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六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六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英言中心校“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解读一、“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六环节”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六个基本环节:1、示标。

2、自学。

3、展示。

4、释疑。

5、检测。

6、小结。

它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双赢而实践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体验、自我发现、自我释疑;更倡导教师以“伴游”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学习、探索、体验、发现、释疑。

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享成功、共同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它立足于“伴”和“学”。

所谓“伴”,就是指教师的角色是“伴游”而不是“导游”。

“导游”是你“导”我“游”;你“行”我“随”;你“讲”我“听”,在主导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与释放。

“伴游”是为了共同的“胜景”而同进共享,是在互帮互助中学习、探索、奋进。

在双主体的协作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与释放。

所谓“学”,就是指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不仅指知识问题、方法问题,而且指情感问题、价值观问题。

二、“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示标。

以课标为目标,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以师生为主体,共同制定课堂“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习目标,共同拟定过程与方法目标,共同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它倡导国家课程校本化、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扩充、延伸;它关注四种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使师生一看便明、一望便知;具体表述时要明确、具体、清楚,可用“请识记”、“请说出”、“请应用”、“请默写”等可测的明确用语。

2、自学。

自学内容,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可以是教材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师生搜集的内容。

自学方式,解决如何学的问题。

可看、可读、可记、可查、可画、可诵、可做等。

自学时间,解决学习速度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六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全文)

信息技术课的六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全文)

信息技术课的六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全文)信息技术课是现代学生所必备的一门课程,也是相关企业和机构对员工和职业人士的必备技能之一。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下是六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知识传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要通过讲解、演示和图文展示等方式来传授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学者或者对信息技术专业不熟悉的学生。

第二种模式是案例分析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选取一些实际案例或问题进行分析,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适用于学生参与认知和实践,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第三种模式是课堂互动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鼓励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和分享经验。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四种模式是项目实践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引导学生完成一些具体的项目和实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深入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种模式适用于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形成巩固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第五种模式是模拟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模拟一些场景和环境,并引导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完成任务和活动。

这种模式适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信息技术系统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人机交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六种模式是自主学习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工具,让学生自主选取教材、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和活动,并将学习成果汇报和分享。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以上六种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目标,灵活运用这些模式,让教学更加灵活、丰富和有效。

对学生而言,也要积极参与学习,以更好的方式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中学信息技术课“三段六环节”项目导学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课“三段六环节”项目导学模式

信息检索等技术方面 , 而且涉及到写作技能、艺术 创作 , 审 美艺 术 教学管理 、 育艺术等诸多知识方面 , 教 所有这些都
E 环节—— 专题 演示师生 评估
项 目完成后 , 各组学生 先对 自己作 品进行 自我评价 。 然 对教 师的继 续学 习提 出了崭新的课题 ,迫 使我们不得 不认 真去 思考和探索 。 同时 , 这些项 目活动 在培养学生 发展的 同 后, 各小组 演示作品并阐述作品 的构思与理 由, 老师和其 对 时 ,也在一 定程 度上促 使老师更加主动学 习和 掌握新 的技 他同学提 出的问题进行 答辩。 最后 , 由老师组 织学 生一起对 术知识 , 也更加注重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 自觉软化和整 各小组的作 品进 行交流评估 ,划分等级 。 合本学科 与其他学科之间严格 的界 限,从而使 自己学 识渊
压的 环, 学也 握 - D(生 博 _ = 嚣 力习 同生掌 学 境 时 要 H 学 ) ¨ I 妇 嚣 囊 篙 El零 示 瞄 。 专 演 师 j, E /

