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小学校本课程《亲近大自然》教案(大全5篇)
小学校本课程《亲近大自然》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校本课程《亲近大自然》教案《一》亲亲大自然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生有感受四季、体会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呢?看到了什么风景?生:喜欢。
我去过……..师:老师放假的时候也喜欢出去看看,见了很多优美的风景,老师把他们拍下来了,你们想看吗?生:想看师生欣赏风景优美的图片大自然真美啊,这节课就让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亲亲大自然吧!板书课题:亲亲大自然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老师拍摄的图片,老师有小问题问你们呢?这些图片是老师什么季节拍摄的呢?这张是什么季节呢?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师:同学们,真聪明,大自然把一年分为美丽的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生:春夏秋冬二.合作交流,体验生活师:你喜欢的季节有那些美好的景物,同位前后位之间,说一说,讨论一下,看谁把自己喜欢的季节描绘的美。
春师:谁来描绘美丽的春天?生:小鸟草树花也开了师:春天有这么多美好的景物啊!春天真美。
夏夏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荷花青蛙树果树师:听了你们的描绘,老师觉得夏天太美了!秋师:在秋天你们看到了什么那些美丽的景色?生:苹果挂在枝头,稻子在田野黄成一片。
师:啊呀,秋天也好美啊冬师:你会看到过那些风景呢?生:大雪满屋顶的雪。
冬天好美啊!同学们刚才的描绘太美了,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刚才说的风景有多美吧,请同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描绘,看了这些图片,老师真想说:大自然真美啊!你们想说什么呢?生:想让我们由衷的说一句:大自然真美!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一)、大自然的求救信告诉同学们一个不好的消息,这么美的大自然,现在遇到麻烦了呢?她给我们发来了一封求救信呢?同学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大自然昨天给我们寄了一封信,让我们帮帮她,你们愿意帮忙吗?1、乱摘花草师:这样做对不对?小花会说什么?遇见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2、乱踩草地师:这样做对不对?小草会说什么?你会对乱踩草地的人说什么?我们怎么做?3、乱扔垃圾4、捉小鸟5、垃圾扔水里师:同学们真有爱心,老师相信有了你们的努力,大自然会永远美丽的。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亲近大自然》。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学会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亲近大自然》的内容简介:本文通过描述作者亲近大自然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生字词:森林、瀑布、清澈、鱼儿、蝴蝶、花朵、小溪、鸟儿、草地、野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亲近大自然》。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经历。
(2)简介课文《亲近大自然》的内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朗读与讨论:(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述。
(2)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美有哪些感受。
4. 观察与实践:(1)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大自然,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景物和生物。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5.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美文。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亲近大自然》。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亲近大自然》。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课文《亲近大自然》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亲近大自然》。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价值。
(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或绘画作品,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亲近大自然》。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
2. 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画一幅大自然画,并写上自己对大自然的祝福或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课文和运用生字词的写作。
幼儿园亲亲大自然教案
幼儿园亲亲大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2、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思考,并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选择一个适合幼儿活动的自然场地,如公园、郊外的草地等。
2、准备一些简单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小铲子、小桶等。
3、为每个幼儿准备一本绘画本和彩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里有蓝天白云、绿草鲜花,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生命,你们猜猜是哪里?”幼儿:“公园!”“郊外!”老师:“对啦,我们要去亲亲大自然!”2、观察与探索到达自然场地后,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地上的小草,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摸一摸,感觉怎么样?”幼儿:“绿色的,软软的!”老师:“再看看旁边的花朵,有哪些颜色?闻一闻,香不香?”幼儿:“有红色的、黄色的,很香!”老师:“大家找找看,有没有小昆虫?”幼儿们兴奋地四处寻找,发现了蝴蝶、蚂蚁等。
老师可以适时地用放大镜让幼儿更清晰地观察小昆虫的形态。
3、收集与发现给幼儿们一些时间,让他们收集自己喜欢的自然物品,如漂亮的树叶、小石子等。
老师:“小朋友们,把你们找到的宝贝放在小桶里,等会儿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
”4、分享与交流幼儿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发现。
幼儿 A:“我捡到了一片像扇子一样的树叶!”幼儿 B:“我找到了一颗很光滑的小石子!”老师:“大家都很棒,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
那你们知道这些树叶和石子是怎么来的吗?”引导幼儿思考自然事物的形成和变化。
5、创作与表达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
老师:“小朋友们,把你们看到的美丽景色画在绘画本上吧。
”6、环保教育在活动过程中,适时地向幼儿传达环保意识。
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引言:亲近大自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亲近大自然的教学设计是一种结合实践和理论的全面教育方案,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野外考察:安排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观察自然景观、动植物、天气等,记录所见所闻。
2. 生态质询:引导学生提出关于生态环境的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种植花草、拍摄自然照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创作表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亲身体验,创作绘画、写作、摄影等作品,展示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探索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并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和探索解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野外活动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创造性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用非传统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观察记录、口头报告、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亲近大自然的兴趣。
2. 学习理论知识:讲解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野外考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观察和记录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调查研究。
4. 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植物认识、摄影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5. 创作表达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亲身体验,创作绘画、写作、摄影等作品,展示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亲近大自然,拓展视野——美丽的大自然幼儿园大班教案
亲近大自然,拓展视野——美丽的大自然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美丽:天空、大地、山川、河流、植物、动物等。
2. 大自然的变化:季节变化、天气变化、日夜交替等。
3. 大自然的力量:生长力、变化力、修复力等。
4. 大自然的生机:生物的生存、繁衍、相互关系等。
5. 大自然的规律:自然规律、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2.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体验大自然的乐趣。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幼儿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视频、卡片、游戏道具等。
2. 教学场地:户外活动场地、教室等。
3. 安全保障: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对大自然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活动安排:第1周:认识天空1. 观察天空的颜色和云彩形状。
2. 讲述自己喜欢的天气和天空现象。
第2周:探索大地1. 观察地面的特点,如土壤、草地、石头等。
