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诱变技术及其在创造玉米新种质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EMS诱变技术研究进展

EMS诱变技术研究进展
于糖 苷 键 断 裂 造 成脱 嘌 呤 ,原 来 鸟 嘌 呤 的位 置 成 了一 个 空 位 , D N A分 子 在 进一 步 复制 时 , 4种 碱 基 都有可能进入其互补位置上 , 从 而造 成 D N A 的突
3 E M S诱 变 子 技 术
2 E M S诱 变 育种 的 关 键 技 术
E M S 诱变具有操作 简单 、 突变频率高 、 突变专

性 与 多效 性 等 优 点 。E MS诱 变 育种 成 败 的关 键
技术 有 : ( 1 ) 采 取适 当 的诱 变 剂量 _ 3 j 。E MS处理 材料 时 采用 适 宜 的诱 变 剂量 以便 达 到较多 的变 异 , 减少 植株 的损 伤 。通 常在诱 变 过程 中使用对 材料造 成半
生高密度 的系列等位基 因点突变。 在当前种质资源
库新基因极 为缺乏 , 遗传 资源 日益枯竭 的状况下 ,
采用 E MS诱发 突变 技术 创 造 有用 基 因具 有 重 要 意
义[ 1 】 c
致死效应的剂量作为诱变的最适剂量 , 还可设置诱 变剂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来筛选出最佳组合。( 2 ) 对突变体库采取适当的技术筛选。目 前通常多采用 利用 表 型 鉴 定 筛选 、 生 物技 术 _ 4 ( 如 定 向诱 导 基 因
是 发 生 转 换 型 的 突 变 。 烷化 的 鸟 嘌 呤不 再 与 胞
嘧 啶配 对 而 与胸 腺 嘧 啶配 对 , 从 而 造成 G C碱 基
对变 为 A = T碱基 对 , E M S诱变 大 部分 为 这种 情 况; 二 是 发 生 置换 型 突 变 。烷 基 活化 的 鸟 嘌 呤 , 由
湖南农业科学 2 0 1 3 , ( 0 5 ) : 7  ̄ 9 , 1 3

玉米EMS诱变后代变化趋势的研究

玉米EMS诱变后代变化趋势的研究

T e f cso MSo ed urin o tn f een t eme ddf rn aiu a eis 『o cuin ee et fn u igmaz h f t f e e E nse s tt a cne t w r o b a da iee tnvr svr t 。C n lso1 f c o d cn ie n i ol o M3 n f i o i e h T f i
维普资讯
安 徽农 业科学 , u a oA h i 。c 20 ,5 2 )8 4— 14 J r l f n u A Si 0 73 (6 :13 84 on 。
责 任编 辑 张杨 林 责任 校对 王 淼
玉米 E MS诱 变后 代 变化 趋 势 的研 究
焦杨, 陈志斌 沈 农 大 农 院辽 沈 16 01
摘要 『 目的1 了研 究玉 米 E S诱 变后代 的变化 趋 势 , 为 M 以期 得 到有 益 变异 和 创造 新 的 玉 米种 质 。 法] 取 5种 玉米 自交 系(4 、 【 方 选 30 24 、 1 、3 、00 为供 试 诱 变亲本 , E 一 蜡 油溶 液 为诱 变剂 , 接对 花 粉诱 变得 到诱 变后 代 , 究 M 、 2 的农 艺性 状 与 35 K 2 169 1) 以 MS 石 直 研 M 代 M 代种子的品质性状, 分析诱 变后代的变化趋势。结果1 【 各品种畸变率随 E S M 浓度增加 而变大。 代 的出苗率和成株率明显低于对 M。 照 , , 百粒 重 明显低 于对 照 , M代 出苗 率和 成株 率 比 M 代 高 , 比对照 低 。 M 但 E S对 M 代种 子 营 养含 量的 影响 是 非定 向的 , 品种 的 对各 影 响不 同。结论1 E 诱 变玉米 花粉 效 果显 著 , 于诱 变后代 的生理 损 伤和 遗传 性 状 的改 变很 大 , 是 不 同材 料 对 于 E S的敏 感 『 用 MS 对 但 M

EMS在作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EMS在作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EMS在作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甲基磺酸乙酯(简称EMS), 是一种改变DNA 结构烷化剂, 对生物系统作用的重点主要是核酸, 对修复酶的钝化也有一定的作用,它与DNA 中的磷酸嘌呤、嘧啶作用, 使之突变。

烷化剂甲基磺酸乙酯为植物最有效的化学诱变剂之一 , 自从1953年, KLMARK首次报告了EMS 对突变诱导的有效性以来,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 现已育成了2 250 个品种, 主要有水稻、小麦、大麦和大豆.二、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根据类病斑出现的生长阶段,通常将类病斑突变体分为全生育期型、营养生长阶段起始型和生殖生长阶段起始型3种。

四、水稻斑点叶变异研究进展可遗传的变异是水稻进化的基础,通过变异水稻发生一系列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变化。

水稻斑点叶( spottedleaf) 属于肉眼可见的叶片形态变异,发生变异的叶片上产生色泽、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斑点,在有些突变体中斑点还会出现在叶鞘、枝梗和谷壳。

这种斑点的发生是在没有明显逆境、机械和农药损伤或者病原菌侵染的条件下,由植物体自发形成的,大多数情况下与无毒病原菌侵染时产生的病斑相似。

由于斑点的颜色多为褐色,类似于水稻胡麻斑病和稻瘟病,许多学者又称之为类病变或类病斑(lesion mimic , lesion simulating disease) 。

之所以划分为起始型和扩散型两类,是因为认为植物中存在激发和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 PCD) 两种途径。

很多时候斑点叶突变体又被称为类病斑突变体(lesion mimic mutant) ,因为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斑点部位的细胞坏死,这种坏死斑与植物过敏性反应( hy per sensitive response , HR) 形成的病斑非常相似。

有些突变体的斑点受到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例如,水稻突变体s pl7的斑点在高温和太阳光下表达,而Oslsd1 在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下表达。

利用花粉化学诱变创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利用花粉化学诱变创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利用花粉化学诱变创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薛守旺 周洪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北京 100081)收稿日期:1998-09-22 提要 本研究以甲基磺酸乙酯(EMS )作诱变剂,用轻质石蜡油作载体,诱变6个稳定自交系的成熟花粉,结果得到中自01浅黄粒突变体、母株发芽突变体和粒顶凹陷突变体;CN 15粉质高赖氨酸突变体;多黄22显性核不育突变体和近等基因系su 1su 1型甜玉米。

研究表明,用EM S-石蜡油诱变成熟的玉米花粉能产生较高频率的突变。

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是创造特用玉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玉米花粉;化学诱变;EM S 作物化学诱变育种是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作物发生突变,再通过多世代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生产上能利用的农作物新品种。

用化学诱变剂处理作物不同器官有不同的诱变效果。

在化学诱变育种中常用种子作处理对象,因为处理种子比较简便。

但种子是多细胞组织,在突变发生过程中容易产生细胞间的竞争,使突变细胞受到抑制或消亡,并且产生的突变性状以嵌合体的形式出现,很难获得稳定的突变个体。

处理花药、合子或配子不仅能排除突变细胞被淘汰的可能性,而且它们对化学诱变剂较敏感,诱变频率高。

但直接用药剂处理,剂量太大,花粉难成活。

以水溶液处理花粉,花粉吸水胀破死亡。

Co e(1966)[1]发现成熟玉米花粉能在液体石蜡油中保存几个小时仍有授精能力。

Neuffer (1968)[2]将此发现加以引伸,把石蜡油作为化学诱变剂的载体处理玉米花粉,获得成功。

在众多的化诱剂中,EM S 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诱变剂[4],它直接作用于DNA 鸟嘌呤部分引起点突变及染色体损伤(Scaler a,1971)。

Neuffer (1978)利用EM S-石蜡油处理玉米花粉,获得种种突变。

并且诱变效果远远高于电离辐射和自发突变[3]。

因此,该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诱变方法[5]。

具有特殊性状和特殊用途的特用玉米如糯玉米、甜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加工利用价值。

