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一轮复习共54页文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考点52新文化运动 .docx
考点52新文化运动一、背景1.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在这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
二、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前期的指导思想,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三、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意义1.全面攻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形式主义的偏向。
[知识拓展]解读新文化运动的关键词1.《青年杂志》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2.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它既是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但并未摧毁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3.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来讲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前期都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他们才演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无产阶级的代表。
4.康有为借用孔子权威来宣传变法,陈独秀通过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来宣传“民主、科学”,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5.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结合,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1.史料探史——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原因(2015·浙江高考,节选)史料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
新文化运动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
201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 (2013· 江苏,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 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 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 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 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 • •
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史料1-1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1924年北京大学 序号 1 2 3 被崇拜者 孙中山 陈独秀 蔡元培 票数 473 173 153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2 3 …
孔子
孟子 孙中山 ……
157
61 17 …
…
14
……
孔子
…
1
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2012· 广东卷]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 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 “科学”的用词变化。„„。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 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 • 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 “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 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 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塞因斯”, 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 专题6 第2讲 新文化运动
【2—2】(2013· 江苏单科)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 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 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 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 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 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第2讲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经济条件与阶级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 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2.政治条件: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 帝,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以袁世凯为首的 北洋军阀卖国复辟,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反对。
(3)直接原因是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根 本原因是因为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历代 帝王专制之护符。 (4)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
(4)材料三作者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有什么影 响?
【参考答案】(1)杂志的创办人是陈独秀,名称 是《新青年》(《青年杂志》),它的创办标志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赛先生”指的是科 学;材料中的“我们”是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代表人物有陈独秀、 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解析】C。根据材料中“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 没有人来反对”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一定的局 限作用。A、B、D从材料中不能分析得出。答案选C。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 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 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 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新文化运动总复习资料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新文化运动总复习资料
【—新文化运动总】下面是对新文化运动总复习资料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了。
新文化运动
时间:1915年起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复古思想到处泛滥。
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
目的:反对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6)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性质)
(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促使人们追
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8)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复习资料做的详细讲解之后,同学们对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有更多的
学习掌握,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学习到很多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新文化运动(一轮复习)
文学革命第一人——胡适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 学改良刍议》,系统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主张从形式到内容上彻底 地改革旧文学(推倒旧文 学,建设新文学) 影响:①为新文化、新思想传播与普 及提供文化载体;②推动人们改变传 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③进一步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④为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 想方面的准备。
思考:“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什么?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 么?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 ,不断深化
史料说史
材料一: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 一。……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理之 自然,无足怪者。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二: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 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 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材料六: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 语”。——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 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 秀
材料五: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 说。
—“打倒孔家店”与批评旧礼教(思想革命)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与白话文(文学革命)
史料说史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 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一轮复习共56页文档
新文化运动 一轮复习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新文化运动复习课
4、(09年浙江文综,38题 )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 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 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 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 学的而非想象的。
我们该如何辩证地看待陈独秀的这种观点?
分析20世纪初中国的历史背景为:民族危机严重,袁 世凯帝制复辟,尊孔复古。 积极:反对文学革命的势力强大,这种态度是必要的, 对推动文学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但这种态度有偏颇之处,(态度偏激),不利 于文学革命的充分展开。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盘 否定和全盘肯定的倾向。 (口号:打到孔家店)
解析:A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 文章不多,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 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李大钊反对尊孔复 材料型选择题,请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
2、(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8题) 1917年,李大钊 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 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 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 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P56自我测评 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你如何看 待这种说法? 这种说法不正确。 新文化运动虽然有自身的缺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文 化运动对于中国的思想解放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从现实看,传统思想仍然时时在社会中出现,传统并没有消亡。 2、就新文化运动中出现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盘否定和全盘肯 定的片面性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其不科学 的、不合理的,甚至迷信的东西,继承其合理的、积极的东 西,并加以改造; 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有鉴别的,有选择的学习,对待外来文 化也要防止闭关自守和全盘西化。
最新新文化运动-一轮复习教案资料
• 【本课结构】: • 一、《新青年》的新觉醒
背景与兴起
• 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主要内容
•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影响与评价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观察一: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思想
材料一 郭沫若(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 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 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 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
——郭沫若《反正前后》,上海创造社,1930年第3版
材料二 陈天华:推翻清专制以后,“中国人的 能力不但可以恢复,而且可以在最短时日内恢复;一 旦恢复,即可享有西方民族现在享有的完全的权 利。”“中国醒悟之后,发愤自雄,五年小成,七年 大成。”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蔡元培到校后,在就 任的演说中说:“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 而来。”
“我不为名,不为利, 为的是改变中国的国民性。 我不去整顿谁去呢?”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 称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 处官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 毕业后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 爷”;学生称教员为“大人”。学生对教 师的评价,不是看他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 平,而是看他在政府中的官阶。教师在这 里也多是敷衍塞责,上课时只顾自己读讲 义,而不管学生听与不听;考试时把题目 和范围都告诉学生,以避免学生怀恨以及 顾全自己的饭碗。
新文化运动-一轮复习
专题近三代近中代国中的国思的想思解想放解潮放流潮流
新文化运动【高三一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 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勇于 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 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概况
开始标志 1915,上海,陈独秀,《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
9、《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 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 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文学革命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影响
【知识链接六 】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 良刍议》。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复习视角三、阐释历史问题
科 学 精 神 未 切 实 扎 根
中国科学院的一个调查数据显 示:在中国,2人中有1人迷信求签; 4人中有1人迷信星座;5人中有1人 迷信周公解梦。不过,调查中一个 综合追问分析显示:真正迷信者的 比例仅13.3%,也就是说大部分的 人是“信”而不“迷”。 2003年,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 在个人素养中的比重仅占1.98%, 而美国公众2000年的科学素养比重 已达到了17%。
2.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 适
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3.主要阵地
《新青年》受到广 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1917年,每期的发行量 已达一万六千多份。读 者称《新青年》为青年 界之“良师益友”。他 们说:“青年得此,如 清夜闻钟,如当头一 棒。”
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4、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新文化运动一轮复习课件
内
容
代表人物
个人求学简历
1915年时
陈独秀 (18791942)
清末秀才,后留学日本,加入同 盟会。
李大钊 (18891927)
曾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 后留学日本,参加过反袁斗争。
鲁迅 (18811936)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 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影响,后 赴日本留学。
(1根9胡168据适29表)1-格,少是概年实括在验指上主出海义新求哲文学学化,家人后杜士留威的学的共美学性国生。,。
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
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
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梳理知识
兴起标志
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办 (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6岁 26岁 34岁 24岁
接受新式教育、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新青年
梳理知识
兴起标志
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第二卷 起改名为《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新 活动中心
北京大学 ?
文旗 帜 化
运 动
主 要
前 期
内
容
油画原名《宽容》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现名《北大钟声》
“无论何种学派
代表人物
新 活动中心
文旗 帜 化
运 动
主 要
前 期
内
容
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 青年“新”在哪里 ?
《敬告青年》 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