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和原因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人口自然增长和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人口自然增长和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一、知识点讲解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衡量人口增长的快慢)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④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三低”型。

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基数大面临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面临问题: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典型:西欧德、法国等二、跟踪训练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的自然增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的自然增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的自然增长一、知识讲解1.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

十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①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最多(如图中A点);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最少(如图中B点)。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二、经典高考试题1.读下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解析根据该省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化图可知,该省人口增长由快变慢,故其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应是由高逐渐降低,且1990年至2000年降低较快。

答案D2.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解析第1题,根据题图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 300万,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5亿,20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

该国人口在持续增加,与图①曲线的特征相吻合,故选A。

第2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

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3 100万;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2 000万;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6 000万;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4 000万。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讲解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讲解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讲解要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三率”(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拓展:人口增长的方式除人口的自然增长外,还有人口的机械增长(后面将专门讲述)。

【典型例题】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下面(1)~(2)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1)由图表可知,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苏南;经计算,苏中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与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不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

(2)阅读三角形统计图要注意两点:一是每边自左向右,0为三角形左边“顶点”,100%为三角形右边“顶点”,二是图中“▲”或“●”的三边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

高中地理中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中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中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在我们的高中地理学习中,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的变化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

简单来说,人口增长模式就是反映人口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有三种:“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高高低”模式,也被称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这通常出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的时期,人们主要依靠简单的采集、狩猎和游牧等方式获取生活资料,生产力水平很低,医疗卫生条件差,人们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的威胁,导致死亡率很高。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避孕手段和对生育的控制意识,出生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高低高”模式,又称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出生率高,死亡率迅速下降,自然增长率升高,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这种模式通常出现在工业化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但在这个阶段,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还没有改变,仍然倾向于多生多育,导致出生率仍然较高。

“低低低”模式,也就是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此时,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自然增长率也很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这一般出现在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教育水平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更注重子女的质量而非数量,同时,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使得人们的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

经济因素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

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人们为了增加劳动力,往往会选择多生育;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养育孩子的成本较高,人们更注重自身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生育意愿会降低。

高三地理人口增长知识点

高三地理人口增长知识点

高三地理人口增长知识点人口增长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给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带来诸多挑战。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了解人口增长的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世界的变化和地理现象的产生至关重要。

一、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增长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原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和净迁移。

出生率是指每年每千人中的新生婴儿数量,而死亡率则是指每年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

当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时,人口数量就会增长。

净迁移是指每年净流入或净流出的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卫生健康条件、教育水平等。

二、人口增长的影响1.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有重要影响。

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刺激经济发展。

同时,人口的消费也会带动市场的扩大,促进经济的增长。

然而,人口的不均衡增长也可能导致就业压力过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环境方面人口的增加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过多集中在城市区域,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产生问题。

例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过度利用,会导致水源枯竭和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3. 社会问题人口增长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失衡问题。

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会对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资源等产生压力。

而男女比例失衡会导致婚姻市场扭曲、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等社会问题。

三、人口增长控制措施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各国都开始采取措施限制人口的增长。

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计划生育政策、教育普及、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改善经济水平等方面。

计划生育是一种常见的人口控制手段,通过限制每个家庭的孩子数量来控制人口增长。

教育和卫生保健可以提高人们的生育意识和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生率。

然而,人口增长控制措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某些地区的文化和宗教观念可能限制了人口控制政策的实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一、知识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

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2)文化因素: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

(3)医疗卫生因素: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二、例题分析结合国际常用人口密度分级标准和我国实情,将老年人口密度(D)划分为5个等级:高密度区,D>100人/km2;较高密度区,50人/km2<D<100人/km2;中密度区,25人/km2<D<50人/km2;较低密度区,1人/km2<D<25人/km2;低密度区,0<D<1人/km2。

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A. 高密度区保持不变B. 中密度区增加较快C. 低密度区数量减少D. 较高密度区增加慢2. 影响2000年与2010年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省区面积B. 经济差异C. 年龄结构D. 人口总量3. 应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密度变化,可以A. 引导青壮年农民工向城市集聚B. 鼓励老年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C. 完善老年人口养老体制、体系建设D. 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答案】1. B 2. C 3. C【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高密度区明显增加了京津一带,A错;中密度区增加了辽宁、湖南等地,中密度区增加较快;低密度区数量基本不变;较高密度区明显增加。