EMS_诱变创制水稻抗乙酰辅酶A_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种质

EMS_诱变创制水稻抗乙酰辅酶A_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种质

江苏农业学报(JiangsuJ.ofAgr.Sci.)ꎬ2023ꎬ39(2):305 ̄312http://jsnyxb.jaas.ac.cn江㊀群ꎬ凌溪铁ꎬ唐兆成ꎬ等.EMS诱变创制水稻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种质[J].江苏农业学报ꎬ2023ꎬ39(2):305 ̄312.doi:10.3969/j.issn.1000 ̄4440.2023.02.001EMS诱变创制水稻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种质江㊀群1ꎬ㊀凌溪铁2ꎬ㊀唐兆成2ꎬ㊀周珍珍2ꎬ㊀张保龙1ꎬ2(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ꎬ海南海口570228ꎻ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ꎬ江苏南京210014)收稿日期:2022 ̄11 ̄25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21)2041]作者简介:江㊀群(1998-)ꎬ女ꎬ四川宜宾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水稻抗除草剂育种研究ꎮ(E ̄mail)1692579264@qq.com通讯作者:张保龙ꎬ(E ̄mail)zhbl2248@hotmail.comꎻ周珍珍ꎬ(E ̄mail)zhenzhenzhounj@163.com㊀㊀摘要:㊀创制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种质资源对于稻田杂草防控具有重要价值ꎮ本研究以甲基磺酸乙酯(EMS)水溶液诱变镇糯19水稻种子ꎬ获得1株能稳定遗传的可耐受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高效盖草能的M3代水稻幼苗(突变体)ꎮ分别扩增镇糯19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基因组DNA并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ꎬ发现突变体ACCase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的第5374位碱基发生了点突变ꎬ导致编码的第1792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ꎮ镇糯19野生型和突变体分蘖盛期大田喷施3种田间推荐剂量的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后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突变体对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和唑啉草酯抗性明显高于野生型ꎮ本研究获得了能稳定遗传的非转基因抗AC ̄Case抑制剂类水稻新种质ꎬ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ꎬ为抗除草剂水稻育种提供了种质资源ꎮ关键词:㊀水稻ꎻ抗除草剂种质ꎻ甲基磺酸乙酯(EMS)ꎻ乙酰辅酶A羧化酶中图分类号:㊀S335.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0 ̄4440(2023)02 ̄0305 ̄08EMSmutagenesistocreatericeanti ̄acetyl ̄CoAcarboxylaseinhibitor ̄her ̄bicidegermplasmJIANGQun1ꎬ㊀LINGXi ̄tie2ꎬ㊀TANGZhao ̄cheng2ꎬ㊀ZHOUZhen ̄zhen2ꎬ㊀ZHANGBao ̄long1ꎬ2(1.CollegeofTropicalCrops/SanyaNanfanResearchInstituteꎬHainanUniversityꎬHaikou570228ꎬChinaꎻ2.InstituteofGermplasmResourcesandBio ̄technology/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AgrobiologyꎬJiangs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Nanjing210014ꎬChina)㊀㊀Abstract:㊀Cultivatingnon ̄transgenicherbicide ̄resistantricegermplasmresourcesisofgreatvalueforweedcontrolinricefields.InthisstudyꎬZhennuo19riceseedsweremutagenizedbyethylmethylsulfonate(EMS)solutionꎬandaM3generationofriceseedlingswithstableinheritanceandtolerancetoacetyl ̄CoAcarboxylase(ACCase)inhibitorherbicideswereobtained.ThegenomicDNAsofwild ̄typeandthemutantwereamplifiedandsequencedrespectively.Itwasfoundthattherewasapointmutationatthe5374thbaseoftheopenreadingframeoftheresistantriceACCasegeneꎬresultinginamutationoftheencoded1792thaminoacidfromisoleucinetoleucine.ThreekindsofACCaseinhibitorherbicidesweresprayedinthefieldandtheagronomictraitswere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sistanceofthemutanttohaloxy ̄fop ̄R ̄methylꎬquizalofop ̄P ̄ethylandpinoxaden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wildtype.Inthisstudyꎬanewnon ̄transgenicricegermplasmwithACCaseinhibitorresistancewasobtainedꎬwhichhadcertainapplicationvalueandcouldprovidegermplasmresourcesforherbicide ̄resistantricebreeding.Keywords:㊀riceꎻherbicide ̄resistantgermplasmꎻethylmethylsulfonate(EMS)ꎻacetylCoAcarboxylase503㊀㊀水稻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ꎬ培育高产稳产的优质水稻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ꎮ稻田杂草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ꎬ杂草导致中国稻谷每年亏损率超过15%ꎬ部分地区甚至超过50%[1]ꎮ化学除草是当今世界使用最多的稻田除草方法ꎮ然而ꎬ过度使用除草剂不仅会导致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ꎬ还会对作物产生药害㊁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ꎬ严重时甚至造成水稻颗粒无收[2]ꎮ因此ꎬ培育抗除草剂的水稻品种可以经济有效地解决稻田的杂草防除问题ꎮ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是植物初级代谢中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ꎬ其主要功能是将乙酰辅酶A羧化为丙二酰辅酶Aꎮ该反应是脂肪酸合成的第一步ꎬ也是限速的关键步骤[3]ꎮ脂肪酸不仅是功能物质甘油三脂的组成成分ꎬ还能转化为作为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磷脂[4]ꎮ自1958年发现乙酰辅酶A羧化酶可作为除草剂的作用靶标后ꎬ针对该靶标已开发了三大类除草剂并商品化应用ꎬ分别是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APP)[5]㊁环己烯酮类(CHD)[6]和新苯基吡唑啉类(DEN)[7 ̄8]ꎮ其中ꎬAPP类除草剂包括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 ̄R ̄methylꎬ又称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Quizalofop ̄P ̄ethyl)㊁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 ̄P ̄ethylꎬ又称骠马)㊁恶唑酰草胺(Metamifop)和氰氟草酯(Cyhalofop ̄butyl)等ꎮCHD类除草剂包括烯禾啶(Sethoxydim)㊁噻草酮(Cy ̄cloxydim)和环苯草酮(Profoxydim)等ꎻDEN类除草剂有唑啉草酯(Pinoxaden)ꎮ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主要被用于控制禾本科杂草ꎬ具有高效㊁低毒㊁对后茬作物安全等特点[9]ꎮ目前ꎬ水稻生产中登记并许可使用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仅有氰氟草酯㊁恶唑酰草胺和环苯草酮ꎬ这极大限制了水稻生产中杂草的防治ꎮ因此培育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水稻ꎬ不仅可以拓宽稻田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范围ꎬ还可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ꎮ化学诱变是培育和筛选抗性除草剂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方法ꎮEMS是非常有效且负面影响小的化学诱变剂ꎬ被广泛应用于构建优良性状的水稻突变体[10 ̄12]ꎮ顾佳清等利用EMS处理粳稻品种中花11ꎬ从诱变的水稻群体中筛选出高产的突变体ꎬ经过后代的纯化ꎬ得到了一个可以直接推广应用的水稻突变新品系申化一号[13]ꎮ陈忠明等通过EMS处理籼稻9311ꎬ筛选出了大粒的突变体M316和长穗突变体9311eR[14 ̄15]ꎮ本课题组用EMS诱变处理包括9311在内的多个水稻品种ꎬ成功筛选到多个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突变体ꎬ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突变均发生在编码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靶标基因上[16]ꎮ本研究通过EMS诱变糯稻品种镇糯19构建突变群体ꎬ用APP类除草剂高效盖草能去筛选诱变处理后的M2代幼苗ꎬ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性植株ꎬ并对抗性植株的ACCase基因位点突变㊁氨基酸序列变异进行鉴定ꎬ最后就3种不同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对获得的抗除草剂材料农艺性状影响进行分析ꎬ旨在为水稻抗除草剂育种提供依据和材料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与试剂供试水稻材料镇糯19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ꎮ试验所用除草剂的种类及相关信息见表1ꎮ表1㊀本试验所用除草剂Table1㊀Herbicidesusedinthisstudy名称㊀类别来源推荐田间施用剂量(g/hm2ꎬa.i.)高效盖草能APP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4.8精喹禾灵APP天津中农立华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60.0唑啉草酯DEN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45.0㊀㊀生物试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购自美国Sigma ̄Aldrich公司ꎬ2ˑRapidTaqMasterMix㊁PhantaMaxSuper ̄FidelityDNAPolymerase聚合酶购自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ꎬCTAB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ꎮ1.2㊀镇糯19水稻种子的EMS诱变及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突变体的筛选㊀㊀镇糯19种子(M1代)清水浸泡2h后ꎬ用质量浓度5 0mg/ml的EMS水溶液浸种处理14hꎬ硫代硫酸钠中和30min后ꎬ将种子捞出并用清水冲洗5~6遍ꎮ将诱变处理后的种子播种于大田ꎬM1代植株成熟后ꎬ种子混收(M2代)作为突变群体库ꎮ从突变群体库中取M2代种子播种于大棚苗床ꎬ待水稻幼苗长至3~4叶期时喷施64 8g/hm2ꎬa.i.高效盖草603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2期能ꎬ施药后21d观察记录水稻表型并将正常生长的水稻苗移栽至盆钵内ꎬ单株收获种子得到突变体种子(M3代)ꎬM3代种子播种后得到M3代幼苗ꎮ1.3㊀抗除草剂突变体ACCase基因的PCR鉴定和碱基序列分析㊀㊀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数据库(https://www.rice ̄data.cn/)获得水稻ACCase基因(OsACCꎬ序列号为LOC_Os05g22940)的碱基序列ꎮ根据OsACC基因的保守序列使用SnapGene6.0.2软件进行特异性引物设计ꎬ共设计了8对引物ꎬ分别是OsACC ̄F1~Os ̄ACC ̄F8和OsACC ̄R1~OsACC ̄R8(表2)ꎮ表2㊀本试验所用引物Table2㊀Primersusedinthisstudy引物名称㊀序列(5ᶄң3ᶄ)PCR产物长度(bp)OsACC ̄F1GTCAGATTTCACACATCTGGG1422OsACC ̄R1CAGGGGCACAAATAATGTACTOsACC ̄F2AAAAAGCTGCGTGAAGTATGC1614OsACC ̄R2TCTCGACTGTGAAGTGCTGCOsACC ̄F3CCCTATTGAAGACATCCTGATTG1597OsACC ̄R3AACAGAAATGGCATGATGGAOsACC ̄F4CAAACGTAGACTACACAGTTGAC1641OsACC ̄R4TGTTTGGCACCATTATGAGAAOsACC ̄F5TTGACAAGGTAAACATCATGTCC1635OsACC ̄R5AAAAGGTCATTGAAAAATTCACGOsACC ̄F6TCTATCCAAATCCTGCTGCC1631OsACC ̄R6AATGGCCAGTTCTAATTGCGOsACC ̄F7AGTTTTCTTCGGGCCAGATT1634OsACC ̄R7GGCTGGTCAAGACGCTGTATOsACC ̄F8CATGGAAGTGCTGCTATTGCCAG1866OsACC ̄R8CAGACTTGCACTTTCATCTGGCA㊀㊀采用CTAB法[14]提取水稻的基因组DNAꎬ取M3代三叶一心期的叶片0 5g放在带有1颗小钢珠的2ml离心管中ꎬ放到液氮中冷冻至叶片组织变脆ꎬ再将离心管放到频率为60Hz的组织研磨机研磨2minꎬ然后加入400μlCTAB提取液ꎬ离心管65ħ水浴30min后ꎬ在通风橱中加入400μl氯仿ꎬ充分混匀至提取液呈乳绿色ꎬ12000r/min离心10minꎬ在离心期间标记好管号ꎬ将600μl无水乙醇加入到已经标记好的1 5ml离心管中ꎬ移液枪吸取上清液300μl加到已经准备好的离心管中ꎬ上下颠倒混匀再沉淀1h以上ꎬ12000r/min离心10minꎬ倒掉上清液ꎬ开盖ꎬ室温下风干12h至离心管底部有明显的白色DNA沉淀ꎬ风干后加入灭菌蒸馏水200μlꎬ于-20ħ保存ꎮ以M3代的基因组DNA为模板ꎬ采用2ˑRapidTaqMasterMix或PhantaMaxSuper ̄FidelityDNAPolymerase聚合酶扩增OsACC基因的8个片段ꎮ用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ꎮ将条带大小正确的PCR产物送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序ꎻ使用SnapGene6.0.2软件分析测序结果ꎬ明确野生型和突变体的OsACC基因碱基序列差异性ꎮ1.4㊀喷施除草剂后水稻农艺性状调查2022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镇糯19野生型和突变株系对3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耐受性试验ꎮ5月中旬播种ꎬ6月中旬插秧ꎮ试验设分别喷施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㊁唑啉草酯及清水对照4个处理ꎬ每处理2.5mˑ4 0mꎮ移栽行距为0 25mꎬ株距为0 15mꎮ按照常规大田生产进行浇水和施肥等田间管理ꎮ镇糯19野生型和突变体幼苗移栽大田27d后ꎬ进行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㊁唑啉草酯及清水(CK)的喷施处理ꎮ除草剂的用量见表1ꎮ各处理选择连续的20株ꎬ在水稻喷施除草剂前以及喷施除草剂后30d㊁90d进行茎蘖数㊁株高㊁主茎旗叶长度等农艺性状调查ꎮ其中ꎬ喷药后90dꎬ水稻已进入成熟期ꎬ统计的茎蘖数为成穗数ꎮ1.5㊀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Excel2019进行数据处理ꎬ用GraphPadPrism8.