因此, 首先必须 给学生营造 一 个毫无
定的基 础技术知识 ,为完成项 目准


维普资讯
¨ —|国研究 Ⅲ
黢 拳 觏 褥 , I
i : ig ig i ̄ 6 o. d n m je 1 3c I I n 『 \ /
中学信息技术课
段 六环 节 ’ ’
项 目导学模式
文 /针 和军
【 确保学生有 能力完成项 目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 的拉展 , 学科知识之 间在相 互渗透、 制作 搜索引擎的使 用等内容 , 交叉、 台, 综 社台将越 来越 需要更 多复 台型的创新 人才。中 的内容 。
项 目活动 为中心 , 生通过小组台作方式完成某个项 目 【 学 如 课教学 中 , 我要 求学生利用 网页 技术制作一十能反映 “ 环境 调查研 究、写科技论文、小制作 、小发明等 ) ,从而 掌握 知 保护” 刚络 文学”或 “ 、 爱我家乡 等主题 内容的小 网页 。

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

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

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第一篇: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各方面的协调能力。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浓缩精品,在信息技术课中灵活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法,可以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质的提高。

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课三段六步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谈谈自己的体会。

1、激发兴趣,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学尝试。

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学中长”的思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低年级画图教学时,介绍完“圆/椭圆”工具后,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画。

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但不限定画什么,没有提示,多数学生无法继续思考,只是在画面上不断地叠加圆或是椭圆(实心或空心),形式上或许带有偶然的美感,并没有确切的意义。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激发学生,如让学生先看五环旗、靶心图案。

这些有次序的叠加圆给学生以极大的启发,学生马上就能意识到,圆原来和我们的生活这么紧密,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还能像到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圆?你能在画图中画出来么?”马上就有学生能画出光盘、水晕的图案。

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美术课学习画小动物情境结合起来,于是,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小青蛙、小豆豆、大黄蜂······。

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然后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就能在兴趣的支持下达到更好的效果。

2、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讨论操作方法。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间的水平差异,导致有的学生已经完成任务了,有的没有完成或完成得不好。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一起讨论刚才学生在自学与尝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商讨解决的对策,分享优秀同学的经验。

比如在板报制作教学中,各组同学有的同学版面设计得整洁大方,有的同学边框很漂亮,有的同学善于使用填充色,让每个同学在总结中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并且在听其他同学讲解自己探索成果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实施流程、特点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探究。

“六环节”是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流程,包括“导入、讲授、互动、拓展、归纳、反思”六个环节。

首先是导入,这一环节是为了引起学生兴趣,开启学习的大门。

导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通过提问、概括、绘画等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课程内容。

接下来是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讲授,包括演示、讲解、实验等。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互动环节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互动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更好地针对学生进行教学。

互动形式丰富多样,可以包括小组讨论、竞赛、问答等等。

拓展环节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丰富课程内容。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通过听课、报告等形式进行知识拓展。

归纳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对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知识点。

最后是反思环节,这一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中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一是课堂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掌控好课堂节奏,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是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需要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出合适的学习活动。

三是教学方法能力,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采用多种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习更加轻松、愉悦。

此外,这种教学模式也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六环节教学模式

浅谈六环节教学模式

浅谈六环节教学模式“六环节”教学模式是我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以生为本,人人参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1、自主尝试:自主尝试的内容要科学分析本班学情,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制定出多数孩子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在设置问题时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尤为新课铺垫。

在这以环节可以根据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结合生活创设情景,调动和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情绪。

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整个六环节课堂的核心环节,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尚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师要合理设置问题,把教学重难点,糅合进去,精心设置问题的呈现方式,同时密切关注小组中合作学习的情况,对教材中的难点和小组中的潜能生要多关注,实时掌握他们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3、分享点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小组建设,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每个孩子的特点,把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向全班展示,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此过程中,师应及时对学生及小组的表现加给予评价,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且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让孩子又评价疲劳,当然评价方式更应该多样化,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4、归纳提炼:归纳提炼可以体现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可以让小组归纳梳理概括,也可以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对一节课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形成知识框架,强化学习目标。

5、练习反馈:教师针对当堂所学内容和目标设置巩固性练习题,体现基础性,层次性,梯度性。

由学生独立的完成,难点的问题也可小组内解决,然后可采取小组成员互批、教师抽批等方式,将小组的竞赛机制应用其中,并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反馈。

6 体会质疑:学生要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同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当堂解决,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解决。

