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教科版科学六下11《放大镜》练习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1放大镜∣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1放大镜∣教科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1.选择题。

(1)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B.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C.用放大镜能看到手上的细菌(2)下列关于放大镜镜片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四周薄B.放大镜的镜片四周厚,中间薄C.放大镜的镜片薄厚是均匀的(3)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2.填图题。

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用途,请根据你对放大镜用途的了解,完成下图。

3.填空题。

小明的爷爷上了年纪,而报纸的字又太小,因此小明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

如果你是小明,请将下面关于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补充完整。

(1)放大镜的第一种使用方法:让眼睛和报纸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和之间来回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2)放大镜的第二种使用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4.判断题。

(1)放大镜能放大的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有关,越大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大。

( )(2)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 )(3)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也越多,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小。

( ) 5.连线题。

请将以下两位人物和其对应的贡献进行连线。

格罗斯泰斯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培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6.简答题。

小明说:“把放大镜放于物体前适当距离,即可从放大镜内看到被放大的物体的像,说明物体实际上也被放大了。

”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7.【实验题·分析】下面是某同学研究“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以下问题。

(1)玻璃和放大镜的镜片都是透明的,为什么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像而玻璃却不能呢?(2)对比实验记录中的信息,请你说说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大。

8.【探究题·操作】请你从下面提供的材料中选出合适的,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经济、便携的放大镜。

六年级科学下册1.1《放大镜》练习题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1.1《放大镜》练习题教科版

5、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化学变化在进行着。

(√ )6、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 )7、化学变化的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 )8、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是一种化学变化。

(√ )9、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快的。

(× )10、油和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 )11、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 )12、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 ) 1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 ) 14、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 )15、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黑色。

(× )16、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是醋。

(× )17、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一种物质。

(× )18、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 )综合练习1、用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1.1 放大镜 (含答案)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1.1 放大镜 (含答案)

《放大镜》练习一、填空题1.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即()。

2.( )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和()有关。

4.用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和电视机、计算机的屏幕,观察的结果是不仅图像放大了,而且还会发现图像是由()。

5.放大镜在我们的()、()、()被广泛应用。

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物体不具有放大功能()A.水珠B.老花镜C.望远镜D.平面镜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B.红、绿、黄三种颜色是三原色C.公安、科研等很多重要的部门都使用放大镜D.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放大镜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有关A.镜片的直径B.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C.镜片的厚度D.放大镜的大小4.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的。

A.透明水晶B.冰块C.玻璃D.云母5.放大镜是(),放大镜不仅能放大(),还能看到()A.凸透镜物体的图像物体的许多细节B.凸透镜物体的许多细节物体的图像C.凹透镜物体的色彩点物体的影像D.凹透镜物体的影像物体的色彩点三、简答题1.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什么?2.在我们的生活中,与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3.放大镜的特点是什么?《放大镜》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透明中间厚边缘薄中间是凸起的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它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即中间是凸起的。

2.培根解析:眼镜可以算是放大镜的一种。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功能。

3.镜片的直径镜片的凸度解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4.色彩点5.生活工作学习二、选择题1.D解析:水珠、老花镜、望远镜等具有透明、中间厚边缘薄的物体都有放大功能,所以平面镜不具有放大功能。

2.B解析:红、绿、蓝三种颜色是三原色。

3.B解析:放大镜的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1.1放大镜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1.1放大镜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科六下放大镜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

A. 开发计算机程序B. 观察植物的花C. 修理精密仪器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

()A. 凸度B. 材料C. 面积号放大镜直径3cm,2号5cm,3号7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 1号大 B. 2号大 C. 3号大 D. 一样大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

A. 相同B. 大C. 小5.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鱼应该()。

A. 比实际的鱼小 B. 比实际的鱼大 C. 没有变化6.用眼睛和放大镜分别看树叶和报纸,获得信息较多的是( )。

A. 用放大镜观察获得的信息多B. 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多 C. 二者获得的信息一样多7.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

