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合集下载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全文 新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的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全文   新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的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全文新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的侧压力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200/(T+15)=200/(20+15)=5.7142 (h) 新浇混凝土作用在模板上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二式计算: F = 0.22γct0β1β2V1/2 F = γcH 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_span lang="EN-US">KN/㎡)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_/span>KN/m3_span lang="EN-US"> t0——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可采用t= 200/(T+15) 计算T——混凝土的温度(℃_span lang="EN-US">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_span lang="EN-US">m/h_span lang="EN-US">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于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_span lang="EN-US">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叿span lang="EN-US">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亿span lang="EN-US">30㎜时,取0.85_span lang="EN-US">50ソspan lang="EN-US">90㎜时,取1.0_span lang="EN-US">110ソspan lang="EN-US">150㎜时,取1.15 =0.22×25×5.7142×1.2×1.15×1^(1/2)=43.4 (kN/m^2) =25×2=50 (kN/m^2) 取其中的较小值:F=43.4(kN/m^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荷载设计值:F设=1.2×0.85×43.4=44.3(kN/m^2) 混凝土振捣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荷载设计值:F2=1.4×0.85×4=4.76(kN/m^2) 故最终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荷载设计值F=49.06(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h=49.06/25=1.96m。

模板受力计算

模板受力计算

目录一模板系统强度、变形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侧压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面板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强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挠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木工字梁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强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挠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槽钢背楞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强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挠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拉杆的强度的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面板、木工字梁、槽钢背楞的组合挠度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受力螺栓及局部受压混凝土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个埋件的抗拔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完整资料).doc

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一 侧压力计算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位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

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原因见后面说明):2/121022.0V t F c ββγ=H F c γ=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取25 kN/m 3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一般取值5h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0.5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取3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2/121022.0V t F c ββγ==0.22x25x5x1.0x1.15 x0.51/2=22.4kN/m 2H F c γ==25x3=75kN/ m2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2.4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 kN/ 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Q=22.4x1.2+4x1.4=32.48kN/ m2 有效压头高度:m F h c 3.12548.32===γ二、对拉螺栓计算:对拉螺栓采用D16螺杆;纵向最大间距为750mm ,横向最大间距为1200mm 。

对拉螺栓经验公式如下:f A N *≤N---对拉螺栓所承受的拉力的设计值。

一般为混凝土的侧压力A---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mm2)A=201mm2 f --对拉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单根D16螺杆所能承受最大拉力:Fmax=f A=335X201=67.3KNN=Lxlxq=1.2mx0.75mx22.4kN/m2 =20.16KN<67.3KN故满足要求为什么两者取最小值?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是入模的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新浇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自重的共同作用下,对限制其流动的侧模板所产生的压力。

混凝土侧压力

混凝土侧压力

在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第4.1.1条,给出了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公式: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取两式中教小值):F=0.22γctoβ1β2V∧½F=γc H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t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o=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V——混凝土地的浇筑速度,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图所示,h为有效压头高度,h=F/rc 。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是入模的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新浇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自重的共同作用下,对限制其流动的侧模板所产生的压力。

我国有关部门在20世纪60 ~80年代初期对混凝土侧压力进行了大量的测试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尽管一次浇筑高度、浇筑速度不同,但混凝土侧压力分布曲线的走势基本相同:即从浇筑面向下至最大侧压力处,基本遵循流体静压力的分布规律;达到最大值后,侧压力就随即逐渐减小或维持一段稳压高度后逐渐减小,压力图形对浇筑高度轴呈山形或梯台形分布。

经试验获得的侧压力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最大侧压力随混凝土浇筑速度提高而增大,与其呈幂函数关系。

(2)在一定的浇筑速度下,因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从而增加其有效压头。

(3)机械振捣的混凝土侧压力比手工捣实增大约56%。

(4)侧压力随坍落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坍落度从7cm增大到12cm时,其最大侧压力约增加13%。

(5)掺加剂对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稠度有调整作用,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侧压力。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K1621+193涵洞台身拉杆演算
1.墙身构造尺寸
墙身上口尺寸1.05m,下口尺寸为1.78m,墙高2.9m,墙身长37.3m (单侧),每4m设置沉降缝.
2.浇筑进程中混凝土侧压力的盘算(取两式中较小值)
F=0.22γctoβ1β2V1/2(公式1)
F=γcH(公式2)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kN/m3;
t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光(h)可按实测肯定(本段位4h).当缺少实验材料时,可采取to=200/(T+15)=4.76盘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28);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按泵车浇筑速度30m3/h进行掌握,浇筑长度按掌握,则混凝土浇筑速度为V=30/(1.05+1.78)/2*37.3=/h;
H—混凝土侧压力盘算地位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H=0.6*4=;
β1—外加剂影响修改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 1.0,掺具有缓凝感化的外加剂时取1.2;(本段掺外加剂,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改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本段取1.15)
取两者较小值22.73kN/m2盘算.
3.对拉螺杆受力验算及间距肯定
各拉杆尺寸允许拉力表
初步拟定该涵洞墙身拉杆采取14拉杆(因现实为全丝拉杆,可采取12拉杆允许拉力进行演算),对拉螺栓取横向800mm,竖向600mm,按最大侧压力盘算,每根螺栓推却的拉力为:
N=22.73kN/m2×*
按拉杆直径为12,查表格得允许应力为12.9KN≥10.91,故拉杆直径及间距均能知足请求.。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K1621+193涵洞台身拉杆演算1、墙身结构尺寸墙身上口尺寸1.05m,下口尺寸为1.78m,墙高2.9m,墙身长37.3m (单侧),每4m设置沉降缝。