2. 学习地球上的地形和地貌。
第3周:亲近河流和山川1. 观察河流的流向和特点。
2. 探索山川的形成和特点。
第4周:了解植物1. 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
2. 学习植物的生态作用。
七、教学活动内容:第5周:认识动物1. 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习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6周:感受季节变化1. 观察季节变化对大自然的影响。
2. 讲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原因。
第7周:探索天气变化1. 观察天气变化,如晴、雨、风、雪等。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观察和体验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春天的美丽》阅读课文《春天的美丽》,了解春天的景色和特点,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
2. 第二课《夏天的热情》阅读课文《夏天的热情》,了解夏天的景色和特点,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和体验。
3. 第三课《秋天的丰收》阅读课文《秋天的丰收》,了解秋天的景色和特点,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体验。
4. 第四课《冬天的宁静》阅读课文《冬天的宁静》,了解冬天的景色和特点,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和体验。
5. 第五课《大自然的奇妙》阅读课文《大自然的奇妙》,了解大自然的奇妙之处,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采用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评价学生对大自然景色和特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评价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春天的美丽》、《夏天的热情》、《秋天的丰收》、《冬天的宁静》、《大自然的奇妙》。
2. 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写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春季美食品尝会:让学生在家准备一道春季特色美食,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通过品尝不同的春季美食,了解春季食材的特点,增进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十六课:亲近大自然》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十六课:亲近大自然》一. 教材分析《第十六课:亲近大自然》是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展示了大自然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愿意参与实践活动。
但在保护自然方面,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唤起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多样性,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2.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文字和实践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户外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提前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能参加户外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呈现大自然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物种和自然现象。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4.巩固(5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讨论大自然的美丽和保护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大自然的画,并写一段保护大自然的承诺。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活动课《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通过观察和体验大自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介绍大自然的景色、动植物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的魅力。
2. 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3. 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2. 体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图片,以便进行教学讲解和展示。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体验活动,需要准备相关的户外用品和工具。
3. 准备相关的小组讨论题目和活动方案,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和体验大自然。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观察和体验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观察结果。
3. 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的重要性。
3.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体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体验活动,如亲近植物、观察昆虫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丰富。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心得,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中班亲亲大自然教案
中班亲亲大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2. 学习观察和描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3. 学习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等。
2. 户外活动场地。
3. 观察工具(如望远镜、放大镜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基本内容:a.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让他们描述自己的观察到的现象。
b.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保护大自然,关爱环境。
3.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场地,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
4.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态度。
2. 关注幼儿在观察和描述大自然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创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PPT和实地考察,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运用观察法,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 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大自然景象。
2. 基本内容:a.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让他们描述自己的观察到的现象。
b.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保护大自然,关爱环境。
3. 户外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场地,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
4. 总结与反思:教师提问,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拍摄照片或绘画,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中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表达;(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描绘大自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形象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追求之情;(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会用诗歌描绘大自然。
难点:分析诗歌的韵律、形象,运用诗歌的形式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诗歌:选定描绘大自然的诗歌,如《春晓》、《静夜思》等;2. 相关资料:关于大自然的图片、视频等;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水流等;(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景色,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
2. 诗歌学习:(1)朗读选定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2)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表达;(3)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和朗读练习。
