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与折射复习(公开课)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学习目标】1、能识别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试验探究,熟悉光的折射规律。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4、知道光路可逆【导学过程】1学问回忆: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2演示试验⑴在空玻璃杯的内壁(侧壁中部)做一个标记,用激光发出的光斜射到标记处(让标记点正对着学生),如下图。
保持玻璃杯和激光笔不动,向玻璃杯里加满水,激光笔发出的光还照在标记处吗?⑵把一根筷子斜插在盛水的碗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光的折射现象(演示试验)活动1:利用右图所示的试验装置,让激光束从空气(有烟雾)斜射向水中,观看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路径。
1、请写出你的发觉:2、在右图中画出光传播的大致路径。
并仿照光的反射光路图,画出法线,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总结一:⑴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⑵折射角是与的夹角。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活动2:试验探究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⑴如下图,让激光束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半圆形玻璃砖O点,观看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试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⑶依据观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2、光从玻璃射入空气⑴如下图,让激光束通过玻璃砖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O点,观看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试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⑶依据观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⑷将光具盘的上半局部沿直线NN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在光具盘上半局部还能看到折射光线吗?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3、在试验中你还有其他发觉吗?请简要记录在下面:总结二:(光的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转变而: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光的反射和折射复习课--浙教版

α
O
A 入射 光线
Q
γ
N’
3、光的折射所形 成的虚像是折射 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而形成的。
4、 光的折射中光路 是可逆的。
玻璃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错
玻璃砖
对
1、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 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 ) A.都比实际位置高 B.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 C.都比实际位置低 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 2、潜水员看斜插入水中的一根木桩的水上部 分,正确的是( )
3、下列各图中,哪条折射光线是正确的 ?
4、人在水面看到水中的一条鱼 P ,下述四条 光路中正确的是( )
5 、如图所示为光和水的界面上 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下面 说法正确的是 ( ) A 、 MO 是入射光线, ON 是反射光 线,OP是折射光线 B 、 NO 是入射光线, OM 是反射光 线,OP是折射光线 C 、 PO 是入射光线, OM 是反射光 线,ON是折射光线 D、PO是入射光线,ON是反射光 线,OM是折射光线
7 、如图所示,用潜望镜观察 物体时,观察者看到光源 S 的 像的位置在: ( ) (A)S1处 (B)S2处 (C)S3处 (D)S4处
8、如图MN为一竖直的平面镜, 一个人原来位于水平地面上离 镜面15米远的地方,若这个人 以2米/秒的速度朝镜的方向 作匀速直线运动,持续时间为 3秒,此时,人和他在镜中的 像的距离是多少?
一、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例证 平面镜成像、平静水面呈现岸边景 物的倒影、潜望镜等。 ①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 面。
2、光的反射定律:(“一点二角三线”)
②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光的反射和折射复习课课件

问题:如果让反射光线逆着入射 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平面镜上,我 们会看到什么?
N
B
A α
β
O
4、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例: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画法: 1、过入射点画法线
a β
β=a
图1
2、画反射光线 (根据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
练习:画出图2的入射光线。
β α
β=α
图2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识点归纳
M
A
A’
B N
B’
一、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 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定律 ① (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 (两线分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
空气中的角大
两角相等
A α
N
B
β
O 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ON, 入射角∠α,反射角∠β
∠β = ∠α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
1.(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两线分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在法线两侧, 3.(两角相等)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在记忆时一定要将“反射”置前。
④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⑤(三角变化一致)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反射角也增大。
筷子在水面处折断了
S′
S
海市蜃楼
海面或沙漠上空,由于空气不均匀光不是直线传播,有时会看 到高空有“一座城市”。这就是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的反射和折射》复习课件

5、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不仅能反射光,而且还能够成像。 我们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就是平面镜成 像。
• 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让我们用实验的 方法来归纳。
平面镜成像实验的特点
(1)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等大 (3)像和物左右相反 (4)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7、凸面镜:反射面用到球面的外表面
• 凸面镜的性质: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 变得发散。
凸面镜的应用:汽车上的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 镜。(因为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光的折射
复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问题:光在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时,又怎样?
水中的筷子好像折断了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 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2/3。
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影子的形成
小孔成像
日食、月食的产生
相关成语:
立竿见影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4、光的反射
• 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 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又能看见人、教室、 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他(它) 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 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 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 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漫反射:平行光线经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 反射后,得到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发散。
我们能够看清楚物体是由于物体 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光滑的物体反 射后得到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绪。
初二物理光学复习 (一)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公开课

