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质资源的背景与利用现状的研究

合集下载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焦仁海仲义刘俊蔡鑫茹吴凤新刘兴二夏远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公主岭 136100)玉米是全国第1大粮食作物[1,2],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发展、开发诸如工业乙醇等新能源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自身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起到了不可代替的支撑作用,成为农业科技战略的核心。

据美国学者预测,未来粮食增产潜力70%依靠新品种持续不断更新换代,而品种的更新换代进展决定于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水平。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1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驱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发展现代种业的芯片。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显著特点。

种质资源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经过上千年的自然演变形成的,蕴藏着各种潜在有益基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是作物育种、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举世闻名的“绿色革命”和杂交水稻的成功均源于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鉴于种质资源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世界范围内的种质资源竞争愈演愈烈,资源的争夺和发掘已成为竞争焦点,常规技术和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对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精准鉴定评价、发掘、创新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共识。

从种质资源中获取“基因主权”,带来巨额财富,已成为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控制别国经济的一种新的战略手段。

种质资源不被专利保护,但从种质资源中获取的优异基因序列却可以实施专利保护,不仅可以使窃取别国基因资源的“生物海盗”合法化,而且将致使种质资源拥有国应用本国种质资源时变成非法化。

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有可能对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带来重大影响。

“种中国大豆侵美国权”等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充分说明了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实力、提升总体研究水平的重要性。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必要性玉米种质资源作为重要的农业遗传资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但是,随着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在不断减少,玉米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面临着严峻挑战。

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减少和乡村经济的萎缩,玉米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

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科学研究上。

玉米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体,其性状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但同时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深入了解玉米种质资源的基本性状以及其地理分布和遗传多样性,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其次,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还有助于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挑战之一。

玉米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护和利用好玉米种质资源对于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为了保护和利用好玉米种质资源,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1.建立玉米种质资源库建立玉米种质资源库是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综合性、较完整的玉米种质资源库,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

因此,在不同地区建立一些种质资源库以保护和利用好玉米种质资源已成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的一项必要措施。

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种质资源库,进一步加强了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进行玉米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研究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能离开科学研究。

通过对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机制和优良基因型筛选,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玉米种质资源。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1玉米产业现状及问题浅析玉米产业:围绕玉米生产形成的产业链,包括玉米生产前的种子、及产出后在产品消费过程中涉及的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医药工业、生物燃料等。

一、玉米产业概况1.玉米生产概况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玉米居第2位,仅次于小麦。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拉美、非洲把玉米生产放在首位;而亚洲则放在水稻、小麦后的第3位。

玉米是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包括53个发展中国家种植玉米。

未来10~20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平均产量持续提高,总产量不断增长;玉米的用途将更加广泛,加工更精细;饲用玉米的数量将占有更大的比例;玉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目前,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产量之和达到世界玉米总产量的70%以上。

从数据来看,五国的总产量仍在不断的上升当中。

20xx/11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8.253亿吨。

其中,美国玉米产量为3.302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3.363亿吨,上年为3.33亿吨。

预计中国20xx年玉米产量为1.68亿吨,较上年增长2.5%或403万吨。

欧盟27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556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770万吨,上年为5580万吨。

美国和中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的60%以上。

预计到20xx/2013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38亿至1.39亿公顷之间,单产将由4.56吨/公顷稳定增加到5.12公顷。

因单产的增加,总产量也稳定增加到8.2亿吨。

年平均增长1.34%。

20xx 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98万公顷,较20xx年增加18万公顷。

预计20xx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幅为0.3%。

2.玉米消费情况自1999年起全球玉米总需求一直保持在6亿吨以上,并且呈刚性增长态势。

世界玉米消费主要有三个方面。

玉米品种选育调研报告总结

玉米品种选育调研报告总结

玉米品种选育调研报告总结玉米品种选育调研报告总结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对玉米的需求,玉米的品种选育一直是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玉米品种选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玉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各相关机构和农田进行调研,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下面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