3. 写作练习:(1)让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色,进行简要描述;(2)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创作描绘大自然的短诗;(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背诵所学诗歌;2. 完成一首描绘大自然的短诗创作;3. 选择一张大自然图片,用文字描述其所表达的意境。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如春游、秋游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2. 邀请诗人或作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文学理念;3.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诗歌背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背诵所学诗歌;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描绘大自然方面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十六课亲近大自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十六课亲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十六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这节课上,学生将通过观察、思考和分享,丰富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教案内容和实施步骤。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2. 培养对动植物、天气、季节等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教学准备在准备这节课之前,老师需要事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定探索的场地:选择一个附近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公园、湖泊或山地,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观察大自然;2. 准备必要的工具材料:包括放大镜、显微镜、相机等,以便学生能够更仔细地观察和记录自然界的一切;3. 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以便他们能够相互合作和分享观察结果;4. 编写课堂活动大纲:准备一份简要的教案,包括活动顺序、时间安排和重点内容,以便引导学生系统地进行观察和探索。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导入活动:让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关于生态环境的知识,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比如:“你们最喜欢大自然中的什么样的景色?”,“大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2. 实地探索:带领学生到预先选定的场地进行参观和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问题,如:“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植物和动物?”、“大自然中的风和阳光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等等。
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更仔细的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3. 观察总结:回到教室后,学生将分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每组成员可以轮流陈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比如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等等。
亲近大自然的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的语文教案第一章:认识大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概念,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山的形成、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介绍河流的起源、流经地区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大自然,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下所见所闻。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学会用词语描述自然景物。
第二章:探索植物世界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分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参观校园或周边的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特点。
第三章:聆听鸟儿的歌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认识到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倾听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喙、翅膀等。
分析鸟类的生活习性,包括迁徙、繁殖、觅食等。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鸟类,学会观察和描述鸟类的特点。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校园或周边的鸟类,记录下鸟类的名称和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学会用词语描述鸟类。
第四章:走近小动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认识到小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小动物,如蚂蚁、蝴蝶、兔子等。
分析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食物来源、栖息地、行为特点等。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动物,学会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特点。
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校园或周边的小动物,记录下小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第五章:感受大自然的美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十六课:亲近大自然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十六课:亲近大自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体验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自然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特征、大自然的美丽、大自然的秘密。
2. 体验自然: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亲近动植物。
3. 保护自然: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实践环保行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然、体验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调查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的美景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引出本课主题。
2. 学习自然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大自然的特征、美丽和秘密,让学生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
3. 走进大自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4. 亲近动植物: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5. 保护自然:学习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践环保行动。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特征美丽神奇2. 大自然的秘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系统的平衡3. 保护自然环保知识环保行动七、作业设计1. 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3. 制定一个保护环境的计划,践行环保行动。
八、课后反思在上述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走进大自然”的教学环节。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核心,旨在通过实际的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然而,在实施这一环节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安全、组织、引导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亲亲大自然教案
幼儿园亲亲大自然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亲亲大自然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幼儿了解大自然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系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基本特征:天空、地面、水源、植物、动物等。
2. 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森林、河流、海洋等。
3. 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春夏秋冬。
教学准备:1. 图片、照片或幻灯片展示大自然的各种景象。
2. 大自然相关的故事书籍或图片绘本。
3. 一些大自然的素材,如树叶、花朵、小石子等。
教学活动:1. 活动一:大自然观察游戏-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些图片或照片,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大自然景象。
- 引导幼儿讨论大自然的特征和生态系统,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察结果。
2. 活动二:大自然绘画- 给每个幼儿提供纸张和绘画工具,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大自然景象。
- 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色彩和细节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
3. 活动三:大自然故事分享- 选择一本关于大自然的故事书或图片绘本,给幼儿朗读或展示书籍内容。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中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绘画或口头表达的方式。
4. 活动四:大自然探索游戏- 在室外环境中组织幼儿进行大自然的探索活动,比如观察树叶、花朵、小昆虫等。
-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元素,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察结果。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程度,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等。
2. 收集幼儿绘画作品和口头表达的内容,评估他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户外郊游活动,带领幼儿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并进行实地观察和探索。
2. 制作大自然主题的手工制作作品,如拼贴画、手工模型等,加深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奥秘,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观察、思考和分享,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发展。