六环节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六环节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即导入、讲解、练习、巩固、总结、反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以下是我对六环节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它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环节,我注重以下几点:1. 紧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导入环节要紧密围绕教材内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生动的案例或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导入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思考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解环节讲解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讲解环节,我注重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讲解过程中,明确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讲解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练习环节练习环节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关键环节。

在练习环节,我注重以下几点:1. 设计合理、多样的练习题。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练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3. 适当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巩固环节巩固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在巩固环节,我注重以下几点:1. 开展课后作业。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组织复习课。

针对重点、难点内容,组织复习课,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新课改在教育系统中不断推广。

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新课改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新课改理念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将对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

一、“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内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内容划分为“温故知新、抛砖引玉、合作探究、引导讨论、展示交流、课堂练习”六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1.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环节是通过复习和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2. 抛砖引玉“抛砖引玉”环节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环节是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4. 引导讨论“引导讨论”环节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碰撞,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5. 展示交流“展示交流”环节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和经验,与同学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6.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环节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巩固和延伸学习内容,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六个环节共同构成了“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运用,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 充分发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结合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新课改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实践探究、综合评价等环节,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本文将探究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和具体应用。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知识创新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拓展知识领域、深化问题分析、提出创新理念等方式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实践探究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实地考察等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探究环节是新课改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参与真实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科学实验等,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实践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实践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践项目,并给予他们支持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而“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则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评价。

通过开展知识创新、实践探究、综合评价等环节,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教学资源的不足也是困扰“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之一。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提供实践环节和真实情境的学习资源,但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和教学资源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对六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

对六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

对“六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海口十中黄小红在12 月22 日这天,听了我校三位优秀数学教师的课,我深受启发,同时也对“六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有所收获的同时,也在思考这个模式在什么条件下实施更有效。

首先是吴锐老师的这节课,《角的大小比较》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恰当合理。

再对比六个环节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引入新课,采用先复习旧知后创设问题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很有效的,因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与上一节: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是类似的,因此有必要复习。

体现知识的迁移。

第二环节:提出问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的问题突出了重点,说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很准。

第三环节:自习与合作。

学生在很认真的看书和思考问题。

第四环节:解决问题。

学生的回答多数正确,不对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能及时更正,不足之处在于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由学生口述,教师作图完成。

学生口述不完整,老师虽作纠正,但由思路可知,学生的作图也不会完整,因此这里应改为让学生上黑板画图,其余同学也动手练习,老师再作讲评更好,并且老师应把作角的步骤写出来,让学生清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步骤。

第五环节:课堂练习,学生都独立完成,并且答案正确。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学生回答很清楚明白。

第二节课是梁勇老师上的《菱形》,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学们很积极很踊跃的回答问题,说明老师引导的很好。

在六个环节的处理上,一环紧扣一环,由平行四边形引入菱形,由生活中的菱形图片欣赏到研究菱形的性质,再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层次分明。

如果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让学生书写解题过程,老师再投影作讲评就更好了。

第三节课是由阎建海老师上的《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我觉得所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很有深度,不但让学生掌握了书本的知识,还将知识扩充,进行拓展与延伸,很值得我学习。

在听这三节课之前,我听说过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人们常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八个字概括。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基于“问题”与“任务”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是真正的生活。

”。

然而,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必须优化课堂教学。

结合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笔者主要通过教学实践记录及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多角度深层解读北大附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特色。

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殊性《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性、操作性及综合性等学科特性,使得信息技术课堂表现出两种趋势:计算机应用软件技能的课堂和《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知识课堂,两种趋势使得理论与实践之间相脱离[17]。

《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很好的控制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最大化程度提高学习效果是其正面临的挑战。

然而,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是《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瓶颈问题。

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本章节将从多方面解读北大附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特色。

2相关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性,通过行动研究法和观察法,笔者对北大附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研习。

北大附中信息技术课堂为90分钟/次,针对理论性和操作性学习内容,课堂教学设计有所异同,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北大附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图1中展现了北大附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动态课堂模式,教师、学生以知识为主线,以活动为副线从而使得师生对教学过程进行感知、互动与动态建构。