首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的玉米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近年来,通过极大地丰富玉米种质资源、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开展杂交育种等措施,国内出现了一批早熟、耐旱、抗病虫害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并且不断有新品种被选出。

这些优良品种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适应我国各地气候条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我们了解到,目前玉米品种选育的重点正在发生转变。

过去,我国的玉米品种选育主要关注产量的提高,但现在更加注重品质和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要求的不断增加,对玉米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目前玉米品种选育不仅注重提高玉米产量,还要注重改善玉米的口感、耐煮性等品质特点。

此外,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选育耐旱、耐热、耐盐碱等抗逆能力强的玉米品种也成为选育的重要方向。

最后,我们还了解到,玉米品种选育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杂交育种在玉米品种选育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玉米品种选育中。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快选育进程,提高选育效率,为选育出优质品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玉米品种选育调研,我们对我国玉米品种选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玉米品种选育的标准还有待统一,研究方法还有待改进等。

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加大对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加强国内外合作,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种质资源库在玉米种植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种质资源库在玉米种植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种质资源库在玉米种植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

搜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而开展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还需要借助专业的种质资源库。

虽然说玉米的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玉米无论在表型水平还是在分子水平上都是遗传差异较大的物种。

但是由于当前育种技术的局限性,导致目前所利用的玉米种质资源量还是普遍不高,而随着人类生命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也导致一些优质的玉米种质资源正在消失,随着这些种质资源现阶段还不能够加以利用,但是如果使用种质资源库将这些优质、抗逆、高配合力和适应性广的种质资源保存下来,那么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将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促进玉米育种快速发展,因此玉米种植资源保护和保存是十分关键的。

目前,我国利用种质资源库保存了玉米种质资源材料15900余份(其中国外材料近2 000份)。

经过长期以来的搜集、保存和鉴定,不仅对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而且对5000多份材料同步进行了主要病害、抗性鉴定和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对几百份材料进行了抗逆性鉴定和配合力的测定研究。

而为了进一步发挥玉米种质资源在玉米杂交种选育中的作用,还需要利用种质资源库来进一步加大对玉米种植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加强优良种质的筛选、鉴定,应用新技术进行研究和有针对性的种质综合构建,构建含有热带、亚热带种质,适于我国大部分玉米生产区,对光温钝化的优良群体或自交系,创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玉米新杂交模式。

一、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库主控系统功能:1.全新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

2.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触摸屏尺寸不小于5.7英寸,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在全彩色触摸屏上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种质资源调查报告种质资源调查报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农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情况,并评估其保护和利用的现状。

我们选择了几个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作为调查样本,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与农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和样本。

二、调查结果1. 种质资源多样性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在水稻种植区域,我们发现了多个优良品种,包括早熟、耐旱和耐病的品种。

在小麦、玉米和大豆种植区域,我们也发现了多个适应不同环境的品种。

这些多样性的种质资源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有助于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2. 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尽管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较高,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许多农民缺乏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他们倾向于使用商业化的杂交种而忽视传统的本地品种。

这可能会导致本地品种的丧失和种质资源的减少。

其次,由于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一些重要的种质资源正面临着丧失的风险。

最后,种质资源的利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利用途径和技术。

三、建议和展望为了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农民对种质资源保护的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加强农民对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的了解,引导他们重视和使用本地品种。

2. 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重要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管理,确保其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