2、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取两式中较小值)F=0.22γc t oβ1β2V1/2(公式1)F=γc H(公式2)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2;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kN/m3;t 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本段位4h)。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 o=200/(T+15)=4.76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28);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按泵车浇筑速度30m3/h进行控制,浇筑长度按37.3m控制,则混凝土浇筑速度为V=30/(1.05+1.78)/2*37.3=0.6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H=0.6*4=2.4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本段掺外加剂,取1.2)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本段取1.15)F=0.22γc t oβ1β2V1/2=0.22×24×4×1.2×1.15×0.78=22.73kN/m2F=γc H=24×2.4=57.6kN/m2取两者较小值22.73kN/m2计算。

3、对拉螺杆受力验算及间距确定各拉杆尺寸容许拉力表初步拟定该涵洞墙身拉杆采用14拉杆(因实际为全丝拉杆,可采用12拉杆容许拉力进行演算),对拉螺栓取横向800mm,竖向600mm,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为:N=22.73kN/m2×0.6m*0.8m=10.91kN按拉杆直径为12,查表格得容许应力为12.9KN≥10.91,故拉杆直径及间距均能满足要求。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K1621+193涵洞台身拉杆演算
1、墙身结构尺寸
墙身上口尺寸,下口尺寸为,墙高,墙身长(单侧),每4m设置沉降缝。

2、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取两式中较小值)
F=γc t oβ1β2V1/2(公式1)
F=γc H(公式2)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kN/m3;
t 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本段位4h)。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 o=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28);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按泵车浇筑速度30m3/h进行控制,浇筑长度按37.3m控制,则混凝土浇筑速度为V=30/(+)/2*=0.6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H=*4=2.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本段掺外加剂,取)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50~90mm时,取;110~150mm时,取。

(本段取)
F=γc t oβ1β2V1/2=×24×4×××=m2
F=γc H=24×=m2
取两者较小值m2计算。

3、对拉螺杆受力验算及间距确定
各拉杆尺寸容许拉力表
初步拟定该涵洞墙身拉杆采用14拉杆(因实际为全丝拉杆,可采用12拉杆容许拉力进行演算),对拉螺栓取横向800mm,竖向600mm,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为:
N=m2×0.6m*0.8m=
按拉杆直径为12,查表格得容许应力为≥,故拉杆直径及间距均能满足要求。

建筑施工模板侧压力计算讲解

建筑施工模板侧压力计算讲解

模板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取25 kN/m 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一般取值5h ,即取T=25℃。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根据资料取V= 0.5-1.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取
1.5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因此可得:
2/121022.0V t F c ββγ=
=22.4KN/m
H F c γ=
=25*1.5 =37.5 KN/m
则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值为22.4 KN/m 。

根据设计,则最小面模板受压强为:
P=22.4/(1.5*1.3)
=11.5 KN/m 2
根据螺纹布置校核其强度:
对拉螺栓采用D30螺杆;纵向最大间距为1800mm ,横向最大间距为1000mm 。

单根D16螺杆所能承受最大拉力:
Fmax=f*A=235*3.14*152=166KN
N=L*l*q=1.8m*1m*22.4kN/m 2 =40.32KN<166KN
故符合强度。

模板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

模板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

模板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
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F=Toβ

2
V
1
/2 (C-1)
F= (C-2)
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或)F ——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
To——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o=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0;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β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
β
2
——混凝土坍落度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100mm时,取;不小于100mm 时,取。

(新)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新)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一 侧压力计算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位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

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原因见后面说明):2/121022.0V t F c ββγ=H F c γ=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取25 kN/m 3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一般取值5h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0.5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取3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2/121022.0V t F c ββγ==0.22x25x5x1.0x1.15 x0.51/2=22.4kN/m 2H F c γ==25x3=75kN/ m2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2.4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 4 kN/ 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Q=22.4x1.2+4x1.4=32.48kN/ m2 有效压头高度:m F h c 3.12548.32===γ二、对拉螺栓计算:对拉螺栓采用D16螺杆;纵向最大间距为750mm ,横向最大间距为1200mm 。