◆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理论性和操作性特征,教师将课堂教学主要分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两大部分,每一部分知识的又包括理论性知识与操作性知识。

同时,学习的过程中软环境的构建又表现为一种隐性知识的学习。

◆理论性知识与操作性相互渗透,区别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其偏重有所不同。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六步导学”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六步导学”教学模式

应 用信 息技 术 的兴趣 ,并形 成继 续发展 自己在 信 息技 术方 面 某项特 长的 愿望 。根据 这一 目标 ,文章根
据 教 学 实 践 ,探 索 出信 息 技 术 “ 步 导 学 ” 的 课 ( 六 即教 学模 式 :情 景 导 入 知 任 务 一 任 务 驱 动 促 探 究一 自主 探 究 学 技 能 一 交 流 分 享 同进 步 一 设 计 创 新 促 成 果 一 展 示 评 价 促 发 展 ) 并 结 合 实 例 详 细 介 绍 了 每 ,
生 :想 — — ( 时 学 生 的 兴 趣 被 激 发 出 来 了 . 兴 致 高 这

情 景 导 入 — — 知 任 务
布 鲁 纳 说 得 好 : “ 好 的 学 习 动 机 莫 过 于 学 生 对 所 最
学 材料 本身 具有 内在 的兴 趣 。 ”学 生只 有对某 件事 情产 生 兴 趣 时 ,他 们才 会 积极 主动地 学 习探 同时根 据教 学 内容制 定 了学 生活动 记载 卡 , 实时引 导 、评 价 学生的 学 习,收到 了
较 好 的 效 果
关键 词 :信 息技 术 ;六步 导学 ; 自主 ;探 究 ;教 学模 式
中 图 分 类 号 :G 3 .7 6 3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5 8 212 1 一)2 - 3 6 1 0 6 (( )8 ( 1 0 1 1
多 蜾 降 翟 阃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 六步导学” 教学模式
黄 亮 , 王 艳 芳 , 文 金 香
( 湖北 省宜 昌市夷 陵区黄 花初 级 中学 .湖北 宜 昌 4 3 0 ) 4 0 0
摘 要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信 息 技 术 课 程 的 总 体 目标 是 培 养 学 生 的 信 息 素 养 . 具 有 积 极 主 动 地 学 . 、探 究 与 - - j -

信息技术(心得)之“六步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心得)之“六步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论文之“六步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创造性、与时俱进型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我们信息技术组构建了“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即“激趣导入,巧引任务——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归纳小结,拓展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趣导入巧引任务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师精心创设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容易被一些新奇和刺激所吸引,而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则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激趣导入,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选取如下方法导入:一是对比渲染,激发欲望。

例如在讲解《插入艺术字》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两份内容相同、形式不一样的海报(一份用艺术字,另一份没用艺术字修饰)让大家欣赏,说出自已心中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是样例演示,激发动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画能长大的小树》一课时,让小海龟迅速画一棵长大的小树,学生感到很新奇,教师是怎么做到让小海龟这么快就画出了小树?三是直接提问,引发兴趣。

例如在讲《美化获奖证书》一课时,在导入中首先提出问题:你见过获奖证书吗?都有什么样的?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获奖证书?这些问题,会立即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实现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巧妙地引出了学习任务。

在教学中“巧引任务”非常重要,它决定着一节课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

“巧引任务”的关键在于教师引出的任务学生是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学生只有对任务感兴趣才会主动的去学习,所以精心设置任务很关键。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新课改的提出,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课改的框架下,教师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新课改的框架下,教学活动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倡多元化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学模式也必须随之变化。

本文将探讨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一、“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概述“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新课改理念的课堂组织模式,它包括导入、感知、探究、引申、展示和反思六个环节。

这六个环节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六个环节进行具体的探讨。

1.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活动的开始,也是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兴趣的起点。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小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导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感知环节感知环节是让学生感知新知识、新技能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视频、图片、实物等教具,或者通过讲解、问题启发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聆听、思考等方式感知新知识,从而打开他们的认知视野,引发他们的求知欲。