3. 推广种质资源的利用技术。

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掌握种质资源的利用技术,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野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玉米野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植株的形 态结构对外界环境发生发应 的关键基 因。玉米 中, l t 表达与 b 否不再与环境信号紧密相关 , 个体发育过程 中 T l Ma e连续表达 , b+ i z 抑 制植株分 蘖性 和上部侧枝 的延 长;且在 玉米 的遗传 背景下 tl t sne b —e i o t 相对 T lMaz 是 隐性 的, b+ i e 无论 环境信 号是否激活前 者 , 而后者总是持
sp priu s ] 玉 米 亚 种) s .avg mi/ 颖 l ( ̄
在所有 的种和亚 种中 , Z a e n i染 色体数 目2
染色体数 目均为 2 = 0 n2 。 关 于玉米 起源 的假说 主要 有 : 1Magl of R ee ( ) n e dr 和 evs人提 出的 s tprt假说 。该假说认 为玉米 由一些野生玉米驯化而成 ; r ate i i 这些野生玉
资 源 的利 用和 开 发进 行 了综述 。
[ 关键词 ] 玉米 起源 类玉米 野 生种质资源 研 究 玉米是重要 的粮饲兼用作物 ,存整个 国民经济 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 作用。种质扩增 、 良与创新成为玉米育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方 向, 改 其 中开发和利用野生种质资源是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近年来玉米野生 种质研究和利用现况加以总结 , 以供研究者参考 。 1玉 米 的 分 类 与起 源 .
Zaprn i多 年 生 玉 米 种 ) e e ns e (
Zadpoee ns e il rn i ̄倍体多年生玉米种) p (
Zancrg ess尼 加 拉 瓜 类 玉 米 种 ) e i auni( a Sci e( 蜀黍 亚 属 ) etnZ a o  ̄
许 多修饰( df r moie) i 基因对于完成 由类玉米 向玉米的转化是必需 的, 可能有成 百上千个基因参与 了玉米果穗 的增大 、籽粒营养 成份 的变化 和对各种不 同的农业环境的适 应, 系统 的研究工作未见报道 。 但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一、引言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几个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包括自然种植和基因改良的种植方式。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对维持全球粮食安全、发展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方法1.建立玉米种质资源收集体系种质资源收集是种质资源保护成功的关键一步。

各国建立了自己的玉米种质资源收集体系,如中国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与美国种植所密切合作,建立了中国现代玉米种质资源收集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收集工作。

2.建立种质资源众包平台众包平台是建设玉米种质资源保护的好方法,它可以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加速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进展。

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玉米种质资源的物种分布、数量、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玉米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玉米种质资源保护生态是保护玉米种质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在人工种植过程中还能够维持其天然的遗传规律,保持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此外,采用综合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种质资源保护,确保种子质量和产量,减少资源浪费。

三、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方法1.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资源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资源利用是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基础,玉米遗传学研究的发展已经推动了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

对于公民来说,在国内成立玉米生态与发展协会,为广大农户提供玉米种子、企业开发玉米生意等,这些的成立可以充分保护玉米种质资源,并加速玉米的繁衍和保护。

国家可以对于企业或组织进行创新券或种子基金的资金支持等手段,将玉米梗、玉米皮等资源进行利用,增加经济价值。

2.玉米种质资源的现代种植技术玉米种质资源的现代种植技术能够改良其品质,提高其经济价值,将种质资源转化为实际产出。

通过现代化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快速、精准地进行玉米种植,增加玉米种子的产量。

四、结论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而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其优异种质资源的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已成为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玉米优异种质资源的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玉米优异种质资源的价值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在玉米品种改良和创新中,优异的种质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利用种质资源进行杂交育种,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的总体效益。

二、玉米优异种质资源的规模化发掘近年来,我国在玉米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对玉米遗传资源的深入调查和搜集,建立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库。

另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玉米种质资源进行高效分子标记和评价,加快了优异基因的挖掘和利用。

通过这些努力,我国玉米优异种质资源的规模化发掘正逐步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玉米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在玉米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方面,我国也积极探索并不断取得成果。

通过对玉米各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培育出了一大批适合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的玉米新品种。

利用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我国也在玉米抗病虫害、适应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创新利用,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未来展望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玉米优异种质资源的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培育更加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的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对于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不断完善种质资源的调查、鉴定和利用技术体系,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玉米种质资源优化利用与遗传改良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优化利用与遗传改良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优化利用与遗传改良研究玉米是我国人民主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种质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遗传改良研究则是保障中国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玉米种质资源及其分类玉米的种质资源是玉米研究、生产和利用的重要基础。