A. 较清晰的图像B. 许多点状物质C. 许多条状物质8.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B.C.9.()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 格罗斯泰特B . 牛顿C . 培根10.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A. 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B. 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 C. 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11.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B.C.二、判断题12.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1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14.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15.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16.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17.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18.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三、填空题19.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________琢磨而成的,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 ________ 设计制造的。

20.放大镜是________透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__,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六年级科学下册 放大镜 练习题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放大镜 练习题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放大镜一、填空: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见 毫米大小的物体;凸透镜不仅能使物体的图像放 ,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物体更多的 节。

2.放大镜也叫 镜,它由镜架、 两部分组成。

镜片是中间 ,边缘 。

(“凸”是中间 ;“透”是 的意思。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凸透镜的 。

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10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楚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能够把字放大 倍,这个放大镜的倍数是 倍。

4.凸透镜的凸起程度越 ,放大的倍数越 ;5.早在 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 中被广泛应用。

6.(见第4页)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 的影像;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 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

7.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常用到的 之一,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放 ,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 。

8.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绿、蓝三色的 点组成的。

二、请用以下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放大镜(只要求画出设计图)材料:凸透镜两个, 纸筒一个, 直尺一把, 透明胶带, 双面胶带设计图:(画在右面空白处)三、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当我们要观察某些物体的细节时,经常用到放大镜.( )2.透明的玻璃都有放大物体的功能。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而且能让我们看见一些平常看不见的细节。

( )4.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 )用心爱心专心1。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期末复习一 放大镜的使用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期末复习一 放大镜的使用教科版

放大镜的使用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至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照片中的图像被放大了,还会看到彩色照片是由许多彩色点组成的。

3、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能看到更多的细节4、放大镜是一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大的装置,有镜柄和镜片组成。

其镜片是透明的,中间较厚,四周较薄。

5、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①当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一样时,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图像的倍数与放大镜镜片的大小无关②放大镜镜片的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6、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结构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的观察1、苍蝇可以在光滑垂直的玻璃上爬行的原因苍蝇脚的特殊构造使它能自由地在光滑垂直的玻璃上爬行。

2、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节①蝇的复眼蝇的头部上方两侧各有一只复眼。

每只复眼都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②蟋蟀的耳朵蟋蟀的耳朵是一个膜状构造(称为鼓膜听器),外形为椭圆形或缝隙状,长在前足的内侧③昆虫的触角蟋蟀、蝗虫的触角是丝状的;蝴蝶的触角是棒状;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蚂蚁的触角是膝状的④蝴蝶的翅膀蝴蝶的翅膀上密密地覆盖着一层彩色的小鳞片。

如果我们用手摸一下蝴蝶的翅膀,手上就会沾上鳞片粉末,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昆虫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眼睛分为复眼和单眼,复眼有许多小眼组成;耳朵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触角的形状各不同;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小鳞片,那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蚜虫的大小和颜色:针眼大小,像小米一样密密麻麻的,有黄色、绿色和红色等蚜虫如何进食:用嘴刺入植物的嫩枝吸食汁液草蛉的幼虫怎样吃蚜虫:用嘴前的那对镰刀抓住蚜虫,然后用左右的上下颚刺入蚜虫体内吸食它的体液。

蚜虫个体小,在嫩枝上吸食汁液,它的口器是刺入式口器练习:1、放大镜的第一种使用方法:观察对象不懂,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和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练习PPT(带解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练习PPT(带解析)