3.探究环节探究环节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实验、调查、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意识。

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支持,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形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习惯。

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作者:刘家伟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年第05期[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这一学科的重要特点。

要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重点应放在如何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环节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兴趣。

[关键词]情境;任务驱动;合作;展示良好的课堂组织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师应注重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联系实际情况,融入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尝试帮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帮助学生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实际情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参与课堂教学体验过程。

就中小学生而言,教师要尽量丰富课堂的内容,使课堂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愉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情境,以更好的学习状态学习理解信息技术知识。

以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教学为例。

教师可为学生留一些与学生切身相关的课题。

如,研究调查家乡特色并形成一定的电子版文字宣传形式上传于网络。

这种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互动性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堂知识,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要点,自主学习课堂知识信息技术的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寻更好、更适于学生自身学习与发展的科学途径。

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的知识要点是相对杂乱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地归纳出知识纲要。

适当的总结,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方便学生日后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这一习惯不仅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基础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教学生使用基本的office软件以及一定的网页知识。

针对这些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难免会在知识的结构性与紧凑性方面有所缺失。

初中信息技术“六步”教学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六步”教学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六步”教学模式楚州实验中学颜迎红[摘要]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初步学会思考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研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全面达到教育目标。

同时以Word中封面/封底设计为例,展示“六步”教学模式的使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

它来源于深刻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践总结。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固定的模式,为了全面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就必须创设自己的教学模式。

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与新教材的特点,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归纳并整合出“六步”(①创设情境,主动参与②结合实例,探究新知③合作探究,交流展示④精讲点拨,操练基础⑤自由创作,拓展提升⑥展评作品,总结反思)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可以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活动”,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任务或问题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诱发、驱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的探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活动。

浅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计算机是一门新颖的课程,已列入了教育计划,是高一年级的必修课,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现成软件的能力。

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本身的性质(是一种工具)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与其他课程的特点。

所以,对于每一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来说,探讨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动手(上机练习)是本学科一个最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盲目的上机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还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教学方法,以使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的探讨现代教学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

关于这一点,我想永远都是正确的。

问题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1、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

20世纪初,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

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

”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需借助的“保险丝”。

杜威也把兴趣作为儿童成长的“指示器”。

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试问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即使给他机会也未必参加,更何况主体。

下面以自己教学中的一次教学为例:我在讲到word97文档润色时,不是直接去讲课文中的知识点,而是作了一张贺卡,并在上课时说明这是一张同学寄来的贺卡。

至于email用法以后还会学习,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伏笔。

这时,大家对于如何制作这样一张贺卡就有了兴趣了。

而通过分析贺卡的制作,也就将这节课的内容讲清楚了。

而同学则即学到贺卡的制作,也学到了应该要学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教研天地——校本实践也许有些老师会认为学计算机,学生的兴趣会很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技术课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伴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人类已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浪潮向人们宣言,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因而如何尽快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就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

很多专家和教师提出一些很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法和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等。

但是关于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却涉及较少。

课堂教学是学好每门课程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以前称为微机课或电脑课,大多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

既然现在被正式纳入必修课,则必须按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程序,使之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总结、提炼出好模式。

笔者在深入中小学听课、评课中发现,信息技术课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型。

教师应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70%”的要求,根据对学生学习技能规律的研究,在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力争将每堂信息技术课都上成理论实践结合的课型。

将学生带入微机教室中上课,达到每人一机,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技法传授和技法训练相结合,手脑并用,教练合一。

这种理论实践当堂结合,并当堂转化为技能,教学效果较好。

理论实践结合型课型,可以说是目前较科学,应用频率较高的课型。

理论实践结合型的课,如何具体操作,下面就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激趣导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课时,教师应当用最有效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愿意学、乐学,主动地去学。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的形式、内容和语言,甚至导课时的情感动作。

如,教学“传情贺卡”一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做用数字1-10组成节日游戏,问学生什么时候送贺卡,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都想制作一幅精美的贺卡送给自己最尊敬的人,这样导课就算成功了。