种质资源是指现有、过去及未来可能的、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的生殖材料,在玉米种质资源中包括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特征和遗传特征,包括种间杂交、自交系和杂交种等。

玉米种质资源按照亲缘关系、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一个完整的玉米种质资源库应该包括所有经测定的玉米种质资源。

二、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是指对玉米品种进行遗传改良和开发新品种的过程。

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方法包括保种、鉴定、筛选和利用等步骤。

其中,鉴定和筛选环节和利用环节是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步骤。

在鉴定和筛选环节中,玉米种质资源鉴定以及筛选玉米种质资源进行利用是个别体系分装。

在利用环节中,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有玉米产量研究、玉米品质研究和玉米耐性研究等。

三、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研究遗传改良是指通过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育种的手段,对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优化和改良。

遗传改良包括传统育种和现代遗传工程技术两种方式,其中,现代遗传工程技术主要是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

传统育种技术方式是基于人为对玉米的交配和后代筛选等手段,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和优化,通过无机物、化学、物理、生物手段等方式,增加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力。

现代遗传工程则是利用生物分子手段,进行对遗传改良的研究,包括利用基因编辑和转基因等新技术。

四、玉米种质资源的优化利用与遗传改良研究发展玉米种质资源优化利用与遗传改良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升。

从传统育种至转基因技术的创新转型,我们已经抓住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可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护研究

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护研究

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护研究玉米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于种质资源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玉米的遗传多样性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或生态系统中,不同群体和物种之间遗传特征的差异。

玉米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植物,其品种在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生态型和亚型,这导致了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大。

2. 种质资源保护由于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玉米这一资源,种质资源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威胁,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种质资源保护,是指通过对某种生物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收集、保存、鉴定、繁育、保存、利用和发展,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种群的发展。

3. 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保护种质资源可以保留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组合,同时延续和发展良好的品质和特性。

种质资源保护也能够促进玉米的可持续发展和抗病性、适应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

4. 种质资源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玉米种质资源,有以下几种措施:(1)采集种子和其他生殖材料,保存于种质库中。

(2)开展玉米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分类工作,建立种质档案。

(3)进行质量评估和特性分析,建立玉米种系的鉴定系统。

(4)开展种质的繁育和研究,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5)通过推广优良种质资源,促进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5. 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的未来发展未来,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仍然是玉米研究的重要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的不断积累,玉米种质资源保护的技术和方法也将得到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加强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综上所述,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保护和利用好玉米种质资源,为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玉米育种现状与发展战略

玉米育种现状与发展战略

玉米育种现状与发展战略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需求的变化,玉米育种面临许多挑战。

为了满足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玉米育种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

此外,玉米育种还面临着以下几个发展挑战:
1.抗病虫害品种的培育:玉米的生产常受到各种病害和虫害的威胁,如玉米花叶病、玉米秧螟等。

因此,培育具有高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是重要的任务。

2.增加抗旱性和耐盐碱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干旱和盐碱地面积的增加,因此,培育具有较高的抗旱性和耐盐碱性的玉米品种是必要的。

针对以上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发展战略:
2.引进和培育优良种质资源:通过引进国内外的优良玉米种质资源,利用遗传资源多样性,提高玉米的耐逆性和产量。

3.加强科研和合作交流:加强玉米育种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育种面临的问题,提高培育新品种的速度和质量。

4.注重品种适应性和品质改良:在培育高产品种的同时,注重提高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同时改善玉米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5.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大对玉米育种科研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育种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鼓励科技企业和农民合作,推广新品种的种植。

玉米抗病基因挖掘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玉米抗病基因挖掘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玉米抗病基因挖掘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致力于挖掘玉米中的抗病基因,并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玉米抗病基因的挖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科学家们通过对玉米品种的大规模筛选和鉴定,发现了许多具有抗病性的玉米品种。