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抗除草剂突变体筛选高效盖草能是一种内吸传导型除草剂ꎬEMS诱变的镇糯19M2代水稻幼苗在3~4叶期喷施高效盖草能7d后ꎬ绝大部分水稻幼苗叶片颜色变成浅绿ꎻ喷施高效盖草能21d后ꎬ敏感植株叶片几乎完全失去绿色㊁部分已经枯死ꎻ具有抗性的植株能继续正常生长ꎮ经大量筛选后ꎬ最终获得1株具有高效盖草能抗性的M2单株(图1)ꎬ成熟后收获单株种子ꎬ得到M3代抗性突变体ꎮ2.2㊀OsACC突变位点已知高效盖草能的作用靶标是ACCaseꎬ植物对703江㊀群等:EMS诱变创制水稻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种质图1㊀喷施高效盖草能后筛选到的M2代抗性水稻植株Fig.1㊀M2generationresistantriceplantscreenedafterspra ̄yingwith64.8ga.i./hm2haloxyfop ̄R ̄methyl高效盖草能的抗性主要源于ACCase基因的突变[17 ̄19]ꎮ为了确定突变体中靶标基因是否发生突变ꎬ我们用了8对引物对野生型(镇糯19 ̄WT)和抗性M3单株(镇糯19 ̄1792)的基因进行扩增ꎬ全部都获得了与预期大小相符合的条带(图2)ꎮ㊀㊀上述PCR扩增的产物经测序和碱基序列比对ꎬ发现相对于野生型OsACC的ORFꎬ突变体OsACC基因中存在一个点突变ꎬ其开放阅读框(ORF)的第5374位碱基由A突变成Tꎬ从而引起编码的第1792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Ile)突变为亮氨酸(Leu)(图3A)ꎮOsACC蛋白的全长有2327个氨基酸ꎬ将Os ̄ACC蛋白全长氨基酸序列在NCBI的ConservedDo ̄main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Struc ̄ture/cdd/wrpsb.cgi)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ꎬ发现其包含了4个结构域(Domain):生物素羧化酶(BC)㊁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㊁乙酰辅酶A羧化酶中心(ACCcentral)和羧基转移酶(CT)(图3B)ꎮ进一步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ꎬ突变体中第1792位氨基酸的突变位于CT结构域ꎬ该突变类型与已报道的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myosuroides)的抗性位点突变类型是一致的ꎬ对应于其ACCase氨基酸序列第1781位点ꎻ突变类型也相同ꎬ均由Ile突变为Leu(图3B和3C)[17]ꎮ因此ꎬ突变体抗除草剂功能的获得是由OsACC氨基酸序列第1792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引起的ꎮ2.3㊀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在分别喷施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和唑啉草酯14d后ꎬ野生型植株生长均受到了显著影响ꎬ大部分植株叶片出现枯黄症状ꎮ突变体植株在分别喷施以上3种除草剂后ꎬ叶片仍然是绿色且可以正常生长ꎬ表明突变体对这3种除草剂均具有抗性(图4)ꎮ㊀㊀分蘖期分别喷施3种不同除草剂后ꎬ野生型和突变体株高㊁分蘖数及旗叶长度的变化如图5所示ꎮ结果显示ꎬ在喷施清水处理的情况下ꎬ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的株高在处理前(0dꎬ即幼苗移栽到大田27d)基本没有差异ꎬ但在处理后30d和90dꎬ突变体的株高显著低于野生型的株高(图5A)ꎻ两者在处理前㊁后的单株茎蘖数均无明显差异(图5E)ꎮ在分别喷施3种不同除草剂前(0d)ꎬ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的株高和单株分蘖数都没有明显差异ꎬ但是在喷施处理后ꎬ两者受除草剂的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图5B~图5D㊁图5F~图5H)ꎮ其中ꎬ在喷施高效盖草能30d和90d后ꎬ突变体的株高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图5B)ꎬ单株茎蘖数也显著多于野生型(图5F)ꎮ野生型对精喹禾灵和唑啉草酯都非常敏感ꎬ喷施田间推荐剂量后水稻植株均死亡ꎬ因此未统计喷药后的株高和分蘖数ꎬ而突变体对这两种除草剂表现出较强的抗性ꎬ所有植株存活且能正常生长ꎬ株高随时间逐渐增加(图5C和5D)ꎮ突变体的单株茎蘖数在精喹禾灵处理后随时间呈先增后减趋势ꎬ但经唑啉草酯处理后变化不明显ꎬ未出现明显增加现象(图5G和5H)ꎮ喷施清水处理的突变体旗叶长度显著短于野生型ꎻ高效盖草能处理后ꎬ突变体的旗叶长度显著长于野生型(图5I)ꎮ由于野生型在喷施田间推荐剂量的精喹禾灵和唑啉草酯后植株已经枯死ꎬ因此未能进行旗叶长度统计ꎮ综合以上结果ꎬ在田间推荐剂量下ꎬ突变体对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和唑啉草酯的抗性水平均高于野生型ꎮ3㊀讨论植物对除草剂的抗性机制包括非靶标和靶标抗性两大类ꎮ其中ꎬ非靶标抗性是由靶标基因以外的突变引起的ꎬ使植物对除草剂的吸收或转运率降低㊁螯合或代谢作用增强ꎻ靶标抗性是由除草剂的靶标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20]ꎮ现在已发现的大部分植物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机制是由于ACCase基因碱基突变引起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ꎬ这也是导致杂草抗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21 ̄22]ꎮ截止803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2期M表示DNAmarkerꎻ泳道1表示野生型ꎻ泳道2表示突变体ꎮF1~F8㊁R1~R8为引物ꎬ见表2ꎮ图2㊀镇糯19野生型和突变体中OsACC基因的PCR扩增结果Fig.2㊀PCRamplificationofOsACCinZhennuo19wild ̄typeandmutantA:突变体(镇糯19 ̄1792)中OsACC基因的Sanger测序色谱图ꎻB:OsACC蛋白结构域示意图ꎻC:野生型(镇糯19 ̄WT)和突变体(镇糯19 ̄1792)的羧基转移酶(CT)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ꎮ图3㊀镇糯19突变体中突变基因OsACC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Fig.3㊀AnalysisofmutantgeneOsACCanditsencodedaminoacidsequenceinZhennuo19mutant903江㊀群等:EMS诱变创制水稻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种质镇糯19 ̄WT㊁镇糯19 ̄1792分别表示镇糯19野生型和突变体ꎻGCN㊁JK㊁ZL和H2O分别表示喷施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㊁唑啉草酯及清水处理ꎮ图4㊀镇糯19野生型和突变体田间喷施不同除草剂后的表型Fig.4㊀PhenotypesofZhennuo19wild ̄typeandmutantaftersprayingwithdifferentherbicidesinthefield目前ꎬ杂草中已报道了十几种ACCase氨基酸置换与其抗药性相关ꎬ分别对应于大穗看麦娘ACCase的7个氨基酸位点(均位于CT结构域内):第1781位㊁第1999位㊁第2027位㊁第2041位㊁第2078位㊁第2088位和第2096位[22 ̄25]ꎮ在以上这些突变中ꎬ以第1781位氨基酸由Leu突变成Ile最为普遍ꎬ对三大类不同的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都表现出高抗性ꎬ却没有适合度代价(Fitnesscost)[26 ̄28]ꎮ本研究通过筛选EMS诱变的镇糯19水稻突变体ꎬ鉴定到了1个能稳定遗传的抗除草剂突变体ꎮ对突变体进行了基因鉴定ꎬ确定其编码靶标蛋白OsACC的第1792位氨基酸由Leu突变成Ileꎮ该突变类型与已报道的突变类型一致ꎬ对应于大穗看麦娘ACCase第1781位氨基酸突变ꎮ这是该突变类型使水稻获得多种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的首次报道ꎮEMS是最常见的化学诱变剂ꎬ在植物的诱变育种中被广泛应用[29]ꎮ本试验通过EMS诱变镇糯19种子ꎬ筛选到了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水稻植株ꎬ突变体能耐受田间推荐剂量的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和唑啉草酯ꎮ其中ꎬ喷施了田间推荐剂量的唑啉草酯后ꎬ镇糯19野生型植株在处理30d后几乎全部死亡ꎻ喷施了田间推荐剂量的精喹禾灵后ꎬ野生型的植株在喷施30d后全部死亡ꎻ而突变体在分别喷施3种除草剂后ꎬ均未出现死亡现象ꎬ基本可以正常生长ꎮ所获得的抗性突变体对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㊁唑啉草酯的抗性水平均明显强于野生型ꎮ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最小致死剂量或50%抑制浓度(GR50)㊁OsACC酶活性的差异尚有待进一步明确ꎮ大豆㊁棉花和玉米等转基因作物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商品化生产ꎬ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ꎮ目前为止ꎬ中国虽然有多种转基因作物已经被正式批准商品化生产ꎬ但进行大面积种植的仅013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2期H2O㊁GCN㊁JK㊁ZL分别表示喷施清水㊁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㊁ꎬ∗∗表示在0.01水平上极显著ꎮND表示没有数据ꎬns表示没有显著差异ꎮ图5㊀不同除草剂处理下的水稻株高㊁分蘖数和旗叶长度Fig.5㊀Plantheightꎬtillernumberandflagleaflengthofriceunderdifferentherbicidetreatments有番木瓜和棉花ꎮ2009年ꎬ农业部颁发了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生产应用安全证书ꎬ但目前中国尚未批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生产ꎮ因此ꎬ培育非转基因的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具有重要价值ꎮ上世纪90年代晚期ꎬ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学稻米研究中心通过EMS诱变技术育成了一系列耐咪唑啉酮类除草剂(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非转基因水稻品种ꎮ2002年ꎬ巴斯夫公司开发了非转基因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水稻品种Clearf ̄ield在美国进行了商业化推广ꎬ解决了水稻种植的杂草稻危害问题[30]ꎮ2018年ꎬ巴斯夫又在美国上市了非转基因水稻品种Provisiaꎬ可以抗精喹禾灵ꎬ拟与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水稻品种Clearfield进行轮作并交替使用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ꎬ实现对杂草稻和其他一年生杂草的可持续性防控[31]ꎮ本研究通过EMS诱变筛选到的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突变体ꎬ具有与抗除草剂精喹禾灵水稻品种Provisia类似的抗除草剂性状ꎬ可为中国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育种提供重要材料ꎮ4㊀结论本研究通过EMS诱变筛选获得了可稳定遗传的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水稻突变体材料ꎬ可耐受3种不同田间推荐剂量的除草剂ꎬ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价值ꎮ野生型在喷施田间推荐剂量的高效盖草能㊁精喹禾灵㊁唑啉草酯后ꎬ株高和分蘖均受到严重抑制甚至死亡ꎬ但突变体基本能正常生长ꎮ突变体中OsACC突变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第1792位氨基酸由Ile变成Leuꎬ使其对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耐受性显著提高ꎮ在当前中国转基因水稻尚未放开㊁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品种存在疑虑的大背景下ꎬ本研究获得的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ꎮ113江㊀群等:EMS诱变创制水稻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种质参考文献:[1]㊀董立尧ꎬ高㊀原ꎬ房加鹏ꎬ等.我国水稻田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ꎬ2018ꎬ44(5):69 ̄76.[2]㊀程艳勤.浅析除草剂对水稻的危害及治理[J].农技服务ꎬ2016ꎬ33(6):109 ̄114.[3]㊀KONISHITKUJꎬSHINOHARAKꎬYAMADAKꎬetal.Acetyl ̄CoAcarboxylaseinhigherplants:mostplantsotherthangramineaehaveboththeprokaryoticandtheeukaryoticformsofthisenzyme[J].PlantandCellPhysiologyꎬ1996ꎬ37(2):117 ̄122. [4]㊀王㊀爽ꎬ张荣全ꎬ叶㊀非.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ꎬ2003(10):26 ̄32.[5]㊀蔡靖萱.扬州市小麦田菵草对ACCase抑制剂的抗性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ꎬ2020.[6]㊀RENDINAARꎬFELTSJM.CyclohexanedioneHerbicidesarese ̄lectiveandpotentinhibitorsofacetyl ̄CoAcarboxylasefromgrasses[J].PlantPhysiolꎬ1988ꎬ86(4):983 ̄986.[7]㊀袁国徽ꎬ王恒智ꎬ赵㊀宁ꎬ等.耿氏硬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类除草剂抗性水平及分子机制初探[J].农药学学报ꎬ2016ꎬ18(3):304 ̄310.[8]㊀董元海.新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唑啉草酯的合成[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ꎬ2017.[9]㊀刘博宏ꎬ叶㊀非.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的应用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ꎬ2011ꎬ32(2):20 ̄25.[10]吕㊀军ꎬ刘㊀军ꎬ姜秀英ꎬ等.EMS诱导水稻 辽星1号ᶄ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ꎬ2022ꎬ20(12):4038 ̄4043. [11]董颖苹ꎬ连㊀勇ꎬ何庆才ꎬ等.植物化学诱变技术在育种中的运用及进展Ⅱ.突变体的筛选及分子检测[J].种子ꎬ2005ꎬ24(8):54 ̄58.[12]黄㊀静.水稻EMS诱变效率和品种内遗传多态性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ꎬ2015.[13]顾佳清ꎬ张智奇ꎬ周㊀音ꎬ等.EMS诱导水稻中花11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J].上海农业学报ꎬ2005ꎬ21(1):7 ̄11.[14]陈忠明ꎬ王秀娥.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J].分子植物育种ꎬ2005ꎬ3(3):353 ̄356.[15]陈忠明ꎬ王秀娥ꎬ胡兴雨ꎬ等.水稻长穗颈恢复系9311eR的诱变选育[J].江苏农业科学ꎬ2005(4):9 ̄11.[16]陈天子ꎬ余㊀月ꎬ凌溪铁ꎬ等.EMS诱变水稻创制抗咪唑啉酮除草剂种质[J].核农学报ꎬ2021ꎬ35(2):253 ̄261.[17]DÉLYECꎬCALMÈSÉꎬMATÉJICEKA.SNPmarkersforblack ̄grass(AlopecurusmyosuroidesHuds.)genotypesresistanttoacetylCoA ̄carboxylaseinhibitingherbicides[J].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ꎬ2002ꎬ104(6):1114 ̄1120.[18]DÉLYECꎬZHANGXꎬCHALOPINCꎬetal.Anisoleucineresi ̄duewithinthecarboxyl ̄transferasedomainofmultidomainacetyl ̄coenzymeAcarboxylaseisamajordeterminantofsensitivitytoary ̄loxyphenoxypropionatebutnottocyclohexanedioneinhibitors[J].PlantPhysiologyꎬ2003ꎬ132(3):1716 ̄1723.[19]DÉLYECꎬZHANGXꎬMICHELSꎬetal.Molecularbasesforsensitivitytoacetyl ̄coenzymeAcarboxylaseinhibitorsinblack ̄grass[J].PlantPhysiologyꎬ2005ꎬ137(3):794 ̄806.[20]POWLESSBꎬYUQ.EvolutioninAction:plantsresistanttoher ̄bicides[J].AnnualReviewofPlantBiologyꎬ2010ꎬ61(1):317 ̄347.[21]袁国徽ꎬ田志慧ꎬ高㊀原ꎬ等.上海市水稻田千金子对3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抗性现状及酶突变机制[J].农药学学报ꎬ2022ꎬ24(3):492 ̄500.[22]BECKIEHJꎬTARDIFFJ.Herbicidecrossresistanceinweeds[J].CropProtectionꎬ2012ꎬ35:15 ̄28.[23]DENGWꎬCAIJꎬZHANGJꎬetal.MolecularbasisofresistancetoACCase ̄inhibitingherbicidecyhalofop ̄butylinChinesespran ̄gletop(Leptochloachinensis(L.)Nees)fromChina[J].PesticBiochemPhysiolꎬ2019ꎬ158:143 ̄148.[24]PENGYꎬPANLꎬLIUDꎬetal.Confirm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cyhalofop ̄butyl ̄resistantChinesesprangletop(Leptochloachinensis)populationsfromChina[J].WeedScienceꎬ2020ꎬ68(3):253 ̄259.[25]张㊀怡ꎬ陈丽萍ꎬ徐笔奇ꎬ等.浙江稻区千金子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的抗药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J].农药学学报ꎬ2020ꎬ22(3):447 ̄453.[26]VILAAIUBMMꎬNEVEPꎬPOWLESSB.ResistancecostofacytochromeP450herbicidemetabolismmechanismbutnotanAC ̄CasetargetsitemutationinamultipleresistantLoliumrigidumpopulation[J].NewPhytologistꎬ2005ꎬ167(3):787 ̄796. [27]MENCHARIYꎬCHAUVELBꎬDARMENCYHꎬetal.Fitnesscostsassociatedwiththreemutantacetyl ̄coenzymeAcarboxylaseallelesendowingherbicideresistanceinblack ̄grassAlopecurusmy ̄osuroides[J].JournalofAppliedEcologyꎬ2008ꎬ45(3):939 ̄947. [28]WANGTꎬPICARDJCꎬTIANXꎬetal.Aherbicide ̄resistantACCase1781setariamutantshowshigherfitnessthanwildtype[J].Heredity(Edinb)ꎬ2010ꎬ105(4):394 ̄400.[29]SERRATXꎬESTEBANRꎬGUIBOURTNꎬetal.EMSmutagene ̄sisinmatureseed ̄derivedricecalliasanewmethodforrapidlyobtainingTILLINGmutantpopulations[J].PlantMethodsꎬ2014ꎬ10(1):5.[30]SHAXYꎬLINSCOMBESDꎬGROTHDE.Fieldevaluationofimidazolinone ̄tolerantClearfieldrice(OryzasativaL.)atnineLouisianalocations[J].CropScienceꎬ2007ꎬ47(3):1177 ̄1185. [31]CAMACHOJRꎬLINSCOMBESDꎬSANABRIAYꎬetal.Inherit ̄anceofProvisiariceresistancetoquizalofop ̄p ̄ethylunderlabora ̄toryandgreenhouseenvironments[J].Euphyticaꎬ2019ꎬ215(4):83.(责任编辑:石春林)213江苏农业学报㊀2023年第39卷第2期。