二、展示教学(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驱动其为完成目标而努力。

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后,展示当堂教学目标,利用兴趣和目标双重驱动令学生去奋发学习。

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

不能定得太高,使学生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也不能定得太低,使学生“不劳而获”;不能太多而失去重点,也不能太少而无所事事;应当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以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为主,把目标确定在学生稍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应以技能学习为主,同时要注意情感教学目标的设立,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表述目标时用词要准确规范,语言要简洁、通俗,使学生易记、易领会、易操作。

教学目标的展示方式,由教学条件和教学目标的多少等情况灵活选择。

最好用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或预先写在小黑板上,适时挂出,由教师向学生宣读;可以边讲解边书写在教室黑板上;由教师直接用语言向学生说明等等。

三、讲解示范
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师傅领进门”是前提条件,在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应表现在教师对所教信息技能的讲解示范上。

所谓讲解,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使学生明理;所谓示范,就是由教师当堂操作演示要坟学生学会的技能。

讲解示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催化剂,能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讲解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会信息技能的具体过程,一般可以边讲边操作,使用的语言既要生动形象又要浅显易懂,示范动作要慢,让学生看得清,也可以先讲解再示范。

讲解操作的内容可一步完成,也可以分步完成。

讲解示范,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点、难点内容要细讲细演,最好做成课件,或者分步演示,或者重复演示,使之由难变易。

教师引导是为了不导,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教学中可请些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对讲课的学生具有鼓舞作用,对听的学生亦有激励作用。

四、实践操作
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掌握处理信息的技能,而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反复操练。

实践操作这一环节,就是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将所学技能进行实践练习。

学生看完教师的讲解示范后,就会产生试一试的欲望,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开始操作。

首先,教师要提出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

其次,要精心组织好操作练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边操练边讨论,进行协作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为了便于学生协作学习,可根据学生操作技能搭配分组,小组内学生之间就近落座,以便于切磋协商、互相帮助,互相带动,共同提高。

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具体协调,组织帮助“对子”,促使本小组无掉队学生,全部达标。

再次,教师要在课堂上巡回进行技能练习指导。

可以分别指导各个小组的实践活动,倾听学生询问,解答他们的疑难,或者发现典型,使其带动全组;也可以指导单个学生,特别是不断地关注后进者。

学生课上的实践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延伸到课前、课后和家庭中,使学生的上机时间大大超过课时量的70%,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技能,提高技能并进行创新学习。

五、课堂检测评价
学生的操作情况如何,是否熟练掌握了技能,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评价。

学习过程中的检测评价,比形成性评价更为重要。

检测评价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学习情况,小组讨论、归纳后由组长汇报;可以由组内互相检测评价,然后推选代表上台示范操作;可以由教师抽调好、中、差三类学生上台示范操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检测评价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及时表扬、多鼓励,对演示错误的,也应循循善诱、肯定成绩,指导学习方法。

检测评价的目的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摸清达标率,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反馈。

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从理论上再讲解,重点再示范;展开讨论,同学帮教;进行自我纠正;进行全员强化训练等。

总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技能,全员达标。

六、拓展延伸
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树立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己任的意识,要善于挖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因素,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想像和发散思维,启发、诱导学生勤思、善思、敢想、敢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经过检测评价环节,绝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基本技能。

如果这时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启发,更有利于达到培养学生智慧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例如,学习《计算机网络中资源共享》一节时,学生掌握了网络的功能(浏览、获取、发布),教师提出“你想用网络干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回答。

这时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利用网络查询731侵华日军的资料,以历史事实反驳日本教科书的谬论;有的说将我市环境污染的数据资料和危害情况在网上发布,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有的说制作个人网页,同老师同学们交流信息……通过这样的课堂启发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拓展延伸环节结束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或继续实践练习、或预览下一节的内容,环环紧扣的一堂课就此结束。

总之,信息技术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应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灵活机动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式、协作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也应因“课”制宜地调整安排各教学环节,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