这些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对象。

通过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手段,科学家们成功地鉴定出了一些重要的抗病基因,如ZmPep1和ZmPep2。

这些基因能够增强玉米对多种病原菌的抵抗能力,为玉米的病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抗病基因的挖掘,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也是玉米抗病研究的重要方向。

种质资源是指各种玉米品种和亲本的遗传资源,包括野生种质资源和栽培种质资源。

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些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鉴定,发现了许多具有抗病性的玉米种质。

这些种质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基因资源,可以为玉米的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材料。

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科学家们成功地将这些抗病基因导入到优良的玉米品种中,提高了玉米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玉米抗病基因挖掘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研究对于玉米的抗病育种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挖掘玉米中的抗病基因,科学家们可以为病害防控提供新的策略和手段,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可以丰富玉米的遗传背景,提高玉米的适应性和抗病性,为玉米的生产和品种改良提供重要的支持。

玉米抗病基因挖掘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是解决玉米病害问题的重要途径。

科学家们通过对玉米中抗病基因的研究和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为玉米的抗病育种和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促进了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果穗和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质地较软,外表无光泽 每个子粒由长大的稃片包住,是一种突变的类型。
甜粉型
籽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
又名蜡质种。果穗较小。子粒不透明,无光泽,胚乳粘性,全为支链淀粉,碘液检验 糯质型 (蜡质型) 呈褐红色。
半马齿型 是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的中间类型,角质胚乳比硬粒型少,比马齿型多,顶部凹陷
程度小。
沈阳农业大学
12
玉米育种学
第三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二、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 玉米是经长期人工选择高度驯化的作物,没有 人工收获播种则难以繁殖继代。 随着自交系间杂交种的推广普及,农民不再保 留自由授粉品种。所以,与其它一些作物相比, 可供新品种培育选择利用的种质资源相对贫乏, 大部分种质资源还没来得及利用就消失了,严 重限制了玉米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 有关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与利用,是 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
一年生 大刍草
玉 米 属
繁茂亚属
ssp. parviglumis
huehuetenan genesis变种 大刍草 分蘖多 多年生 大刍草
繁茂玉米种
Zea luxuriantes
多年生玉米种(2n=40)
Luxuriantes
Zea perennis
二倍体多年生玉米种
Zea diploperennis
第三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先锋杂交种原始种质基因型贡献的百分比
Founder Krug Clarage Lancaster Leaming Lindstrom Midland Min 13 Reid YD Iodent Other 1930 10 0 5 5 0 0 0 40 10 30 1940 1950 1960 22.92 12.5 4.46 0 0 1.33 11.46 7.81 2.13 0 0 3.98 0 1.04 5.14 0.26 12.50 15.18 0 3.25 5.36 51.82 45.97 25.45 5.21 4.95 17.44 8.33 11.98 19.53 1970 3.82 2.48 10.78 7.67 4.09 0.78 3.89 31.18 17.41 17.9 1980 1990 3.01 3.44 2.38 2.46 3.45 4.31 10.91 10.30 2.3 1.94 5.01 3.24 6.79 4.31 23.77 24.61 23.1 17.88 19.28 17.51 2000 2.71 2.21 3.45 8.61 3.61 2.55 6.54 22.36 26.00 11.96

【玉米发展】十分钟掌握中国玉米发展的历程及种质资源背景

【玉米发展】十分钟掌握中国玉米发展的历程及种质资源背景

【玉米发展】十分钟掌握中国玉米发展的历程及种质资源背景【新锐君按:本文是对我国玉米发展历史时期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及每个时期的主要品种和种植资源的利用情况,将为我国育种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图1.我国玉米生产概况图2.美国玉米生产概况一、我国玉米品种的发展历程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一批献身于玉米发展事业的有志之士,通过潜心研究,选育了不同类型的玉米新品种,形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品种结构,回顾我国玉米品种的改良,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时期:1、玉米品种改良的启蒙时期(1900—1949年)20世纪初到1949年是我国近代玉米育种的启蒙和创建时期。