据此分析选B。

2.虽然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变化与经济因素息息相关,但空间分布是以年龄段数据统计划分做出来的,因此影响该时段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年龄结构,据此分析选C。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的迁移和影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的迁移和影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的迁移及影响因素一、知识讲解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①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1)自然环境因素1.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读图,完成(1)~(2)题。

(1)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2)该县可能位于我国()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分析,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意味着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因此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

综上所述,A项正确。

第(2)题,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表明该县经济落后,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川渝地区经济最落后,因此选D项。

答案(1)A(2)D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6分)解析安徽省距离长江三角洲较近,且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

答案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相近)。

3.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增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增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一、知识讲解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2)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有关。

①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越多。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增多=0:人口数量不变<0:人口数量减少③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人口迁移率⇒⎩⎨⎧>0:人口数量增多=0:人口数量不变<0:人口数量减少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我们可以通过题目所给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如下图)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二、高考经典试题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解析第1题,根据题图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 300万,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5亿,20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

高三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高三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三地理⼈⼝的变化知识点让我们扬起⽣活的风帆,⽤勤奋去攀登智慧的巅峰,⽤知识这⾦钥匙去打开成功的⼤门吧!下⾯给⼤家分享⼀些关于⾼三地理⼈⼝的变化知识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三地理⼈⼝的变化知识点⼀、⼈⼝的⾃然增长1、10年来⼈⼝增长历史时期⼈类的⽣产劳动⼈⼝数量和增长情况⼈⼝变化的原因农业⾰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们获取⾷物的能⼒低,抵御疾病和灾难⽔平差,死亡率⾼农业⾰命⾄⼯业⾰命期间利⽤简单的⼯具从事农业活动⼈⼝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业⾰命以后⼯业⽣产活动迅速扩⼤和发展⼈⼝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类不断壮⼤着改造⾃然的能⼒,⼈们能获得充⾜的⾷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2、⼈⼝⾃然增长最根本因素:⽣产⼒⽔平的⾼低决定因素:⾃然增长率、出⽣率、死亡率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增长差异⾃然增长率⽔平⼈⼝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保持较低⽔平受⽣育观念、⽣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年,⼈⼝数量将⽐较稳定,⼀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发展中国家⽔平较⾼由于政治独⽴,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的措施,⼈⼝增长速度将趋缓,但⼈⼝数量还将增加中国⽔平较低增长缓慢⼈⼝基数⼤4、⼈⼝的发展⼀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相适应。

⼆、⼈⼝增长模式及其转变5、⼈⼝增长模式与相应⼈⼝问题6、影响⼈⼝模式转变的因素:⽣产⼒⽔平、国家政策、⾃然环境、社会福利、⽂化观念7、为什么⼤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模式尚未进⼊现代型?⽣产⼒⽔平低、城市化⽔平低、社会制度。

⼈⼝的空间变化⼀、⼈⼝的迁移1、⼈⼝迁移就是⼈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改变。

⼈⼝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政界限2、不同时期的国际⼈⼝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批量移民为主旧⼤陆(亚⾮欧) 美洲、⼤洋洲等新⼤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陆,传播了⼯业⽂明,也改变了⼈种的空间分布第⼆次世界⼤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增加拉丁美洲、亚洲、⾮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迁⼊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空间分布不均3、⼀个地区⼈⼝数量的变化包括⼈⼝迁移和⼈⼝数量增减。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讲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讲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含答案)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知识讲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1)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生产水平较高时,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往往经济因素是主导。

(3)看年龄分布特点:青壮年主要受经济因素和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主要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是家庭和教育因素。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二、例题分析浦源古村位于福建省周宁县,自南宋以来就有保护鲤鱼的传统。

流经村落的溪流成为鲤鱼生活的保护地。

村民沿溪建房时,在路下修建“L”形的下水道(下图),同对还在溪侧植上绿葛蒲等水草,以方便鲤鱼衔咬。

近年,当地政府投资打造鲤鱼溪旅游项目,弘扬人鱼和谐相处的文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推测村民修建“L”形下水道的主要目的是A. 方便游客喂食鲤鱼B. 便于村民洗菜取水C. 方便村民捕捞鳃鱼D. 便于鲤鱼躲避山洪2.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古村。