思维导图
1.认识光的折射
现象,知道法线、
入射角、折射角
的含义
2.理解折射定律,
会利用折射定律
解释相关光现象
和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折射率的的折射定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A
玻璃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 于入射角
研究表明:
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这正是发生折射的原因。
某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
n=
c v
(n>1)
三、折射定律的应用
比实际物体位置偏上,看起来比实际深度浅。
三、折射定律的应用
高
看到的气球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空气 水
利用光的折射解释实际问题 “铅笔弯折之谜”
(3)折射率无单位,任何介质的折射率皆大于1。
介质 金刚石
二氧化碳
玻璃 水晶
几种介质的折射率:
折射率
介质
2.42
岩盐
1.63 1.5-1.8
酒精 水
1.55
空气
真空本身的折射率 n =1
折射率
1.55 1.36 1.33
1.00028
n物理意义:反映介质对光的偏折作用,n越大光线偏折越厉害
θ1
θ2
3 分别为多少.
例 2 (2016·上海卷)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则该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时( D )
A.速度相同,波长相同 B.速度不同,波长相同 C.速度相同,频率相同 D.速度不同,频率相同
变式 2 (2018·全国卷Ⅲ)如图 4,某同学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画了一个小
反射,折射习题课(复习)[公开课类]
![反射,折射习题课(复习)[公开课类]](https://img.taocdn.com/s3/m/ad4a2448b9f3f90f76c61be2.png)
优质课堂
13
在潜望镜中看到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实像 C.比实物小的虚像
B.比物体大的虚像 D.与实物大小相同的虚像
优质课堂
14
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升华变成水蒸气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 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 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 成的水
S
S′
优质课堂
17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看纸板B 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优质课堂
18
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 “光在反射时可逆”,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OF与法线ON的夹角
优质课堂
1
王刚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 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并设计和进行了 实验.上述过程中.“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 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与收集 证据
B.猜想与假设 D.分析与论证
优质课堂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相同 B.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 相同。 C.正常的人耳只听到20Hz到2000Hz之间的声音 D. 道路旁植树可有效的减弱噪声的传播
优质课堂
15
7.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 B.在t时=4min到t时=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t时=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初中物理人民教育版《光的反射与折射》第七章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初中物理人民教育版《光的反射与折射》第七章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 反射的定义和特点- 反射的规律- 镜面反射和 diffex 问题2. 光的折射- 折射的定义和特点- 折射的规律及斯涅尔定律- 折射率和介质的关系- 光的全反射和光纤通信的应用三.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引导问题,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认识和兴趣。
2. 梳理知识点- 分组讨论,整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和规律。
3. 实验探究- 利用实验装置和物体,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4. 知识讲解- 通过教师讲解,介绍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定义、规律和特点。
5. 实例分析-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如镜子、光线通过水面时的折射等。
6. 讨论交流- 学生针对实例进行讨论,分析造成现象的原因和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7. 归纳总结-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对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归纳总结。
8. 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如反光衣、眼镜等。
9. 练巩固- 布置练题,巩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
10. 评价反思- 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反思。
四. 教学资源1. 人民教育版初中物理教材2. 实验装置和物体3. 录像或图片资源五.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2. 课堂讨论参与度3. 练题成绩评定4. 自我评价和教师总结六. 参考资料1. 人民教育版初中物理教材2. 物理教育研究3. 物理教育杂志。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复习课件人教版