编号 观察工具 A
爷爷的老花镜
B
直径 5㎝
观察现象
2㎝
玻璃珠
C
6㎝
D
2020/6/8
装了水的玻璃直筒杯杯
7㎝
装了水的高脚杯
(1)小新选的以上这4种工具,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凸透镜 ,因此具有
放大 物体的能力。(选填“放大”或“缩小”)
(2)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B
,最小的
是A
解析:蟋蟀的耳朵是长在足的内侧的,这是它本身的一个奇特的构造。
2020/6/8
C 9.( )发明了可以增进视力的眼镜。
A.牛顿
B.格罗斯泰特
C.培根
解析: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
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
A 5.观察蚜虫的肢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
B.用显微镜观察
C.用肉眼观察
解析:10倍放大镜对于蚜虫的观察是刚刚好的,5倍的放大镜无法观察到细节,蚜虫对 于显微2020镜/6/8来说过大,无法用显微镜观察,肉眼识别能力有限,因此选A。
C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图像范围就( )。
。(填写编号)(解析: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彩色点大小之分,最大的是B,
(3)同样是水杯,直筒杯C其与次是高D脚,再杯次D是相C,比最,小的凸是起A,程这度与更这几明种显物体的的凸度有关。)
是D
,放大倍数更高的是 D
。(填写编号)
(4)小新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放大倍数与 凸度(凸起程度) 有关,
与 直径(物体大小) 无关。
一、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课放大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课放大镜

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
判断
作业
(zuò yè )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 √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3、中间厚两边(liǎngbiān)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练习
(lià nxí)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绿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 边缘薄。光线通过放大镜会
发生
折射。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琢晶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
用(yìngyò ng)的是英国的
,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近视镜是凹透镜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老息光。镜(是凸透镜)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较厚(凸起)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什么样的放大 镜放大 倍数 (fàngdà)
(fàngdà)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hòudù)有关, 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凸透镜和凹透镜
老光镜镜片(jìngpiàn)是凸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guānchá)
拆除危 险物品
珠宝玉石 检验
考古研究 文物
科学课学习
老人看书 读报
观察(guānchá) 病虫害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检测题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检测题

第1课《放大镜》练习一、填空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 、( )。

光线通过放大镜会发生 (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 )琢磨而成的。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 )设计制造的。

4.放大镜也叫()镜,它由镜架、()两部分组成。

5.凸透镜凸起程度越(),放大的倍数越()。

二、判断题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三、选择题1.()发明了眼镜。

A.格罗斯泰斯特B.牛顿C.培根2.下列那些物品不具有放大功能的是()A.玻璃B.水滴C.石头3.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A.凸度B.材料C.面积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四、简单题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是什么?2.放大镜有哪些用途?【参考答案】一、1.红绿蓝2.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折射3.水晶格罗斯泰斯特培根4.凸透镜片5.高大二、1.√ 2.√ 3.√ 4.× 5.× 6.√三、1.C 2.C 3.C 4.A 5.A四、1.使用方法是: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象大而清楚。

方法二:把放大镜移动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象大而清楚。

2.用于金融、财税、集邮、电子行业观察钞票,票证、邮、币、卡的纸质和印刷网点。

可准确迅速地识别假钞,分辨率极高,紫光灯检测不确切的,用该仪器能准确鉴别,真人民币在该显微镜下图纹清晰、线条连贯,假钞图纹多由点状组成、线条点状不连贯、色泽浅、模糊、无立体感。

2016春教科版科学六下11《放大镜》练习题

2016春教科版科学六下11《放大镜》练习题

6、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 × )7、化学变化的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就是否发生了变化。

( √ )8、淀粉遇到碘酒变蓝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 √ )9、物质变化的速度都就是一样快的。

( × )10、油与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 × )11、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 × )12、沙与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 √ ) 13、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 × ) 14、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 × )15、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黑色。

( × )16、小苏打与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就是醋。

( × )17、铁与铁锈实际上就就是一种物质。

( × )18、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 √ )综合练习1、用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就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就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就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瞧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就是有(减少水分)与(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就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就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就是(袁隆平)。

教科版小科六下 1.1放大镜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科六下 1.1放大镜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科六下 1.1放大镜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

A. 开发计算机程序B. 观察植物的花C. 修理精密仪器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

()A. 凸度B. 材料C. 面积3.1号放大镜直径3cm,2号5cm,3号7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 1号大B. 2号大C. 3号大D. 一样大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