这得益于A. 当地致府的号召B. 古村基础设施的完善C. 当地旅游业的发展D. 爱鱼、护鱼文化的传承【答案】1. D 2. C【解析】1.从材料得知鲤鱼溪附近自古便有保护鲤鱼传统,建设L型下水道,并不是为了捕捞鲤鱼,而是保护鲤鱼,C错误。

村民在溪侧种植水草,方便鲤鱼衔咬,主要是为了山洪爆发时鲤鱼有藏身的地方,D正确。

村民建L型下水道主要目的是保护鲤鱼,不是取水或洗菜,B不选。

鲤鱼主要吃食自然生长的饲料,无需人工投喂,A错误。

2.从材料得知,政府扶持开发鲤鱼溪旅游业,提供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回村就业,C正确。

政府的号召对年轻人回流吸引力不大,关键是旅游业解决他们就业问题才回村的,A错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和原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和原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及原因一、典题示例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回答1~2题。

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8年C.2010年 D.2012年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解析第1题,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图中2008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

B正确。

第2题,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0,故上海人口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B正确。

答案1.B 2.B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

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

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人口密集省份 B.山地丘陵地区C.水源短缺地区 D.经济落后省份4.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中,主要影响因素都有初始人口密度;依据“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可知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初始人口密度大,则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

第4题,长江三角洲为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地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即发达的经济促进了人口密度快速增加,故C项正确。

答案 3.A 4.C二、方法讲解[由图忆知]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分析一、知识讲解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分析(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

(2)定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老年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

(3)异常变化①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②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③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二、例题分析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答案】1.C 2.B【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女性比例均大于男性比例,所以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A错。

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50岁以上人口比例欧盟籍比例大于非欧盟籍人口比例,D错误。

故选C。

2.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错误;从图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正确;欧盟地区每年GDP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人均收入升高,C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错误。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人口数量和空间变化的原因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人口数量和空间变化的原因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人口数量和空间变化的原因一、人口增长1、人口数量变化需要结合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角度进行分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单位:‰)2、人口增长模式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传统型)——发展中国家个别地区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3、人口构成人口构成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构成和文化构成等方面。

其中,衡量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指标是人口性别比,即指某一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人口金字塔是一种形象、直观地同时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的图像。

①增长型(青年型)——“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人口问题:增长过快②静止型(壮年型)——“低-低-低”模式(现代型)③缩减型(老年型)——“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人口问题:老龄化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政策二、人口容量1、人口容量是最大人口规模;人口合理容量是最合适的人口规模;环境承载力是最大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2、人口容量的三大特征:①临界性、②相对性、③警戒性。

3、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首要因素)②经济发展水平③科技发展水平④人口受教育程度⑤对外开放程度⑥生活消费水平4、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

三、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与迁移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三种趋势:一是向平原集中,二是向沿海集中,三是向城市集中。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四、人口迁移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灾害)、②经济因素(资源、经济、交通)、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④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婚姻、家庭、宗教)2、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有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等。

3、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人口自然增长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人口自然增长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人口自然增长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人口自然增长(1)人口的增长:是指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②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3)不同历史阶段的增长状况不同。

(4)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20世纪以来(5)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①大洲之间的差异: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②国家之间的差异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决定因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类型及特征(3)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4)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国际人口迁移(1)19世纪以前:①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②流向: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③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殖民主义者招工开发东南亚和美洲(2)二战以后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②流向: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③影响因素:经济因素: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国内人口迁移(1)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①特点:A人口迁移规模小;B频率低②迁移方向:这一时期我国人口的净迁出地区主要是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出和迁入持平地区,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③影响因素:A计划经济;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政策限制农民进城(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①特点:A人口迁移日趋活跃;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B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目的:务工、经商、学习)②迁移方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高三地理人口知识点深度剖析

高三地理人口知识点深度剖析

高三地理人口知识点深度剖析一、人口增长模式1.1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医疗条件较差,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但人口出生率也较高,因此自然增长率较低。

1.2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工业化的初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但人口出生率仍然较高,因此自然增长率上升。

1.3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福利制度的完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因此自然增长率也较低。

二、人口迁移2.1 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

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如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就业机会等。

2.2 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有影响。

对于迁出地,人口迁移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优化人口结构;对于迁入地,人口迁移可以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环境和资源压力。

三、人口容量3.1 人口容量的概念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3.2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包括资源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

其中,资源因素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3.3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实现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发展的目标。