利用EMS诱变创制抗除草剂粳稻新种质

利用EMS诱变创制抗除草剂粳稻新种质

河南农业科学,2021,50(4):8-16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 :10.15933/ki.1004-3268.2021.04.002收稿日期:2021-01-1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400,2016YFD0100101)作者简介:王付华(1966-),男,湖南祁阳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水稻分子育种工作㊂E -mail:wangfuhuahunan@ 通信作者:尹海庆(1965-),男,河南南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分子育种工作㊂E -mail:yinhq98@利用EMS 诱变创制抗除草剂粳稻新种质王付华1,李自超2,王㊀亚1,付㊀景1,杨文博1,尹海庆1,王生轩1,王越涛1,白㊀涛1,张㊀珍3(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3.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河南郑州450000)摘要:为了创制抗除草剂水稻新种质,用EMS (甲基磺酸乙酯)溶液浸泡郑稻19干种子,在M 2幼苗三叶期分别喷施112.5g /hm 2的甲咪唑烟酸和60g /hm 2的烟嘧磺隆,14d 后筛选抗除草剂突变体,并对突变体ALS (Acetolactate synthase )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找出ALS 基因突变位点㊂结果表明,喷施甲咪唑烟酸14d 后,抗除草剂植株生长正常㊁叶色偏绿,敏感植株黄化㊁生长受抑制;喷施烟嘧磺隆14d 后,抗除草剂植株表现前期受抑制,但能缓慢恢复㊂用甲咪唑烟酸筛选63000份M 2家系,获得抗除草剂突变体6份(HF1 HF6),包括2种ALS 氨基酸突变类型:Ser -627-Asn 和Gly -628-Glu ㊂用烟嘧磺隆筛选M 2家系30000份,获得抗除草剂突变体2份(HF7 HF8),包括2种ALS 氨基酸突变类型:Pro -171-Ser 和Ala -179-Val ㊂在M 2筛选到1个特定ALS 碱基突变平均需23250份M 2家系㊂筛选到的抗甲咪唑烟酸突变体HF1(Gly -628-Glu )和HF2(Ser -627-Asn )在1倍大田常规除草剂剂量(112.5g /hm 2)下鲜质量减退率分别为13.09%和20.03%,显著小于郑稻19(P <0.05);在8倍大田常规除草剂剂量(900g /hm 2)下突变体仍能正常生长,表现强的甲咪唑烟酸抗性㊂对HF1㊁HF2分别喷施30g /hm 2和60g /hm 2烟嘧磺隆,其鲜质量减退率分别为24.81%㊁13.13%和34.13%㊁28.01%,显著小于郑稻19(P <0.05),表现一定的烟嘧磺隆抗性㊂综上,筛选到8份抗除草剂突变体材料,2份抗烟嘧磺隆,6份抗甲咪唑烟酸,其中2份抗甲咪唑烟酸突变体兼具烟嘧磺隆抗性,创制的抗除草剂材料可用于选育非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也可作为创制ALS 多位点突变种质的基础材料,进一步增强突变体对除草剂的抗性㊂关键词:粳稻;抗烟嘧磺隆;抗甲咪唑烟酸;抗除草剂;EMS 诱变;种质创建中图分类号:S51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4-3268(2021)04-0008-09New Herbicide-Resistant Japonica Rice GermplasmsCreated by EMS MutagenesisWANG Fuhua 1,LI Zichao 2,WANG Ya 1,FU Jing 1,YANG Wenbo 1,YIN Haiqing 1,WANG Shengxuan 1,WANG Yuetao 1,BAI Tao 1,ZHANG Zhen 3(1.Institute of Cereal Crops,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engzhou 450002,China;2.Agricultural College,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3.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hibition Hall,Zhengzhou 450000,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create new herbicide-resistant rice germplasms,the dry seeds of Zhengdao 19were soaked in ethylmethane sulfonate (EMS )solution.At three-leaf stage,M 2seedlings were sprayed with imazapic(112.5g /ha)and nicosulfuron(60g /ha).The herbicide-resistant mutants were screened after 14days.The ALS (acetolactate synthase )gene sequences of mutants were analyzed to find out the mutation sit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rbicide-resistant plants grew normally after spraying imazapic,the leaf kept green,while the leaves of sensitive lines yellowed,and their growth were inhibited;after spraying nicosulfuron,the growth of herbicide-resistant plants were inhibited in the early stage,but㊀第4期王付华等:利用EMS诱变创制抗除草剂粳稻新种质could recover slowly.A total of63000M2lines were screened with imazapic,and6imazapic-resistant mutants(HF1 HF6)were obtained,including two types of ALS mutations,Ser-627-Asn and Gly-628-Glu.A total of30000M2lines were screened with nicosulfuron,and2herbicide-resistant mutants (HF7 HF8)were obtained,including two types of ALS mutations,Pro-171-Ser and Ala-179-Val.To obtain a specific ALS nucleotide mutation,an average of23250M2lines were needed to screen.The fresh weight reduction rates of imazapic-resistant mutants HF1(Gly-628-Glu)and HF2(Ser-627-Asn)were 13.09%and20.03%respectively after spraying1time the conventional herbicide dose(112.5g/ha),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Zhengdao19(P<0.05);the mutants could still grow normally after spraying8times the conventional herbicide dose in the field,showing strong resistance to imazapic herbicides.The fresh weight reduction rates of mutants HF1and HF2were24.81%and13.13%after spraying30g/ha nicosulfuron,and were34.13%and28.01%after spraying60g/ha nicosulfuron, 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Zhengdao19(P<0.05),showing certain nicosulfuron resistance.In summary,8herbicide-resistant mutant lines were obtained,2lines were resistant to nicosulfuron,6lines were resistant to imazapic,and two of the imazapic-resistant mutants exhibited nicotinsulfuron resistance.The screened herbicide-resistant mutants could be used to breed non-GMO herbicide-resistant varieties,and also be used as a basic germplasm for the multi-site mutation of ALS,so a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herbicide resistance of mutants.Key words:Japonica rice;Resistance to nicosulfuron;Resistance to imazapic;Resistance to herbicide; EMS mutagenesis;Germplasm innovation㊀㊀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㊂当前,农业劳动力价格飙涨,水稻种植方式轻简化趋势明显,水稻直播省工省力,推广面积越来越大[1]㊂与传统移栽相比,直播稻田杂草种子和水稻种子生长同步,杂草生长快㊁种类多㊁密度大,容易滋生杂草稻[2],杂草控制是制约水稻直播生产的关键㊂培育抗除草剂作物,便于大田杂草控制[3]㊂当前,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已大面积生产应用,主要有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㊁棉花㊁油菜和大豆等饲料㊁油料作物[4],而转基因水稻尚未在我国批准商业使用㊂因此,培育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十分必要㊂国外非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已有成功先例,如20世纪末选育成功的抗三氮苯的油菜㊁抗咪唑啉酮的玉米等[5-6]㊂非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所抗除草剂主要包括咪唑啉酮类㊁环己烯酮类㊁磺酰脲类㊁均三氮苯类㊁有机磷类和激素类等[7]㊂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是亮氨酸㊁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合成中的关键酶,是多种除草剂的作用靶标,包括咪唑啉酮类(Imidazolinones,IMIs)㊁磺酰脲类(Sulfonylureas, SUs)㊁嘧啶硫代苯甲酸脂类(Pyrimidinylthio-benzoates, PTBs)㊁三唑并嘧啶类(Triazolopyrimidines,TPs)和磺酰胺羰基三唑啉酮类(Sulfonylamino-carbonyltriazolinones, SCTs)[8-9]㊂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与植物体内的ALS 结合形成复合物,阻断底物进入酶活性位点通路,抑制ALS活性,使支链氨基酸合成受阻,破坏植物细胞正常生长,导致植物死亡[10-12]㊂ALS基因某些位点的突变会减弱ALS与除草剂的结合力,产生除草剂抗性㊂对以ALS为靶标的抗性杂草进行研究发现,ALS的突变主要发生在8个氨基酸位点[12];在拟南芥中研究发现,ALS蛋白中有20多个位点的氨基酸替换会产生除草剂抗性[10-14]㊂目前,水稻中已公开报道了多个抗除草剂ALS 氨基酸突变位点㊂1993年,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农业中心通过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筛选到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水稻种质AS3510,其ALS氨基酸突变为Gly-628-Glu(第628位氨基酸由甘氨酸突变为谷氨酸),利用AS3510选育出商业品种121CL㊁141CL[15]㊂利用EMS诱变丰产性品种Cypress,筛选到抗咪唑啉酮除草剂种质PWC16,其ALS氨基酸突变为Ser-627-Asn,利用PWC16选育出商业品种CL161㊁141CL[16-17],2002年美国的抗除草剂水稻实现商业生产,有效控制了当地杂草稻的危害㊂阿根廷学者用EMS诱变当地水稻品种IRGA417也筛选到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材料,选育出抗咪唑啉酮品种PUTA INTA CL,其ALS氨基酸突变为Ala-96-Thr[18]㊂OKUZAKI等[19]以双草醚(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筛选水稻品种台中65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获得1个抗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突变体,ALS氨基酸突变为Gly-95-Ala㊂近年来,我国多个研究单位筛选到ALS突变抗除草剂材料,深圳兴旺生物种业有限公司用EMS诱变黄华占和黄丝占,以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筛选,获得3个抗性突变体(Tyr-548-Me/ Cyst㊁Ala-96-Val/Thr㊁Ser-627-An)[20]㊂赵炳然等[21]以咪唑乙烟酸筛选EMS诱变的籼稻品种华航9河南农业科学第50卷31,获得4个抗性突变体,ALS氨基酸突变为Ala-179-Val㊁Ser-627-Asn㊁Gly-628-Glu㊁Val-643-Met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利用甲咪唑烟酸筛选经EMS诱变的多个粳稻㊁籼稻品种,获得多个抗除草剂突变体,ALS氨基酸突变包括Gly-136-Thr㊁Pro-171-His㊁Ala-179-Val㊁Ser-627-Asn㊁Gly-628-Glu 等[22-25]㊂用除草剂筛选品种资源,王芳权等[26]从7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到1份抗咪唑啉酮除草剂的材料,ALS氨基酸突变为Ser-627-Asn;毕俊国等[27]以咪唑乙烟酸筛选30000份水稻种质,同样获得1份ALS氨基酸突变为Ser-627-Asn的抗性材料㊂综上可见,以往的抗除草剂水稻材料筛选以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为主㊂烟嘧磺隆是磺酰脲类除草剂,高效㊁低毒㊁便宜,能杀灭大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即 禾阔双杀 ,是玉米田前期主要除草剂,但水稻易受伤害㊂如果能通过诱变筛选到抗烟嘧磺隆的水稻新材料,创制抗除草剂新品种,对现实生产意义重大,但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㊂为此,以自育直播粳稻品种郑稻19为材料,采用EMS进行诱变,然后用甲咪唑烟酸和烟嘧磺隆筛选抗除草剂水稻新种质,为选育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奠定基础㊂1㊀材料和方法1.1㊀试验材料供试水稻材料为粳稻品种郑稻19(Zhengdao 19),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㊂EMS购自Sigma-Aldrich公司㊂甲咪唑烟酸铵盐水剂(240g/L)购自登封市金博农药化工有限公司,三叶期杂草常规用量为300~450mL/hm2㊂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40g/L)购自江苏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叶期杂草常规用量为750~1500 mL/hm2㊂1.2㊀EMS诱变处理干种子EMS处理方法参照WU等[28]和TILL 等[29]的方法稍有改动㊂干种子于室温浸种16h,滤干水,分别用0.4%㊁0.6%㊁0.8%㊁1.0%㊁1.2%㊁1.6%EMS溶液(EMS溶液用0.1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pH值7.2)于26ħ恒温摇床(60r/min)中浸泡8h(每个剂量处理200粒种子),然后在28ħ发芽箱中催芽36~48h,调查发芽率,确定半致死浓度,然后以该浓度对干种子进行处理(同上),在28ħ发芽箱中催芽36~48h,之后播种㊂采用常规湿润育秧,常规单本插植,M1成熟时每株收获一穗,不脱粒,晒干㊂1.3㊀抗除草剂突变体筛选M2幼苗三叶期时,喷施112.5g/hm2的24%甲咪唑烟酸筛选抗除草剂突变体,喷施60g/hm2烟嘧磺隆筛选抗烟嘧磺隆突变体,处理14d筛选抗除草剂的M2家系,筛选标准:相比绝大部分敏感株系能正常生长,株高接近正常,叶色偏绿㊂2017㊁2018㊁2019年连续3a用甲咪唑烟酸筛选M2家系,2017年筛选3000份,2018㊁2019年各筛选30000份M2家系;2019年以烟嘧磺隆筛选30000份M2家系㊂M2抗除草剂突变体家系加代时用除草剂筛选,筛选方法同上,选择幼苗生长正常无死苗的家系留种㊂1.4㊀抗除草剂突变体ALS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根据NCBI网站日本晴(Nipponbare)ALS基因序列(Os02g30630)设计扩增ALS基因全长的引物ALS-F(5ᶄ-GACCCACCTGTCATCCTCATCC-3ᶄ)和ALS-R(5ᶄ-ACATACAAACATCATAGGCATACCACT-3ᶄ)㊂以M3抗除草剂突变体纯合家系及郑稻19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TaKaRa PrimeSTAR Max DNA Polymerase扩增ALS基因㊂25μL反应体系: 2ˑPrimeSTAR MaxPremix12.5μL,10μmol/L上㊁下游引物各1.0μL,基因组DNA2.0μL,补加ddH2O至25μL㊂PCR扩增程序:98ħ10s,62ħ15s,68ħ2.5min,30个循环;68ħ5min㊂取5μL 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片段大小符合预期时,剩余PCR产物送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进行克隆并测序㊂根据测序结果,采用DNAStar-MegAlign软件分析野生型和突变体ALS基因的DNA序列差异,确定抗除草剂突变体的ALS基因突变位点㊂1.5㊀突变体后代家系抗除草剂性能鉴定用营养钵(17cmˑ10cmˑ10cm)装过筛细土,将M3纯合家系种子和郑稻19种子播于土表,每钵播种子100粒,播后盖细土,厚约1cm,营养钵放置于整理箱中(保持水深3cm),整理箱置于人工气候室中,光强10000lx,光12h/暗12h,温度25~ 28ħ,相对湿度70%~85%㊂一叶期时间苗,每营养钵留生长一致的幼苗30株㊂三叶期时,分别喷施56.25㊁112.5㊁225㊁450㊁900g/hm2甲咪唑烟酸,15㊁30㊁60㊁120㊁240g/hm2的烟嘧磺隆,以喷水为对照; 14d后调查秧苗的生长情况,称取6株秧苗鲜质量, 3次重复,计算各处理的鲜质量减退率,计算公式为:鲜质量减退率=(对照组每株鲜质量-处理组每株鲜质量)/对照组每株鲜质量ˑ100%㊂01㊀第4期王付华等:利用EMS诱变创制抗除草剂粳稻新种质2㊀结果与分析2.1㊀郑稻19干种子EMS诱变剂量的确定由表1可知,随EMS用量增加,郑稻19种子发芽率下降,0.8%㊁1.0%㊁1.2%EMS处理下发芽率分别为60.2%㊁51.3%㊁39.0%,1.0%为半致死剂量㊂因此,确定以1.0%EMS进行诱变处理㊂表1㊀郑稻19干种子径不同体积分数EMS处理后的发芽率Tab.1㊀Germination rate of dry Zhengdao19seeds after treat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MS%指标IndexEMS体积分数/%EMS concentration00.40.60.8 1.0 1.2 1.4 1.6发芽率Germination rate94.277.571.160.251.339.014.00.02.2㊀水稻抗除草剂突变体的筛选M2幼苗三叶期,喷施甲咪唑烟酸,喷施后14d,敏感植株叶片黄化㊁生长明显受抑制;抗除草剂植株能正常生长,株高明显高于敏感植株,叶色偏绿(图1A F)㊂2017 2019年用甲咪唑烟酸共筛选63000份M2家系,获得抗除草剂突变体6份,其中2017年1份(HF1,图1A)㊁2018年2份(HF2㊁HF3,图1B㊁C)㊁2019年3份(HF4㊁HF5㊁HF6)(图1D㊁E㊁F)㊂综上,甲咪唑烟酸处理后,HF1HF2㊁HF3㊁HF4㊁HF5和HF6生长正常,说明这些突变体具有良好的抗甲咪唑烟酸性㊂2019年用烟嘧磺隆筛选M2家系30000份,三叶期喷施烟嘧磺隆,喷施后14d,敏感植株叶片枯黄㊁植株矮小,停止生长,逐渐死亡;抗性植株生长受抑制,再过7d慢慢恢复正常生长,共筛选获得抗除草剂突变体2份(HF7和HF8)(图1G㊁H)㊂综上,烟嘧磺隆处理后,HF7和HF8表现受害症状,但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说明这些突变体具有抗烟嘧磺隆能力㊂A F:抗甲咪唑烟酸突变体;G H:抗烟嘧磺隆突变体㊂A:HF1;B:HF2;C:HF3;D:HF4;E:HF5;F:HF6;G:HF7;H:HF8A F:Imazapic-risistant mutants;G H:Nicosulfuron-risistant mutants.A:HF1;B:HF2;C:HF3;D:HF4;E:HF5;F:HF6;G:HF7;H:HF8图1㊀水稻M2抗除草剂突变体筛选Fig.1㊀Screening of herbcide-resisitant rice mutants in M22.3㊀水稻抗除草剂突变体ALS基因序列分析ALS是咪唑啉酮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靶标,为鉴定突变体ALS基因突变位点,对M3抗除草剂突变体和郑稻19全长AL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抗除草剂突变体及郑稻19的ALS基因ORF(Openreading frame)全长均为1935bp,没有内含子,编码644个氨基酸㊂比对抗除草剂突变体㊁郑稻19和日本晴的ALS基因编码序列(图2),发现郑稻19与日本晴ALS基因序列相同㊂HF2和HF5的ALS基因第1880位碱基由G突变为A,使得ALS第627位氨基酸由丝氨酸突变成了天冬酰胺(Ser-627-Asn);HF1㊁HF3㊁HF4和HF6的ALS基因第1883位碱基由G突变为A,使得ALS第628位氨基酸由甘氨酸突变为谷氨酸(Gly-628-Glu)(图2)㊂突变体ALS基因的碱基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质关键位点氨基酸突变,使得突变体获得抗甲咪唑烟酸能力㊂HF7的ALS基因第511位碱基由C突变为T,使得ALS第171位氨基酸由脯氨酸突变为丝氨酸(Pro-171-11河南农业科学第50卷Ser);HF8的ALS 基因第536位碱基由C 突变为T,使得ALS 第179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la -179-Val)(图2)㊂这2个位点的突变使HF7㊁HF8获得抗烟嘧磺隆能力㊂红框为ALS 蛋白171位㊁179位和628位差异氨基酸,黄框为627位差异氨基酸,下划红线㊁黄线分别为相应的DNA 差异碱基The red boxes indicate the mutated amino acids at sites 171,179and 628of the ALS protein,the yellow box indicates themutated amino acids at site 627,and the underlined red or yellow lines indicate the corresponding discrepant DNA bases图2㊀水稻抗除草剂突变体HF1 HF8与郑稻19㊁日本晴ALS 基因序列及编码氨基酸序列比对(只显示差异部分序列)Fig.2㊀Alignment of ALS gene sequence and encod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herbcide-resisitant