A. 相同B. 大C. 小5.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鱼应该()。

A. 比实际的鱼小B. 比实际的鱼大C. 没有变化6.用眼睛和放大镜分别看树叶和报纸,获得信息较多的是( )。

A. 用放大镜观察获得的信息多B. 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多C. 二者获得的信息一样多7.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

A. 较清晰的图像B. 许多点状物质C. 许多条状物质8.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9.()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 格罗斯泰特B. 牛顿C. 培根10.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A. 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B. 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C. 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11.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B. C.二、判断题12.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1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14.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15.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16.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17.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18.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三、填空题19.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________琢磨而成的,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________ 设计制造的。

20.放大镜是________透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__,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11放大镜教科版含答案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11放大镜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科六下1.1放大镜同步练习、选择题1. 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A.开发计算机程序B.观察植物的花C.修理精密仪器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

( )A.凸度B.材料C.面积3.1号放大镜直径3cm,2号5cm,3号7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1号大B. 2号大C. 3号大D.—样大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 )9.()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1.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判断题A.相同B.大C.小5. 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鱼应该(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6.用眼睛和放大镜分别看树叶和报纸,获得信息较多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获得的信息多B.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多)。

C.没有变化C. 二者获得的信息7.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

C.许多条状物质8.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A.格罗斯泰特B 牛顿C.培根10.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

A.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B. 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C. 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A.B. C12•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 1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14.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15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16•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17. 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18.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三、填空题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磨而成的,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 ___________ 设计制 造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放大镜的特点 课件含练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放大镜的特点  课件含练习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过程与方法
A、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B、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放大镜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 、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 ,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烧杯
玻璃杯
集气瓶
7
实验研究
8
知识拓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把透 明的水晶或宝石磨成“透镜”, 这些透镜可放大影像,也称为凸 透镜。玻璃放大镜是直到十三世 纪才有的事。罗杰·培根用玻璃 片制作成放大镜,并推荐别人用 它们来阅读。
9
放大镜
本课要点:
1、科学概念
A、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 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本课要点:
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 成,这些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 )。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 小眼 )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 )侧。不同的昆虫的 触角形状(不同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 们的(鼻子 )。它们嗅觉很(灵敏 )。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 (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 草蛉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3、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 ×) 4、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5、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6、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8、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 期末复习一 放大镜的使用 教科版(无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 期末复习一 放大镜的使用   教科版(无答案)

放大镜的使用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至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照片中的图像被放大了,还会看到彩色照片是由许多彩色点组成的。

3、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能看到更多的细节4、放大镜是一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大的装置,有镜柄和镜片组成。

其镜片是透明的,中间较厚,四周较薄。

5、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①当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一样时,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图像的倍数与放大镜镜片的大小无关②放大镜镜片的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6、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结构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的观察1、苍蝇可以在光滑垂直的玻璃上爬行的原因苍蝇脚的特殊构造使它能自由地在光滑垂直的玻璃上爬行。

2、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节①蝇的复眼蝇的头部上方两侧各有一只复眼。

每只复眼都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②蟋蟀的耳朵蟋蟀的耳朵是一个膜状构造(称为鼓膜听器),外形为椭圆形或缝隙状,长在前足的内侧③昆虫的触角蟋蟀、蝗虫的触角是丝状的;蝴蝶的触角是棒状;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蚂蚁的触角是膝状的④蝴蝶的翅膀蝴蝶的翅膀上密密地覆盖着一层彩色的小鳞片。

如果我们用手摸一下蝴蝶的翅膀,手上就会沾上鳞片粉末,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昆虫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眼睛分为复眼和单眼,复眼有许多小眼组成;耳朵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触角的形状各不同;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小鳞片,那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蚜虫的大小和颜色:针眼大小,像小米一样密密麻麻的,有黄色、绿色和红色等蚜虫如何进食:用嘴刺入植物的嫩枝吸食汁液草蛉的幼虫怎样吃蚜虫:用嘴前的那对镰刀抓住蚜虫,然后用左右的上下颚刺入蚜虫体内吸食它的体液。