光 的 折 射 现 象
光 的 折 射 规 律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光
光 的 反射&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
光 光 条 实 光 光 光 的 的 反 反 射 射 定 源 件 例 速 年 现 律 象 能 同 真 够 一 三 两 空 自 种 中 行 均 光 发 匀 的 线 角 光 介 速 的 质 度 物 中 3.0×108m/s 体
back
光的折射现象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 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实例: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 看上去水池底边浅等。
back
光的折射规律
入射光线 45O 法线 入射角:i 空气
光折射的一般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 介质中时:
o
界面 折射角:r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 法线两侧;
倒立放大的实像
v =2f
v > 2f
异
异
侧
侧 幻灯机
u = f
u < f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不
v > u
成
像
同 侧 放大镜
返回
首
光 路 可 逆
平 面 镜 成 像 特 点 成 应 像 原 用 理
光 的 折 射
透
镜 三 条 特 殊 光 线
光 的 折 射 现 象
光 的 折 射 规 律
凸 透 镜 成 像 规 律
页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实
例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
小 孔 成 像 ( 倒 立 实 像 ) 影 子 的 形 成 日 食 月 食 的 形 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宜宾]2012年5月21日清 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日环食。如 图Z6-1所示,是发生日环食的景观,能用 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A.光的直线传播 ( A ) 图Z6-1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光的折射: 光由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
光现象
你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光学现象吗?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A.日食
B.岸边的树、房 子与湖中的倒影
C.水中的鱼儿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2.光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3.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视频:和自己斗的公鸡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
⑴原理:由于光的反射,像点的位置就是反射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交点的位置。 ⑵特点:简记为:正立、等大、垂直、虚像 ①像的性质:正立、等大的虚像。 ②像的位置:像与物体的边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
将放有硬币的纸杯往前移,直到看不见,据光学 知识用所给的器材想办法重新看见纸杯里的硬币。 器材:水、、纸杯、硬币
• (2011· 湖州)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 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 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 A( “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2.(12湖州)如图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B
)
一束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测得入射角、折射角、反射的 能量如下:
①当入射角i≥ 时,不发生折射现象。图像中 的图线 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②判断: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可以 达到100%。 (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波
快要离开的时候,奶奶告诉小明说她摘下眼 镜后看远物看得清楚,近物看不清楚;小明则 和奶奶相反:远物看不清楚,近物看得很清楚。 甲 乙
判断:
摘下眼镜后, 乙 图是奶奶看到景色,甲图是小红看 到的景色。
奶奶患的是 远视 ,小红患的是 近视 。
三、实验探究题 15.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与什么因素有关”的 实验。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激光发生器、玻璃、水、量角器等。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测量结 果如表一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测量结果如表二所示。
2、光的反射定律
三线的关系: 同一平面、 分居法线两侧 两角的关系: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A N α β
B
O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项目 反射面 不同点 光线特点 相同点
镜面 反射 漫反射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 都遵守 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光的反 射定律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图中水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 (甲图/乙图)的 (漫 反射/镜面反射)造成的.
[2011·盐城]如图Z6-2所示,一束激光AO由 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 能是图中的 A.M点 B.N点 ( B )
C.P点
D.Q点 【解析】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图Z6-2
6.(2013· 衢州)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 a处,它成像于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 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解析】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
球挡住了,太阳光射不到地球上,使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 太阳,这样就形成了日食。
7.以下为某地区中小学生 2002 年与 2012 年近视率调查分析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是先天性疾病,由遗传决定 B.两次调查比较可知,检查人数越多,近视率越高 C.两次调查比较可知,初中生的近视率增加幅度最大 D.矫正近视的方法是配戴凸透镜片的眼镜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
光的直线 传播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光源
光的折射
折射规律
例
3 (2013· 宁波)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
无水时,射灯从 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 个光点 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 a 、 b、 c 、 d 四个位置时,
左壁上会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
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N O C
A
空 气 水
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6.(2013· 衢州)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 a处,它成像于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 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9.“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 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 可能击中目标( )
(1) 从表一、表二可知,当入射角相同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折射角小于(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折射角。因此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 角的大小与介质有关。 (2)从表二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增大。因此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的大小还与 入射角的大小有关。 【解析】(1)比较表一和表二,取相同的入射角,比较对应的折射角即可得出结论。(2) 分析表二,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所以折射角的大小不仅与 介质有关,还与入射角的大小有关。
10.衢州下列光现象的
1 . (2013· 台州 ) 下列所示的四 种现象中 ,可用光的直线传 播原理解释的是C ( )
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 因相同的是( C )
光的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概念:
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两种 物质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原先 的物质中来的现象。
3 . (2013· 衢州 ) 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
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光的折射规律
O
光的折射光路图
N 法线
空气 P
水 折射 C 光线
α
O
A 入射 光线
Q
γ
N’
(1)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光斑形 状如何,这是什么原理?若用一张带正方形 小孔的纸放在阳光下,光斑又是怎样的? (2)树上的椰子距水面3米,像与物的距离是多少,所成的像 有何特点?当椰子下落时,像将怎样变化?
归类探究
A.倒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013年浙江省舟山)7.电动车的反光 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 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 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 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 面应该 ( C )
日晷计时
黄新新 5月28日 复习课 9(3)
复习目标
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 ①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举例光的反射现象 ③描述光的反射定律 ④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⑤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⑥举例说出光的折射现象 ⑦描述光的折射规律
考试要求
⑧使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 的现象
a a a a a a a b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立竿见影 C.水面“折”枝
)
B.倒映在小河中的桥 D.日全食
1、图中所示是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的光 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A)
(B)
(C)
(D)
⑴折射现象
⑵折射规律: A M α β O B
三线的关系: 同一平面、 分居法线两侧 两角的关系:
空气→水(其它透明物体) ∠入>∠折 水(其它透明物体)→空气 ∠折>∠入
θ
N C
(空中角大)
光的折射现象有:
筷子“弯”了。
池水变浅
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 来比实际的高一些。
渔民叉鱼应如何用叉?
2011·台州
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
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真空中的3/4和2/3
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小孔成像
影的形成
日食、月食
1.(2012· 宁波)在下图所示 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D
(2012· 温州)下列所示的现象 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的是( C )
古代潜望术
冰透镜向日取火
比较:
现象 原理 光路图
A
光的直 线传播 光的反射
B
C
光的折射
激光引导掘进
太阳灶
发现光学现象
认识光学规律
解释现象、利用规律
1.如图所示是光发生折射的现象,其中正确是( A ) M C
空气 玻璃
A
空气 玻璃
M
B
O N A B
O
N B C
A
C
D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
光的反射
N
A B
α β
竞技场2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 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 判断液面高低的。图1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 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当液面升高 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____(选填“左”或 “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