rice mutants HF1 HF8,Zhengdao 19and Nipponbare (only showing the discrepant sequence )2.4㊀M 2家系抗除草剂突变体出现频率3a 用甲咪唑烟酸筛选63000份M 2家系,获得ALS 氨基酸突变为Ser -627-Asn 的材料2份㊁Gly -628-Glu 的材料4份,突变频率分别为0.0032%㊁0.0063%,相当于获得单碱基突变所致抗除草剂突变体分别需M 2家系31500㊁15750份(表2)㊂用烟嘧磺隆筛选30000份M 2家系,获得2份抗性突变体材料,单个碱基位点突变频率为0.0033%(表2)㊂特定位点抗除草剂突变频率平均为0.0040%,即筛选到ALS 特定单碱基突变需M 2家系23250份(表2),预示筛选30000份M 2家系能获得所希望的抗除草剂单碱基突变㊂2.5㊀抗咪唑啉酮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突变体的抗性鉴定选择纯合HF1(Gly -628-Glu)㊁HF2(Ser -627-Asn)M 3家系,三叶期分别喷施56.25㊁112.5㊁225㊁450㊁900g /hm 2甲咪唑烟酸和15㊁30㊁60㊁120㊁240g /hm 2烟嘧磺隆㊂14d 后,随着喷施剂量增加,喷施甲21㊀第4期王付华等:利用EMS 诱变创制抗除草剂粳稻新种质咪唑烟酸处理的郑稻19生长明显受抑制,生长逐渐停止,缓慢死亡,鲜质量减退率分别为36.91%㊁47.81%㊁47.87%㊁51.80%㊁58.71%㊂在1倍大田常规除草剂用量(112.5g /hm 2)下,突变体HF1㊁HF2鲜质量减退率分别为13.09%㊁20.03%,显著小于郑稻19(P <0.05,图3 4);HF1㊁HF2在900g /hm 2剂量(8倍大田常规除草剂用量)下生长仍正常,郑稻19在4倍大田常规除草剂用量(450g /hm 2)下已死亡(图3E )㊂说明突变体具有强的甲咪唑烟酸抗性㊂表2㊀M 2家系ALS 抗除草剂位点突变频率Tab.2㊀Mutation frequency of herbicide-resistant sites of ALS in M 2lines指标Index突变氨基酸位点Mutation siteSer -627Gly -628Pro -171Ala -179平均AverageM 2家系份数M 2lines number 63000630003000030000突变体份数Mutant number2411突变频率/%Mutation frequency0.00320.00630.00330.00330.0040ALS 单碱基突变需M 2家系份数M 2lines number needed for mutation of single base in ALS3150015750300003000023250A F:甲咪唑烟酸剂量分别为0㊁56.25㊁112.5㊁225㊁450㊁900g /hm 2A F:Imazapic doses are 0,56.25,112.5,225,450,900g /ha respectively图3㊀突变体HF1和HF2在不同剂量甲咪唑烟酸下的抗性鉴定Fig.3㊀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HF1and HF2mutants under different doses of imazapic㊀㊀喷施烟嘧磺隆处理的郑稻19生长停滞,逐渐死亡,鲜质量减退率分别为52.48%㊁54.77%㊁60.19%㊁60.20%㊁61.48%(图5 6)㊂在30g /hm 2和60g /hm 2烟嘧磺隆下,突变体HF1㊁HF2鲜质量减退率分别为24.81%㊁13.13%和34.13%㊁28.01%,显著小于郑稻19(P <0.05),超过60g /hm 2突变体HF1㊁HF2鲜质量减退率与郑稻19差异变小,说明突变体具有一定烟嘧磺隆抗性㊂HF2鲜质量减退率始终低于HF1,说明HF2突变体比HF1突变体有更强的烟嘧磺隆抗性㊂图4㊀突变体HF1和HF2在不同剂量甲咪唑烟酸下的鲜质量减退率Fig.4㊀The fresh weight reduction rate of HF1and HF2mutants under different doses of imazapic31河南农业科学第50卷A F:烟嘧磺隆剂量分别为0㊁15㊁30㊁60㊁120㊁240g /hm 2A F:Nicosulfuron doses are 0,15,30,60,120,240g /ha respectively图5㊀突变体HF1和HF2在不同剂量烟嘧磺隆下的抗性鉴定Fig.5㊀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HF1and HF2mutants under different doses ofnicosulfuron图6㊀突变体HF1和HF2在不同剂量烟嘧磺隆下的鲜质量减退率Fig.6㊀The fresh weight reduction rate of HF1and HF2mutants under different doses of nicosulfuron3㊀结论与讨论3.1㊀抗除草剂突变体筛选利用EMS 诱变群体筛选抗除草剂突变体,一般在M 2 M 4进行[28-30],早代选择能减少加代次数,减轻工作量,M 2是变异最大的世代,在M 2进行抗性筛选是有利的㊂从M 1植株上收获M 2种子时可以选择混收[31],也可按家系收㊂本研究每个M 2家系收1个单穗,2017年筛选3000M 2家系,分株系(单穗)常规密度(8.6穗/m 2)播种,占用秧田面积达350m 2,筛选到抗性突变体1份;2018㊁2019年单穗高密度种植(45穗/m 2),分别筛选30000㊁60000份M 2家系,每30000份材料播种面积控制在700m 2,极大地压缩了筛选用秧田面积,2018㊁2019年分别筛选到抗性突变体2㊁5份,说明高密度稻穗直接播种筛选苗期抗除草剂突变体可行,大幅减轻了工作量㊂另外,M 2单穗分株系播种,抗除草剂突变体以家系整体出现,易于鉴别,也减轻了后期突变体鉴定工作量(混收混种时同一M 2抗性突变体家系幼苗随机分布大田,多个突变单株可能来自同一个M 2株系,增加鉴别难度,也增加后期突变体抗性鉴定㊁基因克隆等工作)㊂3.2㊀抗除草剂突变体的出现频率大剂量EMS 处理,突变频率高,容易获得足量的点突变,广泛用于构建饱和突变体库,如用于TILLING [28-30,32]㊂WU 等[28]估计较大剂量(0.8%~1.0%)EMS 诱变水稻,每个M 2家系平均有100个以上的突变位点㊂TILL 等[29]以1.5%EMS 处理粳稻品种日本晴,发现每294kb DNA 片段有1个碱基突变㊂MARTÍN 等[30]利用高剂量EMS 处理获得拟南芥突变体库,通过TILLING 检测14个基因的突变事件,发现每个基因平均有16个错义突变,即每89kb DNA 片段有1个碱基突变㊂本研究中,以半致死剂量(1.0%)EMS 处理水稻干种子,用甲咪唑烟酸筛选63000份M 2家系,得到6份抗性突变体材料,包括2个突变位点,即Ser -627-Asn㊁Gly -628-Glu,突变频率分别为0.0032%㊁0.0063%,相当于获得单碱基突变所致抗除草剂突变体分别需M 2家系31500㊁15750份㊂以烟嘧磺隆筛选30000份41㊀第4期王付华等:利用EMS诱变创制抗除草剂粳稻新种质M2家系,获得2份抗性突变体材料(Pro-171-Ser㊁Ala-179-Val),单个位点突变频率为0.0033%㊂特定位点抗除草剂突变频率平均为0.0040%,即筛选到ALS特定单碱基突变需M2家系23250份㊂这为EMS诱变时M2群体规模的控制和筛选家系数量的确定提供了参考㊂3.3㊀ALS基因突变及对除草剂的靶标抗性杂草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包括非靶标抗性和靶标抗性,靶标抗性主要指由于靶标酶基因突变,靶标酶与除草剂结合受阻,或靶标酶增强表达而产生抗性;非靶标抗性是指通过减少除草剂的吸收传导㊁提高除草剂的代谢及屏蔽隔离除草剂等方式产生抗性[14]㊂ALS基因突变导致编码蛋白质序列关键位点出现氨基酸替换,改变酶与除草剂结合能力,除草剂除草能力降低或丧失[10-11]㊂对以ALS为靶标的抗性杂草研究发现,ALS的突变主要发生在8个氨基酸位点:Ala-122㊁Pro-197㊁Ala-205㊁Asp-376㊁Arg-377㊁Trp-574㊁Ser-653和Gly-654[12];在拟南芥中研究发现,ALS蛋白中有20多个位点的氨基酸替换会产生除草剂抗性,不同位点突变所抗除草剂种类有差异[13-14]㊂水稻中已公开报道的ALS抗除草剂突变位点至少有Gly-95㊁Ala-96㊁Gly-136㊁Pro-171㊁Ala-179㊁Trp-548㊁Ser-627㊁Gly-628㊁Val-643等[15-27]㊂本研究通过用除草剂筛选EMS诱变的郑稻19M2家系,获得8份抗除草剂突变体材料,包括4种突变类型㊂Ser-627-Asn和Gly-628-Glu突变类型材料主要抗咪唑啉酮类[14],本研究中HF1㊁HF2在喷施8倍大田常规除草剂剂量的甲咪唑烟酸(900g/hm2)后仍能正常生长,表现强的除草剂抗性,是优良抗除草剂材料,可作为抗性基因供体用于抗除草剂品种选育㊂研究报道,用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筛选到的ALS基因突变抗性水稻系AS3510(Gly-628-Glu),还对多种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33]㊂本研究发现,对抗甲咪唑烟酸突变体HF1㊁HF2分别喷施1倍(30g/hm2)㊁2倍(60g/hm2)大田常规除草剂剂量的烟嘧磺隆,鲜质量减退率显著小于郑稻19,说明HF1㊁HF2兼具一定烟嘧磺隆抗性㊂本研究筛选的2个抗烟嘧磺隆突变体HF7(Pro-171-Ser)和HF8(Ala-179-Val),在喷施60g/hm2烟嘧磺隆后表现前期受抑制,但能缓慢恢复,说明有一定抗性㊂这与前期报道的拟南芥中ALS氨基酸Ala-205 (水稻Ala-179)㊁Pro-197(水稻Pro-171)位点突变产生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14]一致㊂研究证明,在1个材料中使ALS基因2个或2个以上抗性位点同时突变,能增强除草剂抗性[34-35],是创制强抗除草剂材料的有效途径㊂设想未来利用获得的抗性突变体进行二次诱变,筛选多位点突变抗除草剂材料,以增强抗性,获得能应用于生产的抗烟嘧磺隆种质;或通过基因编辑创制多位点突变的强抗烟嘧磺隆材料㊂参考文献:[1]㊀肖国樱,肖友伦,李锦江,等.高效是当前水稻育种的主导目标[J].中国水稻科学,2019,33(4):287-292.XIAO G Y,XIAO Y L,LI J J,et al.High efficiency is adominant target for current rice breeding[J].ChineseJournal of Rice Science,2019,33(4):287-292. [2]㊀陈雷,金曼,张维乐,等.杂草稻的特性及其危害与防治研究进展[J].作物学报,2020,46(7):969-977.CHEN L,JIN M,ZHANG W L,et al.Research advanceson characteristics,damage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weedyrice[J].Acta Agronomic Sinica,2020,46(7):969-977.[3]㊀FARTYAL D,AGARWAL A,JAMES D,et al.Developingdual herbicide tolerant transgenic rice plants forsustainable weed management[J].Scientific Reports,2018,8(1):1-12.[4]㊀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Applications.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crops in2018[EB/OL].[2021-02-19].https://www./resources/publications/briefs/54/default.asp.[5]㊀NEWHOUSE K,SINGH B,SHANER D,et al.Mutationsin corn(Zea mays L.)conferring resistance toimidazolinone herbicides[J].Theoretical and AppliedGenetics,1991,83(1):65-70.[6]㊀SWANSON E B,HERRGESELL M J,ARNOLDO M,etal.Microspore mutagenesis and selection:Canola plantswith field tolerance to the imidazolinones[J].Theoreticaland Applied Genetics,1989,78(4):525-530. [7]㊀GARCIA M D,NOUWENS A,LONHIENNE T G,et al.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cetohydroxyacidsynthase inhibition by different herbicide familie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7,114(7):E1091-E1100.[8]㊀SHOBA D,RAVEENDRANM,MANONMANI S,et al.Development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herbicide(imazethapyr)tolerant mutant in rice(Oryzasativa L.)[J].Rice,2017,10(1):10.[9]㊀张云月,卢宗志,李洪鑫,等.杂草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杂草科学,2013,31(2):1-5.ZHANG Y Y,LU Z Z,LI H X,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weed resistance to acetolactate synthase inhibitors[J].Weed Science,2013,31(2):1-5.[10]㊀DUGGLEBY R G,PANG S S.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J].BMB Reports,2000,33(1):1-36. [11]㊀DUGGLEBY R G,MCCOURT J A,GUDDAT L W.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inhibition of plant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J].Plant Physiology andBiochemistry,2008,46:309-324.[12]㊀YU Q,HAN H P,VILA-AIUB M M,et al.AHASherbicide resistance endowing mutations:Effect on51河南农业科学第50卷AHAS functionality and plant growth[J].Journal ofExperimental Botany,2010,61(14):3925-3934. [13]㊀HEAP I.International survey of herbicide resistant weeds[EB/OL].(2021-02-05)[2021-02-19].http://www..[14]㊀YU Q,POWLES S B.Resistance to AHAS inhibitorherbicides:Current understanding[J].Pest ManageScience,2014,70(9):1340-1350.[15]㊀SUDIANTO E,BENG-KAH S,TING-XIANG N,et al.Clearfield rice:Its development,success,and keychallenges on a global perspective[J].Crop Protection,2013,49:40-51.[16]㊀SHA X Y,LINSCOMBE S D,GROTH D E.Fieldevaluation of imidazolinone-tolerant Clearfield rice(Oryza sativa L.)at nine louisiana locations[J].CropScience,2007,47(3):1177-1185.[17]㊀TAN S,EVANS R R,DAHMER M L,et al.Imidazolinone-tolerant crops:History,current status andfuture[J].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05,61(3):246-257.[18]㊀GOULART I C G R,MATZENBACHER F O,MEROTTOA J R.Differential germination pattern of rice cultivarsresistant to midazolinone herbicides carrying differentacetolactate synthase gene mutations[J].WeedResearch,2012,52(3):224-232.[19]㊀OKUZAKI A,SHIMIZU T,KAKU K,et al.A novelmutated acetolactate synthase gene conferring specificresistance to pyrimidinyl carboxy herbicides in rice[J].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07,64:219-224. [20]㊀陈竹锋,王承旭,柳威,等.水稻抗除草剂蛋白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CN201210037789.9[P].2013-04-17.CHEN Z F,WANG C X,LIU W,et al.Rice herbicideresistant prote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lant breeding:CN201210037789.9[P].2013-04-17. [21]㊀赵炳然,袁定阳,韶也,等.一种水稻抗除草剂蛋白与基因及其应用:CN106867977A[P].2017-06-20.ZHAO B R,YUAN D Y,SHAO Y,et al.Application ofrice herbicide-resistant protein and gene:CN106867977A[P].2017-06-20.[22]㊀张保龙,陈天子,王金彦,等.粳稻的ALS突变型基因及其蛋白和应用:CN106868028A[P]:2017-06-20.ZHANG B L,CHEN T Z,WANG J Y,et al.Applicationof japonica rice ALS mutant gene and its protein:CN106868028A[P]:2017-06-20.[23]㊀张保龙,陈天子,王金彦,等.粳稻ALS突变型基因及其蛋白在抗除草剂方面的应用:CN106868027A[P].2017-06-20.ZHANG B L,CHEN T Z,WANG J Y,et al.Applicationof japonica rice ALS mutantgene and its protein inherbicide resistance:CN106868027A[P].2017-06-20.[24]㊀张保龙,凌溪铁,王金彦,等.使植物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水稻ALS突变型蛋白㊁基因及其应用:CN107090447A[P].2017-08-25.ZHANG B L,LING X T,WANG J Y,et al.Rice ALSmutant protein,gene and application that making plantshave herbicide resistance:CN107090447A[P].2017-08-25.[25]㊀张保龙,王金彦,凌溪铁,等.使植物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水稻ALS突变型蛋白及其应用:CN108004224A[P].2018-05-08.ZHANG B L,WANG J Y,LING X T,et al.Rice ALSmutant protein and application that making plants haveherbicide resistance:CN108004224A[P].2018-05-08.[26]㊀王芳权,杨杰,范方军,等.水稻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LS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J].作物学报,2018,44(3):324-331.WANG F Q,YANG J,FAN F J,et al.Development andapplication of the functional marker for imidazolinoneherbicides resistant ALS gene in rice[J].ActaAgronomica Sinica,2018,44(3):324-331. [27]㊀毕俊国,谭金松,刘毅,等.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水稻种质的筛选鉴定[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21(4):804-808.BI J G,TAN J S,LIU Y,et al.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of rice germplasm resistant to imidazolinone herbicide[J].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2020,21(4):804-808.[28]㊀WU J L,WU C,LEI C,et al.Chemical-and irradiation-induced mutants of indica rice IR64for forward andreverse genetics[J].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05,59:85-97.[29]㊀TILL B J,COOPER J,TAI T H,et al.Discovery ofchemically induced mutations in rice by TILLING[J].BMC Plant Biology,2007,7:19.[30]㊀MARTÍN B,RAMIRO M,MARTÍNEZ-ZAPATER J M,et al.High-density collection of EMS-induced mutationsfor TILLING in Landsberg erecta genetic background ofArabidopsis[J].BMC Plant Biology,2009,9:147. [31]㊀陈天子,余月,凌溪铁,等.EMS诱变水稻创制抗咪唑啉酮除草剂种质[J].核农学报,2021,35(2):253-261.CHEN T Z,YU Y,LING X T,et al.Screening ofimidazolinone-resistant rice from EMS-mutated populations[J].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1,35(2):253-261.[32]㊀KUROWSKA M,DASZKOWSKA-GOLEC A,GRUSZKAD,et al.TILLING:A shortcut in functional genomics[J].Journal of Applied Genetics,2011,52(4):371-390.[33]㊀WEBSTER E P,MASSON J A.Acetolactate synthase-inhibiting herbicides on imidazolinone-tolerant rice[J].Weed Science,2001,49(5):652-657.[34]㊀BUFFON G,LAMB T I,LOPES M C B,et al.Push it tothe limit:Identification of novel amino acid changes onthe acetolactate synthase enzyme of rice that putativelyconfer high level of tolerance to different imidazolinones[J].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2020,8:73.[35]㊀OSAKABE K,ENDO M,KAWAI K,et al.The mutantform of acetolactate synthase genomic DNA from rice isan efficient selectable marker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J].Molecular Breeding,2005,16(4):313-320.61。