这一时期内,我国玉米育种的先驱们在地方品种改良和自交系、杂交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1925年,中央大学农学院赵连芳率先开展了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工作,开创了我国现代玉米育种的新纪元。

1934年,金善宝发表《近代玉米育种法》,详细介绍了玉米杂交育种理论和技术。

1937年和1938年,在美国的蒋德麒和吴绍骙先后回国,带回了42个双交种和50多个自交系,由中央农业试验所主持分别在成都、贵阳、昆明、柳州等地进行比较试验,选出有利用价值的Wisc、696、Cornel l29-3等杂交种。

从1939年起,原华北农事试验场开始从事地方品种改良,选出“华农1号”和“华农2号”两个品种,在华北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抗战期间,广西的范福仁、四川的张连桂、李先闻、杨允奎等都较为系统的开展了玉米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试验,并育成了一些有利用价值的自交系和杂交种。

1947~1949年,陈启文等在山东解放区进行玉米品比试验,从太行山区引进“金皇后”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由于时局干扰,育种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虽然在一些学者的辛勤努力下,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这些成果大多未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在这个阶段,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新选育的综合种。

玉米种质资源解析

玉米种质资源解析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刘丹,东北农业大学,150030玉米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玉米无论在表型水平还是在分子水平上都是遗传差异较大的物种。

即使在育种水平较高的美国,目前所利用的玉米种质还不到总资源量的5%[1] 。

在中国,优质、抗逆、高配合力和适应性广的种质资源的匮乏,始终是玉米育种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国内有关玉米种质资源的评述,多局限于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框架之下,但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的讨论较少,因此实用性不大,同时,对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的也不多。

摘要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

搜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玉米种质资源在遗传多样性、种质类群的划分、群体配合力、抗胁迫性、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方向。

关键字:玉米种质资源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现状1 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背景根据玉米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的差异,可以把它们划分成不同的杂种优势群。

在不同环境下的自然和人工选择,造成不同亲本之间基因型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它们之间的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模式是杂种优势群之间的杂交后代的相对表现。

在美国,北方硬粒与南方马齿亚种之间的形态差异非常大,如果它们是野生的禾本科植物,就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甚至是不同的属。

美国玉米带玉米的杂种优势似乎应归功于北方硬粒和南方马齿之间的巨大差异,最大的杂种优势也可望从分别来源于北方硬粒和南方马齿的自交系之间的杂交组合中获得。

Reid×Lancaster 是最主要的杂优模式。

Reid 更像北方硬粒亚种,而Lancaster 更像南方马齿亚种。

两个杂种优势群的标准测验种分别是B73 和MO17,B73×MO17 是美国玉米带很长一段时期内主推的杂交种之一。

欧洲引进美国马齿种质,与当地的欧洲硬粒种质构成最常见的杂种优势模式,该模式将美国种质的丰产性与欧洲种质的早熟性和适应性相结合。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我 国玉米 种 质资 源的 利用 现状
尽管 玉米 传人 我 国 只有 50 0 a左 右 历 史 , 现 已 经 基 但
遗 传基 础狭 窄 问题 会 比以往 任何 时候都更 加 突 出。
在 育种工 作 中 , 突破性 品种 往往 源于关 键遗 传 资源 的
本 普及 了 自交 系 间杂交种 , 民也不再 保 留 自由授 粉 的地 农
度 与深度 。我 国玉 米育 交 系 , 结果 造成所 培育 品种 亲缘关 系 相近 。玉 米生 产用 种种 质单 一化 和育 种 用 种种 质 遗 传 多样 性 匮 乏严 重 限 制了优 良基 因 的利用 , 降低 了进 一步 提高杂 种 优势 水平
安徽 农 学 通 报 , n u A 6 SiB l 2 1 1 ( 3 A h i g . c. u1 0 0,6 2 ) .
7 7
我 国 玉 米 种 质 资 源 的 研 究 现 状 及 存 在 问 题
王 国胜 陈举 林 侯 玮 孙 洪 波 李 平 海 宗 燕
( 1泰 安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 山东 泰 安 2 10 2 四川 农 业 大 学 , 70 0; 四川 雅 安 65 1 2 04)
应用 , 已经 表现 出严 重退 化 的现 象 , 中黄 早 四 的褐 斑 病 其
和小斑 病 的发病 程 度 已 日趋 严重 , 1 Mo7的穗 腐 病和 矮 花 叶病也有 加重 的趋 势 。
识 到 当前应 当在 3个层 次上开 展玉 米种 质研 究 , : 即 扩增 、
改 良和 创新 。忽视 种质 扩增 , 便难 以在 种质 改 良方 面取得
实 质性 进展 , 没 有 扩 增 和 改 良就谈 不 上 种 质创 新 和 利 而