四、人口政策4.1 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的人口政策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旨在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生育政策则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形势,逐步调整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人口的变化 最新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人口的变化 最新

第十三课时——人口的变化【基础知识】一、人口的增长1.机械增长:人口迁移2.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2)不同历史阶段的增长状况原因:过去的100多年来,伴随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①大洲之间的差异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增长最快。

②国家之间的差异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决定因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类型及特征3. 人口增长模式空间差异原因:在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地区差异: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1)发达国家现状:人口增长太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个人及社会赡养负担增加,社会福利和保障面临的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对策: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如日本、意大利耗资鼓励生育。

(2)发展中国家现状:人口增长太快: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社会开支扩大,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资源需求增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增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印度采用的抑制生育政策等。

5.人口老龄化:(1)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高考地理专题七 人口的变化 第一讲人口的增长 讲义学生版

高考地理专题七 人口的变化 第一讲人口的增长 讲义学生版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人口的自然增长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提到中国的人口,你能想到什么呢?专题七 人口的变化 第一讲人口的增长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人口的增长体现两个差异(1)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2)空间差异:2.原因分析(1)人口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温馨提示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例 1.人口金字塔的类型不仅能显示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与人口发展阶段,同时也能反映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下列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图,若按人口发展阶段的前后排列,其正确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甲乙丁丙D.甲丁丙乙练习 1.图 1 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 1,完成(1)~(2)题。

图 1(1)图2 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图 2A.①B.②C.③D.④(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 年B.1930~1950 年C.1950~1970 年D.1970~1990 年例 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第 3 题.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中高纬度B.平原C.欧洲D.南半球练习 1.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2)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多B.④时期人口数量比⑤时期多C.②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过去人口的情况、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

地理知识解密: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高中地理教案

地理知识解密: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高中地理教案

地理知识解密: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高中地理教案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随着世界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也呈现出了显著的地区差异。

在这个过程中,地理因素所起的作用非常明显。

因此,地理知识尤其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并探讨其背后的地理原因。

一、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人口增长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分为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种形式。

自然增长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出生率减去自然死亡率,得到的人口增长率。

人口迁移则是指人们从一个地方向别的地方流动的现象。

在某些情况下,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会结合在一起来影响特定地区的人口变化。

二、全球人口增长的趋势全球人口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示出逐渐加速的趋势。

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这一趋势的加速可以归因于新的医学技术和技术进步的出现,使得人类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和饥荒。

然而,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人口增长的加速主要是由于寿命延长和人口增长的高峰。

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随着全球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各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也呈现出了显著的地区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高峰,人口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仍然十分高。

1.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高峰已经过去,一些国家甚至面临人口衰退的情况。

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出生率都已经在下降,尤其是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的前十年,美国的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这些趋势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平已经相对高,人民生育意愿减弱;同时,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也相应地下降,使得自然增长率相应下降。

2.发展中国家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仍然高居不下,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率可能高达2%以上,尤其是在非洲一些国家,这一比例可能达到3%到4%。

这些差异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良好的医疗条件: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条件不如发达国家,医疗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2)封闭的文化和传统: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地区,人们的生育意愿仍然很强,尤其是在一些封闭的文化和传统中;3)武装冲突和贫困:一些国家或地区经历了武装冲突和贫困的折磨,使得其人口增长率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 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及原因、典题示例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 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回答 1〜2题。

||/>_■h.J- h ■ ■-■n 咯i上fgm 115 07 (N t II 耶}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 2003 年 B . 2008 年 C. 2010 年 D . 2012 年 2. 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 B .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 •整体趋减解析 第1题,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率曲线, 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图中2008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

B 正确。

第2题,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0,故上海人口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B 正确。

答案1.B2.B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 速降低四个类型。

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 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

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 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人口密集省份 B .山地丘陵地区 C.水源短缺地区 D •经济落后省份4•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 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11..I快谨增| fcifs2T 仝通富虞I His-心-o.<> -12Q. I0. <2(X )B. 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C. 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 拉力”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中,主要影响因素都有初始人口 密度;依据“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可知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初始人口密度大,则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 份。

第4题,长江三角洲为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地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即 发达的经济促进了人口密度快速增加,故C 项正确。

答案 3.A4.C二、方法讲解 [由图忆知]发达国软 戻皿屮個議1阳舛 畅亿人币9亿扎2025年13.5亿人 7瓷£忆人(IKM)阳乙倉达国專利茂展中国專人口用反的对比1.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 (1) 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2) 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 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3) 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很快,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岀生率高,就业困难。