对拉螺栓经验公式如下:f A N *≤N---对拉螺栓所承受的拉力的设计值。

一般为混凝土的侧压力A---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mm2)A=201mm2 f --对拉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单根D16螺杆所能承受最大拉力:Fmax=f A=335X201=67.3KNN=Lxlxq=1.2mx0.75mx22.4kN/m2 =20.16KN<67.3KN故满足要求为什么两者取最小值?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是入模的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新浇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自重的共同作用下,对限制其流动的侧模板所产生的压力。

混凝土浇筑侧模受力计算

混凝土浇筑侧模受力计算

模板施工模板侧压力的计算方法压力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浇筑:混合的材料渗透性/防水性浇筑速度整体形状、尺寸、等级和密度浇筑体的平面面积在空气或在水里浇筑水泥等细料浇筑体的平面形状浇筑方法各种材料的比例模板表面的粗糙程度振动浇筑地的温度模板的倾斜度重量密度模板的刚度工作性浇筑的竖向高度模板侧压力P max 计算公式式中:C1 与模板尺寸、形状有关的系数,墙:C1=1.0,柱:C1=1.5C2 与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组成有关的系数(查表1)D 混凝土配合比的密度,KN/m³H 模板竖向高度,mh 混凝土浇筑竖向高度,mK 温度系数,按照{66/(T+16)}2R 混凝土浇筑浇筑时竖向上升速率,m/hT 浇筑混凝土地方的气温,℃当C1√(R)>H时,则取完全流体状态的压力值(DH)桥台模板混凝土侧压力算例一:截面尺寸:0.8×6×5m(高)H=h=5.0m,C1=1.0普通硅酸盐水泥D=25KN/m³,C2=0.3浇筑地混凝土的温度10℃,K=1.92,混凝土浇筑速度为:24m³/h,上升速度为由前面计算公式:模板上侧压力如图所示。

混凝土侧模受力计算示例截面不变化92.11610362=⎥⎦⎤⎢⎣⎡+=k桥台模板混凝土侧压力算例二:截面尺寸:如图示,长10mH=h=5.0m,C1=1.0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缓凝剂D=25KN/m³,C2=0.45浇筑地混凝土的温度10℃,K=1.92,混凝土浇筑输送体积(Q)速度为:每20分钟一辆6m³的运输车=18m³/h,Q=18m³/h,考虑截面是变化的由混凝土压力计算公式:截面变化92.11610362=⎥⎦⎤⎢⎣⎡+=k 所计算的高度截面积㎡混凝土供应速率h R /m3=5.04.54.03.53.02.52.01.51.00.50.0h(m)表1C2取值表。

模板受力计算

模板受力计算

目录一模板系统强度、变形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侧压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面板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强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挠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木工字梁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强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挠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槽钢背楞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强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挠度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拉杆的强度的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面板、木工字梁、槽钢背楞的组合挠度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受力螺栓及局部受压混凝土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个埋件的抗拔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K1621+193涵洞台身拉杆演算
1、墙身结构尺寸
墙身上口尺寸,下口尺寸为,墙高,墙身长(单侧),每4m设置沉降缝。

2、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取两式中较小值)
F=γc t oβ1β2V1/2(公式1)
F=γc H(公式2)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kN/m3;
t 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本段位4h)。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 o=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28);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按泵车浇筑速度30m3/h进行控制,浇筑长度按37.3m控制,则混凝土浇筑速度为V=30/(+)/2*=0.6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H=*4=2.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本段掺外加剂,取)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50~90mm时,取;110~150mm时,取。

(本段取)
F=γc t oβ1β2V1/2=×24×4×××=m2
F=γc H=24×=m2
取两者较小值m2计算。

3、对拉螺杆受力验算及间距确定
各拉杆尺寸容许拉力表
初步拟定该涵洞墙身拉杆采用14拉杆(因实际为全丝拉杆,可采用12拉杆容许拉力进行演算),对拉螺栓取横向800mm,竖向600mm,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为:
N=m2×0.6m*0.8m=
按拉杆直径为12,查表格得容许应力为≥,故拉杆直径及间距均能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内部振捣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8-8)F=0.22γc t 0β1β2V 1/2
(8-9)F=γc H
F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
γc :新浇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³)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T :混凝土的温度(°)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时的高度(m )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图8-1所示,有效压头高度h (m )按下式计算:
(8-10)h=F/γc 1.52m
37.9525KN/m³;
5.00h 25℃
6.4m
1.2 1.151m/h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坍落度小于30mm ,取0.85;50~90mm ,取1.0;110~150mm ,取1.15。

取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F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计算得
γc :新浇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³),取值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
T :混凝土的温度(°),取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时的高度(m ),取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