高粱种子EMS诱变处理的研究

高粱种子EMS诱变处理的研究

[11] 冯鹏,温定英,孙启忠.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1,28(12):2203-2208[12] 李向拓,吴权明,毛建昌.饲用玉米育种要求性状特征及研究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2003,12(2):36-40[13] 郭莹,覃鸿妮,蔡一林.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6):57-61 [14] 杨耿斌.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品种克单12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35-36[15] 李宁,翟志席,李建民,等.密度对不同株型的玉米农艺、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8,16(5)98-102[16] 杨耿斌,谭福忠,王新江,等.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6,14(5):115-117[17] 薛吉全,梁宗锁,马国胜,等.玉米不同株型耐密性的群体生理指标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55-59[18]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等.不同类型饲用玉米群体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3):536-540[19] 左淑珍,王光申,汤金涛,等.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7):13-15[20] 孙贵臣,任元,马晓磊,等.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2):146-148 [21] 常程,张书萍,刘晶,等.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8(2):27-29[22] 曹修才,侯廷荣.玉米空秆的成因及防止对策[J].玉米科学,1995,3(2):37-38[23] 张新跃,李元华,张瑞珍,等.“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的研究——不同密度对青贮饲用玉米生产效果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6,23(2):54-56[24] 张晓艳,董树亭,王空军,等.不同类型饲用作物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J].作物学报,2005,31(10):1344-1348[25] 张吉旺,胡昌浩,王空军,等.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126-1131[26] 路海东,薛吉全,郝引川,等.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4,22(4):865-870(收稿日期:2017-12-20)高粱种子EMS诱变处理的研究白鸿雁 杨 伟 武 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晋中030600)摘要:为了探明化学诱变剂EMS对高粱种子的诱变处理效果,进行了不同EMS浓度、不同EMS处理时间对R111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影响的试验,并在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下,比较了6种基因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成苗率。

石蜡油-EMS花粉诱变技术

石蜡油-EMS花粉诱变技术

EMS(EthylMethaneSulfonate,甲基磺酸乙酯)是一种烷化剂,其诱变机理是通过与核苷酸中的嘌呤、嘧啶分子直接反应来诱发突变。

EMS诱发的突变体主要通过两个步骤完成:首先鸟嘌呤的O6位置被烷基化,而后在DNA复制过程中,烷基化的鸟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导致碱基交换,即G∶C变为A∶T,形成点突变。

早在60年代,人们就已开始采用EMS水溶液处理植物种子,但诱变效率很低。

自Neuffer 等(1978)将EMS溶于石蜡油中处理玉米花粉获得成功后,石蜡油_EMS处理花粉诱变技术在国外广泛应用起来。

Greaves等(1986)采用含0.667×10-3EMS的石蜡油处理玉米自交系的成熟花粉40min,在M2代施以除草剂的筛选环境,获得抗除草剂Pursuit突变体,该突变体含抗除草剂显性基因。

1987年美国ICI种子公司用EMS处理花粉获得糯质、甜质玉米突变体。

张铭堂(1989)采用该技术获得诱变率为0·2%的糯质基因。

据报道,AllenWright等在M3后代中筛选出10个高赖氨酸突变材料。

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了特用玉米突变体的筛选研究。

石蜡油_EMS花粉诱变技术,由于诱变剂直接作用于配子,具有诱变率高,诱变范围广,且产生的突变体多为点突变的特点,较传统电离辐射优越。

研究表明,石蜡油_EMS处理花粉,平均每个位点上单个基因的隐性和显性突变率可达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以上,可以在较大的诱变后代群体中筛选出目标突变体。

该技术将是改良自交系和进行种质创新的有效工具。

诱变剂:EMS(甲基磺酸乙酯),德国产。

载体剂:液体石蜡天津产。

诱变处理:参照Neuffer的花粉诱变方法,具体见参考文献31。

(4)诱变材料种植:为了处理方便和工作人员安全,该处理自交系(Mo)行距加宽到75cm,株距按常规种植;(5)Mo预处理:提前根除杂株;在诱变的前一天下午,雌穗剪苞叶,雄穗去掉老花药后分别套袋。

化学诱变剂EMS对胡麻种子的诱变效应

化学诱变剂EMS对胡麻种子的诱变效应

化学诱变剂EMS对胡麻种子的诱变效应作者:王斌赵利侯静静来源:《寒旱农业科学》2022年第10期摘要:EMS诱变是创造突变体,创新种质和品种改良的有效手段。

为探讨化学诱变剂EMS对胡麻种子的诱变效应,设置5个EMS浓度和4个处理时间对5个胡麻品种进行诱变处理。

结果表明,EMS诱变处理对不同胡麻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差异比较大,变异比较丰富。

在不同胡麻品种间,EMS诱变对种子出苗期、成苗数的影响存在差异,在不同籽粒颜色的品种间差异更显著。

胡麻植株表型变异出现了黄化苗、畸形花、花瓣不展开、花瓣颜色变异株、分茎和分枝多,茎扁平、簇头、早熟、不育等类型,这些变异丰富了胡麻突变体库;通过EMS诱变产生的突变体,可为胡麻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优异资源。

关键词:EMS诱变;胡麻品种;种子出苗;农艺性状中图分类号:S5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2)01-0073-05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2.01.014Mutagenic Effects of Chemical Mutagen EMS on Flax SeedWANG Bin, ZHAO Li, HOU Jingjing(Crop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Abstract: EMS mutagenesi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mutantcreation,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utagenic effect of EMS on flax seeds, 5 flax cultivars were mutagenic treated with 5 concentrations of EMS and 4 treatment tim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EMS mutagenesis on agronomic traits were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flax cultivars,which showed great variations. EMS mutagenesis on seed emergence and seedling number were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flax cultivar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more significant among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seed color.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of flax plants included etiolated seedlings,deformed flowers, petals not expanded, petal color variation, multiple branches and branches,flat stems, cluster heads, early maturation and sterility, which enriched the mutant library of flax plants. The effects of EMS mutagenesis treatment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flax cultivars were different, and the variation was abundant. The mutants produced by EMS provided excellent resour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flax cultivars and germplasm innovation.Key words: EMS mutagenesis; Flax variety; Emergence of seed; Agronomic trait胡麻是我國西北和华北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EMS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EMS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EMS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刘翔【摘要】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变剂,能诱发产生高密度的系列等位基因点突变。

在当前种质资源极为匮乏,基因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下,采用EMS诱发突变技术创造有用基因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EMS的诱变原理和技术要领、应用实例、以及该技术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加以阐述,对EMS诱变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Ethyl methane sulfonate is a normal chemical mutagen and induce high density of gene mutations.At pres-ent,germplasm and genetic resources are extremely scarce,it is significant to create useful genetic resource by EMS mu-tation.We state here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examples,and the outlook of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molecular biology,which is important for applying EMS mutagenesis technique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期刊名称】《激光生物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197-201)【关键词】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剂;基因突变【作者】刘翔【作者单位】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2016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3190 引言变异是自然界物种进化和选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是物种进化的原动力,也是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EMS诱变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

EMS诱变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

92--专论•综述 引用格式:谢玲玲,周火强,弭宝彬,等. EMS 诱变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20(6):92-95. DOI:10.16498/ki.hnnykx.2020.006.024EMS (Ethyl Methane Sulfonate ,甲基磺酸乙酯)是一种烷化剂,其诱变机理是通过与核苷酸中的嘌呤、嘧啶分子直接反应来诱发突变。

EMS 诱发形成突变体主要通过两个步骤完成:首先鸟嘌呤的C6位置被烷基化,而后在DNA 复制过程中,烷基化的鸟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导致碱基交换,即G :C 变为A :T ,形成点突变[1]。

