实验用品仪器:大烧杯(500_mL)、小烧杯(100_mL)、温度计、量筒(50_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试剂:0.50 mol/L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教学课时: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四.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四. 盖斯定律1. 内容2. 意义3. 应用方法:(1)方程式消元法(2)模拟路径法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一.△H=E(生成物)-E(反应物)△H 0,放热;△H 0,吸热思考与讨论: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2)已知S(s)+O2(g)=SO2(g)△H1 0,S(g)+O2(g)=SO2(g)△H2 0。
△H1等于△H2吗?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辨析,规避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板书]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即△H的大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教材12页例1)2. 2H2(g)+ O2(g) =2H2O(g)△H1=-483.6kJ/mol 能表示2个H2(g)分子与1个O2(g)分子反应放出483.6kJ热量吗?1mol H2(g)完全燃烧发生该反应,放出多少热量?阅读教材12页例1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辨析,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1章第1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点)2.通过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初步学习测定化学反应热的实验方法。
3.能正确分析测定反应热时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误差。
热化学方程式[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在25_℃、101_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数值和单位。
(3)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和溶液。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个数。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倍数。
3.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实例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表示在25 ℃、101 kPa,1 mol H 2与12mol O 2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 kJ 。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已知有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H 2+I 2△2HI②H 2(g)+I 2(g)200 ℃101 kPa 2HI(g)ΔH =-14.9 kJ·mol -1③H 2+Cl 2=====点燃2HCl ④H 2(g)+Cl 2(g)===2HCl(g)ΔH =-184.6 kJ·mol -1 ⑤12H 2(g)+12Cl 2(g)===HCl(g)ΔH =-92.3 kJ·mol -1 ⑥H 2(g)+12O 2(g)===H 2O(g)ΔH =-241.8 kJ·mol -1 ⑦H 2(g)+12O 2(g)===H 2O(l)ΔH =-285.8 kJ·mol -1 问题思考:(1)以上7个化学方程式,哪些不属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g 、l等代表什么意思?固(态)体和溶液如何表示?【提示】①、③不是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热化学方程式教案【篇一:热化学方程式和能源教案】课题:热化学方程式和能源执教人:李玉军上课班级:高三〔8〕班时间 2014年10月22日教学目标3.树立节能、环保和法律意识教学重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教学过程[课引入]上次课我们复习了反应热和焓变的相关概念,计算反应热的方法,从键能、热化学方程式、总能量和活化能等方面计算,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求计算反应热。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热化学方程式和能源。
[板书]一、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示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活动一]写出正确书写和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由学生交流,分享注意事项。
2.注意:状态,符号,数值,单位,含义。
[举例]2so〔+ o〔2g〕2g〕2so〔△h= - a kj/mol的含义是什么?2molso23g〕气体与1molo2气反应放出的热量是否为a kj?[练习一]用盖斯定律确定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关系。
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以下反应:①h2s(g)+3/2o2(g) = so2(g)+h2o(g)△h1②2h2s(g)+so2(g) = 3/2s2(g)+2h2o(g) △h2③h2s(g)+1/2o2(g) = s(g)+h2o(g)△h3④2s(g) = s2(g) △h4求△h4 的表达式a.△h4 =2/3〔△h1 + △h2-3△h3〕b.△h4 =2/3〔3△h3 - △h1 - △h2〕c.△h4 =3/2〔△h1 + △h2 - 3△h3〕d.△h4 =3/2〔△h1 - △h2 - 3△h3〕[练习二]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h3oh(g)+h2o(g) = co2(g)+3h2(g)△h= +49.0 kj/mol②ch3oh(g)+1/2o2(g) = co2(g)+2h2(g) △h = - 192.9 kj/molh20(g) = h2o(l) ③△h = - 44 kj/mol写出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的热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热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过渡】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与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有关,即能量的变化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那么如何更准确的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如如何准确地描述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下面我们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 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 2(g)+I 2(g)2HI(g);△H= -14.9 kJ/mol【投影】例:H 2(g)+21O 2(g) = H 2O(g);△H=-241.8 kJ/mol ,表示 lmol 气态 H 2和21mol 气态 O 2 反应生成 lmol 水蒸气,放出 241.8kJ 的热量。
(在 101kPa 和 25℃时) H 2(g)十21O 2 (g)=H 2O(l);△H=-285.8kJ/mol ,表示lmol 气态H 2与21mo 气态O 2反应在101 kPa 和 25℃时,生成lmol 液态水,放出285.8kJ 的热量。
【小结】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状态下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讲解】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那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板书】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讲解】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板书】(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 不同。
【讲解】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 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 kPa 和 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但需注明△H 的“+”与“-”。
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要求写条件【投影】例如:H 2(g)+21O 2(g) = H 2O(g);△H=-241.8 kJ/mol H 2(g)十21O 2 (g)=H 2O(l);△H=-285.8kJ/mol 【讲解】从上述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看出,lmol H 2反应生成H 2O(l)比生成H 2O(g)多放出44kJ/mol 的热量。