我国玉米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我国玉米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我国玉米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赵 璞1 温之雨1 董文琦1 朱彦辉2 马春红1(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石家庄050051;2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050041)摘要:从玉米种质资源扩增、外来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指出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危害及扩增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发展策略玉米育种的关键在于种质资源,以美国为例,随着种质利用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其玉米平均产量增益约10kg/hm2[1]。

由于缺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玉米种质资源,我国玉米育种研究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目前生产上所用玉米杂交种的骨干亲本自交系主要集中在P群、兰卡斯特、瑞德黄马牙、旅大红骨和塘四平头等几大杂种优势群。

骨干自交系的重复利用导致的问题已经出现,例如抗病性下降、稳产能力差等,若不突破现有杂优模式,新的突破性杂交种选育将非常困难[2]。

为玉米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基础,引进、驯化和改良种质资源,已成为加速我国玉米育种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现状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相对狭窄,少数几个常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被频繁使用。

含有黄早四、自330和Mo17等3个自交系血缘的杂交种在1992年占全国60%以上的种植面积,到1994年骨干自交系黄早四、自330、Mo17、掖478、丹340和E28所占比例已经上升至86.3%。

长期应用少数骨干自交系导致了种质遗传基础匮乏单一,必然会造成其品种退化、抗逆性降低,从而削弱农业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玉米锈病、弯孢菌叶斑病分别在1998年和2000年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流行,并对玉米生产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骨干自交系也有因为使用年限长而出现的退化迹象。

例如Mo17的矮花叶病和穗腐病,黄早四的小斑病和褐斑病均日趋严重。

长期应用少数骨干自交系的另一个问题是所培育的杂交种亲缘相近。

玉米种质资源的背景与利用现状的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的背景与利用现状的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的背景与利用现状的研究杨培珠;钟国祥;谢虹;陈少方;苏立生;刘惠娈;张旭【期刊名称】《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年(卷),期】2011(012)010【摘要】[目的]介绍玉米种质资源的背景及利用现状。

[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与利用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玉米的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及其在育种中的灵活应用,以及各种类型原始材料的利用方法。

[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前提和基础,深入认识和合理选择种质资源,可以显着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同时认为,在玉米育种原始材料的选择和构建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以及个人的育种目标和思路加以合理利用。

[结论]为国内的玉米育种工作开阔思路,提供启示。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at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in maize.[Metho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genetic background and utilization of maize germplasm resources was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maize heterotic groups and heterotic patterns,their flexible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and the utiliz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original materials.[Resu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germplasm resource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maize breeding.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a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and speed up the breeding process.At the same time,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e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original materials in maize breeding can notbe limited to the heterotic groups and heterotic patterns,but has to be used reasonabl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individual breeding objective and idea as well.[Conclusion] This study had broad ened the idea and provided inspiration for the maize breeding practice in China.【总页数】4页(P1464-1467)【作者】杨培珠;钟国祥;谢虹;陈少方;苏立生;刘惠娈;张旭【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学院,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