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适应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遵循《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进行亲近大自然的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对大自然有目的的观察、探索等活动,提升对大自然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学生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享受大自然给人类创造的美丽和神奇。
从儿童认知特点来看,儿童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认知事物是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重视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观察、体验、感悟,并以大量的语言信息、场景模拟,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流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亲近大自然》是首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一的内容,本主题共包含三个栏目,即“走向大自然”、“画云彩”和“赏奇石”,是围绕儿童与自然的轴线,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绘画、制作、游戏等亲近自然的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探究大自然的秘密,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主题我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安排了“走向大自然”和“画云彩”两个栏目,第二课时安排了“赏奇石”,本节课是这一主题的第一课时,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从千变万化的云中让孩子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再以点带面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中的其它景物,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中已经感受到了四季变化带来的新奇,他们曾在大自然中玩耍、嬉戏、锻炼、从中了解世界、积累知识、不断的成长。
亲近大自然的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的语文教案第一章:亲近自然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亲近自然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1.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讨论亲近自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探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3 教学活动观看大自然的美景视频或图片学生分享自己亲近自然的经历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1.4 教学评估学生填写亲近自然的心得体会表小组展示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第二章:观察自然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细节的关注和描述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自然的方法和技巧练习观察自然中的细节并加以描述2.3 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学生练习观察自然并记录下来分享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2.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观察自然的报告学生进行观察自然的作品展示第三章:体验自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体验自然的方法和活动进行户外体验活动,如徒步、野餐等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体验活动学生记录体验过程中的感受和观察分享体验心得并进行讨论3.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体验自然的报告学生进行体验自然的作品展示第四章:自然文学欣赏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自然的美好4.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文学作品和作者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4.3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自然文学作品学生进行文学分析练习分享阅读心得并进行讨论4.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阅读心得和分析报告学生进行自然文学作品的展示和分享第五章:自然写作练习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想象培养学生通过写作来记录和分享自然的美好5.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自然写作练习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然写作练习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写作作品5.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自然写作作品学生进行写作作品的展示和分享第六章:自然诗歌创作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诗歌的兴趣和创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想象6.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诗歌的特点和创作方法进行自然诗歌创作练习6.3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自然诗歌的样本学生进行自然主题的诗歌创作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诗歌作品6.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自然诗歌作品学生进行诗歌作品的展示和分享第七章:自然故事讲述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故事的兴趣和讲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来传递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7.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故事的特点和讲述技巧进行自然故事讲述练习7.3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自然故事的样本学生创作并讲述自然故事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故事作品7.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自然故事稿件学生进行故事讲述的展示和分享第八章:自然探索游戏8.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探索游戏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8.2 教学内容介绍探索游戏的目的和规则进行自然探索游戏活动8.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自然探索游戏学生记录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和体验分享游戏心得并进行讨论8.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探索游戏的报告学生进行探索游戏的展示和分享第九章:自然保护行动计划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制定可行的自然保护行动计划9.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制定个人和小组的自然保护行动计划9.3 教学活动学生讨论自然保护的行动方案学生制定个人和小组的保护行动计划学生进行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估9.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自然保护行动计划学生进行保护行动计划的展示和分享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总结学生在亲近自然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引导学生反思亲近自然的重要性和未来的行动方向10.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和成果学生提交反思报告,分享学习体会和未来的计划10.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未来的计划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10.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反思报告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展示和分享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套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语文教案,共十个章节。
亲近大自然的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的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通过学习自然景观、动植物等元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课程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自然景观、动植物的认知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3)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4)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互动,体验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1)自然景观:山川、湖泊、海洋、沙漠等。
(2)动植物: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微生物等。
(3)季节变化:春、夏、秋、冬的景色及特点。
(4)自然现象:风雨雷电、日出日落、星空等。
(5)人与自然:保护环境、和谐共生。
2.2 教学安排(1)第1-2周:自然景观的学习与欣赏。
(2)第3-4周:动植物的认知与观察。
(3)第5-6周:季节变化的体验与描述。
(4)第7-8周:自然现象的探索与感受。
(5)第9-10周:人与自然的思考与实践。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然景观、动植物、季节变化等基本知识。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观察力。