采用EMS 作为诱变剂,具有易操作、成本低、专一性强,产生点突变频率高,出现染色体畸变频率低等优势[2]。

EMS 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化学诱变剂,是当前构建大规模饱和突变体库的理想诱变方法[3-5],目前在诱变育种中应用最为广泛,效果也最好。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已开始采用EMS 水溶液处理植物种子,但诱变效率很低。

自Neuffer 等将EMS 溶于石蜡油中处理玉米花粉获得成功后,石蜡油-EMS 处理花粉诱变技术在国外广泛应用起 来[6]。

我国于8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EMS 诱变研究。

杜连恩等研究发现,平阳霉素(PYM )后处理能提高甲基磺酸乙醋(EMS )的诱变效果。

试验结果证明,EMS 处理小麦湿种子附加PYM 后处理的MZ 代植株诱变频率为8.9%~19.2 %,较EMS (5.7%)单独处理的效果提高了1.5~3.0倍。

此为我国有文献报道的最早的EMS 诱变相关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我国EMS 诱变研究迅速发展。

1 EMS 诱变材料EMS 诱变可选取的材料十分广泛,除模式作物拟南芥外,几乎涵盖了整个植物界,其中粮食类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荞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如油菜、大豆、棉花、烟草、木薯、亚麻荠、花生、芝麻、甘蔗、花椒等;蔬菜类如大白菜、冬瓜、黄瓜、苦瓜、茄子、芥菜、番茄、卷心菜、豇豆、山药、紫苏等;水果类如西瓜、猕猴桃、甜橙、草莓、菠萝、越橘等;花卉类如兰花、长春花,蓝花丹等;树木类如杨树等;草类如狗牙根、黄花苜蓿、蒺藜苜蓿、扁蓿豆、红豆草、多枝赖草、高羊茅等,药用植物如党参等;菌类如枯草芽孢杆菌、酵母等;藻类如三角褐指藻、小球藻等;甚至于原生质体也已成为EMS 诱变的材料。

EMS诱变技术及其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EMS诱变技术及其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EMS 诱变技术及其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李雪1,2,裴自友1,2,温辉芹1,2,程天灵1,2,张立生1,2,朱玫1,2,王宏兵1,2(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摘要:甲基磺酸乙酯(EMS )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变剂,能诱发产生高频率的基因和染色体突变。

近年来,依托突变体的创建为基础的基因定位、克隆和功能基因研究得以迅速拓展。

从小麦EMS 诱变、最佳处理剂量与表型、生理生化、分子标记鉴定,产量、品质、抗逆、抗感病等关键性状突变体筛选以及小麦异源易位系创制与诱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突变库的利用等多方面对我国在EMS 诱变及其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EMS 技术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诱变育种提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小麦;甲基磺酸乙酯(EMS );诱变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481(2019)06-1103-04Research Advances in EMS Mutagenesis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heatLI Xue 1,2,PEI Ziyou 1,2,WEN Huiqin 1,2,CHENG Tianling 1,2,ZHANG Lisheng 1,2,ZHU Mei 1,2,WANG Hongbing 1,2(1.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iyuan 030031,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on Loess Plateau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aiyuan 030031,China )Abstract :Ethyl methane sulfonate (EMS )is a common chemical mutagen,which can induce high frequency gene and chromosome mutations.In recent years,gene mapping,cloning and functional gene research based on mutant creation have been rapidly expanded.The progress of EMS mutagene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heat research in China was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EMS mutagenesis,optimal treatment dose and phenotype,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molecular marker identification,screening of mutants of key traits such as yield,quality,stress resistance and susceptibility,as well as the creation and induction of wheat heterologous translocation lines,the utilization of toxicity mutation and mutation bank of stripe rust,and so on.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trends were forecasted to provide research references for mutation breeding in the future.Key words :wheat;ethyl methane sulfonate (EMS );mutagenesis收稿日期:2018-11-16基金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青年基金项目(ZQ170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有机旱作农业研发专项(YCX2018405);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03D221018-2,201703D221002-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17yzgc08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1002)作者简介:李雪(1986-),女,山西晋中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玉米自交系9444的创新选育与应用前景

玉米自交系9444的创新选育与应用前景

应用EMS化学诱变育种技术,即利用含有甲基 配结合,加速新品种的选育
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浓度为0.3%)处理成
1998年,用瑞德改良系P97、兰卡斯特改良系
熟花粉,尽量打破不利基因的连锁,使多个基因位点 9906、旅大红骨改良系9324、塘四平头改良系昌7-2
发生突变或重组,经过自交分离和系群内回交、自 做母本对7个优良系进行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
玉米育种应用上的前瞻性。
交系如178、P138、87-1、丹598和齐319等。而濮阳
1 9444选育经过
农科院独辟蹊径,引进含有亚热带血缘的海南农家
1994年,引进亚热带种质——海南农家种在我 种选育自交系,对其进行适度地改良,从中选择优良
国北方种植,当时该农家种在温带环境中种植表现 自交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玉米种质遗传的多样
性广的濮单6号,濮单6号是我国唯一同时通过东 传基础
华北、黄淮海、西北、西南4大区域审定的玉米品种,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先锋公司的玉米
濮单6号的成功选育,与玉米自交系9444.的抗逆性 杂交种78599的引入,当时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利用
和广适性密切相关,再现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 外来种质78599选育出了一批含有热带血缘优良自
玉米自交系9444的创新选育与应用前景
王文娟 (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濮阳 457000)
摘要:玉米自交系9444以海南农家种为基础材料,经过化学诱变、自交、系群内回交、一般配合力的 测定以及测配结合等技术方法选育而成。在选育技术方法上,注重利用现代科学育种技术(化学诱 变)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结合,克服了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的光周期敏感性、生育期晚、营养生长 优于生殖生长等缺点;重视玉米异质种质资源的引用,尤其引进和利用我国含有热带、亚热带血缘 的地方种质,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玉米自交系9444的突出特点:早熟、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品质 优良等,与瑞德群、旅大红骨群、塘四平头群测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应用前景较好。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9444;选育;应用前景;新颖性;前瞻性

ems突变原理

ems突变原理

ems突变原理
EMS(Ethylmethanesulfonate,乙基甲磺酸酯)突变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变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烷基化DNA分子上的嘌呤和嘧啶碱基,影响mRNA的转录过程,从而导致蛋白质合成紊乱,进而改变植物的性状。

具体来说,EMS突变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烷基化作用:EMS作为一种诱变剂,能与DNA分子上的嘌呤和嘧啶碱基发生烷基化反应,形成烷基化的DNA分子。

这种烷基化作用主要发生在DNA链的鸟嘌呤和腺嘌呤碱基上,使DNA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

2. 转录异常:烷基化后的DNA分子在转录过程中,会影响RNA聚合酶的活性,导致mRNA的合成异常。

由于RNA聚合酶在阅读DNA模板时,对烷基化引起的碱基改变较为敏感,因此容易产生突变。

3. 蛋白质合成紊乱:突变后的mRNA进入核糖体翻译过程,由于基因密码子的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影响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表现出植物性状的变异。

4. 遗传变异:EMS突变是一种随机突变过程,突变频率较高。

在植物育种中,这种突变可以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由于EMS突变对染色体损伤较轻,不易引起染色体畸变,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EMS突变原理主要涉及烷基化作用、转录异常、蛋白质合成紊乱和遗传变异等方面。

通过这些作用,EMS突变可以产生大量的遗传变异,为植物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

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彭亚莉 2012.1.3生物必修2第五章遗传与变异中可遗传变异的三种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合染色体变异。

其中基因突变的应用----诱变育种在农业上的贡献特别大。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各种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便、育种周期短、效果好等特点,其在改良作物品种和创造新种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世界上普遍应用的先进育种方法之一,尤其是与杂交育种技术的结合,育种效果更为显著。

学生们通过各种媒体查阅,分析资料。

整理资料如下:目前在育种上应用的诱变方法有物理诱变法、化学诱变法和空间诱变法等。

1物理诱变法物理诱变法是指利用一些物理因素处理农作物种子、花粉、器官、植株,引起植物染色体发生畸变,诱发出新的可遗传变异,从中筛选出有利变异性状的后代,育成新的品种。

此方法具有诱变频率高、变异范围大、有利变异性状稳定快等优点。

1.1电离辐射诱变这是最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诱变方法。

主要是利用χ射线、γ射线、β射线和中子等进行诱变处理。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χ射线和1射线。

这些射线能量高、穿透力强,可以使原子的内层电子激活释放,至使原子呈离子化而与其它原子或分子结合,造成共价键断裂,形成染色体结构变异。

试验证明,辐射诱变具有使突变体产生早熟、矮秆、抗病、株型和育性突变的特点,可结合育种目标加以利用。

1.2离子束注入诱变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率先开展了离子注入生物学效应并将此项技术应用于植物育种。

目前已在诱变机理和育种应用上取得重要进展。

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具有损伤轻,突变率高和突变谱广的特点,是人工诱变方法的一个新发展。

离子注入植物,可引起能量传递、质量沉积、动量和电荷的交换。

当能量沉积作用于遗传物质时,造成DNA分子的断裂与重接,进而引起染色体结构的易位、倒位、重复、缺失,最后引起基因突变。

目前,离子束注入法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的诱变育种研究。

EMS玉米花粉诱变及根系突变体筛选

EMS玉米花粉诱变及根系突变体筛选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MS玉米花粉诱变及根系突变体筛选姓名:库来宝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植物营养学指导教师:陈范骏;米国华20070601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1.2突变体研究的现状1.2.1玉米突变体库的建立玉米遗传是禾谷类作物研究的最清楚的,截止1997年共发现研究了1348个突变基因,其中大部分在染色体上确定了位置(详见MaizeDatabase).目前对玉米突变体的研究已有很多,国际上已建立了许多专门的突变体数据库.如:美国的MaizeGeneticsCooperationStockCenter免费提供大部分突变基因的序列和数据信息。

RescueMuM妇MutantPhenotypeDatabase是一个玉米突变体表型数据库,收集了包括种子和穗(13257个表型),幼苗(5230个表型)和成株(3332个表型)等三种类型突变的表型特征和分析数据来源。

MaizeGDB是一个基因组数据库,目前已知的几乎所有的玉米突变基因都有可以查到,且有详细的数据信息,包括基因的表达部位、图谱、序列、表型、描述等。

PML(PhotosyntheticMutantLibrary)是一个研究玉米叶绿体起源的突变体资源库,截至2005年共收集了有2500多种突变体。

非光合(non-photosynthetic)玉米突变体、相应的DNA样本和表型等信息。

MtmDB(MaizeTargetedMutagenesisDatabase)是一个转座子库,目前收集了43,776个DNA样本,详细收集了包括家族、表型、品系和DNA序列等各种信息。

另外还有其它一些突变体的数据库如:MaizeEndospermFunctionalGenomicsConsortium的SeedMutantsDatabase和CellWallDatabase等。

1.2.2根系突变体根系突变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突变体。

高粱种子EMS诱变处理的研究

高粱种子EMS诱变处理的研究

[11] 冯鹏,温定英,孙启忠.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1,28(12):2203-2208[12] 李向拓,吴权明,毛建昌.饲用玉米育种要求性状特征及研究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2003,12(2):36-40[13] 郭莹,覃鸿妮,蔡一林.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6):57-61 [14] 杨耿斌.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品种克单12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35-36[15] 李宁,翟志席,李建民,等.密度对不同株型的玉米农艺、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8,16(5)98-102[16] 杨耿斌,谭福忠,王新江,等.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6,14(5):115-117[17] 薛吉全,梁宗锁,马国胜,等.玉米不同株型耐密性的群体生理指标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55-59[18]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等.不同类型饲用玉米群体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3):536-540[19] 左淑珍,王光申,汤金涛,等.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7):13-15[20] 孙贵臣,任元,马晓磊,等.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2):146-148 [21] 常程,张书萍,刘晶,等.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8(2):27-29[22] 曹修才,侯廷荣.玉米空秆的成因及防止对策[J].玉米科学,1995,3(2):37-38[23] 张新跃,李元华,张瑞珍,等.“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的研究——不同密度对青贮饲用玉米生产效果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6,23(2):54-56[24] 张晓艳,董树亭,王空军,等.不同类型饲用作物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J].作物学报,2005,31(10):1344-1348[25] 张吉旺,胡昌浩,王空军,等.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126-1131[26] 路海东,薛吉全,郝引川,等.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4,22(4):865-870(收稿日期:2017-12-20)高粱种子EMS诱变处理的研究白鸿雁 杨 伟 武 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晋中030600)摘要:为了探明化学诱变剂EMS对高粱种子的诱变处理效果,进行了不同EMS浓度、不同EMS处理时间对R111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影响的试验,并在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下,比较了6种基因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成苗率。

玉米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玉米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Ab t a t T e ta i o a tg n ss b e d n t o s o ie s c s inzn a ito n h mia tg n ss sr c : h rdt n lmu a e e l re ig meh d f maz u h a o ii g r dain a d c e c l mua e e i i
大 18种 子胚 ,研 究重 离子 束辐 照玉 米种 子 的诱变 效 0 应 。结果表 明,所 用 能量 和剂 量 的重 离 子 i L 和 C对
射线和 p射线的应用最 多。辐射处理 的方法 分为
外照射和内照射 ,我国主要采用外照射法。根据照射时 间的长短又分为急性照射和慢性照射 。一般 采用辐照干 种子 ,玉米 自交 系 干种 子辐 照剂量 在 10~ 5 y 5 20G 。由 于内照射需要一定 的设备和防护措施 ,且放射性 同位素 被吸收的剂量不易测定 ,效果 不完全一致 ,在育种上应 用较少。周 柱华 用 C - o 射线 辐射玉 米 自交系 ,剂
积 、动量传递 、粒子注入和电荷交换 等 4个 原初反应过
程 ,这些过程联合作用引起强烈 的生物学效应 。利用低
能重离子在 生物诱变育种 中轻损伤 、高突变率 、突变谱 广和安全等 特点可 进行 生物 诱变 育种 ,创 造新 种 质资 源 。罗红兵等 用重离子 i C分别辐照玉米品种农 L 和”
关键 词 : 玉米 ;诱 变 育种 ;电 离辐 射 ;激 光 辐 照 ;E S花 粉诱 变 M
中图分类号 :¥ 1 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 3 2 0 )0 - 5 - 0 81 1(0 8 70 40 6 0 4
Re e r h Pr g e so u a e e i e d n c noo y o az sa c o r s n M t g n ssBr e i g Te h l g fM ie