2. 人口自然增长的原因(1) 决定因素:岀生率和死亡率。

(2) 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3. 判断正误(1) 人口增长中的“增长”就是指人口数量的增加。

(X )(2)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一定下降。

(X )(3)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数量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无关。

[方法技巧]io 1"】(rltf - io- ltf io 1AH/fZ rJCO -HO位]•4口-20100^1 人 nffiiftK图甲Lo?j<ru 来的血界人口增怪图文法理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X )(1)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 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 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3)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4) 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 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三、跟踪训练1 •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小B. 美国人口增速最快,增长量最大C. 印度人口总量最大,增速最快D. 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小,增速最快2. 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 ( )。

A 沙特阿拉伯 B.美国 C.德国 D.印度解析 第1题,人口总量最大的是印度,人口增长量最小的是德国,人口增速最快的 是印度。

第2题,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较小,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最小。

答案 1.C 2.A读我国某省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 3〜4题。

3.下列关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 )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 .人口自然>o 2I^088inD-awas488& 849CQ08OSS : ■•・■ o1■■•♦•poc^ocloepQ&g .8•** - **8OA?a0_a8y a ■_增长率下降C. 人口死亡率下降D.人口总数上升4. 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 )A. 就业压力大B.养老负担重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D.劳动力短缺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30年的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减小而老年人口 明显增加,由此可以判断 2030年的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大幅 度上升,死亡率上升;2030年人口多,说明人口总数上升。

第4题,近几年,该省青年人口和中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 以判断其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就业压力大。

答案 3.C 4.A读 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5〜6题。

5•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6 .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 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 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 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 70%以上解析 第5题,①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最高,④图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低,③图的出 生率、死亡率比②图高,由此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 6题,④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 型,城市人口的比重在 70%以上。

答案 5.B 6.D7.下图是我国人口统计资料图。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总人口: L 】.臧WfrAntt 旳冊 JL1052 | Utt 」I ,-期.B. 性别比例渐趋均衡 D.老年人口数量减小A.劳动力总数减少 C.城市人口减少匚I 出牛率 □□死亡率解析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总数增多;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城乡人口比增大,城市人口增加;男女性别比降低,说明性别比渐趋均衡。

答案BF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8〜9题。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 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9.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数据的读取与分析能力。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所以A错;苏南人口的变化比例与苏北、苏中有关,而人口数量的变化受人口基数的影响,2000年与2010年人口基数不同,所以C错;江苏省人口的数量变化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双重影响,所以D错。

第9题,从三角坐标图可以看出,2000年到2010年,0〜14岁人口比例下降,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65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向老龄化迈进。

所以②③正确。

答案8.B 9.BF图为我国1982年、2000年、2050年(预计)人口年龄分布图。

据此回答10〜11题。

却.10-10•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发展的大致趋势是A. 出生率升高B. 出生率下降C. 出生率升高D. 出生率下降明出生率下降,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导致死亡率上升。

第龄分布图来看,符合该时期人口特征的金字塔图是Ao答案10.D 11.A12.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

读下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贵州广东—少儿人□抚养比—■—思年人口抚养比我国五电市人口抚养比A. 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B. 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 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D. 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解析图示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广东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北京的少儿抚养比小于广东和江苏。

答案A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 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 1 500万以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完成13〜15题。

死亡率下降死亡率下降死亡率升高死亡率升高11题,从2050年(预计)人口年11.预计到205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接近(说北京50%■*1 -fa砧岁及以上13. 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 临界点” “1 500万”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D. 土地承载力 14. 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A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 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 引进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15•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年龄结构是 中间低,两头高”B. 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 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D.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解析 第13题,“1 500万”是让广州人 活得舒服”的指标,因而指的是人口合理容量。

第14题,广州市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大,无须再引进移民,而应该发展科技,建立公平社会秩序,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15题,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可以看出, 15〜 64岁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都呈上升趋势,前者上升最快。

答案 13.B 14.C 15.D二、综合题16.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 航母”大国俄罗斯和’袖珍”小国卡塔尔 举办。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与卡塔尔示意图。

17618241人0-14 岁 15-64岁 DC —P 645 606人材料二俄罗斯与卡塔尔的人口增长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