(3)体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4)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2 教学手段(1)图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动植物图片。
(2)视频:播放大自然的相关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亲近大自然。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观察日记、心得体会等。
(3)实践活动:户外考察、环保活动等。
4.2 教学反馈(1)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同行评价:相互借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亲近大自然的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的语文教案第一章:亲近大自然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亲近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大自然的美丽,组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员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第二章:大自然的文字2.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大自然中的文字,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的各种文字,如树叶、昆虫、地貌等,引导学员观察和发现这些文字。
2.3 教学方法:组织学员进行户外观察,指导他们记录和描述所发现的自然文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章:大自然的诗歌3.1 教学目标:让学员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的诗歌,如山水诗、田园诗等,引导学员欣赏和品味这些诗歌。
3.3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让学员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第四章:大自然的故事4.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自然界中的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的故事,如动物传说、植物故事等,引导学员理解和感受这些故事。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述、讨论和表演等方式,让学员深入了解大自然中的故事,培养他们的表现力。
第五章:大自然的游戏5.1 教学目标:让学员在游戏中体验大自然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设计各种与大自然相关的游戏,如捉迷藏、找不同等,引导学员参与和体验这些游戏。
5.3 教学方法:组织学员进行户外活动,指导他们参与游戏,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第六章:大自然的手工艺6.1 教学目标:让学员利用自然材料创作手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使用自然材料如树叶、花瓣、石头等制作手工艺品的方法,引导学员动手实践。
幼儿园自然之旅:亲近大自然教学案例
知识文章标题:幼儿园自然之旅:亲近大自然教学案例1. 介绍在幼儿园阶段,亲近大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自然之旅,幼儿可以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亲近大自然的教学案例,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然、爱护自然。
2. 教学目标在幼儿园自然之旅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了解和尊重自然,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3. 教学内容(1)野外郊游在春天或秋天的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将组织孩子们进行野外郊游。
在郊游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奔跑玩耍,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老师会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小动物,让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2)种植体验在幼儿园的小花园里,我们会进行种植体验活动。
老师会给孩子们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植物的种植和浇水管理。
通过亲自参与种植活动,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户外冒险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空间,我们会设置一些简单的冒险活动,如攀爬、穿越障碍等。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自然的力量和趣味,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回顾通过以上亲近大自然的教学案例,幼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培养了解和尊重自然的情感。
这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 观点和理解在亲近大自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从小培养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开始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
以上是我对幼儿园自然之旅的教学案例的观点和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自然之旅的教学案例中,除了上文提到的野外郊游、种植体验和户外冒险,还可以有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可以通过观察天空和天气来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能力。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蓝天白云、日出日落,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适应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遵循《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进行亲近大自然的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对大自然有目的的观察、探索等活动,提升对大自然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学生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享受大自然给人类创造的美丽和神奇。
从儿童认知特点来看,儿童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认知事物是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重视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观察、体验、感悟,并以大量的语言信息、场景模拟,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流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亲近大自然》是首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一的内容,本主题共包含三个栏目,即“走向大自然”、“画云彩”和“赏奇石”,是围绕儿童与自然的轴线,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绘画、制作、游戏等亲近自然的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探究大自然的秘密,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主题我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安排了“走向大自然”和“画云彩”两个栏目,第二课时安排了“赏奇石”,本节课是这一主题的第一课时,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从千变万化的云中让孩子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再以点带面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中的其它景物,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中已经感受到了四季变化带来的新奇,他们曾在大自然中玩耍、嬉戏、锻炼、从中了解世界、积累知识、不断的成长。
但是学生虽然每天面对生活,却不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虽然亲近大自然却感受不出大自然赋予生活的神奇力量,对于那些能激起兴趣的自然现象,却也只停留于表面的感兴趣,没有更进一步地探
究和发现的欲望。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
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4.技术准备:
(1)收集火烧云的形成过程和各种各样的云图以及大自然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2)制作教学课件
(3)准备学具:彩纸、彩笔。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通过观看火烧云变化过程和欣赏多彩云图的视频资料,初步感受云彩的特点,通过看云识天气的谚语了解大自然中云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知道大自然是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动物植物、日月繁星等构成。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在欣赏大自然的活动中,初步养成观察、动手、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受云彩的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大自然是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动物植物、日月繁星等构成的。
(2)初步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活动一:赏一赏
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入本课学习。
并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云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
1 .导语: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一朵棉花糖,想吃够不到,为啥够不到?因为在天上!”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彩的世界去欣赏多彩的云,在欣赏的过程中看谁看得最认真。
2 .视频播放:云图加视频(通过云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感受云的千变万化及神奇)
3 .抓住学生观看云的表情或语言、声音等提出问题:在看火烧云时,你怎么了,说说你
的感觉?