EMS诱变及其在构建花生突变体库中的应用

EMS诱变及其在构建花生突变体库中的应用

EMS诱变及其在构建花生突变体库中的应用杨秀丽;杨丽萍;宁东贤;赵玉坤;李楠【摘要】EMS具备的较高突变频率在作物育种上被广泛使用.目前栽培种花生遗传背景相同或相似,遗传变异率低,很难产生优异性状.育种家利用EMS对花生进行化学诱变,从后代中筛选、鉴定出一些优异突变体或目的基因.综述了EMS诱变原理与特点、诱变方法和材料的选择、后代突变体的筛选方法和EMS诱变在构建花生突变体库中的应用前景等4个方面.【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9【总页数】4页(P1577-1580)【关键词】EMS;花生;化学诱变;突变体库;应用【作者】杨秀丽;杨丽萍;宁东贤;赵玉坤;李楠【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2花生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近466.7万hm2,占全球的29%,总产居国内五大油料作物之首。

在我国,花生的消费主体是榨油,为了满足市场对花生油的需求、提高花生食品品质、延长货架寿命,选育优质专用型花生成为花生育种的主要方向。

在我国,几乎每年都有一些新育成的花生品种被推向市场,但绝大多数推广品种的亲本是“伏花生”和“狮头企”,或者是含有它们的血缘[1]。

优势新品种的选育决定于作物遗传基因多样性的丰富度,过多使用遗传背景相同或相似的亲本材料,会导致栽培种花生基因的大量流失,其遗传基础日益狭窄、遗传变异率低,使得有性杂交重组中无法创造新的基因变异,优异性状的产生受到限制,无法获得在农艺性状和品质上突出的花生品种[2]。

另外,花生是自花授粉作物,它的四倍体栽培种与其二倍体野生种之间存在的倍性差异以及远缘杂交不亲和性,阻碍了它们之间的基因交流,使得花生选育工作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3]。

EMS

EMS

收 稿 日期 : 0 2 o 6 2 0 -50
量 最 高 , 果穗 中 的 ~ 些 籽 粒 含 油 量 达 到 1 。 这 些 高 油 突 变 体 与 其 它 性 状 的 关 聪 主要 表 现 其 0
在 白 化 苗 所 占 频 率 较 高 , 到 突 变 体 总 数 的 4 以上 , M 1代 白 化 苗 的 平 均 频 率 低 于 1 , 达 0 而 0 显示 出高 油 与 白化 性 状 可 能 存 在 某 种 关 系 。 油 突 变 体 中还 有 一个 很 特 别 的 紫 秆 显 性 突 变 , 高 其 籽 粒 为 白 色 , 油 量 在 9 左 右 。经 M 含 2和 M 3代 选 择 , 油 突 变 体 含 油 量 基 本 稳 定 , 别 突 变 高 个 体 分 离 出 含 油 量 达 到 1 . 2 的 高 油 籽 粒 . 对 照 经 2次 选 择 含 油 量 仍 低 于 5 , 明 EM S花 3 8 而 表 粉 诱 变 的 效 果 是 惊 人 的 , 速 度 是 传 统 方 法 的 数 倍 。 此 将 可 能 解 决 传 统 群 体 轮 回 选 择 速 度 慢 其 由 的 问 题 , 拓 与 常 规 自 交 系 选 育 二 环 系 相 似 的 由 单 交 种 后 代 创 造 高 油 种 质 的 新 途 径 一 而 迅 速 开 从 扩 大 高 油 种 质 来 源 。同 时 . 用 EM S 花 粉 诱 变 处 理 群 体 , 可 能 加 快 群 体 增 油 速 度 , 成 新 的 利 有 形
回选 择 . 助 于 核磁 共振 技 术 ( 借 NM R) 每 轮 的选 择 进 展 虽 可 达 到 0 6 以 上 。但 如 将 含 油 量 为 , .
4 普 通 玉 米 群 体 改 造 为 含 油 量 超 过 l 的 高 油 群 体 仍 需 要 8年 以 上 , 就 难 以 适 应 育 种 的 2 这 需 要 。 突 破 这 一 技 术 限 制 , 快 种 质创 新 速 度 , 课 题 组 从 1 9 为 加 本 8年 开 始 对 利 用 E S( 9 M 甲基 磺 酸乙酯) 粉诱 变创造高油种质 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 在 2 0 花 并 0 1年 获 得 了 高 油 突 变 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化学诱变育种是人为地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作物发生突变,再通过多世代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能利用的作物新品种。

化学诱变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诱变作用专一等特点,是一种迅速发展的农作物育种手段。

目前,在众多的化学诱变剂中,甲基磺酸乙酯(EMS )被认为是应用最好的诱变剂[1~6]。

EM S 诱变技术在国内外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在玉米诱变育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EMS诱变技术EMS ,即甲基磺酸乙酯,是一种烷化剂,烷化剂EM S 所诱发的突变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

烷基化位点主要在G (鸟嘌呤)的N-7位上[6],由于G 上N-7的烷基化,使之成为带一个正电荷的季铵基团。

这个季铵基团产生两个效应:一是促进第一位氨基上氢解离,使G 不再与C 配对而与T 配对,从而造成G:C-A:T 转换(图1)。

二是N-7成为季铵基团后,减弱了N-9位上的N-糖苷键,而产生了去嘌呤作用。

大部分的无嘌呤位点都可以被无嘌呤内切酶系统所修复,但是有时复制在修复之前进行,则在无碱基位置上可以通过插入任何一个碱基,在第二轮复制以后,则原来的G ∶C 对可以变为任何碱基对G ∶C 、C ∶G 、A ∶T 、T ∶A ,既有转换,又有颠换(图2)。

此外,它也可与核苷结构的磷酸反应,形成酯类而将核苷酸从磷酸与糖分子之间切断,产生染色体的缺失[6](图3)。

EMS 诱变技术及其在创造玉米新种质中的应用安伟,樊智翔,马海林,米小红,王计虎(山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摘要:综述了EMS 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及EMS 在创造玉米新种质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对EM S 在玉米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利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EM S ;诱变技术;玉米;新种质中图分类号:S513.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481(2008)12-0037-03Induced Mutation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of EMS toCreate New Corn GermplasmAN Wei ,FAN Zhi-xiang ,MA Hai-lin ,MI Xiao-hong ,WANG Ji-hu(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nzhou Shanxi ,034000,China)Abstract:The mechanism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 of EMS for creation of new corn germplasm etc.was reviewed in the paper.The prospect of EMS utilization in research of corn genetic and breeding was also pointed out.Key words:EMS ;Induced Mutation Technique ;Corn ;New germplasm*收稿日期:2008-11-13作者简介:安伟(1975-),男,山西代县人,助研,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2):37~39图1N-7烷基化鸟嘌呤由于N-1位上H 的电离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从而导致G:C-A:T 转换图2N-7烷基化鸟嘌呤通过去嘌呤作用导致转换和颠换37图3烷化剂诱导染色体缺失模式Hake等人采用分子遗传学手段,验证了EM S 诱导的8个稳定玉米乙醇脱氢酶adh突变体均为点突变[9]。

Burns等报道在EM S诱导的184个大肠杆菌突变都是单个碱基对改变,其中183个G∶C变为A∶T[7]。

Lebkowski研究表明EM S诱导的人类54个突变中有53个也是由G∶C变为A∶T[8]。

这表明EMS诱导的突变主要是点突变。

2EMS诱变的特点2.1诱变效率高EMS化学诱变产生的点突变的频率相对较高,而染色体畸变相对较少,生理损伤小。

因而可被用来对玉米的某一特殊性状进行改良,并且容易出现高产、质优的突变体[3]。

若引起染色体的损伤,主要是染色单体断裂,且断裂后不再连接起来[6]。

2.2诱变频率高Bird报道用EMS处理玉米花粉,突变频率可高达78%。

并且与其它诱变剂相比,EMS诱变后产生的显性突变体相对较多[1],因而易于进行突变体筛选。

2.3诱变范围广诱变范围广,出现的突变体类型较多。

虽然烷化作用主要引进的是G∶C、A∶T碱基对之间的转换,但是同时也可出现其它各种类型的突变体,因而具有多效性。

3EMS在创造玉米新种质中的应用在众多的化学诱变剂中,EMS作为作物最有效的化学诱变剂之一,早在60年代EM S就被用于玉米诱变育种[10]。

当时是用EMS水溶液处理玉米种子, Cornu,et al.用EMS处理感染小斑病的法国自交系种子,而后把M3代正在发芽的种子放在小斑病菌液上生长,或用小斑病菌液喷洒幼苗,两个处理均筛选出了抗性个体[1]。

一般来说,EMS水溶液处理玉米种子效果较差。

这是因为:(1)EMS与水起作用产生不起诱变作用但有毒的化合物:甲磺酸和乙醇(CH3SO2OC2H5+H2O-CH3SO2OH+C2H5OH),甲磺酸显著的引起植物损伤和不育;(2)胚细胞在成熟的种子中被许多有生命的细胞包围,再加上细胞膜的双透性就阻碍了EMS进入胚细胞;(3)产生的突变基因难固定致终,种子的胚细胞在分化出配子体以后,要经过无数次的细胞分裂和分化,一些突变因子在染色体无数次的复制过程中不易表达而丢失[11]。

此外,种子处理易产生嵌合体,要筛选的诱变后代群体大,显性突变在M2代表现,隐性突变在M3代才能表现出来,得到稳定突变体所需的时间长。

Coe于1966年发现玉米花粉可以在石蜡油中悬浮几个小时仍保持生命力,把它们涂到花丝上,仍能正常授精结实。

后来Neuffer将此发现加以引伸,进一步把化学诱变剂悬浮于石蜡油中,而后与玉米花粉混合进行诱变,获得成功。

经过以后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成为玉米诱变育种的主要手段。

1986年,美国ICI种子公司Greaves等用EM 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玉米自交系的成熟花粉40min,在M2代用除草剂进行筛选,获得9株抗除草剂普杀特(Pursuit)突变体,其中反应最佳的植株可以忍受10倍除草剂致死剂量。

该基因为抗除草剂显性基因,命名为IT(Imazethapyr Tolerant),并申请专利保护。

1991年ICI公司首次推出含IT抗除草剂基因的玉米杂交种。

因它不属于转基因玉米,不存在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市场反应良好。

当年该种子销售额达250万美元,1992年突破1000万美元。

1987年该公司用此方法获得糯质突变3个、甜质突变3个,突变率均为0.12%[5]。

1991年张铭堂利用EM S处理玉米花粉,发现糯质基因wx的诱变频率为0.12%。

1992年Allen Wright(依阿华大学)用EM S处理B73的花粉从M3后代中选出10个高赖氨酸、8个高蛋白、7个高油、4个高亚油酸、3个高油酸和9个低棕榈酸材料。

Victor Roboy(蒙坦拿大学)从EM S花粉诱变后代中选出两个高油突变体[5]。

Neuffer采用该方法获得大量突变体,仅经过仔细研究并进行基因定位的就有760个。

这些表明EMS花粉化学诱变技术已获得成功,并且已在国外得到应用。

国内一些育种单位目前已经认识到EM S花粉诱变技术的重要性,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郭丽娟等人(1987)用EM S处理玉米八趟白单倍体胚性细胞无性系,以玉米小斑病菌毒素为选择剂获得了抗玉米小斑病突变体。

刘治先(1998)用EMS花粉诱变技术筛选出两类高油酸玉米突变体,10个高赖氨酸、8个高蛋白、7个高油、4个高亚油酸突变体,为特用玉米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了可贵的材料。

赵永亮(1998)对花粉诱变快速创造特用玉米新种质这一现山西农业科学2008年第36卷第12期38代生物学技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化学诱变在两个世代就可创造迄今为止所积累的所有特用玉米类型,包括白玉米、甜玉米、糯玉米、超甜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

薛守旺(1998)采用同样方法处理了6个稳定玉米自交系的成熟花粉,结果得到浅黄粒突变体、母株穗发芽突变体、显性核不育突变体和sulsul 甜玉米。

EMS化学诱变可诱发每一个基因位点发生突变,这样不仅可创造出在育种中有用的新的突变种质资源,而且有可能产生生物学上有用的突变体,它们虽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可以利用它们对生物进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遗传变异进行全面检索和研究,为玉米生长发育等基础性研究提供一些合适的素材。

Hoisingto和Neuffer在EM S玉米花粉处理后代中都发现了病斑突变体,这类突变体在不受病原菌侵染的条件下出现病斑,它们似乎是将控制抗体产生的遗传机制打开,导致基因开始起作用。

通过研究,使人们对病症表达过程中寄主作物所起的作用有新的认识。

1988年,Shozo Fujioka利用5种单基因矮化玉米突变体,研究了赤霉素的合成途径,为后人认识激素的作用机理,尤其是从分子角度来理解激素的反应途径提供了重要依据。

M iles 等人通过对EM S诱导的hcf突变体的研究,从而使人们加深了对光反应过程中电子传递的遗传控制的理解。

此外,EM S诱导的突变体在淀粉和蛋白质合成、光合作用过程、植物发育过程[的研究过程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4EMS的应用前景4.1对诱变后代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为EM S在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运用DNA分子标记对EMS诱变后代进行分析,不但能鉴定出肉眼鉴别或仪器分析无法鉴别的突变,而且使对突变性状的遗传研究和定位变得更加方便和有效,同时可据此绘制相应的基因图谱,并在分子水平上对突变热点与突变机理进行分析。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还很少。

因此,在我国开展DNA分子标记技术与诱变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2对诱变后代进行抗除草剂的筛选由于突变几乎影响到玉米形态的每一个方面,所以采用化学诱变可以诱发各种突变。

虽然化学诱变是不定向的,但是只要对诱变后代群体加以适当的选择条件,就可能获得所需的有经济价值的新突变。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抗除草剂作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当前,玉米上应用的除草剂如阿特拉津、乙阿合剂等均为选择性除草剂,它们的除草谱较窄,对有些杂草杀灭效果差;对喷药时期要求严格,一旦错过喷药的适宜时期则除草效果锐减;药剂施用成本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