蚜虫个体小,在嫩枝上吸食汁液,它的口器是刺入式口器练习:1、放大镜的第一种使用方法:观察对象不懂,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和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放大镜》练习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放大镜》练习

1.1《放大镜》练习一、填空题1、放大镜也叫______,镜片的特点是_______、中间_____边缘_____。

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凸透镜的______有关。

______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3、在使用放大镜时,我们看到视野比较模翻,应该把放大镜_______观察物体。

4、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_____,看到的范围______;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______,看到的范围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又叫凸透镜。

( )2、放大镜的镜面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3、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4、用放大镜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新冠病毒”。

()5、使用放大镜观察口罩,发现口罩是密不透气的。

()6、冰、透明玻璃、透明塑料都可以做成放大镜。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使用放大镜来观物体的细节时,()A、放大镜一定处在眼和物体之间B、物体一定处在眼和放大镜之间C、放大镜的位置不能移动2、像放大镜这样,( )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A、中间厚、边缘薄B、边缘厚、中间薄C、一样厚3、使用放大镜时,不要观察()A、字典B、花朵C、太阳4、下面是不同倍数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5、我们用放大境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很小。

为了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A、眼晴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晴离放大镜稍远些C、眼晴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6、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C、许多条状物质四、综合题1、以下是三个不同凸度的放大镜测量放大倍数的记录。

(1)请你算出三种透镜各自大约的倍数。

(2)通过以上的观察记录,发现了什么?2、下面是某同学研究“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以下问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放大镜》精选练习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放大镜》精选练习题

放大镜习题一、填空1、放大镜又叫,它的镜片的特点是。

2、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三种颜色组成。

3、放大镜的特征是、、。

光线通过放大镜会发生。

4、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琢磨而成的。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设计制造的。

5.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______琢磨而成的,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_________设计制造的。

6.放大镜是____透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_,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7.放大镜是我们常用的观察工具,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边缘为___________。

8.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中间_____、边缘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效果。

二、选择题1.下列器具中,能把物体图像放大的是()A.望远镜B。

近视镜C。

放大镜2、放大镜、人眼、被放大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A.放大镜位于人眼和被放大物体之间B.人眼位于放大镜和被放大物体之间C.被放大物体位于放大镜和人眼之间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A.凸度B.材料C.大小4、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小,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A.越大B.不变C.越小5、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6、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A.开发计算机程序 B.观察植物的花 C.修理精密仪器7、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A.凸度 B.材料 C.面积8、1号放大镜直径3 cm,2号5 cm,3号7 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1号大 B.2号大 C.3号大 D.一样大9、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A.相同 B.大 C.小10、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

看到的鱼应该()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没有变化11、用眼睛和放大镜分别看树叶和报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
7、化学变化的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就是否发生了变化。

( √ )
8、淀粉遇到碘酒变蓝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 )
9、物质变化的速度都就是一样快的。

( ×)
10、油与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
11、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 × )
12、沙与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 ) 13、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 ×)14、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 )
15、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黑色。

( × )
16、小苏打与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就是醋。

(× )
17、铁与铁锈实际上就就是一种物质。

(× )
18、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 √ )
综合练习
1、用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就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就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就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瞧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就是有(减少水分)与(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就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就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就是(袁隆平).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就是(克隆羊)。

11、整个世界都就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 12、(物质)总就是不断
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13、蜡烛变成蜡烛油就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就是(化学变化)。

14、白糖熔化就是由(物理变化),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就是(化学变化).
15、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16、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饼类)。

17、铁生锈与(空气与水的共同作用)有关。

18、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19、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与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与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就是化学变化。

20、铁丝变弯\水结冰与水变成水蒸气、折纸、易拉罐压扁、混合沙与豆子、盐或糖在水里溶解就是物理变化。

21、物理变化的特点:不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特点:产生了新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