产生的热量为什么不同?【板书】(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讲解】通常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且热化学方程式通常不用“↑”、“↓”。
【投影】例如:H 2(g)+C12(g) = 2HCl(g);△H=-184.6 kJ/mol21H 2(g)+21Cl 2(g) = HCl(g);△H =-92.3 kJ/mol 【板书】(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
【讲解】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量,而不管反应是否真正完成。
△H 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而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的多少,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所以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 也要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板书】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点击试题】已知在25℃,101kPa 下,1g 188H C (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g (O H 9)g (CO 8)g (O 225)1(H C 222188+=+;△H =-48.40kJ/mol B .)1(O H 9)g (CO 8)g (O 225)1(H C 222188+=+;△H =-5518kJ/molC .)1(O H 9)g (CO 8)g (O 225)1(H C 222188+=+;△H =+5518kJ/mol D .)1(O H 18)g (CO 16)g (O 25)1(H C 2222188+=+;△H =-11036kJ/mol 答案 BD【实践活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投影】一、实验原理【讲解】中和热的定义是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 H 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在中学阶段,只讨论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回顾】必修2第二章30页关于“中和热”的内容:【回答】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实验】实验2-3:在50mL 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 的盐酸,测其温度。
另用量筒量取20mL 2mol/L 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
盐酸温度/℃NaOH 溶液温度/℃ 中和反应后温度/℃ t(HCl)t(NaOH) t 2 其中:c =4.18J/(g·℃),m 为酸碱溶液的质量和,△t =t 2-t 1,t 1是盐酸温度与NaOH 溶液温度的平均值,n 为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投影】]二、实验操作【讨论】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存在哪些问题?——热量的散失【投影】【提问】课本第5页图1-3与实验2-3相比,作了哪些改进?改进的目的是什么?【回答】 1——双层烧杯、2——碎泡沫塑料、3——盖板、都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
【思考与交流】课本第5页实验用品,想一想,每件用品的用途, NaOH 溶液为什么不用0.50mol/L 而用0.55mol/L ?【回答】为了保证0.50mol/L 的盐酸完全被NaOH 中和,采用碱稍过量。
【讲解】阅读课本第5页实验步骤,强调下列问题【投影】注意事项:1、为了保证0.50mol· L -1的盐酸完全被NaOH 中和,采用0.55mol·L -1NaOH 溶液,使碱稍稍过量,因为过量的碱并不参加中和反应。
2、实验中若用弱酸代替强酸,或用弱碱代替强碱,因中和过程中电离吸热,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
3、要使用同一支温度计。
分别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温度时,测定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
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入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再记下读数。
4、实验中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要充分冷却至室温,才能使用。
5、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6、实验时亦可选用浓度体积都不相同的酸碱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但在计算时,应取二者中量小的一种,因为过量的酸碱并不参加中和反应。
操作:学生按课本步骤做实验,记录相应数据。
【投影】三、数据处理1、取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t2-t1)=思考:如果某一次实验的数据与另外两次实验的数据差异明显,怎么办?2、计算反应热:△H=Q/n=cm△t/n。
其中:c=4.18J/(g·℃),m=m1+m2=100g,△t=(t2-t1)=,n=0.50mol· L-1×0.50mL=0.025mol。
△H=【总结】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
我们可以利用化学能与热能及其能量的相互转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服务。
化学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能源危机中必将起带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平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关心、了解这方面的进展,从而深切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随堂练习】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吸收热量131.3 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500℃V2O52SO3ΔH=-196.6 kJ/molB.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C.2H2(g)+O2(g)===2H2O(l)ΔH=-571.6 J/mol D.C(s)+O2(g)===CO2(g)ΔH=+393.5 kJ/mol3.在25℃、101 kPa下,0.1 mol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72.65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32O2(g)===CO2(g)+2H2O(l) ΔH=+726.5 kJ/molB.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453 kJ/molC.CH3OH(l)+32O2(g)===CO2(g)+2H2O(l) ΔH=-726.5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453 kJ/mol4.已知:C(金刚石,s)隔绝空气高温、高压C(石墨,s) ΔH=-1.9 kJ/molC(金刚石,s)+O2(g)===CO2(g)ΔH1 C(石墨,s)+O2(g)===CO2(g)ΔH2根据上述反应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ΔH1=ΔH2B.ΔH1>ΔH2C.ΔH1<ΔH2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板书设计:二、热反应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书写步骤:(1)写出化学方程式;(2)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3)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中学阶段可不特别注明);(4)写出△H的值并标明“+”与“—”;(5)检查化学计量数和△H值是否对应。
4、含义: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状态下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教学回顾: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作为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如以煤、汽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发生燃烧的反应为例,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技能,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这些物质燃烧时,其△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
唤起学生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