4.学生回答预设:太神奇了、真得很漂亮!
引导:你对他的说法有意见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 .小结:是呀,火烧云真的是很漂亮,云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通过你的观察,你能说一说吗?
6 .学生回答预设:有白云、有乌云、有红云…… (教师:五颜六色)
有的高、有的低…… (教师:高低不同)
云的样子很多…… (教师:形状不同)
7 .小结:云彩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真是美丽极了。
可是你知道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呢,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天气变化?
活动二:猜一猜
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知道看云识天气的一些谚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初步了解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导语:下面我们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有兴趣吗?请看大屏幕。
2 .课件出示图片加谚语:(初步了解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
3 .提问:请你猜一猜,看到这样的云,天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4 .学生回答预设:
(1)猜不出来:
引导:没关系,想一想,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猜出来:
引导: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5 .提问:不同的云彩代表不同的天气,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6 .小结:云彩不但让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它与我们的关系也很密切,云彩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景物,你们知道大自然中的其它景物吗?
活动三:看一看
意图: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知道大自然中包含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动物植物、日月繁星等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促进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
进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1 .导语: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谁去了?快拿出你的照片,把你在大自然中看到的,感受到的先和小组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吧。
2 .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并巡视。
3 .提问:谁来说一说。
4 .学生回答预设:
(1)植物、动物、太阳……
(2)温暖、快乐、舒服……
5 .过渡:正像同学们所说,大自然中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动物植物、日月繁星……大自然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 .学生回答。
7.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大自然真的太美了太神奇了,快用你的小画笔画一画这多彩的大自然吧。
活动四:画一画
意图: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活动也是反馈评价活动,一是通过“作品展示”了解学生是否知道了大自然的构成;二是对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量化的内容通过活动外显。
因此我把教材中画云活动设计为画大自然活动,是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
1 .导语:请把你观察到的大自然景色用你的小画笔画出来。
学生操作:画大自然。
(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作品,为展示评价做准备。
)
2 .视频播放:背景音乐加大自然的图片合成的视频文件。
(通过图片既有提示又有激情的作用)
3.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说说他的作品哪画得好?
(1)随机展示: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2)典型展示:从不同层面展示大自然,避免学生重复性的评价语言。
4 .提问:看着教室中的一幅幅彩图,你有什么想法?
5 .小结:是呀,美丽的大自然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活动五:做一做
意图:呼唤学生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愿望和责任。
1.过渡:这么美丽的大自然,它们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请和你身别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2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并巡视。
3 .提问:谁来说说你的好办法?
4 .学生回答预设:爱护大自然
爱花爱草
保护动植物
5 .引导:怎样保护,怎样爱护,请你举例子说一说。
6 .小结: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大自然看到你们的做法也会高兴的,相信你们在生活中会做得更好!
7 .总结: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万事万物都很神奇,大自然中除了有神奇的云外,还有奇石、动物、植物、它们都很神奇。
希望同学们继续保留一颗探索的心去关注它们。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在感受美丽的大自然中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亲近大自然。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新课程评价要求我们要关注平时评价,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持续进步
和提高进行有效的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实际,有选择性地进行实施。
1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成长。
评价要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关怀学生的成长,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理解和体谅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使评价成为一种关怀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引领他们向更高的学习层次迈进。
例如:激励性的评价要使用“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你真能干”等等之类带有行动激励性的表扬,这类表扬的最大效能便是促进了学生的继续深入学习,也成为学生自主评价的动力所在。
2 .评价要产生积极的作用。
要明确设计一至两次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评价活动,选择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成果,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评价,这一成果可以是学生的积极发言,提出的问题,巧妙的回答,也可以是学生的作品。
在评价过程中,无论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都会产生积极的实效作用。
例如:本节课中的画一画活动,在评价中一是通过“作品展示”了解学生是否知道了大自然的构成;二是对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量化的内容通过活动外显,简言之,就是说,学生是否初步知道了大自然的构成,感觉了其神秘,激发了热爱自然的情感,在画一画和作品展示中都可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